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是被朋友以警察检查305房间时发现满地纸团的生动形象的工口场景给吸引去看的,自认为看过《夜勤病栋》也神不改色的我大概会笑着欣赏这部作品,但还是被剧情震撼得瞳孔放大,起鸡皮疙瘩这根本不是H动漫,但可归为里番,因为其中的病态会让一些心理承受能力不行的人留下心理阴影,可谓非常“致郁”了。
第一集开头那段表现得仿佛不是跳楼一样
很治愈是不是?
虽然似乎很治愈的样子,不过能在OP里看出点端详
背景图里那几个白色的塑料袋让你有什么联想吗?
这段的音乐和不断切换的暗黑色调大概指明了这是部糖衣包裹着黑暗的番当然还是不像《魔法少女小圆》一样,前几集完完全全就是子供向的样子,结果到第三集画风突变让你猝不及防,起码这部番是打了预防针的。
第一集前半部分展示得非常温馨,美丽的在甜品店打工的少女,家里有一个非常可爱的小朋友每天等着她且治愈她,和朋友与同事和店长关系融洽,也有人跟她表白,虽然三星前面的路人甲表白时闪回了几张似乎在表现砂糖私生活混乱的图,但不影响。
从店长听到雇员们在讨论砂糖拒绝了三星太阳的事而开始嫉妒时,剧情就变得有趣了起来,店长开始欺凌砂糖,不仅让她加班,还要干一些脏活累活,工资也给得很少,但就在这时砂糖的手段就展现出来了
一番威胁加眼神杀让店长乖乖认输付钱好吧,并非那种让人看了替她生气的任人欺负的软弱少女,我喜欢,然后,砂糖回家后在家里的一个房间逗留了会儿……
病娇标配武器似乎不只是手段厉害,心理也很厉害呢……再来到第二集,众女生中口碑很好的老师在小巷子里堵住了砂糖想做些变态的事情
当然是没做成第二天砂糖主动出击,言语+物理攻击
???
结果把这老师的真实属性给激发了出来
背景还真是温馨呢抓住他的把柄后让他去处理画家的尸体然后砂糖遇到了盐哥,听到盐哥的梦呓时觉得嫉妒,冲动下甚至想直接杀了盐哥,不过在想到神户盐时还是忍了下来再看三星太阳,这个人在被店长玷污后爱上了神户盐,但并非恋童癖或者萝莉控。
而是取决于幼儿是纯洁无瑕的会净化污秽的观念,在他心里,神户盐是神,而他是带有罪的人,渴求神的净化(有点像《美少女万华镜4》里男主)
可惜是个变态话说老师在处理“垃圾”后一直觉得可疑,因为遵守约定没看里面是什么,但隐约猜了出来,为后面的剧情埋下了伏笔再说另外一个女的,此人疯狂崇拜砂糖,各方各面都在模仿砂糖,甚至翻了砂糖的柜子
然而砂糖还是棋高一着,直接一个吻上去征服了此女,然后小小威胁一番,把这人治的服服贴贴
女二非常看重与砂糖的友情,想与她进一步发展,但是无法接受她深深喜欢的朋友居然是在那种环境中成长的事实而被砂糖从心理上断了往来,之后更是因为拍到了能威胁到砂糖与神户盐的之间的爱的照片而被砂糖灭口
可怜的金丝雀而她大概也算剧中少数正常的重要角色了,更是她给了盐哥希望
在神户盐不在时,她填补了盐哥心中的空缺再说说盐哥他也是被神户盐净化的人之一,在他不堪忍受父亲的家暴时,是神户盐让他撑了下来,当神户盐被母亲抛弃时,他心急如焚,在父亲被毒杀后整日寻找小盐,想向她解释为何当初母亲会抛弃她,想让她回去。
家暴,深爱的妹妹的失踪,终于让他惧怕着与其他人接触。
可以说在女二拥抱、吻他之前他都是一个心理病人叔母,是我看这部番的契机
满地纸巾包裹着不可描述之物她对爱的看法是接纳一切,这深深地影响了砂糖
仿佛黑洞,永远无高光的眼神而砂糖对爱的看法是唯一,她心里只装得下神户盐,任何能影响她与小盐的LINK的人都没好下场结果这种观念让她活像《美国精神病人》里的男主一样,最后被自己的所作所为逼死她在遇到砂糖之前是空瓶子,虽然说起来并没有受过什么打击,是个完好无损的瓶子,但是瓶中空空如也,知道她遇到了刚被抛弃的无处可去的糖——神户盐,她们互补着彼此,瓶子里装满了糖,糖有了归宿,她们需要着彼此。
然而糖里面还是有着碎玻璃——过去的容器的碎片。
碎片的主体认为自己可能会伤害糖于是抛弃了糖,之后认为自己能装得下糖以后却已是徒劳其实说起来盐妈和盐哥这两个角色加起来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角色,但是为了让女二帮旧瓶子的剧情合情合理,衍生出一个盐哥是更快捷的方法,不然以女二认为自己和砂糖的那么深厚,若只是同情,怕是无法让她去帮忙的说起来砂糖的死也颇有剧情杀的样子,首先她掉在藏尸房的戒指这个情节就极度不合理,那戒指是她与小盐的联系的象征,怎么轻易忘记在房间里,然后她回去拿戒指下去时又刚好碰到盐哥更是巧合,再说盐哥之所以会去也是因为三星太阳的电话,然而三星之所以打电话时因为求救,但是之所以求救是因为又被叔母玷污了?
