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感人至深的影片,在让我菊花一紧的同时,也不禁让我回忆起我的少年时代……那个时候我还很年轻,学校离家也就3分钟的路程,每天中午放学回家唯一做的事情就是边吃饭边看《东北一家人》。
通过这部电视剧,我认识了一个单纯美丽又善良的女性,那就是电视剧中主人公牛晓伟的妻子——朱婷婷。
她没有嫌弃牛晓伟是个小杀猪菜馆的老板,好吃懒做懒惰低能,不顾自己太姥姥的反对,毅然决然地嫁给了他。
从那时候起,我就觉得这个世界既是美好的,也是不公平的——再龌龊的男人也是有人要的。
正如我的太姥姥告诉我的那样——一个萝卜一个坑。
但可惜的是,这样一个美丽善良的女性在《东北一家人》之后再也难觅踪迹,仿佛人间蒸发一般,消失的无影无踪。
可是,就在今天,在伸手不见五指的电影院里,我又在大银幕上见到了你!
你没有了当年俏丽的面容,俨然一个饱经风霜的大妈!
你甚至没有一句台词,但我还是一眼就认出了你,你就是当年达达杀猪菜的朱婷婷。
于是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我在黑暗中颤抖不止。
所以我根本没有在意上杆子倒贴人家都不愿搭理她的桂纶镁,也没有关注比陈坤还高一头的梁咏琪,我的脑海中自始至终萦绕的都是你得倩影——当年三厂家属区达达杀猪菜的老板娘朱婷婷。
从那一刻起,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一直在想你这么多年是怎么过来的。
从外表上看你好像已守寡,又仿佛经历了改嫁,但你得笑容里透露出来的光芒告诉我你始终没有倒下!!!
有了你,我给这电影打了一星;又因为有了久石让的配乐和黑白老鼠的故事,我又给这电影加了一星。
我不在乎这故事到底有多扯淡多苍白,不在乎演员表演得有多死板多生硬,更忘记了这部电影出自导演过《笼民》的张之亮。
我自始至终都因为你的出现而激动兴奋(以至于去了三次厕所)。
在影片的结尾,在皆大欢喜的时刻,我的眼中再次噙满了泪水,我只想轻声问一句:朱婷婷,你忘了三厂家属院的牛晓伟了吗?
PS:朱婷婷在影片中和许绍雄大叔饰演一对,慌乱中抓了一把葵花种的那个
本来我还挺文艺小清新,看《巴黎我爱你》,《午夜巴塞罗那》大呼好看,间或着捡一点台湾的《蓝色大门》,《九降风》看看。
直到今天看了《肩上蝶》……喜感了。
之前的剧照透露得好啊,桂纶镁一脸小纯洁站在似锦繁花中,广告女王的脸就这么适合拍平面啊。
名字也取得文艺啊,肩上蝶,没看剧情介绍还以为是纹身呢。
看了才知道,坑爹呢这是。
还好是朋友拿抵用卷换的票,也因为查了整月的档期,几乎没有欧美片,全是国语的。
看着它的海报剧照都这么漂亮,再相信一次国产大陆电影吧。
结果是晚上九点多出的电影院,一起的三个姑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居然看得一脸倦容,最后,一个姑娘说,我们吃烧烤去吧。
这一句话才让我回到实实在在的有人间烟火的生活中来。
烂片在电脑上放放看到半小时就快进,再看不下去就关机。
但在电影院,绝对会让你有巨大的虚无感,整个人生都不真实了。
《肩上蝶》就是这样。
从男主动手挖花突然四肢僵硬倒地开始,整个片子就处于一种非正常人的思考逻辑中发展。
到女主遇到月老,还被变成蝴蝶,到大规模地运用特效,我还不如去看玩具总动员呢。
起码人家自己也清楚是假的,不像《肩》,大树葱郁茂盛营养过剩一样我忍了,绿得像p过的我也忍了,背后恰好有大小瀑布我忍了,可是,那瀑布半夜居然会发黄绿的荧光!
