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喜剧很少能做到既好笑又走心还性感的,“哥们儿”算是意外之喜。
更惊喜的是它从头到尾都在冒犯异性恋,我几乎能看到高贵顺直男垮脸的表情!
比利·艾希纳主导的剧本充满私人倾诉欲,LGBTQ段子的密集程度我只在“威尔与格蕾丝”里见到过。
以“基佬是世界上最蠢的生物”作为底层逻辑,从不相信爱到鼓起勇气试爱,需要克服的永远是自己。
当然怼完自己后就可以怼天怼地啦.这部电影的主线其实就是一个几乎已经被好莱坞遗弃的典型Rom-Com王子公主的童话,只不过这次的两个主人公成了王子跟王子;虽然有点老套,但是这个属于LGBTQ+的童话在大银幕上来的实在太晚了!
不过好在迟到不代表缺席!
虽然相似主题的影视作品已经很多,但这般大规模上映,并让人看得有泪有笑,的确值得褒奖。
更不用提导演和编剧绞尽脑汁的把那些大家熟悉和不熟悉的LGBTQ+历史信息和流行文化大量塞进每一句话和每一个梗,并且做到处处有金句、句句够幽默,真的是太难得了。
今年秋天,环球影业将骄傲地推出首部好莱坞主要电影公司制作,关于两名男同志,也许、可能、大概将会坠入爱河的爱情喜剧片。
也许吧。
不管怎样,他们都会非常忙碌。
喜剧天才比利·艾希纳、杰出的卖座电影导演尼古拉斯·斯托勒以及金牌喜剧导演/制片贾德·阿帕图共同打造《哥儿们》一片,这是一部在这个疯狂世界关于性、爱情及浪漫情怀,极具巧思、心醉神迷和暖心动人的喜剧片。
I am disappointed with the outcome of this movie, especially since it was marketed as "the first gay rom-com from a major studio". The fact is, we see LGBTQ content every month and there are much better LGBTQ movies out there. This movie, by all means, is nothing groundbreaking.In my personal opinion, a decent movie requires a good plot and at least one lovable character. This movie has neither.I couldn't figure out what the plot of the movie was. The two main characters have been together since the beginning, and I couldn't find any strong conflict or solution. Additionally, the main characters didn't work for me. Billy Eichner's character is annoyingly crazy and needs to see a therapist instead of going on dates. You don't need to be crazy to be complex. I believe that when he created the character, he intended for him to be a tough, aggressive, and cynical man who appears to have his life together on the surface, but shows vulnerability in this relationship. Yet, all I can see is an extremely insecure and rude person who is not surprised to be single. The other character is just a himbo. I don't believe they would like each other, and I don't feel any chemistry between them. Of course, there are some funny moments here and there, but those are washed out by all the cliches in the movie.The movie has one of the worst audience diversity stats due to the all-white cast. Billy's attitude on social media makes things even worse. He couldn't take any criticism, didn't show any self-reflection, and blamed everything on the audience (exactly the same as his character in the movie). The poor box office results already show how bad the movie is. Now, it's just a matter of whether Billy will be cancelled or not.
!
超级棒,从来没有看过一部这样能让我爆笑的喜剧电影,超级棒,这才叫喜剧,有些脱口秀的风格但是比我喜欢的脱口秀还爆笑!
有些电影打着喜剧的标签但是根本不搞笑…超级超级喜欢主角,完全是照着我喜欢的类型刻画的呜呜,是的他聒噪刻薄语言自我中心爱抱怨 怎么了呢?
刺痛你们岁静中庸儒斯林的心了?
他是爱说教怎么了呢 居然有人不爱看酷儿说教顺直人?
什么成分?
他确实是自我中心怎么呢了?
他有能力有勇气做自己,看不惯的人别是像他男友前期一样活在套子里压抑自己的人在酸吧?
主角确实是有点不巧地符合顺直人刻板印象,但又不是他的错,他只是存在 只是做自己,顺直人别老犯贱输出刻板印象太给自己当回事了,再说他伴侣不是正好和刻板印象相反吗?
