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第一部快进了好几次看完的泰影。
男主角Top沉迷游戏结果荒废了学业。
明明不要读书还非得去高学费的私立学校,而此时家里已经出现了经济危机。
他爸给他10万泰铢当学费,结果Top倒很硬气的拒绝了。
那你硬气就硬气吧!
可怎么硬气到偷老爸价值几百万的佛牌去当掉,还当了个10万???
富家子弟居然一点都不识货的???
终于进入私立学校了吧,又不上课,白白浪费了学费。
游手好闲的想着干什么发财,听到卖炒栗子机器的说是第一家马上头脑发热买了下来,此时的Top连怎么炒栗子都不知道。
接着商场里租来了店面就让大伯辛苦吆喝了起来,而生意刚好的第一天就想着开连锁。
最无语的是当Top被投诉天花板被熏黄了的时候,居然不顾正在营业的周围一圈店铺,什么措施也没有直接去刷天花板了,所以最后被周围店铺要求赔偿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在经过炒栗子、三无DVD机失败的经历下,又是在一个偶然的情况下决定做海苔的生意。
当然Top也是在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一点点学,做海苔的那个人还是Top的大伯,在浪费了10万泰铢的海苔后不当心摔了跤进了医院(多少箱的海苔啊,怎么炸都不好吃那果断得想别的方法啊,就这么白白浪费)最后Top决定自己做,那包泡过雨水的海苔终于让他成功做出好吃的海苔。
然后又是在一个偶然的情况下让他决定要让自己的海苔进入7-11的货架,又是在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不断改进自己的包装,办了工厂并使工厂达标。
最后他终于成功了。
他成功的原因除了鲁莽,有点小钱,不放弃,更多的我觉得是他大伯的帮助。
虽说是励志片,但是要泪点没泪点,煽情部分又过于刻意。
整部片以Top去贷款并诉说自己的历程为过程,手法同《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如出一辙,但是没有后者给人的印象深刻。
本该很励志的故事却拍成这样真是糟蹋了,另外男主角除了皱眉头还是皱眉头,大部分都是面无表情,演技真是有待提高。
其实这还是算富二代成功记,当然,主人公的奋斗精神还是值得去佩服的,不过这就些他所认为的挫折看来,其实真的还算好的,无数人比他所承受的挫折要大许多。。。
他这样的成功经历也只能在泰国这样比较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国家,试想如果同样的人和事发生在天朝,早已经失败了。。。
电影是根据真实事件的改编,虽然和真实的故事有些许的差异,但是并不影响影片想传达的内容。
故事刚开始发生的时候或许你会对男主人公塔的天真而感到不解发笑,他不爱读书,一心只想要创业,为了创业甚至把父亲价值几百万的佛牌卖了,很多人觉得这个是毒鸡汤,又是让人不好好读书去创业的故事,在我看来恰恰相反,影片虽然通过别的人物来说教塔,达不到效果,但是从很多小细节还是侧面说明要读书的事情,例如他到了7-11不知道要提前和前台预约,不明白要在7-11上产品不仅也需要产品还需要他有一个合格的工厂,不知道真正卖掉的佛牌的价值等等。
这些无不在提醒我们知识的重要性。
整个影片看下来,更多的是感受到塔的胆识与魄力,很多事情不是他已经准备好了才去做的,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一边摸索一边实践的,虽然他不会炒栗子,但是也先买了机器才开始学习,虽然他没有工厂,也先去7-11确定订单才开始做工厂,虽然方法看起来有些颠倒,但是就是这样的胆识和魄力,他成功了,大多数人都有创业的想法,但很多都是在计划中就慢慢的消磨殆尽了,在我们预设的困难中退却了。
我想这就是影片真正想表达的,先去做,困难都是一点一点解决的,就是我们打游戏,想要通过也要一关一关的过,而不是想着要通关,需要历经太多关卡就开始直接放弃。
关于影片我印象深刻的还有管家唐叔,尽管所有人对塔的创业并不看好,只是不断催促塔去上学,但是唐叔一直支持塔,唐叔的话很少,但是都会默默的做好塔创业的前期的工作,例如为了做出好吃的海苔,一直不断尝试,为了卖出板栗,尽管年纪大,也是和年轻人一样学习吆喝,直到影片接近尾声的时候。
两人相拥在一起时,你真正能深刻的感受到唐叔对塔的成功起到的重要性,内心会闪过很多的想法。
很深刻的是影片中,唐叔炸海苔用去大量原材料,塔不得不卖掉电脑筹钱买原料的对话。
“我不想在这样了,我已经浪费了十万铢在海苔上,我并不想这样”“就因为你已经花了十万铢,现在更不应放弃”我们要更多的向前看,用积极的想法看待事情,不因过程中付出努力暂时没有回报就开始放弃,而是更加努力,不让之前的付出白白浪费。
近几年,我国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许多刚毕业的大学生一毕业就失业,找工作难成为当今的社会问题。
既然找工作这么难,换一个思路,自己创业,自己当老板不就可以了吗?
