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来了》 结束一年后蔡康永带着电影《吃吃的爱》回来,对于康熙的粉丝来说就像一份礼物,我想无论蔡康永小S呈现的好坏,对于一个追《康熙来了》的十二年铁粉都会照单全收。
《康熙来了》确实开创了很多先河,谁说主持人不能怀孕顶着大肚子主持;谁说来宾访问就一定要有深度,来宾常常被各种恶趣味问题搞得头疼;谁说主持人就要一本正经,主持人一样被来宾整;谁说不可以叫男主持人一姐;谁说女主持不能吃男艺人豆腐的。
就像小S任性地说,这是老娘的节目,老娘说了算。
其实大家也知道蔡康永才是幕后操纵节目风格节奏效果的黑手。
《康熙来了》被蔡康永宣布叫停后,还做了个百日送别大会,我想目前没有那个电视节目这么牛逼,用一百天的时间向观众挥手告别,一同回顾过往的精彩,一同见证节目的结束,那些上过康熙的艺人,或还是没上过康熙的明星,都排着队上百日告别会,来感谢康熙带给自己的福祉,多少B咔通过康熙变成了A咔,不少的幕后工作人员因为康熙变成了综艺咔,《康熙来了》十二年在华人电视圈的地位、影响力确实不可小觑。
在电影《吃吃的爱》前三分之一,小S演员自我修养之路上,可以看到很多当年来《康熙来了》的艺人,鬼话连篇的沈玉淋,转台王马国贤,被小S亏成男人婆的GIGI,被小S闹到想杀人的赵哥,一脸睡意朦胧的小梁哥,浪子回头的高山峰,老梗王魔术师小钟,一路瘦身下来的小甜甜,在康熙迅速串红的hold住姐,还有康熙的御用助理主持陈汉典。
曾经在康熙被小S虐过的艺人,就像蔡康永雇来找小S报仇,这些复仇者更像集体来报恩,感谢康熙这么多年的眷顾提携。
在蔡康永的电影更少不了那个,不常来康熙却一直被黑一直被亏的林志玲。
小S黑林志玲坚持多年乐此不疲,这也是康熙最经典的梗,蔡康永要让两位女神在《吃吃的爱》中上演从互撕到和解的戏码。
《吃吃的爱》像一个盛大的康熙团圆大会,满满的笑点和泪水。
《吃吃的爱》不仅仅圆蔡康永个人导演梦,蔡康永还帮小S圆了电影女主角梦,蔡康永对小S的爱是真爱溺爱,用一部电影多个角色满足小S的戏瘾,小S在角色扮演时延续了康熙一贯浮夸的演技,但在情亲交错的时刻表现地也很细腻收敛。
小S在康熙一言不合就开唱是常有的事,也常以破音、卡痰尴尬收场,蔡康永也让小S在电影中深情动人演唱了《小丑》,小丑,是他的辛酸化作喜悦,呈献给你。
搞怪的女邪星也可以是认真的女影星。
娣娣这样一个悲剧性的人物赚取了不少康熙粉丝的眼泪。
一个笑中带泪的故事,用了一碗简单的花生酱拌面唤醒内心温暖的部分,用食物感怀情亲。
《康熙来了》美食单元曾告诉我们食物是能传达情感有灵魂,只有加入情感和灵魂的食物才是美食。
小S吃了那碗有灵魂的花生酱拌面,还好没有任性的起来转圈圈。
小S一曲《小时候》暖暖的 ,记忆中我们的一切,随着你消失的脸,成为永远。
家人是上天给我们最好的礼物。
电影如果在最悲伤时结束也是一个完整的作品,显然蔡康永想让心里还有各种梦想人去怀抱希望,不要活得太绝望悲观,剧情做了一个小小的反转,电影一直在梦境和现实中交错,哪些是梦境哪些又是现实并不重要。
《康熙来了》整整陪伴了我们十二年,带给我们太多欢乐,在我心里《吃吃的爱》就像康熙一个隆重完美的End。
有的梦想让我们悲伤,有的梦想让我们痊愈。
“蔡康永的正经工作是主持人哎,这片子会好看吗?
”“林志玲和小s的演技我也不是很期待。
”虽然两个人发生了这样的对话,但是出于对《康熙来了》《奇葩说》和康永哥的深厚感情,还是跑去电影院支持了一把。
看完之后呢,怎么说呢,先说好的吧!
电影的色彩很美,小S和林志玲都很美型(感受到导演对女演员的甜蜜关爱,永远美好的苹果光+最好的拍摄角度),有些台词很有趣,电影院充满欢乐的笑声。
蔡康永亲自念旁白,听起来都觉得很温暖。
喜欢《康熙来了》《奇葩说》的人会在里面找到彩蛋。
其他方面,那就……先从女主角说起吧!
这么说吧,当你看到两位女主角的关系的时候,你就会理性判断这是基于“导演和演员关系好”而选的角,和剧本要求什么的没关系……——亲姐妹!
林志玲和小S居然演一对亲姐妹!
这种脸型、五官、身材、气质,各方面完全不match的亲姐妹也真是太奇葩了,如此之风马牛不相及,难道是异父异母的亲姐妹吗?
