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看时就考虑片子看完要不要删除,硬盘没有多少空间了。
看完了在豆瓣一搜,零五年的片子——我对此一无所知。
某天睡眠缺失依旧的午后心血来潮下了下来,那完全是看在刘烨的份上。
这是个没安全感的男人,但不矫情。
米尼在第一个镜头里眩晕的轻扬看起来很美,那种破败颓废的美,像个妖精。
她说她想飞。
她每一个手臂张扬的样子都仿若时光倒流,那是跟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灯红酒绿诀别的远久年代,这让她看起来安静而忧伤。
假若定格的话就是一个戏子。
她觉得人在飞翔时心却是踩在地平线上的,阿康仰望的表情痴痴傻傻,那个人就是她心挂念的地方,她的地平线。
所以当阿康背身入狱,她就跌了下来。
我因为你而不能再飞了。
后来她还记得自己说过这句话,那时已经对阿康放逐。
她知道勉强不了但还是想挣扎一下以为能让他回心转意。
她选择阿康是以为自己选对了一种坚强,“在男人坚强的背后你能体会为之付出的全部意义”,后来意义失却,凤凰身碎。
“时光或许不能停驻在留有余香的爱情城堡,可驻足在心里的甜香却是每一个女孩最为私密的春天”,她死的时候脸上的妆容不那么浓重,死得甚是如愿。
那是她最美的时候,她曾拥有过一个私密的春天。
阿康不认为拿人家的钱包叫偷,他只是觉得一切充满不确定,希望有个来路去路。
他入狱是因为拿了那个钱很多时间很少但总是请米尼吃饭喝酒的男人的钱包。
这真是讽刺,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明目张胆,也许他只是个赌徒,他急于想知道米尼为什么选择的人是他。
狼吞虎咽的爱情来得太迅猛,他以为自己没资格认真。
这么自卑的男人。
米尼说,你怕了么?
怕了就说一声。
他当晚就越狱出逃,把那个亲手做的凤凰布偶带去她入住的招待所,被狱警抓走时他笑得一脸腼腆。
他是在告诉她,他不怕。
故事等到阿康出狱就散了,沙子淅淅沥沥下落,跟所有的爱情命运号一样在生活的锅碗瓢盆面前崩盘。
有点看不下去。
但最后都死了一切也就结束了。
一个半小时渲染那么长的一段人生,从爱情出生到生命死亡,片子有点那么力不从心啊。
音乐是多打一颗星的原因,它抑郁、敏感、缓慢——跟米尼每一个恍惚的神色一样唯美。
米尼拿着DV时你会以为那是某支MV处于进行时,音乐如水,对白喃喃的。
流动的是情感,画面就不能那麽隐晦了,所以多了一些煽情的独白。
独白和音乐让片子变得压抑起来,也更耐看些。
毕竟爱情有时候很矫情的不是麽。
没有看过王安忆的小说。
女性书写文字的先天性缺陷是太过自恋,这不是我喜欢的优点。
她写的时候应该还年轻,写了一个决绝的爱情故事。
我希望她快点老去。
看完后我还是决定给硬盘腾点空间,别人的爱情不能当饭吃,也许该人人自危不能任其顾此失彼才对。
反正现在好像就是这个样子。
这只是某一个别人的爱情,对吧。
当初刘若英跟着张艾嘉去纽约拍《少女小渔》,戏中要求刘若英露两点,于是她哭着打电话给陈升。
陈升问“脱了会怎样?
”答:“脱了会死。
”刘若英问:“不脱会怎样?
”答:“回来做助理。
”“那就回来好了……”昨天,我为了今天上午去看《米尼》和领导请假,当然不能被允许。
我便设想这样的对话:“不看会怎样?
”“不看会死”“看了会怎样?
”“看了会没有工作。
”那就去看!
我喜欢的作家,我喜欢的演员,我喜欢的故事,我喜欢的米尼,……即使丢了工作,我也会去看!
于是如期翘班奔向影城,就像中学时翘课去赴约,就像大学时翘掉考试去听喜欢的讲座,就像无所畏惧的青春期,这种感觉,好过一切。
那么多铺陈之后,电影开始了,在李心洁以空中飞人的姿态亮相的一瞬间,我便知道,王安忆的小说已经遥远,甚至我所期待的电影也已遥远,但我还是喜欢着,小品式的表演,大段的诗意独白,不紧不慢的叙述方式,简简单单的节奏起伏……宛若一段漫长的耳语,诉说蒙着灰尘的往事,气息平静,却能激起久久无法散去的恐惧和心疼。
米尼,阿康,在世俗的世界里,靠近着,温暖着,悲伤着。
米尼和阿康怎么相爱呢?