叔母的信念是满足人们的情感,也该看得出三星的想法是求得净化而非再次被玷污,而剧情里她却强推了三星似乎为了让结尾更加绝望,小盐并没有死,砂糖护住了她,爱她甚于一起殉情,然而砂糖的死与回到原来的家人身边并不能让她的心也一起回去,属于以前的瓶子的神户盐已经死了,取而代之的是爱着砂糖的小盐于是渴望被砂糖作践的老师没有了砂糖,且被捕了于是渴求被净化的三星太阳又被玷污了,这次却再也无法得到净化了于是女三看到砂糖的死于是深爱着神户盐的盐哥再也无法触碰到小盐的心这路上有为了画出空瓶子而杀人的画家,也有想拯救所爱的人而以身涉险的女二,也有单纯为恶的二人组,他们都是砂糖所要除掉的威胁,无论他们是善是恶,相交时间是长是短,感情是好是坏,都是无关因素,因为她心中只有小盐。
而也正是砂糖让小盐有了一个温暖的归宿,所以小盐心中也只有砂糖。
这种纯粹的感情其实让人唏嘘不已。
砂糖与小盐、太阳对小盐、盐哥对小盐、老师对砂糖、画家对砂糖、女三对砂糖。
这些感情在常人看来都是扭曲的,不过在他们看来可能是正常的。
人首先该能够独立活下去,然后才爱人,而以上的感情都是没有了后者就没有活下去的希望,所以称其为:崩坏的爱
二次元和三次元的三观不可匹配,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建立在这一基础上,全剧也勉强算是通畅。
女主松坂砂糖是典型的粉切黑角色,除了在神户盐面前外,其他任何时期几乎是没有心。
砂糖在盐面前作出的人设使盐奔向了她,这没有问题。
盐带回画家哥哥家的时候,画家发现砂糖找回了缺失,就想把盐弄死,然后反被砂糖弄死。
砂糖在遇见盐之前不懂爱,对感情关系的认识很浅,受到三观不正的舅母影响,砂糖也变得奇怪了起来。
砂糖对盐的感情并不是所谓的爱,而是掌控欲和占有欲;而被女老板侵犯的三星太阳来说,盐是他的救赎,太阳,对她的感情类似于圣徒对上帝,但杂糅了幼女控的癖好。
盐是单纯的,无暇的;设定是这样也没啥好说的。
对于盐的母亲来说,丢弃盐,因为不想成为像盐的父亲那样的人。
而盐的哥哥想找回盐,他无力怪罪一切。
在畸形的家庭下,一切行为都显得顺理成章。
因此,只有翔子受到伤害的世界达成了。
(翔子和哥哥的感情也挺磕。
)翔子在面对砂糖舅母的犹豫成了砂糖抛下她的理由,也许也从来没有把她放在心上。
在被翔子看到砂糖的所作之后,翔子毫不犹豫被杀害了。
看点是粉切黑的病娇,用类似少女漫的画风完成了一个病娇的创作。
有些次要角色我就没写了。
因为接受能力比较强,对于治愈(救赎)部分来说,其实没什么好说的,但说实话我一点都不觉得甜,可能是因为砂糖对盐的感情有点莫名其妙吧,但是其实解释了是因为盐的天真无邪。
感觉就是中规中矩吧。
槽点不带三观也就没什么,带了三观我只能说你傻:在病娇番里找三观的感觉不好受吧,就是说只有翔子是正常人,其他话多几句的角色全都有点小病(也可能是大病)。
但是除了想看盐和砂糖的感情之外就没什么好看的了。
致郁程度不高卖点不足。
说实话我喜欢舅母,对盐和砂糖感觉一般。
结局不错,这倒是一件好事。
剧情走向也没什么大问题。
但除此之外呢?