最怪异的还不是两个人站在一起的20公分身高差,或者镜头在一张窄长小脸和一张较大的鹅蛋脸之间的切换,而是两人和好那一幕,蹲在一起的时候——让我第一次明白小个子蹲下来就特别小而高个子蹲下来还是巨人的道理……而且林志玲的演技发挥是特别地稳定,一直保持在“站起来,萌萌”的那个水平,完全无法演出一个巨星的洒脱风采(连吻戏都是借位拍摄)。
其实我觉得林志玲最好的发挥是在《喜欢你》里面演那个腹黑大奶—厨师,她演腹黑女是有说服力的,可是在《吃吃的爱》是一个三观极正、靠不懈努力才成名、特别特别清流、内心没有什么光明和黑暗冲突的女演员。
小s呢,要比林志玲演得好,就是《康熙》里面一贯的浮夸风格,还挺可爱的。
她在电影里很漂亮,很年轻,腿型很美,然而这不代表她演一个少女就很合适。
再说说剧情吧,剧情还特地搞得蛮复杂的,是《苏菲的世界》《盗梦空间》那种套中套的结构,但是我觉得外面那个套子,那个外星人小S的爱情故事,不是非常吸引人;套子里面的故事,对我来说不够完整:演员小S得了脑肿瘤要死了,和姐姐和好之后,姐姐泪盈于睫,深情地说:“无论你做什么,我都陪着你。
”这时候我就非常期待“她会不会用剩下的六个月环游世界呢”之类的!
觉得这将是一个精彩的新的开端。
没想到半夜林志玲陪着小s跑到片场,假装把电影给演完了,然后她就直截了当地去世了!
去世了!
然后就拍她的葬礼了(林志玲做了一段叫人起鸡皮疙瘩的演讲)……某人的遗憾是另外一种,姐妹情深病床戏他觉得都是套路,不想看。
他想看外星人谈恋爱!
但是外星人谈恋爱的故事比较草率,后来又被揭露出外星球其实只是一个经营不善的游乐场。
这让他很扫兴……综合起来就是,这个套子并没有玩好,里面的和外面的故事不是很match,而且都没有好好展开。
另外就是有些地方很拖沓,比如花生酱拌面。
经过开头的铺垫,观众已经知道小S做不出去世的妈妈做的那种面,她期待姐姐可以做给她吃。
当她在病床上醒来,吃到男友端来一碗就像她妈妈亲手做的面的时候,她眼泪滴落,嘴唇颤抖(小S演得好用力!
),观众都知道,这是姐姐做的嘛!
真的不用姐姐后来再亲口解释一遍。
更用不着两个小演员演年幼的她们俩在妈妈的病床前面,妈妈叮嘱姐姐永远给妹妹做花生酱拌面……总之……我看完了这部电影,给了三星,回来继续看《奇葩说》。
以上。
有的人吃到好吃的,就知道自己活着;而有的人必须有人爱,才会觉得自己活着。
有的梦如此逼真,简直就像我们的另一个人生。
有的时候,陌生人说过的一句话,做过的一件事,都会影响人的一生。
全世界都可以冤枉我,你怎么可以?
你是我妹妹!
我总得知道,自己还活着吧!
掌声在欢呼之中响起,眼泪已涌在笑容里。
启幕时欢乐送到你眼前,落幕时孤独留给自己。
是多少磨炼 和多少眼泪,才能够站在这里。
失败的痛苦,成功的鼓励,有谁知道,这是多少岁月的累积。
小丑,小丑,是他的辛酸化作喜悦呈献给你。
梦就像翅膀,都是一对一对的。
如果你做了一个梦,世界上就有另外一个人,跟你做一模一样的梦。
如果这个人真的跟你做了一样的梦,那那个人,就是你一直在等待的那个人。
月融了,滴在我脸上,淹没我的悲伤,几两?
说梦的人,害惨了人,生命猫进梦乡,他笑得很笨。
你来了,沾湿了星光,往永恒的水上凝望。
对我说个谎,是绝望,带来了希望。
黑暗的另一端,是月亮,是我。
每一行都有每一行的规矩,你一定要靠自己的努力,才有资格获得机会。
如果不努力,只是浪费大家的时间而已。
小时候我很迷花生酱,然后我妈就发明了一道花生酱拌面,做给我姐和我吃。
那味道真的很特别,就是咸咸甜甜的,好像可以同时吃到我妈的笑容跟眼泪。
后来我妈过世之后,我自己试着做了几次,可是超难吃的,我男友也做了,也很难吃。
姐,你还记得怎么做吗?
电影嘛,电光火石,梦幻泡影。
你知不知道我有多气你?
可是……我也好想你哦!
姐……我好久没有叫你姐了……你为什么那么晚才出现……你那么晚出现……扣子,有一件事我从来没有告诉过你,那就是,其实我很讨厌坐摩托车。
我喜欢的,是抱着你的感觉,仿佛不管再怎么远的地方,只要抱着你,你都会陪我去。
我猜,我可以一直躲在你的心里,然后,你就会一直保护我。
这样,你就甩不掉我啦!
姐,妈妈不在以后,我更应该好好陪着你的,结果,现在我也要走了。
我一直好希望,自己可以和你一样棒,可惜到最后我还是没有做到。
但,我至少有一点小进步了吧?
对不对?
许春梅老板娘,我不能继续提供我的梦,给你谈恋爱了!
我祝福你可以在别人的梦里找到真爱,你要连同我的份一起幸福喔!
谢谢所有的朋友们来和娣娣道别!
家人是老天爷送给我们的礼物,小时我们一起笑一起哭,可是不知道为什么,长大了我们却互相折磨彼此!
我多么希望,这是娣娣跟我开的一个玩笑;我多么希望,她能够回到我身边,再跟我撒娇,再跟我耍赖;我多么希望这一次,我能够很固执的不让她走!
娣娣,我很爱你,你是我这一辈子最珍贵的礼物。
小时候,我们的城市像郊外,我们的脚步很轻快,那时天空很蓝,心很小路很宽。
长大后,我们的存在像尘埃,我们的距离被拉开,有时相处很难,想很多话很短。
我要爬上你的肩膀,我要眺望你的远窗,我忘了问什么样的倔强,让我们不说一句真心话。
我要长成你的翅膀,我要拂去你的沧桑,我忘了说心里面的愿望,始终是要你的肯定啊,从你温柔眼眶绽放。
这时候,我们的心变得柔软,放下了父子的身段,知道时间太晚,不要躲,不要散。
我要爬上你的肩膀,我要眺望你的远窗,我忘了问什么样的倔强,让我们不说一句真心的话。
我要长成你的翅膀,我要拂去你的沧桑,我忘了说当我仔细回想,脑海最珍贵的一幅画,是你载着我叮咛我,要我抓牢你身旁,安心在你背后飞翔。
记忆中我们的一切,随着你消失的脸,成为永远。
有的梦让我们悲伤,有的梦让我们痊愈;有的宇宙在很远的地方,而有的宇宙就在我们心里!