除了破防吮指老保以外有太多的内化的恐酷儿的酷儿,像主角他伴侣一样,隐藏自己压抑自己,努力轻松自然 回避矛盾,不敢表现的太酷儿,迎合顺直人。
这种被顺直人pua导致的自我嫌恶也真是可悲。
不仅自我嫌恶,还嫌弃身边敢于真实做自己,攻击性强 敢说敢做 不会让自己受委屈的同类,属实是自己跪着愱户别人站着()于是想让别人:“你能不能少一点做你自己”,在短评区里就有太多这样的人。
这是我觉得这个电影最棒的地方
讨论了很多现象,那边比较严重的Tough-Guy文化,身材焦虑,开放关系,自我认同等等…包裹在一个戏谑的外壳下最让我感到舒服又失真的是【这两个人很会表达自己】而这个情绪或者需求的表达又都是在矛盾发生之后,很快就会发生。
无论争吵,打架前提都是他们的问题摆在了台面上,虽然导演安排了一些反套路的情节来让它不那么狗血,也让我们这些观众看得舒服一些不过“懂得说出自己的需求和情绪”这一点在我看来是现代人最难的课题也是这两人得以将关系走下去的基础当一个美好的童话来看吧~很开心,很心酸,很好笑❤️补一句,“做自己”也好,“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也好,前提都是先找到“我是谁”,光这一点已经很难了,这部电影里的角色,无论他们身上有多少“问题”,都没有阻碍他们表达,这是让我觉得失真,但也舒服的地方(四火 陈)
#哥们儿# (Bros) (A-) 这个世界上对LGBT依然存在很大的恶意和偏见。
原因之一就是这个群体之前很少在主流媒体和大众平台上出现,即使有,一般也是说他们是异类,很痛苦,无法被外界接纳等。
但很少出现真正给大众科普LGBT群体的内容。
目前美国的电影、电视不断推出LGBT为主角的作品,努力给予最大的曝光,比如本片甚至不是流媒体,而是环球公司发行的院线片,目的就是希望让大家越来越多地了解现在生活中的LGBT群体究竟是怎样的。
看多了,自然也就习惯了,不再排斥了。
这部电影,加上今年的#火烧岛#(Fire Island) 以及#失恋日记# (Uncoupled) 是今年LGBT科普三部曲。
而本片科普的内容更为广泛,还包括了LGBT的一些历史,曾经遭遇过的挑战,以及历史上哪些名人是LGBT等。
但这些都是以喜剧对白的方式呈现,所以看起来并不闷,反而笑点不断。
影片的模式其实就是传统的爱情喜剧,很接近梅格瑞恩的《当哈利遇到莎莉》 。
只不过嘴巴很损又很有难搞的是比利·艾希纳出演的Bobby Leiber,一个聪明有口才,但却屡屡无法得到真爱的中年男同。
其实片中的爱情故事本身是有点俗套的,但是男主的对白写得妙趣横生,展示了很多都市现代男同的真实人生。
本片特别强调了即使是出柜、公开的男同,在他们自己的圈子里也遭遇很多歧视。
比如Bobby的说话声音和走路姿势等也会被一些男同认为不够具有吸引力,他甚至有时要谎称自己不是0才能获得约会。
就算是男同,也依然是肌肉发达的阳光男同更受欢迎,真实展示出了一个最损又emo的母0在男同世界中卑微的地位。
很多笑话具有周末夜现场的水平,每个包袱都极具讽刺,频繁点评政治、历史、社会时事,像在听脱口秀。
与此同时,本片尺度也没收敛,估计觉得反正一些地方也上不了,没必要收敛了,个别床戏真的很大胆。
有趣的是,上面提到的今年的三个男同为主角的爱情喜剧都是以纽约为背景的,似乎只有在这里这个圈子才能如此自由、直接地呈现,根本不需要任何解释就进入话题。
这真的是比较省时间,如果换作是保守的地方,比如美国西部,恐怕扭捏着出柜又要浪费个45分钟。
而像本片中的男同们,彼此都是早就公开,父母和朋友也都超级支持,真的是其乐融融,没有任何束缚。
纽约也确实是一个适合爱情喜剧的地方,无论是街景还是艺术氛围都更有浪漫气氛。
不管你是否恐同,都推荐本片看看,娱乐性很强,又能长点知识。
特别是女孩子,虽然你们不一定是同性恋,但多多了解男性,无论是直男还是男同,真的都能更好地保护自己,消除偏见。
当Bob说出 i don't trust you
一个超自信的人是如何在环境里挣扎