米尼是一条鱼,缺乏起码的安全感,每一次飞翔,都是一次向着大海的洄游,她需要永不干涸的海水作为归宿,她需要一个家,一份守候,一种安定。
阿康是一只鸟,在天空中寻找方向,在喜欢的枝头停留片刻,听风起云涌,看岁月变迁,飞行继续,无拘无束,永远不会着陆。
当鱼和鸟相爱,唯有将巢筑在海天相接处,那必是视野之中却无法抵达的彼岸,必是悲伤的结局。
米尼和阿康第一次在随波逐流四目相视之时,一切都已写就,爱滋生于无氧的空间里。
米尼是杂技团的聘用演员,专门表演空中飞人,她跟着要好的同伴认识了香港富商大成哥,用大成哥的话说:米尼到哪里都是最耀眼。
不是单纯的美丽,可人或者什么,是淡定的气质,宁静的眼神。
阿康是随波逐流音像店的店员,他说他是严井俊二的日本表弟,他说他偷钱包只是想窥探那些人成功的秘密,他说《樱花雪》里的小雪和米尼很像。
阿康原本就是随波逐流的人,他滔滔不绝,他无所畏惧,直到最后被捕的一刻,依旧是坦然的表情。
阿康和米尼的爱情是畸形的,亦是朴素的。
阿康可以用一大把龙虾代替鲜花献上爱的表白,在众人面前亲吻米尼给她惊喜;他可以骑自行车带着她在城市飞翔,为她偷回那些被舅妈藏起的妈妈写来的书信;他可以去偷大成哥的钱包,只为“看看你是哪路神仙”,只因那是一个对米尼心仪的男人;他可以深夜越狱,只为送她自制的凤凰玩具和一个沉沉的拥抱,他也可以为了带给她现实的幸福,替狱友黑皮贩毒,直至走上不归路……你看,他能为她做一切冒险,可是却不能与生活和解。
他原本就是脱轨的人生,承载不下现世的幸福。
他的爱那么绝望。
米尼呢?
过早的失去父母让她没有安全感,她寻找归宿,她渴望落地。
因此,她不在乎阿康的职业,只要他能那么轻易地读懂她;她不在乎他简陋的小屋,只要那里依旧是她唯一的天堂;她不在乎他的贫穷,只要能微笑着看他吃早饭;她不在乎为他摔伤,再也不能飞,只要他是爱她的;她不在乎家和监狱两头奔波,只要那个关于幸福的希望还没有破碎,他甚至不在乎向大成哥出卖自己的身体,只要他能让自己重返舞台,替阿康还钱……她说“我爱你,我想你,我要和你在一起,什么都不要!
”米尼的爱看似简单需索却是孤注一掷,她真的是空中飞人,阿康是那唯一绑住她的红绸,有一天,红绸缎了,米尼便再也爬不起来。
这就结局。
鲁迅先生在《伤逝》中写:人须先活着,爱才有所附丽。
阿康因贩毒供认不讳入狱,米尼如虞姬般在舞台上以最华丽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那一刻她看见小雪从富士山上跳下,她理解她的悲伤。
爱情就这样结束了,仿佛一颗石头落入湖面,漾开一圈圈的水晕,然后又慢慢消逝,一切都恢复了平静。
那些相爱过的痕迹,那些快乐的记忆变成灰尘被风吹散,看见的人只是淡淡地惋惜着,细微的疼痛牵动着某根柔软的神经。
整部电影就像一段漫长的耳语,那么轻盈的语气,那么沉重的诉说。
一场爱的堕落,美好而残酷,大概是对王安忆原著中唯一的保留,也是最为本质的。
飞翔,下坠,在过程中看那些精致锋利的碎片闪烁曾经的光芒。
走出电影院的时候眼角湿润,却始终没有哭泣过。
如同有人给你讲了个宿命的故事,仅仅是宿命而已,有太多的无能为力。
鱼和鸟的爱情不太合情理,但愿上帝有一天愿意为它们在海天相接处筑一个温暖的巢。
影片的前半段,我会打4分,后半段只能打2分。
没看过王安忆的原著,猜测片中大段的独白或许来自原著吧,一个悲伤的,宿命的,轻柔的爱情故事,虽然逃不掉刻意美化的痕迹,却依然打动了我。
如果不是李心洁和刘烨,我也许会毫不犹豫地把它归为烂片。
当阿康带着米尼飞翔在深夜的街道,废旧的厂房,霓虹下的陋屋,我真的觉得快乐,真的相信爱情。
就像小时候看童话,从来不会问王子和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然后呢?
