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三傻西行记

Sangarid,曾经往事,The Dissidents

主演:马特·派厄斯,卡尔·安德烈亚斯·卡梅特,韦科·波坎恩,艾斯可·萨尔米宁,马丁·阿尔格斯,皮娅·安德森,玛丽卡·巴拉班斯科娃,达沃·本顿,安德烈斯·迪敏杰

类型:电影地区:爱沙尼亚,芬兰,拉脱维亚语言:爱沙尼亚语,芬兰语,瑞典语,俄语,英语年份:2017

《三傻西行记》剧照

三傻西行记 剧照 NO.1三傻西行记 剧照 NO.2三傻西行记 剧照 NO.3三傻西行记 剧照 NO.4三傻西行记 剧照 NO.5三傻西行记 剧照 NO.6三傻西行记 剧照 NO.13三傻西行记 剧照 NO.14三傻西行记 剧照 NO.15三傻西行记 剧照 NO.16三傻西行记 剧照 NO.17三傻西行记 剧照 NO.18三傻西行记 剧照 NO.19三傻西行记 剧照 NO.20

《三傻西行记》剧情介绍

三傻西行记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故事发生在70年代的笼罩在铁幕下的爱沙尼亚。三个中二青年做着倒卖西方物资的生意,日子过得也算滋润。在一个偶然的变故下,他们的生意即将被政府查处。本就对西方世界充满幻想和好奇的三人,干脆决定穿过铁幕偷渡到瑞典。万万没想到,三人还没来得及亲吻资本主义的土地,就遭到了现实的连续暴击……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看见味道的少女偶像集结!三傻西行记风骚律师第一季续刀剑乱舞-花丸-追月战地神探第一季凤凰城遗忘录家事如天里普哈根出轨诱饵吞弑拳速反击痴情的接吻鬼舞村的阴谋我们的爱情不正常凯蒂的道别腹黑妹妹控兄记暗夜心慌慌大汉风之韩信点兵钟无艳人人都爱雷蒙德第八季我的主人三角窗外是黑夜天涯追缉令树冠上的平静丽拉之谜夺命假期金陵神捕

《三傻西行记》长篇影评

 1 ) City不好看,Destination藏得深

这部片子,买的人多半是因为安东尼霍普金斯。

看完之后,结果恐怕不太乐观:很多人会莫名其妙,何也,何也?

须知本片乃英国出品,而舞台剧出身的霍普金斯显然是在向莎士比亚式的英国味儿回归。

因此在这里他并非汉尼拔,而是哈姆雷特式的麦克白(这是什么狗屎意思?

)。

当然拿他开头有点扯淡:不过是个配角儿罢了。

关于英国,这是一个闷骚的没落民族,不信者且去读读拜雅特的大作《隐之书》,简直就是一本用美国畅销书标准公式(重新发现,寻找和解)、晦涩的经典语范炮制而成的《山楂树之恋》:通篇充盈着不靠谱儿的纯真和崇高氛围,集沉闷与催情之滥觞与一炉。

现代英国早就没有了大师,莎士比亚的亨利四世不知所踪,满大街晃荡得都是朱丽叶她哥,扭动着一朵朵纠结的腰肢,简直磨叽死我了。

而本片的原作想必与《隐之书》甚为接近:关于一个死去的作家,一本研究者的传记,一段拧巴的罗曼史,和一个要命的烂摊子。

同样晦涩,同样拧巴,同样不知所云。

倘若是看书也就罢了,虽然沉闷,倒也看得明白;但拍成电影之后,那复杂的内心动因和历程啊,除了泰晤士河畔咖啡馆里阴郁的独居寡妇们,又有谁能看得明白呢?

本片的名字是The city of your final destination——不妨这样来看,CITY是一个我们都熟悉的词,它具体而温暖,可用于指代诸如情节之类的通俗要素;而final destination则很抽象,适于用来表达作者附加于故事之上的种种抽象观念和意图诉求。

如是而言,则我对本片的评论就恰如本文标题:City不好看,destination藏得深。

先说city,即情节。

倒是不晦涩,人人都能看得懂,但毫无高潮和娱乐性可言,而人物行为的动机也颇难捉摸:为什么正房寡妇会阻挠小三和一个小凯子调情?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若不是乌拉圭甜美的田园风光作为背景,这部分简直一无是处,想拿个三星也难。

就算我们用稍微内行一点的眼光来看,所谓“戏剧冲突”设定倒是有一些可取之处——但是,这种内在的张力如果未能外化为具备观赏性的情节高潮,又有什么意义呢?

