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忠

Unfaithful,不忠诱罪(港),出轨(台)

主演:戴安·琳恩,理查·基尔,奥利维埃·马丁内斯,埃里克·佩尔·沙利文,米歇尔·莫纳汉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德国,法国语言:英语,法语年份:2002

《不忠》剧照

不忠 剧照 NO.1不忠 剧照 NO.2不忠 剧照 NO.3不忠 剧照 NO.4不忠 剧照 NO.5不忠 剧照 NO.6不忠 剧照 NO.13不忠 剧照 NO.14不忠 剧照 NO.15不忠 剧照 NO.16不忠 剧照 NO.17不忠 剧照 NO.18不忠 剧照 NO.19不忠 剧照 NO.20

《不忠》剧情介绍

不忠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爱德华(理查•吉尔 饰)与妻子康妮(黛安•莱恩 饰)是令人艳羡的一对,他们有一个8岁的儿子。他们结婚已有11年,日子过得平平淡淡却十分美满幸福。 可是生活的一成不变是康妮开始有些厌倦了。正在此时,她邂逅了神秘男子(奥利佛•马提纳兹 饰),更一发不可收拾的爱上了这名陌生人。面对丈夫,康妮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的向丈夫撒谎,不知不觉间,她已陷身于危险之中。 爱德华还是发现了妻子的异样,当他知道了妻子果真有越轨行为的时候,他疯狂得要知道妻子对他不忠的所以细节。无奈知道得越多越痛苦,接着他偷偷约见了妻子的情人……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狐狸猎手破处之旅永夜惊魂妈妈圈的流言蜚语超强台风地狱天堂EddieElise新包青天之南侠迷案成为简·奥斯汀犯罪心理第十五季子弹狂飙好心作怪刻在你心底的名字镜子森林我就是我马贩子科尔哈斯最高通缉失落世界的统治者山姆·克莱默克的时间机器布鲁克斯,草地和可爱脸孔成年之殇已读不回的恋人微暗之火亲爱的阮小枫鬼天厦水之身保留地之犬第三季旧车大改造最后的决斗命运无常

《不忠》长篇影评

 1 ) Connie, Connie, what's wrong with you?

高级中产阶级家庭的生活是近期经常看到、读到的主题,如《大开眼戒》《邻人之妻》《阿德尔曼夫妇》《婚姻故事》《失乐园》。

其中《大开眼戒》《阿德尔曼夫妇》《失乐园》看其中家庭的布置知道是高级中产的水准,涉及的职业有商业(《不忠》《邻》)、工程师(《邻》)、演员(《婚》)、医生(《大》)、作家(《阿》)、编辑(《失》《阿》)、工艺家(《失》)、画廊主(《大》)和其他广义的文化工作者(《不忠》),从中可看到不同国家文化的异同——中产阶级家庭的典型肖像?

《不忠》的家庭看起来最和谐幸福,没有《失乐园》中各自原有家庭的那种压抑,或者是《婚姻故事》里上来就要面对的矛盾,Edward心地善良、财力雄厚、懂得付出、身材健美、顾家顾妻,除了眼睛小几乎找不到缺点。

但故事的开始,Connie在厨房里做事,镜头给到坐在地上的儿子(没有《阿》那么戏剧化成自闭症,就是正常的小孩)、拖着食盆蹭得山响的大狗,最后是毛衣穿反了的Edward。

她和儿子说话和丈夫说话用脚踩着食盆不让狗乱跑,精湛且没有差池。

可是真别扭,相信别扭的感觉并非先入为主。

Edward说的每一句话都得体,可以说在影片的大多数时候,他都扮演着好丈夫、好父亲、好老板的角色。

有一瞬间我想到《金色梦乡》堺雅人那个角色,他是那个连吃巧克力分享多点给女友都有固定程式的好人,Edward就像《金》里的堺雅人。

有个朋友跟我说他只喜欢烫粥和冰粥,唯独受不了温粥,顿觉是一样的道理。

女人总是对这些是更敏感。

Connie有隐秘的悲伤,影片一直偷偷给着证据:Edward注意到她买了新的丝绸睡衣和漂亮的高跟鞋是在他怀疑她出轨时,但是在此前摆弄新买的录像机时Edward真的没情趣。

少数几个来自录像机的镜头很有挑逗意味——晃动、不清晰、第一人称,和家庭自制A片的前奏如出一辙。

Connie像蛇一样爬向他,缓慢抬头、睡衣下的两个秘密若隐若现,但Edward这只笨鸟仍坚持固定的程式,他把录像机放在一边再一丝不苟地向Connie索取,像《女性瘾者》里头等车厢那个看起来有中欧血统的精英男,或者是《有希望的男人》里那个正方形脑袋的女婿,结果这仅剩的浪漫还被孩子的呼唤打断。

Edward迅速起身,和Connie道歉,不忘说句恨不得在中产阶级诞生以后的第一版生活词典里就有的俏皮话。

Holy shit!有心人会看到,那天Connie其实穿了一件非常美的黑色丝绸睡衣。

我在想如果那天Edward雄风乍起、晴天霹雳,两人巫山云雨,一夜一早,恐怕也就没有后面的故事,用不着等在出人命以后才悔恨不及。

Connie的生活到底缺了什么呢?

我想是不确定、冒险、新,甚至小小的坏事,比如《爱在黎明破晓前》的偷杯子和骗红酒“事件”,不算以外,但也不应该把这些东西的丧失、损耗全部算在婚姻的头上。

理想的婚姻不会要求一个人24小时集中精神在亲密上,亲密多数时候是空气,少数时候是引人喷嚏的桂花雨,香气馥郁但有过敏样的意外反应。

代表爱意的水晶球(Edward和Connie旅行时像信物一样的存在)无限美好,可是不要把这种静水流深一般的心意和不确定、冒险与新做权衡,它们可以被权衡,但请不要这么做,更不要量化比较,人都是贪婪的,他们就是都想要。

书商会撩,像法国派,技巧炉火纯青,他对Connie说“打我”其实是一种主动,他让她随时走也是,后面的野兽级性感更是如此。

和Edward相比,他是自由的象征,充满了想象力。

和《失乐园》比起来,《不忠》里做爱的场景好看了一百倍,不仅仅因为狂野,更在于两个人身体节奏的调节一致,每一次都像他们唯一那次舞蹈的放大版——从0到点燃到欲火焚身,只不过后来Connie就不逃了。