——没有什么感触,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幸吧。
没有让我记住的点,但是制作真的可以,喜欢这种类型的可以去看。
总之,就这样。
我太水了哈哈哈。
整部剧看下来,小盐也许是唯一没有罪过的人。
其他几个主要人物,先说那位朋友,感觉过于一厢情愿,以为自己能获得砂糖的心,以为自己可以拯救谁,并认为做到这些就是获得她所缺失的勇气的证明,她走得太深,越过了红线进入了对方的禁区,最终把自己给搭了进去。
那位母亲,软弱,对现实选择逃避,孩子是她的避风港,可能也只是她的避风港而已,当她终于敢面对恶魔选择将其“处决”时,她不再需要避风港,也放开了小盐的手。
那位哥哥,同样软弱,并且在那种“奇葩”成长环境下形成了一个固有概念,只有与母亲妹妹的三个人生活才是幸福,其它形式无法接受,而当小盐定义自己的happy sugar life时,他知道小盐的心永远不会对别人开放,他的三人组合永远缺失了一角。
最后来说砂糖,如果抛开她极端的手段,至少与上面那些人相比她强太多,她敢于直面威胁冷静处理,当小盐一度拒绝她时,她陷入崩溃但没有强求对方,对小盐的爱让她将小盐“囚禁于牢笼”,这是她的自私,但当小盐意识到痛楚说出自己的感受时,她也将自己的一切全盘托出,两人都承认自己的残缺,因为残缺所以需要爱,因为爱所以愿意去填补对方的残缺。
单方面的执着会导致伤害,剧中除小盐之外的人皆是如此,但砂糖在最后做出了改变,相互坦诚相互理解相互的爱,才是终极的“爱”,如此夺目,如烟花般耀眼。
作为一名观赏者,我愿意给予她们祝福。
披着扭曲变态和冷血犯罪皮的纯爱颂歌。
盐说死的时候要做共犯的时刻是双向的爱形成的瞬间。
如果没有盐说讨厌砂糖的那段,那么盐糖的关系就是扭曲不对等的,是单向的自我满足的,缺失沟通融合的重要一环。
这之前盐糖关系是“没有我不也一样的”,没有灵魂的。
而这次盐的告白让盐糖关系完成了超越。
借由交换戒指得仪式形成了爱的共生关系。
有盐才有有灵魂的砂糖而不是空瓶子,有砂糖盐才不再是被“供奉”的天使或月亮,而是有自我选择的对等个体。
在对方的映衬下自我得以清晰地展现,不再沉沦于“人群”中。
像人成为了人那样,砂糖成为了砂糖,盐成为了盐。
自我又在爱的高度信任、需要、交互中相容,糖盐不再只是糖和盐,在最后的片段里可以看到盐里面已经有了砂糖。
但这不是EVA式的“补完”或者“民胞物与”“万物与我齐一”的天人合一,而是自我的深度发现与更新。
借由爱实现分别与齐一的同时共在。
为砂糖说的已有不少,我从盐的角度讲讲。
没有自我的天使散发的光环太过圣洁,而却少人味。
只是被世人崇拜的客体、人偶,成为不了主体、爱人者。
所以盐为了爱砂糖强调了自己的独立性,并从对砂糖的爱中找到了存在的理由,所以不惧怕被抛入世界中,就像浮萍有了锚点。
足够支撑她说出对哥哥的拒绝而选择砂糖。
这是爱的第一步自我的完整发现。
但只爱人是不够的,在砂糖充分的,绝对的,无需不安的爱中,在不会失去的被爱中,盐和砂糖相通,在唯一的爱中她们是一双人而不是两个人。
而与之相对则是M姑母的“包容众生的爱”或者说超级中央空调。
