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电影人Sean Baker习惯编剧、导演和剪辑一肩挑,他只需要一个有才华的摄影师。
他愿意尝试用各种不同的设备拍片,包括35毫米胶片、iPhone和《红色火箭》使用的16毫米胶片。
他的这部最新作品对准的仍然是被美国主流镜头遗忘的角落:收入不高、牙齿不多、家里的窗玻璃不完整的群体,他们生活在不断刺激耳膜的争吵中,无法挣脱毒品的滥用。
这部电影主体部分的拍摄只花了3天时间,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主角Mikey从年龄看离50岁不远,从行为特征看更像接近15岁。
他在色情电影行业活跃近20年,已经很难在没有伟哥之类药物的强力干预下继续表演,星光褪色后,他的主要资源只剩下色情网站Pornhub上的百十来个追随者。
他被迫怀揣20多美元从洛杉矶回到家乡、濒临墨西哥湾的得克萨斯小镇。
Mikey自恋到令人发指的程度,他的脑子跟木头一样灵活,意志却跟岩石一样坚定。
他不太可能买得起Samsonite之类的品牌行李箱,虽然浑身上下携带的负担异常沉重,步履蹒跚中他从来没有意识到错在自己。
哀求分离多年的妻子和岳母收留以后,他的地位由睡在客厅破旧的沙发上逐渐提升至卧室破旧的双人床上,但他的视线并未停止搜寻,即使只有自行车作为艳阳照射下的主要交通工具,炼油厂的设施就在视线的不远处。
他的目标是在甜面圈小店打工的姑娘。
她的塑造跟Baker前几部作品中的女主角一样独特,只是显得维度单一。
人人叫她“草莓”,她也跟全天然、没有经过转基因处理的最佳品种草莓一样鲜嫩多汁、香甜可口,跟Costco里大而无当的那些没有任何可比之处。
只是现实生活中恐怕无法找到这种随时处于待摘果实状态、带来乐趣而不带来任何麻烦的年轻人,除非3D打印出来。
Mikey希望借助草莓的吸引力重振自己的影视事业,全然不顾小姑娘虽然看起来合适,但根本还不合法。
整个故事安排在2016年总统大选期间,特朗普和希拉里两位候选人对政见的阐述和选民的欢呼作为背景声,毒品交易、基于谎言的诱惑游戏、生龙活虎但毫无爱意的炙热性活动处于前台。
原文链接:https://www.hollywoodreporter.com/movies/movie-features/sean-baker-interview-red-rocket-1235081290/在A24出品的《红色火箭》中西蒙·雷克斯(Simon Rex)饰演一名运气不佳的过气色情明星,试图通过返回他的家乡德克萨斯州重整旗鼓,或者至少找到重返洛杉矶的方法。
他出现在自己分居妻子的家门前,期望通过一个关于全新开始的承诺重新努力回到她的生活当中。
由于简历上的一片空白,他无法找到工作。
最终只好转向在甜甜圈店周围闲逛并贩卖大麻,在那里他与未成年的出纳员小草莓(新人苏珊娜·桑饰演)调情,并希望成为她进入色情行业的经纪人。
雷克斯(Rex)饰演的米奇(Mikey)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反英雄人物:一个魅力超凡的骗子,只关心自己,无法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如何影响周围的人。
他是由导演肖恩·贝克(Sean Baker)和他的长期合作伙伴克里斯·贝尔戈奇(Chris Bergoch)(贝克之前电影《佛罗里达乐园》、《橘色》和《待绽蔷薇》的联合编剧)共同打造的系列主角中最新的一个,他们都生活在社会的边缘。
贝克在接受《好莱坞报道》采访时谈到了观众对这部电影的看法,明智的选角与定位带来的力量,以及他为什么对那些无法抗拒诱惑的角色如此感兴趣。
H:你是如何想出《红色火箭》的?它与你之前的电影有什么契合之处?S:我是在回看我之前的一部电影《待绽蔷薇》时想到的。
我们当时在一些模特房和成人电影布景中拍摄了那部电影。
我们见到了一些米奇·萨博斯式的人物,并发现在色情行业中有一个(甚至)用于称呼他们的行话:皮条客。
在《弗罗里达乐园》拍摄结束后,我们试图想明白接下来做什么,于是我们想到了《红色火箭》。