Edward这个老好人人设并不是在他杀掉28岁巴黎书商(Connie的新欢)的时候才崩的,而是崩在他解雇那位被其他多个公司挖角的员工时。

Edward的强硬换来了曾目睹书商与Connie接吻的员工充满敌意的挑衅。

老好人的盲视在那一刻被深深地打了脸。

Edward并不坏,他此前应该从未设想自己会陷入如此境地,甚至是他和书商对视的时候眼睛里主导的颜色也不是仇恨。

只是男人那种深切的不怀疑,像《大开眼戒》里的克鲁斯,有时候一旦有了裂痕就会转化成完完全全的不信任。

两种极端心理都不健康,前一种是极端的惰性,后一种是极端的活络。

我有时会想去找一条流动着的大河,好好站站,像村上春树看人潮流动一样,什么也不想,看着她,想想该如何 真 的 理 解 流 动。

结尾没什么好说的了,这只是一种可能性。

结局还可能是《昼颜》、《昼颜》(剧场版)、《大开眼戒》等很多,《不忠》给了一个生活化的结局,和《昼颜》差不多。

比起来《大开眼戒》更有艺术味。

 2 ) 这部正能量的经典出轨电影,成年人应该一看

出轨,不仅是文学里的典型主题,也是电影中久经不衰的话题,因为它是每个人都会遇见而要在克制和欲望之间做出抉择的事。

有这么一位导演,网友评价说阿德里安·莱恩是唯一的坚决反对出轨的正能量的导演,搞笑的是,他的出轨N部曲都是以情色闻名的。

今天推荐的便是莱恩执导的经典出轨电影《不忠》,这又是一部因名字而容易被忽略的好电影,真的强烈建议每一个结婚的人甚至成年人都要看看。

这部电影有着那个时代的考究,虽然故事情节是寻常的外遇,略俗,但胜在认真讲故事,厉害在莱恩将它拍得出奇的好看,充满质感。

最值得称道的就是莱恩对人物细微的情感变化拿捏的极其准确,对整个事件发展的细腻铺垫,对一处处细节的精准掌控,一步步引导着我们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不得不提演员选得非常棒!

理查·吉尔和黛安·琳恩,他们贡献了张弛有度相当精彩的演技,为作品加了很多分,反过来也可以说这部作品也为他们的演艺生涯增加了成色。

美国,某城市。

爱德华(理查·吉尔 饰)与妻子康妮(黛安·琳恩 饰)是令人艳羡的一对,他们有一个8岁的儿子。

他们结婚已有11年,日子过得平平淡淡却十分美满幸福。

但平静如水的生活下暗藏着汹涌,爱德华对妻子对儿子都很好,但因为忙于工作而没有照顾好康妮的情绪变化。

一天,风出奇的大,吹倒了自行车,吹乱了安妮的头发,在街上寸步难行的大风,将安妮吹向了一个人的怀抱。

她撞到了保罗,保罗是一个年轻俊朗的陌生男子,简单问候后,她接着打出租车,他笑着邀请她到家里帮她处理伤口,大风吹乱了她躁动的心,她没有抑制住自己对刺激生活的渴望......

第一次见面,安妮来到了保罗家,简单包扎了下,他在她打电话时盯了她漂亮的双腿,并用手触碰了她的腿让她敷冰块,暗示了这一场掀风起浪的偷情是因性而起的。

临走前他送给了她一本书并暗示她要尝试新的生活,回家后,她起先也只是将其当做一件寻常的意外,并当做普通事讲给了丈夫听,可是欲望先行,她内心燃起了渴望,可当她和丈夫爱德华打算做爱时,儿子破坏了这一切。

这个处理暗示了安妮在生活里是没有获得性满足的。

于是,犹豫再三,她打起了保罗的电话,再次见了他,这一次他居然手拿着她的手按了盲文,她心跳、慌乱,理智战胜了欲望,匆忙而去。

因为内疚,她买了礼物去丈夫上班的地方看了他。

诱惑一旦开了头,哪怕只是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次不经意的接触,都会酿成冲破一切的洪飞,无法阻挡。

第三次,安妮知道会发生什么,又渴望又不安,但还是去了。

这一次他们更亲密地跳起了舞,终于,还是迎来了那一切......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电影中最经典的一幕:安妮在回家的车上回忆着刚刚与保罗的性爱过程,黛安·琳恩的表演太精彩了,她沉浸在爱的享受中,忍不住用手抚摸自己的身体时,面色潮红呼吸的湿了,让我们看到了安妮闷骚和渴望,兴奋和满足。

然后,如我们知道:出轨不会只有一次的,又不就是0又不就是N多次。

安妮彻底迷失在出轨的满足中,忘记了家庭,忘记了一切。

导演将康妮与家人一起的生活片段和与保罗偷情的片段交替放映,很微妙。

出轨的人自以为自己能在越轨和生活之间游刃有余,不动声色,互不影响,或许侥幸的会短暂实现这种平衡.....但了解你的人在乎你的人,他一定会发现你的变化,可能是通过一个缥缈的眼神,一次慌乱的动作,一个不经意的拒绝,所以永远不要以为自己做的事是神不知鬼不觉的。

而婚姻一旦遮遮掩掩的举动出现了,一切就彻底变质了。

爱德华其实早已察觉到了妻子安妮的变化,但没有想到会是如此严重如此不堪......

虽然,安妮一次意外后发现了保罗的真面目,她爱他,而他只把她当做一个征服对象而已,她提出了结束了这一段本不该发生的关系。

但一切都变了。

很多人会像安妮一样,陷入恋情中都以为自己得到了是刻骨铭心的爱,但其实情欲最易与爱情相互混淆,你的爱情可能只是别人的情欲罢了。

而你的自我感动也可能在他人眼里是个让人作呕的姿态。

最终,一场悲剧如期而至,爱德华找到了保罗,在和保罗的谈话中他由强做镇定到忍不住哭了,而当他看到原本是他用来作为日后结婚纪念的水晶球,出现在保罗的床边时,他再也控制不住了,杀死了保罗。

