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王光利
主演:张宝忠,周玉华,钟陵均,顾龙祥,赵永生,王建新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上海话年份:2001
简介:原江南造船厂工人张宝忠在下岗后,勇敢地自寻出路,创立了金兴建筑五金公司。然而,公司开张不久就遭遇了惨重的欺诈,损失了几十万元。面对这一窘境,张宝忠和他的同伴们不仅要承担项目工程,还得面对巨额债务,但他们顽强地努力工作,最终成功地将公司从危机中挽回。随着上海风采福利彩票的发行,张宝忠为团队购买了10套彩票,意外地获..详细 >
爸爸现在正在看呢~
下岗工人的生活百态,扛着门板走过大桥很有美感,方言着实影响观看。
和同日观看的《生活万岁》相比,反映下岗工人再就业题材的《横竖横》有诚意得多。一班上海老爷叔阿姨的本色表演,100万人民币的低预算制作,诙谐有趣,笑中带泪。片中的老城厢及新上海让我惊叹身边这座城市在过去20年中的发展变迁。 结束后与张宝忠和其他两个老爷叔的座谈也很有意思,尤其知道脑瘫双胞胎中的一名已经康复也是释怀不少。当年的张老板西装革履,今天的张爷叔棒球帽潮人打扮。很想问问是否后悔当初没有将40万大家分掉而不是用于金兴五金的再发展是否有遗憾,但想想还是太过残忍。祝父辈们余生好运了。(2018年12月2日/天山)
12/2@天山 7。有看彩版颗粒卡萨维茨X法式野餐的怪乐趣。金杨大法好。
上海人很会演戏啊。一点都不象是业余演员和业余导演。结尾太搞笑:)
下岗员工再就业的纪录片,看起来还是挺则经的
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上海,不是纪录片,胜似纪录片|没有这部片子,可能真的不会想起来当年彩票还专门弄了档摇奖的电视节目|一位主演说自己现在退休工资五千多,听到前排有女生说自己在上班工资也没这么多|走进新时代
千禧年,不近不远,是一段还未沉入历史的过去,它在日常和记忆中的余痕依然积尘于生活的犄角旮旯,它生猛地展现出了时代背景下的世俗天真,与潮汐相伴的造船厂拗断,在时代的浪潮中再创业。在油烟气中,不见丝毫造作的成功学,只有锱铢间的豪情义气。
能闻到画面中五金铺的味道,追逐财富的上海人普通人,有魄力,有腔调,有吹毛求疵,不管最后落了多少钱,吃吃喝喝忙忙碌碌才是那个时代的烟火气。
导演说,下岗相关的内容也不能说太细,你们懂的。幸好是上海话,北京审片的人看不懂… 2018.12 素人 超真实。
非专业演员能够让人感到鲜明的真实感,从而让一个屏幕上的故事获得现实般的质地。因为那些角色之间除了角色的联系首先已经有现实的联系,所以我们仿佛也自动置身于他们的现实之中。不把现实当作纯粹的呈现对象,打破生活和表达的界限,很有启发。
假演员演真戏那种质朴尴尬真的好好笑
套着下岗创业潮的彩票宣传片
这些弟兄们运气不错,中奖率很高。
粗糙的手持,粗糙的跳切,粗糙的素人自己饰演自己,粗糙的打桩机似的鼓点配乐,合成了最真实的时代影像。饭桌上谈论彩票金额的兴奋、面对镜头身着红衣自述下岗工人、告别仪式似的曲终人散,而普通人的命运就如同那黏在门板上被扛过杨浦大桥的彩票、寄居于装修屋中,仍要跳脱衣舞谋生的女友、幽暗蓝光陆家嘴下的废料卡车。字幕与素人演员自述的交叉拓宽了影片意义。
原汁原味出演,但有点纪录片的感觉!下岗工人的心路历程,不是我可以理解的,但他们的冒险精神值得深思!