背景交代得好真实啊,月岛啊,旅游景点啊,还有桂林大榕树一样供情侣许愿的月老树啊。
还有影片后期的直升飞机和消毒小分队,这太魔幻现实主义了吧。
看到发言中记者提问用日语,以及中文版的《每日新闻》,这是在日本还是中国啊?
个人认为,好的奇幻故事绝不会因为加入奇幻元素而忽略真实感的营造。
建议看看白饭如霜的奇幻小说,《猎物者》,《三千界》什么的。
非人可以存在,却可以和人在一个锅子里抢烧鸡,撒哈拉之眼可以是虚构的世界,人却一样要吃喝拉撒。
故事是虚构,但最重要的是人啊非人之间的感情,有烟火气所以真实。
结果本片在处理吃喝上非常走偶像剧风格,喝的是个什么茶我忘了,反正不是一般感冒就喝的姜茶。
自己烤饼干,够浪漫。
也够麻烦。
演员全是黄皮肤说中文的,梁咏琪做的饭净是欧式下午茶风格。
那一顿没吃的正餐,一人一份盘子端上来的,红红绿绿抹了酱的。
太太太不像人吃的了。
全片两个多钟头,剧情拖沓,主线不明,男主的感情支线均无尾桂纶镁去读了一个要读七年的植物学,黏男主黏了那么久,突然就自己想通走了,梁咏琪更是莫名其妙,明明是可发展性爱情,却突然被告知我一直等她发了好人卡。
连女主重新变成人的时候男主居然一点惊讶都没有,就是抱着哭啊哭的。
太想念了能理解,这么突突然然地扑出来也太惊悚了一点。
跟诈尸似的。
我们都以为模糊的月老会出来说个话的点个题的。
也没有。
看到快尾声,朋友小声问我,这一会爱情一会还扯到自然和人和谐相处,表现的是啥啊?
我沉思了一下说,学植物学的都是靠谱的好青年两颗星,一颗星给配乐,一颗星给搞笑的昆虫。
本片还有诸多神奇之处。
不一一点出了。
若有好奇心强烈的,可以等网上有了再看,千万不要花钱前往电影院。
毫不讳言,[肩上蝶]确是暑期档以来糅合了最巨多的元素,它可以是笑话段子集合、环保教育、二维寓言动画、微观世界虫儿飞狂野周末版、奇幻魔幻设定风光纪录写真、生化灾难危机等等多不胜数。
只有“电影”,它不是,甚至不像。
一部电影,或者说,一个典型的电影剧作文本,是有一条主干的。
一般来说,主干是用事件(或者说矛盾冲突)推动的,如果没有足够的事件推动主干发展,主干就是一条软绵绵的小树条(有这种东西么....)。
所有旁支外节都是从这条大主干中延伸出去的,换言之,这些枝节虽然岔开,但最终的“根”都在主干上。
从巨作上说,枝节都是服务于主干的,而不是自成一块。
[肩上蝶]的这条主干,就是一条软绵绵的小树条。
男主角严国与三个女人的纠葛在电影中基本没有表现出来,严国在电影中的感情经历,就是一杯白开水,开头是这样结尾还是这样,中间几乎不带任何改变。
而这条主线在发展过程中,几乎没有出现什么剧作冲突,整个主线填塞的都是一个一个的小插曲,甚至要严重斟酌下这里用“发展”这个词是否妥当。
电影的剧情展开,明显是点在开场部分结尾月老所说的“三年后他对你的爱是否仍不改变”(原文忘了)上。
用上述的“事件观点”说,“改变”或“不改变”是要用事件触发的,在这里典型的商业文本上绝不能表现为“男主角在床上躺了3个月,于是顿悟”。
换句话说,男主角是否改变,看点基本可确定为他中间是否经受得了各种“诱惑”,这“诱惑”,同样是事件组成的。
但在[肩上蝶]中,主角基本没有受到诱惑,往大了说了,全片就两个事件构成了对男主角的“诱惑”,而处理起来还是极度淡化的。
桂纶镁童鞋在片中的形态基本保持为“黏着”,各种黏男猪,都以为开头的小“黏”是桂童鞋发动怪兽卡的前奏,没想到竟然就是全部了,末了桂童鞋的线也没有补完整。
GiGi的线虽然没有有了一个明确“诱惑点”,但还是一条不完整的线。
首先电影对于这个角色塑造得很不足(其实全片没有哪个角色合格地立了起来),既没有前史交代,好吧要说前史可以忽略那她也没有什么性格特点的表现,新闻记者的身份也只是引出了一个不可理喻的结尾。
这个角色的处理也是过客性质的,在银幕上的效果也是过眼云烟一般空白。
蝶的线更挫了,简直挫到极点了。
戏份上蝶姐认第二基本没有悬念,旁枝末节她则当之无愧是第一。
按说,男猪跟蝶姐虽然是人虫两界,电影作品里不大理会这个东西,他俩作为第一情侣,要是没有点交集那算啥?
