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看的是动画,阴影和渲染一级棒……这预算估计甩其他日本动画一条街。
有时候,美术真的能把一个本来很low的东西衬托得特别高档(当然,这不是说亚人Low)……后面看的是漫画,关于剧情,我倒没有那么崇尚。
有人拿它和《寄生兽》比,老实讲,真的比不上。
节奏感和人设都不够自然吸引。
《寄生兽》原作者的节奏感自然的同时又很带感,几乎没有商业结构的痕迹,可是又极度切合读者的观看感受。
《进击的巨人》的节奏感也不错。
在这方面,《亚人》确实是没那么优秀啊……如果硬要说它更胜一筹的地方,大概是主角人设吧。
“社会脱敏症”。
不过关于这当面的刻画,又不够写实。
在人物反应方面,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有一些细节都是失真了的。
可能我对这个比较敏感,很容易就能看出来啊……一个怎样的人物会有怎样的反应……心理学也不是白念的。
人 对于未知的事物和不同的种族总是害怕 、无端猜忌跟严重偏见,所谓"非我族类 其心必异"在一部分特权阶级跟愚民里大行其道,背后是害怕失去既得利益。
于是先下手为强,成了他们行动宗旨。
亚人,跟漫威里各种超人类似,死不了这一令人类恐惧的力量让统治阶级寝食难安,于是借着保护的名义,抓捕亚人,进行各种非人道的研究。
由亚人的名字可以看出,亚是不如的意思,所谓亚人就是不如人,等同于动物。
明明亚人只是具有超能力,其实更类似于超人,却被当做动物对待。
表面上对亚人是各种藐视,背后其实更想得到的是他们的力量,毕竟长生不老是人类终极梦想。
而当这一天大好处落在别人身上,可想而知所谓的统治阶级对待这种力量的觊觎有多饥渴。
亚人一经发现,就是高额悬赏,暴力抓捕。
官方用抓猛兽的麻醉枪,路人因为其死不了的特性更是往死里整。
主人公永井圭,被抓捕后,揭开了恐怖研究的残酷。
用电钻,用锤击,用手术刀,一遍一遍的折磨只是为了观察他的疼痛反应,一遍一遍的让其死去只是为了记录更多的数据。
躺在解剖台上,一遍一遍看着自己被折磨致死,这份痛楚跟恐惧是所有生物的噩梦,而所谓的研究人员跟躲在玻璃后面的高层以及背后的统治者,其冷血可见一斑。
所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一人类的劣根性在此刻鲜血淋漓地扑面而来。
面对这非人待遇,以佐藤为首的激进派亚人,主张用实力教训人类,亚人是可以与人类共存的平等群体。
如果人类不同意,那就自己夺取政权,统治人类。
他的错误在于过于强势,强力反弹剑指政权的话,人类是无论如何也不甘心的。
而反观永井圭,他的目的只是平静地偏安一隅,这么朴素的梦想,正是亚人也是人类的最有力证据。
而这一切因为他是亚人的身份,以及佐藤对当局的挑衅成为泡影。
亚人,就是超人,是物种进化论的必然选择。
当它们开始出现,人类就面临两难选择。
武力镇压,只会激起强烈反弹,最坏的结局是退出历史舞台。
和平共处,部分野心勃勃的亚人激进派也不会老实听话。
唯有区别对待,用平等宽容的心对待,联合与人类友好的亚人,携手并进,打造人类亚人和平共处的社会才是出路。
求同存异很难,但是很重要,因为它才是王道。
回到现实,老美繁荣了几百年,所谓的美国梦的内核就是平等自由。
而现在衰退的征兆也是种族歧视的根深蒂固始终无法解决。
而我国崛起的核心之一也是对内民族团结,对外求同存异。
古往今来,古今中外,求同存异毋庸置疑是王道。
看完第一季,不知道分是怎么评的,这剧情太降智了吧,男主逃亡连基本的外貌伪装都不懂,与佐藤对抗的人基本弱智,n种方法都可以把亚人抓住,却选择最吃力不讨好的,结尾警察放着危害性极大的佐藤大摇大摆离开不抓,却专门去抓一心只想平静生活的男主,最后男主逃亡成功后决定帮助警察对抗佐藤(第二季第一集有说)???
