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朗道:诺拉与母亲
DAU. Nora Mother,DAU. 罗拉母亲(港),DAU 3: NORA AND MOTHER,ДАУ. НОРА МАМА
导演:伊利亚·赫尔扎诺夫斯基,叶卡捷琳娜·厄特尔
主演:Teodor Currentzis,Lydia Shchegoleva,Radmila Shegoleva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乌克兰,英国,俄罗斯语言:俄语年份:2020
简介:诺拉的婚姻令她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边远省份来到国家首都莫斯科,和她的知名科学家丈夫一起,居住在一个条件优越的秘密机构。诺拉的母亲自她婚后第一次来看望她,这不仅是一次母亲对女儿的平常问候,也是对她生活的全面观察与无痕压迫——诺拉和丈夫之间似乎出现了问题,而家庭矛盾的背后是更深层的割裂与叹息。封闭的场景困住了角..详细 >
聚焦母女的女性议题讨论。
这一部只能说一般,苏联秘密研究所中一对母女的冲突与和解,社会环境没怎么显现出来。
第3部,比前两部寡淡很多(可能是时长的问题?),对话体的结构也是更加向舞台剧靠拢。俄国指挥家演的DAU本人可算露面了,这里给到他属于主角的特殊之物是家庭,然而就在家庭里,外化的权力倾轧也无处不在。从现有的逻辑来看,2部成一个故事的节奏开始审美疲劳,可能要打破它的时候才能惊喜一点吧。另外由衷说一句,这系列电影目前的最高水准其实是P海报的能力
Dau的妻子是一个非常陀式的女性形象,母亲的到来点燃了诺拉自我存在意识的火苗,而窗外的寒冬又是如此彻骨。在这一伟大的实验中——苏联,无论是谁,广场上堆起来的一个个坟一样的雪堆便象征着他们的坟墓,即使是Dau的妻子,也无法逃离高墙……脱掉前两部的震惊之后,这一部非常文学化地将上层人的内心纠葛和宿命感表现了出来。
像是一场反式的《东京物语》,都是父母对子女生活的介入,但《诺拉和母亲》没有前者“东京很大,易于走失”的感慨,相反齐拍摄场景及其逼仄,仅在一个房间之中。依旧十分的生活化,这部的电影感已经很弱了,母亲对诺拉生活的介入让她们两同时陷入了自我怀疑式的存在主义危机,主要问题在于诺拉的身份过于单一,她只存在于这个家庭之中,她的存在与价值完全由她丈夫决定,而当有人质疑她唯一的依赖时,自然而然就会崩溃,歇斯底里。
#HIIFF
有这功夫看家长里短为啥不看伯格曼?
列夫·朗道:诺拉与母亲
没有自由的地方,母女之爱也稀有,母亲赤裸裸的辱骂是对女儿最有效控制……极致了!
神翻译,这部比卡佳和三日都好
母女关系隐喻着什么……熟悉的陌生,最难描述的感觉
氛围很好。看色调如果不确认片名,不知道是恐怖片还是俄罗斯电影。人物对话的时候特别多overlap,特别真实,没人想听别人讲完话再讲自己的词
4.5
终于下定决心,以一部时长较短的DAU作为观看整个系列的第一部。但是单从这一部感觉这么下功夫的系列是不是最大的贡献是在对素人演员的调教上了……影像及调度非常单调乏味。母女爱恨交织的关系并不是什么新奇的,且大量信息都是通过台词呈现,这也能叫做表现吗?如此耗时耗力的独特空间信息完全没起到作用。不能不叫人怀疑,这个项目制作成电影,是否是合适的形式?
母亲对女儿说,你就是火葬场…感觉母亲看问题很准,但是自己的观点也时刻在变化,女婿买了个雕皮大衣,观点就变了,且对女儿有点精神控制吧…女儿敏感多愁有点抑郁,其实单纯对自己比较追求真实的自我…
比前两集好太多,但就单集来说感觉格局真小
相同的时间地点,相同的摄影机,却拍出与DAU系列已释出的几部电影截然不同的质感,我想这就是这个项目多变的魅力所在吧。
看的时候在想这估计是真母女,结尾credits印证了。可能这就是所谓的「过于真实」……DAU后面还有怎样的「真实」?PS. 看来并不是每一部都那么重口味。
相比娜塔莎和退变而言像大拼图里的小块,有点平淡也更像舞台剧。但第一次看见了飘忽神秘的青年DAU。
个人第二部DAU,依旧对这个系列没有多大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