冲着Jennifer Aniston(才不是因为她演脱衣舞娘)去的,拿票的时候还特意被确认了一下是否年满18岁,于是接下来就是整个大厅彼此心照不宣的大笑。
从粗口和18X词的密集程度来看,和美国派比较接近,事实上,本片也有一个长得很丑的处男献出初吻的情节,但是和美国派那种全片都洋溢着年轻人无处释放的性荷尔蒙味道相比,millers一家就要含蓄的多,毕竟是从墨西哥偷运毒品回美国,所以象征性的有一些危险镜头缓冲一下,而且既然组成了一个家庭,涉性的内容就要丰富有层次多了:不仅有滥交的太妹,纯情的处男,也有道貌岸然的爹娘们在一起认真的讨论换妻。
不过既然是偷运毒品回来的喜剧,肯定最后是要和美利坚合众国一起打击毒贩无误啦;既然是四个身份迥异没有存在感的人组成冒牌家庭,肯定是会有一些催泪的情节譬如相互关心相互寻找人生等等弘扬正能量的情节啦。
不过不过最最正能量的是,影片最后花絮,一家人坐在RV旅游车里面,说要放一首歌来提提神的时候,突然放出来老友记I will be there for you的时候,瞬间泪点就被戳了。
TTlz去重看老友记去了。
对安妮斯顿的感情复杂的没法形容。
看了老友记不下5遍,却始终没有爱上Rachel。
作为安吉丽娜朱莉的前衷心粉,也深感从性感、个性到神奇的个人经历,安妮斯顿都像是邻家温暖和善的姑娘一样not even stand a chance in competing for Brad Pitt. 可就是这么一个姑娘,让人一旦看到了她的好,就死心塌地的想跟随她。
可能是从看她无数张和皮特一起拍的照片开始。
感谢狗仔的敬业,把那些还算美好过往留在了网络各处,照片里的傻姑娘常常斜带个帽子穿着随意满眼笑意的和皮特对望,简单而满足,那里面的她就是一个不要繁华不要奥斯卡就只和这个男人岁月静好阳光温热的姑娘。
时隔多年让我再看见这些照片时总有点不胜唏嘘。
可能是看到了她的善良开始。
当著名的史密斯夫妇喧嚣了那年所有的大街小巷的报纸后,我们的姑娘只对蜂拥而至的媒体说了一句,it is uncool。
可能是她形单影只多年却坚强的让人心疼开始。
到了后期,安妮斯顿的电影是可以摸到套路的,从《随波逐流》到这部《冒牌家庭》,她无一例外都是一个warm, caring, full of love, and deserve a better man的女主角。
似乎电影在弥补着戏外的缺憾,没有做成一个妈妈,没有一个真正懂得她到底多么好的人坚定的站在身边、或者说那个知道她多么好的人依然投向了别人的怀抱。
记得看完随波逐流,有人说什么都比不上安妮斯顿和妮可基德曼结尾的那个拥抱,两对好莱坞金童玉女的女主角在一个拥抱中告诉别人她们的大气、宽恕、和对世事无奈的揶揄。
如果戏里真的能反应戏外的安妮斯顿(I kind of think so)那在这部戏里,我看见了一个从岁月的痕迹里从大气走向智慧的女人。
依然有无奈和岁月里的创伤,但在释然中有智慧有沉着(祈祷那段),有担当有胆量(被抓脱衣舞那段),并且最重要的,she lets people in her life,从头到尾。
She was the glue. 所以胳膊上的赘肉也好,眼角难以掩饰的皱纹也好,不再紧实的身材也好,祝福美国甜心真的获得幸福,过她简单、温暖的生活。
We will always hope for the best for you. BTW,彩蛋中老友记的音乐响起时安妮斯顿难以掩饰的感动和笑容直戳泪点。
好了,说了那么多无非都是满满对安妮斯顿的爱,对想进来看影评的人说句抱歉。
Like the headline, it already has me when i saw "Jennifer Aniston".
