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个神啊

PK,外星醉汉PK地球神,来自星星的傻瓜PK(台),Peekay,P.K.

主演:阿米尔·汗,安努舒卡·莎玛,桑杰·达特,博曼·伊拉尼,沙鲁巴·舒克拉,苏尚特·辛格·拉吉普特,帕里卡沙特.萨赫尼,阿马尔迪普·杰哈,瑞玛·德纳斯,迪伦德拉

类型:电影地区:印度语言:印地语,英语,乌尔都语年份:2014

《我的个神啊》剧照

我的个神啊 剧照 NO.1我的个神啊 剧照 NO.2我的个神啊 剧照 NO.3我的个神啊 剧照 NO.4我的个神啊 剧照 NO.5我的个神啊 剧照 NO.6我的个神啊 剧照 NO.13我的个神啊 剧照 NO.14我的个神啊 剧照 NO.15我的个神啊 剧照 NO.16我的个神啊 剧照 NO.17我的个神啊 剧照 NO.18我的个神啊 剧照 NO.19我的个神啊 剧照 NO.20

《我的个神啊》剧情介绍

我的个神啊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贾古(安努舒卡·莎玛 Anushka Sharma 饰)意外邂逅了名为萨弗拉兹(苏翔特·辛·拉哈普特 Sushant Singh Rajput 饰)的男子,趣味相投的两人很快走到了一起。然而,萨弗拉兹是巴基斯坦人,他的国籍和信仰令这段恋情遭到了贾古家人的极力反对。不仅如此,贾古父亲信仰的教主塔帕斯维(沙鲁巴·舒克拉 Saurabh Shukla 饰)更是预言萨弗拉兹注定要欺骗和抛弃贾古。为了证明预言的荒谬,贾古决定同萨弗拉兹闪婚,然而,婚礼当天,贾古等到的却是一封分手信。 心碎的贾古回到了家乡,成为了一名记者。一次偶然中,贾古遇见了名为PK(阿米尔·汗 Aamir Khan 饰)的男子,让贾古感到惊讶的是,PK竟然声称自己是一名外星人,因为宇宙飞船的钥匙被人抢走,所以流落至地球。刚开始,贾古以为PK在胡言乱语,不过,之后发生的种种令贾古开始相信PK所...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窒息家庭第三季没有心跳的少女全境封锁:特工起源柏林,我爱你鳄口逃生少女☆歌剧RevueStarlight黄手帕关键第四号爱上你杀了你同妻俱乐部第七季泰王纳黎萱辛巴江户盗贼团五叶灵山奇遇纽扣战争格莫拉第二季鹿角男孩第一季超级武神之索命决北方一片苍茫单行桥第三季第三季身在高地有品位的她四目先生周六血溅裳仙剑客栈我们村里的人铁原纪行小林家的龙女仆S:迷你龙小剧场德翁·科尔:好的,先生太阳与波莱罗

《我的个神啊》长篇影评

 1 ) 我的个神啊

宁愿相信世界有个鬼也不相信XX.人们信神的目的不能是追求逻辑因果,神是人的内心反映,人类所求神的内容必然是他们没有的。

一个内心渴望财富的人,他必然是拜神求财,即使在众人眼中他已经很有钱了,他仍然会求,因为他自己总觉得缺钱。

一个身体不健康的人,必然求健康。

而且人们求神的内容永远是不确定内容,一个丑人是不会求神把自己变漂亮的,因为这是确定的事情,比起来求神他更会选择去求整容医生。

同时这也反映了人对于神的能力是有一种估量,在心中他们知道哪些事情是神能做到的,哪些事情是神做不到的。

这个片子的主旨当然是探索宗教甚至说抨击宗教。

相信无神论者看这部电影会觉得很给力,特别是对宗教严重反感的人比如我。

第一,这个多神,该信哪个神?

第二,为什么神对他的子民也就是我们这么残忍?