其实,爱德华是一个难得的好丈夫,他忠诚也爱这个家庭,从解雇他公司的职员我们可以看出他是崇尚忠诚不能接受背叛的,但他还是能够选择接纳自己的妻子,这点难得可贵。

接下来,爱德华还是匆忙赶到了儿子的学校,观看儿子的表演,重归家庭的康妮主动握了他的手,爱德华表情复杂地看了看康妮,看了看这一切。

这一幕看得让人心酸和心痛,这一刻让人想到的是这个世界上没有比伤害一个善良的人更让人难过的事情了。

影片结尾,爱德华一家将车停留在了警局路口,何种选择,导演将其留给了观众。

这个故事让人惘然所失,如果当初安妮在第一次见到保罗时,那一瞬间理清了发丝,踏上了那辆出租车,如果当异性邀请他时她能够下意识地看看手上的婚戒,在第一时间拒绝这个机会,如果没有那一场迷失她的风...生活没有如果,你所做的每一个决定能带来享受,也能带来灾难,事情做了那就永远没有退路,除了承担结果你别无选择。

风也并不是所谓的命运,它只是将你带到了命运的抉择路口,该往哪里走,还是自己决定的。

其实,很多东西都是一念之间,结果千差万别,尤其是欲望与克制的对立,如果后者占赢了,那就顶多是一次美丽的瞎想,一次生活的美妙小插曲而已。

如果前者占了上方,没有保持住自己的立场和身份,非理想的选择可能就会导致无法返回的悲剧。

是的,或许每个人都会犯错,但并不是每个人犯的错,都会得到原谅的,即便别他人原谅,你也不一定过得了自己良心那关。

正如一位网友说的那样:我的朋友曾经说,婚外恋从不会有happy ending,因为即使最后开花结果,双方都知道底下埋着的是背叛的骸骨。

何况,这些牺牲品里,除了跟自己风雨与共的枕边人,还有孩子,我们最没有权利去伤害的无辜稚子。

所以,聪明的人懂得人性的劣根性,并能适时的战胜自己的冲动欲望。

因为他们更懂得幸福的珍贵和脆弱,必须要在危险降临前扼杀它,去保护和维护好自己的幸福。

是的,做人不能太贪心了,如果一段婚姻不能带给你物质、精神、肉体的满足,那么一开始你又为什么迈入婚姻呢?

既然你因某种原因已经选择了这个束缚的爱,那就要遵守它忠诚的准则。

所以,生活若是平淡了,不如多点沟通,多点改变,去和爱人一起创造出一些惊喜和期待。

很多事情,看似无奈和一潭死水,换个角度想是不是还不够努力呢,是不是还有努力改善的空间?

毕竟,我们能把握的只有自己!

那就做好你自己,做你该做的,并努力做好它!

 3 ) love or passion?

What is love? And what is passion? Maybe love couldn't be an eternal thing. Passion,too.The beginning of the unfaithful relationship has not any vicious intention, but it hurted three people finally. At the end of the movie, Connie supposed if she made a definitely different decision,their life will be changed totally. But, it is too late.Can we refuse the lure of passion in our insipid life? If you meet real love or an attractive person or a soul mate outside of your marriage,is it a sin to accept it?

 4 ) Unfaithful a-h

跟几年前相比,此次看了以后是真正被感动了。

a如果想知道感情到底有多深,眼神和态度就足够表现了。

李察基尔和黛安莲恩出了事后的交流可谓亮点,两人共同面对警察时的反应非常出彩,相知的人一个眼神就能望穿对方。

b黛安莲恩真是个绝代佳人,纯熟的演技配合这无比的美艳,对于欲望的欲拒还迎,对爱对丈夫的隐瞒和悔恨,对儿子对家庭的爱让人心疼。

c李察基尔总给人感觉比后来的谈谈琴跳跳舞等老,可能角色需要吧。。

表现也很不错,演得丈夫是我认为最好的那一种男人,很勇敢很成熟很担当。

老戏骨一枚,除了此片外,我也很喜欢他在狙击职业杀手中的表现,很有型,比什么落跑新娘的帅多了。

d马丁内斯比屋顶上的轻骑兵时更加养眼,虽然也是6年前了,相较稍后的机动杀人,演技和魅力更加的淳厚,在那个阶段,他只要把自己本来的特点发挥淋漓致就可以了。

e情欲戏,我最喜欢的一场毫无疑问是咖啡馆厕所,当然女人和帅哥的第一次也很不错。

咖啡馆厕所那场可谓把两个人之前一直遮掩着的“需求和供应”关系表现到位了,同时也是转折点,女人此后由于朋友的忠告开始后悔,残忍的剧情从这里开始步步深入。

f结尾的氛围很是温馨,真的不认为这个家从此完蛋了,丈夫赎罪换来的是以后一生一世的爱,我想美国的司法制度也不会导致他们以后为了生活过多烦恼。

g很欣慰猛然看见妻子的一个好友是gossip girl里Blair的妈妈,哈哈感觉很好很亲切!

h此片配乐无疑是煽情的另一利器,父子联手弹琴那段,妻子同时终于发现水晶球的秘密,感受到丈夫深深的爱后忏悔的幸福的与丈夫相望,音乐从单音的铺陈到旋律的流淌恰到好处。

层次感是电影原声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

 5 ) Unfaithful

出轨的原因不必其来有自,灵魂有着我们理智所无法知觉理解的原因,这或者说明了为什么康妮在一段看似无可挑剔的婚姻中会越界;在《不忠》中,康妮和艾德华是一对模范的夫妻,幸福的家庭生活和物质基础使得他们衣食无忧,然后就像所有美丽的意外一样,这场邂逅其实是一个错误的开始,康妮在犹豫、挣扎之后还是陷入这段关系。

lust,七宗罪之一,尽管康妮的良心理智不断的谴责着她,但却不可自拔的沉溺在偷情的刺激欢愉中,这样的lust控制着她的心思意念,甚至每天早上睁开眼的第一个念头都离不开,康妮爱的是丈夫及儿子,她对保罗很明显的只有情欲而已,两人一开始或还有些浪漫的情调,但一发生关系后就是情欲的纠缠,他们在公寓里、餐厅厕所、电影院内、公寓的走廊上宛如展示般的、不停的做爱,外遇一旦开始就很容易陷入肉欲的回旋与沉溺,是因为时间宝贵所以要拼命做?

外遇的魅力正来自其高度的危险性与刺激性,快乐是要用更多的罪恶感及恐惧来换的,渐渐康妮没有办法再过这种双面人般的生活,她开始忘记去接儿子放学、烧焦了晚餐、说着轻易就会被拆穿的谎言,而艾德华亦察觉出妻子的异样……阿德里安·莱恩可能是电影界最后的卫道人士,《致命诱惑》、《桃色交易》及《不忠》可以说是他的外遇三部曲,尽管题材、类型、情节不同,但这几部片都泰半传达着“外遇是错误的”的讯息,这样的思想听来面目可憎,不过话说回来,现实中有多少外遇能像《英国病人》一样凄美动人足以成为史诗般的可歌可泣?