(我个人对于究极纯爱是否必须排他只能唯一还存疑)但爱的相通不意味着个体的消失,个体是爱的基础,一双人是爱达成的结果,对爱而言缺一不可。
而盐被活下来之后,既是活她盐的人生,但也同时带着糖的份一起生活下去。
就很有趣地体现了这点。
这不仅仅是互相救赎,这是爱的哲学。
全文包含大量剧透和非常主观的见解。
这是我极少数真正喜欢的病娇作品,难得的细腻情感描写与现实主义叙事。
女主砂糖拥有着两面。
与盐甜蜜相爱的向生面,以及为保护甜蜜而黑化的向死面。
全篇第一个大冲突是杀掉翔子后,砂糖濒临崩溃。
此前她都是自卫反击,这是她第一次主动作恶,犯下不可饶恕的罪。
砂糖的向死面凌驾于她崩溃的向生面,偏离了对盐的真爱,尝试将盐洗脑为一直等待她陪伴她的人偶。
这并不带有恶意,遇到盐之前的砂糖自身也是人偶。
她只是在崩溃中进一步展开了自己的本质。
盐感受到砂糖受到了严重的磨损,感受到甜言蜜语中的空洞,这引起了盐的应激反应。
她没有像先前一样纯粹且甜蜜,而是以小孩子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生气与痛苦。
痛苦是因为盐明知爱人受伤但束手无策,尽力洗了衣服,做了饭菜,却于事无补。
生气是因为砂糖分明已经支撑不下去,仍然要勉强自己一力承担所有。
友邻曾经称赞盐的敏锐,反复重温后我感觉并非完全如此。
盐察觉到砂糖的虚伪,是因为她的母亲也曾这样:经受痛苦,选择一人忍耐,将自己的保护凌驾于盐,结局就是崩溃与毁灭。
“人”字的结构是互相支撑,人类需要理解和支持。
砂糖曾像我们这些看客一样傲慢地看待盐,觉得她不过是一个孩子,她不需要选择什么,自己伤口的血肉模糊也不需要告诉她。
但是当砂糖坦白自己小心隐藏的向死面后,盐没有觉得可怕或不可理解。
在平静地接受了事实后,盐告诉砂糖:即便如此你也被深爱着,我愿意成为你的共犯,和你一起战斗。
这对砂糖而言,不知意味着多大的救赎。
向爱人袒露完整的自己,得到了爱人全然的守护。
自己的一切痛苦,一切苦涩,在此时弥补了满溢的甜蜜。
在此之后,砂糖不再是收集糖果的人偶,满溢的糖罐变为甜蜜的心脏在胸膛里跳动。
她不再是为了活着而寻找爱,而是为了爱而活着。
虽然世界上存在着各种爱,但是真正的爱必然建立在对等的基础上。
很多人喜欢砂糖,喜欢她的深爱,以及她强大的黑暗面。
这也使得她尝试将自己的爱凌驾于盐,近乎让故事转入大众喜闻乐见的病娇强制爱。
但是那样的行为既无法拯救盐,也无法拯救砂糖自己。
砂糖把盐当成稳定的糖分人偶,三星君把盐当成净化天使,前者可爱,后者恶心,但本质没有区别,这都是傲慢的爱。
虽然砂糖与盐如此紧密自然地联结在一起,但是盐只要有一点点妥协,这份纯粹的爱就会开始变质。
想要获得真爱,必要认识两人的自我,必要付出彼此的真我。
所以砂糖会感谢盐,“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盐酱教给我的”。
全篇第二个大冲突,是与神户旭决斗后,盐选择了砂糖,两人决定殉情。
从第一话开始,盐的结婚仪式上,誓词中便是“直到死亡将我们分开”。
现在死亡即将降临,深爱的我们真的会被分开吗?