第三,与其求虚无缥缈的神解救,不如自救。

PK说他们星球解决烦恼的方法是跳舞,在我看来,这就是酒神信仰。

并不是说信这个神,而是娱乐,音乐与舞蹈,酒精与大麻,麻醉自己。

因为世界是不可知的,所以两者都是无用的。

但是我更愿意选择后一种,因为信仰太愚昧太软弱。

电影中却给出造物主这个神,因为未知,所有从哲学上讲造物主是存在的,但是信仰造物主却不可能,依赖造物主解决人类的痛苦更是说笑,所以片中的说法,也许是对宗教信徒转变思想的合理解释,但对无神论者,却也是妥协折衷的,退步的。

 2 ) 拽神下神坛就是可爱(反骨还有情怀)

阿米尔.汗很萌,看完《PK》才看到导演原来是拍三傻的拉吉库马尔•希拉尼,导演还真是挺有情怀的。

《PK》依旧是印度片的特色,集幽默搞笑,歌舞,戏剧性,还能讲出点道理的一部片,不同的是这次的故事很有愤青气质,通常能拍些把神拉下神坛的故事总是会有争议的,反骨还要有情怀就会更受人喜欢。

整个故事在一个带着研究目的的外星阿三来到地球后展开,由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男女的爱情开始,最后又用爱情来收尾,而导演并没有把时间放在男欢女爱上,更多的着墨点却是对印度的多神信仰的炮轰,说起来还真是有点意思的。

外星阿三(阿米尔•汗)以旁观者的视角观察着这个世界的喜怒哀乐,作为一个天外来客,招风大耳朵萌萌哒的醉汉(阿米尔•汗)无疑已经是本片的一大笑点。

影片前段部分以醉汉PK的颠三倒四的认知来展现印度的多宗教的生活,而后又以PK的拨错电话理论来纠正自称有着超能力的印度大师,最后通过舆论回归爱情的方式来证实人为利用的谎言论的存在,欢乐中尽是讽刺,搞笑又不少深刻。

在爱情做贯穿的线上,安排两个本来就积怨已深的印度教和穆士林教徒相爱原本就是一种反骨的表现,拉吉库马尔•希拉尼也算是个果敢的导演,信仰是一种精神寄托,而并非是物质的商业。

好东西变臭了,就要纠正它,求神看病也还是得找到根源。

爱它你就要给它自由,而不是捆绑它。

真正的爱情和信仰一样,来到一个新世界的时候,原先都是一种很纯粹的东西,只是慢慢混入到这个鱼龙混杂的社会后,有了遮羞盖丑的衣服,有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误导,渐渐也就分不清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虚假的。

真正的信仰本该是一种纯粹的精神,真正的爱情本该是一种信任的自由。

抛开某些人会觉得的篇幅有点小长,光看萌出血的阿米尔.汗,就猜到本片在国内应该不会输于三傻的受欢迎程度。

嗯,阿米尔•汗真是萌萌哒。

 3 ) 宗教啊宗教

又是一个宗教问题的电影,借着外星人来打无神论的,同时也释放了和巴基斯坦相互理解的信号,当然这两种信号能否能被它想要传达的人所收到尚未可知,但是这些信号就像是一棵种子,时代的发展最后会让他们长成参天大树,印巴和解是时代要求,不过何时到来尚未可知,印度的宗教开化也终将到来,不过在宗教根深蒂固的国家想要尽除也是十分困难。

导演的意图很大很大,印度的很多问题都要牵涉到宗教,旧宗教的盲目信仰,以及宗教之间的争端,甚至印巴冲突的源头也是宗教。

导演借着一个外星人(类比懵懂的婴儿)的视角来看待印度的宗教问题。

看到中间以为导演要挑起无神论的大旗,看到最后觉得导演这是要建立科学宗教。

不过我对印度的宗教交接非常之浅薄,若是按照中国的标准,这种用自己方式解释教义欺骗信众的方式其实属于邪教的范畴。

 4 ) 信仰vs宗教

因为短评字数超了所以在这记一下╮(╯_╰)╭因为最近刚好也看了《这个男人来自地球》,所以对宗教问题有点思考其实我觉得这部电影完全没有颠覆信仰,因为信仰和宗教不一样。

就像pk电影里说的,我们应该信任哪个神?

造物主还是像塔帕兹那样的人塑造出来的所谓的神?

