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呢,你的眼泪,比全村全镇全县全省的发展都重要!?
”。
影片临近收尾,宋老二和钱贵兴的一场对质,解释了全片的矛盾根源,宋守着祖坟不挪窝,成为众矢之的,开发商想弄他,曾经的同事找人追杀他,全村人嘴里不说,心里都恨他,而老钱,和他背后的舆论力量,都坚定的认为,是宋老二有问题,个人利益,怎么能凌驾在集体利益之上,而任何阻挡集体利益的个体,都会被狠狠的扑灭,直到听不见一丝一毫不和谐的声音。
明面上的杀手被一枪爆头,幕后的主使则安然无恙,喜剧的外壳,包裹着的,是苦涩的悲剧,电影里欲言又止的人物结局,在现实里会如何,残忍的一面留给观众自行想象。
这是曹宝平2016年的电影,虽然也有束手束脚的部分,但骨子里还是有冲破桎梏的劲头在,有强烈的表达欲望在,7年过去,涉过愤怒的海,聚焦在亲子关系,大环境变了,哪有啥愤怒啊,只剩下娱乐了。
还是看看以前的电影,多得劲啊!
宋老二和村妇在警察面前破口大骂,你说我杀了你男人,我喷你在外面偷人,早就想弄死你男人了,在尘土飞扬的乡野,哪有啥文绉绉的唇枪舌剑,都是恶毒的语言炸弹,你来我往;绿毛和王子文的天台激情戏,是国产电影少见的肉体碰撞,没有甜言蜜语,有的是好久不见的干柴烈火,气喘吁吁,有控制不住的情欲,才有后面为男友的哭哭啼啼和遮遮掩掩;谭卓在无人的包房挑逗张译,把手伸进张的裤兜里,一顿乱掏,也是直白大胆,即将大赚一笔,脱离这个操蛋的地方,远走高飞,张还在努力维持淡定,谭已经兴奋的不行;最后就是那场令人震撼的对质,和结尾干脆利落的一枪爆头,像一拳接一拳锤在脸上,真是顶,可惜再难看到啰。
《追凶者也》(以下简称《追凶》)的观影现场,观众们被逗得前仰后合,我却感到格外感伤。
电影是分段式的拍摄手法,上一次看这种类型是去年的《心迷宫》。
去年我说,用花样叙事结构引起观众和同行的关注,是以小博大的最佳选择。
但对于《追凶》,我觉得这种手法是有必要的,因为它要表现的就是一场巨大的“群戏”。
刘烨饰演的憨包汽修工宋老二、张译饰演的“五星杀手”董小凤、段博文饰演的小痞子王友全,他们共同构成了《追凶》的主角——生活在社会底层、注定被时代碾压的“我们”。
从角色设定上来说,刘烨和王友全是“正面角色”,他们是被迫卷入凶杀案的无辜者、受冤者,不管自己愿不愿意,都客观地积极寻找真凶,并最终将其绳之于法;
刘烨&段博文而张译是“反面角色”,一个无人性的杀手,在发现杀错后没有任何愧疚,跟雇主说“当我送的”,再去重新完成任务。
从情节桥段上来说,大部分笑点都集中在了“反面角色”张译身上,一个运气不佳的倒霉杀手,四处奔波、遍体鳞伤,连一顿饱饭都没吃上,几乎要崩溃在执行杀人任务的途中。
他的每一次错失、受伤、歇斯底里,都能让现场观众开怀大笑。
笑点担当张译但看到最后,我觉得张译的角色非但不好笑,还非常悲惨,悲惨得让人震撼。
张译在电影中像个话痨一样,时不时就开始叨叨:我这辈子最痛恨奸商!
丽水花园那房子烂得一哔,抢个金店居然遇到假货……但他最大的愿望,却也是给自己的女人买一套丽水花园的房子,不再让她在风月场所出卖色相。
是的,他痛恨奸商,却一直在帮助奸商杀人,为的是住进奸商盖的、自己特别瞧不上却更买不起的房子。
而他杀的,是跟他一样处于温饱线上的汽修工、摩的司机、抢金店的同伙——他们和他一样挣扎,一样在无望中求生存,一样痛恨“奸商”。
他们就是他,他在帮他痛恨的人杀掉“他”自己。
所以,张译在杀猫哥时越没人性,在追杀刘烨时却狼狈,在保护女友时越真挚,我就越感到这个人物的真实、无奈和绝望:他卑微到麻木,卑微到无知,卑微到残忍,但他依旧摆脱不了卑微的处境,为了卑微的未来杀害同自己一样卑微的其他人。
在这场残忍的凶案里,刘烨所代表的“正面角色”与张译所代表的“反面角色”,从头到尾都没有赢家,因为他们都是被压抑的阶层,都无法摆脱自己的命运,还要靠伤害彼此来搏一点点希望和尊严。
追凶者也,追的什么凶?