不用多说一些这个电影真实的点和好的回应:1. 1和2分手后再次和解的沟通中,彼此都进行了自省和道歉并承认还爱对方,但1说我们不能复合,因为我不再相信你,假设复合后我会在很多时候再次想起再次怀疑自己(不管同性还是异性的感情中,自信的人或不自信的人都有可能产生的心理)2的回应:他没有激进,没有压迫,缝隙已经存在,他只是说你在怀疑的时候你要记得我就是那个证明这个事实的存在(其实这是有一点矛盾的,2是证明1很好的存在但是也是让1产生怀疑的存在)2.1是一个超自信的人,但是环境带来的影响磁场还是会让他挣扎,但我觉得他没说出来的是,即使最后他们还是在告诉我不行,我也因此产生了摇摆也不知道是否能坚持下去,但至少我还在坚信和战斗(又是一些矛盾的情感)这些矛盾真实的情感是我推荐这个电影的原因。
与这个环境和平又斗争地生活下去永远是清醒着的人的课题,你要知道接受环境和认清环境的区别。
本片作为一部商业浪漫喜剧类型作品,在情感逻辑发展和角色塑造深度上是足以相比好莱坞经典范式,如本片也致敬讨论到的《当哈利遇到莎莉》,这也是作品超越主题和特异性群体体验称得上优秀的根本。
同时作为一部有实的作品,本片事实上与营销中对标的异性恋女性群体主要受众浪漫喜剧有不少偏差,反而更接近一部中年危机与关系审视的有些尖酸颓丧的幽默喜剧。
本片编剧及主演,也是剧情绝对核心主角原型的Billy Eichner,保持了自身招牌的尖锐干涩幽默,大段不换气没标点纽约客知识分子白男愤世嫉俗的吐槽文本,真的要看你是不是本身就吃他一贯编剧和主持风格的这一套。
作为一部营销卖点突出首部好莱坞大厂全性少数族群卡司对标直女同类市场最高投资规格的主流院线作品,本片在对少数群体特异性体验展现,亚文化价值观保留和反异性恋模式换皮主流化方面,比我预期的要激进。
大量把日益封闭的同志亚文化和群体情结高度提炼浓缩,又黑到底的刻板印象段子,比如从一开口就白眼翻到屁眼的矫情假哭真人秀,彩虹花车般的diva偶像,大众意识形态有所开放转向立刻化身平权先锋只为开拓韭菜地的制片厂和浪漫喜剧专业户频道(男主Luke自《兄弟姐妹》配角被注意,与《越狱》男星恋情曝光出柜后,就无可避免面对很多美剧演员再也接触不到优秀作品和资源支持的局面,基本就是另一种形式下海再就业转战Hallmark频道,作为白直玛丽苏男主先后演了14部快餐浪漫爱情泡沫剧,今年就有两部)尴尬至极的约炮,查户口式的虚拟社交,为私密自拍打环形灯,让1先射拔屌无情的性爱模式,体育生,粗口恋足,用黑魔法的羞耻与心照不宣的天菜形象塑造,等等亚文化一直以来对异性恋男性气质的极端追捧。
不过当然作为一部面向市场的商业主流作品,本片依然有着传统的异性恋模式和单偶价值观念优于多元的潜在价值导向,事实上当作品往往去表现边缘与反叛个体重回异性恋模式,即使是全异性恋浪漫爱情角色也往往归宿于此,从某种所谓“内心苦楚自知,到老了就后悔的独立自由”解脱,得以自我实现和获得所谓更真情与崇高的情感归宿时,这种招安的价值导向难以避免。
同样超出我预期还有本片对人物深度的塑造,虽然同直女市场作品那样本片也有着唯一的中心女主那样的主角,但对其情感伴侣的描写也没有沦为大多数作品中那样的彻底反向物化的花瓶。
激进的少数族群创作者和一生都努力迎合异性恋规范也因此成为亚文化推崇的直男气质天菜这样一对冲突火花四溅的欢喜冤家组合,扩充了性少数族群个体真实的多方面多重压力处境的描绘,一些场景更是真切直抒只因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表达,甚至只是不够低沉的音调,就因此隔在玻璃天花板下努力没有回报看别人从身边跃过的现实,可能从出生就开始被不断孤立与纠正,最终内化为改不掉的自我怀疑。
作为一部一定意义上打破范式又为亚文化确立范式的作品,我觉得这是它应该做的同时做到了说教与共情间的平衡,本片也因此没有成为大量偷懒写作,玛丽苏可以套一切领域的低级文本。