2017年我们切入了这个项目,这意味着我们几乎立刻就弄清楚了开头、中间和结尾。
我们原本计划冒险前往加拿大拍摄另一部电影,但因为COVID-19被叫停。
于是我们回到《红色火箭》里,因为这是一部(只有极少工作人员的)电影,在大流感期间可以安全拍摄。
于我而言,分析自己的东西总是很难。
但我想说明的是:我认为有些人对这部电影感到惊讶,在他们看来,这和我的其他电影不一样,但我不明白为什么——这只是另一个角色研究罢了。
也许他们不想让一个反英雄人物引导故事,尤其在我的电影中。
事实上,我喜欢更有挑战性、更震撼人心的电影,而不是那些仅仅让你感觉良好的电影。
我连续拍了几部电影,关注的是未被充分表现的社区,人们会不由自主地认为,“这就是肖恩做的事。
”但这并不是我真正做的事情,这只是源于我在电影和电视上看到这样的故事不够多的一种反应——我想听到的故事没有被讲述出来。
H:你是出了名的善于和素人演员合作。
当你为一部电影选角时,你想从受过训练的和没有受过训练的演员身上寻找什么?S:我只是看着一个人的时候想:“我想在大屏幕上看到那个人两个小时吗?”这是关于氛围的因素。
发现他们上的氛围,以尊重他们艺术才能的方式吸引他们。
我一直在处理不允许我和大明星合作的预算问题。
当然我也不太愿意那么做,因为我有一种完全不相信大明星的感觉。
当我在导演一个场景时,我想让自己很快地沉浸在那个场景中。
而如果这是一张可辨认的大明星的脸,那我得花更长的时间才能(沉浸其中)。
这就是为什么我非常喜欢大屏幕上的新鲜面孔。
H:氛围在故事的建制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这让我想起了《红色火箭》的背景。
故事的地点对你的创作有什么影响?S:有时这对故事来说是必要的。
其他时候,比如在《红色火箭》中,它只是对故事的补充。
在这种时候,我知道它将被设置在三种情况下。
如果你问“成人电影演员是从哪里来的?”,排名前三的是俄亥俄州、德克萨斯州和佛罗里达州。
我认识几个来自德克萨斯海湾的成人电影演员。
这把我带到了那里,然后我开始探索。
我知道我可能会把它设置在一个精炼厂城镇,所以我必须找到合适的城市。
我和我的制作人从科珠斯克里斯蒂驱车前往海湾,向北行驶,我们爱上了遇到的每一个城镇。
但直到我们开车进入德州城,我们才明确感受到应该选择哪里。
那里有一个巨大的水塔,上面写着“全美之城”。
从视觉上看,这是该国最大的炼油城市之一。
你可以向任何方向旋转相机,得到这些令人难以置信的远景和风景。
我喜欢当一个地点变成一个角色的时刻——它让观众更加坚定,并让他们感受到现实主义。
H:你所有的主角在某种程度上都是骗子——尤其是米奇·萨博斯,他总是努力想要活到第二天。
是什么吸引着你讲述着这些角色们投身在忙碌的工作中?S:这个过程非常具有戏剧性。
身为一名创作者,我觉得这很有趣,(因为)这是不常规的。
在过去的25年里,我(在电影领域)一直是个骗子,对吧?(笑)。
这是一个著名的资本主义社会,我们庆祝你在这里积累的财富,以及在这个国家被允许获得的成功。
然而,与此同时,我们不允许一些人在主流经济中工作,无论出于什么原因。
无论他们只是因为(缺乏)进入的关系而无法进入,或者也许他们是非法移民,或者因为某种原因而受到歧视。
在这个国家有很多人为了追求成功投身地下经济,那可是十亿级别的大生意。
性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地下经济的一部分,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是非法的。
我想进一步探讨这个问题,原因有很多。
其中一个原因是帮助消除污名,另一个原因是简单地了解它,并照亮它。
H:你提到了这部电影收到的反应。
我很好奇当你拍这样一部电影的时候是不是特别希望刺激和挑战你的观众。
S:不幸的是,我非常没有安全感。
艺术家是没有安全感的人。
我真的很在乎别人的想法,虽然我不该在乎。
但与此同时,因为观众对影片的反应,我开始对这个问题做一些分析。
我不是把故事放回2017年了吗?
