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是女儿

아빠는 딸,父女变错身(台),老爸是闺女,爸爸的女儿,Daddy You, Daughter Me

主演:尹宰文,郑素敏,申久,李一花,李美度,沈亨倬,姜其永,许嘉允,敏度希,朴明秀

类型:电影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17

《爸爸是女儿》剧照

爸爸是女儿 剧照 NO.1爸爸是女儿 剧照 NO.2爸爸是女儿 剧照 NO.3爸爸是女儿 剧照 NO.4爸爸是女儿 剧照 NO.5爸爸是女儿 剧照 NO.6爸爸是女儿 剧照 NO.13爸爸是女儿 剧照 NO.14爸爸是女儿 剧照 NO.15爸爸是女儿 剧照 NO.16爸爸是女儿 剧照 NO.17爸爸是女儿 剧照 NO.18爸爸是女儿 剧照 NO.19爸爸是女儿 剧照 NO.20

《爸爸是女儿》长篇影评

 1 ) 父女

影片是用的老梗,但是内核却不同以往,不是爱情,是亲情,国内看到这种片子真的很少,全都是粉丝电影,不然就是不停叠加大咖拍电影,类型片缺少。

笑点不大不小,但不尴尬。

还有爸爸部分也好豁的出去啊哈哈哈哈哈!

所以看了下去。

后来了解到是翻拍,觉得韩国有的时候本土化做的还蛮好,不会水土不服,会很细腻。

比如这部片子,不会以说教的方式,各种小细节让你自己感同身受,会从其他角度潜移默化的点明主旨。

这类温馨的片子很多人说适合一家人一起看,但我觉得会因为不好意思而忍耐感情的释放。

如果看完了觉得不错可以推荐他们看,静静的互相体会子女间平时说不出口的那些感情,也算是一种另类的“告白”,相信他们看完会懂的……想起几句歌词:我知道你的辛苦,明白你的付出,却忘了如何跟你相处,我们都不善表露,可心里全都清楚,我心里有满满的爱,可是说不出,我知道你一直默默关注,无论我光荣或屈辱我害怕有一天自己苍老,成为你的包袱,我会在你身旁把你搀扶,就像当初 你带着我,走出人生第一步。

 2 ) 论换位思考的重要性

人生中并没有容易扮演的角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负担和难言之隐,但千万不要让这份压力变成彼此的枷锁,就像电影里面的爸爸和女儿那样,非要到亲自体会了别人的人生之后,才知道自己对别人的藐视有多不应该。

父亲体会到了学生生涯的竞争力那一段其实挺真实的,现今社会的门槛和对孩子的眼光都放得太高了,无形中给了他们很大压力;同样的社会对中年男子的包容度也是很低的,打工阶级的常常要对上级唯命是从,不仅十八般武艺都要精通,甚至下跪都是家常便饭,这真的是很值得反思的一些情节,相当不错的影片。

 3 ) 看过后才知道,人和人之间的相处最重要的是什么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大部分都源自同理心的缺少,说白了就是很少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以自我为中心,过度放大了自己的委屈和不易。

今天推荐的影片《爸爸是女儿》上映于2017年,片长115分钟,豆瓣评分7.1。

这种看到开头就能够想到结尾的影片,要想抓住观众,只能以剧情取胜,特别是一些轻喜剧,要有足够的笑点或是动人的故事做支撑。

否则就变的深度不够,笑点全无。

影片以一段家庭录像开始,年幼的女儿坐在父亲的肩头,阳光透过树叶洒在父女身上,其乐融融。

电视的这一头坐着人到中年的父亲,作为化妆品公司的科长,终日忙碌工作,对女儿关心不足,加上女儿到了青春期,父女俩的矛盾越来越严重,甚至连话都不愿意说了。

其实最开始可以看出,父亲一直都想和女儿好好谈谈,回到女儿小时候那样的亲密关系,主动找女儿说话,为女儿着想。

影片开始我们就能够看出父女俩的种种矛盾,爸爸觉得女儿学习不够努力,不能体会自己的辛苦,女儿觉得爸爸不理解自己,从两个人日常的相处中可以看出女儿对父亲的嫌弃,甚至在上学的路上都不愿意一起走。

