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很怪

Love Is Strange,流离所爱(港),爱,不散(台),爱很奇怪

主演:阿尔弗雷德·莫里纳,约翰·利思戈,玛丽莎·托梅,夏恩·杰克逊,达伦·布罗斯,查理·塔汉,克里斯蒂安·库尔森,哈里特·桑塞姆·哈里斯,约翰·卡伦,曼尼·佩雷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法国,巴西,希腊语言:英语,俄语年份:2014

《爱很怪》剧照

爱很怪 剧照 NO.1爱很怪 剧照 NO.2爱很怪 剧照 NO.3爱很怪 剧照 NO.4爱很怪 剧照 NO.5爱很怪 剧照 NO.6爱很怪 剧照 NO.13爱很怪 剧照 NO.14爱很怪 剧照 NO.15爱很怪 剧照 NO.16爱很怪 剧照 NO.17爱很怪 剧照 NO.18爱很怪 剧照 NO.19爱很怪 剧照 NO.20

《爱很怪》剧情介绍

爱很怪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老年同志本(约翰·利特高 John Lithgow 饰)和乔治(阿尔弗雷德·莫里纳 Alfred Molina 饰)相守近四十年。在纽约州同性婚姻合法后,他们终于可以在曼哈顿举行田园诗意般的婚礼、许下终生相伴的誓言。然而此举却让教会学校找到理由解聘了乔治。顿失经济来源的两人变得无法承担公寓租金,迫于无奈下惟有搬离多年爱巢,各自寄住于不同亲友的家中。婚礼上言犹在耳的温馨祝福转眼化为人情冷暖的现实考验。就在他们为寻找新居奔走时,两地分居的生活也在考验着他们白发苍苍的爱情。 导演艾拉·萨克斯曾凭借《点亮灯光》荣获柏林电影节泰迪熊奖,最新力作《爱很怪》不只是一部同志电影,它讲述的是相濡以沫的生活本身,在各式各样的烦恼和琐碎中让人感受到安静流淌的爱。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夏威夷特勤组第七季光的孩子雨季过后我爱HK开心万岁奈莉小女花不弃幻影战士济公新传鸭子的天空霍元甲风起霓裳无声的证言第二十二季我的失忆男友碧血苍穹叛谍追击欢迎回家一个很默瑞的圣诞节打工小哥2自白监控室笔仙归来邻里之间红袖添香初瓣大石之战高墙边的混乱第三季鹿角男孩第二季人间绝路猖獗受难记

《爱很怪》长篇影评

 1 ) 一部私人的后现代艺术生活史

其实把老年同志换成老年夫妇也可以,因为同性爱在这部片子里并非主题,只是某种背景而已。

片名中的奇怪的爱,我想是指对艺术(或曰后现代意义上的“审美的生活”)的爱,而非同性爱。

影片以肇始于六十年代的纽约当代艺术场景及艺术家的生活为前景,以同志平权运动为一淡淡的背景。

当代艺术的兴起同时对应着高雅艺术向更广大“群众”的下放,而艺术门槛的降低,又同时对应着生活的审美化,以及生活和艺术之间界限的模糊和消亡。

于是我们看到Ben和George在极日常的生活场景中追求绝对严肃的,不妥协的艺术——不管是Ben自言作画的困难(尽管在旁人看来他只是一个从未进入institution的绘画“票友”),还是George在钢琴家教课上,以对待大师展演的态度对待学琴的黄毛丫头。

另外,片中主要人物的代际关系也颇令人玩味,以Ben和George为代表的第一代艺术人生实践者的执著和落魄,对照着第二代实践者Kate更为“理智”和“职业化”的生存策略,而新一代的艺术少年Joey的尚未成型的艺术倾向和人生态度,在影片的最后阶段异军突起,成为了一个带有强劲回响的尾声。

Joey究竟会成为Uncle Ben那样的理想主义者还是母亲Kate那样的妥协者呢?