也就是放在#MeToo运动跟Time’s Up运动之前。
当然我选择放在那个特定的时间并不是为了挑衅谁,又或许我其实就是这么想的。
(当我们开始制作《红色火箭》时),我为那部我花了近三年时间专注于制作的电影停工而感到悲痛;COVID已经来临;即将到来的美国大选令人感到压力巨大;夏天的弗洛伊德之死与BLM正在发生,(这一切汇聚的)所有能量,我不确定,也许它们真的击中了我。
我当时就想,“我要做这个东西,不管我得到什么反应。
”我可能有一种叛逆的态度。
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完全意识到了这一点,因为我现在读到一些文章说,“我想知道这部电影有多少是来自创作者的潜意识。
”也许这是我对那段时间的整体反应。
H:根据社交媒体对有问题角色的反应,电影观众不仅想要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他们还想看到可以成为他们朋友的角色。
我觉得没人想和麦奇·萨博斯做朋友。
也许这就是他们的反应。
S:我读过很多这样的评论,人们说,“但是他从来没有吸取教训!”老实说,这在我们的文化中是新鲜事物,对吧?也许观众已经习惯了看到他们的主角受到教训,那不是我从小听的。
在我看来,有很多这样的反英雄人物用他们从未改变的事实给我们上了一课。
电影制作人永远应该探索道德的灰色地带,比如《五支歌》中的杰克·尼克尔森、《赤裸裸》里的大卫·休里斯,《水牛城66》的文森特·加洛。
今天,如果你把这些电影推销给一个小工作室,它们可能根本拍不出来。
电影还不错,这是一群坏人的故事,里面根本就没有好人,除了潘老板。
你能说男的不爱草莓么?
在当下毫无疑问男主一切都是草莓,你可以说这是恋爱吗,可以这么定义,但这里掺杂了多少利己自私动物本能,谁能说在他妻子年轻时他们不是这样?
但我们能说他爱草莓吗,当然可以。
电影中唯一牢不可破的关系一是血缘,原配母子和傻子友情,一般友情是双向的,但电影中这种我称之为1.5向的友情。
这段部分的友情源于不平等的关系,作为瘦弱男子他一直是一个被动的地位是一个接收者,相当于仰望着男主的崇拜关系。
往远了扯,人类的动物本能,性欲和宗教崇拜。
其他的社会关系强度和本能相比脆弱的像纸一样,人类社会的一切都是自娱自乐毫无意义。
但是如果电影是这种立意,电影的走向应该是穿着衣服跑到草莓家,发现草莓早不见了,他所期望的一切都是梦一般,他甚至得回去住。
但是没有,草莓一如既往地迎接她。
这就很扯,这就让我怀疑草莓代表的是人在社会驯化过程中的一直潜藏的本我,不合理漂亮的像梦一样的纯粉红色房子,两个人在柜台里面荒诞的调情而老板根本不管,还放了两台收银机,男的疯狂的想让女孩拍片念念不忘,这个女孩代表了一些男的心里真正在乎的东西,在去掉生物本能作为一个人多出来的部分,所谓的人生的意义。
整个电影我觉得就在论述,一旦人吃饱喝足,就不可避免的去追寻一些虚无缥缈的意义,但会导致吃不饱喝不足又跌回求生本能的痛苦循环。