但[肩上蝶]真的让你看到平行线的存在了,两者之间只有不带前因后果的动作交集,这些动作交集几乎也没有指向任何结果,哪怕是有动作发生,蝶姐一点回应都没有——有说这是小动物,没有表现反应不是很正常么?
一般来说的确,但电影里既然肯以蝶姐的动物视角带观众进入微观世界,而且还处理成会说话的,那为什么不加点反应动作或者态度表达呢?
在电影中每当切换到男猪视角时我们看到蝶姐各种围观跟尾,但一旦切换到蝶姐视角,我们则仿佛看不到一点蝶姐深爱男猪的行为,蝶姐视角基本在和各种不相干的小昆虫瞎扯。
化蝶三年,三年啊!
这么一波带走几乎不交代你伤得起么?
完全可以说连“肩上蝶”的意义,电影里都没有足够的交代。
其实把《你的肩膀上有蝴蝶吗》这种文章改成电影难度不小,这类文章往往看起来很带感,但一旦动手改为剧本则几乎等于重新创作。
以这段作例子:“蝴蝶伤心极了,接下来的几天,他常常会看到自己的爱人和那个男人到山上看日出、在海边送日落,曾经属于自己的一切,转瞬间主角都换成了另一个男人,而他自己除了偶尔能停落在她的肩膀上以外,竟什么都做不了。
”(摘自网络文章《你的肩膀上有蝴蝶吗》)这种就是典型的网络短文文本,这段真要在电影里照原文拍出来,那就是一段过场戏,没有重要事件发生。
问题是这种网络短文以剧本角度算基本都是过场戏,电影不可能是过场戏的堆积,重要场景必须依赖重要事件,如果例子段落要改成非过场戏,最起码要在看日出或者送日落时发生事件。
尴尬的是,“化蝶”这个设定让蝶姐(文章里是蝶君)除了围观之外几乎无事可做,在电影文本里没有行动的角色几乎等同于龙套或者重要“道具”,这对改编成电影造成不小的难度;可喜的是,张导改编的剧本里,蝶姐被拟人化处理,有了自己的视角,也有了自己的行为动作;杯具的是,蝶姐的行为动作几乎是与其它小昆虫的互动中触发的,换句话说,她在动物世界这个旁支中经历了一系列事件,可是在与男猪的互动上,依旧是接二连三的过场戏,以至结尾难以与前面形成因果关系。
[肩上蝶]的栽跟头,栽在了网络文本的“过场戏”特征上,因此哪怕它糅合了各种各样的元素,出来的效果也只是一个四不像,只是一个个小段子,只是连续的过场戏,它的主干和人物塑造都存在极大的缺陷,它是一部不太合格的电影。
唯二可赞的:一,在这么雷的片子里,动画特效合成居然没有雷点啊!