真正的“凶”根本无路可追。
真正的幕后黑手是为了开矿要收购刘烨家祖坟地块的老板,是那些洒洒水不在意几十万的有钱人,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是贵哥说的“做大事的人”:开矿、发展经济,全村的、全镇的甚至全省的!
而刘烨,这个一心只知道保住自家祖坟的汽修工,尽管你是有理的一方,尽管你是“正面角色”,但你却阻了全村、全镇甚至全省百姓的致富路!
“要杀你,任何人都可以杀你。
”那一刻,原本理直气壮的刘烨慢慢放下手里的报警电话,他动摇了:当个人的体验遭遇集体的利益,究竟是应该安稳接受历史的碾压,还是螳臂当车?
刘烨犹豫不定现实中有太多的案例了,拆迁时遇上钉子户,已经同意拆迁的邻里,原来和你抬头不见低头见、远亲不如近邻的他与她,会半夜往你家砸石头,会往你家门口吐口水,会阴阳怪气地骂你贪心不足蛇吞象。
你说我是因为感情,我只是不愿放弃我的祖屋,不愿放弃我的个人权利。
Who cares?
我只关心我的拆迁款因为你这个钉子户拿不到手了,你就是罪人。
那一刻,相信刘烨也是背后一凉,这次来杀他的是想开矿的boss,是为富不仁的混蛋,下一次呢?
那个一路追杀他的张译,不就是“他们”么?
可是如果,一定要牺牲掉某些人的话,为什么那个人是我?
可是如果,我没有错、“他们”没有错,连幕后boss都没有错,错的是谁?
这一段看得我心惊胆战,秉着呼吸等导演说出那句震撼的真相,可是他戛然而止了,张译一个搞笑的绑架电话打断了刘烨的思考,他们要急着去演大结局:坏人失败被击毙,好人逃脱幸存。
我的失望中带着点伤感,也许是我想多了,也许是不敢说,有太多的可能都淹没在余下的笑料和所谓的“光明”中。
不过还好,在张译被捕现场,这个一直充当滑稽笑料的倒霉杀手突然说,再让我说几句——我最痛恨的就是奸商!
那一刻我都快哭了。
杀手死了,官商勾结的中间人死了(贵哥和刘烨的合影拿着锦旗,暗示贵哥是官员),刘烨推案件的推理无从佐证,案子的链条断了,幕后boss被抓的希望渺茫——他们败了,尽管“正面角色”幸存了下来,但没有人是赢家。
电影最后,刘烨和段博文载着抢走的猪,奔驰在一片光明却无线荒芜的田野上,看似宁静祥和却没有一丝生机。
也许,让刘烨在车祸中再也无法醒来,让段博文跳河逃亡时再也无法回到岸边,而不是让他们一脸喜庆地坐在小破车里,这个结局会更加完整。
因为他们都败了。
电影英文名为Cock and Bull,“荒唐的故事”,正如这荒唐却不得不继续的黑色幽默般的人生。
欢迎来和我聊聊天
前一阵被《釜山行》疯狂刷屏,没敢在朋友圈发话。
豆瓣上,观后评论上悄悄写着“是不是最近电影看得多了,怎么无感?
”没隔几天,看了《追凶者也》,底气足了些。
没错,《釜山行》好看,但绝对没大家伙说的那么好看。
我觉得最恰当的评论就应该是“丧失的肢体语言十分到位,配合着导演的镜头,感官体验淋漓尽致。
”但关于“人性”这事儿,我就不同意,怎么就赤裸裸的展现人性了。
人性体现在“因为着急回家见母亲,在大众面前表现的极为丑陋的那位官员么?
”“体现在父亲被救立马变得不自私么?