我们无从得知。

我们仅仅知道,随着青春亡期的迫近,做选择的时刻也不远了。

于是,在影片的最后,我们看到热爱法国文学的少年Joey敏感于某源自种生命深处的悲伤而落泪,壮烈的夕阳浸没了他未成年的脸庞——这似乎是新一代艺术青年的入教洗礼,从此他们将获权享受艺术带来的沉迷和狂喜,也必将终生承受把生命交付于艺术的脆弱和煎熬。

 2 ) 爱,很珍贵

很平实、简单、温情的讲述着-生活,虽然是美国GAY大爷俩的生活,却折射出丰富的平常的感情,就像一直想起的钢琴背景音乐一样,也许在一起20年很久,也许在一起39年很久,也许一段感情不被人认可,也许生活会因为一段感情而变得不一样,不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艰辛,不一样的却是同样期盼的幸福与坚定。

互相尊重与包容是一件那么简单那么稀疏平常的事情。

开篇,简单的几句台词,让我浅显的认为这两位大爷难道是到了中年感情危机的边缘么?

牛头不对马嘴,一个絮絮叨叨紧紧张张,另一个不太耐烦的回答、催促。

两人走上街头,我以为是赴一个约,结果,直奔主题的告诉我们“We get marry”。

紧接着笔锋直转,George被开除了,原因就是他是个GAY,并且与自己相爱39的情侣结婚了,神圣的主是不可以原谅这种奇怪的行为的,所以,主教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一位自由职业的画家、与一位音乐教师相恋是件多么浪漫的事情,空气中都可以挤出音符,睁开眼就能看到不一样色彩的天空,至少,我觉得amazing,不管是男男、女女、还是男女。

但是老了,一位已经71了,一位年纪也不小,就因为相爱而在一起,相爱而互相包容,互相承受、依恋、眷恋、相生相守。

很难想象,六七十的老者因为在阳光下接受自己的爱人,结为夫妻,却变得无家可归,只能与自己相处39年的伴侣,与自己刚结婚的伴侣相望于内心深处,依然彼此鼓励,依然尊重与爱护。

生活果然是不会很好也不会太糟,巧合的遇到了很不错的小房子,我以为一切又都会好起来,BUT,生活的玩笑仍在继续,Ben过世了,导演尽然无情又怜悯的没有一个镜头交代,只是让一个带着安慰、带着希望、带着阳光的孩子来轻声自责。

我们都没有看到那伤感的一幕,最后看到的是阳光洒下,年轻的两个孩子懵懂的朝气,悲伤的灰霾在脸上散去,生活仍将继续,你的、我的,都将被阳光晒个通透。

爱,很珍贵。

没有杂质、没有其他任何... ...安静流淌。

 3 ) 平淡地诉说爱

love is strange,看过电影,再看看片名。

爱,怪吗?

不怪吗?

一切的一切可能始于瞬间多巴胺。

但要在一起,不是一朝一夕,有多少人渴望着平平淡淡,一起到老的日子。

本和乔治,一起走过40年的风雨。

我们对他们一起经历过什么不得而知,但那次雨天的相拥、音乐会后的额吻把我的心都融化了。

本,走了,没有过多的交代,但那次两人在地铁站,用长镜头记录的夜色中的告别,似乎已经在暗示着什么。

joey在戏中是至关重要的角色,一个少年的爱的领悟成为影片的另一条线索,把人从悲伤地情绪中能向外拉一些。

一个人在周六的下午,安安静静得在家中品味这样一部平平淡淡的电影,爱是什么,love is strange

 4 ) 39年的了解信任和分离

这个故事的重点不是同性,只是同性促使了某些条件的发生,比如在这样的年龄突然被解聘,没有子女一时无家可居。

两位主角身处完全不同的生活状态中,各自体会不同的寄人篱下之感,即使别人并没刻意排斥,雨夜开门的相拥让我鼻子酸酸的,相伴39年的了解信任和分离,就在那隐忍的哭声和相拥里。

一次美好温馨的约会后,他们俩告别各回各家,转眼已天人相隔,没有任何交待,我们不需要用一场戏剧性的永别来作为电影的高潮,相濡以沫我们已经懂了,人生即如此,

 5 ) 也没有那么奇怪吧

好了,8分钟之内写完去吃饭。

这部片可能会忍不住让人和 爱黙 比较,个人觉得没有法国人那么细致,那么心无旁骛地在刻画一种境遇下的一段关系。

才华横溢的总在主流审美那里,也是大工业化时代的问题吧。

不谈电影技术本身,就主题展开。

我觉得最吸引我的一点在于导演在很用力地描述一份非常非常成熟的爱情——成熟到两位主角的每一次交流都充满了此去经年的印迹。

睡觉的图景,共同的记忆,对对方爱好的熟捻,和面对生活波澜的平静。

可是没有理解电影为什么要取这个名字。

爱为什么奇怪呢?