二,不说大的,幻想类题材的电影音乐创作久石让独步全亚洲不容置疑,可是为啥他老人家跟中国电影人合作的幻想类电影次次都这么挫啊……
看完了此部充满治愈风格疑似文艺片的动画片后,我有了以下几点不成熟的想法:1,陈坤摘了花,晕倒了,这告诉我们什么?
我一直不明白。
我以为导演有隐喻。
看到最后我顿悟了,老一辈歌唱家早告诉我们了:路边的野花,你!
不!
要!
采!
啊!
采完了自己晕倒女盆友消失你还疑似爱上一只昆虫。。。
伤不起。。。
2、当月老告诉女主救命的代价时,我就在想陈坤会不会等。。。
想着想着就内流满面了。。
能不等么?
能不等么?
不等怎么符合此片积极向上乐观正义的精神?
只是导演你怎么忍心怎么忍心?!
居然让我猜中了开头又猜中了结局。。。
3、剧中所有演员是炮灰。
动物才是主角。
最拉风的是瓢虫而白蝴蝶是蝴蝶中的战斗机(详见最后找花的那一段,目测飞行速度超越神舟一号了。。。
额滴神啊。。。
)4、对演员接下此剧本表示不理解。。。
陈坤可以理解是爱上了独角戏的感脚(其实我一直怀疑他在拍与昆虫对话的时候看着空空的手指就不会看对眼么。。。
),那么三位女主是为哪般啊?
就是为了证明跨种族恋爱天下无敌么。。。
5、看完电影留下来看完了字幕,一是为了看看谁给昆虫配的音,二是为了看看桂纶镁演的角色到底叫啥。。。
6、动画效果我不知道花了多少钱,有些部分确实很不错,但有些部分给了我挂历当背景的错觉。。。
7、电影应该有最高年龄限制或者最底年龄限制,要么给小孩子当动画片看,要么给有阅历上年纪的看,年轻人可能没法理解导演高超而隐讳的表达技巧。
至少我这个笨蛋不懂。。。
8、居然是久石让的音乐。。。。
我内牛满面。。
9、蚂蚱和瓢虫其实是一对好基友。。。
10、国产电影的又一新高度
冲着陈坤看完《肩上蝶》,很多感想,不吐不快。
画面漂亮,风景怡人,让人对大自然心生向往,音乐配合也很好,后来看字幕是久石让配乐,难怪。
三个气质清新的女生和一个执着帅气的科学家的爱情故事,再加上环保的大课题,昆虫动画世界,这种选裁就足以另人佩服,看惯了古装大片,阴谋论,偶尔看看这种浪漫小清新,神清气爽。
那帮国产文艺导演终于有人开始尝试探索这种生态科学环保题材的电影了,就冲这种勇气,值得称赞。
好了,优点说完了,该吐槽了。
导演整个的脱离现实,幻想出了一个现实中不存在的美丽岛屿,这岛屿四季如春,风景如画,有一个孤独的科学家每日刻苦研究珍稀动植物,电影中男女主角一再强调这个岛的独特性,我可以确信的是这样的岛也只能存在于那帮爱幻想的文艺青年脑海中,供他们YY,既然这样的客观环境不存在,导演还想象力丰富的想要折射出人与自然的关系,环保之类的宏大题材,那就是与现实严重不接轨的痴心妄想。
且不说搞科研是一件多么枯燥乏味烦琐的事,光就说岛上只有一个科学家就已经够离奇了,任何一个有常识的人都知道科研工作是不可能一个人完成的,连一个助手都没有,福尔摩斯那种智商的还有个医生助手,这倒好,陈坤一个人就搞定了。
实验室还兼当主角的家,花花草草好不漂亮,男主角和女朋友腻歪也在这里,那个可以影响世界的科学研究也在这里,到处都可以看到前女友留下的生活气息,就是看不到一点科研气息。
做实验连白大褂也不穿,连显微镜都没看着,就拿着几个培养皿在那里摆弄摆弄,这就是科研?