作为一个非电影从业人员,是没有资格对电影本身的优良尺度做出判断和评价的。
但基于我对文艺片的感觉,说说对《米尼》的看法。
《米尼》是一部名副其实的文艺片,但我个人看来,从处理方法上,却一点不文艺。
因为意境不够,没有唯美的画面,没有悲鸣的音乐,总之片子的全部的影像像是在直观的在呈现一对都市男女上演的悲欢离合。
唯一让我感到文艺和唯美的就是结尾。
这两幅图,就是电影的结尾部分。
随着主题曲的渐入,米尼缓缓坠地。
悲凉的结局。
曲终人散的意境,导演还是把握的比较到位的,或许没有这个点睛之尾,这部文艺片就会有遗珠之憾,说不文艺是觉得文艺的气息还不够浓厚。
也或许由于演员的演技火候没到,没有将都市男女处于爱情和生活现实矛盾的情绪处理到位,表演上有些空洞,人物性格最容易通过爱恨情仇表现出来的,但感觉那女主角的苦痛表演的并不那么生动,打动人心。
刘烨的将男主角的痞气表现还挺有那么回事,但是在爱情纠结的痛苦中,就觉得很平淡,而李心洁扮演的米尼,却觉得看不出什么深入的人格个性。
像是一个灵魂不显著的人。
当然这与导演和演员的水平是无关的,只是每个人对剧本理解不同,表现手段也有自己的一套。
《米尼》虽不是最合格的文艺片,但整体还是能够引起观影者去思考的,这是我对《米尼》这部电影本身一些感官,纯属个观点。
《米尼》是根据王安忆的作品改编的,文学性的东西,大多数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
因为文学里更多的寄托的对现实的感官,所以《米尼》在我看来更像是现世报,不像是电影。
观看《米尼》就好像在参阅当下年轻人面临疯狂的爱情和现实的艰难矛盾中挣扎的情态。
生活不能没有爱情,可是爱情和生活如果处理不好,爱情只会死于生活。
可是《米尼》中的米尼和阿康都是不愿意妥协于生活的人,最后只好选择为爱情牺牲。
这也就引出我今天的主题:用激情恋爱,用理智生活。
年轻人的观念里,似乎都认为无爱不欢的人生是遗憾无趣的人生,所以大多数人抱着"人生能有几回爱,此时不爱何时爱?"的信念执迷爱情。
就像米尼和阿康那样爱的痴缠爱的死去活来。
爱情的美好和欢愉是没有人愿意摒弃的。
情欲也是人之性,就像食欲一样。
可是爱情是必须遵从生活的,一旦脱离生活,爱情的毒性就会显现出来,深深沉迷,欲罢不能,痛不欲生,最终走向毁灭。
就想《米尼》中,米尼绝望的死去,最后回荡的就只要悲鸣的歌声,曲终了,人散了。
虽然是电影,但现实中,这样的悲剧并不是没有上演。
处于爱情和生活现实的两难的抉择中,有多少人能够理智的作出选择呢?