因为两个人的回忆会在现实中互相羁绊吗?

因为在一起这件事就是高花费很辛苦的事情吗?

因为关于爱的探寻总是要么终于冷酷的现实损益分析,要么是在彼此的不成熟中相爱相杀吗?

那如果是这样,为什么又要用一分这么平静,成熟的关系来勾勒这个主题呢?

大街上满是形色各异,尚待打磨的年轻人的爱情,远比一对老人的故事要更容易开发出矛盾点。

又或者只是想以苦情的方式去折射大家都听得有些厌烦了的对于少数裔人群的社会运动的心酸历程?

所以并不是 爱很怪 而是 你看啊爱很怪这个题目多别扭,就像人们的爱情本身一样别扭但是啊其实事情就是这样的呢。

这样?

我是这么理解的。

20分钟,差不多了。

 6 ) 爱若不特别,倒是怪事

片子很清淡,就像纪录片似的,只是慢慢叙述一个故事。

可是,却是一个很感人的故事。

他们需要得到承认,可是结婚后却不得不被分开。

两位老者,多么不容易,却要那样寄人篱下。

我最记得雨夜后George去找Ben,在他怀里哭得像个孩子。

那是怎样的悲凉与温暖交织!

不得不哭,每次钢琴曲一出现,常常便忍不住泪水。

其实他们需要的也就是那样简单,不过就像每天一起陪伴着彼此生活罢了。

可是却那么那么困难。

影片刻画是很细致的。

有时候我是忍不住笑起来,比如Ben止不住和那个女作家聊天的时候,不经意说到,有人跟我说话我没法工作。。。

阴阳两隔的片段,倒来得非常快,甚至我都没有反应过来。

而悲伤也并不是突然迸发的,恰恰在那一份压抑。

而对于少年的描写,确是耐人寻味的一段。

他与阿飞那么情投意合,却要说明自己不是gay,而且不喜欢gay。

而最后的定格定在他与女孩子一起滑滑板,似乎也意味深长。

我并没有特别懂这最后的镜头。

对了,豆瓣看到一段评论,我极喜欢,附在此:Love is strange,不是因为他们是同性伴侣所以strange,是因为爱上一个人的那刹那,决定与之共度一生的那刹那,相拥的一刹那,亲吻的一刹那,甚至争吵的那刹那。

完完全全不相干的两个人,就这么惺惺相惜,却无法解释的那个“爱” is strange。

 7 ) 流离失所,爱不散

情节很生活,零零散散,东拉西扯,很有人情味。

有老年人寄人篱下的无奈,生活方式上的差异,进也不是退也不是的尴尬 ;有少年与周遭的格格不入和心智的成长;有热爱画画但不成名不得志,依然独自享受画画的乐趣,并因爱人的赞许而感到喜悦;有爱情和亲情的完美融合;有对仪式的憧憬,希望给自己和爱人一个名分,为此付出的代价却有不得不承受的沉重。

迎着夕阳并肩划滑板的画面真的好美,男孩女孩年轻纤细的身形被镶上一圈浅浅的金边。

想起日剧里的一个比喻,老人好像日渐枯萎的树叶,摇摇欲坠直至凋零。

年轻人就像新抽的嫩芽,充满活力、可能、期待。

达到整体上的一岁一枯荣,生生不息。

肖邦的钢琴曲太好听,找了ost来听。

尤其是George独白的那段,台词和音乐配合得相当好。

喜欢的台词:The last thing I want is they should hide who they are or what they think if they believe it will let them into trouble.Love does not delight in injustice but rejoices with the truth. ---Corinthians

 8 ) 在这个温情世界,爱很怪

在电影快结束之时,George和Ben一同在一间酒吧喝酒。

那是一次难得的相聚,因为两人虽然已婚却被现实所迫分居两地。

结束后,George送Ben去地铁站,路上两人亲切交谈,就像久别重逢后再次相聚的情侣,谈起Ben办画展的梦想以及老来的失意与无奈。

观众大概想象不到这是见到两人的最后一面,也是两人出现于电影中最后一次交谈。

紧接着这一幕的便是侄孙(Joey)的登门拜访,他送回了Ben寄居在他们家的时候所创作的一幅画作。

空荡荡的新家只剩下George的形单影只,这时,我们才获悉Ben刚刚离世不久。

导演艾拉·萨克斯在这里所使用的处理方式是一种我们所熟悉的“留白”:两人共同乔迁新居的甜蜜、Ben弥留之际的痛苦以及离世后的悲伤都被刻意地省去了;这是一些动情的时刻,将引发观众的情绪波动。