而《不忠》的重点就是要探讨外遇在一个美满的婚姻中可能造成的影响及后果。

《不忠》改编自法国新浪潮大师夏布洛尔的作品《La Femme Infidele》,是部充满希区柯克式悬念的经典之作,但《不忠》只有极少惊悚悬疑的成分,反之莱恩花了不少时间试图切入每个角色的心理状态,尽管此举被很多影评批为通俗剧式,但是本片终究没有成为“老婆版”的《致命诱惑》。

凡是老片新拍的电影几乎很难得到正面的评价,但若拿《不忠》和《La Femme Infidele》比较却是毫无意义的,尽管本片的故事情节和原著大致相同,但两部片从叙事法到着眼点都完全不同,所以看到有些影评毫不留情地攻击《不忠》并大肆歌诵原著时,忍不住感到啼笑皆非。

《不忠》没有走调陷入歇斯底里的惊悚类型片,但又对原著惊悚片的成分原封不动,所以康妮和艾德华这对夫妻只好以“理性真实”的方式面对应该属于惊悚悬疑片中的噩梦,因此两人最后和好的过程不免有点避重就轻的交代过去,不过也许让两人在心照不宣中默默僵持对峙,会比较容易也不会那么洒狗血吧。

当康妮发现艾德华藏在水晶球底座的秘密时,虽然再次证实了两人相爱的事实,但想要回到过去那样是不可能的,尽管电影的结局似乎是模糊而发放的,但根据整幕戏的处理方式及画面提供的一些线索,结局其实早已决定了。

拿一部经典惊悚悬疑片来改编成剧情片是《不忠》成功也是失败的地方,想当剧情片又从剧情到对白都“忠于”原著,结果前半部成为性爱展示台,后半部在悬疑片与通俗剧中暧昧,用剧情片的手法解决悬疑片的问题也略嫌差强人意,整部片合起来可以说是莱恩的公民与道德课,这样的观点与其反对者间的辩论永无止尽的,我无法断言谁是谁非,只能说比起一味地风花雪月,这样也没什么不好,不过结局的处理方式可能会让很多人不满意。

比起《致命的诱惑》癫狂的纠缠乃至两败俱伤与《桃色交易》一厢情愿的剧本与失败的选角,《不忠》的剧情或者单纯的近乎无聊。

 6 ) 我们选择与抛弃,咽下无数难以忍受之事,仅仅是为了抓住不可放弃的东西

婚姻守则第一条:忠于自己的配偶。

“执子之手,与子携老”的潜台词是:这辈子只能睡同一个人。

痒起来的婚姻如同放久的蛋糕,走了味儿,干巴巴的提不起食欲,也许上面还有星星点点的霉斑。

但是你没有选择,不能买块新的或是丢弃旧的,你只有这块可吃,而且必须吃掉,吃掉死或者身体某系统自动失效为止。

人总渴望爱与温暖,而好男人会用自己的肩膀为家人遮风挡雨。

然而,一切美好的事物都要付出代价。

维持一个小小的家庭竟是如此困难,可以耗去一个男人所有的心力与体力,再释放不出多余的能量来制造荷尔蒙。

常年啃霉蛋糕而且总也填不饱肚子,面前忽然掉下一块香甜、新鲜、表面铺满红艳艳似乎就要滴出水来的草莓,当中填满细腻奶油的大蛋糕,一时失神扑过去,既是情理之外,也是意料之中。

于是家里与家外似有了无形的分割线:线内的他温文睿智,却如同老式的蓝色毛衣那样呆板、毫不起眼,于是她也乏味着沉闷着,周身流露出疲惫;线外的他如同当季新款,收肩掐腰,敞开的领口露出紧实曲线,于是她也随之风情万种,仿佛被婚姻“咔嚓”掉的东西又重新长回来似的。

然而规则如此:选择只有一次,太过贪心的人会失掉一切。

我们选择与抛弃,咽下无数难以忍受之事,仅仅是为了抓住不可放弃的东西。

 7 ) 出轨事小,出人命事大

影片一开始就是刮有点浪漫和吓人的大风, 在我看来, 导演用的风大概在78级, 在纽约的大街上人们都在仓皇逃窜..女主角CONNIE在风里飘零, 此时的她看上去丝毫不象一个还有一个礼拜就9岁的儿子的妈妈,身材窈窕,面容姣好,重要部位经得起推敲. 风中的她试图打的回家, 但是所有的出租车都因为大风而拒载, 街道上纸片和环保塑料袋在风中肆无忌惮的飞舞, 玩具店的窗外挂着大概有35只80公分高的斑马玩具整齐的在风中舞蹈, CONNIE被风吹得一溜小跑, 摔倒在地, 膝盖也磕了有一分硬币大的开放性伤口.此时,我们的 一号男主角扮演者Olivier Martinez(忘记叫啥名字了), 一个法国年轻男子,风一样的男子, 抱着一摞书(大概有十六本,因为已经高过他的鼻子)出场了,他们被风吹得撞到了一起, 他的书被吹跑了一些, CONNIE赶忙道歉并帮着抓书...Olivier 看到她受伤了,就邀请她去楼上的家里搽药冷敷, 象所有的出轨者一样, 最初她还是没那么放得开, 犹豫了5秒钟, 看到Olivier 的眼神是如此的真诚和无邪, 她同意了. 跟随他上了楼.房间很大,很乱,里面摆满了书和雕塑作品.CONNIE:你的作家的干活?Olivier: 不是了啦,人家是卖书的啦(郭芙蓉),这是我朋友的房子,他不在这里, 是他收留了我和我的书.Olivier 让CONNIE去洗手间贴创可贴, 不小心把一瓶药品(类似钙片) 弄到马桶里, 她用手捏了出来, 想把脚搭在马桶上好贴帖子, 试探了下, 然后把马桶坐垫放了下来.CONNIE出来后用Olivier 的电话给家里打了个电话, 这时摄象给了个意味深长的镜头(当然是以Olivier 的sight),是从脚摇到腿然后再摇到上半身...诱惑指数极强! 根据这个title和剧情我预感到事情迟早要发生,但是不是现在. 导演运用了现实主义的手法, 毕竟出轨不是出气, 不是那么轻松容易的事!即便是在ONENIGHT STAND的发源地的美国, 人们还是保存着人作为社会性动物的意识.CONNIE离开的时候, Olivier 坚持送她一本书, 在他那类似图书馆的家里, 在他的指示下(往后走右转从上数第2档左数第4本), CONNIE抽出了一本书, 并按指示翻到了23页, 一句话, 大致意思是享受生活及时行乐.值得说的地方在于, 她回家的路上, 在人比较稀少的列车上, 她还沉浸在刚刚的云雨之中久久不能自拔, 那时的她心跳速度依然不减, 脸色绯红, 脑际依然萦绕着缠绵悱恻速度与激情, 如为女子最初一次的幸福和回味, 差点让旁边的人意识到她的失态(好在她旁边没有人). 偷, 让人心跳, 给人刺激, 唤醒了身体, 唤醒了自己.后来的发展就在意料之中了, 美丽的邂逅为着魔样的出轨开启了最后的悲剧.以后的情节就是出轨的享受了, 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我要说的是真正诡异的地方. 影片中难免要插播广告, 就在她的丈夫发觉了妻子的蹊跷后雇佣了一个70多岁的私家侦探后, 一个广告出来了, 大致内容是一种医治乳房肿块药品, 不动手术, 不用激素, 在一个礼拜就可以把大块化小小块化了的神奇药品! 奇怪之处并不在疗效而在于接连一个小时都在重复的播这个广告! 可怜的我眼巴巴的等了好久还是没有看到后来的情节.莫不是, 那种神奇的药品化去了电影的后半部分?