就像罚跪一定会下雨,偷听一定会出声音一样,父女俩因为一场意外,互换了身体,父亲成了女儿,女儿成了父亲。

刚开始两个人适应的过程比较尴尬,为了怕被别人说是神经病,在面对妈妈和其他人时,决定保守秘密。

于是换了身体后的女儿把校服裙换成了裤子,走路开始外八,爸爸开始打扮自己,买喜欢的西装,斜背的小挂包也是挺萌的。

互换身体后,两个人开始越来越理解对方,说的话也越来越多,换身后的女儿突然发现,父亲的包用了好多年,父亲的脸上皱纹突然变得好多。

而换身后的父亲也开始理解女儿,学习很辛苦,有自己喜欢的男生真好。

当女儿陪着父亲和男生约会的时候,坐在公交车上的女儿看着父亲靠在喜欢男生的肩头,就好像自己喜欢的人真的被抢走了,也是通过这件事,女儿对父亲说出了时隔多年的谢谢。

换身称父亲的女儿成了化妆品公司的基层领导,处于对同龄人使用化妆品的了解,一改父亲原来在公司的处事方式,给父亲带来了麻烦,同时也出现了新的转机。

整体来说,这部电影的情节设定略显老套,但是很多桥段都比较搞笑,加上尹宰文和郑素敏的自然演绎,还是值得在放松的时候看一看的,顺便重新思考一下待人处世的方式。

影片最后,父女二人终于达成和解,互相理解了彼此的难处和不易,同时也更加珍惜彼此。

 4 ) 日版和韩版的对比

这部和日本拍的父女七日变属于同一原著改编,日本的父女七日变(下称日版)因为是连续剧,能有更多篇幅描述人物内心和讲好整个故事,而韩国的爸爸是女儿(下称韩版)是电影,所以大刀阔斧的删改了很多。

韩版

日版1,灵魂互换的条件,日版是爸爸岳母乡下的桃树,两人吃了上面的桃子并要触发舍命保护事件才能成功,韩版就变成爸爸岳父家路上的银杏树,两人站在树下许愿并触发事故即可。

2、妈妈在日版是父女在家各种故事不可或缺的人物,也是爸爸“出轨”事件的中心人物,在韩版中,妈妈直接就回娘家了,也就自然的将女儿在妈妈做面膜期间帮自己洗澡的段落删了,女下属也不会和妈妈争抢爸爸了。

日版“外遇”

日版洗澡3、爸爸和女儿男友的互动上,日版体现了女儿含蓄的一面,人物心里活动也更细腻,韩版直接就让变成爸爸身的女儿牵着男友的手走到家门口,女儿身的爸爸在后面跟了一路,也是让人大跌眼镜。

韩版牵手回家

日版点到即止4、人物行为上,日版的父亲将女儿可爱的一面演绎到位,女儿感觉还是欠缺了些火候;韩版父亲在KTV处的风骚舞姿以及女儿面试时弹奏的刚阳之气,都让人眼前一亮;

韩版唱K

韩版弹琴

日版官博演绎可爱的一面新恒结衣出演日版女儿时是19岁,样子更贴切作为学生的女儿,但对于诠释女儿身的爸爸就更有难度;郑素敏饰演韩版女儿时是28岁,看上去不太像学生,但对于饰演女儿身的爸爸来说,多了一份成熟感,更容易让人接受。

日版新恒结衣

韩版郑素敏5、穿着上,日版人物互换后穿着并没有太多刻意改变,而韩版中父亲对女儿的穿着很在意,就算穿裙子里面也套个运动裤,走起路来女儿身的父亲也是大大咧咧的,这里对于男同胞来说,肯定觉得韩版演绎的更到位。

韩版裙子里套裤子

韩版走路姿势看这类片子就要注意细节,细节决定成败。

建议先看韩国这部然后再看日本那部,如果反过来看,就会觉得韩国这个缺失了很多东西,比较空洞了。

韩版

日版

 5 ) 爸爸是女儿

一部充满家庭温馨情感的作品,主要讲述了父亲和女儿奇幻般的交换了身体,不得不使用对方的身体生活,在现实中遭遇各种不便的同时,也逐渐更深刻地理解对方,重新找回被遗忘的亲情的故事…………………!!!