然后是destination。

完成了对表象的批判之后,也必须承认,剧本作者的情怀果然够崇高纯真。

从结构上考量,片中有六个主要角色:作家遗孀、作家情妇雅登、作家的哥哥亚当、作家研究者、研究者女友迪尔德丽、亚当同性爱人皮特(日本人)。

这六个人当中,分别有三个强势角色,即遗孀、亚当和迪尔德丽,他们的共同特征是对全局有总体上的把握和明确的个人诉求,因而对事态的进展具有强大的掌控力;另外三个人即作家研究者、雅登和皮特则是弱势方,他们的共同特征是缺乏独立性、凭感觉行事、无力充分理解遑论介入或影响他人的行为。

这种3:3的对立结构显然并非巧合,那么作者想透过他们说些什么呢?

作家研究者在给学生们上课时说道:“‘性格决定命运’,这在莎士比亚那里屡试不爽。

在我们的生活经历里也往往正确。

只是,真的如此吗?

”——各位注意,这正是本片作者提出的核心思考。

扣住这个问题,就找到了烂情节背后隐秘的意义,也即我提出的二元结构中的destination。

且看输赢。

强势遗孀两负一平:在作家生前无力左右雅登的出现及生子,此一负;作家死后无力对抗亚当和雅登的联盟,此二负;结局虽然成功从纠结的残局里携款而退,但同样以出让对作家其他遗产的权益为代价,此平也。

强势迪尔德丽负:在千里奔袭后仍无法遏止败局,丧失对年轻英俊的小帅哥的掌控,任其转投雅登怀抱,大败。

强势亚当平近负:以似产为代价换取遗孀之遗产份额,但个人权益份额并未增加,并使得家族财产总权益的掌控者溢出家族成员范畴。

弱势雅登三胜:一胜遗孀,以小三身份挤入家族并生子;二胜遗孀,授权研究者写传记;三胜迪尔德丽,抱得正太归。

弱势研究者一胜一平:成功解开困局取得家族传记的授权,一胜;冲破阻力,完成从迪尔德丽到雅登的转轨,平。

弱势皮特大胜:以被从小近乎被诱奸(呃...)的悲剧式命运开头,并甘愿以亚当的同性爱人身份从一而终的日本裔孤儿,最终成为作家家族遗产的实际掌控人。

强者完败,弱者完胜。

这当然不是巧合。

实际上,如果我们多分析一点,还会发现类似的胜负局面比比皆是:试想,如果一直声称自己对他人即事态具备掌控力的迪尔德丽出面,她有可能取得授权吗?

因此,作者要表达的观念善良而简单:一枚善良、感性并投入地生活着着的棋子,可以胜过俯视全局全知全能的下棋者。

决定生活走向的不是智慧,而是人心。

就让我们善良地相信他吧。

确实有无数的故事堪为例证。

也有同样多的故事可做反例。

生活就是这样,原本无序,又哪里来得什么结论。

倒是这个笨拙的英国故事,在笨拙之外,还颇有几分结构和意蕴上的平衡轻巧,可堪玩味。

只是,它是多么笨拙啊!!!

 2 ) 性格真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比宿命更宿命

奥马尔为了自己的phd毕业,奖学金而必须完成一本传记,为已经去世多年的作家朱尔斯写一本自传。

但是朱尔斯的家属不给于授权,为了自己的前途,在女朋友迪尔德丽的说服下,奥马尔决定去一趟乌拉圭找朱尔斯的家属以取得授权。

虽然此片没有许多惊艳的地方,但影片一路看下来感觉非常舒服非常自然。

朱尔斯的家族,是一个奇怪的家庭,抛开他的父母身为犹太人避难来到乌拉圭而且从此不再说德语的故事不谈,就现在而言,也是常人看起来觉得很奇怪的家族,用影片中的句子。

“what a zoo that house is!