优秀的编剧还在于没有为了满足浪漫爱情预期就放弃社会关系和情感关系逻辑,没有变成降智的角色行为和发展的一切驱动力和生存的根本都依赖于此段浪漫关系,或者更糟糕的角色是架空于现实社会真空于浪漫关系中,没有成长也无需发展的,所有可能的专业职业等领域的设定和描写都是像没过过日子也不食肉糜一样臆想的。
事实上本片的情感关系线索远长于一般的相识到误会最后定格于童话大结局,一个用嘴硬不信异性恋模式自我保护,有事业却终究难驱除自我怀疑的不高兴,和一个成了多少人心中模版却始终不敢追求心之所向的类固醇疙瘩没头脑,两人的欢喜冤家模式是靠互相对眼界的开拓,事业上的帮助支持,内在危机的疏导,才打破了误解尴尬磨不开面子又害怕不对等而水到渠成。
两人的矛盾破裂绝不是硬造转折空谈所谓爱,而是由家庭中性少数族群子女身份的非常典型与普遍的矛盾碰撞,个人的怀疑不自信被伴侣的寡断不支持所引爆。
除了非常极端的暴力仇恨环境和家庭控制,家庭作为监视和制裁的基本社会单位,家庭预期的持续压力,伴侣间人生际遇与规划的不对等,我觉得是不仅性少数族群个体,也是大部分人都曾体会,也是关系可能没有生离死别却无从维系的最现实处境,编导在此的描写表达是非常真实又不失类型幽默基调和带来戏剧冲突满足感的。
由此看一看本片可能打破类型范式,扩充异性恋题材市场垄断,引流资本进入曾经被认定无法获利的小众市场的尝试。
由于一些很丧的bro中年危机和人生选择的描写,让我看得几度也自我怀疑,还有一些异性恋可能难以理解的黑话段子黄暴段子,我觉得本片相较于符合预期拓展受众异性恋女性秋冬进圣诞档看浪漫爱情小鲜肉自我投射bl,事实上更大程度上做到了片头段子里说的令陪他们进影院的男朋友可以更感同身受也更跟上幽默笑点,不过当然前提是他们选择掏钱入场。
具有特异性体验和社群文化的作品,还有不同的类型片,无疑有着占绝对受众的特定消费群体,其进入主流制作的意义,绝不在于抢占主流市场大量配额,哪怕是难以比拟资本支持的《黑豹》《尚气》或年度黑马现象级的《妈的多元宇宙》,也不可能一己之力瞬息变革观影习惯和大众意识形态,但他们无疑扩充了主流范式的内容和可能,为可能的受众提供了多元的选择,为边缘从业者提供了机会和真实的收入支持,并可能打造出多元的榜眼和偶像。
我们事实上是白人异性恋中心主义和生殖器基要主义文化定型,全员要拿菜刀噶眼皮漂白水美肤,别人主题公园有色人种跨性别公主我们先急得线上集体上吊的一代,这样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无疑是来自自幼暴露于的中心制的媒体和流行文化,但如果市场和作品的多元与丰富可以保持良性发展积累,那么新一代观众和他们的观影习惯将是不断变革的,并反过来又要求市场和大众意识形态的不断革新。
不过当然了这些都是屁话,现实是哪怕优秀严谨的编剧足以支持较高的媒体评价绝非是为鼓励题材和害怕招惹舆论的友情注水,本片北美地区票房惨败,如此题材想来也没有全球同步,除去编导聒噪个人风格和营销与预期受众有所错位的问题,一些院线抵制预告片宣发,保守地区拒绝排片,保守势力刷差评等《断背山》就曾面临最后还掉了奥斯卡的真实处境毫不意外的还在重演,好莱坞芒果台的演员们连夜回去继续流星雨。
超级温暖的小故事……已经好久没看过这么轻松,这种叙事结构的同影了看完后难得的轻松说实话它里面所表达的观点并不是强调同性恋与异性恋无异。
说实话,我一直这么觉得同性恋确实并非如此。
他们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只是他们并不值得被“特殊对待”。
有的人把他们看的低贱,有的人相信自己的宽容而去善待他们,却往往显得很突兀,这样就像是LGBT人士就像残障人士一样要“特殊关照”。
它强调了一个中心思想,他说的是同性恋属于自己的生活,属于自己的爱情。
他们是不一样的,他们是特殊的,他们有自己的优点,也有自己的缺点,他们可以聪明,也会愚蠢,有的坏也可以有的好。
不能用一个刻板印象去评价他们。
有的时候他们甚至要花上异性恋平常两倍的努力才能赢得正常人的权利,他们值得成为这个世界的一部分,他们也值得一个幽默诙谐的生活。
Love is not love.