之所以4星就是我怀疑我过度解读
麦基,喋喋不休地扯淡是他的特长(还有裸奔时大d也算是),欺软怕硬,在罗尼面前秀肌肉以及各种吹牛炫耀。
但是遇到事情就是逃避责任。
交通肇事后,罗尼没有供出他的那一刻,表演得很到位。
他谈不上是大坏蛋,但是他的生活中充满了欺骗,答应丽尔要留下来,答应不卖给石油工人大麻,对小草莓基本上就是各种撒谎。
……莱西,无所事事的女瘾君子。
通过麦基和罗尼的对话,大致知道。
莱西以前的生活,以及她还有个别人的孩子,希望麦基留下来,但从一开始从未真正相信麦基。
当然麦基也不值得相信。
最后相互撕破脸,赶走麦基的时候也是早有准备。
小草莓,未满十八岁的漂亮女孩。
天真对生活充满好奇和幻想。
渴望脱离沉闷的生活,对待前男友的做法可以看出年轻一代的迷茫,麦基的那段忽悠深入她心。
罗尼,干瘪的身材,些许愚笨的脑袋。
梦幻着自己的美国大兵梦。
和麦基称兄道弟,结果很凄惨,可能锒铛入狱。
黑人一家四口,德州小镇的mini势力集团。
提供大麻,提供保护。
除了老娘有那么点老大气质,三个孩子庸碌无为。
一堆美国底层人士构建了整个电影,让人们看到的是胶片感的时代,颓废和荒诞的故事,相比特朗普电视中呼唤美国再次伟大更真实。
在电影院观看了电影《红色火箭》。
釜山电影节期间,共看了二十五部电影,第一部:《走向幸福的国家》,第二部:《那些得不到保护的人》,第三部:《蜂箱》,第四部:《旋涡》,第五部:《椒麻堂会》,第六部:《复仇后酬劳入账》,第七部:《河畔须臾》,第八部:《偶然与想像》,第九部:《上帝之手》,第十部:《圣母》,第十一部:《钛》,第十二部:《三层楼上》,第十三部:《春江水暖》,第十四部:《东京复仇者》,第十五部:《犬王》,第十六部:《失踪》,第十七部:《红色火箭》,第十八部:《soho区惊魂夜》,第十九部:《六号车厢》,第二十部:《记忆》,第二十一部:《柳川》,第二十二部:《内特拉姆》,第二十三部:《将军拳斗》,第二十四部:《永安镇故事集》,第二十五部:《倒霉性爱,发狂黄片》。
在这二十五部电影当中,我的五星好评只有一部,那就是肖恩贝克导演的《红色火箭》。
这部电影简直就是恶趣味的集大成之作,通篇充满了自嘲以及令人啼笑皆非的黑色幽默。
最为难能可贵的是,它以一贯之,不在结尾处强行升华,这种拍摄技法十分高级。
中国导演的恶趣味基本都被打压没了,因此,他们拍出来的电影便显得毫无灵气、异常死板。
当然,你完全可以一言以蔽之,说这是体制的问题。
无论怎样,久而久之,当一种行为形成了习惯,再想改,就很难了。
我记得彭浩翔在一档访谈节目中讲过他小时候经历的一件趣事——有一次,在机场,他看到一个送儿子出国的妈妈哭得一塌糊涂,便对那个妈妈说,你这是白发人送黑发人啊——彭浩翔的电影里充满了诸如此类的恶趣味,这也是他的电影具有魅力的原因之一。
想想看,假如他的恶趣味在他小时候被打压没了,他的电影将会多么的枯燥乏味?