动漫选择了更为煽情的手法,将两人幻想的美好未来迤逦展现一眼千年,最后砂糖选择牺牲自己让盐去见证这些美好,很催泪。
原作漫画则是隐晦但深入地展示了砂糖对自己的爱的完成。
在坠楼的过程里,砂糖的向死面受到刺激而清醒,这是她第一次在盐的面前显露这一面。
然而盐依然自然地深爱并接纳了她。
以盐为桥梁,砂糖的向生面与向死面最终接纳了彼此。
既然死亡不会让我分裂的两面分离,那么容纳这两面的你也不会与我分离。
我的向生面为你而生,我的向死面为你而死,只要你还活着,我们的爱就活着。
这部作品展现了形形色色的爱,但所有的爱都是利己的。
变态的老师,自恋的店长,珍视友人的少女,挽回家人的少年...他们的爱污浊也好,正当也罢,本质都是想要把对方纳入自己的幸福图景,而不管这是否是对方的救赎。
但是砂糖和盐不同,她们的爱在主观上不可避免地利己,但在客观上成就了利他。
这也是她们相爱并结合,不会分离的体现。
如果说,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那么这个故事不是悲剧。
砂糖本是作为一个无感情的人偶而存在。
无所谓活着,没想过未来,渴望爱与糖,仅此而已。
但是在爱里,她生出嫉妒,生出期待,生出绝望,生出幸福。
理解盐的同时,砂糖也唤醒并理解了自己。
她开始觉得,能够诞生于世真是太好了。
在毁灭里,砂糖完成了自己的爱,这份爱会随着盐的自由新生而生长。
这不是尽头,而是血的浇灌,是生的喜乐。
很多情节都荒谬到让我发笑,比如少年会被女上司侵犯,比如为人师表的衣冠禽兽其实是抖M,再比如他们看到幼女都会变成顺从欲望的怪物……其一可能是,这个番像其他任何流行文本一样虚构出来了一个“没有父权制的现实”,毕竟在真实世界女人往往不会变成“捕猎者”。
而在这个故事的背景之中,只要是成年人都是“捕猎者”,只要是成年人都怀抱着自己的“卑劣私欲”向更加纯洁真挚的个体索取。
诚然,无论是老师还是三星少年,他们表达“欲望”的饥渴表情都做了夸张处理,社会常俗被弱化了,这里被高亮处理的只是“人的欲望和感情”。
但我想我理解松坂砂糖,我理解她的缺陷和偏执。
曾经她像叔母一样,把对他人的一切行为的顺从和容纳当做是爱。
但松坂砂糖也敏锐地发现他人投射过来的情感混杂了私心私欲,是向她索取的同时弃她如敝履。
“肮脏苦涩,好苦好苦。
”比如画师男孩喜欢她自觉缺陷的样子却不能容忍她自觉完整的幸福表情,是男人自以为是的救风尘情节。
砂糖被刺痛后构建出来的对盐的爱,像是一种对赤子之心的贪恋。
缺乏母爱的孩童全身心地忘我地关注着她,这样真挚的感情自然就变成了她向往的全部。
砂糖女孩企图建立坚固的堡垒永久地沉醉其中。
但恕我直言,我觉得她的感情是爱却不够从容。
她紧紧地抓住“救赎”不愿松手,却忽略了孩童会长大,盐在被她紧紧关注的同时,也失去了其他的自由。
盐全身心地信任着砂糖,所以宽容她将自己锁在屋子里,每晚等待晚归的她,顺应她的话(或许砂糖的话也契合着她曾经的家庭创伤)认为外部世界全都很可怕。
盐在被砂糖爱着的同时也欣然地放弃着成长。
不过在这个故事里,成长似乎是次要的,而且很可怕,因为会成长为污秽的大人。
所以我在看番的时候也忍不住发出了和砂糖的心愿一样的感叹:“孩童永远不要长大吧,让时光停留在这一刻”。
(因为哪怕就现实世界而言,成长也是一个逐渐从童话里走出来面对现实的过程,是从柔弱的孩子长大到足够强韧,可以从容面对世界上其他复杂灰色。
)所以我也总觉得砂糖在拒绝长大。
如果说我理解砂糖哪一点,我理解她对个人判断的傲慢笃定。
她在执着认为自己对神户盐是爱情的同时享受着自己被爱情牵扯的被动,但是,我总觉得她的爱情并不是被动的。
砂糖女孩主动地把爱的绳索交给了她人,然后享受着在那个主动追逐或者说同时也是被牵扯的过程中自己赋予自己的巨大能量,比如用来远离疯癫的至亲为自己寓言的命运悲剧的能量,或者比如远离被肆意索取的苦涩心情的能量——至少这样的主动让她感觉到自己“在有能力做着些什么”。
让我觉得这是她在和神户盐相处过程之中,除了幼女那颗“赤子之心”之外,她最需要的东西。
……是很狡猾很傲慢又很粗心的砂糖女孩啊!