今年国产公路片不少,<后会无期><心花路放>唔,这是标准车震片。
白菜炖肉就着窝窝头,看看美国人拍的公路片,<冒牌家庭>。
大麻贩子,脱衣舞娘,弱智儿童,叛逆少女。
加上一台超霸气豪华的房车。
就变成了好莱坞标准制式的公路片。
不像现在国内很多导演一样,拍出来个电影不管烂到什么程度都得加上“XX作品”的字幕,好莱坞电影工厂流水线生产的商业片很少挂XX导演作品字样,只有大师级的导演才会挂这个字幕,一种默契的规则。
香港电影界早期也是如此。
口灿若莲当然能得多数观众喜欢,出口成屎还要挂上自己大名这真是自取其辱。
闲扯个淡。
其实好莱坞的剧本组存货量很足。
大部分经典文学作品,科幻作品,儿童故事都被各大电影公司买断放在片库。
根据每年度观众市场偏好程度来选择出来剧本去投资拍摄,并且也是实行配额制度。
以防止某种单一类型片一次性投入市场数量过多导致的审美疲劳。
对于电影而言这种摄制模式是非常具有可持续发展延续性的。
不像我们国内投资方,哪个类型电影火了一股脑就去跟风拍摄,粗制滥做没票房不说,还搞得大家一提这种类型电影就潜意识的不想观看。
<冒牌家庭>就是一部看起来很有特点,其实还是中规中矩严格按照规格生产的流水线作品。
边框都是固定的,填充进去不同的内容,加以专业精良的制作,就成了看起来截然不同的一个Pie. 其实不管是Apple pie还是Banana pie 本质上它们都是Pie. 味道不同而已。
而就是这种生产模式,香港从邵氏时代到嘉禾时代一直到港片衰落都没能超越过,甚至是堪能比肩过。
更不说现在烂到骨子里的大陆电影了。
按照剧情主线这真是老套到家的一部公路喜剧片,各种小剧情设定也有够幼稚。
甚至你刚看了五分钟片头就已经可以断定了片尾结局。
而偏偏是这种为了逗逼而逗逼的段子整体性看起来却给人相当多的笑点,还不觉乏善可陈。
其实说白了除了与编导成熟度有关,还有一部分原因是我们看某一部电影的潜意识,比如去看王家卫的电影,你的潜意识里它板上钉钉的就是一部文艺片,如果开场就给你一阵子逗乐,不管精彩与否你都很难接受。
葛优大爷演赵氏孤儿,不管你饰演再怎么严肃的历史角色,观众看见你还是会笑场。
所以这部电影的定位也很准确,就是为了给您乐呵一下的纯喜剧。
一点儿悲都不让您联想到。
心花路放失败就在于定位模糊,喜剧不喜剧悲剧不悲剧,奔着开心去的观众被悲剧的一部分影响了心情,奔着文艺去的观众被无节制的逗乐段子打扰了情绪。
一步之遥也是如此,个人作品可能会很出彩,但那都是极少数大师的作品,比如王家卫,不过他们生产时间也长,十年八年磨一剑,剑没磨好呢仇人都老死了。
更多的个人急速作品还是缺乏生产线的完善与成熟。
虽然生产模式都一样,但如果你不开心,你可以看一看。
这是块口味略重但还不错的Pie. R级,少儿不宜。
整部电影看下来,我是觉得很开心的,这是一部适合减压的合格的爆米花商业片。
说说我特别喜欢的这部电影的点吧 1、人物形象的塑造,让我很有共鸣,丰富有层次。
脱衣舞娘虽是从事着令人鄙夷的工作,但却一直遵守着卖艺不卖身的原则,在整个家庭的一路相处中,她的母性一面也在渐渐显露,看到儿子成年了还不会谈恋爱就急着教他,女儿要跟刚认识的男孩子还是不知不觉表现出了担心,而且她的智商也一直在线,一拳打伤非礼女儿的流氓后解释说是多年职业中练出来的,又让人感受到她的坚强独立和不容易。
儿子就是纯情处男,心地善良,遇见喜欢的女孩子羞涩不已,又不懂女孩子的心分分钟直男癌也是制造了很多笑点,当父亲教育他一二三的方法过后,他也在最后大爆发,一拳打飞坏人,还勇敢的亲了自己爱的女孩子。
女儿看似不羁甚至有些浪荡不好教育,但当她跟男孩出去后又回来,爸爸妈妈责怪她之后,看到她嘴角扬起的那一抹笑容之时,我知道这只是一个很需要爱的女孩子,后来她再度去找那个男孩子也只是因为她很伤心她需要怀抱而不是所谓的身体放纵,中间在婴儿意外中她也是反应迅速智商在线。
至于男主虽然说出的很多话都很自私很欠揍(毕竟作为主导人和男性,他很理性,很多时候不是不善良,只是理性战胜了感性),但他其实也不知不觉中习惯了这个家庭的存在…… 现实生活中,会有傻傻可爱、直男癌、不懂女孩心的纯情处男吧?
