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女性
Matria
导演:阿尔瓦罗·加戈
主演:玛丽亚·巴斯克斯,桑蒂·普雷戈,Tatán,Susana Sampedro,Soraya Luaces,Silvia Romaus,Xosé Manuel Esperante,Josito Porto,Lidia Veiga,伊莎贝尔·纳维伊拉,Ángel Abal,Sergio Baleirón,Ana
类型:电影地区:西班牙语言:加里西亚语年份:2023
简介:年过四十的拉蒙娜身兼数份工作以应对巨大的经济压力,琐碎而残忍的生活让她倍感焦虑,她该如何摆脱这种可怕的循环?导演阿尔瓦罗·加戈使用大量手持跟拍镜头,如纪录片般真实展现了一位中年妇女所处的社会关系网络,现实主义风格的粗粝影像描绘出了一幅底层阶级女性的生活肖像。在伤害与误解的克制表达背后,顽强的女性生命力呼之欲出。提..详细 >
#Berlinale73#又是一部有笑有泪的女性题材佳作。导演虽是男性,但本片难能可贵的是贯穿女性视角——vibrant, authentic, touching. 我们看着这个有强悍生命力的中年女人,在生活中横冲直撞, 在失去与被伤害的边缘来来回回,对着黑心老板破口大骂,和18岁的叛逆女儿兵刃相接——总让我想到那些四川女人和东北女人的故事,作为女性,我们本就命运相连,情感相通。女主与密友夜晚hang out的那场戏——她们在酒吧放肆起舞,在夜晚的海边彼此依靠,是我看过近年来关于女性友情最好的电影片段之一。导演说,这部电影是基于一位朋友的真实经历——她最后真的搭乘了那趟火车,并且没有回来。「娜拉出走」式的feminist narrative,无论何时何地都令我感动。
25thSIFF|第五场:同类题材已经被拍烂了,相对而言不太出彩。结尾比较动人,与女儿的互相帮助(理解)挺温暖的。
以为类似《罗赛塔》《全职》这种,疲于奔命的对缺钱的恐惧,时刻紧绷的不敢停歇,用大量手持近景跟拍人的无解困境。但不全是,Maria的底色是暖且有力的:对宠物的爱,帮佩佩先生注销手机,长椅上短暂感受阳光,开捕贻贝的男人玩笑。这些暖色攒到后面她爆发了,想开了,放手了,乘着火车我走了,就很释然——整部电影憋着长长的一口气松开了,车窗边那一刻光照下的松弛感太美丽。《全职》结尾那种天降神兵式的“拯救”其实有点假,更喜欢这种自发的内在的解脱。
#25th siff 三星半。底层女性的母女和解。一个一团乱的人生母亲又怎么教育一个孩子的成长呢。
颜色画面好看 演技很好 情绪差了一点点 in CQ
西班牙导演高质量的处女作,大量的手持镜头捕捉了一个底层的中年妇女为生活奔波劳苦的困境。男人伤害她、姐妹曲解她、孩子叛逆她、雇主炒了她,她就像海藻一样坚强又飘荡的活着。酒吧里的尽情大笑大闹,海边车里的孤独入睡,最后火车里阳光倾泻的泪中带笑,导演用极生活化的镜头真实的表现了女人的不易和顽强。发达资本主义的底层劳动者都是开着雪铁龙找工作的,这是发展中国家劳动者永远无法想象的“底层”。
这就40岁女性了?为什么只是女性?男人很多也这样的。说到底,无论男性女性,要争取人格独立,经济独立。
拉莫娜在和老板,雇主,情人,朋友,女儿的关系中努力寻找出口,她每一次急促的呼吸,每一次狠狠得摔门,都张力十足。从一次次愤怒的暴走到最后一次平静的出走,完成了从挣扎到释放的心路程。观影过程有点压抑,都在直到最后和女儿的和解中得到缓解……身为同龄人能从她身上找到了一点共鸣。
23siff第二场 值得 倔强能干,嘴硬心软,理智善良,一地鸡毛 女人真不容易…最后的出走真的是勇敢和透气
呱噪焦虑,一些情绪。
想起Fiona,对抗结构性的问题出走是必要的
女性生命力的电影总是需要这样困难才适合当电影题材吗?忽然期待白雪公主或者睡美人的中老年生活篇
从农村长大的我,看到了很多劳动女性的身影。她们很强悍,工作认真遇到不公也很抗争,生命力顽强,但是她们被生活所迫。
只看到95min版。没有自己的房子的生存焦虑。看的时候在想“眼泪是最于事无补的东西”,她没有流泪,不断地寻找新工作,她身上的生命力让我羡慕。
#73rd Berlinale# 全景
啥时候中国也可以拍出类似的作品呢
太好看了!片尾曲太好听了
#SIFF2023-03
这样的西班牙女性形象是不是有点太扁平了,还是要阿莫多瓦来才行
#SIFF 25 啊我真的不喜欢女主的人设,超级努力,但是获得的性价比又很低。爱批评和评价能力又不行又很吵,可是反过来想,一个不争气的女儿,一个酗酒又偷腥的男人,又加重了她的压力和不行,至少还有一个出口吵吵吧!就是一个死循坏。结局还是很好的,Go/Drive as far as u c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