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你拿赵姬当主角也没啥大问题,但是要是篡改剧情实在是有点忒恶心了,看过历史的都知道好不好。。。
恶心于正加恶心的女主,到现在为止都没法直视恶心的女主吃面环节,还碰瓷张曼玉。。。。
各种碰瓷倒贴,只能符合一星,多了都不行。。。。
说实话,你拿赵姬当主角也没啥大问题,但是要是篡改剧情实在是有点忒恶心了,看过历史的都知道。。。
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
真的太可怕了,这北电毕业生甚至不如隔壁半路出家网剧女主,完全把观众尴尬出来了。
微博热搜心疼什么的也真是醉了,要真是敬业到令人心疼的地步,能拍出这个效果吗?
心疼心疼观众吧。
广电一次次刷新观众下限,这种扭曲历史的剧都能过审。
全网到处都在被推广这么个片子,微博霸占热搜好几天。
点进去后台词尴尬,剧情转折低智到叫人毫无兴致,强行冒出来特立独行然后顶女强人人设,我真的好心疼自己,放下游戏来看这么个玩意这个剧最成功的地方可能在于告诉观众,因为我们剧组富有,拍出什么东西你们都必须给我吃下去。
拍个古装剧偏偏去挂上赵姬这个历史上著名的淫荡妇,真可谓秦始皇一生黑点啊!
历史上有些事是不知道,但人物不能180度大转弯啊,为了给赵姬洗白,这种胡编乱造的玛丽苏剧情,歪曲历史事实,真是巨恶心。
导演及于妈演员们真是心里没一点主吗?
电视剧拍着拍着赵姬这个人物就变成聪明果断,坚毅勇敢,积极向上的正面大人物,真可谓大助嬴政统一六国。
这时人物就是于妈和吴谨言的羡慕学习对象了。
可谓是名垂青史,万古流芳啊!
小学生看到后学这历史?
又一位于妈的一生烂剧就是烂剧,剧情台词演技乱七八糟,不用别人故意黑,大观众们眼光亮着呢,不用给别人扣什么脏帽子。
最后问一句皓镧传怎么还不上热搜?
我可期待上热搜大宣传呢!
当初《延禧攻略》和《如懿传》对打的时候,为什么很多人对《如懿传》看法很大,爱不起来?
于正曾发多条微博,表明《延禧攻略》,更加贴近史实。
比如《如懿传》里,把历史上的白月光富察皇后改编成了心机女,和乾隆是假面夫妻,但《延禧攻略》里,就更符合白月光本人。
清朝的服饰,图纹,妆化,耳环,瓷器制作,莫兰迪色调,《延禧攻略》的服化道是肉眼可见的用心。
平心而论,《延禧攻略》的确是于正的翻身之作。
港台收视创新高,还把版权卖到国外多个国家,口碑也有了,为之后于正的新剧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所以《皓镧传》在《延禧攻略》后,踩着前作的热点,顺势而上。
刚播出就放出10集,每天更新两集,和《延禧攻略》的播出节奏相似。
《皓镧传》播出之后,于正在微博哭诉:“《皓镧传》开播三分钟,在豆瓣有数百个人打一星。
”
现在看,也是能够看到大范围的一星评价。
于正说,打一星的人没有说出这部剧究竟不好在哪里。
那我帮他总结一下观众的评价,以及自己看过剧的一些想法。
观众指出,演员表演夸张,这个主要是针对于女主吴谨言。
而且不仅仅是一个观众的观感。
表情用力过度,一切的表演模式都被夸张和放大。
吴谨言饰演的李皓镧,母亲被人投井,她的反应是呐喊和尖叫。
有网友说,一时分不清究竟是哭还是笑。
在母亲被推下去的时候,反复念着“不”,是太过影视化的效果。
李皓镧不吃不喝,被吕不韦买回家的时候,吕不韦强行给她喂饭。
两个人都跟疯了一样......
后来李皓镧又为了保命,装疯卖傻。
吴谨言的表演真的算不上高级,都是浅显在表面的。
这里面李皓镧的情绪一直都是起起伏伏,要不就是平静到脸上几乎没表情。
要不就是复杂到脸上全是表情。
于正针对网友对吴谨言的质疑,还发表了长篇大论作为反驳。
并举例论证,用张曼玉在《甜蜜蜜》的表现,和吴谨言的干嚎做了对比。
骗我没看过《甜蜜蜜》?