 8 ) 无风不起浪,无烟不起火

高中时我的班主任,为了防止男女生谈恋爱影响高考,把男生女生分开坐,分的很远,当时是大班,有八排,而女生就分坐靠墙的两排。

他曾经明确的在班上说:无风不起浪。

无烟不起火(这是英文说法)。

抛开谈恋爱是否影响学习不谈,从收效看,这种做法是实际的,科学的。

人是无法抵制诱惑的,曾经我怀疑过,因为总有很多很多故事,来讴歌意志坚定的爱情。

然而一种说法是:那是因为诱惑还不够大。

中国人讲人欲凶险,多人到此误平生。

外国人讲:不要试探我。

我经不起试探。

都是说的一回事。

忠贞不渝,至死方休的爱情和意外的出轨,并不矛盾。

从跟源上,都是爱,原始的欲望。

人都是贪心的(并不一定都是贪婪)贪慕物质,虚荣,他人的爱。

《不忠》的高明之处在于它表现了人的原罪---意志上可能很坚决,身体却很诚实。

穿越道德的枷锁,置家庭责任,优渥生活于不顾,铤而走险,只为一尝再尝禁果的味道,哪怕烈火焚情,转眼间万相皆空陷入痛苦与悔恨的深渊。

结尾处有一个很耐人寻味的镜头,女主角康妮假想着,她当时拦到了的士,顺利的在大风大雨天到家了,那么一切都不会发生。

我曾在此短暂停留思索,她的出轨是必然还是偶然?

必然,意味着今天不发生明天也会,不是这个意大利卖书帅哥就是另一个商界精英。

而偶然则意味着,因为那天的雨,当时的心情,拦不到的士,碰上了一个帅哥,所以,意料之外的发生了。

缺少一个条件都不会发生。

后来我倾向于理解为:偶然。

就是我前面说的,无烟不起火,如果不是离的太近,就不太会发生恋情。

导演是老手,寥寥几个镜头勾画一个家庭主妇。

美国片惯用的是,宽大的,风景很好的厨房,着睡衣在桌前吃早餐看报纸的老公,顽皮的孩子。

窗外是和煦阳光,然后老公开车送孩子上学,自己上班。

剩下一个大而无当的空落落的家,她闲坐窗前翻翻旧相,或者是在门前花园里忙碌。

打发一天又一天漫长时日。

中产的生活,就算一切遂心,都透着太过幸福的平淡与枯燥。

然而此处笔锋一转,她的生活其实尚算丰富多姿,老公除了有自己生意外,身材长相保持很好,爱家庭爱孩子(一个细节是,二人床上前戏调情,孩子忽然叫爸妈,老公自然的停下来说你等着我哦,出去安抚孩子,而不是老婆,可见是习以为常),还颇有情调。

他把爱的宣言放在送给妻子的水晶球底座里,等着她无意中发现(当时他不会想到这颗水晶球会成为他击毙男小三的凶器)一切如此完美,更凸显主题:一切都是偶然酿成的大祸。

没有少妇可以拒绝一个潇洒多情的年轻帅哥,他又如此精于调情,简直是少妇杀手。

她的沦陷毫不意外,一而再再二三的悔恨自责,又一再的听从身体的召唤不顾一切,即便她发现这个帅哥勾三搭四,还有更年轻漂亮的女人,醋意大发仍然抵抗不住身体的渴望。

顺便说,片中并无暗示她老公生理上已经老去。

她们结婚才十年而已。

一切都是好奇心,新鲜感。

那只不过是个新鲜的肉体,带着坏笑,说着法国口音的英语,喜欢在电影院做,在咖啡店洗手间做,喜欢花样繁多的体位。

偷情总是超出正常的愉悦,高潮也会来得特别快,特别淋漓。

任何男人都不能忍受女伴的出轨,罗素曾经积极鼓吹开放婚姻,并亲身试验,而最终也无法克服自己的妒意。

上帝造人处处充满悖论--自己偷情时很愉悦,却又容不下对方偷情。

冷静的老公本想大事化小,对于小三男,他更多的是恨自己妻子的不自爱,不懂珍惜。

杀人是措手不及。

终于不得不继续坐下去,毁尸灭迹,继续演戏。

然而终于不能面对彼此。

汽车停在警察局门口,是一个开放的结局。

究竟他们会像康妮想象的一样,搬到墨西哥,隐姓埋名过下去,还是会坦荡自首坐牢,搭上半生的幸福?

观众自己想像。

在这部戏里,女人浪漫而轻飘飘,把责任看的很轻,只不过是一次出轨而已。

甚至,最后觉得,死都死了,逃走吧。

男人则沉重冷静背负着深深的责任感,看看后座熟睡的孩子,他对老婆说,我们逃得过自己吗?

我们怎么给孩子解释?