房子从外面看就是一个林间别墅,大落地窗,宽敞明亮,每天工作就跟度假似的,这种氛围能产生影响世界让联合国级别杂志的记者都来采访的科研成果,那才真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导演,这就是您对于植物学家的理解吗?
这种科研也就只能存在于您的想象之中了。
陈坤和梁咏淇的对话实在很无聊,本来一个科学家和一个环保记者之间关于环境和人的关系的深度探讨,两个知性的人的深入交流,更何况还有一方暗恋,本应该更有火花,可是台词白痴,无非就是那几句保护环境,消毒会破坏这里的生态之类的台面话,太宏观,太概括,没有一点对于环境与人的关系有新的视角有启发的探讨,这个科学家的成色让人怀疑,再加上他对于前女友离去的深度悲伤奠定了他的忧伤基调,这就是一个文艺青年的调调,不是科学家的调调,尤其是在岛上怀疑有传染病需要撤离,他的科研到了关键时刻的时候,陈坤也有愤怒,也有爆发,作为一个热爱科学的人他也有自己的坚持,但是这个时候影片节奏仍然很慢,仍然是那种缓缓清新的范儿,电影并没有把观众代入到真正危机的时候的感觉,剧情张力不足,梁的安慰也很无力,“就算是为了为你牺牲的人,你也不能放弃。
”这种话让人无法感动,让人无法不怀疑他搞科研的意义和价值。
只要相信信任对方,总会有奇迹出现的。
每天醒来,我都能够听见宝宝的声音,我会一直等下去,只希望她早日出现。
这类文艺腔的台词也奠定了整部电影的文艺爱情基调,这不过是一部披着科学外衣的文艺电影,要不是陈坤我真看不下去了。
PS:看了看其他影评,吐槽更甚,深感一句话是多么的正确,“观众永远比导演聪明”
下午在下班前趁着老板不在偷偷溜上豆瓣查了查《肩上蝶》的评分——4.7(大部分人只给了两颗或三颗星),瞬间就凌乱了。
当时从百讲过时看到文艺而小清新的电影海报立刻决定买票,让自己接受接受这种文艺味的熏陶,遏制向猥琐大叔发展的趋势,心想说不准我啥时候还能够找到四娘那种一双帆布鞋坐在窗边、抬头仰望天空四十五度角肉牛满面的感觉,谁料最终还是碰上了这狗血的电影,被豆瓣上纯种文艺青年誉为“文艺爱情奇幻环保宣传片”(我擦…)。
狗血电影当然也可以当治愈系,比如看完后吐吐槽神马的,于是,兹决定写点东西悼念我那十元人民币。
关于演员: 据说,很多人是冲着桂纶镁去的,桂纶镁的确很契合小清新风格的电影,有种自然散发的淡雅的青涩感。
但是,当桂纶镁这个角色出现的时候,她那双分齐耳短发头型瞬时让我觉得她似乎经历文革插队回家,但可能这个发型正好传达了这种青涩感吧。
陈坤,演技自然不用说了,不过我真的觉得陈坤已经有些向怪蜀黍发展的趋势了,特别是想到娱乐版中说他儿子已经蛮大了的时候。
至于江一燕,坦诚说,我买票看这部电影有一部分还是她的因素。
其一是《南京南京》首映的时候我参加了,她当时有出场宣传,谈了些自己对角色的看法,不疼不痒。
其二,去年和她一起在重庆拍过一部电影。
一方面,在剧组时,大家似乎对江不太感冒,主要还是江一燕童鞋并不算一线二线明星,也就在三线徘徊,但似乎架子很大,全剧组很多事情都需要围绕她转(她在那之前只拍过《南京南京》算稍有点名气)。
另一方面,与她和她周围的一些朋友接触后也发现这个瘦弱小姑娘也有自己的很多苦楚。
其实,大家都是出来混的,谁都不容易。
有这些渊源,正好也有空,就来看看这部电影了。
大屏幕上,江一燕却是不漂亮,脸蛋并不算精致,平凡得扔到人堆里都不会有人会注意到她那种,加上表演和角色缺乏张力,远没有《南京南京》中那个舞女震撼人心,所以,对她的评价只能是:差强人意,甚至乏善可陈。
另,豆瓣上大家一致认为,“好吧 唯一还有点好感的东北蚂蚱和瓢虫出来了!