挺好的一部轻喜剧电影,适合假期与小伙伴一起观看…………!

…!!!!

………充满了家庭的温暖!!!!!!!!!!

 6 ) 可惜了伊宰文演技在,但这片子真的一般

不得不说,伊宰文这样的韩国电影常见面孔,应该算是演技一直在线的电影演员把。

无论韩国电影怎么样,但是演员的演技还是在线的。

但是奈何这个片子真的很一般,喜剧效果很低,最多算个爆米花电影,看看就行了。

身份的互换,然后一连串的事情,然后父女和解了解各处的痛点,很俗套的故事情节,电影完全没什么出彩的地方。

好在伊宰文演技还在,看的时候也不显得尴尬。

这个职能算是爆米花电影,6分不能在多了

 7 ) 《爸爸的女儿》------我和我的爸爸

这部电影看了真心有一段时间了,倘若不是放在迅雷已删除里没彻底删除,我几乎忘记,我还看过这部电影。

我是又百度了,看了一眼剧照,才恍然大悟般,这部电影,已阅。

说真心话,此类型韩国轻喜剧,有些还不错,这一部真心一般。

出于2个目的,写下这篇文章。

一, 就是单纯记录,我看过的电影感受。

此类have to的感觉参照以往,不赘述。

二, 也是和一差不多,写感受。

今儿就写写我和我的爸爸吧。

我一直都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独立的,自私的,都是两两之间的,比如ABC三人,是好友,A和B,A和C,B和C之间都是不同的,倘若A和B在交流,C进入,都会有些细微的变换,没有刻意隐瞒,没有刻意掩饰,它就是不同的。

推及家人也是。

我在过往的文字里不止一次写过我和我老妈的感情,其实说句良心话,还是老爸更疼我。

爸爸和女儿,爸爸和儿子,妈妈和女儿,妈妈和儿子,姐姐和弟弟,姐姐和妹妹,哥哥和妹妹,哥哥和弟弟,这种关系都是不同的。

这里面共同的感情是亲情,是共通的,但彼此有很多细节的不同。

其实我并不羡慕独生子女的家庭,虽然我认为在我人生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是那么的多余,当然,现在依然如此,去探讨,去明确生活的价值,活着的意义,我活了近30年,也不能让某一个信念一直支撑着我。

有句话说的好,没有对死的恐惧,怎有对生的渴望,我想了多少完美的死法,让我不死的原因,却没有找到。

写到这里,我问我自己,为什么还苟活于世,可能我还是有点怕疼。

扯远了,回答我和我的爸爸。

遗传真是件可怕的规律,尤其是性格方面。

因果报应,轮回,对于我家再适合不过。

暴躁脾气的奶奶,暴躁脾气的爸爸,暴躁脾气的我。

按照老妈的一句,我们三个人最常说的一句话,我比ta强多了。

老爸向老妈说,他比我脾气好多了。

这里是肯定句。

我向老妈说,我比我爸脾气好多了。

我也是肯定句。

我妈估计按照表情应该是捂头那个,很无无奈。

老妈说,我和我爸 半斤八两。

不过真心话,这几年,我爸脾气好多了。

也是是年龄真大了,一些事情放开了,性格也被我妈感化了不少。

而我,接人待物,还是烂。

我记得初中那阵,因为语文老师要求,有写日记的习惯。

虽然日记不在了,我模糊的还有印象其中有些片段,我曾经努力的初中生活,进入城市读书那点自卑,没有好的学习方法,所谓“死学”,在别人眼中努力却始终中游的成绩,要强的性格,其实感谢爸妈对我没有底限的信任,让我知道我哪怕考的再差都是他们心目中的好孩子,也让我知道,我永远和弟弟不是一种类型的孩子。

日记中我记得有好多次,我都痛恨到父亲极点,甚至有很多诅咒甚至想杀了他的冲动。

其实作为子女,并没有什么资格去批评父母作为“父母”的权力,他们赋予你生命,已经给了你最重要的生活资本,只是有些时候,我索求的太多,认为他们欠你的太多。

老妈说,刚结婚,他们关系还很好,后来老妈怀孕了,老爸的一些性格缺陷便暴露出来,婚前那些浪漫情调一旦遇到柴米油盐便早已化为泡影,奶奶也不是那么疼惜儿媳妇的人,后来生了我,再后来有了老弟,那几年,是我们家最困难的几年。