常年看死板、没有灵气的电影,观众的脑子也渐渐变得不灵光了,他们总是希望正义战胜邪恶,一旦违背了他们的意愿,他们便十分气恼。
我十分庆幸我的恶趣味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随风飘逝,它寄生在我的潜意识里,至今依然坚挺。
恶趣味的养成就像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样,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你们不能理解电影里恶趣味的快感,我也不能理解电影里毫无动机自首的犯人、和谐的大团圆结局以及“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之类空洞无物的口号,那么,就让我们井水不犯河水,永隔一江水吧。
成龙自传的书名叫《还没长大就老了》,这部电影里的主人公也像三岁小孩一样没长大,虽然他的皮囊是一副中年男人的模样,但他却过着极为不着调的生活。
得克萨斯州工厂的烟囱冒着烟,无所事事的他整日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东游西荡,他的妻子是他的性伴侣,他的朋友是他背信弃义的棋子,他的相好是他的唯一寄托。
故事从他回到德州开始,在他即将离开德州之际结束。
他说不上多爱自己的故乡,他回到这里,仅仅是为了避风头,一旦好的机会出现,他必定会离开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
他的三观纵然很烂,亲情、友情、爱情在他眼里也一文不值,但我觉得他比那些衣冠楚楚的斯文败类强多了,至少,他还有勇气在深夜裸奔。
贰零贰壹/壹零/壹壹
花了两个多小时看完的电影,真的有点捶胸顿足,我这是看了个啥?
人群中好人和坏人一般是呈正态分布的吧,或者带着好人标签的人干坏事,被认为是坏人的人也有多面。
这个电影里的麦基,利尔,罗宾,草莓,为什么能够坏的这么纯粹呢?
虽不是大奸大恶之辈,却没有一点好的地方,怎么破败的农村和底层就只能是腐坏堕落么。
反现实的标签我懂,讽刺的手法我也懂,可是这种完全颠覆人物的呈现和长达两个小时的纯脏话骂街有什么区别?
没有任何一件事情是可以逻辑自洽的。
破碎的燕尾蝶,还做最后的美梦。
4.22看完三星不能再多了后半段比前半段好看,好看是指剧情节奏和密度上的丰富度较前半段加深很多,看了肖恩贝克的几部电影,结尾都是隔着一段距离的温情,但不假思索的包容万物,添加到本片就显得格外不合时宜,当主角是一个鲜活但是全身恶习的经典牛仔形象的大男子主义者的时候,最后的结局却是两眼望向穿着红色内衣的具有魅惑性形象的女孩,尽管画面的呈现,让人感受到可能是他的美好幻想,但对于这个人“作恶多端”却能如此轻轻放下,并且给他一颗草莓,这让人不适。
但同时我也在想,是否对于糟糕的男性角色,电影唯一的处理方式就只能是给他一个坏结局?
我为什么那么执迷于对惩戒男主的结尾的追求,实质上,一方面是想要看到导演和我的价值观是一样的,在我作为观众没有话语权的时候,导演能替我们发声,而发声的方法就是男主结局至少不是光明的,另一方面,我私心怨恨这种男性的存在,就像希望喜欢的cp 在一起一样,我也同样希望讨厌的男性被现实打败。
50分钟留念(尽管喜欢肖恩的另外三部片,但果然当电影将人物落点在一个失败的男性身上,我就完全丧失想要看完全片的冲动,海报上的男的,我以为是穿裙子的反刻板男主角,没想到是经典的最差最烂的白男,见到女的就发情,性格完全自大,自吹自擂,妄想症天天发作,和未成年调情,不洗碗爱裸睡,当看到甜甜圈店星期三女孩握住男主角几把的那一帧,我感觉我要吐了(弃;再提一嘴,真的会有可爱雀斑女孩在打工的时候面对这么一个油滑,花个钱吞吞吐吐,大话一大堆,年老无趣的男的,不厌恶反感的么....