《亿万少年的顶级机密》这部电影根据真实故事改编,影片中的男主在19岁的时候,通过卖海苔成为亿万富翁。
通过这部影片,年轻的创业家可以从中学到什么,以便自己将来更好地创业?
以下6点建议给大家做参考。
1. 如果你觉得可以致富,你就一定可以致富;如果你自信可以成功,你就绝对能够成功。
如果把社会上的人分类,大致可以分为这三类:商人,公务员,工薪阶层。
这三类人有着很明显的性格差异,比如说挣钱,商人第一想法是看看现在市场上还有没有空缺可以填补,如果有,就根据市场需求创办公司。
公务员大多是进入国企,获得一份稳定的收入,然后再在体制内一步一步地往上爬,反正不会离开公司。
工薪阶层就更简单了,大学毕业后找一份稳定的工作,然后就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地工作,整体收入也普遍是最低的。
这么多年与商人打交道的经验来看,商人哪怕是在最穷的时候,也相信自己将来一定会变成富人,就是这股毅力,让商人在社会中不断地受挫,不断地进化,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
想起爸爸小时候卖水果时,有一个老外拿着美金买水果,由于水果摊的老板们都不认识美金,都不愿接受,我爸就接受了,并且一美金当作一块钱结账。
你看,哪怕财富就摆在你面前,你不认识他,财富最后也会选择离开。
2. 永不放弃(Never Give Up)这个世界上的有钱人永远是少数,是因为很多事情不是你努力了,你就会获得成功,但是,不努力,你就肯定不会成功。
每当我陷入低谷的时候,我总是拿麦当劳的故事来激励自己,告诉自己坚持下去。
麦当劳的创始人雷· 克洛克在52岁的时候发现当时麦当劳兄弟的运营模式能大获成功,在1961年,克洛克最终说服麦当劳兄弟以270万美金的价格将餐馆转让给自己,从此开启了麦当劳全美甚至全球开店的浪潮。
克洛克去世之后,人们从他麦当劳总部办公室的座右铭里,发现了这样几句话:"才华"不能:才华横溢却一事无成的人并不少见。
"天才"不能:是天才却得不到赏识者屡见不鲜。
"教育"不能:受过教育而没有饭碗的人并不难找。
只有恒心加决心才是万能的。
3. 如果想太多,就走不到这一步了。
这世上有两种人代表着两种极端,一种是莽夫,他们做事很积极,想到什么就做什么,从未考虑过自己能否承担失败之后的后果,俗称“头脑简单,四肢发达”。
另一种就是懦夫,他们做什么事情之前都会深思熟虑,要把每一步都想清楚明白,没做好准备之前绝不轻易行动,这种人不会犯什么大错,但也很难取得很大的成就,因为在你还在思考的时候,别人已经开始行动并走在你前面了。
之前上亚马逊课程的时候,老师常说这么一句话:“朦胧的正确要比精准的错误好。
”在亚马逊上卖产品,最重要的是选品,选品选好了,就成功了一半。
随着亚马逊的不断发展,亚马逊卖家之间的竞争也越发激烈,大部分想要在亚马逊上做事业的人,都会选择FBA模式——也就是先把货送到亚马逊仓储,然后再在亚马逊上销售。
这就有一个隐患,一旦产品销售不出去,卖家将要承担巨额损失。
为了将损失降到最低,许多卖家在选品上精挑细选,尽量避免任何错误或疏忽。
但如果一个人小心翼翼过头了,就容易犯一个毛病,总是想太多,并且越想越恐怖,最后就卡在选品上面,迟迟不敢走下一步。
所有创业者无一例外都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如果你连一点抗风险的能力都没有,那你还是乖乖回去上班吧。
4. 把所有的挑战都当作“机会”。
人在什么时候成长得最快?