用蔡康永的话说:《吃吃的爱》是一部“要向《康熙来了》的粉丝交待我们去干嘛了”的电影。
换言之,这是一部官方盖章的粉丝电影。
“粉丝电影”的意思是:我们坐在两米八的滤镜后面所看到的东西,与带着好奇心偶尔路过的普通观众所看到的,大概有些不同。
有些人会从霓虹灯上的黑鸟标志就开始进入状态。
熟悉它的人都知道,在蔡康永的肩膀上,它代表希区柯克。
想深一点,或许也代表一个放不下的标签。
我从上官娣娣开始疯狂试镜的时候感受到了前方高能,也感受到所谓“对康熙观众的回馈”不是一句客套。
那些曾经在康熙被S羞辱过的通告艺人们带着咸鱼翻身的光环排队签到:比较nice的选角导演是Junior,比较贱兮兮的制片人是梁赫群;一样在穿军装,我想起“浪子帮”的门面高山峰本身是迷彩控,而大长腿GIGI曾经长年被叫做“士官长”;小钟梗的依然有点老套,阿Ken在负责猥琐的笑;而沈玉琳呢,不负众望地承包了全场最高笑点。
有了宗教信仰的赵正平,好像不太骂得动脏话了。
谢依霖肆意狂放的演出很亮眼,一招一式让你回想起曾经的“徐老师”。
陈汉典则一反常态安静斯文,他得到的是个认真的角色。
斯文但依然压轴,这大概是康熙口嫌体正直的偏心。
看着这一幕幕从眼前划过,我的大脑一半在爆笑,一半在提防会不会有突如其来的泪点。
然后小S就唱起了《小丑》。
我一边哭一边就觉得蔡康永很烦,他没有用《舞女》或是《听海》或是随便什么耍宝的歌曲。
他用了《小丑》,这首歌很早期,所以更带了一点康熙遥远的精魂。
《康熙来了》绵延12年,那些下过的饭,刷过的夜,斗过得图背后,你总会遇见一些人,总有一些不为人知的情节在发生。
而《吃吃的爱》就像把这遥远的一切写在明信片上寄给你,结尾还附上一句“你好吗?
”你除了悲喜交集的回上一句“好你个头!
”又能怎么样呢。
在这个蔡康永打造的很容易脱力的异想世界里,小S的表演出乎意料的自然顺畅,撑起了绝对女主角的头衔:在需要真情实感的部分,她呈现了相当惊人的细腻;鬼马的环节又可圈可点,僵尸的段落甚至堪称惊艳。
即使某些时候不小心露出了一丝做张做致的马脚,你也很容易微笑着原谅她,仿佛后面跟着她一贯耍赖的娇嗔:“你懂个屁啊!
老娘可是入围过金钟奖女配角哎!
”作为观众,我心中好导演的特质是“可以维持无比的专注以及近乎冷酷的自我”。
显然浸淫电视圈多年的蔡康永如今满身的旁骛和人缘,与当年写得出妖异凄艳的《阿婴》的那个年轻人已经相去甚远。
所以《吃吃的爱》情节不算复杂,内核也很简单,通过上官娣娣这个角色来表达“总要有一些东西,证明自己活着吧。
”有人用食物,有人用爱情。
值得玩味的是:“必须知道自己是谁”这种存在感,仿佛是蔡康永的一根软肋。
大家都记得,他第一次在康熙大哭,是聊到《千与千寻》里,白龙想起自己名字的片段。
我很难忘记他一边擦眼泪一边说“他的名字是赈早见琥珀主。
”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他在自己的处女作里想要划重点强调的,还是同一件事。
《吃吃的爱》宣发做的很不合格,来来去去最后的卖点还是挑了“蔡康永写给小S的情书”。
电影上映之前,我有点反感这个行为,倒不是反感宣传本身,而是觉得这个团队很没有斗志。
要知道,康熙的友情自来就是一本甜宠文啊。
打从节目走红开始,他们友谊情比金坚的案例简直比比皆是:从身为同志,在小S提问“是否可以接受女性”的时候半开玩笑的回答:“如果是你我可以。
”到七年前康熙盛典那首把小S唱到暴哭的《无与伦比的美丽》;再到当小S深陷家暴丑闻时,第一时间力挺:“认识S的人都会把她当宝贝,我毫不怀疑这件事。
”以及我个人最喜欢“纸扎的你”的梗。
在这种基础上做文章,以一个老粉丝的心态看来,可以说是相当乏味了。
然而当我看完电影,又不得不承认,这的确称得上是一封给小S的情书。
在他的镜头下,小S被拍得很美,不管是粉色短发的未来感造型,还是清秀玲珑的古装扮相,在凸显了她的优点之余,也强调了不同于综艺节目的质感。
而在人物个性的塑造上,电影的视角也有一种带着宠爱的凝视:对专业的认真和坚持;对亲情的重视和依赖;在爱情里毫不吝啬很敢付出;对姐姐的无限崇拜,强大的娱乐精神和韧性……层层叠加,你很难把这个角色和小S本人真正意义上的切割开。
在康熙来了的这些年里,蔡康永对小S有过很多花式赞美,到了在后期,这些赞美夹杂在无数梗和效果里,渐渐难以分辨。
而《吃吃的爱》作为一封“情书”,让我看到了一丝久违的真挚。
蔡康永在《有一天啊,宝宝》里写过一篇文章:说有一次在康熙后台,小S化好妆,换好衣服之后很难得的坐在那里写写画画的做功课。