剧情槽点太多了说不完,有人说吐槽的是在虚拟里找现实,拜托连基本的逻辑都有问题,还有什么资格谈虚拟。
为什么这种番每次遇上事故露出真面目就是发疯大叫,几缸几缸的啊,你被车撞了你也不知道自己有异能你躺在地上装一下啊,一般来说被车撞了会随意乱动吗,然后再特意给出夸张的表情特写诡异的音乐,周围人的七嘴八舌,惊讶怀疑,渲染紧张的气氛太老套了,就算这时候发现自己有异能了你在地上装一下啊,爬起来干嘛,发什么疯,几缸几缸的。。。。。。。。。。。。。。。。。。。。。。。。。。。。。。。。。。。。。。。。。。。。。。。。。。。。。。。。。。。。。
日漫的人设流行类型不断演化,这个天生黑型听说也火了一阵。
冷漠、人渣、做作、事不关己——这人设我越看越熟悉,我觉着熟悉了,这么多人喜欢,被这个人设打动,证明很多人也熟悉,因为许多打动都=共鸣。
可能是这个时代下,尤其是日本高压快节奏等级严明的生活背景中(从本漫中上级和下属的关系就可以看出来,做错事不是自己的责任也会被肆意打骂。
PS其中那对美国调查员,根本没一点美国味,简直是日本人眼中经典的上下级模式),人际关系远没有打理自己的生活重要,一切嘘寒问暖流于形式,点头哈腰全是应付。
你对我笑,其实心里骂我笨蛋——妥妥的永井圭式人生。
“我怎么觉着他那种担忧十分做作”(他们第一次相遇之后佐藤给圭的评价)叭好意思我又对号入座了,毕竟这人设打动我至深(就是中二地觉着像我这种普通众生)。
———————————————————————以下就是我个人的代入我,从小父母管的严+性格不全外向阳光=一直没多少社交。
所以干什么总是透着一股别扭劲,很“做作”:我对你的感谢是3分,可能我的一声“谢谢”会演的像6分;“你这个人真烦”会变成“哇,你太好了吧!
”给一个人买礼物,觉得礼数周到点吧,遂变成了给6个人买礼物;。。。
我怀疑自己可能有很高浓度的永井圭,但我还真没像他那么憎恨自己以外的其他人。
这就是剧本设定中常见的将一个细节极端化(我感觉很多地方,极端就是美),让塑造的人物即能和你产生共鸣,又能让你不能理解,使观众对其产生转变的期望。
所以,我痛定思痛,不能这么中二下去了。
生活如此美好,江山如此多娇,虽然朋友不多但那几个人也是不错的。
人毕竟是在社交中成长的(如这个男主和所有有性格缺陷的人物设定),这真不是功利社交,是大实话:和人一起玩,可能才懂得快乐和悲伤的情绪起伏;和人一起玩,可能才明白交往的尺寸,说话的度,分得清事态轻重缓急;人说到底是社会动物,脑子转得好可能也是拖了社会发展的福。
见见人,活动着,才能每一天都活得真切,哭即是哭,笑即是笑,不用隔着膜看世界,轻松。
剧情是有bug的,像是炸掉大楼那段,佐藤真这么浪早就被送太空去了,我完完全全可以弄一个很厚的完全贴合四肢的笼子把他一次击杀后直接锁起来,然后一直打头,根本不可能跑,当然,场面是相当震撼的,比那些魔法师的战斗好看得多,还有建议看看番外,“每个亚人都有一个好基友”,妈的佐藤打架是真的帅爆了,补充一句佐藤的爹是美国人,娘是中国人,然后佐藤搁日本搞破坏哈哈另外一点,比较不喜欢那个秘书的性格,虽然那个白衣男没对她做什么,但是这个女的性格太像狗了
作者:LIAR由桜井画門原作、累计发行部数突破390万的人气作品《亚人》改编的剧场版动画第1部《亚人 -冲动-》于去年11月27日在日本限定两周公开上映,TV动画也于上周MBS/TBS的“Anime-ISM”档播出。
<图片2>舞台发生在存在着不死生命体“亚人”的世界。
高校生永井圭因为一场交通事故而再生,被判明为日本国内第3例的亚人并投以高额悬赏,遭到了周围的人们、警方与亚人管理委员会的追捕。
故事从这里展开。
负责本作动画制作的是在日本国内持有数家CG工作室的Polygon Pictures。
Polygon Pictures是1983年设立的老工作室。
参与游戏CG以及好莱坞方面工作较多,例如《星球大战 克隆人战争》《创:崛起》《变形金刚 领袖之证》等,获得过日间艾美奖、安妮奖等多数国际奖项。
2014年作为设立30周年纪念制作了弐瓶勉原作漫画改编的《希德尼娅的骑士》(以下简称:希德尼娅)动画版,正式参入日本的TV动画制作,同年还与宮崎吾朗监督合作,将瑞典女作家阿斯特丽德·林格伦在1981年发表的儿童文学小说《山贼的女儿罗尼娅》(以下简称:山贼少女)改编成了全26话的TV动画。
面对着《亚人》这样的题材,Polygon Pictures又是如何用独特的CG来表现,迎接新动画映像的挑战呢?