”有三个主要人物,妻子卡洛琳,和妻子和睦相处的情妇朗顿,身为同志的哥哥亚当。

卡罗琳看起来是一个很刻薄的人,在对传记授权的事情上,她有着非常坚决的表态,她捏造了一个丈夫曾经给他写信说不愿意死后有人写传记来公开鞭尸的理由。

在奥马尔来的第一刻就明确表示不想留下甚至是接待他,要他尽快回去。

从这一点看出,她也是一个性格非常强势的人。

但是她并不是像表面上那么刻薄,或许只是比较冷漠,其实很有修养。

在哥哥说到“但是他一定告诉过你其他事情,比如说,和你结婚以后,他对对你永远忠诚。

”她只是淡定地回答“he was,he stayed marry to me”“and arden didn't count?

”“caroline didn't say that”这时候朗顿站出来替她说话。

对于朗顿。

卡罗琳说“她当时是那么的可怜,就像朱尔斯捡了一只流浪猫回家,还是一只怀孕了的流浪猫。

”在另一件事上,虽然比较讨厌奥马尔来到庄园打扰自己的生活,但意识到奥马尔在这留下是一个暂时改变不了的事实时候,他表示还是应该以礼相待,甚至拿出香槟来欢迎,虽然在这过程中毫不掩饰想马上赶奥马尔走。

朗顿“我们怎么才能把他赶走”卡罗琳“我们不会这么做,我们准备让他留下来,而且我们还会很友好”朗顿“但是他可能会认为我们改变想法了”卡罗琳“那是他的是,不改变初衷,我也可以很友好”其实卡罗琳是一个喜欢艺术音乐,有修养的人。

她也想离开庄园去追求自己的生活,但她又出于某种固执,不愿意让哥哥开发庄园。

不过最后她还是从哥哥那拿到一大笔钱并出让了庄园股份去纽约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且还在一场音乐会中和迪尔德丽相遇了。

朗顿是个很傻很天真的女孩,跟随着类似于传教式的合唱团来到了乌拉圭。

与朱尔斯相遇,一见钟情,怀上了孩子,以朱尔斯情人的身份,然后来到了庄园。

一开始她也是对于传记持不同意态度的,后来随着和奥马尔的一些交流,改变了自己的态度。

或许说她很傻很天真是个不大合适的词语,应该说是一个对感情很简单的女孩,渐渐地,他和奥马尔开始有了一些情感,我觉得这应该只是crush。

亚当,提到这个充满绅士风度的老头,不能不提到皮特,皮特是个在小岛上的人,在15岁那年被他带到了英国上学,“喜欢我的人带我去了英国”,然后皮特跟着冈德家族来到了乌拉圭,法律上亚当是他的养子,实际是是情人。

对于同志,小部分人可能会有不同态度,但是大多数人还是会带点惊讶的,但是在影片中没有,观众们看起来会觉得这些很自然,看到他们一家的相处、生活,没有任何别扭的感觉,看到的都是纯真的情感自然流露的美好。

迪尔德丽,奥马尔的女友,是个性格上非常强势的人,在劝说奥马尔去乌拉圭的时候,以不能毕业拿不到奖学金为理由威胁奥马尔一定要去,我还以为她是奥马尔的上司;在奥马尔想要的亲热时候她说不就不;在到了乌拉圭的时候,和出租车司机关于500块和420块的讨价还价毫不退让。

当然,这些都不是关键,在到了庄园之后,和卡罗琳和亚当的谈话中,现实、庸俗、附庸风雅这些体现的淋漓尽致。

而且她一直把奥马尔当成小孩,什么都是要她来做主,以家长的身份来处理她和奥马尔的关系。

所以争吵不断分手是必然。

在最后和卡罗琳在音乐会上相遇,在和新男友一起听音乐会时,也是一直在喋喋不休,我当然会怀疑她是否能听懂,但我知道怀疑一个附庸风雅的人是否能听懂是在浪费时间。

奥马尔是一个懦弱的人,他无论是读phd也好,写传记也好,他从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在寻找丢死的小狗的时候,两次掉进水洼,他终于明白,那些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应该坚持的东西总是让自己陷入困境,他开始审视自己的生活。

在离开美国去乌拉圭的最后一堂课上,他给学生布置作业“分享哈代小说中命运的作用”,最后他去了大庄园,在卡罗琳离开后,开发后的大庄园也更加美丽了,或许对于同样简单纯真的奥马尔来说,到这个庄园才是真正适合他的生活。

