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虽然是去年的贺岁片,但是直到现在电影台重播,我才完完整整的看了一遍。
之前其实是很期待的,因为有段时间经常看到里面的经典台词和画面再现。
例如“黎叔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之类,冯式幽默对比起周星星的来,也让我更加接受一些——当然,不是说周星星的坏话,只是觉得冯小刚的东西,类似于相声中的抖包袱,更加有趣一些。
而且由于一直就喜欢奶茶,所以也不免期待许多。
当看完这部片子时,我有那么一刻,也就是奶茶被告知刘德华已死的时候,出奇的镇定,只有更加迅速的吞吃烤鸭(似乎是的),最后把大葱全部倒在皮上,大口吞咽。
内心的感觉完全表达在了行动上面,突然让我觉得非常的悲伤:狼为了守卫羊,付出了如此的代价,为了维持傻根心里那么点时间的天下无贼,付出了如此的代价……这算是什么?
追随自己的理想?
不少细节也还是历历在目,想起奶茶在下车又上车后,收到的那封短信:“有我在……”,心中一块大石放下,一种幸福的感觉涌了上来。
不过,我看电影时是尽量主动陷入导演的险境里的,为了不让自己太累,为了能够达到娱乐的效果。
不过看完了,也就得多说些什么了。
想起来,最不可理解是,李冰冰的背叛,以及最后葛优被抓住的时候,某警察的反应似乎不是刚刚见到过死去的某人,还有几分得意。
另外倒不觉得偷盗技术太过出神入化也算作缺点,反正是娱乐片类,这个自然要作为卖点了,没有什么动作戏,我觉得这样挺好的。
不过拍摄有些问题,镜头运动经常的结果是让人分不清东西了,晃得厉害,看不清到底发生了什么,实在是败笔。
要推敲起来,漏洞不少,但是怎么说呢,以贺岁片的要求,我觉得给个推荐应该还是可以的。
当时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的耳机里面在小声地放着林俊杰的《心墙》。
耳朵里面歌曲到了明媚又悲伤的一段旋律,电影里面是刘若英一个人大口大口吃着饭,一边眼泪掉了下去。
一个女人吃相这么难看,还孤零零的一个人吃一大桌的菜,别人看来真的很奇怪。
我的心却因为这位妈妈而酸涩起来。
生活就是有这么残忍,约好的在一起好好过日子,人说没就没了,约定也消散了。
我始终在等你,等到饭菜都凉了的时候,我知道,你不会来了。
昨日看《天下无贼》,如被施了魔法,从序幕大款要搞刘若英,切换青海山水,旋律突然变成“山清水秀太阳高,好呀嘛好风光……”开始大淌热泪,每隔一小段,即泪流满面,直感到脸上被盐分蜇疼,跑到洗手间洗干净,回来再看,又哭。
心里痛骂这些天杀的导演戏子,真会欺负人。
上一次看电影哭成这样,是在电影资料馆看《铁道员》,从高仓健出场哭到高仓健倒下。
想起96年日本ACC一个得奖的广告,说一个女生在教室外面,被自己喜欢的男生当场拒绝,一个人落寞回家,家里人正煮牛肉汤,妈妈叫她进厨房帮忙切洋葱,女生趁切洋葱的当儿痛哭,妈妈看到,心知别有他事,却也不戳破,把牛肉汤粉(需要广告的商品)撒进锅里,热气腾腾,一家人团团坐,吃晚饭。
看《天下无贼》能哭出来的人,大概是平时是受了很多委屈,而在后排轻声微笑或者放声大笑的人,想是日子过得称心如意,无芥无蒂。
在名单里面看到“刘震云”的名字,不由轻轻“哦”了一声,原来《手机》(去年在家里看的枪版碟)里的农村,和此处的“傻根”是刘震云的贡献。
若干年前在长虹桥西北角看到他拉着女儿的手逛街,还是一副农民相,那时盈科中心正在盖,应该是九八年吧。
还有陈国富好像是监制,刘德华与刘若英,王薄与王丽的安排,是否跟他有关呢?
因为很像《只要为你活一天》。
结局安排孕妇刘若英大吃烤鸭,满嘴黄酱,听到爱人死讯,依然是王朔式经典。
浪子回头,死路一条。
香港黑帮片的老套,每次都看得人哭。
http://lonelysands.blogbus.com/logs/2004/12/544319.html
人们很多时候只在乎物质,开着好车的就一定是好人,就一定需要获得尊重!
