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邱民,许芝翔,范培蕾
主演: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0
简介:三江源头,世界屋脊,中华水塔,地处青藏高原东部,孕育和保持着大面积的原始高寒生态系统,维系着中国乃至亚洲生态安全命脉。本片真实捕捉了这片土地上正在发生的故事:这里有牦牛的故事,有牧羊犬的故事,有野生动物的故事,更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故事。通过本片所记录的故事,能够让观众感受到那份朴素的真情下,人类保护生态文化、尊..详细 >
怎么说呢,风景是美的,人也是朴实的,但整在一起就很涣散。要么人文一点,要么历史地理一点,好吗?
这么好看的纪录片怎么没人看呢😭😭
非常原生态,每一集都会觉得,有些藏人的想法真的好简单淳朴,他们的信仰好像是刻在骨子里一样,似乎没有不坚定这个选项;更让人动容的是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惦念继承以及想要发扬光大的精神。石刻艺人自发组织不求回报花费数月数年去雕刻一尊佛像;民族服装还被当做常服....不得不说,在浮躁的当下,看到这样一部片子,非常的治愈。。。缺的一星是因为制作,内容会有重复,后四期配音实在难受,感觉组织的不是很好。。。
一天三顿小烧烤,每餐一部纪录片
e01 澜沧江源 黄河源 长江南源 学校 环保 巡山#冷知识——可可西里有个帅炸的警官e02 牦牛的奶 肉 皮 毛 粪#牦牛黑瞳倒映的小女孩比小女孩更美e03 民族技艺也算是民族记忆的一部分 式微直至消亡在外人看来远远不如他们痛心e04 和技艺有些重叠部分,草原上的藏民具备一种天然的被统治阶级美德,靠天吃饭,信仰的替换反而不会容易,奈何草原外这种美德远比想象普遍。
习惯性好评😀我有点偏爱了解些了解一些地理历史方面的知识,这次的三江源记录纪录片,拍的进馆有些凌乱,但是还是展现出了青藏高原的魅力三江源是祖国的母亲河的源头必须加强保护和合理的开发利用现在他已经成为了国家地理公园纳入统一的大保护之中。愿我们的母亲河永远源源不断的流向东方保佑我们的土地和家园
这几天吃中饭的时候播的。听着藏语有种纯净和沉静的力量。喜欢第三集他们在找摇篮、搭黑帐篷和办博物馆,小女孩跟着爷爷做手工草编,泪目了。我想到我爷爷教我下象棋,我走到绝路时总是会思考很久想要破局,他笑笑说:“无咯”,我就会不愿意,他继续笑着等我“破局”。
感觉当地推普大概是19世纪末贵州水平吧,教学还是土话为主,但稍微上台面一些的名牌,名称,报告,就都是普通话了
介绍三江源人文、生活状况的片子,可以一看,第三集开始的配音太差了。
纪录频道
我明白这部纪录片对有些人是矫揉造作;是无病呻吟;是在美化藏族人,但是对曾经疫情最严重时身在国外感染恶疾的我来说,是我活下去的动力。不自谦的说:我是游历过世间的,我也是品尝过山珍海味的。但故乡的这一口牦牛肉,和我母亲的一声才仁罗佳布尕尕,才是我今生的魂之所系。这种魂之所系让当时上了呼吸机的我萌发出一种就算死也要在死之前再见我母亲一面,再吃一口我母亲亲手煮的牦牛肉的怪诞想法。现在再回头思索,人的精神力量可以是无限的。
每个故事里,都有草原、牦牛、雄鹰,还有他们身边的这条小河~
借着纪录片看到了三江源的风景,藏族人民的生活、美食、信仰与文化,让我受益匪浅。特别夸下第二集牦牛,它的内容、文案和拍摄手法都是一流的,可以说是全剧最精彩的一集纪录片。整体来看,缺点也很明显:第二集已经是高潮了,后面的越来越没意思,到最后一集石头已经不想看了😅后面四集的配音也很奇怪,不知道为什么要换人。为了前三集给了4星,总体来讲还是值得一看的,能增长见识。
最近刚好在考察三江源,纪录片拍的真棒
太美了,想去玩儿。
以三江为引子,源才是重点。青海玉树的杂多乡的民俗风情,自然风光以及藏族人对这片土地和生灵的热爱与敬重。从蹦迪的舞曲到老东西博物馆,街舞与互联网+,藏族在不断吸收各种汉文化乃至世界文化为己用,比其他藏区纪录片更为难得是聚焦了当下藏族年轻人的出走与回归。
所有保护这边区域的人真伟大
源头在,希望就在。第四集的康巴赛马太帅了,原来格萨尔王曾经在三江源地区因赛马而夺得王的称号。有的故事挺好,可旁白实在有点画蛇添足。
第三集开始配音换人了,仔细听的话,他也有很多关于人生的一些道理,比如梦想。有一个片段是问明年的计划,那些牧民觉得我们很可笑,我觉得有时候能放空自己也很好。我觉得里面有一个人的信仰特别真实,就是做藏纸的狼毒草有毒,但是他自己去碰,他还有个孩子,他既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去碰这个,但是又不希望这门手艺失传。有机会会去玉树,然后至今只在西宁转了两圈。冲!