此前Anime!
Anime!
关于《亚人》的动画对总监督瀬下寛之以及执行制作人守屋秀樹进行了一段采访,CGworld更是特邀了包括瀬下监督在内的几位主创人员在nico上进行现场解说,Anitama在此为您粗略地介绍一番《亚人》的动画制作。
企划出发点《亚人》的企划构成基本与《希德尼娅》相同由原作的出版社:讲谈社、发行商:King Record以及动画制作公司:Polygon Pictures共同发起。
守屋P接到企划正值《希德尼娅》第5话制作完成的时候,同样由《希德尼娅》漫画担当的山崎慶彦向Polygon递出橄榄枝,要求制作“数字动画(Digital Animation)”,并指名让瀬下监督执导这部。
所谓数字动画,就是利用CG技术、完全用电脑软件制作的动画。
《亚人》的世界观与《希德尼娅》有着很大的不同,没有宇宙、没有机体、没有巨大的宇宙船,日常生活与逃亡的场面居多,用一类电影类型来说就是“公路电影”。
然而由于剧中特有的角色“IBM(Invisible Black Matter)=黑色幽灵”的存在,其动作伴随着粒子的释放,而且形象比较复杂,使得本作若以2D动画制作的话在作画上的难度非常之大,因此这方面用CG来制作简直是再好不过。
<图片3>《亚人》剧中导入的“IBM=黑色幽灵”的概念,利用Maya完成的建模读取Houdini(电影特效魔术师)制作出的粒子效果。
制作双进行本作最早宣布动画时,宣布的是3部剧场版,在其后又宣布了TV系列将于1月放送决定的消息。
关于两企划,其实际上在2013年秋季就已经确定了,考虑到TV版与剧场版同时进行的日程以及从剧场版的起伏来看,最终剧场版确定为3部。
<图片4>宣传方面,毕竟《亚人》原作的人气就很高,现在TV动画的数量一季也有4060部,如果只是作为TV动画,相对来说没有太大的优势,从而考虑剧场版先上映再在电视上播放,包括TV版在内的整体企划知名度也会相对提高。
TV方面还与NETFLIX合作,MBS/TBS放送后3日在NETFLIX上配信,并且是一定期间内独占。
关于剧场版与TV版的剧情,基本是一致的,剧场版以瀬下总监督为中心,故事的展开更加偏向速度感;TV系列以安藤裕章监督为中心,更注重群像剧这一面。
同时,两位也分别是《希德尼娅的骑士 第九行星战役》(以下简称:第九行星战役)的监督与副监督。
瀬下总监督与安藤监督的区别在于,瀬下主管世界观的塑造、脚本的开发以及角色魅力的控制,安藤更注重实际动画动起来的部分。
换句话说,就是利用同样的素材,交由不同的监督来分别制作剧场版与TV版。
画面的改变《亚人》和《希德尼娅》《山贼少女》一样,用的都是3D模仿手绘做出的效果。
主要负责这部分演出的是吉平直弘,《第九行星战役》的副监督,本作担当摄影监督(表记为:Director of photography,又称“光画监督”)。