”。
至少我的答案是否定的。
任何人物的动作,都有其发生的原因。
最喜欢电影中的那种感觉,导演一点一点的给你线索,电影中的人物一点一点的被逼上绝路,他的下一个选择、判断都是逼不得已,没办法,不这么做他就不是这么一个人。
反观追凶者也,导演车头彻底地做到了这点,宋老二追凶是因为怕儿子“涛哥”被说闲话,王子文帮王友全是因为作为一个小镇女青年就是那么热烈的爱上了个游手好闲的小混混……追凶者也的人物自然于、丰富于釜山行。
犯罪题材自由其引人入胜的方法,曹导在此基础上继续玩了些花样,通过不同视角,节制的还原着故事的全貌。
但不得不说,这也导致了影片前后半段调子不一样。
张译撑起了整部电影的饱满度,甚至有喧宾夺主的味道,让扮演主线人物的宋老二只留言空洞的眼睛和蹩脚的方言。
但我需要重申一遍,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有节奏的玩起环形叙事的。
虽然大家对这个一手法并不陌生,但对于这个剧本来说,环形叙事绝对增加了他的精彩程度。
这就是彰显导演的想法与功力的时候。
有人吐槽结尾,个人认为那是黑色幽默体现的顶峰。
一个不相信GONGAN体制决定自己追凶的环境下,一群特警、武警围着一个憨贼,一位警察手抖了一下…… 这不是黑色幽默是什么?
追凶者也,只是缺少一个G点。
缺少一个让观众印象深刻的场景,一个让观众产生情感共鸣的爆发点。
说白了,追凶者也让部分记忆力短暂的观众,缺少一个朋友圈发观后感的“话题”。
当然在,追凶者也没有到5星的程度,但无论如何,支持曹导。
给你一个《辩护人》中的宋康昊,再给我们一个惊喜怎么样?
P.S.(想去睡觉了,写的粗糙,凑合看)章回体这事儿,值得讨论一下。
关于模仿,不予置评。
小凤河边杀人那段,流畅的要命。
希区柯克不愧是经典,刀起刀落的,让人不敢盯着屏幕看。
张译在长途车上扇邻座的那段,没笑死我。
纯主观个人感受。
围笑。
《追凶者也》的故事原型是一个真实的案件,陈建斌主演过一部《人山人海》,就是根据这个案件改编,还在威尼斯获过奖。
2007年,贵州六盘水的代氏一家有同父异母的兄弟六个人,最小的弟弟在家门口被人劫杀。
因为各种原因,凶手逃之夭夭,警察一直没能破案,五个哥哥决定一定要亲手抓到凶手,为弟弟报仇。
兄弟们先是根据摩托车印找到了凶手,扮成进村的猪贩子确认了其踪迹,后来警方也确认了他们找到的人就是杀害弟弟的犯罪嫌疑人。
但是这一次凶手逃了。
因为警方一直没有凶手的音讯,哥哥们失望之余决定自己追捕凶手。
他们分了工:老大老二年纪大了,不能远行,在家发动亲友力量;老四开农用车,提供经费,同时在附近查;老三、老五重点负责出外追查。
一年多的时间里,代家兄弟和亲友们靠着骑摩托车,追踪了9个省份,100多个市县,行程近万里,最终在广西柳州抓到了凶手。
三哥代成富后来向记者解释自己的追凶动机说:“我们不懂如何办案,但是知道杀人偿命,弟弟死了,别人不给我们交代,我们自己要给弟弟一个交代。
我们是生活上的弱者,是再平凡不过的老百姓,就是不能接受弟弟就这么死了。
”我第一次看到《追凶者也》预告片的时候很诧异,因为这样一个为弟缉凶的故事无论怎样传奇,毕竟是一个惨案,哥哥们千里追凶始终带着悲情的意味。
而这样一个事件以喜剧的方式呈现,似乎显得过与轻佻了。
不过看完电影之后,不得不佩服,《追凶者也》的编剧实在是很牛。
电影最大的改动是把受害人从“追凶者”的亲弟弟变成了一个和他关系不大的路人乙,说关系不大其实还是有点关系的——两个人年轻的时候为争风吃醋打过架,现在又为儿子打过架。
这样就大大减轻了故事的悲剧色彩,而且自然而然的把追凶的目的从“复仇”转变成了“还我清白”,再后来的各种黑色幽默也就顺理成章了。
第二个改动是让原本合力追凶的亲兄弟,变成了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甚至在一开始还互相怀疑对方是凶手。
我觉得这是一个特别妙的改动,电影里许多戏剧化的冲突和巧合就是因此而生。
两个人从各不相干到相互怀疑再到互相信任互相帮忙,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过程。
说到底,都是为了“清白”两个字。
最重要的一个改动应该是对凶手杀人动机的改动,把原本一桩简单的劫财杀人改成了出于某种目的的买凶杀人。
这个目的将故事和现实联结起来,让电影从真实到虚构再回到现实。
也正是因为这个不可告人的目的才引发了后来一连串阴错阳差让人啼笑皆非的情节。
嗯,这其实是个“一张照片引发的血案”(开玩笑)。
故事首尾呼应得很好,片子最开始几句无关紧要的闲聊,在最后让一切谜底昭然若揭。
电影把故事发生的地方从贵州搬到了云南,也把追凶范围从小半个中国限制在了从水城到昆明之间,把追凶的意义从兄弟情深转移到了维护清白,也保留了真实案件中的一些细节,比如五哥代成军是开修理店的,他给弟弟换过车胎;比如兄弟们确实是根据摩托车印找到的凶手;再比如四个兄弟曾经扮成贩猪的混进寨子里查找凶手,还有兄弟们悬赏发动亲友提供线报。
多视角同时间线插叙的结构很棒,一点都不混乱。
不过听说已经有《心迷宫》珠玉在前了?