热爱生活,心静如水才应该是人生的信仰和希望。

从宗教中找到的那点希望也只能是虚无的,就像电影里他老婆病重去找塔帕兹求助的那个人一样,即使他真的去了喜马拉雅山,她妻子的病就好了么?

这种希望和自欺欺人有什么区别?

因为不能要求这个世界上所有人都是理智的,所以有的人把虚无的希望寄托在宗教上其实也无可厚非。

就像塔帕兹说的,这个世界上太多人没有希望,自杀,而宗教对于他们就像救命稻草,与其说敬畏都不如说恐惧。

他说pk的言论伤害了他们的感情。

暂且不论寻找希望的方式是不是应该寄托于宗教,光是救命稻草这种看待宗教的态度就是不对的。

不管任何东西,当你把它当做救命稻草,也就失去了最后的理智。

就像电影里的穆斯林为了保护自己的神进行恐怖事件。

如果你们的神真的爱你们,他会为了保护自己而伤害子民?

如果你只是在宗教上寻找希望,ok没有关系,反正被塔帕兹这样的神棍利用是你的问题。

但是进行恐怖袭击,阻止宗教不同的人相爱就不仅仅是自己的问题了。

因为你把自己找不到生活真正的希望这个可怜的属性强加在了别人身上,还要求别人和你一样。

我见过很多真正有信仰的人,他们不急不缓的生活,没有恐惧心如止水。

这样才是真正的信仰,他们没有周末礼拜没有诵经没有拜祭,但是他们从内心深处实践了基督教和佛教的很多理念。

从根源上讲,我一直觉得宗教教义都是殊途同归,比如一心向善,帮助他人。

反倒是在一些形式问题上,宗教之间冲突很大。

早上礼拜还是晚上礼拜?

能不能喝酒?

带不带面纱?

你难道觉得这些繁琐的条条框框叫信仰?

真正的信仰来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心如止水的淡然,而条条框框的宗教带来的只能是恐惧。

 5 ) 不要搭錯線。

- PK -好久沒有一部電影,可以令我感動到兩排眼淚一直流。

這一部 《PK》。

沒錯,《PK》是一部印度片子,自從《3 idiots》之後就沒看過Aamir Khan了,總覺得他的片子就是品質的保證。

這一部,依然笑中帶淚,而Aamir Khan從一開始不怎麼討好的角色慢慢到令人同情再到讓你喜歡上他的過程裡,真的很不容易。

他個人誇張得來不失風趣的表演,令人信服他是外星人而不是瘋子。

電影主題挑戰在印度裡的多種信仰,實在令所有知道印度是多重視神明的人冒了一地冷汗。

不知道當地上映時會否有很多人很反感電影刻意挑戰神明的意指與指出很多扭曲教義的點,會有何感想?

而你,又會怎麼想?

像電影裡有說,如果你有一碗羊奶,你是否應該倒在被膜拜的石頭上,還是外邊挨餓的孩童?

如果上帝真的聽見你的苦難,為何不立刻幫你,而要你經歷萬水千山?

另外一點,很有趣的事,沒有穿衣服,是很平常的事,就像烏鴉本來就沒有穿衣服,如果烏鴉帶了條領帶,你才覺得奇怪。

以我親身到過印度的經歷,我深切了解到國家的保守,而對於《PK》或《我的名字叫汗》這類大膽的題材,我看我有生之年都不可能看見Made in Malaysia的可能。

故事的大膽提出了很多有趣的觀點,看完之後 ,我自己會想一想,其實很多東西,是不是癡人說夢,而與人信奉?

愛情橋段,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讓人信服的愛情,故事開端短短幾分鐘的歌舞,讓我信服他們真的是美好的相愛。

而之後在很多很'抵死'的阿叉式的笑話裡,令人完全感覺不到宗教的敏感位,反而令人覺得有同感。

而故事後端的流暢度雖然不算很好,但不大影響個人的觀影。

女主角超級漂亮,笑起來超甜美陽光的,其他有趣的角色會令人忽視電影裡頭大大小小的缺陷。

我們人生裡頭,打錯電話很多次,而人誰無過?