这种伪纪录片里讲下岗算挺特别的一部了
#SIFF#真不错啊,今年份的沪语电影get,很喜欢真诚又接地气的电影!这么看来上海变化真大,小时候也是有过像剧里司机一样一家四口挤在一个小房间里的经历,剧里的大伙晚上开车经过世纪大道,20年后我在世纪大道看这部老片(应该算吧),陆家嘴已经高楼林立,时代不等人。
90年代怀旧的场景、物件,让人回忆起那个年代。
3.5 比较像风格练习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爸爸现在正在看呢~
下岗工人的生活百态,扛着门板走过大桥很有美感,方言着实影响观看。
和同日观看的《生活万岁》相比,反映下岗工人再就业题材的《横竖横》有诚意得多。一班上海老爷叔阿姨的本色表演,100万人民币的低预算制作,诙谐有趣,笑中带泪。片中的老城厢及新上海让我惊叹身边这座城市在过去20年中的发展变迁。 结束后与张宝忠和其他两个老爷叔的座谈也很有意思,尤其知道脑瘫双胞胎中的一名已经康复也是释怀不少。当年的张老板西装革履,今天的张爷叔棒球帽潮人打扮。很想问问是否后悔当初没有将40万大家分掉而不是用于金兴五金的再发展是否有遗憾,但想想还是太过残忍。祝父辈们余生好运了。(2018年12月2日/天山)
12/2@天山 7。有看彩版颗粒卡萨维茨X法式野餐的怪乐趣。金杨大法好。
上海人很会演戏啊。一点都不象是业余演员和业余导演。结尾太搞笑:)
下岗员工再就业的纪录片,看起来还是挺则经的
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上海,不是纪录片,胜似纪录片|没有这部片子,可能真的不会想起来当年彩票还专门弄了档摇奖的电视节目|一位主演说自己现在退休工资五千多,听到前排有女生说自己在上班工资也没这么多|走进新时代
千禧年,不近不远,是一段还未沉入历史的过去,它在日常和记忆中的余痕依然积尘于生活的犄角旮旯,它生猛地展现出了时代背景下的世俗天真,与潮汐相伴的造船厂拗断,在时代的浪潮中再创业。在油烟气中,不见丝毫造作的成功学,只有锱铢间的豪情义气。
能闻到画面中五金铺的味道,追逐财富的上海人普通人,有魄力,有腔调,有吹毛求疵,不管最后落了多少钱,吃吃喝喝忙忙碌碌才是那个时代的烟火气。
导演说,下岗相关的内容也不能说太细,你们懂的。幸好是上海话,北京审片的人看不懂… 2018.12 素人 超真实。
非专业演员能够让人感到鲜明的真实感,从而让一个屏幕上的故事获得现实般的质地。因为那些角色之间除了角色的联系首先已经有现实的联系,所以我们仿佛也自动置身于他们的现实之中。不把现实当作纯粹的呈现对象,打破生活和表达的界限,很有启发。
假演员演真戏那种质朴尴尬真的好好笑
套着下岗创业潮的彩票宣传片
这些弟兄们运气不错,中奖率很高。
粗糙的手持,粗糙的跳切,粗糙的素人自己饰演自己,粗糙的打桩机似的鼓点配乐,合成了最真实的时代影像。饭桌上谈论彩票金额的兴奋、面对镜头身着红衣自述下岗工人、告别仪式似的曲终人散,而普通人的命运就如同那黏在门板上被扛过杨浦大桥的彩票、寄居于装修屋中,仍要跳脱衣舞谋生的女友、幽暗蓝光陆家嘴下的废料卡车。字幕与素人演员自述的交叉拓宽了影片意义。
原汁原味出演,但有点纪录片的感觉!下岗工人的心路历程,不是我可以理解的,但他们的冒险精神值得深思!
这种伪纪录片里讲下岗算挺特别的一部了
#SIFF#真不错啊,今年份的沪语电影get,很喜欢真诚又接地气的电影!这么看来上海变化真大,小时候也是有过像剧里司机一样一家四口挤在一个小房间里的经历,剧里的大伙晚上开车经过世纪大道,20年后我在世纪大道看这部老片(应该算吧),陆家嘴已经高楼林立,时代不等人。
90年代怀旧的场景、物件,让人回忆起那个年代。
3.5 比较像风格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