艾拉·萨克斯非常聪明地戕止观众的这种移情,并且将“留白”使用始终,从而令影片饱含温情与亲切的质感。

这些被删去的戏剧性冲突原本在影片的整体构架内有用武之地。

比方在一开始,两人婚后遭遇的卖房事件中,艾拉·萨克斯只保留了发生在前与后的两个动作:家庭成员间的讨论和寄居后辈家里,而将中间的具体讨论、可能发生的争执和最终决定悉数删去。

这些具有情感力度的动作,原本将产生剧烈的戏剧冲突,一如我们在处理家庭伦理问题的普通电影中所能见到的那样。

但艾拉·萨克斯的意图非常明显,他尝试采用一种温情的方式来处理围绕在这两位耄耋老人间的爱情波折和家族限制。

故而,我们不再能见到发生在传统家庭内部的冲突,那种冲突往往是被个人利益所包裹的无谓尖啸。

即便在两位老人分别住进年轻一代的家里,这种冲突也没有被放大,而是以隐形地方式加剧。

我们丝毫不排除Ben在寄居侄子家的时候对侄女和侄孙所带来的困扰,那位从事写作的侄女内心自然是不如意的,但她表面的宽容与和气却不是“装”的,虽然他们内心也会有小困扰,但他们不是表里不一的人(这由导演的创作定位决定)。

唯有一次,当儿子被发现与同学一同偷窃图书馆里的藏书,再加之丈夫对儿子过度严厉的呵斥,她才爆发出对Ben寄居家里致其写作不顺的不满。

如同肖邦在音乐中所营造的那个令人感怀忧伤的世界一样,艾拉·萨克斯有意创造出这样一个温情世界。

这是为何影片中不断出现肖邦钢琴曲(多是夜曲)的原因所在,实则与影片的情调相互契合。

故而在电影最后,送完画的Joey在楼梯上痛哭之时,这同样不是一种动情时刻,而是类似于侯孝贤“发现”的中国人的表达方式(想想《刺客聂隐娘》中隐娘的掩面哭泣)。

虽然艾拉·萨克斯的成效明显,但是当最后Joey骑着滑板车与女友一同在街道上飞驰,我们还是感觉到了导演过度的用意。

这一幕无非是让观众联想到那天晚上Ben对Joey所讲的恋爱道理:下次见到,你要主动打招呼。

而此时此刻,Joey寻获爱情的成功也便可以告祭Ben的在天之灵。

这个动作-影像因而成为本片的一处弊病,实则可以换种方式处理,而不是像现在所看到的这样一味地将观众拉向“Love Is Strang ”这一电影主题。

 9 ) 爱很怪

这个故事的重点不是同性,只是同性促使了某些条件的发生,比如在这样的年龄突然被解聘,没有子女一时无家可居。

两位主角身处完全不同的生活状态中,各自体会不同的寄人篱下之感,即使别人并没刻意排斥,雨夜开门的相拥让我鼻子酸酸的,相伴39年的了解信任和分离,就在那隐忍的哭声和相拥里。

一次美好温馨的约会后,他们俩告别各回各家,转眼已天人相隔,没有任何交待,我们不需要用一场戏剧性的永别来作为电影的高潮,相濡以沫我们已经懂了,人生即如此,

 10 ) 《愛,不散》:愛情的模樣

愛情充滿奧祕,才會吸引許多人創作論述,試圖探究並分析其模樣。

然而深究之後往往發覺,愛情不只是童話書裡「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那樣單純且美好,也不會像連續劇或愛情片裡處處是激情。

那麼,愛到底是什麼?