看了这个电影,突然想到前段时间,同学说一个人在中年之后不喜欢妻子了喜欢一个情人结婚到底涉不涉及道德问题,我举了个极端的例子,他不赞同。

或许看这个影片可以得到一些启示,看看这个家庭吧,常人眼里是动物园,被骂作畜生的家庭。

但是你看到的没有一丝不美好。

道德,都是由心而生的,道德上对与错,很多都可以用呵呵来表示。

千万别用道德去约束别人,但是我愿意用来约束自己。

最后,性格这种奇妙的东西,才是决定你命运的东西,比宿命还宿命。

 3 ) 潜移默化

终点就是起点。

故事到最后,每个人的生活都改变了。

但是,电影的故事有点无谓,大家虽然都改变了,但是每个人心中的东西都没有展现出来,他们是如何改变的,为什么会改变。

改变是潜移默化的,导演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改变得很突兀,真实浪费了一流的演员。

 4 ) 通往内心 就是终点

首先让我感到敬佩的 是Omar决定亲自去乌拉圭说服Gund一家授予自己写传记的权利通常如果收到拒绝函 一般人都会放弃而这样一种坚持的精神 不得不让人赞赏这是一个奇怪畸形的组合Jules的哥哥 妻子 情妇 女儿生活在一个几近与世隔绝的庄园by the way 风景真不错对于写传记这件事情 大家有着不同的态度Adam是赞成的 他想让Omar把母亲的钻石带走 钱给同性恋男友Pete让他另谋生路情妇Arden本来是支持妻子Caroline的 与Omar结识后改变了她对传记的态度也很明显 两人的心渐渐靠在了一起Deirdre就不是适合Omar的类型 两人要的东西完全不一样特别是在Omar滞留在庄园后 表现得更为明显终于Omar忠于自己的内心 离开校园去了更适合自己的地方很喜欢Arden的扮演者Charlotte Gainsbourg 风格很清新 衣服也很漂亮 演过Jane EyreCaroline很眼熟 演过Love Actually, The Nanny DiariePete的扮演者真田广之 一看就是日本人 还挺喜欢他在这里的表演

 5 ) 支离破碎

故事本来想要讲述的情节涵义还是挺好的,看着就发现场景之间的转换很支离破碎,人物的状态的连接也完全没有过渡性。

剪接很奇怪。

卡洛琳演得还有些印象,还有那个皮特,其它的就一般了。

 6 ) 很精致很美丽的细节,四星正好

看片名和豆瓣评价的时候以为这是一个烂片,看到三分之一我就觉得我错了。

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的之一——如果我说过太多遍这句话,你可以理解为我很滥情,也可以理解为好电影实在太多,或者我没有那么高的欣赏品味,所以我看到一些电影里掺杂的小小的元素就会心颤。

豆瓣上有人写影评说:“评论界并不喜欢这部电影。

恰好证明,看电影这种主观娱乐,不必时刻惦记评论界。

”他给了四星。

我觉得四星正好,五星太多,因为故事和情节确实没那么完美。

但是画面和音乐,实在是太符合我的口味了。

那些给三星和三星以下的人,因为他们只关注了他们关注的,譬如故事的节奏之类,却不懂艺术,或者懂太多艺术,前者不会去欣赏,后者因为欣赏过更好的而麻木。

我这样说并不是说我懂艺术,但至少我感受到了一点点。

电影的色调像美术馆里展出的油画,甚至可以感受到一点点古老的质感。

对于外貌协会的我来说,主角们都没有出挑的长相。

但是人和环境相匹配的程度上,我觉得正好。

我想说雅登如果再美一点就不是雅登,就不是欧玛爱的雅登。

如欧玛这样小有才华却对其他事情都不上心,会偶尔错过飞机,会为了一条别人的狗差点把自己陷进沼泽里的男人,只会爱上雅登那样姿色平庸但却温柔可爱的女人,而不是他的女友那样美丽精致完美无缺的。

电影里有一节,裘洛斯的遗孀卡洛琳看到欧玛和雅登相谈甚欢的时候,应该不是没有嫉妒的,她开始照镜子,搭配各种项链。

而那时我想的是,你再完美,你再费尽心机打扮成高贵的女神,你也不是欧玛的那杯茶。

他不喜欢女神,他不适合女神,他适合雅登那样的草木森林系。

雅登在片子里换过好几套衣服,每一套都是我喜欢的风格,大花的裙子,宽松的卡其色的裤子,松松挽起的头发。

她养蜂,她除草,她炸出新鲜的果汁,她把蜂蜜涂上每一块面包。

很适合她,卷曲的亚麻色的头发,并不白皙的皮肤,脸上细小的雀斑,她英式的发音,都是那么那么美的。

那些音乐是谁的手笔?