会有看似讨厌但其实母性泛滥的好阿姨吧?
会有放纵不羁你永远猜不中心思的缺爱少女吧?
会有句句话欠揍但关键时刻愿意揽下责任挺身而出的大叔吧?
如果电影能够少些烂俗的黄色笑点,多多展现人物个性,揉杂出一些别出新意的笑点就更好了,如果是我,我会加这些笑点桥段…… 2、化险为夷的情节点设置,以及冲突点设置都很成熟,剧本合格,当然要除去一些不合理的情节的,但是整个故事节奏线都是起伏跌宕的,这就够了 总体来说,这电影值得四星。
虽然影片算不上很好笑,而且在某些情节上,编剧也在使用一些限制级的笑话来填补,但是观影期间还是收获了轻松愉悦。
我觉得这个故事很规整,而且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惯用了喜剧片模式“一个人深陷困境,于是开始一系列铤而走险的行动,在行动中状况百出,最终可能事与愿违,但是收获了意想不到的东西。
”这里面男主人公反而没有太鲜明的特征,詹妮弗安妮斯顿的表现抢眼不少,首先是角色的设定。
编剧在琢磨这个拍档的时候,我猜测一下:一个什么样的人会跟一个深陷困境的倒霉蛋捆绑在一起?
那么这个人可能也是倒霉了。
而且没有其他选择。
如影随形的另外一个家庭,编剧设置的挺有意思,或者可以更有意思。
尤其是警察老公的身份,不仅让“米勒”一家紧张不已,而且在戏剧高潮时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本片的线索非常简洁明晰,陷入困境的男主人要去墨西哥干一票,他想出了一个绝佳的办法,伪装一家人出行旅游,这样就能蒙混边防检察官。
但是随行的三个人各个都是“身怀绝技”,虽然顺利的拿到了货,但是在返程途中状况百出。
第一关:一个小警察,编剧在这儿虽然让剧中人物紧张了一把,但是玩了一个不太好笑的笑话。
第二关:真正的边防警察。
事情万一败露那这几个人就死翘翘了。
编剧依然在帮他们解围。
也就是这个时候碰上了另外一个家庭,戏非常简洁,没有拖泥带水。
第二条线开始发力。
没有了边防警察的阻碍,现在的米勒一家相当于没有危机而言,所以原本的计划外还有一个更大的计划,他们面临追兵!!!
于是戏开始朝着危险逼近这条路子上走了。
中途,“米勒”一家的房车出事儿了,这时又是那个家庭帮了他们一把。
在汽修站的那个夜晚,这个地方真的挺为难编剧的,要搞出笑料,也只能让各种误会轮番登场,加入一些限制级的东西。
在这里有一个挺有意思,就是小米勒练习接吻那一段,被心仪的女孩儿撞见,非常尴尬,误会瞬间产生。
告别完了就该追兵登场了,而且必须要相遇才能造成危机,观众看的就是危机。
这就是看热闹不嫌事儿大,既然设置了这就显现出作用了。
从戏的处理上,感觉有点儿不过瘾,危急时刻,詹妮弗大秀了一段热辣舞蹈,(这个地方不禁让我想,如果詹妮弗的角色不是舞娘呢?
编剧什么时候想出将这个角色定位成舞娘的呢?
)处在为难时刻,如何逃脱是比较难设置的。
这里面干掉这两个人的设置上,比较含糊,显得不是那么的智慧。
不那么机智的逃生。
本以为事情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开着房车直奔目的地,显然这个时候抵达目的地就太没意思了,事情还得接着出,这回一个很呆萌的大朋友出场。
被蜘蛛咬伤,内部发生分歧,这个时候两个人的态度再次不一致,但是大男孩昏厥了,于是不得不找家医院滞留下来。
留下来之后,就有事儿做了。
首先是米勒打电话给BOSS,开出了新的条件!
筹码由原来的十万变为五十万,但是条件是时间限制,这样一来就好玩了。
流浪汉女儿也找到了自己该有的事情。
然后男女主人公在这短暂的时间内,有点儿真正的像是一对夫妻一样去对彼此畅所欲言。
接下来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接大男孩儿,匆匆忙忙摔倒。
现在面临的问题是不能顺利的开车上路,怎么办呢?