乍一看是《希德尼娅》,在看完之后还是能感觉到与《希德尼娅》有着根本上的不同。
不同于全CG动画,这种3D模仿手绘的效果要达到的一个目的就是看上去偏向漫画的画,但又不失3D的感觉。
最初,有提到过“数字动画”的概念,守屋P强调到,“《亚人》要表现的是‘数字动画’而不是CG动画。
“CG动画,像《创:崛起》《变形金刚 领袖之证》那样,连背景都要强调立体感。
而《亚人》不是。
《亚人》的背景有CG的部分也有手绘的部分,这也是Polygon数字动画的独特性,《希德尼娅》也是,背景的3D建模不如上述两部CG动画复杂,或者说仅有个框架,再通过2D的数码作画进行描绘,这也是为了让背景更贴近2D感觉的人物,不仅局限于3DCG。
另外一大与《希德尼娅》的不同之处,在于《亚人》多使用纪录片的实拍视角,比如安在房间一角的监控摄像头的视角,以及摄像师的视角。
作品整体的感觉也比《希德尼娅》要严肃,虽然是日常生活,但却是发生在日常中的“非日常事件”。
<图片5>动作的活用《亚人》与《希德尼娅》的另一个不同,在于本作首次用上了“动作捕捉”。
《第九行星战役》起启用了“预先配音”的方式(并将声优配音的过程进行录像),《亚人》也同样用了这种制作方式,面部的动作也更好地贴近声优的表情。
“预先配音”是欧美动画、电影常用的方式,对于承接过好莱坞工作多年的Polygon来说,也是小菜一碟。
既然在脸上这么做了,为了让身体的演技跟上声音的演技,身体也自然要用这样的方式,那就是“动作捕捉”。
对于参与了许多游戏CG制作的Polygon来说,动作捕捉的技术自然不在话下,但运用在动画中还是第一次。
IBM与人都有部分利用了真人的动作捕捉,动作捕捉最大的难处在于真人的动作幅度大于建模。
之前也说了,本作的建模偏简化,因此在这方面的调整是非常耗时间的。
<图片6>动作捕捉过程,参与《亚人》动作捕捉的还有非常著名的皮套演员:和田三四郎(《梅比优斯奥特曼》梅比优斯奥特曼、《非公认战队秋叶原连者》秋叶原红、《牙狼》绝狼)声音、动作与场面设计主要交由“故事影带(Story reel)”负责,故事影带的工作是包括了预先录音、场面设计、动作捕捉、3DCG的动作检查在内的整体设计。
相当于完成了2D动画里分镜+layout+演出+作画监督的一套系列工作,又称作“影像模型”。
<图片7>场面设计的俯视图。
Polygon社内使用的软件是ToonBoom storyboard pro(故事板分镜工具)潜藏的声音本作的音响监督也是与《希德尼娅》同样布阵的岩浪美和,本作中更是用上了现实中的心跳声、人声、锯子与电钻的声音。
背景音乐导入的是新的血液、与岩浪美和音监在《JOJO的奇妙冒险》(第3、4部)有过合作的菅野祐悟,不同于一般背景音乐,菅野祐悟在制作剧伴时便会加入了一些音效(生活中噪音?