很多事情的認知,是與生俱來,人一旦軟弱,就需要精神支柱,信仰只是每個人尋找不同寄託的其中一點,那個適合自己的,那個就是神。

如同很多人連認知的機會,都不允許有,因為環境被權力控制,而令下一代不允許有選擇的機會。

我們需要知道的,可能不是反抗,而是找到內心屬於自己的安寧,對於認知裡所得知的所謂'不平等'和你一直不認同的種種社會行為。

而誰知道我們做人做了幾十年可能到頭來也只是像電影說的那樣:搭錯線?

誰懂?

怎麼說也好,很開心2015年讓我看到這部這麼風趣感動的電影,如果你問我一月份你只能看一部電影,我會說這一部《PK》。

20150126200152

 6 ) 再好的内涵也需要一个封面

将深刻主题与电影式的幽默结合的不错的一部影片。

电影以男主开头,却以女主为线展开叙事,开始几分钟的宝莱坞式爱情开始的有点莫名其妙。

但是当男女主相遇,故事迎来主体部分,通过倒叙式的讲述将外星人的地球生活描述的有意思,有温情,也有反思,实在棒极。

之后男女主大战宗教领袖,精彩但不惊艳。

故事高潮处女主与男友的误会的解开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

算是又一大亮点。

结尾处以不必言说的爱情作整部影片的点缀,不显拖累只给整部电影染上一层温情的颜色。

生活总不能是永远那么跌宕起伏,当一切归于平静,身边的爱人才更是应该好好珍惜的对象。

另外,宝宝的配音太有辨识度了,出戏,但又搞笑。

油然而生的一种矛盾感。

纵观整部电影的主线,除去关于爱情、人性,关于宗教的讨论应该是最大的主题点。

宗教的主题可是严肃的不能再严肃的一个主题了,但全剧利用外星人的视角去看待这一切,用“打错电话”这一理论去质疑宗教,将严肃的主题蒙在蒙娜丽莎的微笑下,换一种让人乐意接受的角度直接跟商业宗教叫板,实在是为编剧的这种奇思妙想拍案叫绝。

反观国内电影,近几年出现了非常怪异的现象。

票房与口碑,或者说票房与奖项几乎是无法同步的。

决定口碑或者奖项的因素无非是一个好的故事,一个好的主题,一个好的拍摄手法,一票好的演员的演绎,以及一个好的团队的支持。

决定票房的因素则简单的多:一、有共鸣,二、有意思。

个人观点,电影虽然比于电视剧,综艺之类有更高大上的配置,但归根结底还是’娱乐圈‘的一员,换而言之,观众才是电影行业是否能发展以及发展方向的唯一判定标准。

为什么一些所谓的大片最后票房都不尽如人意呢?

个人觉得是真的没有一个‘好’的故事。

单从票房来讲,一个好电影所讲的好的故事应该是既有深刻的主题又有有意思的故事情节支撑的。

试问,都是教育,孩子是更喜欢教科书的严肃教育呢,还是更喜欢童话故事里蕴含的小哲理?