这真是个笑话。
在电影的开头,王薄就讽刺了一把站岗的保安。
当然,电影还揭露了这样一个事实。
不仅仅只有物质化代表着当今社会人的特点,不知羞耻和冷漠都是。
不管眼前有没有佛抑或是不管心中有没有佛,利益才是第一位,人们互相猜忌,互补理睬,互补帮助,像傻根这样的人已经很少了,他真的是太单纯了,连王丽这个贼都被他所感动。
他是善良的,但是却还不够,因为他需要的不仅仅是善良,还需要一点点戒心。
戒心也许是一样不好的东西,但是现实告诉我们,我们需要它。
也许太过现实不好,但是我们身在现实,就不能太理想化,因为我们要好好地活下去。
就像王薄说得那样“生活必须要求他聪明起来。
作为一个人,你不让他知道生活的真相,那就是欺骗。
”可是生活这个大骗子总是在欺骗我们,狠狠地欺骗着我们。
让我们知道我们以前认为永远不会背叛我们的朋友居然还会背叛,原来朝夕相处的人居然只是为了自己身上的钱。
我们掏心掏肺换来的是什么?
是伤心,震惊和无奈。
最后没办法,只好被迫接受这一事实。
最像那个道上的黎叔都可以被自己的人所欺骗,所背叛。
联系着大家的只有钱。
当傻根晕血的时候,王丽看着躺在床上的傻根说:“我真的不想让他醒过来,希望他继续活在天下无贼的梦里面。
”这个世界,其实任何人都是贼,有偷钱财的,偷人心的,还有偷人的。
但是这个事实每一个人都必须要接受。
就像王薄对张涵予讲的那样:“不要告诉傻根,他的身边有那么多的贼。
”我们也许不想面对,但是必须面对。
可是我们有都想变成傻根,就算被人骗了,也要对这个社会抱有满满的希望与信心。
王丽想要摆脱掉过往的生活,所以他不想再干了。
她有了孩子,有一个纯粹干净的生命在她的体内。
她怎么还可以做出一些伤人害他的事情呢?
她和傻根变戏法,告诉他丢失的东西还可以再找回。
其实人性也是这样。
原来的那些失去的,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也可以回来。
就像最后王薄为了一个承诺,为了一个愿望,为了未来,他告诉王丽:“我来,你快走。
”虽然结局都不是我们想看见的。
但是生活就是这样,这么残忍,这么残酷。
但是至少,他找回了他原来的一些东西,原来这个世界上的人们所拥有的一些难能可贵的东西。
生活就是这样一个不断的大循环。
那只被王丽扔出去的鸡蛋也许代表着刘若因对于过往生活的再见。
其实他们每一个人都想过上幸福正常的生活。
但是被生活所迫,他们只能变成就算做一百件好事都没有办法抵掉的身份——贼。
但是因为一个孩子,他们变了。
他们不再是没有身份的混混了,而是一个想要重新开始的正常人,他们不想再让傻根受到伤害,宁愿自己和傻根一样傻,因为就算生活再现实,但是只要拥有一颗知足的心,以及彼此,那么也许就会很幸福吧。
不用再“官逼民反”了。
王薄对王丽说:“别怕,有我在。
”是的,能够互相扶持的只有他们自己了。
他们要为以后的孩子积德,为自己未来能够重新开始生活积德。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他们要从西藏出发,那个至纯至净的地域。
也许在那里是真正的天下无贼。
我们都希望这个世界是一个天下无贼的世界。
没有那么多的猜忌,没有那么多的背叛,没有那么多的防备。
大家开着大门睡觉,开着厨房吃饭,手机电脑随意放在公共场所。
那个是大同社会吗?
也不是,是一个傻根嘴里面的那个美好的世界。
傻根是对的,但又是错的。
他告诉我们,连狼都不会伤害他,人怎么会呢?
对啊,人怎么会呢?