然而,从老婆的眼里,看到她的答案:我们逃得过自己。

不去谈不去想就行了。

这是一部讲责任和偶然的电影,重与轻,其实很多时候突然颠倒了。

性爱场面拍的不下于港产三级片,香艳刺激,大胆,挑动情欲性欲。

此处必须这样演绎,因为只有够刺激,快感才能大于一切,沉迷在不伦的欢爱中,一切责任和未来抛诸脑后就自然而然了。

电影尝试探讨的问题,每个已婚人士都不妨思索一下。

很多时候,我们耳闻目睹很多因为出差,办公室恋情,家庭破碎的,其实异曲同工。

如果不是某次长期出差,他们单独相处的时间长且无聊,也许她就不会出轨,毕竟她有幸福的家庭,事业成功的老公。

许多外遇都是因为时机成熟,加上人本性中的一点点致命的好奇心,追求新鲜刺激的虚荣心。

哪有那么多前世今生的约定,从一而终的爱情。

一切不过是因为诱惑不够大,时机不成熟。

看透这一层才真的理解爱情,并把握当下。

珍惜眼前。

而真想忠贞不渝,洁身自爱者,君子不立危墙,知道人欲之险,道德绳索之脆弱,自我意志之薄弱,就算摔伤了脚,叫不到的士,也不要到一个陌生帅哥家里避雨贴药,那么一切都不会发生。

 9 ) 情欲:美与丑的辩证;婚姻:爱与利的捆绑

美国电影《unfaithful》(2004年),名字本意为“不忠”,引进国内译名为《出轨》,在出轨几乎已成全民运动的年头,这个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的译名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时代性,从而也具有了一点讽刺性;引进香港译名为《不忠诱罪》,好像老太婆打扮得花里胡哨,一股肉麻当有趣的恶俗味儿。

不同的译名,也能反映出不同的文化口味。

我觉得最好的译名就是直译为《不忠》,原原本本老老实实不带任何主观色彩。

不忠的主题,具有国际性和普世性。

忠或不忠的问题,本质上就是忠于什么的问题。

人到底应该忠于什么?

忠于义务还是忠于快乐?

忠于爱情还是忠于情欲?

我相信人类不管发展到什么阶段,这都是一个无法消除的困惑,因此也可以看作人类存在层面的一个哲学问题。

既然是哲学问题,就很难逃脱辩证。

而所谓辩证换句话说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在什么时候选择当婆婆、在什么时候选择当公公,全看你的现实需求,所以,你要是足够聪明你就可以常有理。

真理的面目常常就是如此暧昧。

退一步讲,即便人类可以确认真理的本质面目,也依旧阻挡不了现实中践踏真理的脚步。

比如“不忠”这种事情,我相信不管真理如何越辩越明,它都不可能绝迹。

这样,问题的关键便由忠或不忠,滑向了不忠可能带来的后果,以及不忠者承担后果的能力。

有道德感的人,要承受精神上的道德惩罚,没有道德感的人,即便可以逃脱精神惩罚,却可能要承受更可怕的后果。

电影《不忠》便将这两种后果的惩罚叠加到了一起,结局就是崩溃。

爱德华(李察·基尔)和康妮(戴安·莱恩)结婚11年、孩子9岁,依旧保持了相爱、默契、温馨的关系,可谓模范夫妻、幸福婚姻。

一次龙卷风中的偶遇,使康妮受到了来自年轻书商的性诱惑,几番思想斗争之后,终于放纵了情欲。

年轻书商狂野另类的性,使康妮迅速陷落,开始了说谎、欺骗和偷性的日子。

一个谎言需要更多谎言来掩盖,康妮的欺骗很快便被爱德华觉察。

陷入情欲的康妮,一边矛盾自责一边身不由己,当她发现年轻书商还有别的女人的的时候,立刻抓狂了,要跟书商决裂,厮打中却依旧做了书商狂烈的性的俘虏。

女人被情欲绑架之后,真是至贱无敌啊。

康妮从书商家走后,爱德华敲开了书商的家门。

爱德华尽力保持着平静,了解书商和自己妻子偷情的始末。

最后,当他跌坐在龌龊成一团的刚刚被自己的妻子和书商用过的床上的时候,忽然发现床头的水晶球正是他曾经送给妻子的礼物,他崩溃了,错乱之中,举起水晶球砸向书商。

爱德华在处理杀人现场的时候,听到了康妮给书商的电话留言:承受不了欺骗家人的罪恶感,跟他分手。

但是,康妮的放弃为时已晚,悲剧已经酿成。

警察两次去家中调查,爱德华和康妮默契配合,由此也对各自的所作所为心知肚明了。

最后,爱德华去警察局自首。

车在警察局门口停下,康妮再次阻拦,两人拥抱,影片结束。

从故事层面看,这个电影的主题很简明:不忠很可怕,后果很严重。

这样的主题难免太过主流、太过概念化。

幸亏故事的情节安排用了心,叙述节奏掌握得好,演员的表演也很有层次感,加上男主角帅、女主角美,使得电影还有不少可看之处。

但我总是不能满足于故事层面的东西。

而稍微深思一下,这个故事的背后,隐藏着一些不那么简明却更有普遍性、哲学性的东西。

这是我更感兴趣的。

笼统地说,这一类的故事,基本都要涉及爱、性、情欲、婚姻、利益、忠诚这些元素以及它们相互之间复杂的交错关系。

我把“情欲”和“婚姻”作为两个线头,对这些关系进行一下梳理。

情欲本身很简单,就是两性的吸引,这种性的吸引中包含有生命能量的碰撞与释放,是生命本质的美。

而美本身是无罪的。

所以,情欲本身不但无可厚非,而且值得赞美和欣赏。

情欲是爱情的核心,但爱情大于情欲的地方,在于共情、同情与牺牲,有了核心之外的这些外围的东西,爱情才能变得坚强有力。

而情欲因为仅止于情欲,没有共情、同情、牺牲这些因素的包裹,不管它一时一刻多么光焰万丈、耀眼夺目,却必然是脆弱的。

有些美的东西,隐含着自我否定的陷阱、自我毁灭的力量。

没有包裹的赤裸的情欲便是如此。

情欲与爱情,有时候是容易混同的,但二者的较量,最终还是可见出力量对比的。

年轻书商是一个深谙人生享乐之道的人,他将情欲与爱情分得很清,他引诱康妮,目的性非常明确,就是为了实现情欲,而不是为了追求爱情。

他将性作为刺激冒险的游戏,可以在床上进行,也可以在走廊进行,还可以在饭店的卫生间中进行,他只专注于情欲发泄的乐趣,而并不在乎康妮是别人的妻子,也就是说他并不在乎情欲对象的非专用性。