这个是张曼玉在看到曾志伟尸体时的先哭后笑,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得到悲痛。
这个是吴谨言的悲痛,抱歉,真的感受不到。
没有魏璎珞的人设加分,吴谨言反而有些瞬间让我想起来了另一个女明星。
其实在选角上,于正的眼光倒是没怎么变过。
好在比之其他女星,吴谨言胜在舞蹈和芭蕾的基础还可以。
肢体的协调能力更符合舞姬的形象。
其他确实再没任何可以吹的演技优势。
更不用言之凿凿说表演被曲解,甚至上升到整个表演行业。
我也只评论吴谨言当下在《皓镧传》的表演,的确触不到观众。
除了演技,还有台词太过于现代化的问题。
现在观众真的有点难伺候。
但台词其实就是作为普通观众来讲,最能看出来问题的地方。
《知否》的台词刚开始也备受诟病,说话文言不文言,白话不白话。
还直接被当成语病作为语文考题。
但好在《知否》虽然有错误,至少从头到尾都是一个基调,听到后面也就大概理解意思了。
可《皓镧传》却不是。
有时候白话到让你怀疑人生。
比如,我买的不是琴,是快乐。
钱买不到快乐。
我可以跳舞,但却不能低头。
说你爱我。
我的心就像针扎了一样疼。
有时候又分分钟让你重回战国时期。
如果整部剧都是一个基调,这句话完全可以说成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何必又硬凹成战国时期的语言。
要做就要做全套。
而且有些“狗屁”和“蠢货”真的是有点出戏。
除此之外,还有一堆莫名其妙的励志——《成功学说》。
从台词来讲其实已经和战国时期有很大出入,再者不尊重史实这一点,也是这部剧的最大弊病。
于正宣传《皓镧传》的时候,用的是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给正处于低谷中的人一点启示和鼓励」这两大核心去阐述自己做剧的初心。
想当初就是很多人起哄《如懿传》不符合历史,引来群嘲。
而《皓镧传》讲述的是以秦始皇母亲赵姬为原型创作的故事。
赵姬在历史上的名声,可不是纯良温厚的令妃娘娘。
司马迁在《史记》里面用“淫不止”来形容她。
赵姬也是秦始皇本人最大的“黑历史”。
李皓镧,也就是赵姬本人,其实在一生中有三个男人。
一个是秦异人,秦朝在赵国的质子,秦始皇的爸爸。
一个是吕不韦,以前从商,之后从政。
另一个是嫪毐,赵姬后来找的男宠,两人还生了孩子......而这部剧里面,李皓镧的形象是一个励志复仇的女主。
什么做人要有百折不挠的勇气......是和魏璎珞是一样的角色,不过一个是母亲被害,一个是姐姐被害,励志要为了她们报仇。
总之都是仇恨促使她们的前进。
而且要按照国产古装剧的标配,李皓镧这个角色也是名副其实的玛丽苏大女主。
妾室生的大女儿李皓镧,从小得父亲宠爱,还拥有美貌和才华。
但是却遭受继母和继母女儿的嫉妒。
所以继母和继母女儿就合起伙来,把她给害了。
原本公子蛟心仪的是李皓镧,但是因为继母身份高贵,是正妻,就把自己的女儿岫玉嫁给了公子蛟。
其实就是妥妥的灰姑娘剧情。
不过就是给这个灰姑娘李皓镧加上了复仇。
灰姑娘只有王子,但是李皓镧有N多的男人。
有愿意支持她复仇的吕不韦。
有把她当成是红颜知己的秦异人。
还有赵国公子蛟。
就连赵王对她也有好感,好几次救了她。
这就是玛丽苏本苏。
《延禧攻略》里的魏璎珞人设讨喜,至少还懂得隐忍,聪明,很多逻辑跟历史对比,也算是合情合理,达不到错误的范畴。
可是这部《皓镧传》,李皓镧完全是不太聪明的角色......没有什么机智可言,装疯卖傻也算是机智吗?