我们都应该反思。
十年前的电影,因为王宝强的家事再次进入视线。
2006年我还是中学生,还不知道这个电影,现在看,除了淘宝网需要做的广告和过时的手机,这部电影并不觉久远。
故事构架很好,很冯导,又绵又狠,带着冯导的劲儿;天王实力在线,只是没了港味儿突然不太习惯;十年前李冰冰还是个小姑娘,十年后依然和比她小很多的倪妮一起做伴娘;奶茶很惊艳,没有台湾腔,没有心肺全无的笑,清汤挂脸,红衣也不妩媚,只是优雅,除了序幕里面和天王仙人跳,后来的戏,我甚至就要忘了她是个贼。
明星的真实模样,无从得知,但是王宝强似乎是个例外。
今天还看见了好多年前宝宝去复旦大学做的演讲视频。
乡音、憨笑、自嘲,一脸土相的宝宝,满眼兴奋地讲自己有六个亲姨,第一次不会用感应水龙头的尴尬,足以让每一个农村出来的人感到亲切。
傻根固执地相信天下无贼,我们有理由相信,至少在发布离婚声明之前,宝宝眼里,看谁都是菩萨。
这部电影一直也都在隐忍的突出人性本善的一面。
比如,男女主人公对傻根的保护;比如傻根听说女主角的了绝症,便从自己用来盖房子娶媳妇的钱中拿五千块;比如执法人员在男主角的身体上发现了他未发出的短信,便按了发送,为女主角报了平安,也给了她一份念想……这些,均能体现出人性的善。
在这个唯利是图的时代,傻根的善虽然有些愚,却也展示着人性美的一面,警察虽然是执法人员,但有时一样会法外讲情。
身为贼的男女主人公,本来是应该遭人唾弃的,可当他们在良心发现以后,一样有着让人尊重的善举……这部电影解剖着人内心深处的一些东西,真的很发人深思。
作为一个伪文青,深深地被戳到了痛点。
黎叔是文化人,出口成章,警察想要引经据典还需黎叔的提醒。
在葛优躺大行其道的时候,回过头看看《天下无贼》,丝毫没有葛优的个人痕迹,满眼都是恨得牙根痒痒的黎叔。
说黎叔是贼简直是侮辱了黎叔,那简直是江洋大盗,贼道的教父!
在黎叔眼中,没有正义和邪恶,贼只是一个行当,和警察列车员一样,是一种职业,手段高明的贼如同技艺纯熟的匠人,精湛的技艺获得更高的收入,而黎叔俨然成为了师傅,在带自己的徒弟,在创立自己的门派。
只不过,华山武当代表正义,黎叔代表邪恶,可是这又怎样?
在黎叔眼中没有正义和邪恶。
故事的起初,看到的总是刘德华在表演 ,看着看着便看不见了刘德华,看到的是精明而愤世嫉俗的贼,是深爱着女朋友的男人,是一个有脾气有良知的人。
我想王薄和王丽是真的相爱,在没有怀孕的时候两人的默契,肉体的碰撞,一切都是那么轻松。
也许深沉的爱也就是从每天可以沟通,可以拥抱和亲吻开始的吧。
我信奉:一切以赚眼泪为目的的电影都是耍流氓!
然而,泪点过低的我总是要在悲情的时候贡献自己廉价的泪水。
我多么希望孩子能有父亲,从此三人之家浪迹天涯。
不过理智地思考,这样的结局不是更流氓么?
现实的残酷在于,邪不压正,而正也不压邪。
人生不完满,没有永远的倒霉也没有永远的幸运,这一次,再没有人帮王薄脱身。
在电影中看到了很多手法运用的成熟,还得服气导演的深度,居然还插了这么多软广,这片子还赚了老子的眼泪,本宝宝表示不服!
伪文青被带了节奏,深深的受到了伤害!
音乐配得很棒!
开头那种美人计敲诈的场景居然敢用《知道不知道》这样清新的歌伴乐,有些无奈、讽刺的味道。
火车上暗地里激烈的偷抢大博斗以佛教的心经为背景,反透出一丝丝苍凉。
第二次观片了,本来为重览李冰冰的艳美,却发现重观细节与台词感到更加耐看了。
李冰冰在布达拉宫前身斗蓬一起一落之间顺手牵羊的手艺太高明巧妙了,简直像爵士舞一样迷人。
可惜她是反面角色。
傻根其实不是傻,而是耿直,太过相信人心善良的一面,不相信邪恶的存在——他说自己“没有烦恼,不信邪”。
傻根还说:“狼不伤人,人难道会害人?
“可这话还真被他说中了。
在待老实人的态度上,王男贼其实看得很透:“那就必须给他上一课!
他凭什么不设防?
他凭什么不能受到伤害?
”“你不让他知道生活的真相,那就是欺骗!