逆境还是顺境?
我觉得是逆境的时候。
当一个人处在顺境的时候,他往往会有一种幻觉,总觉得自己是天选之子,做什么都是对的,别人都是傻逼,做什么都是错的。
当一个人处在逆境的时候,他开始学会反思,总结自己以前过往的经验,哪些行为是不好的,哪些行为有待优化。
这个时候的他开始怀疑自己,小心翼翼地在现实中验证自己的想法,虽没有了当初的冲动,但多了一份成熟稳重。
创业是一条铺满荆棘的道路,前行的过程充满了艰辛,但成功之后就是天堂乐园。
大多数平凡人不愿承担过多的风险,总想着安安稳稳,平平淡淡地度过自己的一生,虽然羡慕有钱人的生活,但也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自得其乐。
我国的高考严格按照高考成绩来排名,以前觉得这样做太片面,现在觉得这么做有一定的道理。
我相信每一个优秀的学生,总有自己擅长和不擅长的学科,面对自己不擅长的学科,学霸们没有选择放弃,而是努力提高自己的弱势学科,最后整体成绩还是名列前茅。
工作中也一样,我们不可能喜欢职场上的所有事情,但如果你一遇到挫折就放弃,那你就不会成功,最后成为平庸之辈。
5. 保持一种正确的心态。
很多人在读书期间,有这么一个毛病,就是平时考试都考得很好,一遇到重要的考试,总是考得比平时差。
这就是心态问题,人在紧张的时候,总爱出错。
在平时的生活中培养一种积极正确的心态很重要,因为我们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我们的犯错成本有限,或许一次失败就让我们的人生走向衰落。
这在创业领域更加明显,我们从零创办一个成功的企业需要5-10年时间,但是一个企业从遇到危机到最后破产,往往只用1-3年。
以前我就一直好奇,为啥将军比士兵重要?
那些冲锋陷阵,走在第一线的都是士兵,他们随时随地冒着生命危险,可是他们的地位不如坐在后面的将军。
直到长大后才明白,一个士兵可以短时间内培养,而一个优秀的将军则需要长期的教育和实战经历。
而一个国家的稳定,一个企业的发展,最终依靠的都是背后的领导者和管理者,是他们保证了整个国家和企业的基本运营。
6. 做生意就像打电玩,要一关一关打上去,想成为最高等级的赢家,就必须持续玩下去。
凡事都离不开坚持,小时候我们就知道龟兔赛跑的故事,小兔子最开始跑在前面,总觉得乌龟跟不上自己,就跑到一边睡觉,结果乌龟慢慢地跑上来,最终超越兔子并赢得了比赛。
爱迪生也说:“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
”虽然那1%的灵感至关重要,但你光有灵感,什么都不做,就坐在那里干想,你也做不出什么事业。
我会中日英法四门语言,知道的人都说我厉害,但这其中的坚持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日语N1(最高等级)考了5次,前四次都失败,最后一次才成功。
如果我在前三次就放弃了,那我也就不可能成为一名日语老师。
很多中小企业的老板之所以越到后面越难,我想是因为他们满足了,在创业初期,因为穷,想要挣钱,所以逼迫自己努力上进,后来挣到钱了,特别是有房有车之后,就想过安稳日子,享受生活,但因为中小企业原本抗风险能力就不够,所以一遇到什么金融危机,中小企业也最先被淘汰出局。
我知道这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也就是说,这个故事是真实存在的,也真的有人靠着卖海苔成为亿万富翁,但是,125分钟的电影看下来,除了小塔的坚持以外,我只是感慨,这厮命真好啊。
不想读书想做生意,OK,父母不管;不想跟父母出国想留在国内,OK,老爸支持;想做好吃的海苔,下了一场雨;不知道怎样包装,给教授讲个故事;想出售商品没有预约就去找人家负责人还嫌弃人家负责人一天都没有见他怒气冲冲的走掉,人家负责人意外看到你的产品还回头找你;没有工厂生产,银行扣掉的先拿来用用也没人管;一个月来检查你的工厂,没问题肯定全部手续都能跑下来(我到现在都不知道他有没有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
或许两国要求不同?