微博上有一些声音说《追凶者也》是曹保平拍了一部不及格的宁浩片,但其实两者并不一样,不应该这样去比较。
虽然都有着巧合和黑色幽默,但我的感受是,宁浩的“巧合”是内核,故事的呈现是为了表达“巧合”主题,而曹保平的“巧合”择是一种手段,他只是通过各种“巧合”的方式把整个故事的结构衔接起来。
很高兴这部电影的演员都是我很喜欢的。
刘烨就不用说了,耍得了帅,也扮得了丑,明明可以靠颜值,偏偏要把自己在往糙了整的路上放飞。
张译也是我很喜欢的演员,他在微博上对自己在这部戏中的表现有些遗憾,确是有些“用力”,看得出这是“张译”在“演”。
王子文和角色很贴合,很意外地看不大出“曲筱绡”的影子,要知道那是一个个人风格多么鲜明的角色,而“杨淑华”出场的前十几秒,我竟然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这就是王子文。
最后,“小烂屎”的演员也很让人惊喜,和影帝的对手戏自然,帅得很!
最后的最后,我要强烈表达一下我对“贵哥”的演员的崇敬之情啊!
如果我心目中有哪位演员能称之为“神演技”的话,那一定非这位大哥莫属。
在《烈日灼心》结尾的VCR里,我一直以为是把在监狱里的当年真正的杀人凶手给找来了啊!
后来看《心花路放》的时候,马苏那位金链汉子还让我面熟了好久!
在《追凶者也》里,这位贵哥也会让人忘了他其实是个演员,以为他就是当地基层一个警官。
总之,生活永远比故事更动人、更精彩。
总体来说这部电影挺搞笑的,但我总是想起狼狈不堪的董晓凤(张译)坐在街头简陋的摊档,吃了几次也没吃到嘴里的那口热乎乎的小锅米线。
久不看国产电影,最近看了两部曹保平导演的《追凶者也》和《烈日灼心》,这两部电影都是现实主义题材,可能是前面一部被人骂糟蹋原著太厉害,后一部《追凶者也》有许多处在如今难能可贵的对现实批判的黑色幽默。
我是在云南出生的,昆明下的一个小县城,两岁搬回河南时,我说的是云南话,被同村儿小朋友小,叫我小蛮子,现在我已经完全不记得云南话怎么说了,但我记得我被人笑时的尴尬,我妈到现在还是说云南话,只是许多年来多少被同化了一些。
但我看到这部《追凶者也》听着那些云南方言还是非常亲切,开心,甚至,我听得出刘烨最后唱那个RAP里好几处跑调的云南话。
整出电影里他的云南话还可以,不会令人出戏。
而且,我觉得刘烨在这部戏里演的很好,演出了神韵,那直勾勾的倔强的眼神,一言不合就要开打的急赤白脸,说的少,做的多的劲头都非常的云南。
演技论,张译也非常不错,他长的挺普通,没什么特色,但一个好的演员,应该是没有固定特征的,演什么像什么,就像梁家辉,大学教授,报社总编,警务处长,落魄文人,什么都能演且演什么像什么。
张译演的电影我看的不多,除了这一部就是贾樟柯的《山河故人》,两出都是方言戏,不同角色类型,感觉都挺传神的。
甚至当年王朔力捧的王子文,并不似传言般绣花枕头,也许一切都是和现在相比吧,现在这个锥子脸网红横行的时代,王子文都算是比她们强一千倍。
《烈日灼心》情节上有很多被人诟病之处,有影评说为了过审不惜神话警察,但这一部《追凶者也》却处处对人民警察高级黑。
从双学位到最后的警黑勾结,以及警察拖拖拉拉,一事无成,刑侦能力还不如一个执拗的宋老二。
我觉得这两部电影都挺好的,尤其是《追凶者也》,因为他的故事和对白都非常接地。