”而王女贼因着即将要做母亲的那颗柔软的心,让自己善良的一面变得异常坚持,希望自己的善举能为孩子未来积福。
这部片子当然是很暖人心的积极向上的,即使是悲喜剧,也把结局设计得完美——警察异常强大,无论怎样狡猾高明的贼都难脱离法网。
可是,为什么除了最后十分钟,之前的情节我丝毫看不到警察的厉害,而只被贼的神乎其神唬得颠三倒四呢?
嗯,这就是艺术手法吧,贼的神只是为后面警察的更神做铺垫罢了,虽然很有点牵强。
不过还好,剧中虽然桥段不少,但其中间杂的黑色幽默很能改变风格,换换口味。
各种雷人又讽刺的对白,大概在当年都成为了流行语吧!
比如黎叔对美女手下小叶偏心时解释道:“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
——人才!
”。
他在向王男贼挑战时近乎认真地说:“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黎叔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 再有更雷人傻缺的还有打劫的那伙人结巴的恐吓:“打劫”“打,打,打,打……打劫”、(黎叔)“我最烦你们这些打劫的,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王男贼)“报……报告打劫大哥,没,没有IQ卡。
我有IQ,你没有。
”“把你的给我,我不就有了吗?
”(王男贼)“给……给你,你,你也用不了。
”、“严肃点,严肃点!
不许笑!
我们这儿打劫呢!
”不过,可惜的是,片子到各路贼落网被抓 ,事情还没结束。
那些贼的高明可不比一般人,居然再次金蝉脱壳!
这也就算了,我心里也希望那对贼鸳鸯能免去牢狱之灾。
可是傻根的钱袋再次不争气了——被黎叔钩走。
这样一来,王女贼难过了:这样一来傻根不又拿不到钱了吗?
之前的努力全白费了。
其实,这里我想吐槽一下:正常的思维,那警察就不应该在傻根还没醒的时候就把钱还给他呀!
都赖他多事!!
没有钱袋,鸳鸯就不会停留,男贼就不会赔上性命!
在电影结尾,开头出现的那首《知道不知道》再次缓缓响起。
这一次,细品歌词,我终于悟出来,这歌清新是表象,淡淡的忧伤、不舍才是真。
它讲的其实就是别离,而且是永别。
永别之时,只有脚步缓缓的白云送行……当女贼孕妇儿拼命地塞春卷时,我的喉头难受,眼眶发热,差一点儿就哭了。
不知为什么,我一点儿也不为傻根感动。
我只觉得,那种感动是孩童的真纯,是对世事险恶无知时才能保持的善良——我也曾经这样,以为世界上的人都是真诚的。
但这种单纯的感动是不可能持久的。
因为总有上当受骗的那一天,总要接受社会黑暗的那一天!
假象下保持的美,一旦被揭开保护布,就会氧化,黯然失色。
人总得被生活教得复杂,因为社会本就复杂。
聪明的人应该学会保护自己,这样才能让自己和爱护自己的其他好人免受伤害。
也不知为什么,看第二遍时,我不再关心人与人的欺骗、真诚这个核心主题,而在想爱情。
这对贼鸳鸯的爱情,好真实。
闹过别扭,也有过抛弃,但最终还是无法割舍。
是需要多深的感情,才可以让一个坏人接受另一个希望变好的爱人的价值观,同她一起做善事积德?
——即使那会使他掉三层皮!
真心话,小叶和男贼更相像,而且也更美丽。
如果说爱情是挑最合适、最优秀的伴侣,那男贼岂不是应该抛下女贼挑小叶?
或许,真的爱情,深厚的爱情已经不再在乎当初相见时的那份吸引,不在乎有没有更好的选择。
持久的爱情已经是一种无法割舍的深爱,和亲情一样。
亲情是由于血缘,爱情是由于日久相处的种种依赖。
和睦也好,争执也罢,如果一切风波起伏之后,你发现还是对这个人无法离弃,无论他和你有怎样的分歧,无论她是否还吸引人,都不重要,都不重要……爱,深爱,是长长久久的相处,深深浅浅的磨合,是生命的一部分,是无法反悔不忍割舍的融合……反自思己,我感到了自己的浅薄,把爱当做一种表面竞技,当做一种遴选似的组合。
不,不是,爱是奉献,是心甘情愿的牺牲,是相守相依不放弃。
是爸妈对你那种深情,是你对爸妈的依恋。
是的,我的确淡化了爱情独立个性的一片。
但就我个人来说,我追求的就是那种如亲情一般深刻的情感。
如果,那个他,我不愿意一辈子追随他,无论发生什么都不离不弃;如果,那个他,他不愿意一辈子疼爱我,无论我老去或病痛——如果没有那种深刻的情,我宁可不要相爱,不要相守,不相互承诺。
人生本来就有太多的谎言与不美,我既有选择权,就不会妥协,不会为了给自己一时的依靠去撒一生的大谎。
结尾也不知道写什么好,就附上片头、片尾曲的词吧,淡淡的忧伤。
那天的云是否都料到,所以脚步才轻巧?