)无灯罩无清洁无专业人员,没关系检查通过;送货晚了一个小时,好说通融你;然后,你就可以去那个之前耐心听你讲故事的银行贷款四个亿然后在韩国弄个海藻场地然后你就亿万富翁了。
我当然相信这个故事,我也很是敬佩人家白手起家的本事和毅力。
创业这种事,一不小心就完蛋了。
就跟感情似的,你努力,不代表你能结婚。
你结婚,不代表你能长久。
你长久,不代表你能幸福。
创业嘛,是除了感情和生命外,最不可捉摸的东西。
我佩服他,但是电影不行。
可能是时间的限制或者其他各种原因,这部电影,我只感觉,这厮命真好。
其余全部有关创业的,真的没有任何感触。
其实我想给一星来着,但是如果单纯作为电影来讲,又没有那么差。
所以,两星好了。
这电影让我很失望。
用了传记电影中常见的三线结构。
主线先以男主要贷款一千万为开端,插叙娓娓道来男主读书时沉迷游戏,以售卖游戏装备挣得人生的第一桶金,又挥霍无度,此时与女友感情甚好;当游戏账号被查封时,他发现刚入手的一批新型游戏机是伪劣产品,货款有去无回,父母劝他好好学习,女友为大学话剧社忙活;男主不喜欢读书,去美食博览会,入手一台自动炒栗子机器,摆起炒栗子摊,在市场偶遇女友两人有误会,栗子摊逐渐扩散多家分店,却因为油烟污染被迫叫停,父母想带男主去中国被拒绝;女友劝说重新考学,男主发现烤海苔非常美味,入手多箱新鲜海苔,与叔叔尝试多种办法做出香脆口感,摆起海苔摊,为此错过考学;家里被查封,欠四千万债务,男主不得不想办法把海苔推广出去,找到711合作,与女友分手,筹钱开厂过检,终于把海苔推上711货架,销往世界各地。
《天才枪手》这部电影曾经刷屏了很长时间。
当然,其中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主角们的思维套路: 这个世界如此不公,再是个天才也只能给富人打工。
这种思维套路像极了国内的"读书无用论": 读书有什么用?
还不如一个卖煎饼的赚的多。
事实上,受教育程度与成功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平庸的人各有各的平庸,而成功却有相似的套路。
这也是《亿万少年的顶级秘密》要给大家上的一课。
这部电影的剧情非常简单,它以泰国海苔大王伊提帕·柯彭温奇为原型,讲述了一个辍学少年白手起家的创业故事。
那么,一个成功者究竟有哪些秘密呢?
01少年伊提帕偶然一次卖出自己的游戏装备,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他用赚到的钱买了一辆车,四处用钱找人情,那叫一个人生得意马蹄急。
尝到了赚钱的快感和成就感之后,他从此走上了做生意之路。
然而,社会对他的考验才真正开始。
他贩卖DVD游戏机被人用假货骗;偷卖老爸价值几百万的古董佛牌,因为不懂行情被人低价收去;卖糖炒栗子被商场赶出去......几次做生意都因为社会经验不足而失败。
可我们看看少年是怎么做的?