这部剧有一点和《延禧攻略》很像,就是剧情节奏快。
不用开二倍速,剧情也像是坐上了火箭。
但有些故事就没有把人物的性格塑造出来,为虐而虐,缺少逻辑性。
人物脸谱化,没有一个值得深推的角色。
除了剧情设定上,还有特别多的历史错误。
时代是按照战国时期,秦朝来写的,可是里面的服化道就出问题了《皓镧传》里面的镜子也是晶莹透亮。
然而,当时先秦时期只有铜镜。
再者是称谓上。
《皓镧传》的剧中,涉及到了御史大夫和丞相。
可是御史大夫,是在秦统一六国之后,才有的。
就这么随意把御史大夫的称号颁给了李皓镧的父亲,真的是误导学生啊......
这以后,高考怎么答历史题?
之后还有一段剧情,是秦国派人到赵国来提亲。
稍微懂一点历史的就应该知道,秦国和赵国是同宗同族,而且两国是在西周时期正式分的家,祖制同姓不通婚。
结果秦朝的公子来求取赵国的公主???
还让赵国的公主雅喜欢上了秦异人?
......秦始皇看到怕是要气活过来。
于正说,你要觉得剧不好,就有理有据来说话。
好,我就清楚罗列出来。
1.演员演技的确没有那么的优秀,如果让观众看的出戏的表演都算不上好演技。
2.台词问题很多。
3.与历史相背离,还有很多常识性错误。
4.玛丽苏女主,剧情逻辑混乱。
5.服化道上不尊重史实。
看到评价里说《延禧攻略》是个意外,《皓镧传》又回到了于正的正常水平。
其实有时候我会听到一些家长对孩子说,不要看于正的这些乱七八糟的剧。
我有时候还会纠正说,看剧就是娱乐嘛。
可是如今于正把自己的剧都标上了历史朝代,那就必须对历史负责,对看剧的人负责,不然还不如架空了来说。
《延禧攻略》里面,有人这样评价。
虽然于正风评不好,但是《延禧攻略》依旧给了高分和好评。
可见,如果你的剧真的优秀,没有人会为此故意打低分。
但换句话说,黑历史多的人本来就很难洗白,所以编剧、导演乃至演员都必须要学会珍惜羽毛。
更不要因为《延禧攻略》这一部剧就膨胀了,一部剧的口碑代表不了以后,观众只看作品,作品不好还是该骂就骂、绝不仁慈。
观众能把《延禧攻略》捧上天,也能把《皓镧传》打入谷底。
要知道,这年头什么时候都是作品说话,跟你是不是于正没有半毛钱关系。
建议去看01年拍的《吕不韦传奇》,基于同样一段历史,18年后拍的却感觉倒退了n个18年。
有意思的是在皓镧传里演赵国王后的宁静在吕里演的是吴谨言的角色——赵姬。
就说吕不韦买夜明珠的一个情节,两部剧里吕不韦都是通过买夜明珠声名远扬,并与赵姬初次相遇。
皓镧传里吕不韦莫名其妙逛了个商场,莫名其妙买下了赵姬。
先说场景搭建,在皓镧传里,拍卖会就像个仿古的商场,完全看不出战国邯郸的样子。
再说情节,编剧将“买椟还珠”的成语典故用在了这,吕不韦花重金买了盒子,不要珠子。
买椟还珠不是讽刺的买家不识货吗?
这骚操作为啥还赢得了赵国丞相的认可?
吕不韦买完珠看到几个女的被卖,然后一眼看中了死鱼脸还破相的赵姬,也就是当时的皓镧。
为啥吕不韦一下就能看出皓镧破相是装的,还能看出其出身不一般?