以免打扰到我们的时光,因为注定那么少……风,吹着白云飘,你到哪里去了?
想你的时候,抬头微笑,知道不知道……伴着青藏高原上最纯白的云朵,我见证了这世上最纯的母亲的心和爱人的牺牲。
善恶是非,本在一念之间。
看完冯小刚执导的影片《天下无贼》又引发我对人性善恶的思考。
作为2004年上映的一部贺岁片,这部影片融入诸多商业的元素,但难得可贵的是在商业片的外包装之下隐含的是对人性善恶的思考,这样集商业和艺术于一炉的影片在中国的影坛是不多见的。
影片最大的一个卖点就是“天下无贼”和“贼满天下”的两种理想与现实体系的构建。
影片塑造了傻根这样一个单纯而又倔强的赤子形象,他是孤儿,出生于民风淳朴的乡下,在高原修了6年寺庙。
这些为人物设计的诸多前提,让这个单纯的少年心中“天下无贼”的理想变得具有可信度。
女盗贼王丽则是厌倦了这种奔波的生活,想过正常人的生活,再加上她发现自己怀孕了,不想孩子一生下来就就有就有一对盗贼父母,而在她最无助的时刻又是傻根帮助了她,种种因素的结合使她产生要保护这个傻小子的心理。
而王薄则是因为王丽的劝说以及他对王丽的爱,最终使他同意了这个做法。
导演费尽心机终于使得这个“乌托邦”式的理想得以构建。
但以胡黎为首的盗窃团伙想尽办法要偷取傻根的6万块钱,两个利益集团的冲突,一场善恶的较量就此展开。
车厢中层出不穷的盗窃的手法不仅吊足了观众的胃口,也从侧面体现出盗贼的强大,这也使得这个“天下无贼”的理想的实现充满了挑战性。
最终男盗王薄以生命的代价保住了傻根的钱,让傻根“天下无贼”的理念得以保持下去。
这是导演对于正义的礼赞,对于人性善良回归的呼唤。
在影片的结尾傻根还在熟睡,这“天下无贼”的理念最终只能存在他的梦中,也只能存在大众的幻想中。
影片延续了“冯氏喜剧”的一贯特色,而这一点主要体现在葛优身上。
装腔作势的动作,与身份严重不符的台词,都给影片带来了几分笑料。
作为一个盗窃团伙的头子却是满口的仁义道德,甚至还说出了“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这样文雅的句子,实在让人忍俊不禁。
但是最影片后期的范伟打劫的那场戏却与影片的整体风格不搭,像是一个小品,虽然爆足了笑料,但是却显得过于荒诞和滑稽,试想怎么会有如此弱智的劫匪呢?
这一点算是影片的一个败笔。
若要问影片中最精彩的场景是什么?