怎么才能升级矛盾呢?
从利益入手,米勒得五十万的消息一不小心说出来了,这一下炸了锅了,家庭矛盾再次升级,关系直接面临瓦解。
被迫去干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就会容易漏洞百出,闹出笑话。
做了坏事怕败露,败露那一刻麻烦接踵而至。
误会会产生具有爆发力的笑料。
有条件的在一起,事后必定会由此闹出矛盾,因为每个人关心的是既得利益。
危机升级,筹码加大,会让戏的后劲儿更足。
又是一番内部分歧,男主人公独自驾车回目的地,这个地方是整出戏矛盾最大化的时候!!!
达到了顶峰!!!
但是又折返回来。
好样的。
事情必定要在这里发生,追兵又追上了。
千钧一发,最后救援。
但是追兵这回没有那么幸运,遇上了退休的警察叔叔。
坏人被抓捕,好人成了卧底,最终抓捕了幕后的老板。
一个欢乐圆满的结局。
这种带有公路性质的喜剧片,在路上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发生千奇百怪的事儿。
遇到的人发生的事儿,一定要跟主题相关,为什么设置另外一个家庭?
因为另外一个是真正意义上的家庭,这样更能够反衬出冒牌家庭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的家庭。
让他们这四个生活中失意的人,找不到人生航线的人,最终发现生活的真谛。
干坏事儿怕败露,这样的设置更容易产生戏剧效果。
夸张的风格,刺激感官的各种画面无疑是这部电影的一个风格。
情节跌宕起伏又连接紧密,这确实是一部让人可以毫无尿点看完整部的佳作 整片环绕在欢乐的氛围下以至于被别人忽视了影片中一些现实的很的小小片段。
主人公遇到困难时最后总会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可实际生活会是这样吗?
这让我不由得觉得这是作者对理想世界的一个缩影 说一下这个家庭的组成,爸爸是毒贩,妈妈是脱衣女郎,儿子是没有底线的老好人,女儿是青春期的叛逆少女 这些人的心都有不同程度的破碎,最后却可以紧紧缝补在一起,彼此就是彼此的救赎,下面开始细讲:1.毒贩,男主,在贩毒时被谁会青年抢劫,不得已接下偷渡任务,男主一生是风起云涌的,就如同刀尖上行走,永远不知道下一秒发生什么。
懦弱胆小,冷酷心肠。
谁能知道最后他能为了这个虚假的家庭做出多大的努力呢2.脱衣舞娘,女主,陷入金钱上的困境,不想在业内不景气的时候以身侍人,答应了男主假扮母亲的角色,一开始放浪形骸到后来的收敛,体现了她隐晦地对孩子的爱护,在面临险境的时候从容不迫帮助全家逃生3.弟弟,没有底线的老好人,这是我一开始对他的评价,被男主哄骗,甚至要去做一些伤害尊严的事情也不拒绝,出了很多丑,但让人讨厌不起来,只感觉一种单纯的傻气,最后冲冠一怒为红颜,打跑了欺负妹妹的坏小子4.妹妹,其实她的心里是期待家庭的美好的,但或许是因为置气又或许是因为家庭问题不能和家人呆在一起,青春期的少女是敏感脆弱却又固守本性的,她愿意奉献,愿意付出,愿意化为火中的蝶来追求幸福,一直坚定着自己的选择,并保有着尊严看完整部电影的时候我不由得感叹导演的谋篇布局,角色塑造,剧中人物的性格本应是让人讨厌,却统统展示出了独到可爱的一面。
在这个家里,每个人都完成了对自己的救赎,本片值得一看,希望所有伤心的人都能找到一条布满光芒的精神通道
只是因为在预告片里多看了你一眼。
当时并没有被这部电影的预告所吸引,毕竟作为几个主演当中最具票房号召力的詹妮弗安妮斯顿,她的《老友记》我一直都还没看,所以这个阵容本来对我没什么吸引力——直到他那张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脸出现为止。
没错,我说的就是片中那个大男孩肯尼的扮演者Will Poulter。
这个小伙子有个听上去跟哈利波特类似的姓氏,而他之前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电影也是根据知名奇幻系列小说改编的。