和画面配合得那么天衣无缝。

那些画面又是谁的手笔?

我写不出来那样的感觉,有的东西文字可以表达,有的东西却不可以。

我没有给五星,虽然我那么喜欢这部电影。

我想有时候我们也会爱上不完美的东西。

我不适合那些宏大场面的叙事,我知道我只适合那些精致微小的东西。

只要一个细节完美到极致对我来说就足够了。

就像我还是不能因为一部电影在电影史上的地位或者因为某些影评人的推荐而去看。

对一部我并不能看懂也不能欣赏导演艺术手法的电影说好。

我知道它一定有它的好,可是我不喜欢。

不是我的那杯茶,那就没必要去喝一口,衔着苦涩,还说,狠好,狠好。

 7 ) 还行

确实是抱着比较大的希望去看的。

前四十分钟的时候我数次想删掉。

觉得又是一个故事讲不清的导演。

都是喜欢的演员,可是剧本却这么平淡,硬看下去越看越好。

妻子坚持着对丈夫生活意念得忠贞或者是对自己忠贞。

情妇充满了天真。

这片子跟《大地无限》一个下午看的,如罗伯特·杜瓦尔所说,有些女人是让你看见就想落叶生根安心生活的。

他们独立自主,坚持善待生活善待自己。

这片子到最后男主角冲破内心障碍去找心之所爱我觉得这是关键吧。

最终,我们还是要坚持内心,而不是头脑。

对自己,对他人,这都是最好的终结。

 8 ) 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的终点之城

最近可能才出游巴厘岛,又迷恋《花儿与少年》各种异域风情扑面而来直达心坎,于是就想翻点这种因为一些特殊原因来到一个陌生国家的“半公路”电影。

我也是电影看完了,才回过头来思考这个影名,原来是这个意思:一个人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来到一座陌生的城市最后留下。

哇这样的命运也是一种未知的美好啊。

蓓蓓的电影世界:http://blog.sina.com.cn/bblovesmovies一个在大学教文学的28岁博士生如果这次不能够拿下去世作家裘洛斯·关德传记小说的授权,就不能够继续教书,事业和前程都将受到威胁。

可偏偏这位作家的遗孀,情妇和哥哥三人都拒绝授权他写此传记。

于是在女朋友的鼓励下,他踏上了乌拉圭的行程,决定亲自去这个作家的家里拜访这三位。

只是没想到的是,比起获得传记授权这件事,他似乎找到了人生中的终点归宿。

这让我突然想到了《月亮与六便士》里一个小插曲:一位本可以在英国升官发财的医生巧合来到亚历山大港,被这里鱼龙混杂,污垢汗气混合的气息迷住,一生留在了这座城市。

这位博士生也是这样,有些人就像一直“长”错了地方,他被这个在乌拉圭小镇上的作家独宅以及里面的人所吸引,仿佛来到了这里,他才第一次认真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以及接下来该如何生活。

你要问为什么他会受到如此大的冲击?

这,我也不知道,因为我不是他。

就像他的女朋友后来也来到这样的地方,并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最后依然回到自己的大都市风生水起的生活。

不同的人对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感受,这个我们无法理解,也无法去感同身受。

所以,有些观影者会觉得这座最终让博士神该留下的豪宅并没有什么特别起眼的地方,导演甚至都没有给到一个全景,或者从上往下俯视的豪宅全景来展现他的独特魅力,因为我们不是男主角的性格,不需要夸大渲染一个“世外桃园”让人人都觉得这里美好得不行。

连海水都是昏黄色,但是男主依然迷恋这个地方,因为他不仅找到了心灵的平静之地,更找到了适合他的爱人——原作家的情妇。

这位情妇虽然不美丽,但是看久了后会发现她的眼里有光。

能留在这个地方的,都是愿意留在这里和爱的人厮守终身,而也有像逃离这座“围城”的人,作者的遗孀,她的终点之城不在这里,而在纽约大都市。

所以,我们每个人无论经历多少磕磕碰碰,颠沛流离,最终都能找到自己心灵的回归,那个属于自己的终点之城。

 9 ) 命运?