是生活本身的样子,从宋老二这个名字开始,他对自己名声的珍视(为了孩子和自己的汽修技术和猫哥打架),对风俗传统的执着(不给挖祖坟求发展),都令人啼笑皆非但又心存敬重。
他蛮横起来自以为是,开车去抢猪陪给受害人。
后来真相大白,二话不说买了猪赔给老太太。
他的这些行为和他说出来的对白真实所以打动人心。
这是一出荒诞喜剧,那些中了五元奖而开心的买彩票的群众,大巴车上睡的东倒西歪的胖妹都是不错的安排。
唯一我觉得演着演着丢了的线索是猫哥老婆,风言风语传她外面有人,后来她有带着孩子跑了。
但这里如果再节外生枝,可能会有太多线索反而会给人一种混乱的感觉。
所以,断了也就断了,像农村里其它风言风语一样无根无源无结果。
至于剪接手法,见仁见智吧,为了情节的悬疑做一些插叙倒叙是好的,然而这种情节平行发展,不同时空同一时间的剪接,比较现代(像盖.里奇以及盖里奇的山寨版宁浩)可能稍微上点年纪的人欣赏不来。
这几年颇多国内导演用这种方法剪接,像前年的《悬棺》(心迷宫)。
我觉得这是新锐导演喜欢的小把戏,等技艺纯熟,足够自信驾驭各种技艺,就不会再玩这样的把戏。
电影最后一节让倒霉蛋二流杀手董晓凤仰天长叹:我这辈子最恨就是奸商。
然而还没等他把话说完就遭一枪爆头,杀人灭口,底层人男盗女娼还处处受骗。
为了自己的名声不得不自己破案洗冤,而拿着双学位的派出所大队长做了什么呢?
除了拦下宋老二组织的摩托车队之外,什么也没做(王友全那个村儿把宋老二当人贩子捉了,说明真的人贩子仍然逍遥法外)。
电影一开头就是警官煞有介事的记录伤口长度,捕捉案发现场的蛛丝马迹,一个特写给了刑侦工具箱,然而对不远处一个显而易见的重要证据视而不见,一直到最后,对出现没几次的警队,真是从头黑到脚。
总体来说这部电影挺搞笑的,但我总是想起狼狈不堪的董晓凤(张译)坐在街头简陋的摊档,吃了几次也没吃到嘴里的那口热乎乎的小锅米线。
在十放看到后马上找来看了,剧情不复杂,但主角演技很出彩,单线中的长镜头看的很过瘾,王友宝在这块还是稍微弱了些。
可能由于时间跨度大事件不集中,多线叙事的重合度有所欠缺。
我没有感到严丝合缝,好像拼图只有一部分接在一起,一些地方还有大片空白,距离《低俗小说》的手法运用尚有距离。
《追凶者也》中的“也”字有很强的黑色幽默讽刺意味,但在剧情中却并不明显,只在贵叔说宋老二太自私,为自己的眼泪挡了所有人财路而颠倒黑白时才有所展现。
影片中人物的服装很用心,刘烨的秋衣+毛背心+夹克,真的是农村男性的典型搭配,张译的牛角头盔和等着被喷脏的白西服也是独具匠心。
加一星给张译打胖大妈的大脸,真的好久都没有这样开怀大笑了。
以及真的想替他去吃羊肉米线!
看完内心很惆怅啊。
扫了豆瓣好几篇热门影评,都没有我想说的,就拿手机随手打几点抒发一下感情吧。
豆瓣的热门影评都在关注所谓“类型片”拍摄手法啊,什么犯罪片啊三段式啊科恩宁浩啊新迷宫烈日灼心,要不就是说犯罪凶手low的,还有“诚信”的。
啊喂,如果是这么单纯干嘛放五个章节啊。
(怪不得最后两章,电影院里就有人开始说“还有啊?
”“怎么还没完啊?
”。
)就是因为后两章,这部片,明明就是社会片,还是细思极恐的那种。
(我一定不是一个人!
)导演编剧辛苦了,过审上院线也是不容易啊。
1. 所谓“官商勾结”。
小凤拿到王友全和女友合照的复印件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就是为什么贵哥马老板他们有这个?