那年跟基友们误打误撞的看了那部少儿版加勒比海带《纳尼亚传奇3:黎明踏浪号》,片中由小威尔扮演的尤斯塔斯给人印象格外深刻。
一上来就先被他那狂放不羁的长相给震尿了,然后随着剧情进展,发现这熊孩子不但长得不讨人喜欢,性格也十分碧池,活脱脱一个英国版的郭敬明。
然而像我一样没看过原著的人估计都很难料到最后这个熊孩子居然能成为hold住全场的关键人物——就像两个月之前我也很难料到有朝一日我居然会开始期待四娘的电影。
影片结束之后再看这个熊孩子,好像接受了这种设定之后竟然感觉他也变得可爱起来了。
当时心里在想,像他这样长得这么别具一格的男人,无论走到哪里,都像漆黑中的萤火虫一样,那么鲜明,那么出众……可就是不知道他下一次得到主演的机会会是个什么样的片子。
应该说这次威尔挑的这个角色还是挺适合自己的,或者说本片的选角工作做的很到位。
虽然名字听起来像哈利波特的亲戚,不过要让威尔故作严肃的摆出一副奇幻小说男主角常有的中二少年的表情就实在是暴殄天物了。
如此别致的五官当然要拿来服务像我这样充满恶趣味的无脑喜剧片爱好者才行。
作为整部电影当中演的最不用力的(除了JJ肿了哪里,那里不用力不行了),他却是让我发出笑声次数最多的。
当时看预告片时,另一个让我比较惊喜的是出现了艾德赫尔姆斯,宿醉系列让我对烂仔帮的成员们都种下了深深的感情。
其实看的时候就觉得他跟威尔更有父子相——当然艾德长得要中规中矩的多。
俩人长得都是一副天然衰的样子(无恶意),本片当中的肯尼也类似于宿醉里的斯图一样总是倒霉,然后让观众把欢笑建立在自己的痛苦上。
不过由于演的是未成年人,所以片中对他的整蛊还是有所收敛——比如那个基佬墨西哥警察那段戏,如果换成宿醉里的斯图,肯定在劫难逃(按照宿醉的风格,应该是第二天根据线索找到这个警察,接着就……最后知道真相的我眼泪掉下来)。
其实再一想又觉得斯图好像更像威尔之前演的尤斯塔斯——有点娘炮,总是倒霉,但却在关键时刻起大作用;而本片当中威尔的角色则是宿醉中斯图和艾伦的结合体,除了自己倒霉之外,有时还会充当猪队友的角色,给同伴们惹麻烦。
当年的熊孩子如今已经是个结实的青年了,虽然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帅哥,但认真起来还是很有型的,最后把女神逆袭到手居然也没有很强的违和感。
除此之外,这个小子在片中可谓艳福不浅,接吻那场戏真是剧组给他的大福利——也是我个人认为本片最大的笑弹,有这一场戏在,本片作为一部喜剧片就算是基本完成任务了。
最后衷心祝愿这小伙子演艺事业一帆风顺。
我是冲着詹妮弗安妮斯顿去看的这部电影。
没让我失望。
后来才知道其实还有艾玛罗伯茨出演。
当然,我看这部电影之前并不知道她,是我孤陋寡闻。
美国甜心詹妮弗是看过老友记知道的,这部经典美国喜剧真是让人与罢不能。
有人说,别的美剧是为了追剧,这部剧则是和六个老友叙旧。
我太同意了。
我们仿佛就是他们中间的一员,在central park里喝着咖啡的众人。
后来知道了詹妮弗和皮特的感情纠葛。
谁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我们没办法干涉,只是这对金童玉女的感情纠葛让人叹息。
看到这部剧的时候只是有点激动,好久不见了。
当然最感动的还是片尾花絮里,家庭四人齐唱老友记主题曲I‘ll be there for you,十年的剧,足够让人唏嘘。
David是丹佛的毒贩子,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一个夜里,和David住在同一个公寓的十八岁男孩Kenny看见一个流浪女孩正被人勒索,便出手相助。
David不忍心看到Kenny被小混混们欺负,也加入战局,无奈寡不敌众,救人不成反而全副身家被抢走。
原本已负债累累的David只能接受他的老板交给他的一个任务——去墨西哥运一批大麻回美国。
为了掩人耳目,David找来同住同一座公寓的脱衣女郎Rose、Kenny还有那个流浪女孩Casey假冒米勒一家,开着一辆房车直奔墨西哥而去。
这冒牌家庭在一路上历经艰辛,能否顺利将毒品运输回国?