),使背景音乐更偏向环境音。
菅野祐悟更是在推上称这部是自己的“史上最棒”剧伴。
强大的管理守屋P认为,Polygon与其他CG公司不同的地方,在于它常年的优秀管理经验。
Polygon 14年正式参与日本动画,制作了1季度的《希德尼娅》,10月开始放送的全26话《山贼少女》,15年制作《第九行星战役》的同时还在接美国方面的《变形金刚 领袖的挑战》,加上《亚人》将近100话的动画。
而且《亚人》的设计还是从零开始。
<图片8>《山贼少女罗妮娅》。
人设为近藤勝也,为吉卜力工作室做过不少片子,《魔女宅急便》《来自虞美人之坡》人设为了保证动画的品质,开头也提到了,本作企划的确立是在2013年的秋季,脚本会议是在14年的5、6月才开始,而这期间也就是前期工作的准备,主要是设计方面的准备,准备完毕之后开始剧本作业与2D设计、3D模型制作,几乎是同时进行的。
前面也提到,瀬下监督的工作是脚本的开发与世界观的构造,瀬下监督表示,在整体的世界观没有明确的情况下,是绝对不能轻易地进行细节的描写。
因此前期工作完备之后,后续的进展也就更加的顺利。
目标是世界与《山贼少女》这种改编欧美但很实际上更适合日本人的风格不同,《希德尼娅》这样的机战动画和《亚人》这种类型的悬疑动作动画,走的都是面向世界的路线,而之前提到的NETFLIX就是这世界战略的重要一环,且在NETFLIX上下载的影片也是有各国语言配音的。
守屋P表示在2018年为止都会有稳定的作品推出,要向世界打出Polygon与“数字动画”的品牌,敬请期待。
<图片9>CG在进步,技术也在创新,接下来又会为我们带来什么样的作品,做出什么样的画面,我们相信Polygon还将为我们带来别样的视觉盛宴,相信Polygon也有信心迎接新的挑战!
一直喜欢这种类型的动画,亚人的主角和一般的圣母主角不同,更接近我心目中的一个主角形象,头脑冷静,不烂好人!
声优选的挺好的,哈哈,mamo挺适合这种人设,情节紧凑,每一集都让我很有兴趣继续追下去,和当初的寄生兽一样!
比较喜欢的的是他的好基友海,有这样的朋友真的很不错,大叔第一次出来,我就想起,眯眯眼都是怪物,哈哈!
希望第二季早点出,以及不要烂尾。
设定上与东京喰种有点相近,我不想成为这样的人但偏偏是这种人,我不接受我不接受我不接受,但是受过折磨后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我知道了,然后就是各种VS。
首先,主役声优与K的主役有比较大的重复,各种跳戏:灰王救了猴哥,猴哥与出云立场不一致,neko成为了出云的忠实助手,misaki还是猴哥的好基友。
嗯······说回正题。
亚人是正确的存在还是该人道毁灭的怪物?
帽子说是正义的存在,要统领一切,不灭之身,有什么可怕的。
然后通过安利,集结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亚人,大家一起联盟组团打人类。
哎,圭只想静静地生活啊,亚人你毛线啊。
不是有海这个基友,可能很早就被抓去人道实验了。
人道实验那里,心疼mamo的嗓子,听说他本人配这段的时候,身同感受,差点也要崩溃了。
可怜海啊,就这样被扔进监狱了。
然后在山上遇到好心的老奶奶,本来想着静静地过日子,有空溜一溜小黑。
然而另一个忠实基友,Misaki(不对!
中野攻来了!
对,他的名字就叫攻!
是放不出小黑,只能被圭狂虐的亚人。
监禁play之后,两人开始逃亡及对抗。
我觉得这部分不错,表现出男主终于下决心了,不管是单纯的利己,还是想拯救更多人,起码他愿意行动了。
然而最后一幕两人困在一起跳海怎么那么怪,一定是声优的原因哈哈哈哈哈哈哈。
总的来说,我还是很期待之后的剧情发展。
听说有开挂的亚人,kaji 配音的那位,作为前传还是什么,或者等看完那个ova,更能理解作者的用意吧。
前面的软bug也就算了,看到第12集亚人团队与日本反恐部队SAT对决,实在是不忍直视。
1.SAT狙击手还要判断一下风向才能勉强狙到亚人的狙击枪,亚人嗖嗖两枪轻松狙到几十米外地面上佐藤手上的绳子,还没擦伤到手。
你丫在哪里特训的狙击?
还没考虑到地上SAT部队的盾牌遮挡,地形的复杂,烟雾等情况。
2.SAT部队捆住佐藤之后不忘把散弹枪放在其手边,以便佐藤复活后能够一伸手就拿到枪秒掉自己。
3.狙击手看不到IBM一脸恐慌可以理解(话说狙击枪瞄准镜里能看到IBM这之前有讲吗?
),但看到无人机就二逼状(咦真好玩这是什么东东),看到田中就痴呆状,这是职业的吗?