当然,比起一千零一夜,也有人更喜欢新华字典。

不是否认现今很多口碑高的电影的成就,只是不喜有些言论动辄怪中国观众品味低不懂得欣赏,相信大多数观众周末花钱到电影院不是为了听教育的。

再好的内涵也需要一个封面,再好的电影也请给我们一个进电影院的理由。

BY 镜子

 7 ) 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

童颜呆萌的阿米尔·汗化身外星人以诙谐幽默的方式,天真搞笑的视角,开启了对各种宗教无底线嘲讽,很难想象这样一部影片是出自于印度的。

整部影片一开始略显平淡,但看着看着不知不觉就被其吸引,越来越引人入胜,不仅仅是有搞笑有情节有内容,重要的是有思想。

结尾PK走了,留下女主角的一段独白,更是发人深思,赚足了观众的眼泪。

本来以为影片就此结束。

可是镜头一转PK又回来了,还给自己的兄弟送上地求生存指南外加“护身符”可谓点睛之笔。

最后想说整部影片唯一难以忍受的就是影片中不断穿插的歌舞。

真的好出戏。

这也是我一直不喜欢印度电影的原因。。。

所以减了一星。

 8 ) 来自星星的马丁路德

如果想要更好地欣赏地球全貌,那么最好的视角是站在万米高空鸟瞰,或者在月球遥望。

同样,如果想要更好地认识智人这种生物,最好的方法是通过一双充满好奇的外星人的眼睛。

《我的个神啊》是一部典型的闹哄哄的、甚至有点浮夸的三幕式宝莱坞喜剧。

但透过主角沙米尔汗瞪得圆滚滚的大眼睛,这部喜剧却试图探讨历来被视为银幕禁忌的宗教问题。

在影片中,这个被人称为醉鬼p.k.的外星人通过现代化的大众传媒,问了人类一个1517年马丁路德问过罗马教廷的问题:如果我们可以直接和神灵沟通,为什么要通过一些人间的中介呢?

这个曾经掀起西欧宗教改革的问题同样在印度这个宗教盛行的国家引发争议。

争议就是票房,这部影片在争议声中坐上了印度影史第一票房的宝座。

从叙事结构与视听风格上看,《我的个神啊》相对传统印度片并无太大突破。

这种三幕高潮式的故事结构是符合人们欣赏天性的古老范式,再经过两段浪漫爱情的包装,配合饱满的色彩、到位地有些过头的配乐以及王宝强为全片强加的一层笑点,足以达到理想的娱乐效果。

难能可贵的是影片主创团队具有让人在欢笑之余引发思考的立意高度与创作野心。

虽然这只是真正意义上喜剧的创作常规,但被国内大银幕喜剧摧残已久的中国观众显然早已不敢奢求这一点。

这也使得《我的个神啊》在国内公映的喜剧片中显得鹤立鸡群。

影片的成功很大程度源于话题选择的成功。

外星人到访地球早已不是什么新鲜题材。

新鲜的是这一次外星人来地球,不是来打架,不是来谈恋爱,而是像一个婴儿一样充满好奇地看这个世界。

更新鲜的是他是来宗教这种人类文化最古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的。

由此,影片引出了一个极具现实性与争议性的问题,那就是在现代社会中宗教的价值与作用。

宗教,如同人类文化的其他组成部分一样,都是一种我们在漫长历史中自己编织出来的所谓的“想象的现实”。

也就是说,我之所以相信神,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我真的相信神能帮助我办成什么事,解决什么困难,而是因为其他人,尤其是我周围的人都相信神。

如果一个涉世未深的小孩子走进一间神庙,那他的期许一定是神能给他糖吃,给他玩具玩。

当他的愿望无法满足,他会产生和p.k.一样的问题。

这时候他的长辈们就会开始给他讲故事,讲上帝七天创造万物,讲佛陀轮回转世,讲真主主宰宇宙万物……终于,即便没有被成功“洗脑”,也会耳濡目染,形成深受宗教传统影响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

而p.k.的设定则是一个只会用脑电波交流的外星人,他们不会讲故事,因此也就不可能形成宗教观念。

他与小孩子对宗教最初的期望是一致的,就是我花钱,你办事。

而与小孩子不同的是,p.k.先在地球上经历了生命体验,再思考宗教信仰。

而不是像大部分信徒一样,在儿童时期先接受了宗教信仰,再在宗教的指引下完成生命体验。

《我的个神啊》用一个本是两情相悦,应该收获幸福美满结局的爱情意外巧妙地批判了后一种宗教信仰的形成模式。

在后一种模式下,宗教教条很容易在我们的生活中形成自我实现的预期(女主受宗教领袖影响以为男主逃婚差点错失一段良缘)。

而大部分人包括影片的女主嘉谷却只能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p.k.从一个绝对抽离的视角,通过嬉笑怒骂使人们看清了这一切,并打破了嘉谷陷入的预言自我实现的圈套,从而实现了对宗教愚昧的有力批判。

这样,在闭合叙事结构的同时,影片结尾达到了价值批判与情感抒发的双重叙事目的。

这是本片对传统叙事模式的精妙运用。

宗教,或者更确切的说是不同宗教组织、宗教形式其实本质上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演化出来的秩序,是一种协调预期、提供激励的社会规范,也是一种分担风险,提供社会保障的社会组织。