这应该是本片演技最好的两位了!
鼓掌!
就派你们俩去飞红毯了!
”汗==b 关于剧情 剧情之狗血让这部片子文艺得搞笑,搞笑得有些小无聊,倒是其中穿插的各种动物的卖萌可能对小盆友的胃口,所以,我觉得这部片子可以把真人的部分剪掉,留下昆虫的部分,改名《昆虫总动员》,再重现以儿童电影的姿态上映,票房肯定更好。
在电影开始前,二妈发短信说这部电影“据说是苦逼爱情片”,爱情片是一定的,至于是否苦逼,当时我就在心里持保留态度,因为很多苦逼杯具到最后到变成了洗具,演员在拼命煽情流泪而屏幕下观众们各种欢乐。
故事开始了,讲述了一男一女的爱情故事,然后忽大忽小、变形精钢似得月老恐怖地出现了,然后小三(桂纶镁)出现了,然后小四(梁咏琪)出现了。
小三的定位是一个青涩少女,可惜青涩少女最后去读七年的学位去了,当时瞬间感觉她向世界上第三种人——女博士发展了。
小四的定位时成熟知性女,可惜因为后面太无聊了,完全没注意最后小四的下场是怎样的。
小三和小四分别是两种类型诱惑着陈坤,分别承担着黑白老鼠的上下两个部分的故事,而最不给力的是不懂为什么男主还是选择了没有特质的江一燕。
总的说来,三位女主都像是来打酱油的…没多久就闪掉了。
故事情节奇幻而狗血,更关键是故事本没有高潮,而编剧故意要塞上一个环保主义、爱情还有学术研究交相辉映的高潮。
不得不说这个高潮装得有点假。
另外,剧中有大量大量的不合逻辑之处,让人雷得里嫩外焦。
比如明明有桥江一燕何必要趟水而过,她是为了告诉大家“亲们我又拍电影为你们湿身哦”还是怎样?
又比如请来的警察为神马是西方白人怪蜀黍?
再比如故事情节后期逻辑的混乱。
等等不一而足。
我想知道,是不是编剧低估了观众的智商,还是我们高估了编剧的智商?
关于音乐、台词和声音 据说音乐是出自久石让之手,在我有限的记忆中久石让做过宫崎骏的动画作品,善于把握大场面的音乐。
而在电影中,当身穿隔离服的医生们进入小岛,瞬时响起了大片式音乐。
我想咆哮:你可以不用管乐吗亲?!
你可以不用弦乐吗亲?!
你可以不要把一个很不大片的画面配上史诗般壮美的交响乐吗亲?!
当时我觉得我瞬时被音乐抽离出这个所谓凄美哀婉的爱情故事而看到一个两个三个四个的斯巴达将要远征出战,太穿越了!