或许得算打斗场面的设计了。
故事发生在一辆奔驰的火车上,由于场地的限制,影片没有了以往打斗场面的那种大开大合,而是将打斗的形式限定在局部,让钢针、刀片在指尖飞舞,让指甲、钢丝都成为杀人利器,虽然小巧却更显惊险。
影片中对于剥鸡蛋的设计也是独具匠心,简单的动作却达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胡黎的技高一筹也暗示了在接下来的比斗的王薄将处于不利的局面。
王薄英俊,王丽妖娆,他们有迫人的青春,有足够多的钱,他们是如此的自足而健全,无论在精神上还是在身体上。
虽然是无根的漂流者,处于社会之外,不被社会所容,但是他们的生活却是我们可以向往的好生活。
影片的开头部分给了我们这样的印象,然而这印象在一转眼间变得支离破碎。
以一种令人心碎的方式,傻根和孩子出现了。
在他们的美好生活之上,这两者都是多余而丑陋的,傻根和孩子的出现击碎了王博和王丽此前的美好生活。
一旦他们出现,那么王薄和王丽的美好生活就变得无法继续下去了。
也许更自然的反应是忽略他们,继续走自己的路——这并非不可能做到,然而我们看到王薄和王丽却对他们却变得无比眷恋。
我们是健康的人:这是关键所在。
我们身处这个社会之外,没有家园感,没有归属感,像是一只只离群的大雁。
因为处境危险,所以更要坚强,我们不能让自己显得可怜,那就必须让自己快乐。
如果想要快乐,那就必须让自己相信我们是最健全的人,无论身心,都是如此。
而身心的健全就成了我们赖以活下去的信念,成了我们最尊重的,或者唯一尊重的品质。
我们必须尊重这种品质,尊重拥有这种品质的人。
傻根是健全的,孩子也是健全的,天然的就是健全的,所以我们必须善待傻根,并生下孩子。
然而除非我们打算自欺欺人,那么必定会认识到,我们的健全和傻根的健全有很大的不同之处。
我们看到,傻根并不关心自己是否健全,这使他比我们更为自足,因而也更加健全。
因为有人比我们更健全,那么我们的健全就必定不会是真正的健全了,傻根的存在迫使我们认识到,我们必定还有不健全之处,他的存在,本身就摧毁了我们赖以存身的全部信念,这一点激起了我们的强烈愤怒。
王薄说,“我要给他上一课”。
王薄轻蔑的认为傻根拥有这样的健全是因为他天然,纯真,未涉尘世,然而人必定要经历尘世,不涉尘世的人本身就是不健全的。
一旦涉足尘世,天然的健全就会败坏,从而王薄的健全就是最终的健全,也就是比傻根的健全更高的健全。
必须证明这一点,王薄才能安于自己的健全:他必须证明尘世能败坏傻根的健全。
王薄开始计划败坏傻根,但是这种败坏必须是适度的,王薄必须珍视傻根的健全品质,否则就是对自身的贬损,最好的结果只能是傻根变得和王薄一样健全。
那么那个能败坏傻根的"尘世"是什么?
王薄对王丽说,那就是让他受到伤害。
王薄显然认为自己以涉尘世,这就等于承认自己已经受过了强烈的伤害,也承认这种伤害败坏了自己的天然健全,这种败坏是不可恢复的,“这辈子别想,下辈子也别想”恢复。
王薄永远的失去了自己的天然健全,犹如一个女人永久的失去了自己的初夜,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王薄是如此的愤怒,甚至打了王丽一耳光。
他的愤怒告诉我们,天然的健全毕竟是更值得珍视的东西,此前王薄对傻根的轻蔑和以为自己有资格教导傻根的骄傲都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的掩饰。
王薄从打王丽那一耳光开始,必然会认识到,傻根身上存在的天然的健全是真正的健全,那是他真正珍视的东西,是自己平生唯一所爱。
不管傻根的外在如何,他唯一浮现在我们面前的内在品质,那天然的健全,都是王薄平生唯一所爱。
王薄生命的中心依然是自身的健全,现在他发现,无论自己的健全在健全的等级序列中处于何等位置,他活着的唯一依靠,都只能是自身的健全。
那些鄙弃健全并毫不留情的败坏健全的人必定是他的敌人,当敌人出现的时候,王薄必须为健全,为自己,殊死而战。
敌人是谁?
是一个打着官腔的贼。
然而当年伤害王薄,败坏他的健全的是谁?
是否也是这样的一个贼?
是否因为败坏王薄的人是贼所以他才变成了一个贼?
为什么?
为什么被贼伤害之后王薄让自己变成了一个贼?
是否因为伤害人的贼在被伤害者看来最有力量,或者说,拥有最强大的力量?
为了避免再被伤害,或者更可能的是,为了进行报复,所以王薄渴望拥有力量,所以让自己变成了一个贼?变成一个伤害他人的贼岂不是完全背叛了过去?
如果一切都只是为了过去,而最终又背叛了过去,那么他做的这一切,那么他的全部生活还有什么意义?