借传记之名讲述的故事:被叙述的和正在叙述的。

非常巧妙的故事情节。

Fate?

In Shakespear's or Hardy's?

 10 ) 心境和意境

无论情节如何,我还是度过了一段较为愉快的2个小时,尽管其中调研作家和小女人的感情让我觉得没啥意思。

本来看到演员表用Anthony Hopkins就毅然决然下来看了,他也没让我失望,偏偏的风度和老男人的幽雅和他一贯的荧幕形象也还是很衬的。

有人说故事情节不怎么样,不过我觉得无所谓,冲突是有的,戏剧感也是有的,更为重要的是配合里面的各种爵士蓝调及古典给人营造的氛围也分外引人入胜。

看这部片如同把心灵也放到了一个和外界隔离的庄园,不大,但是不用多想其他,至少在这两个小时内可以不用装作很关心政治啊时尚啊文化啊,正如同坐在摇椅品尝着龙舌兰的慵懒的Hopkins。

《三傻西行记》短评

對這部電影的吐槽是:如果不聽台詞,大老婆和小老婆根本就是一對基友嘛!

7分钟前
  • 陸佳佳奶糖
  • 还行

强烈建议练听力用...英语西班牙语神马的各种口音~ 最喜欢这种come back的故事了 虽然故事情节人物关系什么的看起来弱了些 Portia很像小爱神❤

12分钟前
  • 小电哥
  • 还行

每个成功男人背后都有个好基友一辈子。。为什么最近都碰上这种段子,这种段子的幕后不用看制片都知道必须有英国佬挺着。。还是干湿布的衣服和片尾曲最嗲。

17分钟前
  • Jessy.Sedgwick
  • 还行

安东尼·霍普金斯、洛特·甘斯布、劳拉·琳妮等出演的文艺片,相比之下,日本演员真田广之反倒更出色些。

21分钟前
  • 乌咪
  • 还行

看似没什么波澜起伏,但却像成年的美酒一样慢慢渗透进你的心,感动着你。如果是我有那么屌个女朋友也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到这个美丽的终点之城生活。

26分钟前
  • kitty62888
  • 力荐

真田演得不错。

31分钟前
  • 包砸
  • 还行

平缓沉闷。每个人都应该去寻找真正适合自己的生活,包括另一半,看开一点。

34分钟前
  • 西城罗那
  • 还行

一般般 包括书

36分钟前
  • 收拾快乐
  • 还行

James Ivory之“文艺片圣三位一体”出击。景美。

38分钟前
  • ISA
  • 还行

卡洛琳一看就不适合生活在那个庄园的,有些人外表,打扮就说出了他渴望的生活模式。 人会变,一直在变!

41分钟前
  • 小哈
  • 还行

诗一样的视角,而我们的生活不都是有戏剧一样嘛

44分钟前
  • 余沁蓉
  • 推荐

每个人都有一种最适合自己的生活,关键在于你敢不敢去追求。

45分钟前
  • 周志颖
  • 还行

稀饭 清新的田园风光 好想在这里生活

50分钟前
  • BOO
  • 还行

好文本,坏节奏。

54分钟前
  • 华盛顿樱桃树
  • 还行

很文艺。很拉丁。不失水准的浪漫作品

57分钟前
  • 艾習角™
  • 推荐

這是一群什麼癲公癲婆

59分钟前
  • 天雨粟
  • 很差

貌似一个陌生人改变了大家的人生轨迹

1小时前
  • 川流
  • 还行

光影和布景都有侯麦的感觉 很像绿光呀 很舒服 回来看到是James Ivory的 我都忘了 果然果然 难怪难怪

1小时前
  • Jacqueline
  • 推荐

2.5星吧,精良制作班底+乌拉圭+好演员不敌立意之无趣

1小时前
  • 庄常飞
  • 还行

真没想到 老头和真田广之搞在一起了...还搞了25年 银婚!

1小时前
  • wh2tsthenext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