肖恩·贝克可能是现今最优秀的美国中生代导演。
因为在他的每部电影里,你都能看到一个你之前从未见过的美国。
贝克的电影一直在关注被主流视野忽视的边缘社群。
在早期的《外卖》与《百老汇王子》中,他把注意力分别对准在纽约餐馆打工和在百老汇街区贩卖假鞋假包的中国/非洲非法移民。
在中期的两部成名作《橘色》和《佛罗里达乐园》中,他把视野扩展到了纽约之外更宽广的边缘世界:洛杉矶红灯区的跨性别性工作者,和在迪士尼乐园周边廉租房区域栖居的半散养状态儿童。
这些素材很像是会出现在电视新闻中的内容,这些人物及其生存环境的边缘属性,也不免会让讲述他们的故事,有意无意地带上猎奇色彩。
但贝克作为导演和编剧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从不用剥削和消费的态度处理他的叙事素材。
他对每个出现在自己镜头中的人物,都采取平视的目光,和寻求理解与共情的良好意图,但同时,他又从不抛弃自己对每个边缘世界的单纯好奇。
正是这一整套创作方法,让贝克的电影既引人入胜,又温暖动人。
但他的新作《红色火箭》,或许比他的一系列前作更具挑战。
这种挑战既朝向观众,也朝向创作者自身。
因为影片的主人公,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人渣。
与贝克的前作一样,《红色火箭》设定在一个被人忽视的角落:美国德克萨斯城。
但这座城市有着复杂的历史:它是美国内战走向终结的重要站点,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非核爆炸事故的发生地,也是上世纪70年代美国最骇人连环凶案之一的发生区域。
现如今,德克萨斯城依旧是美国的石油工业重镇,但在经济衰落大势的影响下,这座城市也显露出颓唐之象。
就在此时,一位游子自愿千里迢迢返故乡。
这位游子为何这么做?
因为他同样穷困潦倒,无处可去。
他就是故事主人公迈奇,五届“A片奥斯卡奖”得主,成人电影名人堂成员,四十多岁的过气男优。
曾经的他天赋异禀风华正茂,如今的他年老色衰,每次上阵前都需要伟哥助攻。
在后浪汹涌的A片界,纵使他再怎么才艺过人,也逃不过渐渐被淘汰的命运。
于是他从好莱坞重归故里,与被他抛弃多年的妻子兼前搭档团聚,厚着脸皮寄人篱下以贩卖大麻维生,并在庸常的小城生活中,寻找东山再起的机会。
短暂蛰伏后,他找到了理想机会。
机会以性感少女“草莓”的形象现身。
“草莓”差三周满18岁,在甜甜圈店打工,像每个直男的梦中洛丽塔一样,她轻浮浪漫,放荡天真。
“草莓”的魅力重燃了中年男人的心火。
迈奇为少女深深着迷,重新勃发了毛头小子的活力,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上阵前都不用吃药了。
但在神经大条到近乎蠢笨的天真表象下,迈奇的性格中藏着恶毒一面。
他是个自私自利的寄生虫,所有缺乏判断力和阅历的人,都会被其话术俘获,所有对他付出信任的人,最后都会被他利用。
他通过贩卖性爱重获了妻子的信任,但他的真正目的只是把家庭当做缓冲地;他借助自吹自擂获取了同乡男孩罗尼的崇拜,但他和后者共处只为打发时间和满足虚荣心,当他害罗尼引发了连环车祸后,他拒绝担责,心安理得地让罗尼成为替罪羊。
委托迈奇分销大麻的当地女教父莱昂和她的女儿琼,对迈奇的秉性了如指掌。
出于利益她们与迈奇合作,却总和他保持距离,因为她们知道迈奇是灾星。
但野心勃勃想要逃离德州,却缺少阅历的“草莓”,对迈奇的算盘一无所知。
终其一生,迈奇都在通过女人谋生,“草莓”也不是例外——他把她看作是重回成人电影界的跳板,试图用话术引诱她同意出演成人片,自己则以经纪人也就是皮条客的身份获利。
“草莓”只不过是其受害者队列中的最新成员。
故事的最终走向,需要对本片感兴趣的读者自行探寻。
不过我们在这里可以确定一件事:迈奇的肮脏美梦最后没有成真。
但更微妙的是,当故事尘埃落定时,我们甚至会替迈奇产生一丝难过,即便我们厌恶他的品性,即便我们看到了他如癌细胞般对周边环境造成的伤害。
但看到一个对生活如此热忱,对梦想如此具有信念感,又如此富有行动力的人,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我们还是会唏嘘。
这样的观感是不对的吗?