音樂老師喬治(Alfred Molina飾)引述《聖經》,解釋:「愛是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Truth)。

」所謂的「Truth」既是真理,也是事實,愛情的事實正是奠基於平凡的日常。

《愛,不散》的開場讓我印象深刻,演員略顯蠟黃、粗糙的腳掌和鬆弛下垂的肚腩就這麼呈現在觀眾眼前,導演艾拉.薩克斯(Ira Sachs)毫不修飾或遮掩,因為這就是生活的痕跡,是歲月刻劃在人生之上最為真實的樣貌,映照出的是喬治和班(John Lithgow飾)相愛相守近四十載的時光。

從一場趕赴婚禮現場的戲,便讓人看見他們在個性上的互補,更深感他們無間的親暱,這些細微到容易讓人忽略的小地方,正體現出那份誠摯的愛。

不過,作為一個局外人,很容易像凱特(Marisa Tomei飾)一樣,只看見甜蜜到令人欽羨的部分,甚至舉杯稱頌並引以為榜樣,卻忘了/忽略這份愛是如何才能堆砌起來。

導演以一對同樣步入婚姻的夫妻做對比。

凱特不諱言是喬治和本的恩愛模樣,才使她只羨鴛鴦不羨仙,接受艾略特(Darren Burrows飾)的求婚。

婚後育有一子的兩人,順利完成標準的「幸福家庭」圖式,然而在班借住進來後,或大或小的爭執不時上演,兒子喬伊(Charlie Tahan飾)也開始浮現青春期少年常見的叛逆問題,完美家庭幾近分崩離析。

原來愛情不是表面上看來那麼簡單,尤其是在摻入各種變因之後更難掌控,包括寄居的班。

班雖然始終像個「他者」,難以融入艾略特一家任何一方的生活,有趣的是,他的存在的確引起某些變化。

我認為導演安排班入住艾略特夫妻的家有某種政治性意圖,如同的護家盟堅信多元成家和同志婚姻會破壞原本的家庭倫理與秩序,班的「介入」也確實造成此結果,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難道異性戀婚姻組成的家庭就這麼容易撼動嗎?

又或者當中早已存在問題,而班只是激化其發生罷了。

相較於艾略特一家的衝突,導演在處理喬治與班的問題上就顯得輕描淡寫許多。

一場酒吧的約會中,班先是調皮地說謊欺騙調酒師,換得兩杯免費的酒,讓人看見他鶴髮雞皮底下的頑童之心,接著牽引出的是他過去曾花心背叛喬治的往事。

在輕鬆愉悅的氣氛下,班的自白說得是雲淡風輕,喬治聽聞之後也沒有什麼情緒波動,一切依然恬適自得。

這段對話只快速帶過,甚至在片中是無足輕重,不過只消心細,相信不難體會到如今的安然,其實是必須經過重重困阻,在千錘百鍊下才能成就。

導演十分懂得留白的藝術,他拋出眾多隱藏在細節中的線索,卻不急於完整收尾,畢竟唯有不把故事說完、說滿,才能留下餘韻,讓觀者自行咀嚼箇中深意。

特別是難解的愛情習題,更是需要慢慢品味。

愛很怪,因為它無從解讀,但同時又很誘人,常常會使人上癮。

導演在前作《為你流的淚》(Keep the Lights On,2012)裡描述的愛宛如毒品,是以就算受傷、就算痛苦,也難以戒掉它的媚惑。

到了《愛,不散》,這份愛已不再如此激烈,卻昇華成另一種深刻的印記。

這是歲月的洗禮使然,亦是年紀的增長帶來的成熟。

誰說愛情是年輕人的專利?

喬治和班的親暱舉動讓人忘了社會眼光加諸於愛的年齡限制,他們雖然沒有性的激情,卻轉化成一種包容、體諒和互重的相處模式,柔情滿溢,這正是愛在生活中最真實的樣貌。

話雖如此,相戀近半輩子的他們,在某些時刻卻仍流露出熱戀般的氣息,譬如班要求喬治和他共擠喬伊的小床,兩人的眼神交流頓時展現出濃得化不開的激情。

這是依賴,也是習慣,是旁人無法介入的緊密關係。

導演將鏡頭聚焦在老年同志身上其實是十分難能可貴。

因為同志已是遭排拒於主流之外,老年同志更是非主流中的邊緣體。

就社會普遍的價值觀來看,老年人是與情/慾徹底絕緣,也沒有人願意承認或正視他們對此的需求。

因此喬治和班的婚禮恰是最好的反動,說明老年人也有追尋幸福的權利。

不僅如此,導演還讓年過七十的班成為喬伊的愛情導師,短短幾句話的交談遠遠勝過父母親大肆的責罵,證明歲月累積的人生智慧是無可取代的珍寶。

電影最後的長時間鏡頭(Long take)彷彿是《愛情的模樣》(The Way He Look,2014)結尾的復刻,但除了成長的意味,《愛,不散》更多了一份傳承──愛的真諦的傳承。