老爸并不是一个很理解或者说很体贴的人,我真佩服老妈当时容忍,当然,这也是那个年代妇女优秀品质,如果当下,早就离婚了。

所以当今离婚率这么高,80后,90后,都是所谓的“自我”主义,独立,自我惯了,哪里容得下那么多指手画脚,倘若婚姻里,两个人在一起不如一个人,这个婚姻就是束缚,连围城都不是,围城起码外面还有个安全的围墙,而这种婚姻只有被舍弃的份。

老妈说,老爸最大的有点就是责任心强。

对家庭负责,他如一个勤勤恳恳的老黄牛,不辞辛苦的为整个家奋斗了大半辈子。

我刚出生,家里穷,所有好吃的,有营养的,都给了我。

后来老妈怀了老弟,妈妈说,那时候穷,整个孕期,只喝了一次排骨汤,结果老弟当日就出生了,他是多需要营养啊。

所以老弟出生后就瘦瘦的小小的,所幸,好在现在长高了,长开了。

哦,这时候的老爸在做什么。

不得不说,在处理婆媳关系方面,老爸真是差到极点,无论何时,何事,在他心目中,老家,其父母,其兄弟姐妹的利益高于一切,都是狗屁扯淡。

那时候老妈怀老弟,受尽各种苦,老爸,说真心话,你做的实在是太差了。

当时,那时候我,是家里花钱最多的,我喝得是麦乳精,很高端的东西,老爸那时候几十块的工资,我和老家消耗了大半。

老爸总是回忆,那时候骑着他的自行车,上坡,我那时候唱着世上只有爸爸好,老爸有了动力爬坡。

多少年后,我感觉和父亲都没有什么共同话题可以聊,我再也唱不出世上只有爸爸好这种歌,老爸随着年龄增大,越发敏感和惆怅,动不动就落泪,“好矫情”啊。

小学里,小学一年级那会,他最敬爱的语文老师,黄老师说我自私,从此之后,老爸再也没有联系过这位老师。

哈哈。

小学四年级,镇里联考,数学考了77分平均分,四年级的暑假,过得真心无语,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那年夏天的小黑板,黑板后面的壁虎,那年夏天挨过得巴掌,那年夏天吃过的西瓜,那年夏天的二姐,那年夏天的蝉鸣,都留在记忆里,竟然没有忘却。

初中,初中的时候就去城里读私立学校,那时候老爸工作估计也就一千多吧,我那时候生活费,120元,那时候家里真心蛮拮据的。

初二的时候,为了我和我弟弟好好学习,买了DVD,恨死那东西了。

金山学习还是什么鬼,说实话,老爸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因材施教,那时候也许是叛逆期,过得并不是很好。

