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动作片就两种人看:其一看火爆,属于永恒的看电影口味,很大众;其二批判皮毛,总处于对于追求特效者的批判中,坚持的原因也简单不过——被没剧情的脑残故事忽悠了。
被批判的总发生于好莱坞,因为早有批量化的无趣电影存在。
所以,现在看动作片都已经演变成审美标准的PK了:要彰显个人才华,就不能随便说这电影还能看,要说现在的电影怎么总是脑残呢?
相比之下《杀人锦标赛》这片儿很有趣,乍看任谁也想不到这是英国电影。
因为,影片不仅披着好莱坞的外衣,连里面的马甲都是好莱坞的,而且都是有年头儿的款式了。
但导演对这些俗套稍微修改了几下,也没费太多脑细,这电影就变成精品俗套了,尚属成功。
当然,照旧还会有人不耻,却怎么也落个千篇一律中的特别来,也算足矣。
《大逃杀》式的竞赛格局,当年施瓦辛格还没成名时就玩过,何况还有深作欣二的传世之作。
但导演“深沉的”用社会动荡新闻写真包装一下,就直接平铺到大街小巷上无人阻挠的公开大杀戮,最后还升华到针砭社会治安和宗教发展上。
导演这明显的想当然颇有些无厘头,但包装这样的动作片还有什么新出路吗?
导演对于背景选用了英国风格——要严肃认真说。
邵氏功夫电影里面有的是老鸟与新手用生命共同成长的故事,《杀人锦标赛》象邵氏武侠老片,布个局让无数高手为钱血战,大侠和少侠内心正义却必须遭遇你死我活,最终要通过血的洗礼完成救赎和成长。
更何况,本片中的少侠还是女儿身,像极了胡金铨的《侠女》的布局。
这电影俗套到惊人的片名有个东方武侠的故事框架,显然导演受过不少港产武侠片的熏陶。
本片的动作场面堪比吴宇森和施瓦辛格的动作片,枪火凌厉、弹壳纷飞、弹痕累累、武器种种、伤亡无数,真材实料的准战争场面是基调。
很好,枪战片杀回来了,诸多轻武器一股脑宣泄,成功刺激肾上腺。
而且,影片更少不了中国功夫的血腥格斗版。
虽然常见,但极限跑酷和追车结合、大巴和大卡对撞等等场面还是货真价实的精细制作。
同时,导演还将第一人称射击的游戏画面加以些许利用,毫不炫技的点到而止。
英国电影口味偏爱黑色,连福尔摩斯先生都暴力功夫了,本片也全面了贯彻了此类精神,颇见英式黑色电影常见的底蕴,关键点要放得开。
变态杀手必不可少,连店员的黑色幽默桥段都秉承传统,配上限制级的血腥场面。
影片可以充分证明爆头绝不是一个弹孔的问题,而是满身脑浆的事情,美式感官刺激的血肉横飞被移植到黑色电影语境中,显得不那么庸俗了。
到终了,还要彻底逆转一次,这是导演对悬疑惊悚类型片的致敬(又是无路可走了)。
好在电影剧情虽然简单到脑残,但个中角色之间恩怨和命运,还有那些竞技水平还有些嚼头,起码不至沦为那种看头不用看尾的烂片水准。
对于结局,影片至少还制造了可以悲壮的理由,而不是肌肉男抹点番茄酱孔武有力到一片光明。
东北菜系里一款名菜叫做“乱炖”,如其名,诸多材料一起乱着炖,不想味道挺好还实惠,因而本不入流的穷人菜一夜也成了名。
《杀人锦标赛》就是这么一次乱炖,里面没什么奢侈材料,都是些滥俗的路数,但放在一起味道也可以。
要是一门心思追求品质和档次,本片肯定欠奉,要是在一片通俗中找点儿不同,那就对路了。
这电影就如同那雷人的片名,让人不由却步,却不想里面还有些较好的英国品质。
导演自己居然也知道30个杀手实在太多,只好在中间剪切片段,算是交代过去。
其实13个不是更好更有寓意。
导航装置技术是在太烂了,就算现在詹姆士 邦都是美国拍的,英国佬一没技术二没资金,但起码还可以敬业一点,把东西放在致命点的地方,什么紧邻大动脉之类,你们怎么可以这么随便就这么肚子上一放,还是在前面不是后面,这不是诱惑杀手们剖腹吗?