那一集的访问对象是一个她很在意的长辈(据说是连战),她咬着笔杆,一心想准备一点厉害的问题对付他。
认真的神情可爱极了。
那篇文章的结尾说:来上节目的很多明星都称赞她从小女孩长大成了美丽的女人,而我却沉迷于她像小学生写字的那一刻。
嗯,出电影院的时候,我很清晰地想起了这篇文章的字句,忽然感觉到自己离他笔下的“那一刻”,有一点接近。
《吃吃的爱》,不是《康熙来了》,也算不上是一部多么别致的电影。
做了导演的蔡康永说,这部电影是为生命感到疲倦的人而拍。
但大家都知道,这部电影的戏里戏外都只有——小S一个人是主角。
《吃吃的爱》是蔡康永作为宠爱她的闺蜜献给小S的爱。
《吃吃的爱》其实是要刻意淡化“康熙”这个大IP的(虽然宣传上未必如此)。
虽然蔡康永跟小S凑在一起,大家就会想到甚至只会想到《康熙来了》;虽然电影中有诸多的台湾综艺咖客串,也会让人想起过去《康熙来了》节目里的那些故事。
蔡康永在《康熙来了》收掉的时候好像有这样的感悟:“康熙”老连在一起就渐渐的没有各自的“康”与“熙”了。
结束《康熙来了》是蔡康永的主意,虽然小S义不容辞共同进退,但在蔡康永这边看来,还是会觉得对小S有所亏欠。
于是就有了《吃吃的爱》。
蔡康永不仅要用电影来表达他对小S无比的爱,同时也要为观众呈现一个不同于《康熙来了》节目里的小S。
这次“康熙”联手,“康”隐于幕后,“熙”是台上惟一的光。
那些客串的综艺咖,不是为了缅怀,而也都是为了衬托小S而来,也都是爱。
《吃吃的爱》也许算不上是一个好的电影名称(容易让人不明所以),但简单不代表没有意义。
“吃吃”音同“痴痴”,是痴迷、义无反顾,是小S对“爱”的状态和本性。
“爱”则包括了事业与爱情。
“吃吃的爱”要表达的就是小S对事业与爱情的追求和梦想。
另外“吃”也是小S的特色与个人标签,她爱吃美食,爱吃男艺人豆腐(虽然节目效果居多),“康熙”之后,还开了《姐姐好饿》这样的个人节目。
“吃吃的爱”这个片名,其实也意在突显小S,符合影片一切为了小S的主旨。
相较之下,英文片名“Didi's Dreams”就简单明了了。
“Didi”是影片的主角上官娣娣,也是徐熙娣,是小S。
严格的说,作为个人的“徐熙娣”,和作为主持人、作为有鲜明特色明星的“小S”,并不能划上等号。
“Didi's Dreams”,更多的是荧幕形象背后徐熙娣的梦、梦想,除了当电影女主角和在戏里谈一场经典的恋爱,其实还包括了曾经在演艺圈的憧憬和逐梦的过程与努力。
这些相较不为人知,或因为时间与光环而渐渐淡化被淡忘了。
(为方便叙述和理解,本文还是主要以更熟悉“小S”作为称呼。
)《吃吃的爱》中的故事都是虚构的,但表现出来的姐妹关系和辛苦打拼,却又是小S的真实写照。
大S小S姐妹关系很好,但小时候起,在周围人眼中,姐姐外形亮眼引人注目,妹妹则不太起眼,算是典型的公主与丫鬟组合。
虽然现在回顾过去有人会觉得大S的美见仁见智,小S也并不难看,但那时姐姐的光芒确实盖过了妹妹。
这对小S来说,既要在打拼过程中更加努力,而有时候又习惯于躲在姐姐的背后,显得保守甚至“俗辣”,跟强势的姐姐相比“野心”不足。
S姐妹一开始都一起活动。
她们结成了少女歌唱组合“ASOS”,开始唱《十分钟的恋爱》,后来渐渐变得越来越个性。
一起主持节目,包括著名的《我猜我猜我猜猜猜》,但真正奠定其特色的还是《娱乐百分百》。
姐妹俩用一种介乎于真实与表演之间的风格,自由,直接,疯狂,感性,在电视上“玩”出了一种新气象,受到新世代的瞩目与欢迎。
之后大S专注于役者之路,从小屏幕到大银幕;小S则幸运地遇到了蔡康永。
蔡康永有时也如同一个“姐姐”般的存在,给予空间又提供保护。
《康熙来了》的故事不用多说,小S成为了“小S”。
在个人方面,小S走入婚姻,住进帝堡,开始相夫教子的生活。
较早地结婚生子,也反应了小S张扬表面下相对传统的本质。
知道小S姐妹以及和徐妈妈之间关系紧密的人,也就不会觉得小S的选择有什么奇怪了。
《康熙来了》的成功,以及家庭生活成为重心,让小S在事业上越来越没有企图心了。
除了在音乐上偶尔插花,戏剧类的邀约一般都不会接受,因为演戏太辛苦了。
虽然一直婉拒,但想请小S参与作品的人还是很多。
在节目中提及的电影邀约就有不少。
“大尾鲈鳗”邱黎宽宽姐邀请过好多次。
还有一些就有些莫名其妙了,算是“妄想”。
《铁狮玉玲珑》想请小S演许效舜的老婆、姚元浩的妈,你们不知道小S有多在意女演员演妈这件事吗?
何况儿子还是姚元浩!