她甚至没有考虑盐需不需要上学等等其他普通儿童的社会功能……好吧可能在她的潜意识里“世界不包含这些”也有可能……总之,她为了自己的感情紧紧抓住了神户盐。
直到最后坠楼时刻将自己的身体垫到盐身体下面,松坂砂糖才用自己的行为证明了她虽然主动地掌控着爱,但是她对自己追求的爱也怀有自我毁灭的至高觉悟。
走到生命尽头,松坂砂糖求仁得仁。
另外,这里面我也喜欢翔子,她是健全的普通女孩,以朋友的身份走在砂糖的身边。
她对砂糖的感情是“有什么困难请和我说我陪你渡过”,企图把砂糖的人生拽到世界的光明处。
也正是这样光明的感情对砂糖的一意孤行造成了干扰,似乎在告诉砂糖“你也可以自然而然生发健康的关系,你所以为的不是你生命的全部”。
所以在她死后砂糖才更加阴郁更加无法回头,毕竟她亲手葬送了这一份光明。
说到这里,我其实喜欢松坂砂糖这个“迷人的恶役角色”,她既有充足的角色背景也有她对她残缺过去的回应和觉察,她的偏执也有迹可循,情绪饱满。
所以哪怕这个剧的剧情有它的逻辑荒谬和情绪幼稚之处。
节奏也缓慢飘忽,但我仍然理解了松坂。
最近读了点政治经济学,又想起了砂糖。
砂糖应该处于10年代,也就是日本萧条三十年的中后期。
可能零零后不太能理解,但是如果你做过题,现在又也经历了萧条,那就应该不难理解了。
上一轮市场化改革裁撤了一大堆国企,这一次贸易战要求降低产能转移产蹦又会裁撤掉很大一部分产能,我想问的是,那些失业的人怎么办?
当然还会有人问,还有更多的人连螺丝都没得打呢!
分封建国就是帝国的责任,如果你产业升级的速度跟不上价格战与洪水蔓延的速度,你就只能焦头烂额地应付治安战争。
反正一提到这类社会问题的片子,你就不能避免这几个话题:失业家里蹲家暴酗酒的废物爹,被家暴因而精神失常的妈,扭曲了爱的含义的舅妈,不知爱为何物的砂糖少女,决心独自成长的小女孩,一心维护母亲的家庭的少年,性压抑的男同学和男老师。
在黑暗时代,耶稣保护了保罗,是耶稣给了保罗信念和活着的意义,这是法利赛人的生活(委曲求全与默认了忍气吞声去社会化的生活)所不能给予的,也确定了她革命的任务。
砂糖死在了盐面前,从此带着砂糖的那份爱的意义活下去,就成了盐的一个使命。
日本有佛教超越和常识理性的加持,就算作为东亚写起这种上帝之死堕落救赎崇高的宗教叙事也一点不在话下。
总而言之你觉得魔怔,现在是2025年,关税纠纷与萧条的第n个年头,你现在还觉得魔怔吗?
称之为日本的魔幻现实主义讽刺文学又如何?
反正社会失业问题总离不开背后的一个大他者社会环境,贸易战,萧条,失业,产业转移,去工业化,空心化,新自由主义,票奴,后工运时代。
你不是1960s喜欢闹吗?
发达国家好日子过惯了是吧?
好,那么资本逐利的无国界性启动,资本会自动追逐和匹配成本最低的地方,你们就去工业化产业空心化就好了,资本无国界嘛。
新自由主义福利社会多好嘛,当然不会给你权力,只是靠科技与军事收租,然后拿福利补贴你们这些票奴废物让你们安心听话不反抗,这已经是帝国博弈的最优解了,是帝国的悲剧,也是帝国的堕落。
眼下的时代是一个一如1840s风起云涌堕落黑暗的时代,是一个充满了悲剧与牺牲的时代,是一个充满了资本主义失业萧条的时代,是一个呼唤马克思的时代。
总而言之,如果革命不能获得胜利,因超额利润造成的失业得不到解决,砂糖这样的扭曲了历史主体的魔怔人悲剧只会越来越多,砂糖就是你我的命运,你我只能流下无力哀叹的泪水,最后难逃被世界钉上十字架的命运。
有时候不是说对洼地感到绝望,是到现在还在内讧连个自组织能力都没用原子化费拉不堪真的让人提不起希望来,用高情商的话来说就是道路是曲折的。
问题是,都当砂糖了,都当草莽和流寇了,谁还在乎这些?
耶稣之死是保罗最深远的战斗檄文。
单说最后撒戒指这么重要的东西,说忘拿就忘拿,are u kidding?
冒着极大的风险回去拿就算了说了。
下楼的时候被发现了,怎么就想着上顶楼呢?
既然都点火了,混在人群里跑楼梯不行吗?
然后就到顶楼要跳楼,exm,那时还是有逃生的希望的呀,你把锅都给阿姨还是有一线生机的。
殉情就殉情吧,你留一个是什么意思,自闭幼女回归自闭家庭吗?
PS 姬友虽然死者为大,但是一个毛都没有的流浪汉几天就比多年的知心朋友重要了,hape吗?
还有后面种种行为,这种人算个jer朋友?