梁咏琪成功用台词塑造了一个怀春熟女的形象。
当梁咏琪春心荡漾满脸YY地吟诵出“其实我也很欣赏他”,全场的观众哄笑,都被她雷得整个人都思密达了。
当然,不必用台词,用声音就征服了观众的还要数江一燕。
当江一燕化身成蝶,在窗外累得只能发出且不断发出“呃呃”的声音的时候,我分明听见周遭一阵又一阵YD的笑声,是大家都XE和重口了呢,还是淫民群众的力量又增大了,我不好说。
关于画面和特效 对于这部神奇的电影,我只能用神奇来形容。
毫不否认,特效做得不错,真实而精细,but,背景做得忒假了点,缺少了些质感。
导演没有做好预算平衡啊。
另外,光线做得太次了,也有可能是导演有意为之吧。
很多场景看起来就是在室内搭景速成的。
大致就这些了吧,总之,这部奇幻电影真的是极品,供大家轻松轻松吐吐槽也就差不多了
7月8日和女友一起看的~同场不少情侣~还有不少带小孩的~喜感不断~结束字幕时~白鼠黑鼠的画面~发现几对情侣拥吻~~小小的感动中~很奇怪评分居然这么低~我们内心都渴望纯真~但嘴里却说着谎~认为这是一种傻里土气的表现~在这个商业片速食节奏的今天~你敢用诚意去说你想说的吗?
画面奇幻唯美~配乐空灵流畅~童趣纵横交错~爱情平凡坚守~~直指内心地说出我们平时不轻易表达或许无法言说的最真的情感~~在追求品质生活的时代你会感到一种从物质里抽离出的清凉爽快~~但习惯商业大片的我们似乎已对这样的文艺兼绿色主题的爱情片已食之无味了~不知是导演的悲哀还是我们的悲哀~
差了一颗星,是因为的确剧情中有脑残部分的出现。
但这些缺点,不至于把本片的亮点全部掩盖。
更不至于像而今的豆瓣上一片骂声,似乎口水足以将刚上映的影片从各大院线上急急的淹没拉下。
各位豆友们,省省吧,工作的工作,抱孩子的抱孩子,别在这围攻一部起码主题健康向上、画面音乐优良的大陆国产片啦。。。
久石让的配乐什么的倒真没注意,日本大师的致敬略掉。
特效用的有点滥,但实景拍摄也一定足以养眼。
故事的原创性足够吧,摆脱庸俗虚构的小清新小文艺,有着专业的生物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视野不局限于青年们得小情小爱之中,环保的主题被适当的放大,算是升华。
片子剪得还不错吧,没有明显的漏洞和生硬的衔接,动画与手绘的插入算是一大亮点,是当今影片中少见的创新。
黑白老鼠的故事引起了很多人共鸣,相信这已然是本片的一大成功。
至于每次出场总能引起全场笑声的蚱蜢与瓢虫,为本片增添许多戏剧效果,让原本有些悲情的影片恰如其分的轻松起来。
美轮美奂的叠瀑与花草,相信每个人在荧幕下都会眼前一亮,这美感,我们需要。
对豆瓣上的两极形势的评分与无人看管下无序的叫骂早就有所反感,对这部影片的攻击尤甚。
谨希望指出这些本片的可取之处,留一方净土,还原影片本色,莫让没有素质的骂骂咧咧遮蔽双眼。
一位身为资深豆友的同学安慰我说:豆瓣上扎堆的愤青,已经把骂当成了习惯。
其实她不说我也早已发现,所谓的专业观影人就是骂的最凶的,似乎找茬再加上扎眼的污言秽语就会成为热门影评。
如果豆瓣只是大家发泄的地方,那它的存在便不再那么有意义了吧。
说句老实话,就算是那被发行方剪的93分钟也不可能达到预期过亿的票房。
报道中也说过,93分钟版中会把黑白老鼠段落剪掉。
老天,您还不如把梁咏琪剪掉。
而发行方所说的93分钟会更赚钱,在我看来,也就是增加放映场次,忽悠头一拨对口碑不了解到观众。
所以这片子不行就是不行,再怎么修剪也就这个样子了。
我相信那些商业运作成功的电影,至少电影本身是有可圈可点之处。
初看名字,还以为是很文艺的,《肩上蝶》第一想到的是肩膀上有个蝴蝶样的纹身……结果看完之后,完全颠覆。