影片中p.k.对各种具体宗教仪式与宗教领袖的质疑,其实是大众媒体所代表的世俗社会对传统宗教仪式与宗教组织存在的质疑。

伴随着现代化过程,宗教无论作为一种促进合作的社会规范,还是一种分散风险的社会组织,其作用都已大大弱化了。

我们现在有更多效率更高,更符合现代观念的制度、规范以及更强大的政府与非政府组织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为人们提供社会保障。

臃肿、庞大的官僚化的宗教机构以及繁琐的宗教形式与现代社会显得格格不入。

从这个意义上讲,p.k.就像是现代印度的马丁路德,他带领人们抛弃已经被时代淘汰的宗教教条,打碎已成为招摇撞骗的人造偶像,帮助人们找回信仰的初衷——对宇宙终极问题的思考与探索。

作为一部娱乐性极强的影片,能够引发这种维度的争议与思考,无疑是值得票价与掌声的。

 9 ) 倒在中文译名和国语配音上的PK

周末与朋友相约看电影,不到九十个人的厅竟然还没坐满一半,大概与片名有关,就连一向“盲目”信任我从来都由我决定看什么电影的朋友,在听到《我的个神啊》这个名字的时候,都表达了非常直白的排斥,虽然最终还是被我说服走进影院,甚至看的比我还要投入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以致于走出影院的时候还在感慨原来印度电影能这么好看。

没错,早在四年前,我第一次看到同一导演和男主角《三傻》的时候,就有了这样强烈的感觉。

在遥远又神秘的印度,那个被我们提起大多只会想到逼仄拥挤贫穷脏乱的国家,他们电影所表达出来的态度,足以甩我们一个响亮的大耳光。

当中国电影还在为了那些粗制滥造贩卖偶像意淫青春消费粉丝的加长PPT又或是干脆只是把综艺节目放上大荧幕来恶心人的高票房而沾沾自喜的时候,那个我们以为电影只有歌舞的地方没有3D,也无需大制作,只有敢于质疑的态度和踏实真诚的专业,却能让“水平不够,情怀来凑”的很多国产片羞愤致死。

我是为了导演和阿米尔汗去看的这部电影,而整体的感觉其实并没有《三傻》当时的触动,大概因为主题是与宗教相关,而又太贴近印度的国情,难免会有距离感,以及国语配音实在有种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剧的恍惚,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体的观影感受。

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外星人PK刚来到地球降落在印度一个小城镇,碰见的第一个人就把他与自己星球飞船联系的传感遥控装置抢走了,于是开启了他在地球漫长而艰难地找寻装置之路。

这一路上他遇见过骗子,也碰见了真诚的热心人,他表情狰狞扮相诡异,更多时候是被当成说着胡话的醉鬼,他努力学习地球的语言,却无法适应这里人们的口不对心,他努力想去理解“神”,请求他的帮助,却遭受诸多打着神的旗号招摇撞骗的人的糊弄。

片子不乏有欠缺逻辑的地方,但无论如何,涉及宗教且批判为多的艺术作品被用一种出其不意的诙谐模式包装成一个个笑料展示在大家面前,这是值得肯定与佩服的,尤其是在宗教覆盖深远广大的印度,在那片被称为“宗教博物馆”的土地上,印度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锡克教,佛教,耆那教等诸多宗教在绝大部分印度人生活里扮演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角色。

这个带有强烈社会批判性的喜剧电影在印度宗教社会炸开了锅,受到了激烈的抵制。

激动的教徒在公开场合焚烧海报,主演阿米尔汗因为裸体出镜遭到口诛笔伐,甚至印度领导人也呼吁禁止该片。

但这也正是值得我们思考与反省的地方,其实在抨击印度教育体制的《三傻》里面,导演拉吉库马尔希拉尼对于宗教的态度已经初现端倪,他不觉得神能够解救人们的苦难,尤其是那些有着强烈目的性去祈求的人们,是胆小而懦弱的,人们的困苦需要靠自己去解决,让你人生成功的是奋斗路上流过的汗水,而不是神像面前供奉的钱币与贡品。

而到了本片中,导演则更加直白与犀利地抨击偏激的宗教行为,称这些是“电话拨错了”(从而弄错了神的旨意),结尾处借由PK的口里说出的只有造物主是值得膜拜与敬仰似乎是在用力表明着影片针对的是用宗教为工具敛财欺世盗名且具有高度煽动性的宗教骗子和浅薄盲目的宗教徒,而PK也说着信仰很重要,是很多人生存下去的动力。