还有让人绝想不到的《玉蒲团3D》,从片方角度看,这是个大胆有趣的提议,但对小S来说可能性为0。
当然也有很认真的邀请。
杨凡拍《泪王子》时,后来由朱璇扮演的和张孝全上演激情戏码的飞官太太,第一人选其实是小S。
甚至杨凡一开始就锁定了小S,剧本一完成就拿给小S以及蔡康永看。
杨凡也算一人物,小S不好意思直接拒绝,就把徐妈妈搬了出来。
徐妈妈跟导演说,小S要当贤妻良母不能演这样的戏了,不过我还有另一个女儿……现在,蔡康永的电影,小S无法拒绝了。
何况这还是一部以小S为唯一主角、完全为她量身打造的电影。
电影里的上官娣娣,一个不断试镜寻找机会的小演员也没什么企图心,直到知道自己得了绝症才不顾一切奋力一搏。
煽情中带着点调侃,但重要的还是回顾了曾经的初心与奋斗。
如果你喜欢小S和蔡康永,对《吃吃的爱》的内容就不必计较。
《吃吃的爱》是一部蔡康永献给小S的“私人电影”,包含了他的爱和她的梦。
成为电影女主角并在电影里和帅哥谈一场动人的生死恋,是小S的少女纯真与梦想。
看到了很多差评,关于说剧情的我认可。
我从十几分钟开始就已经哭得丧失了自我,没有办法用理性的逻辑去追随剧情,对于主角命运的走向更没有任何期盼。
结束以后回味一下自己到底看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我说不太出来,确实剧情脉络很不清晰,提大纲出来又是一个俗套的故事。
可是过往那些不得了的电影,要说故事梗概不过也就是什么拯救世界,跟命运斗争,爱与和平这些不过如此的主题吧。
说蔡康永导演水平不行的,因为我看过摆渡人,所有我觉得还好。
说小s演技不行的,我不服。
已经比现在市面上很多流量担当好很多了,虽然哭戏哭不太出来,但是也算是自然流畅不尴尬呀。
而且叫“典哥”的时候那种谦逊,演技真的是有的!
大家都说这部片子是蔡康永写给小s的情书。
那么就从情书的角度来读读可以吗?
情书不一定要讲出从认识到爱上的流畅的心理过程。
羞涩的问声好,正文语句偶尔前言不搭后语,中间穿插着两个人一起经历的开心的事,遇到的谈得来的朋友。
混杂着让人心动,心疼的瞬间。
字里行间蔓延的不需要是才华而是掩饰不住的喜欢。
在这种有笑有泪的混乱感里,突出的中心思想是我懂你和我爱你。
每个人孤独的来到这个世界,游荡的灵魂只不过在等另一个灵魂突然走过来,说一句,嗯,我懂你。
情书令人动容的当然不是文笔如何,我们只关心这些令人珍惜的情绪。
这当然是一封合格的情书。
我看着看着笑了,也哭得很惨,所以我打五星。
小s在台湾独霸综艺一姐很久,不是像谢娜一样从骂声中走来。
她是在大家的爱里成长起来的。
大家被她的才华和疯狂打动,但是在很多人眼里,她确实跟电影里说得一样,“不过是个谐星”。
节目里她狂放不羁,假装爱吃男嘉宾豆腐,假装不喜欢长得美的女嘉宾,假装自己目空一切无所畏惧。
其实这么多年,她没有离开台湾,也不过就是一个恋家的邻家小姑娘。
现在台湾娱乐圈走向落寞,蔡康永也结束了康熙。
她来到内地,开始被人说江郎才尽,节目尴尬。
也许真的是我脑补太多,加戏太多,我觉得她没有以前快乐了。
虽然以前可能也不是真正的快乐,所以才那么爱喝酒。
看电影之前我听了她唱的小时候,第一句起就有一种心脏被轻轻击中的感觉。
跟歌词无关,在她的声音里,她好像在很努力的说自己。
跟电视里的形象很不一样,我听到一个不被疯狂包装的平凡的会害怕的人。
小s这次可能当不了亿万票房女主角了,她以前可是总这样亏陈汉典演技差票房烂呢。
好在这次她也可以怪在林志玲身上。
我最近也过得很不开心,但是我决定明天请一众朋友去二刷。
为亿万女演员的愿望出一点点力。
虽然我不是小s的脑残粉,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希望她永远能过得开心。
希望我们这种每一天都戴着小丑面具笑得很夸张的人,能真的为了点什么开心起来。
当灯光亮起走出剧院的那一刻,其实首先联想到的是或许与电影表现不一定相关的两件事情。
有一集康熙播出,当来宾谈到电影Real Steel的时候,大家便开始聊关于亲人关系的话题。
蔡康永说,做儿子的人,长期下来会与父亲之间存在某种微妙的关系,一直想要证明给他看。
话没说完,便开始哽咽。
其实无论隔着屏幕与否,我们都无法揣摩主持人的真实心境。
但作为长期观众其实发现,在成为“有作品发布”导演之前的蔡康永,以主持人或作家的身份,都在不经意中谈及了无数次“证明”。
所以哪怕身为导演的他一再地强调这是为徐熙娣量身打造的电影,哪怕他用尽一切角度与方式为老搭档施展表演才华提供舞台(事实上徐熙娣的表现亦可圈可点),可是剧中那个为了要获得姐姐的认可而受尽耻辱的卑微女孩,不就是和那个真情流露说想要证明给父亲看的蔡康永,一模一样吗。