曾经伤害过王薄的人这一次又以敌人的身份站到了王薄的面前,王薄的过去和现在于刹那间奇异的相逢,碰撞,四散碎裂。
一切都归于虚无,令人啼笑皆非,生命的支柱已倾颓,无目标的动作导向了必然的自毁。
健全与否,对陷入死寂之虚无的王薄已经不重要了,王薄的精神已死,他的身体凭着惯性前行,毁掉了自己。
王薄死了,电影结束,我们从一个梦中醒来。
梦开始的时候,我们像是一个愤青,大力拍着不属于自己的宝马车,对着看不起自己的门卫厉声呵斥,贬斥其为"形同虚设",无论进过怎样的路才变成了如今的模样,现在的我们都是自足的,满足与厉声呵斥的发泄。
梦中我们碰到了自己的傻根,并试着拯救他,我们象一个知识分子那样,为了并不相干的人跟敌人进行殊死的斗争。
梦的结尾,我们走向了虚无,因虚无而自毁。
如果不想自毁,也不想行尸走肉的活下去,那么我们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或者象电影中的王丽那样,生育富有天然健全的下一代,或者成为比傻根更健全的人——成为哲人。
但是不论如何,我们都将看到愤青和知识分子此起彼伏的不断产生,看到人生往复,世道徘徊。
很多大腕客串,有很多经典台词,现在看了也不过时。
全世界最好的刘若英。
天知道我是多讨厌王宝强,不过最后那段煽情戏泪点低的某人还是没抗住。
只记得……烂
感谢这部电影选择了王宝强,但如果知道王宝强现在这样,我宁愿当初没选上他。
记得一句话:谁是贼类 站出来给俺瞧瞧,除去剧情有点弱,煽情煽的还可以的。
很感人,看着能触到你心里的电影
这是啥???!
1、冯小刚的号召力和故事讲述能力都没得讲,一部商业贺岁片集齐这么多巨星,故事讲得如此完整,已经是大功一件。2、第一次正经看刘若英演戏,没想到她的气质如此出众,演技也非常过硬,完全艳压李冰冰,最后一段吃烤鸭可以放进教科书。3、几个男演员里王宝强和范伟最惊艳,这两个人真的生来就是为了表演。
冯导的喜剧正剧不平衡恐怕是源于此,一是过多植入广告,二是搞笑的段子处理的太高深其实很妙但一晃而过,非诚勿扰系列和私人定制也是同样的毛病,加上两位主角演技甚不如傻强,让影片在一个出色的创意主题下完成度颇低
社会预言类电影,一堆不知节制的半开放半隐藏想要告诉你大量内涵。突兀配音配乐,笑料低级,人物表演尴尬。如果是纯喜剧片应该会是上乘之作,冯导想要拔高,我只看到"刻意"。
太装B了,特效太假了。
重看发现还不错,比十一年前看感觉好多了。可能近几年的电影实在是太不行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尤其是刘德华,真帅啊,我都想跟他kiss了。我年轻的时候不懂得欣赏纯粹的好看,现在年纪越大越能理解漂亮的皮囊了。
“失孤”没看,不过我觉得刘德华拍的大陆片里最好的就这部了。最后死前不停拍打车厢那块儿很感人...
影评未看,不想再看第二遍了.开头十分钟就是大片,傻根真的傻,省600块害死条人命~这帮人都刀口舔血啊.那时候淘宝在打广告‘傻根这眼睛啊确实没用了‘偷东西都拍成艺术片了‘刘德华是真带着兄弟.吊傻根哦,看着真来气,真爱多管闲事.偷了他的钱相当于杀了这个人,是这个人的血汗钱‘但是不可能保住他一辈子不知道生命的真相‘傻逼傻的我从五星打到两星‘好人不是那么好当的‘善心帮人家小孩,丢了自己的主题‘他忘记了直接的慈悲心不要轻易被人利用’德华找了这傻逼老婆真的头大.原来真正的高手是警察,把钱都屌包了‘
都是傻根惹的祸!
迄今看过的冯小刚电影中最喜欢的一部。对白还是蛮有意思的,虽然如果仔细推敲的话感觉总是悖论…刘若英对角色的拿捏和表现非常到位,尾声她在小餐馆里终于知道她再也等不到刘德华的出现,含着热泪嚼下一片又一片面饼的样子看得人也跟着难过喏><天下无贼是个乌托邦式的理想,愿有向善之心的人多点吧。
不喜欢,不解释,也是cctv6上看的
每个人都向往纯净的世界,可惜都是梦。很多逗趣点和经典台词,有组织,无纪律!黎叔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中间有点手活对我很有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