当然,他自己就更不必为康妮所专用了,康妮之外,他对别的女人同样有极大的兴趣,同样可以无限刺激。

按说康妮也是冲着情欲而来的,但在情欲刺激的过程中,却将它与爱情混同了起来——要求专一性。

这时候,她忘了自己本来就是别人的妻子,她的偷性行为本身就是对专一的否定,要求一个与自己玩性刺激游戏的男人对自己专一,是可笑的,甚至是霸道的。

在这里,涉及到一个需要明确的问题,就是康妮与年轻书商之间是否有爱情,从情欲到爱情的路,有时候确实并不遥远,但就电影中所展现的来看,他们之间显然并没有发展到爱情,除了凶猛的上床,他们之间并没有别的交流与共情。

也许,康妮跟很多身体比大脑灵敏的女人一样,印证了张爱玲那句讽刺女人的话——通向女人心灵的路,经过阴道。

但是,大脑欠灵敏到王佳芝那种地步的女人,毕竟也是“凤毛麟角”,况且,王佳芝除了易先生之外感情世界是一片荒漠,而康妮虽然偷性,却依旧有与爱德华的爱情存在。

当情欲与爱情进行较量的时候,康妮几乎毫不犹豫地一边倒向了爱情。

王佳芝的革命没有战胜情欲,康妮的爱情战胜了情欲。

不忠于革命,看来没有不忠于爱情所带来的负罪感更为强烈。

当康妮拥有爱情的时候,她依旧可以被另外的情欲所诱惑,但如果情欲威胁到爱情,她还是选择了爱情。

康妮与书商最初的情欲之美,因为涉及对爱情的背叛,涉及爱情与情欲的选择,逐渐变得走向自我否定。

最后,当康妮阻止丈夫自首的时候,不仅彻底将与书商的情欲之美抛弃,而且将书商这个人的生命价值也全面漠视和否定了,曾经给她带来情欲燃烧使她欲罢不能的男人的生命,这时候在她的生活中已经变得一钱不值。

康妮曾经的情欲之美,于是也完全转化成了情欲之丑。

当然,由于康妮的爱情正好与婚姻是统一的,所以,战胜情欲的力量除了爱情之外,还有婚姻这种结构自身的力量,即婚姻所代表的利益的力量。

可以说,是处于同一方向的爱情与婚姻之利益这样两个合力的作用,轻而易举便对情欲实行了革命。

什么是最幸福的婚姻?

既有爱又有利的婚姻。

什么是最不幸的婚姻?

既无爱又无利的婚姻。

但,即便是既有爱又有利的幸福婚姻,也仍然难免受到诱惑,因为人性中的贪婪和好奇从来是无法根除的。

但是,聪明的人知道幸福是需要保护和爱惜的,知道幸福与诱惑孰轻孰重,知道在危险到来之前收回脚。

让爱情、婚姻和利益,最终战胜情欲诱惑,这是一个普世的主流价值观,是全世界人民能够普遍接受的。

但是,影片在阐释这个普世的主流价值观的同时,却稍稍暴露了一种欠缺,那就是对书商这一个体生命价值的漠视。

在爱德华和康妮关于是否去自首的理由争论中,说来说去都是他们的婚姻、家庭、孩子,竟然没有一句关乎到书商生命价值的话。

似乎,书商就是个该死的道德祭物。

这倒是合了某些中国人对于“第三者”的道德义愤。

只不过,这里的“第三者”是男性而不是女性。

但是,“第三者”(书商)毕竟没有不忠于谁,却为不忠的那个人(康妮)的婚姻付出了生命代价,难道他不是最悲剧的吗?

电影对这个角色的生命价值的完全漠视,是一个人文和人道方面的败笔。

 10 ) Be happy for this moment.This moment is your life

康妮与马提尔初次见面,分别前马提尔让康妮看一本书的某一页,上面写着—— "Be happy for this moment. This moment is your life." 这正是这个年轻、潇洒、放荡不羁的法国男人的人生信条,他没有家庭,通过征服女人以证明自己的价值。

康妮在火车上回忆着第一次与马提尔的欢愉(个人以为这一段是整个电影最为精彩的片段之一),在床上的自己与在火车上的自己不断交织,从一开始的抗拒到最后的享受,整个过程甚至之后回忆,她都清楚的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她胆怯、羞愧,但同样她也反复的品味这份激情与快感。

在结尾部分,假设了他们相遇后的另一种可能(整个电影最为精彩的片段之二),如果她没有上楼,而是转身上了出租车,那么所有人、所有情感都会是另一种结果。

其实人在做每一决定时,哪怕是极其微小的一个决定,都有可能会影响到事情的结局,但是在这种不起眼的紧要关头,人总是被欲望所支配,并善于欺骗自己。

康妮自欺:跟他上楼没什么,他不会有不好的想法,就一次不会发生什么,即使发生了什么,以后不再联系,并永远消失在彼此的生活。

但实际上,她内心渴望着新鲜,并希望与他接触。

这就是人性。

如果你无法与自己的本能对抗,那么迎接你的必将是事态发展的不受控制,以及给自己不断带来麻烦,最后必须以伤害所有人为代价才能刹车。

所以请在最初你有绝对控制权的时候与人性对抗,或许那一刹那,你如犯毒瘾般难受,必须与肉体和内心激烈反抗。

但这才人之为人的意义。

"Be happy for this moment.This moment is your life."书中的这句话引起了我很多的思考。

因为这句话,为康妮和马提儿的偷情提供了一个绝好的说客,慢慢吞噬掉他们该有的愧疚和道德底线,得以让他们在公共场合肆无忌惮的牵手,亲吻,调情,让康妮在对丈夫撒谎时变得更心安理得,让马提尔勾引有夫之妇、穿梭于女人之间变得理所应当。

"活在当下"这个四个字,可成就一个人,更可毁了一个人。

它强调的是"现在"、"此刻"的重要性。

首先,"活在当下",是指日后某一天不会为现在这一刻的选择而挣扎、而不安、而后悔,因此"现在"这一刻非常重要,正因为它重要,因此更要慎重,更要去理性思考,而不是感性地说服自己。