觉得他太自卑了,太脆弱了。
即便影片依旧存在华语商业电影的一贯硬伤:剪辑混乱、剧情空洞、拼凑感强烈。
但在全长九十分钟的电影里不难发现处处都是导演所塞满的巧思,如同影片中用梦境为管道所设置的平行世界一样,叫人会心一笑。
更何况,影片口碑的好坏在这样的语境下似乎已经不重要了,比证明给“别人”看更有意义的是,他又一次地证明了给“自己”看。
最后谈一个问题,这刚好也是另外的一个联想。
记得喜欢的作家王贻兴当年坚持当电视艺人,说希望有朝一日能把自己成为明星作为载体,将民众对媒体的簇拥进而反过来转移成为推动文学发展的热情上来。
梁文道也曾在采访前者过后,面对这样的豪情壮志发出这样的感慨:“挺不喜欢某些流行刊物记者那种惯见的嘲讽语调与自以为聪明的态度,我见过他们用这种手法把王贻兴描述成一个背叛理想放弃高雅而且彻底从俗的爆红‘才子’。
真是可悲,你既然不曾歌颂甚至采访过任何一个坚持‘高雅’理想的作家,又凭什么指责一位作家庸俗了呢。
” 许多人热衷于嘲笑台湾综艺节目庸俗的基础上,讽刺蔡康永“不务正业”跑去拍流量电影。
可是在毕业于UCLA戏剧电影电视学院与授课于世新大学电影语言的履历面前,“不务正业”之说更似无稽之谈。
而且,哪怕他再执意拍一万部粉丝电影。
也关你什么事啊。
(5.29 替换了文末的不雅字眼,感谢友邻提供一面镜子 )
第一层是电影的最后几分钟,小s饰演的是游乐场科幻主题餐厅的员工,穿着51号航天服的维修设备工作人员一直默默关心着她。
两个有缘人做了同一个梦,梦里他们已经相爱。
第二层是电影的开头,餐厅员工做了一个工作的科幻主题餐厅真的是太空巡航的一个飞船的梦。
梦里她叫春梅,幻想自己扬眉吐气已经是餐厅老板,却还是和第一层现实中一样不断受情伤,等着一个能够爱的人。
春梅和第一层员工一样,认为帅气胜过物质条件,结果被辜负,被骗走了钱。
第三层是电影占比最多最“庄周”的部分,也是被大家认为不知所云是康熙大杂烩的部分。
这是春梅的梦,梦里她叫上官娣娣,住在51号门的小公寓,和男友都是底层小人物且温馨恩爱。
男友不是大帅哥,但能够贴心无条件地支持她的梦想。
娣娣告诉男友,做同一个梦的两个人有缘分。
原本她可能温温吞吞就混过一生,在突然得知自己只有一年生命后变得更加豁得出去,走向谐星之路,意外得到出演大制作的机会,但实际上只是被姐姐的经纪人利用来炒作。
第四层不是梦而是梦中戏,是上官娣娣和姐姐玲玲的古装对手戏。
这一层我分神没有认真看。
通过第四层戏里饰演逃出皇宫的公主和在皇宫中的姐姐和解,第三层戏外姊妹也和解了,姐姐到了第二层叫醒春梅,在第一层醒来开始一个新的故事开启新的希望。
此外电影和徐熙娣也是一层明显的对照,被认为处处不如姐姐生活在姐姐阴影下的,被冠上明显因重男轻女想追生儿子而取了名“娣”,谐星路线成功还是会向往靓丽演员生活的,戏里戏外都是徐熙娣。
对于多年康熙粉来说,客观评价吃吃的爱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
蔡康永曾经评价大小S姐妹是台湾电视圈的“楚门”,她们从16岁和14岁起就暴露在大众的视野里,惊天动地地恋爱,失恋,与其他姐妹抱团/撕逼,在大众的眼皮子底下结婚,生子,传出家暴和豪门梦碎的传闻。
大S结婚的时候,台(嘴)湾(碎)民(综)众(艺)说,“在大陆眼中大S哦,是我们台湾来的仙女!
”被我们嘲笑井底之蛙。
但想来大S从十几岁起就和台湾民众们相伴,将近20年的时光,大S结婚对他们来说就是嫁女儿。
怎么看都是心疼的“下嫁”。
当时的标题真的是一言难尽
大小S以不可思议的粘性,成为了一条主线,串起了很多很多人,包括评价她们是楚门的蔡康永本人。
所以当蔡康永在长达12年的康熙行将结束时,说他要以小S为女主角拍一部电影,他自己也也成了楚门故事的创造者。
更不可以思议的是,这一次,我们这些铁粉将获得前所未有的参与感。
我们要坐在电影院里,看我们追了12年的康熙主创们,给我们上了一盘什么样的菜,看蔡康永对小S的爱又多深。
同时还有一点额外的兴奋,这一次,我们在康熙的楚门故事里参与了一个重要角色——电影院里蔡康永对徐熙娣盛大表白的见证人。
这部电影让我们失望的地方在于,它不是一部成色很好的电影。
它没有让我们失望的地方在于,蔡康永对徐熙娣的爱所言不虚。
——————————认真看电影的分割线——————————蔡康永的导演技术实在是堪忧,不知道是他自己怕露怯还是还是真的就是太有野心,他居然一次性拍了三条(扑街的)故事线。