在吕不韦传奇里,拍卖场的场景搭建就很讲究,类似圆形剧场。
剧场中间是拍卖台,周围是”池子“,下等人只能挤在池子里交易;二三四层看台是包厢,有个包厢还是赵国丞相的专属VIP包房。
这个局开头就用这一个情节完成了男一男二女一女二的出场,人物性格、生活环境也初步交代。
吕不韦驾着两匹马拉的车,穿着华服趾高气扬地去看夜明珠,这夜明珠的名字就叫皓镧。
吕不韦想要坐包厢被拒,因为是身份低贱的商人,吕不韦只能悻悻地去池子里,眼睁睁看着将军(其实只是伍长)用锁链牵着质子异人大摇大摆进了包厢。
赵姬,当时叫夏莲,是青楼的四大招牌之一,被妈妈带着去看夜明珠,坐包厢。
(这里有个铺垫,娼妓尚且能做包厢,商人却不能,这更加刺激吕不韦不择手段摆脱自己的低贱的商人身份)宁静扮演的夏莲一出场,绝对的能吸引全场注目的美人,吕不韦相中的就是夏莲的美,而一身富贵打扮的吕不韦在池子里甚是显眼,还出手阔绰,也吸引了夏莲的注意,两个人看对眼了。
这里夜明珠是吕不韦精心设计的,为的就是通过一次事件营销,打响自己的知名度。
为此,他和自己人司马串通好,讲了个好故事,演了一出戏。
首先,他们将这颗夜明珠跟当时大家熟知的历史传说联系在一起,司马说自己花了五年时间翻山越岭找到了这颗夜明珠,还绘声绘色地说起发现这颗夜明珠时的场景,相爱的公主和将军带着夜明珠逃到了高山上,相拥死在了一起,增加夜明珠的可信度。
吕不韦甚至还安排了两个人来抢夜明珠,把事情搞得更大,没想到这拍卖场防卫森严,两人逃跑时直接被栅栏门给插死了。
这里吕不韦的性格就塑造的很鲜明了,奸诈、胆大,沉得住气。
不同于皓镧传里主要角色的伟光正,男主个个翩翩君子,人物的各种言行举止站不住脚,看起来没有代入感,很出戏。
吕不韦传奇里的人物就鲜活的多。
夏莲是舞妓出身,绝美善舞,因为是孤儿从小沦落风尘,吕不韦给她赎身,起新名字赵姬,允诺娶她为妾,所以赵姬将吕不韦视为人生唯一的依靠,日后愿意为吕不韦献身异人也是可信的。
异人被一个粗野伍长在脖子上栓跟链子出门,足以看出这个人质处境凄惨,看拍卖时,唯唯诺诺地跟着伍长傻笑,一点没有秦国王孙的样子。
如此落魄的异人,走投无路也只能选择依靠一个低贱的商人。
一个合格电视剧起码要做到逻辑自洽,让观众有代入感,跟随角色去成长、去探索。
皓镧传的观感体验体验就是十万个为什么,各种情节漏洞百出,人物说的话做的事莫名其妙,人物形象立不起来,整个剧也只能成一盘散沙了。
文|七号(珞思影视研究组)我原以为《延禧》之后可以改变“于一星”的命运,但《皓镧传》仍然让我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宿命。
我可以让剧火,让明星红,甚至让剧在香港火,在新加坡红,在日本红,但让开播的“一星变五星”——“臣妾依然是做不到啊,做不到啊”。
——于正由《延禧攻略》原班人马打造的《皓镧传》1月19日晚在爱奇艺上线,制片人于正微博发文:“好看吗?
我很忐忑,轻拍。
”一声娇嗔的“轻拍”,网友会心一笑,“这个‘死丫头’。
”然而,《皓镧传》并没有如《延禧攻略》一般收获好评,反而陷入口碑的崩塌之中。
剧集开播第五天,豆瓣评分出炉:截至目前已有8000+网友参与评分,其中有36%的网友打一星,目前剧集评分为4.9分。
《皓镧传》豆瓣评分不及格与开播时“求轻拍”的语气不同,于正已连发三篇长文回怼挑剔吴谨言演技的观众、打一星的豆瓣网友、以及不满赵姬被洗白的观众。
有人说,于正好不容易用《延禧攻略》刷出来的好感,都要败光了。
那么问题来了,同样的班底,同样的制作,4.9分《皓镧传》比7.2分的《延禧攻略》,究竟差在哪里?
于正还是那个于正《延禧攻略》是超常发挥,《皓镧传》才是正常水准相信看了《皓镧传》的观众都有同感,这部剧实在是太太太太太像《延禧攻略》了。
《延禧攻略》中一半以上的演员都从“清宫”穿越到了“秦宫”,弹幕一片欢乐,完全就是“大型认人现场”,网友调侃“两三步就碰到一个熟人”。
原班人马本是剧集的一大卖点。
就像正午阳光的剧,“配角宇宙”已经成了团队的鲜明特色。
但!