我记得初二的时候奥赛班数学复习,那掉下来的玻璃球和老爸的气急败坏。

初中因为和姨哥同一届,总是比他考得差。

初三那年老爸去新疆,为了自己升迁,为了多给我和弟弟赚点钱,在最叛逆的时代,赢来了我人生,应该是第二个逆袭吧。

第一个逆袭,应该是小学5年级。

高中,好不容易通过不懈努力,按照我老妈的话应该是超常发挥,当时副榜进的育才,又副榜进的一中。

不过在我们心目中,我已经做得很好了,当然我希望自己还可以再好一点,如此,可以省下来好些银子。

高中三年成绩真心一般,估计班里20多名的样子。

高考也是一般般,后来复读。

第二年高三像是开了窍,应该说第一次知道如何思考了。

属于开窍晚的学生,高考又是超常发挥。

其实我们这么这些人读了这么多年的书,我感觉,没有所谓的超常发挥,所谓的黑马,都是平素努力的结果。

那些因为心理素质落败的选手,还是实力不济的表现。

所以,我失败,只因为我曾经不够努力,和天时地利均无关。

我还记得两年高考后,老爸在小房间里给我研究报考自愿的那些汗水,第二年我得知自己不能去北京后做了一个甩手掌柜。

高中里,老弟上网被抓,那时候对老爸也是万分怨恨。

大学,七年生活就那样一晃而过,真心话,我感觉,这七年过得蛮充实的,当然也是单调的,医学生大都如此吧。

即使工作了,也是相对狭窄的圈子,彼此交流就是疾病、病情、病人、医患关系,如诊断,如何评估病情,彼此之间乐此不彼,却让太多的其余人无法进入。

大学和老爸交流更少了。

一年寒暑假回家,基本上窝在家里,和老爸因为脾气不好,蛮多争吵的,也不知道因为什么争吵,也都是父母迁就子女,最终父母妥协彼此和好。

高考那时候因为什么事情,差点撕了录取通知书,可能大抵也是我嫌弃老爸强迫症,一遍又一遍该给我带多少钱。

大学和老爸发过一封email,当时选自愿的时候,我是老爸的孩子,和他性格相仿,知道用什么方式得到我想要的结果。

我向来独立惯了,初中在外面读书,习惯群居生活,也离父母越来越远。

工作了,回家就更少了,老爸要比老妈还要担心他闺女什么时候可以嫁出去,只奈缘分未到,人也懒,现代社会年轻人都不愿意将就一直单身。

前段时间,老妈在我这里呆了一个月,又聊了下他们结婚的情况。

聊了下老爸当时为何选择老妈,真心话,老爸真是个渣男,老弟也是,其实活在这个世上的芸芸众生,我们或许现在,或许曾经,都是如此自私的存在着。

如果有来生,您是否还愿意做我的父亲?

如果有来生,我是否还愿意做您的女儿?

我想我知道您的答案,我却不知道给您什么答案。

感谢您们让我出生,尽管我无法选择,虽然这一生过得幸福,但倘若有来生,我依如曾经的选择,我宁愿不出生。

不是这生我过得不好,而是我不知道如何走完这一生。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我曾鄙视的,远离的,结果都是妄想。

出门在外这么长时间,越发明白,家,才是最温馨的港湾,而,家人才是最亲的人。

2017/8/15爸的女儿》--我和我的爸爸这部电影看了真心有一段时间了,倘若不是放在迅雷已删除里没彻底删除,我几乎忘记,我还看过这部电影。

我是又百度了,看了一眼剧照,才恍然大悟般,这部电影,已阅。

说真心话,此类型韩国轻喜剧,有些还不错,这一部真心一般。

出于2个目的,写下这篇文章。

一, 就是单纯记录,我看过的电影感受。

此类have to的感觉参照以往,不赘述。

二, 也是和一差不多,写感受。

今儿就写写我和我的爸爸吧。

我一直都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独立的,自私的,都是两两之间的,比如ABC三人,是好友,A和B,A和C,B和C之间都是不同的,倘若A和B在交流,C进入,都会有些细微的变换,没有刻意隐瞒,没有刻意掩饰,它就是不同的。

推及家人也是。

我在过往的文字里不止一次写过我和我老妈的感情,其实说句良心话,还是老爸更疼我。

爸爸和女儿,爸爸和儿子,妈妈和女儿,妈妈和儿子,姐姐和弟弟,姐姐和妹妹,哥哥和妹妹,哥哥和弟弟,这种关系都是不同的。

这里面共同的感情是亲情,是共通的,但彼此有很多细节的不同。

其实我并不羡慕独生子女的家庭,虽然我认为在我人生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是那么的多余,当然,现在依然如此,去探讨,去明确生活的价值,活着的意义,我活了近30年,也不能让某一个信念一直支撑着我。