小演员徐熙娣奋斗之路小演员徐熙娣与她姐大明星林志玲的姐妹情终破冰绝症女徐熙娣与多时空暖男金世佳的爱情徐熙娣演小演员这一par基本上一半都是copy喜剧之王。
但效果只有喜剧之王的30%。
最提气的一幕就是威廉沈的红鲤鱼与绿鲤鱼与驴。
全场是真的在笑,之后就每况愈下。
原本应该是快剪略过的心酸龙套经历,蔡康永居然当成一个主菜毫无重点地拍了30分钟。
周星驰画龙点睛地用尹天仇领不到剧组的盒饭和一句辛酸的”我养你“两个点催了泪,相比之下,蔡康永让徐熙娣乐景配哀乐地唱《小丑》就落了下乘。
逆袭之路也是毫不激动人心……算了,不激励人心到懒得说。
徐熙娣与林志玲的姐妹情稍微完整一点,但问题在于,这条线与小演员奋斗之路那条线结合的不够好,互相挤占时间,矛盾升级太快,两人三年里第一次见面就大撕逼,刚撕完逼徐熙娣就绝症发作,两人立即垂泪和好。
这么一大场呕心沥血的铺垫,配上一泻千里的高潮,和上海迪士尼的光轮摩托体验差不多了,排队三小时,飞天一分半。
观众的流泪速度都得和剧情推进赛跑。
最好的一条线是徐熙娣与金世佳的爱情线。
结构上清新的大反转,有亮点。
剧情铺垫也足,两人有火花,金世佳的暖男形象合情合理。
虽然也借了绝症梗去推动剧情,但并不狗血。
这条线单独拍都可以成为一部不错的电影,反而放在整体剧情里1+1<2了。
因为爱情线与姐妹线的比重接近,光是徐熙娣得绝症而死这件事就要同时补泪给爱人和姐姐两个泪点,情绪上互相拉扯,两边都哭不尽兴。
单说蔡康永的导演能力和剧本水平,这戏实在是烂透了。
但徐熙娣是给我们惊喜的。
首先她登上大屏幕的质感出人意料的好。
单论上镜资本,她比大S高一等,她是面部线条流畅的电影脸,光影很宠爱她的脸。
大S脸短颧骨高,上镜不够大气,她一直在用头发遮她的真实面部曲线。
小S就不同了,颧骨很平,只说镜头脸的话是章子怡那一挂的(当然头身比比不了),上镜效果大气带感。
时尚杂志封面爱小S远多于大S,就是因为她的脸更上镜。
大S脸短,颧骨高,但胜在气质娇美,其实是电视剧脸。
小S常常喜欢用短发遮半边脸,但其实她线条极流畅,是电影脸。
如果遮住鼻头和嘴巴,她是谋女郎那一卦的。
(徐熙娣如果挡住嘴真的长相会高级很多)而且她的各种造型很hold得住,尤其是太空装,甚至好于刘嘉玲在《2046》。
她做小演员的那些接地气的造型,又很日式文艺,让她穿越到海街日记里也不会很突兀。
徐熙娣2013年以后,整个状态开始下滑,小S这个鸡血角色从她身上一片片剥落,她看起来由内而外地疲惫,或者说“生活化”。
这对于她的主持生涯来说是个灾难,可是对她的艺术人格来说倒未必。
在脸没有大垮的前提下,她身上张牙舞爪的美丽,变成了失魂落魄的美丽,看起来很有人味,而且让人怜悯和好奇。
最后有几集康熙(吴奇隆来的那集,还有胖达人道歉那集),观众总觉得很心疼她,除了大家的感情加成,还因为徐熙娣身上带着烟火味的疲惫和落寞,本身就非常有感染力的。
蔡康永很敏锐地抓到了这一点,并把这个文艺特质进行了放大。
她的演技也与这种艺术人格很相关。
她在这部电影里最好的戏,都带着一个“颓”字。
她得知自己的绝症,躺在地上吃花生酱,她趴在金世佳胸口,求他以后别用自己送的机车载别的女孩,非常催泪。
差就差在台词了,尤其是情绪激动的时候,她身上还带着一种“看我让场子热起来”的综艺感。
还有就是,她有一个特别commercial的表情,两边嘴角同步上提,用左右完全对称的角度露出她完美排列的牙齿。
这个表情很适合拍杂志封面,但用在电影里就很刻意,很出戏。
蔡康永其他的选择也都在捧徐熙娣,比如甚至没有为了票房请任何大牌。
以康熙的号召力,请台湾的名咖搭个戏还是非常容易的,可是除了让与徐熙娣相爱相杀变得非常合理的林志玲以外,他谁也没请。
没有任何人有抢戏的可能。
再有就是用金世佳换掉贾乃亮。
金世佳虽然是大陆人,但是他长得有种老老实实的台味,尤其是片中的胡子和毛茸茸的发型,与徐熙娣的气质很搭,一出场就是台北小狼狗的架势。
如果是贾乃亮演小男友的话……大概和港味张柏芝与东北小沈阳的那部《河东狮吼2》一样不来电。
与其说《吃吃的爱》是蔡康永写给徐熙娣的情书,不如说是他送给徐熙娣的礼物。
他竭尽所能地用这部戏挖掘徐熙娣身上的演员潜力,为她的下一段楚门人生投石问路,给她一束聚光灯,让电影圈看到她身上的更多可能。
从《姐姐好饿》来看,徐熙娣以小S身份继续自己的主持生涯,恐怕是凶多吉少,料想聪明的蔡康永不会发现不了这点。
有了这部宠着徐熙娣,夸着徐熙娣的电影,那个怯生生,躲在蔡康永和大S身后的俗辣女,就有了行囊里的第一份盘缠,足以她开启下一步旅程。
即使这部电影没有我们设想的那般美好,可它浓缩了我们12年的欢笑,眼泪和青春啊!