是!
《皓镧传》和《延禧攻略》两部剧的人设相似度实在是太高,而且演员没有高级的“剧抛脸”(意为每部剧的角色因为演员的塑造而看不出是一个人),所以让人感觉很雷同。
比如,李皓镧和魏璎珞一样的聪明、暴脾气、爱怼人,她们在宫里打怪升级都为了同一个目标——复仇;吕不韦和乾隆都是大猪蹄子,他们与女主的互动模式也是一样的。
主角之外,配角也基本照搬《延禧攻略》里的设定,陷害魏璎珞的宫女锦绣变身舞姬,和李皓镧依然是“同事”关系,依然羡慕嫉妒恨再继续陷害;明玉和吉祥摇身一变成了女医和贴身宫女,不变的是那颗守护李皓镧(魏璎珞)的心。
一位网友的吐槽相当精准:“满屏《延禧攻略》的熟人也就罢了。
甚至好人还是好人,反派还是反派,大猪蹄子还是大猪蹄子。
”再看剧情,也不过是《延禧攻略》里走过的套路,魏璎珞变成李皓镧再走一遍。
一样的构陷手段:魏璎珞绣给皇后当贺礼的凤袍被剪烂,昂贵的金丝绒线也不翼而飞,这里变成萧红叶将王后金簪上的南珠偷走,嫁祸给了李皓镧。
李皓镧被陷害一样的装疯卖傻:璎珞为逃避高贵妃惩罚,吃了好几碗藕粉圆子假装傻子,李皓镧为了不嫁糟老头子,一头撞向柱子变成傻女,还在猪圈里打滚撒泼。
李皓镧装疯卖傻一样的没好下场:得罪李皓镧的人和得罪魏璎珞的人,你们撑不过一两集就要领盒饭。
类似这样“似曾相识”的桥段,可以说每集都有。
网友都忍不住发弹幕:“这个剧情咋这么熟悉呢?
”《延禧攻略》之所以成为2018年的爆款剧,关键在于它打破了玛丽苏、白莲花的套路,魏璎珞出场就“黑化”,一集弄死一个反派的“爽斗”模式让观众看得很过瘾。
而照搬此模式的《皓镧传》没了创意与新鲜感,“爽感”大打折扣。
此外,剧集为了“爽”而爽,从开局李皓镧被同父异母的妹妹陷害、被诬陷“与人私奔,有辱家风”的羞耻罪名、眼睁睁看着母亲被扔进井里杀害、遭遇各种陷害命悬一线……节奏快到飞起却丧失了故事逻辑。
全剧还出现一个巨大的BUG。
王后金簪上的南珠丢失之后,李皓镧找吕不韦求助,让他想想办法。
不过直到萧红叶领盒饭,南珠丢失事件都没有下文。
这是编剧没写呢,还是被剪掉了?
对于经不起推敲的逻辑,豆瓣网友“吉尔贝特”看了三集后发了一片长文,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她想要锤死编剧的愤怒。
《延禧攻略》热播时,有网友评论,“这部剧要是没有阿佘、聂远、秦岚,就只是于正正常水平的偶像剧。
”的确,一人撑起整部大女主戏的吴谨言,成了全剧一大争议点。
有网友觉得,她的演技有所提升,但也有网友认为《延禧攻略》火的是魏璎珞“黑莲花”人设,而非吴瑾言,而《皓镧传》更是暴露其演技短板。
以开场的虐戏为例,目睹亲生母亲被人扔进井里杀害,李皓镧趴在井边痛哭“不见眼泪全靠吼”,遭网友吐槽“这个演技吓死我了”。
感受到吴谨言“尬”出屏幕的演技了吗?
于正第一时间出来维护吴谨言,发了一篇长文。
文章不做赘述,只想问“死丫头”一句,把吴谨言的哭戏和张曼玉的哭戏做对比,确定自己是在挺吴谨言,而不是在黑她?
强行洗白被《史记》评为“荡妇”的赵姬这是于正的套路啊,同学们!
《皓镧传》陷入巨大的争议之中,关键在于李皓镧这一角色。
剧中说她是吕不韦买来献给秦王孙嬴异人的舞姬,历史上对应的人物就是秦始皇嬴政的生母赵姬。
赵姬是什么人物?