最开始只是被一些猎奇和黑暗的设定吸引,但看完之后,发现happy sugar life的讲述的故事其实很简单,即探寻爱是什么。
作品中不同的角色对爱有不同的定义,但他们的爱无一例外都是扭曲的,比如店长、老师、太阳、叔母。
其中有的人是因为曾经痛苦遭遇,有的人则么没有理由。
不论如何,他们都凭着欲望而强行把自己扭曲、自以为是的爱施加给他人。
主角砂糖是一个内心空洞,拼命寻求爱的真谛的少女,和盐的相遇填满了她的内心,让她第一次感受到爱的感觉。
全剧中,砂糖面对各个角色时,画面总是阴冷的,而当回到她们的城堡,画面就变得梦幻而明亮。
愈是浓郁的黑暗,愈能衬出光明。
其他角色扭曲的爱,反衬出糖盐之间的纯粹和幸福。
然而幸福之下也隐藏着阴影,杀人带来的现实压力,两人之间不完全平等的关系等,躲进幸福的城堡不会解决问题,现实不断逼迫她们做出选择。
最终,砂糖选择坦白一切,不再隐瞒自己的黑暗。
盐也不再逃避曾经想忘记的痛苦过往,拒绝了哥哥,凭借自主意志选择成为砂糖共犯。
从一开始糖盐的故事就没有he结局,但砂糖的死亡也不完全是be。
在最后时刻,曾经空洞的少女的自我终于被补完,充满的糖果罐也象征着她们获得了真正的爱,不是自以为是给予,而是相互理解,共同面对。
——————漫画的画风好可爱,大家都去看看。
主观评分:7/10客观评分:6/10优点:-还可以的画风-用心的艺术设计-令人揪心的观点碰撞-质量极高的OP,ED以及插曲-渐入佳境的故事-部分涉及的话题我极其感同身受缺点:-前期冗长无味的叙事-失真的人物塑造-非常一般的镜头设计-拖拖拉拉的对话-包括以上所有问题而对观影体验的毁灭性打击必须承认的是,我一开始是因为猎奇等一系列吸引人的标签而追的番。
但最终,它在很多方面成功的打破了我对于这种猎奇作品的认知,包括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
对这部作品我还蛮多想说的,总的来讲,《砂糖的幸福生活》是一部优点特点,当然还有不能忽视的缺点都非常明显的作品。
首先必须要说的是它可能是,对我来说,第一部仅仅通过片头曲(可能有人习惯叫OP)就把我抓住的番,甚至成了原动力之一。
客观评价:但还是先从问题讲起吧,虽然我把批判部分划分到所谓的客观评价里,但这部作品的问题已经让我主观上都无法忽略了。
这部作品的定位比较奇怪,抛开看动画时完全可以忽略的基本逻辑问题,作为一部明显有意向探讨一些社会问题和人性的作品,却有着大量抽象和符号化的设计和意象,多到了不合时宜的地步。
例子之一便是砂糖的叔母,她对于爱的疯狂诠释使得整个人物的象征性极强,这的确是本作特色之一,但过强的象征性导致了除了翔子(因为她代表的就是涉世未深的普通人,也因此是最让我共情的)和旭(也是一种普通人,花费大量的努力却得不来回报,都是普通人所以跟翔子挺配)之外的所有人物塑造失真严重,当然必须承认作为主角的砂糖塑造的还是有份量。
照这么说来缺乏目的性是塑造失败很重要的一环,比如那个变态老师,这种“心存歹念的猥琐长辈”式角色其实蛮典型的,但是他随后表现出的受虐倾向却缺乏令人信服的理由,像是强行为了给砂糖办事丢尸体并且制造麻烦引出叔母的角色,事实让,叔母正式出现后老师这个人就没下文了,直到最后一集给了个被捕的镜头。
节奏感也是大毛病,整部作品的前期和中期叙事都极其干瘪,制作精良的OP一度真的鼓励我看过了许多相当无聊的桥段,而最让人抓狂的是其实全剧从头到尾一直不乏亮点,但大量对剧情没啥推进意义的对话和很多明显是用来拖时间的镜头,所有的一些带来了糟糕的体验。
我不会用“又臭又长”来形容这部作品,因为那带有一种不负责任的侮辱性。
我想把本来可以有趣的故事编的“相当无聊”已经足够形容,它本来可以更具备戏剧张力。
主观评价:不过除了优秀的主题曲和插曲之外,叙事的表现依旧有一些可圈可点的地方,而这主要体现在后半段。
大概是从画家的往事(第八集)开始,故事走向终于从铺设悬念转为了更加紧凑,直接的人物冲突。
其中做的最具张力的一段自然是翔子的死(直到全剧完结这里都是做的最好的),前面神插入的曲子,后面的杀人桥段加上故事此前塑造的形象(像前文提到的那样,死者是难得的普通人)。