某警察在王友全家里搜出来以后,直接给了刘队,刘队都不肯给宋老二看一眼,就给了年轻警察。
影片全部没有解释,一直到结尾,神兵天降,年轻警察“失手”打死了小凤,哪里是手抖的厉害,明明精准干脆。
刘队看了年轻警察一眼。
意味深长啊。
2. 乡镇和农村人民还是“朴实”啊。
然而这“朴实”这的是好的么?
最近看了冯骥才的《一百人的十年》。
“朴实”犯下的恶是“无知”的人,是对别人人生产生毁灭型的恶啊。
这些人,因为相信,所以忠诚。
可是无知的忠诚是不是会带来毁灭?
“世界上最大的悲剧,莫过于使徒受骗”。
3. 舆论。
农村,才有以讹传讹和武断推断产生的舆论压力?
这是因为落后,封闭和无知?
呵,那现在的网络暴力怎么说?
这明明就是我们每一个人。
知人不评人,何况不知。
这个技能,好难解锁。
4.贵哥关于迁坟的“道德”说教。
“乍听有道理,好像又有哪里不对,但有说不出来哪里不对”系列。
别说宋老二要自我怀疑了。
差点我都要相信了。
苍蝇的背景声好评。
云南山歌“老司机带带我”好评。
5. 小人物的悲剧往往是在故事结束以后。
贵哥一死,小凤一死。
老板们还是过着灯红酒绿的生活。
结尾是个喜剧?
宋老二呢?
他不会再受到死亡威胁?
他家祖坟呢?
这明明就是一个悲剧。
可以,这很中国。
最后,看有些人说到床戏。
王友全和小凤和他们的女朋友们的床戏一点也不突兀啊。
“我什么也没有,我能表达我爱你就只有把自己给你了”。
于是,一个在以为自己男友是杀人凶手的时候还能出钱让他去广州哪怕再也不会回来,一个在神兵天降的时候死撑还让男友快跑。
爱的不深,怎么会这么无私地放手。
全程逻辑合理,人设不崩。
整个影片,贵哥死的那一刀,受到了惊吓。
倒吸一口凉气,迟迟缓不过来。
那个切口,干净利落。
说起来,这次在上影节看[追凶者也]是个意外。
本来卯足了劲是要抢伍迪·艾伦老爷子的[咖啡公社]的,结果放票一分钟就被全部秒完,原价60元的票子更是被黄牛炒到了500元一张,只好忍痛放弃。
临时调整看片计划时,看到曹保平的这部新片刚好有空看,于是安排进了计划中。
由于本片是参加上影节的竞赛单元,正式的上映定在9月15日,连海报等物料都还没放出,更别提宣传了。
所以,除了模糊的知道电影讲述的是一个追查杀人凶手的故事,关于这部电影的其他我一无所知。
在映前的主创见面会中,几位演员和导演亦卖足了关子,让我不禁对这部悬疑犯罪电影究竟会如何发展充满了好奇。
就跟每一集[名侦探柯南]一样,故事以一场谋杀开场。
云南某小镇中一个叫猫哥的男人惨死在河边,因为不久前刚刚与猫哥发生过过节扬言要杀死猫哥,刘烨饰演的宋老二首先进入了警方调查的视野。
虽然没有正式调查结论,但小镇中的风言风语显然打扰了宋老二本就不怎么顺心的生活。
憨厚耿直的宋老二急于证明自己的清白,自己走上了调查的道路,于是牵扯出真真假假的荒诞追凶故事。
刘烨的角色是全片的线索人物。
看到故事的结尾你会发现,所有的故事都因为宋老二而起,也因为他的纯天然土法追凶,让几位人物纠缠在了一起。
而面对那个冷血无情的真正凶手时,拯救他的正是他一手造就的混乱局面。
当局面变得无比混乱时,原本“专业”的杀手也变得无所适从,被折磨得狼狈不堪。
这种狼狈造就了电影荒诞搞笑的气质。
在一个失控的局面中,反倒是一无所知的宋老二在无意中逐渐掌控了局面。
当电影行进到中段,张译饰演的杀手登场时,“追凶”的悬疑已然完结,观众对于剧情的发展基本上都能心中有数了。
此时,导演的任务从“讲怎样的故事”转变为“怎样讲故事”,而荒诞也从此时接管了影片的主要基调。
如同[疯狂的石头]里的专业小偷一样,当杀手越是用专业的手段试图挽回失控的局面时,事态就会更进一步地滑向不可控制的深渊。
意图亡羊补牢的张译,却在面对刘烨时束手无策,越是用力想攥紧手中的肥皂,滑腻的肥皂就越是会失控的滑出手心。
此时,两人的身份被倒置,思维缜密冷酷无情的杀手的所有行为都被宋老二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一一消解,在了解所有情况的观众看来,杀手越是挣扎就越是可笑。