豆腐渣,绝对豆腐渣。
神父真是太恶心人了,没头没尾的蹦出这么一个衰人,难道想搞个救赎,整成文艺片,还是好好搞商业片这个有前途的类型吧。
海报上写着每10年一次,剧中则是7年一次,虽然怎么看都太久了,只能说这已经不是豆腐渣了,是脑残渣,还不知道是设计海报的人还是编剧脑残,难道所有人在海报出来前都没有看出来的吗?
马虎的人才能设计如此马虎的情节。
欧盟打算要求便携式音乐播放器生产商将产品最大音量由100分贝调低至80分贝,看来很有必要,带耳机的老兄不仅听力永久损伤,还呆若木鸡。
当然优点还是有的,除了情节不顺,漏洞不少,神父不帅,美女不露,预算不多,特技满假之外,动作还是很有可观,挺新颖的,血腥杀戮爆头都在此类片水准之上,还有就是绝不拖泥带水,比较干净利落。
冲着动作给个三星,算是对得起动作片这个名字。
附imdb上一位仁兄的帖子“我从锦标赛了解到的100件事”(只有十条,跟海报一个德行)1 滑膛枪和导航装置=爆头2 在教堂里导航装置比手榴弹更会bang3 不要乘坐米德尔斯堡出发的136号巴士4 米德尔斯堡的夜总会比你想象的差多了5 每个国家的亿万富翁都是老古板6 iphone跟他们的手机比太逊了(我怎么觉得挺像的)7 一双空鞋保证可以愚弄世界最顶尖的杀手8 超市的噪音再响也盖不过耳机9 如果你快死了,记得死的酷点10最后,威士忌真的很好烧,如果你被它烧着了,你还可以跑出1/4英里,看上去就像高度晒伤。
首先声明我们都是受过教育的人,打小老师就教育我们不能骂人,可我还是要说:我操你妈!
《杀人锦标赛》,白白浪费了我1个多小时。
我看电影不多,可我就没看过这么让人膈应的电影,明明就是一部B级片,漂漂亮亮的女主角,还算过得去的动作,再加上血浆满天飘,算起来也有模有样,可非要TMD放上一个长着一张瘪三脸,娘娘腔儿,还他妈的言行不一,尤其可恨的还是神职人员,一手拿着酒瓶猛灌,一边祈求上帝的宽恕,就这样一彪子还他妈的去劝别人从善,我操,就没见过这么恶心的。。
最后再次声明我们都是受过教育的人,打小老师就教育我们不能骂人。。
这部电影的立意完全是摸仿前几年美国的一部电影,只是那部电影里的人物都是囚徒,地点在一个小岛上。
但是这个电影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那部电影改进了许多。
首先在人物的选择上,都是正常人,让人容易接受
除了动作场面 其他一无是处 恶心的酗酒神父 演人格分裂啊更恶心的是no1杀手老大 说的最多的台词的 why why why 你*的算什么no1啊 杀手需要问为什么吗 简直连一点杀手的素养的没得 实在是丢杀手的脸 看到最后真的是隔夜饭都要吐出来
故事简单,但讲圆了,动作画面不错,看点就是胡凯莉,以及Sebastien Foucan的跑酷。
有点想启发人的意思,比如胡凯莉和牧师的对话--你们疯了吗?
--是整个世界都疯了。
不过深层次道理不是在这种片里深究的,看个热闹,体会一下所谓暴力美学就够了。
1、讽刺的是最“不人道”的国家派来的选手却变成了最“人道”的杀手……2、认输的人只要自己切腹把那东西取出来就行啦,何必大家互相屠杀弄得这么不和谐。
3、另外,那黑人男子居然叫约书亚,可见美国人吐槽《圣经》的能力不一般……4、最后一句,找一部中国人做女一号(同时扮演的也是中国人)的好看的好莱坞动作片真不容易啊!