《愛,不散》講述的不只是同志議題,更多是關於愛。

在迷人的光影和蕭邦的音樂交互相融下,整部電影猶如一首優美的愛情散文詩,平穩恬淡卻又沁人肺腑。

尤其幾個長時間鏡頭的運用是恰到好處,不會過分炫技,讓情緒得以緩緩延伸至銀幕之外,進而深深打動觀者的內心。

你知道愛是什麼嗎?

《愛,不散》讓我知道愛是什麼。

《爱很怪》短评

年轻的时候一定要存好钱

8分钟前
  • .
  • 还行

戛纳补课13. 配乐太满引起不适。

11分钟前
  • Welp
  • 还行

“人生总会有很多障碍,但真诚对待,总会学到很多的东西,爱不会因为不公平感到不快乐,而是因为真诚才有喜悦。”

14分钟前
  • 狗不理酥皮面包
  • 还行

爱很奇怪,爱很安静。当《东京物语》遇上《又一年》,整个纽约市都为这段无声无息似流云的故事沉默了下来。不单是两人之爱,还有无数家庭关系的投影:在对话中亲密,在琐碎中疏离,在无心中伤害,在回忆时流泪,想书写却没有合适的词语,藏在心里会时时感怀。四季更替,叶落叶生,总在继续。

15分钟前
  • CharlesChou
  • 力荐

普通的独立制片电影,肖邦配乐不错,剧情有点学东京物语。

19分钟前
  • Shin
  • 还行

异地老同志,相爱三两事,时光不留痕,再忆是故人。

21分钟前
  • 多斤鱼
  • 还行

完全忘记了这是部同志电影,它更像小津的“东京物语”、高畑勋的“岁月童话”还有是枝裕和的“步履不停”,带着比生活还生活的气息。两个男人抱在一起不是为了做爱、而是习惯了对方存在,这就是我想要的一辈子:爱很安静。

26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挺好

29分钟前
  • HenriqueZZZ
  • 推荐

BFI

31分钟前
  • 別有用心美少女
  • 还行

爱好像战胜不了什么,爱又好像战胜了一切

36分钟前
  • 通叔
  • 推荐

作为窗口的人物不断嵌入一段段关系中,而自身同时又成为被展示的对象,与其他人产生交联。在匀速前进的影像内,我们感受到的绝不只是一种安静。

38分钟前
  • ChrisKirk
  • 推荐

“Till Real Estate Do You Part”

39分钟前
  • 门特
  • 力荐

无需多言

40分钟前
  • 尔安宋🌈
  • 力荐

想让我哭?失败了。所以三颗星。

45分钟前
  • 李轩任
  • 还行

現在不是更好嗎,他永遠變了一幅畫,你只需要間中掛起他。講真,當代導演都愛搞碎片日常,但是搞得好的人太少。最後讓青春少男哭一哭淨化心靈然後再去把妹,愛慾輪迴什麼的,也是酸得掉價

50分钟前
  • 冰山李
  • 较差

快进,以后这种题材不再看。2015年3月5日

53分钟前
  • 陶子冬
  • 较差

沉静如水

58分钟前
  • 不勤劳的小院长
  • 力荐

好的切入点,用缩小的方式讲述被放大的爱。在这里爱是流离失所,爱是老无所依。不是所有的爱都公平,但爱一定是缓缓向前的,流动着的,无论悲喜的。

1小时前
  • 华盛顿樱桃树
  • 还行

爱很安静

1小时前
  • 圣墟
  • 推荐

7.5 题材很像《明日之歌》,而创作者对这个题材的处理方式也像是模仿了《明日之歌》,两人在地铁入口的离别那场戏更是对《明日之歌》的赤裸裸的致敬,但它的剧作与《明日之歌》不同的地方在于它通过对年轻角色的刻画让主题有了一定的延伸。

1小时前
  • JoshuaLi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