《史记》里对她有两条评价,其一:绝好善舞;其二:太后淫不止。
而《资治通鉴》里对赵姬的评价则是:绝美。
《百家讲坛》中王立群读《史记》时,就专门讲了一期“赵姬之乱”。
赵姬先是吕不韦的爱妾,后被吕不韦作为礼品送给了秦国公子异人,回到秦国刚过上好日子,嬴异人死了。
儿子嬴政即位后,赵姬不甘寂寞与吕不韦再续前缘,而此时的吕不韦已身为相国,他深知与已为“王太后”的赵姬的私情一旦被秦王嬴政知道,辉煌人生会就此终结。
但是赵姬的要求不好拒绝,左右为难的吕不韦找了一个替身嫪毐,全身而退,而赵姬与嫪毐还生下两个儿子,引发祸事,两个儿子最后都被嬴政“扑杀”。
看看王立群老师怎么说赵姬的“这个女人怎么当一部电视剧的女主角?
还是大女主?
”“愚蠢、乱政,合着男宠一起谋害儿子,还要夺权,这样的人物也能洗白成正能量,我也是很佩服于妈了。
”以上都是豆瓣网友对《皓镧传》不满的理由。
豆瓣热评中,排名第一的文章标题就是“洗白著名荡妇赵姬的神剧!!
”
豆瓣网友不满《皓镧传》洗白赵姬文章作者藤井树直言:“为了鼓吹所谓的正能量,于老师通过《皓镧传》将淫乱后宫的赵姬洗白成一个坚毅勇敢奋发向上对待感情专一的正能量人物李皓镧,能将史书记载的著名淫妇洗白成贞妇的人,古往今来也就于正一个了。
”
著名编剧汪海林,日前也在微博上怼《皓镧传》:“历史剧应该允许戏说,历史故事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去表达,精英做出精英化的表达,草根做出草根化的表达,白痴做出白痴化的表达。
对于历史素材,皓澜传潜心研究、精心铺陈,做出了娼妓的表达。
”
面对豆瓣网友的炮轰、汪海林的讽刺,于正今日再发长文。
他认为《史记》中关于赵姬的身世有矛盾,因此做了合理改编;关于赵姬的“淫”则引用了一篇知乎文章。
于正还表示《皓镧传》不是历史剧,是新古典女性传奇剧:
于正再发长文回击也许有人好奇,既然是一部新古典女性传奇剧,为什么《皓镧传》不干脆架空历史呢?
想想借用历史的壳将南北朝恶毒女子陆令萱洗白的《陆贞传奇》吧,这都是于正的套路啊,同学们!
且不论于正的编剧功底如何,他的营销手段堪称圈内一绝。
《皓镧传》上线五天,于正连发三篇长文,从吴谨言演技到豆瓣一星差评再到洗白赵姬,都稳准狠地抓住了话题。
这波操作模式,可以参照《皓镧传》里的吕不韦:洗脑营销张口就来,随口一说都是10万+的鸡血文章,堪称“战国咪蒙”。
吕不韦·真·战国咪蒙还记得《宫锁心玉》火的时候,于正说自己是晴川,“一直很努力,只是我身边没有八阿哥。
”播《笑傲江湖》时,他说自己像令狐冲,“一路的曲折,又一路的幸运,永远的乐观,又止不住悲伤,付出跟得到或许不成正比。
”《延禧攻略》热播,他又说魏璎珞是我本人,“皇上是观众,皇后一众人是懂我并且在背后默默帮助我的人,高贵妃一众人是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人。
”所有的主角都是于正自己。
这次在《皓镧传》里,于正不就是吕不韦本韦么?