一条路走不通,他就去找另一条路。
他是一个problem killer(问题解决者),遇到困难就去找方法,将困难一个个趟平。
以糖炒栗子为例,为了找出一种最佳口味,他跑到市场上去观摩学习,如何选栗子,如何翻炒,如何喷水,他把从别人那里学到的经验总结在一起,不断实验,最终炒出了好吃的栗子。
到了促销的环节,他又跑到市场上学习别人的销售技巧,拿着小本子一点点记下来,并实际应用起来,糖炒栗子一度销量极高。
做海苔生意,一遍又一遍的调试口味,跑7-11谈合作,听取别人意见,重新设计包装,用2个月时间建工厂,一点点改进达到食品安全标准,终于成功。
成功秘密一: 成功者找出路,平凡人找退路。
换句话说,成功者都是问题解决者。
02当你选择了一条自己想要走的路时,身边总会充满了各种质疑的声音。
比如少年的父母和女朋友,他们总是希望少年回到校园好好读书,毕业后能找一份安稳的工作。
这在他们看来是最稳妥的人生。
少年是不同意的。
他心里清楚,什么是自己最想要的。
所以,考试中手机铃声响起,他稍作犹豫便离开了考场去打理自己的生意。
唯一支持他的是唐叔。
唐叔拿出自己的积蓄,支持他做生意,后来全部砸进去了也没有离开他。
在海苔生意又一次遇到挫折时,塔沮丧的说,如果我们走失败了怎么办?
唐叔说,别想那么多,没人知道以后的事。
塔说,有时候我觉得自己根本没有想清楚。
唐叔却说,那是好事。
如果你想太多,就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了。
是啊,如果人总想要一个两全之法,找到最稳妥的一条路,那么行动一定是受限的。
如这个故事的原型人物伊帕提所说,“最重要的是,要有正确的心态。
你必须相信自己办得到,并愿意为它挣扎。
假如等钱都到位才创业,也许我根本不会再有如此大好的机会。
”成功秘密二: 成功者都是敢于冒险,善于主动出击,勇于尝试的行动派。
03《天才枪手》里的穷学生只看到社会不公平的一面,但如果放到更大的一个时空纬度,他们会看到所有的一切都是公平的。
因为,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轻而易举的成功。
在《亿万少年的顶级秘密》里,塔给所有抱怨社会不公的人上了一课。
塔虽然是一个富二代,但是他的创业过程却未用过父亲一分钱。
他是白手起家,资金问题都是自己解决的。
塔做生意也是一个人慢慢摸索,一次次被欺骗,一次次失败,又一次次自己站起来。
父亲破产,欠下巨额债务,父母跑路,只有一个年老的唐叔陪他留下。
碰过多少壁,吃过多少苦,承受了多大的压力,挣扎了多少个日夜,才等到拨云见日的这一天。
恐怕这是那些平凡人难以想象,也难以承受的艰辛。
所有人都嫉妒别人成功,但是人家来时走的路换他走一遍却不一定能坚持到最后。
苦难和挫折的滋味并不好受,但能够承受这些风险和压力的人,才配享受成功的富足与荣耀。
塔的创业史十分艰辛,遇到的每一次打击足以让普通人半路放弃。
但是塔没有被击倒,他以失败与挫折为汲养,并从中涅槃成长,迅速成长成为一个独立、有担当的人,26岁即问鼎泰国顶级富豪。
成功秘密三 : 足够坚韧,经得起挫折磨难,才等得起成功莅临。
04当然,成功是很多偶然与必然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从电影中,我们也能找出更多线索。
总归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然而,这部电影要传授的顶级秘密却不是以上三点,而是一种创业思维。
想要做一个顶级的成功者,一定要有创业思维,而不是打工思维。
塔之所以年少成功,在于他放弃了学业,一头心思专注创业做生意,因此才能发现商机,走上致富之路。
《天才枪手》里BANK走上歪路,企图将作弊做成一门生意,实际上也是一种创业思维。
不过这生意却是不正当的。
在《从0到1开启商业与未来的秘密》这本书里提到,想要具有绝对的竞争力,就必须是独一无二的创新,从0到1,从无到有。
本书的作者彼得蒂尔讲的其实也是一种创业思维。
这种思维如此重要,以至于让其他因素都变成了成功路上的陪跑。
细数世界上的顶级富豪,无一不是具有创业思维的成功人格。
所以,如果我们一定要从成功者身上学习什么,那一定是先转化思维。
当你有了创业的想法,才能自动转换思维模式,不是吗?
