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德曼审判
Le Procès Goldman,戈德曼的审判,The Goldman Case(英)
导演:塞德里克·康
主演:阿里耶·沃索尔特,亚瑟·哈拉里,斯戴芬·古林-提列,尼古拉斯·布赖恩松,奥雷利安·肖赛德,克里斯蒂安·马祖奇尼,杰里米·勒温,耶日·拉齐维沃维奇,Chloé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23
简介:1975年11月,巴黎,犹太极左翼活动家皮埃尔·戈德曼的上诉听证会即将开始。他因四起武装抢劫被判终身监禁,其中一起导致两名妇女死亡,但他否认了谋杀指控,拒不认罪。随着这场庭审被媒体大肆报道,戈德曼被塑造成了一位左派知识分子的浪漫英雄。而与此同时,戈德曼与他年轻的律师乔治·基曼的关系却日益紧张。戈德曼难以捉摸、雄言..详细 >
看過
片里法人动情地making plea的时候场里一个爱人发出了惊天动地的笑声……真的会笑死……
好像每年法国电影展都要看一场灵魂拷问的法庭戏,去年应该是《人间世事》,今年就是这部戈德曼审判。并且本片几乎没有任何法庭外的戏了,95%就是法庭戏本身——老实说前半段还是困得睡着了一会,但是进入后半段就完全被吸引了。作为法学生看到最后还是挺欣慰的,最终审判还是抛弃了所有的政治观念、运动、是否革命家是否运动战士、个人前史等等,还是回到法律的原则本身,是不是证据不足就该疑罪从无?是不是程序瑕疵的证据证明效力就是有问题?如果是,那么认定不了有罪就该是无罪,跟这个人是什么人有关系吗?好喜欢最后坚持己见没有被情绪煽动跟着走的律师,能抵抗住操控舆论煽动xx主义的诱惑,坚持理智和事实,真的了不起。
看之前就在担心和法国电影格格不入,看的时候还没到1/3就睡着了…上一次睡那么香甜还是指环王。这个法庭像小孩子过家家,法官毫不掩饰,站在有罪论的角度,提问更像是对戈德曼的审判。法语是真的听得人昏昏欲睡。
一场清者自清的胜利,等来半世纪后的想象性还原。大段建构在文献材料(但又并非真实的现场记录)之上的庭审戏,被扎实的调度和精确的剪辑编织在一起,一室之内、段落之间,高效形成此起彼伏的明暗节奏。好莱坞偏爱的爆发式表演为电影撑起了数个情绪高潮,唇枪舌战对台词的要求极高,但关键信息却总能从繁冗的程序细节中凸显出来。但尽管如此,本片或许只能追求接近完美的平庸,它追求戏剧性客观的风格方式令人想起不久前的《圣奥梅尔》,却在案件本身上却少了更多的吸引力——或许是时代症候已变,此刻我们重新了解皮埃尔·戈德曼,我们需要得到什么?很遗憾,康没能给出这个答案。
82/100
多么精准的视点选择和剪辑,冷静克制地将镜头置于非优势位置与人群之中,仅仅依靠正反打与最基础的镜头运动就创造出如此纯粹的场面调度吸引力,值得每一个导演来学习一下如何来拍庭审戏,关于叙述与程序,而非真相与历史,甚至,客观性在这里一直是被拷问的点,身份、立场与情感,这些是如此紧密的被缠在一起(正如最后一个镜头,欢呼与裁决同时进行)。
“献给我的父亲”
1、第一次看纯庭审电影(十二怒汉也是在密室,但它是陪审团关门讨论),唇枪舌剑,巨量的台词。双方律师都厉害,非常细节。2、看过很多庭辩电影,但这次我比较迷糊,感觉在激烈辩论中看不清真相…疑罪从无很OK.
但这一切还是基于他有犯罪事实啊 不懂法国人的点
迷人的可能是事件本身。
8.5/10
案子本身其实也不难理解,但是想深入的话可以非常深,涉及到二战时期抵抗运动、'68运动、国际共运、冷战对峙,也有法国社会当时的种族歧视问题(犹太人、黑人)、刑讯逼供问题等等,所有这些都跟司法裹在一起,可以说是对现代法国一次非常深度的透视,也与当下密切相关。全程剑拔弩张,导演调度水平很高,室内戏能玩儿出花儿来,太难了。结尾一大段都非常好
论经验主义哲学主观胜于客观者是否适宜出庭作证,战后犹太人两大出路之复国主义或communism,与其说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人物不如说是68后左翼废青常态,革命理想幻灭亦可令话题变现畅销商品化身消费主义注脚……庭外左右百姓互搏,庭内文史哲齐上阵法式大辩论,一边判刑定罪一边全场欢呼,有意思
作为一部几乎所有的戏份都发生在法庭里的电影,它真正值得深思和讨论的,反倒和法律无关。理想主义是一种稀缺的品质。它本身的定义就预设了对现实及其规范的某种否认和超越。但也正因为如此,理想主义者必须要能够对自己的理想抱有一种时时的警惕与自省,如若不然,理想便有蜕变成一种自我原谅的借口乃至不惜代价的冷酷的风险。而身份政治也是一柄危险的双刃剑。它太惯于用一种过度简化的模型去解释一切复杂的现象。它太擅长用情绪去替代思考,用口号去替代对话。它常常也是一种用偏见去反对偏见、用狭隘去反对狭隘的无望尝试。被标签覆盖的,才是我们真正需要关注的内容。这些才是真正需要我们警惕和超越的东西啊。
PYIFF,英文字幕古拉格群岛(和一些别的)都没翻出来。说好的左翼狂喜右翼震怒呢?我只能顾上全程看字幕,看到十分钟时候觉得不妙,不会全在法庭室内拍吧,结果还真……平遥电影展站台露天影院,冷冷冷,全程把腿包在外套里面裹成一个球得看完。看完又碰到三个enfp狗了哈哈哈哈太欢乐了。喜欢那个大法官,那种陈词问法比记者媒体问法舒服。这里有质疑陪审团的“专业性”,说驾驶汽车都需要驾照,而陪审团似乎不需要任何证明这是否合理。
法国电影展杭州站
19thPYIFF
卡司是全员编导演一体么lol
7.7(2⃣️),仅仅依靠冷峻的紧张法庭场景,就将Goldman的人生故事借他人之口被引人入胜地讲述。情绪被冷静的摄像机所隔绝,而审判的唇枪舌战中的文本内容却劈开了法国社会体系的弊病问题,这份尖锐却引向了另一个方向的共情可能。复杂的成长背景与传奇经历在信息交代中也令这位满腔热血的激进左翼领袖充满人格魅力,而借审判所抛出的质疑与愤懑并未随着历史结束,它们似乎也在某种情感的鼓舞中渴望在当下的时代继续搏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