话说,楼主因为《皓镧传》预告辣眼睛,跑去看了20年前的老片《吕不韦传奇》。
其中,《皓镧传》的女主名字皓镧就出自《吕不韦传奇》的一件道具--皓镧夜明珠。
相传有一位叫皓镧的公主和一名将军私奔,带走了一颗夜明珠,后人称为皓镧明珠。
这皓镧明珠,空有传说,未有人见过其真身。
吕不韦着人编排了一个故事,让“皓镧明珠”腾空出世,
然后他以一千金(约现价7000万)的高价拍下此珠,在拍卖场上大放异彩。
为了让故事更真实化,他甚至安排了两个人公然抢珠,被当场诛杀。
但其实,这颗明珠不过是价值100钱的东西
于正从14年就想开拍《皓镧传》,从剧名可知,这套电视他已经研究清楚了。
后来《延禧攻略》的走红,是不是跟这颗皓镧明珠的出世有异曲同工之妙。
呵呵呵……都是套路。
这次,于正想用明珠皓镧暗示女主皓镧的一生,如同这颗明珠一样光彩夺目,价值千金。
可惜,我们不是千年以前的古人,这鱼目,终究混不成珍珠。
想用100钱的珠子哄抬成千金明珠,得看观众答应不答应。
作为《吕不韦传奇》的女主宁静:于正想捧谁就捧谁,没有演技都能红……这句话看来不是没有出处的。
最后,放一张吕不韦的名言,希望不会是某人的人身哲学。
看了豆瓣很多评分一星的几乎都在斥责这部剧扭曲历史洗白奸邪。
三集看下来,我发现剧情简直也烂到不行!
在此口水话论叙一番,谈不上什么高大上的专业见解,纯粹一个小观众的观后感受。
一开始女主被嫡母诬陷与人夜奔,再被绑上石头丢到水里,被人救后回到原来家中只求弄清楚事情原委,再看到生母被嫡母活生生推到井里淹死,自己也被发卖,被卖之后竟然还大咧咧地敢在邯郸路抛头露面,还嫌自己不够招祸吗?
好吧女主设定就是要先受点苦。
之后剧情给给观众传达了一个信息:女主他爸十分疼爱女主。
那问题来了,为什么女主与人夜奔后他爸不派人寻找?
如果要顾及名声不可以偷偷寻找吗?
到后来在墓地他爸里遇到女主了为什么也不询问这些事情的原因?
比如女主他妈怎么就死了,向来乖巧的女儿怎么突然夜奔,如此落魄这段日子是怎么过的?
可是他什么都没问之后丢下一句“都到了这种地步你还不肯低头?
”细细品味一下,“这种地步”是哪种地步?
是女儿与人夜奔败坏了名声,是生怕虞司寇对李家施压,还是女儿他妈被人害死乱葬荒郊?
女主断定父亲是知道这些事情原因的 ,可堂堂一个御史,竟然任由家中悍妇溺死妾室,败坏亲女儿名声,甚至发卖女儿?
好吧,强行悲难,剧情需要嘛我懂。
可是后面的剧情(女主到丞相府中献舞遇到他爸)他爸又似乎表现得并不知道女主落难的原因似的,甚至口口声声道女主与人夜奔,领女主回家是为她好,究竟是什么跟什么,明明知道正妻恨不得害死女主还把她接回家里往火坑里推?
说是为了声誉颜面,可这位御史大人不是傻的,也不是不知道这名声到底是女主败坏的还是正妻设计败坏的。
之后竟还听了正妻的建议再次把她送给虞司寇以维护家族。
这个人物的人设很牵强啊,老父亲的人设立不住,又不像一个纯粹的利益谋求者!
再说还有那个什么公子(与女主总角之宴青梅竹马)竟然在丞相府上与商人争夺一个舞姬女主?
还是御史之女?
我也不知道这个公子知不知晓女主她爸御史岳丈也做客了丞相府,不尴尬吗?
9102年了,这种关键时刻变性的大猪蹄子渣男为什么还活着?
这么多年以来就没人看清他的真性情吗?
这部剧种种细节.逻辑.人情的不通尽言难述,又看得我憋着一口气恨不得捶死编剧!
🙃求求您做个人吧!
一部剧能让观众产生共情是最起码的,若是连最基本的逻辑人情都不通,建议编剧还是尽早投身玛丽苏狗血吧,毕竟看这种剧带上脚指头就够用了。
所有看这篇文章的同学们,我必须要先阐明一点 我不是吴谨言的黑粉 我只是个路人。
哦 对了是曾经。
你们必需知道吴谨言不是个新人了,出道9年10年了。
3小时前于正同学说:吴谨言的演技和《延禧攻略》相比 已经进步好多了。
所以潜台词就是我们(他眼里的黑子)不应该黑她了。
我们举个例子:同样是出道10年最近才大红的zyl(男生 不愿意说出来他的名字 让你们黑他)人家演技比吴谨言好太多。
哦,对了,你们最近一直在拿《如懿》和《知否》说话。
那么配角多年的赵丽颖演技大红是又如何呢?需要于正同学维护到:她的演技在进步吗?