忠于爱情的人必定是大多数。
《米尼》中阿康为了照顾失业的米尼,为了给米尼幸福,不惜铤而走险挣黑钱,因为他想快点给米尼幸福。
他是个好人,是个好爱人,但是是愚蠢的,激进的走向了深渊,最后也断送了自己的爱情。
米尼为了帮阿康还债,不惜出卖自己的身体,人会因为爱情而变得无私,也会因为爱情而变得盲目,仿佛只要保住爱情,什么都是值得的。
可是生活毕竟不是戏剧,演完走人。
现实中的米尼和阿康是存在的,且不是小数。
为爱痴狂的勇敢,毕竟谁都想要证明一次。
但生活还是需要理智的。
以前听说过一句话成熟,文明,健康的男女才能维持长久的关系。
我想米尼,阿康是因为不成熟,也就是爱让他们变得盲目了。
我们是现实中人,希望大家在恋爱的时候尽量激情,在生活和爱情有冲突的理智的去控制平衡,这样才不会造成悲剧。
用理智和激情恋爱吧。
还以为这应该是一部90年代拍的影片。
因为那时候的李心结和刘烨都那么的年轻。
人是有天赋的,天赋各有不同,特别是演员,特别明显。
李心结和刘烨都是特别有天赋的演员,独特的气质,极富灵性,让人一看就能喜欢上。
这应该不算影评,这段故事让我想起了妈妈。
那时候的她应该也是如米尼一样的美丽,被很多人喜欢着。
那时候的她应该也是两点一线在家和农场往返着。
那时候的她应该也是一样,遇到了一个让她爱的痴狂的男人。
选择不顾一切的去爱,却不曾想到会如此浓烈的把酸甜苦辣都尝遍。
只是生活和戏剧最大的不同,就是剧本可以嘎然而止,但生活不会。
剧本中的角色可以死去,但生活中的人却是不得不持续的承受着种种选择的前因后果。
我不知道妈妈会不会后悔,如果人生可以重来,也许她不会选择这一条路,也不会受这么多苦。
所以我一直怀着深深的怜惜之情爱着我的妈妈。
即便她做了很多不该,做了很多错事,虐我心千万遍,我气过了,伤过了,痛过了,怪过了,却也无法真正的放弃她。
只能不放弃,不执着,或是承认这世间诸多无能为力。
电影像平淡的流水,静静地从心里流过,你却从中感受到一种悲凉。
喜欢李心洁扮演的米尼干净清澈的眼睛,她本是飞鸟,却因为爱上他,而成为他的氧气,成为他赖以生存的水。
他们都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没有安全感,没有目标。
生存的意义好像就是等待,等待所爱的人出现,带给自己生命的奇迹。
在没有遇到他之前,米尼在杂技团做空中飞人,杂技团的赞助商大头哥对她有好感,愿意出10万买她一夜。
她笑,没爱,10万我也不干;有爱,50万我也干。
米尼就是这样一个单纯的女孩,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依然美好地等待着心里那点干净的爱。
最终她等到他,那个叫阿康的男子,他是一条随波逐流的鱼,开了一家小小的音像店,喜欢“偷窃”,确切地说是他有窥探别人灵魂的欲望。
与米尼的爱,是一种在寂寞中互相取暖的爱。
因为爱米尼,他偷了喜欢米尼的大头哥的钱包,结果因此入狱1年。
她每月跑很远的路,坐拖拉机去看所爱的男人,在他的小屋,耐心地等她回来。
他冒着被多加半年刑的危险越狱跑到她住的招待所,只为送给她自己做的红凤凰和得到她的一个拥抱。
他们是彼此生命里最后的光亮。
爱着却不得不忍受着现实的残酷。
她因他摔伤失业,转行卖保险;他为了娶她,出狱后铤而走险去贩毒;她为了帮他还赌债,和一直喜欢她的大头哥睡觉,顶替好友GIGI重新当上空中飞人的主角。
他们彼此深爱,彼此伤害,一步一步从浪漫温暖的开头走到了鲜血淋漓的结局。
风里有云的秘密 天空有时会下雨 我站在风里 风是你的气息 我走在雨里 雨散落沉迷 注定了逃不走 怎么会有这场相遇 你是我的呼吸 我是你的泪滴 就在这个夜里 我用目光融化你 靠近你 不顾一切忘记自己 破灭了 只留下淡淡的痕迹 看着你 你是我今生的缘起 破灭了 消失在茫茫的天际 我是你的泪滴 就在这个夜里 我用目光融化你 靠近你 不顾一切忘记自己 破灭了 只留下淡淡的痕迹 看着你 你是我今生的缘起 破灭了 消失在的茫茫的天际 靠近你 不顾一切忘记自己 破灭了 只留下淡淡的痕迹 看着你 你是我今生的缘起 当影片结束,响起这首歌,我的心里终于感到轻松。