他说:两只老鼠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相信对方,信任对方,总会等到彼此见面的那一天,是的,他等到了,那是因为他的坚持,他的信守承诺,更多的是对爱的忠贞,他经过了考验,所以,她回到了他的身边,他们是注定要幸福的。
本来在看完后是觉得不错的,无论是黑白老鼠的故事,还是陈坤那忧郁的脸,还有他们为爱所做的一切,挺感动的,一向泪点低的我还哭了几鼻子,可是上来一看影评竟低到如此地步,细想来豆瓣向来对电影都很高要求,不然也不会这么爱豆瓣了,只是,这次要为肩上蝶说句话,这只是一部动画+奇幻+爱情的电影,要看文艺片的绕行,因为它没有深远的意义,要看动画的请绕行,因为它没有像《机器总动员》的画面感,要看奇幻的也请绕行,你会很失望的骂街,但是你如果要看爱情片,那就不如试一试吧。
现在人们对爱情越来越现实,诱惑多了,变化大了,忠贞少了,太多的条条框框去约束和衡量爱情,倒不是说要去追求纯爱不真实什么的,只是想感慨一下现实周遭,还记得凤凰古城一个酒吧的牌子上写着:如果爱,其实爱是没有如果的,爱就是爱了,不爱就是不爱,年龄的差距,收入的悬殊,种族的不同等等都是借口,只因没有爱的入骨入髓。
好了,宽容些,它只不过是一部有关爱情的电影,与其挑剔逻辑混乱,配音低档之类的,不如静下心来,跟着电影冗长清淡的剧情,回味一把唯美的爱情,跟着一个痴情的男人一起去等待没留下一句话就消失的女友,看看黄果树瀑布在电脑制作下画面还是很美的。
最后,对于这种争议电影,永远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好评也好,差评也罢,从中体会自己心中的那一份见解吧。
写到这里,忽然释怀了……
三星给桂纶镁,一星给江一燕,一星给免费票。
有实力的人才会有野心。
我觉得挺好的,没有多复杂。配乐不错。
……止步不前
我擦 豆瓣的黑手党越来越多了,这电影虽说不是最棒的,但也不至于给这么低的分数啊?
尼玛 这是动物世界啊
导演强调说5000万出来的特效,整个悲剧。故事也挺弱的,就不说江一燕的配音了……嗯嗯啊啊的,拍三级片啊。
中国自然爱情主旋律奇幻动画剧= =
久石让赞,写台词的自重…………
久石让,张之亮,坤先生。黑白老鼠的故事,还有蚱蜢那句“屁“,还有江小姐化蝶后的喘!息!声!(刚开始差点看不进去,后来这些亮点勉强撑住了)
为了久石让,也要给5星!!
最开始以为是爱情片,没想到是环保宣传片。想表达的太多反倒削弱了主题,故事支离破碎,人物几乎不可信,情感缺乏打动人的地方。特效的使用有点小题大做的意思
除了环境保护有点。。其他没有大家说的那么差吧
《肩上蝶》是一部神奇的电影,它一开始是个爱情片,然后变成科幻片,又变成动画片,再变成喜剧片,变成灾难片,最后结尾变成一部鬼片!
两只老鼠的故事到桂纶镁离开的时候就要结束了,后面再提起来就没什么意思了。觉得江一燕演这个角色不适合,喜欢梁咏琪,陈坤虽然不出彩但也还行。
如果是动画会好很多 用真人演就觉得很傻 剧情很薄弱 音乐不错
如果没有陈坤,这部片子简直烂到底!江一燕的表演方式简直是三流水平!
拍烂片还他妈的装可爱最讨厌了
兒童片看不懂麼
每一个场景都好美的说 几条线索也都很清晰 也还算有一定的笑点 久石让果然是配乐大师哇 不过桂纶镁居然演一个高中生 叹气. 江一燕的演技也真是受不了 演得很像杜拉拉里面的王珞丹 呕吐. 月老那段等桥段真是郁闷死了。最后最后 另外两只蝴蝶的对话,再久石让的音乐响起,我盈眶了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