但显然此片有些用力过猛了,毕竟PK做完了所有宗教的仪式只是让他受尽磨难,而最终帮他找回遥控装置的是揭穿宗教骗子的一个真人秀栏目。

但无论如何,也许表达方式上并不够完美,导演想要传递的也并非是无神论,而是抨击了很多宗教对于“神”的过度包装与伪善的利用。

现如今的中国宗教仍旧是一个晦涩的话题,我们这一代成长起来的人对宗教的深入接触也许少了许多,但相较过去却有更加宽松自由的环境去了解。

在我高中时因为一个基督徒的哥哥去读了圣经,在美国时我呆的城市是座基督城,在刚到那里时也跟着去华人教会做过几次礼拜。

有一次,从领市的机场坐shuttle bus回家时,司机问着我和室友是否是基督教徒,我们都摇了摇头。

他问是因为是中国人的原因吗?

我说当然不是,只是我们对于宗教没有太多的接触和了解。

随口也提到了因为家人信仰佛教的关系所以接触佛教比较多,司机听后很激动,对着我说“是佛让花开花败日升月落吗?

是佛让四季更替吗?

不是,是上帝!

”说罢立刻把车停了下来,从后备箱找了两本圣经,开始给我们读,并且反复说着“我很喜欢你们,我想能在天堂也看到你们,但是如果你们不信,我们就不可能在天堂相见!

”在那个还下着雨的漆黑晚上,这一暮实在给我太强烈的印象,在我们反复催促他终于开车之后,他也还在重复着那句话。

余下的路程我和室友一句话都没有说,没有任何眼神的交流,但是那种不舒服的感觉弥漫在封闭的车厢里,到现在我都还记的一清二楚。

而同样深刻的还有一幕,是在某一年暑假回国的时候,那时候是母亲正开始跟着一位极富盛名的师父学佛学到非常虔诚的时刻。

一家人吃饭的时候聊起来,由于母亲经常去到离家千里之外的寺庙短住,让我有些无法理解。

母亲向我表达着佛教的好及师父的伟大,我担心地问她该不会以后要出家吧,母亲立刻否定了,我还没来得及把心放下,就听见她说“师父说了,我没有出家的因缘。

”母亲是高学历高水准做人做事都堪称表率的典型成功独立女性,所以说出这样的话给了我无法想象的惊讶。

讲述这两个故事并非为了批判宗教,事实上,对于宗教,我是保持理解与支持的态度的。

母亲在学佛后性格脾气甚至身体都好了许多,褪去尖锐而变得平和幽默,在我出国时也受到了基督教会几位教授善意且真诚的帮助使我更有底气地渡过难关。

只是宗教对我来说应该是顺理成章,是某个时刻无法用科学去描述的顿悟。

神也好,佛也好,在这世间如何保持一颗善良真诚的心,去面对生活中的困苦,去对需要帮助的人施以援手,这些不是法律所能够教导给人们的。

我也始终坚信,信仰极为重要,缺失信仰的民族是可怕的,没有思想上的约束就不会有底线。

正因如此,片中所强烈抨击的,利用宗教来满足私欲且坑蒙拐骗的行为,以及那些一叶障目制造矛盾的偏激教徒,才愈发让人痛恨。

最后,撇开主题沉重的宗教,忽略这种坑人的电影译名(印度电影片名似乎总被翻译的奇葩俗气又拗口)以及让人难受的国语配音,不妨好好欣赏一下这部呆萌外星人在地球的奇遇记,跟随PK找回被成人世界所藏匿起来的赤子之心吧。

 10 ) 原来在外星人眼里,神就是个屁。

与《偶滴神啊》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反讽印度社会神魔当道的现实,深刻而不乏幽默,但是个人觉得出彩的部分没有《偶滴神啊》那么慷慨激昂,高潮部分有点儿小催泪,这或许也是这两部电影不同之处吧。

反观国产电影,当我们的第五代、新生代导演还在走装逼文艺范儿的时候,印度电影包括韩国电影已经升华了,近几年亚洲电影佳品频出,而国产电影呢,除了会烧钱,别的一概不会!