05最后再说下这个电影。
这部电影其实有些细节演绎的并不完美,甚至有点烂尾。
电影的故事是倒叙模式,从主角在银行借贷开始回忆自己的创业过程,是倒叙。
直到接上了借贷时的时间段,故事差不多已近尾声。
这一点如果放在现实中,却有点不现实,很突兀。
再者,讲塔的创业史时,前面的每一步都有讲清楚。
而到了让塔功成名就的海苔事业时,就明显加快了进程,在卫生安全环节直接跳到了成功的结局。
如果不是根据真人故事改编,简直让人以为是主角光环加身,剧情硬凹成这样。
细节处理的不够好,导致前重后轻,故事走向疲软,甚至高潮来临时,让人没有一点期待感。
也可能是创作团队觉得这个故事本身已经足够励志了呢。
佛曰,不可说。
-END-
正是实在经历困境的时候看的,相较之下自己的经历简直就弱爆了,真的很励志,真的很希望自己能够坚持下去,就像小塔一样,能够坚持到底,可是一年前自己主动放弃了,既然选择了另外的开始方式就不应该又一次的放弃,自己心里是最清楚的,不想放弃,我知道未来很艰难,但是只有去做了才会有结果。
电影很多的东西都引起了共鸣,很好看,到心里了。
我就是想看看他是怎么赚到四千万的,虽然我可能永远也赚不到这么多:1,倒卖游戏道具,赚得人生第一辆车。
2,倒卖DVD机被骗。
3,在乐购摆摊兜售糖炒栗子,赚得人生第一桶金。
4,做出上好的小老板海苔,与7-11便利店合作,大赚4千万泰铢。
泰国小老板海苔,图片来自网络小老板海苔成功的秘诀:第一,他和7-11合作是关键。
7-11是世界最大的连锁便利店集团,世界500强排名第127位,产品只要在店里销售,一下子就能打开通路,迅速成功。
我的想法:他其实是让更多人看到了自己,通过7-11积累出庞大的粉丝群。
现在的网红都在做类似的工作,有了粉丝基础就能带货,接广告,直播,销售课程,收费会员……钱自然就来了。
在网上搜一下 “增长黑客的成功案例” 能找到许多积攒粉丝的技巧:例子1,2014年滴滴打车推出了打车红包,和快的打车展开竞争,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补贴大战。
例子2,2013 年百度网盘出现bug,所有付费套餐只要1毛钱,100G存储空间只要5毛钱,瞬间引起网友狂欢纷纷掏钱抢购。
几天后百度云用户量突破7千万,且以每天20万到速度增长。
第二,小老板海苔独特的口味。
除了专业的营销技巧,其实小老板海苔的口味也是超级棒的。
我的想法:要有别人模仿不来的商品和服务,持续地用优质内容吸引顾客。
很多做的好的自媒体都采用这个策略——人数少一些无所谓,只要能吸引到一部分粉丝就够了。
豆瓣上有很多人在不断地提供冷门的专业知识,一般人模仿不了,其实他们已经很成功了。
第三,坚持不懈的勇气伊提帕·柯彭温奇在创建事业的过程中遭遇了很多困境,正是他的胆识和坚持才能取得今天的成就。
倒卖DVD机被骗乐购的糖炒栗子摊位被投诉第一次试吃海苔就被7-11否定银行拒绝授予信用额度2个月内筹钱开办工厂并通过GMP认证
#马特焕新#之钱钱狗计划第二周的任务,先看完《富爸爸财务自由》,再回头看这部电影,颇有感触。
小塔应该算是B象限的人,他开办了自己的海苔加工厂,并借助7-11的网点把它卖到泰国各地。
从他身上,我们可以初步了解B象限的人有哪些特点。
说实话,在现今的教育体制下,小塔是典型的学困生。
对于学习没有丝毫的兴趣,没有大学录取,最后只能进入昂贵的私立学校。
即便如此,他真正在教室里听课的日子也是屈指可数。
按照传统的观念,我还特别希望他能在创业挫折之时,安下心来,认真地听听教授们的课,再把它用于自己的实践,这样也能皆大欢喜。
不过,我错了,正如富爸爸所言,学校知识并没有那么重要!