这个草台班子一样的,一坨翔似的电影,给我们康熙粉丝们画了一个圆满得体的句号,是一个比最后一集康熙,更庄重的道别。
所以我们的眼泪,不为这部电影而流,是为自己而流。
——————————本文原载于我的公众号肖恩恩恩恩肖的瓜子社(Sean_lalala),欢迎关注
《吃吃的愛》是一部特立獨行的華語電影,導演蔡康永雖然首次執導,野心卻是不小,大膽的在本片揉合許多風格,幽默、溫情,又帶有魔幻寫實,算是一部「奇情電影」,他勇於嘗試,但七拼八湊之下卻略顯突兀,難以消化。
本片的結構,基本上可拆解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小S徐熙娣所飾演的女主角上官娣娣,進行一連串的試鏡,並延請不少臺灣的綜藝咖前來助陣,小S徐熙娣幾乎用洪荒之力扮丑角取悅觀眾,過程極盡搞笑之能事,此段頗有綜藝節目《康熙來了》的遺風,可惜節奏猶如脫韁野馬,拉也拉不住,搞笑橋段一次、兩次倒也還好,我知道很重要的時候,必須講三次,那可以演個三次,見好就收,偏偏導演不這樣想,強行讓小S徐熙娣搞笑橋段來個四次、五次、六次以上,不斷地去營造上官娣娣這個角色為戲犧牲的苦情風格,甚至搬出〈小丑〉這首歌想打動觀眾,導致本片太晚進入劇情主軸,幾乎是在挑戰觀眾的耐心,換句話說,等於拖戲。
第二部分是本片劇情主軸,主打溫情牌,由小S徐熙娣和林志玲飾演一對多年來感情失和的姊妹,兩人逐漸改變原本的想法。
戲劇裡最重要的就是角色變化,無論變好變壞,總之角色一定要有所成長,不然就太扁平,難以有所共鳴,所以如何給角色一個合理的轉變契機,好讓觀眾能被說服,這是編導的重責大任,可惜本片選了一個非常輕易的方式,「絕症」,俗濫卻十分有說服力,舉個現實的例子,某對演藝圈父女就因父親罹患癌症而和好。
然而,光靠小S徐熙娣和林志玲的爭執就想撐起整部片的劇情主軸,仍是太過單薄。
最後關於魔幻寫實的部分,不斷用插敘的方式在本片之中呈現,小S徐熙娣飾演的許春梅,與上官娣娣產生超現實的連結,類似「莊周夢蝶」,究竟是許春梅夢到上官娣娣?
還是上官娣娣夢到許春梅?
其實誰夢到誰並不重要,因為兩人殊途同歸,皆是等候愛的可憐人,一個等親情的愛,一個等愛情的愛,終其一生只能癡癡的等,恰巧兩人跟「吃」又有干係,一個吃花生醬,一個吃麵,難怪片名要玩諧音哏,取名《吃吃的愛》。
雖然最後來個翻轉式的結尾,依舊救不了本片在劇情方面的貧脊。
最後用一首十四行詩做總結: 蔡康永想圓導演夢自己拍, 電影處女作就叫吃吃的愛, 選了個愛情和親情的題材, 敘事挾帶魔幻寫實的色彩, 本片開頭讓小S出盡醜態, 講述臨時演員苦熬的悲哀, 有個親姊姊出自同個娘胎, 但姊姊談笑盡顯巨星丰采, 她和姊姊吵架而負氣離開, 兩人生離死別才覺醒過來, 結局試圖翻轉用夢境交代, 借莊周夢蝶展現文藝情懷, 可惜劇情太單薄令人無奈, 只能說不期不待沒有傷害。
九品中正制度評分:七品,下上之作。
就……放假也不能一直宅着。
小S真的不能演电影
差在节奏,小s的表演和影片前半段的铺垫都很好,后半段的拖沓导致垮掉,结尾的处理看出蔡的野心,但这野心却被搞成了小把戏,可惜了;另外真希望有曹西平出镜啊
剧情起源一碗花生酱拌面,这泪点也太低了吧……
前半段感觉简直就是那些被小S欺负过的谐星众筹给康永拍了部整她的戏,但电影的最后我竟然很桃心眼的觉得金世佳真是美好啊..
S式自在的放纵与轻狂,康式鸡汤与温柔,这部电影是一个大型的康熙哲学的再现现场,是所有曾经热爱过康熙的人会懂的大party。人生嘛,有什么大不了的,该来的会来,要走的一定会走,即便我们无法体面地做好万全准备,但狼狈也是没关系的。想念康熙。
什么鬼。
画面拍得挺美,姐妹间的感情很感人,看哭了,s的演技很棒~但是电影的故事从宏观上看不知所谓,而且很多地方刻意煽情,类似MV的拍法。当然最重要的是,汉典在电影里面气场满满!而且竟然觉得声音都很好听,以前没觉得诶! 综合7分吧,6分及格,加一分康熙情怀。
s三星,金世佳两星
一种缺乏特色的平庸的烂,朋友圈捧场电影吧
想不通一贯营造睿智鬼马高傲人设的蔡康永拍起戏来怎么就这点烂梗。以为交代性长镜头开场或者强加个套层结构就是好电影了,是不是对电影有什么误解。谐星当然可以做演员但主持人还是算了吧。一星给红鲤鱼与绿鲤鱼与驴与你,唯一笑点。
小S这次真的有在认真地拗演技啦,一本正经板起脸来也不会让我笑场;被亏多年的林志玲怒扇S耳光竟然是她演戏生涯中演技唯一好的一次,hhh;陈汉典、谢依霖、小甜甜、赵正平、沈玉琳、梁赫群、小钟...都该齐唱一曲《农奴翻身把歌唱》;像参加了一场粉红色+少女系的康熙同学会,有小笑点小泪点,足够啦。
那些说没演技的请你们去看文艺片,不要看这种国产商业片。看电影报着学习的态度,你们会不会戏太多啊?
没觉得好看...
电影一般但是为什么这么好哭的
不知所云
一星给小s,卖肉那么辛苦…再一星给林志玲,真的是个很美的花瓶………看的尴尬死了好几次想中途离场…康永哥还是干好自己的老本行就好了…
抛开停掉康熙的初衷与动机,单就成品色泽来看,至少这部片是带着诚意来的。毕竟一姐积累了多年的夙愿想要将各种价值传输一锅乱炖,到底观众还是有些显得难以消化,徐熙娣感觉已经是竭尽全力,但好像仍缺少当年《爱不持久》的灵气。所以康熙二人告诉你,想要做自己,一定要趁早。
《纵身一跃2》
比想象中的要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