其次,它是鼓励人们,如果有什么愿望或远大理想,从"现在"这一刻开始,请付诸行动,现在的努力和行动直接决定着你的愿望和理想能否实现。

最后,是要珍惜"当下",即当下的你、当下的事物,珍惜你在此时此刻所拥有的东西,因为没有任何一样事物,是你可以永远拥有的,它总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离开你,因此此刻你拥有的只是暂时的,请深情拥抱它。

然而"活在当下"在当代社会,却被很多人曲解或故意曲解,以作为说服自己的方式,为自己当下的决定提供有力的辩护。

因此许多人贪图与自己实际情况所不相匹配的享乐,当有人上前劝说时,不假思索的丢下"活在当下"四个字,他们把"活在当下"解释为尽情享受此刻的快乐。

我也是一个努力去享受生活的人,但我认为过多或过少都不是最好的状态,"适当"是最好的平衡点。

Be happy for this moment. This moment is your life.这也是我很喜欢的一句话,但他更多的用来鞭策我去珍惜当下。

最后,是一部好电影,细腻的情感变化、细节的微妙呼应……

《不忠》短评

一时之放纵,一生之折磨。

4分钟前
  • jiaon
  • 力荐

灵魂有着我们理智所无法知觉理解的原因。聪明的男女不断改变自己,改变爱的面容,让对手能不断爱上新的自己;懒惰的男女忙着分手、寻找新欢;愚蠢的男女顾虑于责任、孩子、亲情之类与自己的本心离得甚远的琐俗之物,固守终身,相濡以沫,笑得满面皱纹,心里泪已阑珊。

6分钟前
  • 右脸未确认。
  • 推荐

太直白的商业片,一骗就上钩的女主,配偶一出轨就发现的老公,巧合得有点傻,要是国产电影早被骂惨了。

7分钟前
  • 迷荼
  • 较差

都是出轨,比廊桥遗梦差了很多。我不能理解女主,因为李察基尔真的好帅好帅

11分钟前
  • 墨瞳
  • 推荐

A beautifully crafted infidelity story.

15分钟前
  • 我呼吸的空气
  • 推荐

虽然挺好看,但一上来就出轨,也没铺垫,比后面杀人还唐突。放着2002年的李察基尔不要,怎么会喜欢那个法国人的?男二老套又轻浮的人设实在令我无语,值此那英老师发表重要指示11周年之际,我也想说:妈的,最烦装逼的人。

17分钟前
  • 卜卜
  • 推荐

如果没有那场大风,如果没有那个水晶球,如果早点看到水晶球底下的字条,结局会不会不一样?

19分钟前
  • 深情的艾老师
  • 力荐

不好看,角色演技在线,可是情节太松垮,给人感觉全片平平无奇没有高潮,要不是看了简介,她厌倦了平淡的家庭生活,我到最后都在纳闷他俩第一次的火花在哪里?怎么突然就心痒难耐了,离谱。

21分钟前
  • 薯菌大队支书
  • 较差

原來電影後半段才是重點,在看電影前半部分出軌戲的時候,我也覺得這片到底有啥意思,類似這種情節每個國家都拍了很多啊,這個片到底有什麼特別的?總不能是因為法國種馬比較帥吧?等到了後面發生事件之後我才慢慢看懂這部電影的特別之處。這部電影區別於同類型電影的一個點應該就是一種很細膩的感覺吧,比方說男方知道女方偷情,女方還不知道老公知道的那些對手戲和女方知道老公知道自己的事後的那些對手戲,還有兩個人背負著這一切之後的那些段落,都挺細膩的,感覺不單單只是講了一個家庭裡發生的事,而是反應了一個時代裡一個階級裡會發生的事,可以說是以小見大的一部電影。這部電影的結局也令我有些意外,雖然是開放式結局,但感覺是為了過審查所以偏向要自首?然後電影其實情色戲根本就不多,拍的也就那樣,所以加上一個情色標籤實在是很多餘。

23分钟前
  • Krizz觀影實錄
  • 推荐

没看过比这女主更弱智的出轨人了

24分钟前
  • 白开水
  • 较差

心理性厌恶,feel sick!

29分钟前
  • RealityBites
  • 较差

一个将出轨罪恶化的故事,不能跳出隐瞒、爆发、犯罪这样的枷锁吗,它为什么不可以是一件能够被理解,被缓冲,被饶恕的事情。人们只有表面的情绪,根本没有真正面对它。

34分钟前
  • un
  • 较差

激情杀人情节有点夸张,死得有点突然。出轨可能是一系列偶然之后的必然吧,人总是在无聊与痛苦之间摇摆。撒谎的代价,就是需要用更多谎言去圆谎。

37分钟前
  • — 卟拎皮箱的鱼
  • 还行

电影把氛围和细节都做得很不错,戴安琳恩表演尤其细腻,把出轨女人的心理刻画得很详尽。虽然这是个还挺惨的故事吧。。。

39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普通人》的编剧啊,只能说太老了把握不住时代脉搏吧,仿佛在说“我都已经在解构婚姻制度了,够前卫吧?”,可是这都新世纪了。清教传统重负之下是讲不好欲望驱动型故事的。此片最大错误:法国人太丑了,丈夫太完美了,女主太肤浅了。

44分钟前
  • Bejdlxl
  • 较差

此剧逻辑打根儿上就说不过去:有那么帅一个老公,谁特么还顾得上出轨啊!!!不!合!理!

47分钟前
  • pinata
  • 还行

不知道是不是看得删节版没有剧照里的画面呀,女主真的很美,牙齿洁白又整齐,背后又直又薄(貌似我都是站在健身的角度在观察女主)。故事情节发展很有代入感,看完有种深陷其中的感觉,最后在警局门口徘徊结束的剧情也给人无限遐想。可能任何一段令人羡慕的婚姻背后都有难以启齿的过往

52分钟前
  • Doreen
  • 推荐

从杀人那一刻起 这部片就毁了

55分钟前
  • fayefaye04
  • 较差

故事和影响构造的情欲感非常到位,对伦理和家庭的解读却还是略偏了。白人中产家庭的危机和隐患,到头来并不是那么重要吧。

60分钟前
  • 西木的风
  • 还行

中产家庭的虚伪与脆弱,两个中年夫妻水深火热的生活,为什么非要搭上一个无辜的帅小伙,造孽啊。拍的相当保守落后了,门罗的故事一定是中年妇女抛夫弃子追求新生活,帕索里尼的电影一定是丈夫和情夫私奔。

1小时前
  • 小熊QQ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