有句话说的好,没有对死的恐惧,怎有对生的渴望,我想了多少完美的死法,让我不死的原因,却没有找到。

写到这里,我问我自己,为什么还苟活于世,可能我还是有点怕疼。

扯远了,回答我和我的爸爸。

遗传真是件可怕的规律,尤其是性格方面。

因果报应,轮回,对于我家再适合不过。

暴躁脾气的奶奶,暴躁脾气的爸爸,暴躁脾气的我。

按照老妈的一句,我们三个人最常说的一句话,我比ta强多了。

老爸向老妈说,他比我脾气好多了。

这里是肯定句。

我向老妈说,我比我爸脾气好多了。

我也是肯定句。

我妈估计按照表情应该是捂头那个,很无无奈。

老妈说,我和我爸 半斤八两。

不过真心话,这几年,我爸脾气好多了。

也是是年龄真大了,一些事情放开了,性格也被我妈感化了不少。

而我,接人待物,还是烂。

我记得初中那阵,因为语文老师要求,有写日记的习惯。

虽然日记不在了,我模糊的还有印象其中有些片段,我曾经努力的初中生活,进入城市读书那点自卑,没有好的学习方法,所谓“死学”,在别人眼中努力却始终中游的成绩,要强的性格,其实感谢爸妈对我没有底限的信任,让我知道我哪怕考的再差都是他们心目中的好孩子,也让我知道,我永远和弟弟不是一种类型的孩子。

日记中我记得有好多次,我都痛恨到父亲极点,甚至有很多诅咒甚至想杀了他的冲动。

其实作为子女,并没有什么资格去批评父母作为“父母”的权力,他们赋予你生命,已经给了你最重要的生活资本,只是有些时候,我索求的太多,认为他们欠你的太多。

老妈说,刚结婚,他们关系还很好,后来老妈怀孕了,老爸的一些性格缺陷便暴露出来,婚前那些浪漫情调一旦遇到柴米油盐便早已化为泡影,奶奶也不是那么疼惜儿媳妇的人,后来生了我,再后来有了老弟,那几年,是我们家最困难的几年。

老爸并不是一个很理解或者说很体贴的人,我真佩服老妈当时容忍,当然,这也是那个年代妇女优秀品质,如果当下,早就离婚了。

所以当今离婚率这么高,80后,90后,都是所谓的“自我”主义,独立,自我惯了,哪里容得下那么多指手画脚,倘若婚姻里,两个人在一起不如一个人,这个婚姻就是束缚,连围城都不是,围城起码外面还有个安全的围墙,而这种婚姻只有被舍弃的份。

老妈说,老爸最大的有点就是责任心强。

对家庭负责,他如一个勤勤恳恳的老黄牛,不辞辛苦的为整个家奋斗了大半辈子。

我刚出生,家里穷,所有好吃的,有营养的,都给了我。

后来老妈怀了老弟,妈妈说,那时候穷,整个孕期,只喝了一次排骨汤,结果老弟当日就出生了,他是多需要营养啊。

所以老弟出生后就瘦瘦的小小的,所幸,好在现在长高了,长开了。

哦,这时候的老爸在做什么。

不得不说,在处理婆媳关系方面,老爸真是差到极点,无论何时,何事,在他心目中,老家,其父母,其兄弟姐妹的利益高于一切,都是狗屁扯淡。

那时候老妈怀老弟,受尽各种苦,老爸,说真心话,你做的实在是太差了。

当时,那时候我,是家里花钱最多的,我喝得是麦乳精,很高端的东西,老爸那时候几十块的工资,我和老家消耗了大半。

老爸总是回忆,那时候骑着他的自行车,上坡,我那时候唱着世上只有爸爸好,老爸有了动力爬坡。

多少年后,我感觉和父亲都没有什么共同话题可以聊,我再也唱不出世上只有爸爸好这种歌,老爸随着年龄增大,越发敏感和惆怅,动不动就落泪,“好矫情”啊。

小学里,小学一年级那会,他最敬爱的语文老师,黄老师说我自私,从此之后,老爸再也没有联系过这位老师。

哈哈。

小学四年级,镇里联考,数学考了77分平均分,四年级的暑假,过得真心无语,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那年夏天的小黑板,黑板后面的壁虎,那年夏天挨过得巴掌,那年夏天吃过的西瓜,那年夏天的二姐,那年夏天的蝉鸣,都留在记忆里,竟然没有忘却。

初中,初中的时候就去城里读私立学校,那时候老爸工作估计也就一千多吧,我那时候生活费,120元,那时候家里真心蛮拮据的。

初二的时候,为了我和我弟弟好好学习,买了DVD,恨死那东西了。

金山学习还是什么鬼,说实话,老爸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因材施教,那时候也许是叛逆期,过得并不是很好。