这种矛盾成了影片后半段的核心。
张译很好的诠释了杀手董小凤这个角色,这也是电影中最具深度,也最立体的一个角色。
在电影中,他以一个夜总会领班的身份出场,穿着西服,戴着眼镜,显得非常斯文。
从一开始,导演通过他要给女朋友买房子的情节,迅速建立了一个有担当、立志为自己的女人提供好条件的“好男人”形象;他在夜总会中八面玲珑,礼貌得体,这些都与他杀人时的凶相毕露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更为难得的是,导演将杀人一段拍得很冷血,虽然没有过多的血腥渲染,但力度却很到位。
电影在诠释杀手的冷血时,不是靠演员摆几个冷酷的表情,相反,董小凤在杀人时带着满不在乎的神情与态度,而这更让我不寒而栗。
他操着一口东北话,一边讲述自己对于社会现状的困惑,一边挥舞着自己手中的匕首,显然,此刻他自诩为社会秩序的纠正者。
当人们稍有不满就利用私刑来解决问题时,这种原生态的“正义”观念正是我国某些地区法制崩溃的写照,这种对秩序的蔑视也是董小凤这个角色最令我胆寒的地方。
在混乱的荒诞语境中,董小凤逐渐变成了一个小丑般的人物,他的每一步行为都遭到了观众的嘲笑,在一幕戏中,他受伤的鼻子被他的大哥揪住不放,董小凤像是被捏住了尾巴的小狗般不住挣扎,张译用夸张的表演让影院充满了阵阵笑声,就在欢乐的气氛达到最高潮时,他一挥手割破了大哥的气管,献血喷涌而出。
刚刚还在欢笑的全场观众立即鸦雀无声,被这突如其来的杀人行为惊呆。
这一段是全片我最欣赏的段落,它完美地塑造了董小凤的那种癫狂与不可预知的残忍,也将导演和演员们对电影的掌控力显露无疑。
稍显无聊的是,当一切看上去无法收场,结局似乎要生出意外变化时,我国电影审查语境下无所不能的人民警察再度神兵天降,杀死了故事向罪犯伏法之外发展的任何可能性。
[追凶者也]的故事情节和曹保平的上一部作品[烈日灼心]有相通的地方,所不同的是处理的手段大异其趣,这部作品的完成度也更高,没有了类似[烈日灼心]中那个有头无尾的说书人的明显缺陷。
电影的结构很像十年前火遍大江南北的[疯狂的石头],从三个主角的角度去叙述故事,当这三个部分讲完的时候,观众被赋予了无所不知的上帝视角,但影片中的各位主角认知仍有局限。
所以,当最后三条线索汇集在一起的时候,我们站在全知的高度去看片中人物的种种行为,就产生了无数荒诞搞笑的情节。
好比牌桌上你已经知道了所有人的底牌,然后静静地看他们怎样出牌,自然乐在其中。
当采用了这种结构时,就注定了这部电影的重点落在了“荒诞”而非“悬疑”上。
我倒是很欣赏这种变化,抛弃了[烈日灼心]那种苦大仇深的使命感后,曹保平的这部作品更加商业化、可看性也更高了。
就像我在上文提到的,重要的从来不是讲怎样的故事,而是怎样讲故事。
本片将于2016年9月15日正式上映
1,关于父爱。
自己被冤枉了,宋老二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自己的清白,而是自己的娃娃要上高中了,会影响到他学习。
后面也说了,怕自己儿砸抬不起头做人。
这个细节表现得真好。
涛哥他妈早死,老二又当爹又当妈的,其中心酸,大概不足人道。
还有就是影片最后的台词,黄毛自己都要挂了,还嚷嚷着出来混的,不能不诚信,还是没说出西装的下落,真是个憨贼。
为什么呢?
因为做人一定要诚信,说出来的话就要做到,这是他爹小时候教他的道理。
即使他不学无术,游手好闲,二十好几了一事无成还偷鸡摸狗,但是这道理,他一直放在心里,不曾丢弃,因为这是小时候父亲就说的大道理,是千万千万不能背弃的。
这个细节的父爱表现,着实让人动容。
从这点看,我也敬他是个男人。
2,经帅气的警校小伙儿 提醒,我也顺手查了下,中国公安大学在读本科生应该是没有双学位的。。
不知道是bug还是暗示刘队这个双学位很水?