仿佛像米尼那样一直在空中飞,紧张,窒息,被气流撞击压迫,这一次终于得以落地。
可以闭上眼睛去回忆去微笑去哭泣。
不再醒来,所以可以拥有长久的幸福。
看过王安忆的《米尼》。
电影刚开始的时候,有些失望,电影情节与小说相距甚远。
抱着对李心洁和刘烨的好感往下看。
那么多庞大的细节,城市风景,人物表情,内心独白。
是另一个好故事。
这里面的上海也有些《大城小事》的感觉,不同的是更多沉重。
没有了青翠的梧桐树叶,多的是冷漠的城市建筑,没有温度的窗口。
城市像一个很多格子的大盒子。
充满诱惑,又险象环生。
庆幸阿康去了劳动农场。
所以我们能和米尼一起,呼吸干净的空气,享受爱情的甜蜜。
那来来回回的两点一线,编织出影片里最美好的一段。
爱情是什么东西。
爱是疯狂,爱是决绝,爱是不顾一切,爱是不留退路。
因为我们需要为了爱情付出那么多那么多。
当阿康说他遇到米尼以后一直在走霉运,当米尼说因为阿康她再也不能飞。
我只觉得心痛。
爱得太狠,注定要伤得很重。
然而还是要去爱。
爱得粉身碎骨还是要去爱。
至少,坠落的姿势很美。
其实这个故事很简单。
米尼和阿康不可收拾地相爱了,他们只是相爱。
他们没有幸福。
因为在那个平庸的社会力,他们只卖身不卖艺。
爱情里男人是有尊严的,爱昏了头的女人呢?
她们可以把黑的当成白的,死亡当成盛典。
谁也不能为幸福负责的。
爱过之后,爱情只是爱情。
他们。
随波逐流了。
写字的时候一边看着最新推介的片子《米尼》,也是因为喜欢李心洁的缘故,另外看见演员表里还有刘晔,所以打起精神来看了自《老港正传》之后的国产片。
情节还不很明朗,单是开头的几个镜头就有些心里感觉不对,所有演员说话的腔调让我想起一则曾经看过的轶事——外国教授被请来在八十年代初的电影学院讲学,她第一堂课交给学生的就是——如何说话——因为大家都还操着满口的样板戏强调,完全没办法表现除了革命样板任务之外的任何角色最近看的几部片子都有这个问题,不过是因为演员来自港台内地各有各的口音造成。
譬如片子里刘烨扮作小混混说话,怎么听怎么觉得不到位,怯生生的感觉。
好在女生不管怎么说,只要有点可爱的语气就能弥补,像李心洁,在《似水年华》里磕磕巴巴的台词跟这电影里的差不多,听着反倒觉得挺深情。
可怪就怪在其他的配角,说着普通话却要表现上海姑娘那股子固执和精明,于是显得装腔作势。
还有大陈哥,貌似正人君子,说话做事都想透露出一股大气,可叹大气也是装出来的,表现得好像香港年青暴发户——我这里有英国奶茶……说到这里,断断续续看完了全片,结局让人惊喜——刘烨所饰男主角贩毒过程中被抓,李心洁扮演的米尼也就在杂技表演中失手坠落——之前让人担心的苦情片就以这种丝毫无关物质生活的方式结束了——好像吃柿饼,黑着灯吃,吃到一半发现有个里头有个虫——这并不是贬义,就是有些无奈——演员是好的,故事是好的,导演也是好的,感情都到位、情绪都充沛,可是——这是谁的故事呢,真实的生活与此又有何干?
或者这就是不落入普通人思维俗套的所谓结局,但却带着观众落入了更加有渊源的俗套——美女不爱财,帅哥偏失足,而失足就是为了获得美好的新生活,最后——双双殉情?
总结到这里,又觉得像一锅大烩菜。
无法从中看到些什么,一样也不明白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单从描绘都市生活和情感的角度理解——生活里的我们或者少数的那些人,都是这样对待生命和生活的么。
看懂了,却不明白——嗯,就这感觉。
还好有心洁,她就是唯一亮点,当然也可能因为我本身比较喜欢她会说话的眼睛和神情。
后来在豆瓣发现原来《米尼》是王安忆的作品,看了一下故事梗概,那么电影的改编也太商业化了一点。
在晚间的十点搁到不知道是哪个影院的时候,突然看到李心洁的面孔,真是执拗又坚定的面孔,于是我开始从这不知道已进行到几分之几的地方开始看这部《米尼》的电影。
在这里,讲得是米尼这个人,关于她的爱情故事。
除了周迅同学能演出文艺片的调调,李心洁同学的演技也可以独挡一面!