4.反恐部队不能对亚人使用麻醉枪,因为这样违法,所以必须实弹连续狙杀,这设定。。。
5.佐藤全程充分时间装逼,而装逼时SAT必定满脸痴呆状。
好吧,作者的意思是亚人是专业部队,日本反恐部队SAT是二逼团队。
设定有点意思,但看漫画的时候看着看着,就觉得只是一部挂着不死人设定的斗殴剧,并不喜欢这种类型
很多人觉得永井圭思维混乱,一会这样一会那样,其实是不懂他,他不愿与别人有过多交往但可以自如进行交际,不愿不合群却不害怕孤独,不想无谓伤害别人但不会心慈手软……啊每次看他进行选择也是件很有趣的事~户崎就是衣冠禽兽,可恶让我心爱的樱井孝宏来配5555怎么讨厌呀~3DCG的制作很新颖。
打斗做的不错 剧情略蠢,用自己器官换武器也是够实诚的。。。一群臭鱼烂虾竟然个个身怀绝技,是不是亚人都是天选之人~
画风显得是严肃正剧但剧情的水准根本达不到,漏洞百出,并且几条线都太分散了分不清主次,看得很难受,也就佐藤还算塑造的可以
人物行动这么符合逻辑的片子真是不多。。3D人物动作虽然诡异但居然很契合这个故事。
亚人!!!
设定不明确,题材乏味,还有一个脑子不太好使的男主。
说实话伪3d不怎么看好。
对于始终游离于主线剧情之外的主角略感厌恶,第一季的风头都被帽子老头抢光了
拍的好,不许再拍了。
发现这部动画纯属偶然,逛微博时不小心浏览到压人剧场版的资源,上豆瓣一搜,评分还挺高,看剧情简介也很带感,立马去动漫花园下载,立刻就爱上了这种 3D 画风 。
说实话这个动漫的上色好难看啊~情节和漫画也有很大出入(戸崎是在第二wave的处决名单里面的!)故事本身很喜欢,决定去看漫画。//永井圭是目前看最クズ的主角,自私、无情、被动、无责任,几乎所有的行动都是受自利驱动,或不得已为之。他与psychopath+sociopath佐藤的对决以及他个人的变化确实充满悬念。和死亡笔记里的夜神月不太一样,对于永井圭难以产生好感,也让配角中野功成为了更讨喜更被牵挂的角色。这种感受还挺奇妙~
牛逼啊!
很喜欢这样的脑洞,虽然某些细节经不起推敲,但这样的世界观设定很吸引人。好久不见mamo役这样脑子好的角色了,上一次还是多年前的夜神月。
隔了一年多终于把结尾看完了,大概也就记得一个背景设定。对不睁眼的佐藤先生印象很深,他是反”反派“,不寻找诉求,既然命运之果掉落在自己头上,那就尽情满足自我欲望。是暴君,是可怜虫。这样的设置加上少数群体的社会生存,反倒在混淆的黑白中呈现除了别样的趣味。但终究还是日本动画,永远不缺天马行空的异化之心,却总在关键时刻少异化之思的点睛之笔。(已经非常好了,正因为它好,所以值得更高的期待,况且EVA在前)进击的巨人,寄生兽,再加上亚人,可一并归类观察。
亚天使
男主不讨喜,反而配角张力拉满,眯眯眼老爷爷比主角小男孩有意思多了
2.5D丑到心痛,大部分2.5D、3D动画都毫无艺术价值可言,在色彩和线条上不可能胜过2D。开局主要内容都是逃亡,逃亡是最无聊的,缺乏对抗强度和角色交互,看起来紧张刺激,其实就是跑路+废话,还有那个眼镜佬那张 马脸,看鬼片好过了。夸张点说这番只看片头回顾和片尾预告就够了,情节寡淡,事无大小一字不漏像流水日记,节奏慢得好像长期便秘下腹肿胀,拖沓的悬疑不叫悬疑,只能算有屁不放,亚人在叙事这方面是灾难级别。属实久闻大名,谁知无聊透顶。
引人入胜。人物塑造倒比情节出众。
前六集是剧场剪辑回锅肉,后六集紧张感大跌,动作场面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