它是否暗示着观众的道德也存在缺失?
或许这些问题没有简单答案,因为导演贝克本人也有过这样的疑惑。
他与许多类似于迈奇的成人片从业者相处过,也曾被他们的魅力所迷惑,以至于无法辨清这些人的本质。
所以《红色火箭》讲述的不只是一个故事,还是某种特定关系:存在于表面天真的操纵者与被操纵者之间的关系;存在于别具魅力的欺骗者与被欺骗者之间的关系。
同时,《红色火箭》还是一幅人物讽刺画,一则具有深意的寓言,和一出精彩的黑色喜剧。
就连其片名,都是个精准形容了迈奇特质的笑话:如果你去搜寻俚语“Red Rocket”一词的意思,就能对本片有多一分的理解。
最后,《红色火箭》还是对德克萨斯城的一次社会学研究。
落魄工业区的社会生态,形形色色居民的价值观、精神样貌与生活方式,都在贝克的精确洞察和几位当地素人演员的表演中,得到了生动呈现。
像《橘色》和《佛罗里达乐园》一样,观看《红色火箭》的体验,就像在一个五彩斑斓的美国社区中,和一群你或许永远无缘相见的人共度了两小时人生。
在一众以结果为导向的当代电影中,每部贝克作品都是一场无畏的冒险,一种杰出的成就,也是一次充满挑战、充满不安,但最终总能让你得到丰厚回报的观影体验。
原载《南方人物周刊》
人物:落魄P星的男主设定就足够吸引观众看一眼电影,也是由于这个设定,所以观众对于他去追求小草莓的行为完全认同,虽然他是别人的男友。
影片花了前35分钟来刻画男主和其他配角的关系,也是为他“出轨”的合理性找理由。
男主基本就是一动物,拒绝承担任何社会责任,两场戏表现:1. 女主和女友讨论孩子监护权 2.车祸逃逸 所有的人物都是直给的,一言不合就开干,没有任何城府和思考,这是导演对底层人群的精确描摹。
人物关系:小妖精少女与大叔的搭配算是经典人物关系了,与洛丽塔不同的是,戏里男女主的关系不是占有,而是志趣相投,算是一种喜剧的写法吧。
情节:主角在影片1小时处正式开干,之后和两人有关的戏有:男主和女主的炮友家人茬架,带女主去脱衣舞俱乐部,去游乐园DATING,去女主家里搞并正式提出推荐女主拍P片的想法。
BTW:往脸上吐烟的戏太性感了总而言之,这是一部有意思且完成度中规中矩的电影,总分我给3星半,不能说拍的多好,但是性喜剧能让观众坐住,2个小时保持高度注意力,性、暴力、喜剧果然是商业片创作妙招啊。
红色火箭 (2021)7.12021 / 美国 / 剧情 喜剧 / 肖恩·贝克 / 西蒙·雷克斯 苏赞娜·桑这是一部剧情片、喜剧片,说实话,我真没看出来喜剧片,倒是感觉像是在看纪录片!
这部电影的观影过程按道理应该像鸡肋一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但是我却一气呵成的看完了,不至于全程无尿点,起码也是津津有味!
看的过程我就觉得像国内的一部电影,看完之后想起来了,这部电影有点像贾樟柯的处女作《小武》!
因为两部电影都是描述的社会最底层的人们的生活轨迹!
从本片我们看到了米国人民社会底层的生活状态和人际关系,让我的感受就是真实!
这和《小武》看过以后的感受是一样一样的!
小武是个小偷,无法顺应时代,被疏远被社会所抛弃,最终渐行渐远…而本片的男主是个过气色情男星,因为穷困潦倒最终选择回到家乡寄宿到曾经被自己抛弃过的妻子家里,虽然通过重操旧业贩卖da 麻,将生活略有好转,又开始乱搞关系并妄想东山再起。
最终被身边所有人唾弃又身无分文的踏上了去外地的谋生之路!