冒牌家庭拉片简单记录9:30打破平衡13:45开始面临旅程选择,犹豫15:00发现方法,打算行动16:35召唤女主一起上路但遭到拒绝陷入困境17:50找到弟弟和姐姐18:30女主接到通知要接客回家又发现自己进不去了(被房东赶出来)终于同意上路20:20开始上路———————————-第二幕22:00姐姐开始朝着空姐描述自己(说自己是什么大学忙着毕业申请之类的)可能是之后真正的欲望23:15一家人第一次正式碰面四个人摩擦不断妈妈认为“自己做梦都能做好妈妈”(后面应该会cue到她其实很想当妈妈,但是糟糕的妈妈)26:30吵架男主角第一次澄清他们不是一家人。
命令他们不要得寸进尺(后面会打脸)27:30过墨西哥关卡33:10第二个坎开始装满毒品开始往回走困难加码37:10本来要让儿子去吹箫后来危机解除41:30过检查站千钧一发要被检查结果出现偷渡的人,帮他们解除困难43:30一家人温馨时刻中点假胜利44:00被黑道知道偷了东西开始追杀45:30抛锚大家开始吵架48:00被热情RV救48:30被要求讲述他们是怎么认识的(男人在描述,然后有点假戏真做)51:00发现热情RV的老爸是个缉毒警察55:00被拉去汽修站差点被发现大嘛宝宝1:00:00—————-中点家庭聚会儿子和对面可爱女儿的见面1:37男主角教儿子怎么泡妞(当父亲)5:30想去偷车钥匙,被以为是想要换妻10:00互相教授弟弟怎么接吻被对方可爱女儿发现11:30被热情警长提醒其实自己很喜欢她“你看着她的眼睛很热情”13:45被老板施压今天要到结果遇到了对方的杀手16:30妻子强行开始脱衣舞表演20:00大家开车逃出来蜘蛛咬了儿子的dick要救人还是赚钱22:00和老板谈加钱老板觉得可以,但必须今晚到老板转头就把他给卖了25:00一家人同意留下来照顾儿子女儿要出去玩母亲组织盘问30:35男主女主互相聊往事准备亲32:17再次出现救人还是赚钱大家知道了他们可以赚50万完全内讧家庭分崩离析女儿要离开:她不是要钱,而是要关心儿子和母亲认为要找回女儿才上路—————————————第三幕35:00坏人来袭37:00男主听到了大合唱 决定回去救人38:30母亲和儿子救了女儿男主回来了42:00告诉热情家庭他们是mule43:00坏人出现被热情don救下但出现了第二个坏人被男主救下但关键时刻儿子出现救下所有人47:00大团圆48:30被热情家庭的爸爸don赦免49:00最终作为证人把老大一锅端51:50结局
3.5 很可乐的公路电影
勉强三星因为依旧就叙事老套
一般。1,男主的声音好性感!2,安妮斯顿是一辈子都过不去这个梗了是吧…,3,艾玛罗伯茨的腿真美!真不相信这家伙只有157!4,举报毒品在美国原来没有奖金的!
还算搞笑 四颗星完全给最后的NG镜头中最后一幕四人在车上收音机中传出《老友记》的主题曲 我瞬间泪崩了
璐璐推荐的喜剧一定是比较贱的喜剧……有ER和JA我都难以看下去
太傻了这电影。。好笑吗。。
有个著名情敌,安妮斯顿也算努力保持身材了,但还是没办法。
这两年最好笑的R级喜剧,乐疯了!
片花中收音机里放出老友记主题曲的那一刹那jen眼睛都湿润了
美国轻松家庭喜剧,中规中矩,有些小笑点,但惊喜不大,詹妮弗•安妮斯顿其实很擅长演这类喜剧,不过在本片里表现没有她在同类电影“随波逐流”里表现出色,适合周末看看的,不用动脑筋的爆米花喜剧片。
部分段子还是有料的,近两个小时几乎没空场,大爱杰森,大不爱瑞秋。
还不错,几个缺少家庭温暖的人凑到了一起,组成一个新家庭,还挺搞笑的
Jennifer Aniston看起来好老,但是身材依旧很好。
今年最好笑的两部电影就是《世界末日》和这部了,you know what i&#39;m sayin&#39;?
笑喷
又是假老婆...
余男的triper还是强多了。。
就片尾花絮好笑点。
老套 不好笑 我也没有[老友记]情结 ╮(╯▽╰)╭ 拳头般大的蛋蛋还OK | 2/16 with Ken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