5、卧虎藏龙不好看。
不过最大的槽点,就是找了一个鞋拔子脸女主角。
24个小时的锦标赛。。。
开赛是上午。。。
结束成了太阳刚升起来了。。。
一天原来不到24小时。。。
神父毫无培训就开公交车开的娴熟无比。
虽然发生在英国。
但是毫无英伦风格。
简直弱爆。
切手指的时候都看不见在磨绳子。。。
真是好视力。。。
切了食指一样开枪。
真厉害昂。
开车还可以双手大撒把开枪。
水平更是高的没谱了。
而且前面的镜头还是马路上车无限多。
公交车一二层对射。
一枪未中,还一个往前跑,一个往后倒。
你打的稍微远点不就行了。
还跑毛。
最后。
这类片女主角的通病。
枪都拿不稳,还当什么杀手啊。
越来越多的电影开始玩这种把戏:设置一个局,有那么一些参加者,最后除了一两名胜出。
其他都死掉。
一般来说,这种影片的套路本身比较吸引人,但有几个容易拍烂的地方。
究竟谁死谁活,看多了我们观众就会有猜测,而且照常理是能猜准的,一般性格就可以决定人物的生死,影片在这个问题上有时候是个两难,服从一般规律吧,怕说是老套,别出心裁,让不该死的去死,最不该活的活下来吧,怕不尊重观众。
这个影片的结局也是可预料的,黑人杀手的出现,就知道他不会滥杀无辜,果然,他杀的都是罪有应得之人。
而神父和郑莱莱的组合也合乎情理,在生死问题上,可以说是中规中矩。
人数问题,这种游戏到底几个人参加比较好,这部影片弄得不行,三十个人,确实太多了当然,它可能是为了拍中间酒吧那场大战,所以不得不弄多点人,但人数一多,剧情中间没办法延续,只能生硬的跳跃过去,看得就不够味。
窃以为,一般还是七八个人,最多不超过十二个为好,这样便于单独刻画,可以做好单场戏。
我很好奇,电影编剧们最近都做什么去了。
到底是近来怀旧风盛行还是大家都江郎才尽,怎么一部一部的剧情都如此老旧无味?
这部电影在驴子上看见介绍时,觉得非常有吸引力,是我喜欢的那一种BT路线。
背景与主线故事与《大逃杀》相似,将世界TOP30的杀手聚集到一个小镇,让他们自相残杀,最后只有一个人能活下来。
拍这样的故事,最重要的不是特效炫目打斗漂亮,而是对人性阴暗面的挖掘,能在立意上站稳脚跟就已成功了一半。
《大逃杀》就是经典范例。
然而,这部片子,被《大逃杀》直接甩出几条街去。
·科技令人眼花缭乱的监视器切换并不能掩盖此片在科技上的巨大漏洞。
同样是在参赛者身上装追踪器,《大逃杀》中参赛者如果试图取下追踪器,会直接爆头而死;而这部片子里,取了就取了,两个三流技术员还将这归咎于“脉冲屏蔽”。
这样说来,参赛者还有多大必要争个你死我活?
谁要是半路后悔不想玩了,把追踪器挖出来丢一边就好,随时可以拍拍衣服走人。
前几届的参赛者怎么就没想到这一点,都是白痴么?
·隐情我们已经习惯坏人做坏事都是有理由有深层原因可以理解的,也习惯了主角都是善良的,偶尔做了坏事都是被迫的。
但这回的女主角郑莱莱小姐的虚伪达到了让我觉得戳穿她都是多此一举的地步。
说自己从不滥杀无辜,接到命令后还是毫不犹豫地去杀一个无辜的黑人女性;痛哭流涕地说后来才知道她怀孕了,当时却是对准她的腹部开枪;说受害者的眼神让她有负罪感,却一个接一个杀人——我真的一点也不相信,其他受害者的眼神就不惊恐不可怜不茫然失措。
这哪里像是一个杀人无数的杀手应有的心理素质?
姐姐,你是堕落的圣母么?