片中涉及到一些金钱的数额,我换算成人民币,感觉他们×6倍的美刀也不如中国一个5线小城市的我这样一个中产阶级的收入和开销!
这才是真实USA,这才是剥开光鲜外表的阿麦瑞肯!
这也是让我感觉像纪录片的原因!
理论上,这样的电影在米国应该不受待见,应该会在我们国家得个金鸡奖、百花奖和华表奖!
就像《小武》在国外能拿奖一样!
至于演员,我觉得也应该给他们一个高分评价,因为他们的真实,给我们看到一个真实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底层的生活状态,记住,国外的月亮和我们是一样的!
电影就不推荐你们看了,这种剧情片,你们看不下去⭐️⭐️⭐️🌟
非常迷人、非常不可知却又非常在场的电影。接近五星。
我求求了
肖恩·贝克在电影语调上的拿捏真的很到位,很久没看到过这么有喜感的摇镜和变焦了,对街区生态的描摹也很准确,演员奉献出自然生动的表演,但是咱就是说,花俩小时讲这么点破事儿的意义何在呢。《佛罗里达乐园》主动去刺破生活最残酷的真相,到《红色火箭》这儿却又给失意的中年男人疯狂打掩护,他还是没有做好准备去承担人生之重,更乐意把自己放逐到享乐的逻辑里沾沾自喜。
超级男孩《Bye Bye Bye》
然后马上打开PH开始搜索...
看得出做了蛮多人物背景和塑造的功课,但是为了过度追求抓马,后期情节逐渐偏离主线……
生活在遍地男性垃圾(包括我)的世界久了,真的不想看、也毫无兴趣,这样一个不断堆砌垃圾,而没有生成更多一种“人物性”的电影....
也就2分吧!7分怎么来的?!
(好喜欢这个片子的啊!之前没有短评都忘记了
72/100 着眼于特定的美国时期、普遍的美国梦式机会主义,不如带有地域特色的美国边缘化地区令人印象深刻,这是一种带有反讽色彩的“南部工业糖精”的面貌,这一面貌和被边缘化的群体在美国当下较为普遍。在尖酸喜剧和悲凉的社会现实主义中仍未挤出一些对当代美国文化足够吸引人的新见解,但模仿浅黄电影中的一种推拉镜头和宽银幕变焦有些趣味。
伪纪实的部分依然是极度奏效的。从纽约到佛罗里达再到德州,Sean Baker镜头所及,均是甜美光线笼罩的美国当下,梦幻泡沫的破碎,国旗卷起的迷幻,甜甜圈一般糖衣和巧克力环绕的中空的心,以及需要药片达到的高潮。喷火的工业阳具,燃烧着过气老男人的承诺,Make American great again.
喜剧谈不上吧
实在是对垃圾白男的故事感到厌烦了(是的,美国穷人、瘾君子也能住大豪斯,看他们的生活困境让我想翻白眼)
选角一对,事半功倍。之前一部《辣妞约》里提及,因为一些法律限制,加州成人影业已经搬到佛罗里达,所以这说的是最后的成人加州梦?而后又全数落在对极的德州。主题还是关于离开以及离不开小镇,独特的主角身份,让这瓶新酒过瘾极了。
很滑稽,很聒噪。
前半段还是值得一看的,中年退役AV男星回到家乡开始自己潦倒的生活,碰到快餐店的女高中生服务员焕发新春,后半段节奏有点崩,各种狗血没头没脑涌上来,只能用闹剧形容。知道结局想表达一种中年男人的失意与渺茫少女带来的希望,但整个故事不太立得起来。
6/10
故事从他回到德州开始,在他即将离开德州之际结束。他说不上多爱自己的故乡,他回到这里,仅仅是为了避风头,一旦好的机会出现,他必定会离开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他的三观纵然很烂,亲情、友情、爱情在他眼里也一文不值,但我觉得他比那些衣冠楚楚的斯文败类强多了,至少,他还有勇气在深夜裸奔。
-.5
The second and the third acts are a little l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