这句话不是维护 是吴谨言赖以成名的boss变性告诉大家:对!吴谨言的演技是不怎么样!我是怎么成为黑的呢?就是你们一次次的提起《如懿》这部剧历史感多不如《延禧》女主多么弱 男主演技多么不如聂远。
以及你们现在夸《皓镧》的节奏真快 看的比《知否》好多了!凭什么?你们可以喜欢魏璎珞 李皓镧 吴谨言 大猪蹄子 舒妃等等。
但你们不应该黑别人!不是说一星都是《如懿》粉打的吗?很好,我现在就去打一星!既然大家不能理智的看剧,那就一起疯狂吧!我们给足于正老师想要的流量和热度和话题 满足你们对《如懿》《知否》的恶意揣测 对,我就是要打一星怎么样?就是这种无所谓的态度 我到要看看是吴谨言80 0万的粉丝厉害 还是其他被你们故意提及的剧集明星的粉丝厉害。
谈演技就是吴谨言不行,因为她已出道10年!谈剧情就是狗血,开挂。
谈细节就是服装套用《凤求凰》制作不精良 历史感太差 天天洗白历史人物 。
哦,对了,有任何指教欢迎前来。
我是周迅 赵丽颖 zyl 霍建华的铁杆粉!最后扪心问你们一句:你们喜欢的是吴谨言还是魏璎珞?喜欢的是《皓镧》还是《延禧攻略》?一切只是因为大女主人设的魏璎珞吧?最后,祝大家生活愉快!嗯,你们不停黑,我也不会停哦!
一集看了十分钟,女主被石沉湖底,然后强行获救。
回家找妈妈,假装仆人没费功夫见到了,抱一抱,危难之际没有任何交流,妈妈被扔进了井里,女主却没有被扔进井里,被强行带走,老天啊!
奇迹啊!
女主又要被卖到其它国家,哇!
好悲催啊好命运多舛啊!
不!
我是女主,我不会死的,是的,“吕皇上”救了你,对,你被包养了!
请开始你的逆袭之路吧,我弃剧!
这种肆意串改历史的玩意儿是如何过审的?
就算剧本是粑粑,一众人的演技都非常好,小嬴政真不错!茅子俊也好,就是缺机遇
剧情略有尴尬
于正的标配 台词现代,滤镜太过,演员表演夸张。
来看魏璎珞。
于妈出品 一星保底
赵姬也能当女主么……有些人也不要说什么为了黑而黑,不是我们故意黑,而是这部剧确实有让我们黑的地方
看到了十六集,全程一点五倍速。其实看得出来于正的编剧班子是有历史功底的,只是这个故事太糙了,让我想去再看一遍寻秦记了。没有几把智商,不要搞战国。
喜欢聂远和茅子俊!
emmm于正你真地不适合当编剧……
是真心的好看。剧情紧凑不拖拉,好看!演员演技真的很棒!
李皓镧!李皓圆!刚开始就被投河了好惨。
还好吧~~随便看看打发时间,又不是看历史正剧了好多较真的人
我就想知道 谁是男主 毕竟。。茅子俊比聂远帅
于老师居然删我短评!!!妈惹那我还是要给一星 微博也就罢了 难道他还要统治豆瓣吗
一集弃,吴谨言小姐姐终于掌握了安吉拉baby表演的精髓,一个只动眼,一个只动嘴。
良心剧,画面唯美,演员演技在线剧情紧凑,值得拥有!
每集都要催促公主雅下线。。。也算是靠这部剧多了解了一点历史。
第一集看了10分钟实在坚持不下去了,Bug满天飞,编剧把观众当傻子拍。一开始要杀了女主,非要沉水,婢女一刀解决了,主母脑子瓦特掉了。之后女主回家,直接看她妈被投井弄死,主母再一次智商掉线,把女主关起来…为什么不直接也杀掉???完全不理解里面人物的行为,完全为了往下走强行拍
这种指鹿为马的剧,是怎么过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