所以,这部电影由李心洁来担当主演再适合不过,她身上有特殊的气质,这种气质不靠穿衣、不靠化妆、不靠动作、不靠语言,她整个人站在那里就有导演和观众想要的味道。
剧中的男主角是刘烨,虽然因为我认识他的第一部电影是《蓝宇》的关系,直接导致我对他先入为主的印象是阴柔气质太重,有做guy的潜质。
但不愧有影帝的称号,演起浪漫决绝的小混混一点也不逊色。
李同学和刘同学两位出色的演技让我看一部残缺的电影也乐此不疲,就是那种就是你不知道开头,也不知道高潮在哪里,但中间的过程种种却能一下子把人吸引过来。
所以,你看,出色的演员有多重要,他们不仅是电影的主角,更是电影的灵魂。
然后说说为什么我觉得它是一部好电影,我不懂深奥的电影知识,也不知鉴赏与推敲为何物。
但我知道,如果人的心灵能被一部电影所触动甚至震撼,如果我们对世界对人生对生活的认知和价值观因为某一部电影而发生了不可思议的转变,那我就觉得,这一定是一部好电影。
诸如此类的还有《颐和园》和《苏州河》。
刘烨饰演的阿康为了给米尼送一个亲手做的模型,不惜越狱,并担上多判半年的处分。
可是,被警察带走的那个时刻,那个笑容那么满足那么自豪那么值得,教一个旁人都感动到想哭。
而一年后,当阿康出狱了,他们终于幸福地在一起,他们没有工作,他们不富裕,他们只是畅想未来,可是米尼很满足很开心,阿康站在二十几楼的楼顶上大喊“只要敢做,就有梦”,他用自行车载着米尼飞驰在上海车辆密集的高架上。
你能说他们不幸福?
我敢说他们最幸福!
你以为女人的幸福是什么呢?
幸福是女人能和自己深爱的男人在一起,幸福是男人把与你在一起也看成是他最大的幸福。
对于,我们这种一辈子也不可能找到这么深爱自己又爱着对方的男人来说,米尼的幸福让我从心底腾起一阵悲凉。
虽然我知道幸福的种类有千万种,但是毫无疑问我失去了最重要的一种。
虽然电影的后面,导演试图告诉观众,爱情的力量不管有多伟大,最终还只是屈服于现实的。
米尼和大陈哥睡了,为了得到主演的位置;阿康去云南贩毒,再次被警方抓捕。
这又是一个悲伤的结局,可是,你知道吗?
生活本身美好的,残酷就在于我们对生活的不满足,我们永远处于追寻生活更高境界的状态,我们被人性的贪婪害的一败涂地。
马克火华社长,记得好像挺难看的
李心洁里面很漂亮但是出悲剧
俗
傻女与傻男的故事 特别是那个香港老板让人想 呕
两个渴望爱的在一起 最后 。。好吧 黑色
开心只是小菜,生活才是米饭?没有相信的她,只能像樱花雪,飞着,去死
一切都好,就是刘烨同学的口音。。。
烂片无极限,见过烂的,没见过这么烂的。
从这部片开始讨厌李心洁
在这个平庸世界里,只卖身不卖艺。
今天凌晨一点多看完的。这部电影完全就是我的梦境的质地啊,蓝色的,忧郁的,湿漉漉的,还带着隐秘又疯狂的激情。烨烨的阿康演得好好啊,像一束柔情又美丽的蓝色鬼火似的。
李心洁笑起来真美。
boring
其实拍得还不错,有一些王家卫的影子,太过文艺了一些,但该表达的疏离感都到位了。镜头里的上海也没有过度美化,配那个音乐实在很揪心,来到上海,在上海,却永远不是上海人。有空看看原著到底改掉多少。
人活着是有所寄托的
很早以前看的 我只记得他们俩的小屋
前半部分可以 采花熟手遇见又一个美女 不过她非快乐不做 第一次情欲戏张力拉满 窗框框用得很恰好 后半部分男主入狱女主望夫石式还为爱越狱走向一下子就不潇洒了、滥俗了 突然沉迷赌博和把为钱卖身说成想飞也是很突兀 镜头很漂亮 旁白过于酸、半文不白 有部分台词也很舞台腔 最后双双陨落倒是情理之中
还行吧,里面几个上海的镜头还不错
反正爱情最后会死掉
显得太过匆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