《我的个神啊》短评

酣畅淋漓的电影。让你笑着哭,也让你感动哭。谢谢大傻。

8分钟前
  • juesu
  • 力荐

吴彦祖 汤姆汉克斯 阿姆 憨豆 裘德洛 杂交大眼印度能歌善舞版

13分钟前
  • 缸中之脑
  • 很差

@2024-05-29 20:05:54

18分钟前
  • 虾仁🐷心
  • 很差

印度电影没有歌舞简直就没办法活。本来特喜欢本片对待宗教的态度,正看的津津有味的时候,急转直下改浪漫爱情故事了!差评!不过在印度能这么大喇喇的讽刺宗教是不是也算先锋了?

23分钟前
  • 喜喜
  • 推荐

看不下去了。

28分钟前
  • 密苏里茶茶
  • 较差

还是很聪明的,矛头指向的是那些借宗教满足私欲的人。对信仰本身,其实还是有敬畏的。

31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电视上的看的。搞笑转宗教转爱情;没跳舞;剧情和表演均差

34分钟前
  • nullspace
  • 很差

敢在印度这种宗教国家拍这种挑战宗教权威的片子,值得赞赏。

37分钟前
  • 爱情海
  • 推荐

作为一个宗教大国,无论是用人类还是外星人的角度去批判本国宗教的腐败面都是非常大胆的行为, 本片教导人们应理智对待信仰和宗教,中国这边上映果然是删减版的,中国广电真是世界闻名的太监阉割厂啊。

39分钟前
  • 回忆与否之
  • 推荐

我的评价是一星,是基于去年我看了另一个同类型我打了五星的电影“偶滴个神”。整体感觉就是四个字:“又臭又长”,虽然豆瓣总评分现在是惊人的8.3,但我还是不会被左右的,说是喜剧,但两个小时我仅仅只报以了两声尴尬的冷笑吧。真不敢相信我今天竟然在已经在电脑上下载好了的情况下再跑到电影院来看

41分钟前
  • 笨锅
  • 很差

终究还是只敢否定伪神,不敢否定神。2021年国语版重看,虽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主角求助宗教和怀疑宗教的部分火力还是挺猛的,在宗教强势国家拍成这样已属难得。又及,王宝强的配音简直是特意衬托其他专业人员的,业余选手忒不靠谱,10年代前后流行的所谓自然风格配音的又一败笔。

46分钟前
  • 本味何知
  • 推荐

以轻喜剧形式探讨印度的宗教、种族、阶级、信仰、政治问题,议题敏感,立意高明。不仅如此,其中还穿插着笑料百出的外星人奇遇+印度特色歌舞,可以说是既有深度又有娱乐性。ps.阿米尔汗也是厉害了,感觉近几年优秀的印度电影全被他一人承包了。

49分钟前
  • 张苑希
  • 推荐

无法直视的眼睛,无法忍受的配音,忍不住翻白眼的剧情。

54分钟前
  • 墨石、
  • 很差

阿米尔汗一个穆斯林演这种片子也还是有点厉害的……

57分钟前
  • 还行

拖沓成性了啊。到最后只记得女主角抖来抖去还记得什么?

60分钟前
  • 小刀周遠
  • 还行

就我觉得又臭又长吗

1小时前
  • 搭座木屋好不好
  • 较差

阿三版“来自星星的你”。没有把时间浪费在谈情说爱上,而是对着印度最自豪的多神信仰开炮;把宗教涮得体无完肤后,又从宗教兜回到爱情。看似乱七八糟、其实结构巧妙。估计此片会和“三傻大闹宝莱坞”一样火起来~(才发现原来就是同一个导演和主演,难怪)⊙﹏⊙b

1小时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pk是酒鬼的意思/ 女主身材好

1小时前
  • 薇覼ee
  • 还行

跟三傻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故事漏洞多,又不紧凑。

1小时前
  • 虚度年华
  • 较差

有点之前OMG的感觉,那宗教开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一如既往的慢节奏和吹拉弹唱

1小时前
  • wallace李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