(从片中看警察是挺水的……
3,
曲筱筱居然有肌肉……(划掉)4,
小太爷用的手机是诺鸡鸭撸妹1020,小太爷真情怀。
考虑到张译的身份以及1020初上市时的咋舌价格,我只能说这真是个诺记粉……百度下发布时间和手机的铺货,发布新品速度,也可以推断出,故事的时间线应是2014年上半年这样。
《追凶者也》张译的独角戏。
张译的表演总是那么细腻,传神,让人印象深刻,从《亲爱的》里的韩总、到《老炮儿》里的张队、再到《我不是潘金莲》里的“假聪明”,虽每一次都是以配角出现,但总难以忘怀,即使在几分钟不到的镜头里,都能把角色的性格发挥得淋漓精致,而在《追凶者也》里,他终于拥有了一个“篇章”的时间,也的确不出意料地把影片演成了他的“独角戏”!
《追凶者也》有许多缺点,甚至有点“烂”,但有一个“张译”,我觉得就值得推荐。
谈谈影片,剧本用心,导演的处理也到位,可终还是输在了叙事节奏与人物刻画上。
叙事方面在于前两段的节奏都有非常明显的“枯燥”,“闷”,尽管有刻意安排的刺激观众荷尔蒙的“兴奋剂”,但角色扁平化,行为动机牵强等诸多问题,使得这些“兴奋剂”缺乏了最基本的可信度,反而颇有种强行“喂屎”的感觉,要不是“张译”的名字也在演员表里,估计我早已“离场”,等影片终于进入第三段后,张译凭借他优秀的表演真正做到了力挽狂澜!
在这段里,前面提到的种种问题依旧存在,但似乎又变得不重要了。
张译饰演的董小凤看上去有些瘦弱,和气,却是一名经验老道的杀手,他临危不乱,沉着冷静,且手段出乎意料的残忍,无奈命运却一次次与他“作对”,河边行凶时的优雅、讲究;到摆渡船上的愤怒、癫狂;再到最后修理店里的疲惫,孤注一掷,这几段的演绎不可谓不精彩,不绝伦!
更值得注意的是,现实中的张译与剧中的董小凤一样,明明实力非凡却总不能“干成大事”,出演了许多作品,但总演着“不太友好”的角色,这部张译的独角戏,希望能为他以后的事业赢得更多更好的机会吧,推荐给大家。
一个怕影响儿子学习的修车匠,一个讲诚信的偷车贼,一个怕把白色西服弄脏的五星级杀手,上演了一出闹剧。
不知道这样的片子有什么意义。二逼杀手,三流软饭男,一个修车工,什么什么都没有。
玩半天结构还免不了来个小学生作文结尾。曰诚信!曰和平!
就喜欢这种土炮旮旯里的黑色类型片。
没看出什么意思。
五星杀手,值得五星
从一开始的悬疑逐渐过渡到最后的黑色幽默,影片的重点也从揭露真相转移到了凶手的下场,总之感觉导演就是在逗你玩儿。片中的云南风光荒凉而壮丽。
全程笑点十足
(40/200)口音很难受。
一颗星给刘烨的演技,故事毫无逻辑最后也没交代明白...
4.5。也許不是一部很耐看的電影,但真是一部好看的電影。曹保平以一種平整的手段來穩定喜劇表達,又以一種不同凡響的結構來凸顯戲劇衝突。但一切的手段都增添了影片的娛樂屬性,很舒服,很自由。在觀看的過程中情緒不會被人物背後的身世所打斷,電影沒有刻意描繪人物。但走出影院又能回憶勾連起種種。
叙事结构太像盖李奇和宁浩了,想起了去年的心迷宫。这尺度也可以了。不容易,在今天大陆这种电影环境,作为仅有的能抗旗帜的大陆导演,曹老师真心不错了。7.6
尴尬得笑了 好烂
把王子文意淫成papi酱……
王友全的那个女朋友是谁?给我来一打XD
邓超、段奕宏、张译、刘烨、郭涛、王宝强...内地优秀的中生代男演员曹保平都合作过了,个个都卖力浮夸外强中干,曹保平电影里唯一的永远的演技男神,只有王砚辉。
故事和结构都好,但就是看不进去,一看编剧里面没有焦华静。
跟闫宝宝一起看的,超级VIP呦嘿嘿嘿~张译原来这么有搞笑天赋,牛角帽酷炫屌炸
完整版王子文 漏点了,好胸
村长:你以为只有xxx想杀你吗,你不迁坟,你以为你就影响了xxx发财吗。你影响了全村,全镇,全县,全省! ——加一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