我记得初二的时候奥赛班数学复习,那掉下来的玻璃球和老爸的气急败坏。

初中因为和姨哥同一届,总是比他考得差。

初三那年老爸去新疆,为了自己升迁,为了多给我和弟弟赚点钱,在最叛逆的时代,赢来了我人生,应该是第二个逆袭吧。

第一个逆袭,应该是小学5年级。

高中,好不容易通过不懈努力,按照我老妈的话应该是超常发挥,当时副榜进的育才,又副榜进的一中。

不过在我们心目中,我已经做得很好了,当然我希望自己还可以再好一点,如此,可以省下来好些银子。

高中三年成绩真心一般,估计班里20多名的样子。

高考也是一般般,后来复读。

第二年高三像是开了窍,应该说第一次知道如何思考了。

属于开窍晚的学生,高考又是超常发挥。

其实我们这么这些人读了这么多年的书,我感觉,没有所谓的超常发挥,所谓的黑马,都是平素努力的结果。

那些因为心理素质落败的选手,还是实力不济的表现。

所以,我失败,只因为我曾经不够努力,和天时地利均无关。

我还记得两年高考后,老爸在小房间里给我研究报考自愿的那些汗水,第二年我得知自己不能去北京后做了一个甩手掌柜。

高中里,老弟上网被抓,那时候对老爸也是万分怨恨。

大学,七年生活就那样一晃而过,真心话,我感觉,这七年过得蛮充实的,当然也是单调的,医学生大都如此吧。

即使工作了,也是相对狭窄的圈子,彼此交流就是疾病、病情、病人、医患关系,如诊断,如何评估病情,彼此之间乐此不彼,却让太多的其余人无法进入。

大学和老爸交流更少了。

一年寒暑假回家,基本上窝在家里,和老爸因为脾气不好,蛮多争吵的,也不知道因为什么争吵,也都是父母迁就子女,最终父母妥协彼此和好。

高考那时候因为什么事情,差点撕了录取通知书,可能大抵也是我嫌弃老爸强迫症,一遍又一遍该给我带多少钱。

大学和老爸发过一封email,当时选自愿的时候,我是老爸的孩子,和他性格相仿,知道用什么方式得到我想要的结果。

我向来独立惯了,初中在外面读书,习惯群居生活,也离父母越来越远。

工作了,回家就更少了,老爸要比老妈还要担心他闺女什么时候可以嫁出去,只奈缘分未到,人也懒,现代社会年轻人都不愿意将就一直单身。

前段时间,老妈在我这里呆了一个月,又聊了下他们结婚的情况。

聊了下老爸当时为何选择老妈,真心话,老爸真是个渣男,老弟也是,其实活在这个世上的芸芸众生,我们或许现在,或许曾经,都是如此自私的存在着。

如果有来生,您是否还愿意做我的父亲?

如果有来生,我是否还愿意做您的女儿?

我想我知道您的答案,我却不知道给您什么答案。

感谢您们让我出生,尽管我无法选择,虽然这一生过得幸福,但倘若有来生,我依如曾经的选择,我宁愿不出生。

不是这生我过得不好,而是我不知道如何走完这一生。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我曾鄙视的,远离的,结果都是妄想。