故事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在将砂糖塑造成一个,相较于死于她刀下的人的更正义的形象,包括画家在内,他们被杀的时候观众们都会潜意识的绝对支持主角。
但第九集则通过这样一个“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桥段成功增加了故事的复杂性,砂糖面对打破自己生活的可能绝对抹除,但当袭击对象同样是自己重要的生活部分时选择便会变的艰难,这也能从戏外观众们的争议,站队体现出来。
这里便是我记得最清楚的,打破我的刻板印象的一段。
我原先只以为作者打算毫无底线的将砂糖一个反英雄形象,但这里却体现出了反思。
而发生在盐的哥哥身上的故事也因为这一段和此前的铺垫讲的足够抓人。
但说到底,《砂糖的幸福生活》是一个扭曲三观的故事,如果前半段看过想《毒液》这样的电影就能接受的话,后面的确需要有意识的提醒自己与故事保持距离,哪怕主角干过的那些事多么有问题,后期的叙事真的做到让我一瞬间希望她能带着小女孩逃去机场,天呐。
和许多不错的海报一样,这也是张追完后才能看懂的海报。
纯粹以反三观为卖点的邪道“纯爱番”,剧情紧凑氛围营造很强,但是内容单薄得跟一坨纸一样,而且还试图折它个几次来让内容变厚,其结果自然是内容很尬,每个人不来个空洞眼就对不起世界一样,让你不由得感叹日本人的格局就是这么小,屁大点事都能拍个十二集的番剧。
白香菜蹲完黑香菜蹲。
编剧和作者是不是有恋童癖?!
真硬核百合番
......哇真的好扯,就算走暗黑系逻辑上也要过得去吧,中二可不是弱智啊喂
结局不喜欢
这砂糖太甜了,真的不敢吃(ŐдŐ๑)病娇哈人
「死的时候,请让我成为共犯。」好久没看过这么浮夸的Hentai了,个个都像L5发病。
高中女生和幼女的畸恋故事可以说很扭曲了,但意外的很流畅,还被结局感动到了!看着恶趣味满满地人物设定但却是一本正经地在探讨爱与幸福的话题。我的感觉像被挖了一个新的脑洞,还挺有趣的,而且声优都太棒了!值得一看,如果你对三观不是钢铁般直挺的话。。。
这种东西拍出来就是报复社会的,但它极大地调动了人的情绪,让人看完之后不寒而栗,心里特别不舒服,这已经是基本上大部分动漫都难以做到的,再加上稳定的制作,更能把这种效果体现出来,豆瓣儿现在是越来越脑残了,不关注作品本身,随便就能瞎评,咋滴,你吃饭吃撑了还能打1星啊,切
只能阴间再见了
全员病得不轻系列...黑化,病娇什么的最喜欢啦,“有爱”的番。
一部看上去很美的暗黑风百合番,每个人物都有着强烈的存在感却又非常统一地缺少某种足以点睛的东西,剧情水准也不太高,尤其最终话把双女主推向悲剧的原因居然是「把戒指忘在家里了回家去取却被火灾和仇人困在大楼里」这种比车祸绝症好不了多少的玩意。当然不去深究的话,这个番的确做得非常「美观」、「动听」。至少日后在我们谈及病娇时,我会pick砂糖酱而不是由乃(的确接受不能_(:з」∠)_)了。
病娇流行时代的残余吧?实话说,太嫩了。
感觉有点精神污染
「3.0」看这种番真的对心脏不好。
社会化相当失败不过看完后感觉叔母也没有对砂糖做什么,无非是一直神叨叨念自己有关爱的理论
原作就没有一个正常人,个个都是心理变态的货色,拿百合的美好来揭露作品的黑深残,说实话我已经无感了,日本社会压力得有多大才能整出这么变态的思想,相较于该作隔壁复仇教室的女主更加干脆利落,然而这依旧无法改变二人的做法有多幼稚多中二,砂糖这所谓扭曲的爱
果然变态之间是互相吸引的,这部番把每个人的阴暗面放大扭曲,尽管不尽相同,但所有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追寻着爱,尽管最后都那么畸形不堪
2018年第一次看的时候觉得太接受不了看到第七集就弃番了。但现在再看发现就还好,虽然还是好致郁。。。虽然确实没有一个人是正常的,但还是心疼翔子>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