虽然小塔没有在教室里学习,他在外面所做的,却是切切实实的实践版。
比如:老师教导学生要进行市场调查,小塔所做的则是亲身去到市场里,看别人是如何叫卖的,如何招揽顾客。
这其实就是书本知识的升级版。
小塔身上值得我学习的个性特征有:1. 善于发现并敢于尝试。
小塔的几次创业,如DVD播放机、栗子、海苔,都是因为机缘巧合。
他想贩卖DVD播放机,因为他自己购买PSP的经验;栗子机,是因为他女朋友爱吃栗子;海苔,也是他女朋友从外地带来与他分享的。
只不过,我们对一次次机会漠视的时候,小塔想的是如何从中赚钱。
2. 不轻言放弃。
初入生意圈的小塔碰了好几次壁,比如DVD播放机全是坏的,栗子机把商场的天花板熏黑了、价值三四百万的佛牌只当了10万、海苔的保鲜时间不长……但是,面对所有的挫折,他没有怨天尤人,而是重振旗鼓,从头再来。
反观现在的自己,总是太在意得失,太害怕失败。
其实,本没有什么资本,也就没有什么值得害怕的了!
3. 虚心接受意见。
还在卖栗子的时候,小塔就走街串巷,向卖栗子的小贩学习,如何区分栗子的好坏,选用什么样的石子,添加什么配料……因为细心的观察和亲身的实践,他最终做出了可口的栗子。
而在海苔的保鲜问题上,他更是请教了农业大学的教授,跟他八杆子打不着边的人。
他诚恳的态度感动了对方,硬是不吝赐教。
对于7-11的普女士提出的意见,他也照单全收。
没有辩驳,没有解释,有的只是实际行动。
最终,7-11的大门向他敞开,他也能自豪地告诉父母:“你们可以回家了!
”与小塔对比明显的是他身边的人。
1. 小塔的父母:典型的老鼠赛跑。
本来家境殷实的他们不得不向银行抵押了自己了房子,最后沦落到投靠远在中国的儿女。
2. 唐叔。
感觉像是小塔家里的管家,无条件地帮助着小塔实现他的梦想。
虽有异议,但碍于身份,没有太多的抗议。
唐叔可以算是忠心耿耿的员工。
3. 女朋友。
也是典型的E象限中的人,总是劝小塔去上学、去学点知识、拿个文凭、找份工作。
本身应该挺传奇的,电影拍得好屎
创业的人都要抛弃女盆友!!!
评分太高了
现实比故事精彩。
有缺点但不多,PEACH的演技真不错,当然也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太甜了哦
上海电影资料馆2017.9.23胶片放映
会赚钱的脑子啊!
生活哪有这么容易,成功又怎可能如此轻易?
这还能有七分?
年少轻狂、自视甚高、做事不顾后果的小盆友太多,真正成功的能有几个?
略拖沓
还不错,,不同以往的电影经历一两个波折就成功了,其实现实中会碰到更多的难题。。
说实话,这孩子真心不容易,不过前提是他有个老爸有实力可以满足他在前期的这么折腾。
真是爛到不能再爛了 是看了男主的白癡臉就很想扇啊 從頭到尾就是要告訴大家too young too naive 傻缺走狗屎運啊噗
看过的泰国片里最烂的一部了。原因就是男主角浑身散发这屌丝的气质啊,实在是和角色设定太不符合了。
但是他失去了自己心爱的女孩
能不能把胡子剃掉!
不知怎么的就看到了结尾,听到那句“你是怎么撑过来的”。顿泪满面。片尾曲好听
美国负责高端创业(参考脸书),发展中国家继续围绕民以食为天创业,华语电影貌似有类似的剧情片。海苔的热销肯定会挤下其它食品,影响相关产业。所谓的片尾彩蛋原来是男猪脚的个人演唱秀——电影资料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