出门在外这么长时间,越发明白,家,才是最温馨的港湾,而,家人才是最亲的人。

2017/8/15

 8 ) 欢乐父女

一部家庭温馨情感剧,剧情温暖又不失搞笑的成分,轻松简单。

讲述了一场车祸使父女交换身体,不得不用对方的身体生活。

父亲在体验女儿上学的苦与乐,如考试成绩大退追女儿的男神。

女儿体会了父亲的职场不易如人际交往各种左右逢源。

就这样彼此在现实中遭遇各种不便的同时,也逐渐更深刻地理解对方,重新找回被遗忘的亲情。

虽然是老梗但是还是还是能够给我们带来深意很温情。

 9 ) 感动

搞笑的部分可以全场(虽然上座率不高)哄堂大笑鼓掌,感人的部分也可以让人频频抹泪。

一对矛盾多多的父女因为身体互换不得不过上对方的生活从而彼此了解体谅,说俗套也新鲜,说新鲜也俗套。

而我作为观众,就愿意吃这一套。

本土化改编做得很好,两主演的卖力演出,也为影片加分很多。

两代人的隔阂始于不能互相理解,一个想尽父亲的责任,一个觉得这样的爱是负担。

面对不同的环境和压力,再加上两代人世界观的差异,消弭隔阂,达成融洽关系谈何容易。

互换身体的剧情让父女俩真正进入彼此的生活和内心,感同身受彼此的喜怒哀乐,如此深刻的理解才能促成沟通。

亲情主题很暖心,感人。

 10 ) 用相互理解去消除代沟

郑素敏演技真好,搭配老戏骨之后,互换身份这个设定毫不违和,近年来讲亲情的故事很多,这种搞笑程度占大部分情节的很少见,没有太多催泪点,但是搞笑之中就把父女相处之道诠释的很好,孩子在上学的青春期,大人在职场的辛苦生存和维持生活的艰辛,彼此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才能维系好亲情啊。

国内亲情片更注重催泪,这种效果往往只能戳中一阵,久而久之观众也会厌倦。

《爸爸是女儿》短评

結局太粉色泡泡。

7分钟前
  • Ruel
  • 还行

没看过日版,但这个太偷懒了,前半段几乎一点心意都没有

8分钟前
  • LAVIE
  • 还行

2021.11.21 想看|2021.12.04 看了三分之一,一般,没有特别看下去的欲望,弃了

12分钟前
  • 较差

嘿嘿 阿坝 桑狼黑哟

13分钟前
  • 明昔
  • 还行

旧瓶装新酒,梗虽老,味还新~7.0

18分钟前
  • 雨中散步
  • 还行

老爸(⊙o⊙)

19分钟前
  • 初心。
  • 较差

叙事松散,人物、线索丢失,这是韩国电影的通病。翻拍的不行……

21分钟前
  • 小乔到手
  • 还行

爸爸牵着学长手那段逗死我了 每个演员都很喜欢

24分钟前
  • 牛油果
  • 推荐

剪辑烂得像屎

27分钟前
  • grimywaifu
  • 较差

灵魂互换感觉都快玩烂了,但这种父女互换,还是拍出了新意,再加上韩国的这种搞笑形式,还挺有意思的,而且笑点还挺多,煽情也恰到好处,虽然细节上还有待加强,但作为喜剧片还是挺不错的,既能搞笑,也能让人体会到做父母,做子女都都不容易,要学会换位思考,互相理解

29分钟前
  • 大罗力
  • 力荐

有点拖沓,很多梗都没有玩好

34分钟前
  • Marigold
  • 较差

灵魂交换,互换身体这也算老梗了,电影电视剧都拍了多少版本了。可这梗交给韩国人拍,还是该笑的时候让你笑,该哭的时候让你哭,不做作,满真情实感的。家庭和家人永远是第一位的。

39分钟前
  • 十个斗的眼窝浅
  • 推荐

包裹着喜剧外衣,温情中衣的哲理片。俩主演很有趣,摄影,配乐都不错,编剧也有巧思,这样看来结合在一起的导演也很好长头发好看,短的贼丑二刷,竟然之前加在最喜欢电影里,之前还有点担心呢

43分钟前
  • 正经的半吊子
  • 力荐

交换身体的梗玩得不算少,这部算中规中矩吧。尽管细节有些老土保守平庸,并没有太让人耳目一新的亮点,但是胜在两位演员还比较到位。郑素敏论演技的话,大概是中等,不过不失,但演员气质独特,发挥也稳定,就是老天爷赏饭吃。

46分钟前
  • 吗嘛女士
  • 还行

开篇不错,结尾略有仓促

50分钟前
  • Hemerocallin
  • 还行

还是比较套路,主要是为了郑素敏看的

53分钟前
  • 🚧Rhéane🚧
  • 较差

「那时候很难,为什么现在觉得容易?」翻拍『父女七日变』,改得很好,片尾采访也超泪目。

55分钟前
  • 淹然
  • 推荐

爸爸的这段舞蹈满分

60分钟前
  • 多不?
  • 推荐

互换的电影真的见了好多,这部就是剧情比较搞笑点,道理什么的也比较浅显易懂

1小时前
  • ·樊樊樊樊樊·
  • 较差

剧本可以,故事拍的太平淡无奇了。

1小时前
  • 发呆哲学家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