超级温暖的小故事……已经好久没看过这么轻松,这种叙事结构的同影了看完后难得的轻松说实话它里面所表达的观点并不是强调同性恋与异性恋无异。
说实话,我一直这么觉得同性恋确实并非如此。
他们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只是他们并不值得被“特殊对待”。
有的人把他们看的低贱,有的人相信自己的宽容而去善待他们,却往往显得很突兀,这样就像是LGBT人士就像残障人士一样要“特殊关照”。
它强调了一个中心思想,他说的是同性恋属于自己的生活,属于自己的爱情。
他们是不一样的,他们是特殊的,他们有自己的优点,也有自己的缺点,他们可以聪明,也会愚蠢,有的坏也可以有的好。
不能用一个刻板印象去评价他们。
有的时候他们甚至要花上异性恋平常两倍的努力才能赢得正常人的权利,他们值得成为这个世界的一部分,他们也值得一个幽默诙谐的生活。
Love is not love.
【B+】流畅脱口秀转向小鸡电影,乐于看到的,主流的,冒犯的,以最刻板地方式,让因为符合刻板而被污名的典同感到代入的商业同影。Make everything about themselves, so what? 绕不开的敏感,脆弱,自贱,但又抱怨一切,而“值得被爱”是最cliche的浪漫。看哭,因为干涸如死水,所以悲伤的小调也是童话。
受不了 straight版的伍迪艾伦,更受不了gay版。
聒噪
刻板印象之所以刻板是有理由的,笑死了,喜剧部分完全合格,爱情部分只能凑合看看。Bobby这种人设我多少有点烦了,最后还不是和帅哥落入俗套,真的很俗好吗!!!
Billy Eichner can not represent gay group. Also, for everyone, your sexual orientation doesn’t define who you are.
没什么突破,非常不能感同身受。把一些历史上LGBT伟人列到一起的点子还不错,可惜碍于这种千篇一律的都市小情小爱题材,无法更深入展开这个想法。才知道伍尔芙是女同…
男主就是那种典型的basic sassy gay guy who thinks he's the main character and makes his entire personality about being gay,so cringe and insufferable... 台词写得也不够有趣,完全失去了这类角色传统的quirky感,既然编剧水平已经这么差了还不如把主角设置成男二和他的冰球白月光写成没营养的小甜饼没准效果还能好一点
固执爱说又mean的男主和喜欢群p的男二,这爱情来的也是miracle(结尾歌曲很感人
高个儿男主角还蛮可爱的。矮个儿男二演技极差,压低声音说话的样子让我总出戏。这部电影基本上就是难看到一种境界,但可能对某些自我认同有障碍的年轻同志有启发和教育意义,可以得2颗星。
今年看过最“小妞”的电影,笑点有讨好到本“目标观影人群”。无脑轻松,后悔没买爆米花。
同性恋童话(神话)故事吧。在纽约的四季,好像什么样的人都会幸福起来。不过是我不懂男同吗,他俩一点都不来感的……
男主真的好聒噪,看完之后脑子还是嗡嗡的,luke没有高鼻梁,但就是很像迪士尼动画的标准王子,Grace客串真的有些惊喜~
还算不错,剧情没有很套路,主角也不是小鲜肉,比较真实感人。
每个数不尽的夜晚,只有那个温暖的小小的拥入怀中,躺在他的肩膀上,才能获得短暂的关心与爱,即使这是会消失的。
我们需要更多这样开心cliche且wholesome的LGBTQ rom-com!!!真的有好多LGBTQ段子,而且都很刻板印象但很好笑,而且bi people在主流片里终于有了某种程度上的话语权,对直人的嘲讽和自嘲也是on point。酷儿们大胆地骄傲地放肆地做自己,永远保持愤怒。
无聊 加一星给Debra
big studio品质 剧作好多了 main actor也是编剧 还上了蔻🐻
#LFF33 足够好笑,探讨的话题在一定程度上也超越了老套的LGBTQ+身份议题本身,而是人与人之间亲密关系会普遍遇到的窘境和难堪。非常愉悦的观影体验。
无聊喜剧~自我感动~
是我期待值太高吗,为什么觉得Billy演技很糟糕,两人没有化学反应,剪辑也很生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