更杯具的是,作为动作片女主角,她的身手实在没看头。
一个杀手,尤其是顶尖杀手,反应要快,警觉性要高,陷入危险要不慌不乱,然而以上这几点,她没有一点能做到╮(╯_╰)╭最杯具的是,这么一位要反应没反应要身手没身手要性格没性格的女杀手,居然是东方NO.1?!
开什么玩笑,她要能算NO.1,整个东方杀手界都餐具了……·不死之身在大量武侠小说与古装剧的熏陶下,我们知道,主角们都是打不死的小强,跳崖会被树枝挂住,中毒总能撑到最后,满身伤口大失血也能一次次重新站起来……然而这部影片中,连配角都一次又一次超越了人类极限。
杀人为乐的疯狂小子在喝威士忌时被人丢了火种,明明看着镜头上大火瞬间吞没了他的头,下一幕再出现时,却只有两颊与额头有烫伤痕迹,鼻子嘴巴都完好无缺。
真不知道该说他自我修复能力惊人,还是那瓶威士忌是伪劣产品。
上一届锦标赛冠军驾驶的油罐车翻车,怎么想都绝无生还可能。
可人家偏偏就在大爆炸中活着出来了,神智清醒,全身上下连衣服都没烧到一片。
怎么做到的?
穿石棉都不顶用吧?
至于其他,跟上面这一比,都不算不可思议了。
·神父与圣母这小标题多么和谐。
嗯,不用怀疑,这就是主角二人组。
我说过不只一次,我讨厌圣母类型的人物。
如果一个人能力非常强大,同时处处为人设想,善良诚实,我会觉得他/她很伟大。
但最常见的那种满口宣扬爱与和平的人,不知道为什么总是没有相称的能力,只能说是笑话。
影片里还更加可笑。
那个不断劝女主角放下屠刀的神父先生,贫困潦倒、酗酒、懦弱,简而言之,一无是处。
当救赎与宽容那些大道理从他口中出来时,已经不只是笑话,简直能将此片由动作片转为喜剧片。
而不知道该说是喜剧还是悲剧的是,女主角居然就这样被他改变了心意,真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了。
哦,之前《豚鼠特工队》里的鼹鼠先生,我不应该骂你的。
我应该扯着郑莱莱小姐的领子问:你·搞·毛·啊!
·阴谋哪怕是一部动作片,没有阴谋支撑,也是不完整的。
但阴谋的水准,天差地别。
上届冠军为了给妻子报仇来参赛,用刀子抵着郑莱莱问,谁要你杀她?
——你知道是谁。
唯一一次觉得她还是有点女主角范儿的一句台词。
尽管觉得这部电影剧情白烂,但结局处理得挺漂亮。
这里就不剧透了,如果要看,请一定要为这个结局忍到最后。
·人性这是我很想说最后却发现无话可说的部分。
能得出的唯一感慨就是,某些有钱人真无聊,over。
·囧囧有神技术人员口中反复出现的“CCTV”——实际是指监控装置。
便利店激战中,店主头戴耳机淡定地煮着咖啡,被泼了一头一脸的血依然淡定地接着电话。
看看人家这心里素质,啧啧。
全片看下来,这位淡定君可真是个大萌点,噗=v=
nonsense
这电影可能只有纯爷们 喜欢 我喜欢啊
人体自爆还是怪过瘾的~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我是看热闹的。。。。囧。。。。
剧情2到家了 除了莫名的CCTV 还有那个被公交车撞死的倒霉蛋 还有点意思
这种类型的片子,很难再有太大的突破了~剧情总体来说,还算紧凑,对部分人物的描写也算OK。值得一看~
杀手比赛这个想法还是有点噱头的阿
两星一个纪念光猪六壮士一个鼓励胡姐的养颜有术.这部电影非常严重的质疑了"世界顶尖杀手"和电影观众的智力.
对能坚持看完的童鞋抱以热烈的掌声,你们才是锦标赛的终极冠军!
我觉得这片不错啊~怎么给的评价这么低?
消磨愚蠢的时光吧
类型片,动作场面还不错。
很多年前有部同样的片子。
没什么好看的。
kelly hu变丑了
很酷 我很喜欢结局!推荐
难以抵挡胡凯莉的魅力
绝对尼玛烂片啊!!!
不好看。不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