都挺喜欢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怎么说呢,风景是美的,人也是朴实的,但整在一起就很涣散。要么人文一点,要么历史地理一点,好吗?
这么好看的纪录片怎么没人看呢😭😭
非常原生态,每一集都会觉得,有些藏人的想法真的好简单淳朴,他们的信仰好像是刻在骨子里一样,似乎没有不坚定这个选项;更让人动容的是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惦念继承以及想要发扬光大的精神。石刻艺人自发组织不求回报花费数月数年去雕刻一尊佛像;民族服装还被当做常服....不得不说,在浮躁的当下,看到这样一部片子,非常的治愈。。。缺的一星是因为制作,内容会有重复,后四期配音实在难受,感觉组织的不是很好。。。
一天三顿小烧烤,每餐一部纪录片
e01 澜沧江源 黄河源 长江南源 学校 环保 巡山#冷知识——可可西里有个帅炸的警官e02 牦牛的奶 肉 皮 毛 粪#牦牛黑瞳倒映的小女孩比小女孩更美e03 民族技艺也算是民族记忆的一部分 式微直至消亡在外人看来远远不如他们痛心e04 和技艺有些重叠部分,草原上的藏民具备一种天然的被统治阶级美德,靠天吃饭,信仰的替换反而不会容易,奈何草原外这种美德远比想象普遍。
习惯性好评😀我有点偏爱了解些了解一些地理历史方面的知识,这次的三江源记录纪录片,拍的进馆有些凌乱,但是还是展现出了青藏高原的魅力三江源是祖国的母亲河的源头必须加强保护和合理的开发利用现在他已经成为了国家地理公园纳入统一的大保护之中。愿我们的母亲河永远源源不断的流向东方保佑我们的土地和家园
这几天吃中饭的时候播的。听着藏语有种纯净和沉静的力量。喜欢第三集他们在找摇篮、搭黑帐篷和办博物馆,小女孩跟着爷爷做手工草编,泪目了。我想到我爷爷教我下象棋,我走到绝路时总是会思考很久想要破局,他笑笑说:“无咯”,我就会不愿意,他继续笑着等我“破局”。
感觉当地推普大概是19世纪末贵州水平吧,教学还是土话为主,但稍微上台面一些的名牌,名称,报告,就都是普通话了
介绍三江源人文、生活状况的片子,可以一看,第三集开始的配音太差了。
纪录频道
我明白这部纪录片对有些人是矫揉造作;是无病呻吟;是在美化藏族人,但是对曾经疫情最严重时身在国外感染恶疾的我来说,是我活下去的动力。不自谦的说:我是游历过世间的,我也是品尝过山珍海味的。但故乡的这一口牦牛肉,和我母亲的一声才仁罗佳布尕尕,才是我今生的魂之所系。这种魂之所系让当时上了呼吸机的我萌发出一种就算死也要在死之前再见我母亲一面,再吃一口我母亲亲手煮的牦牛肉的怪诞想法。现在再回头思索,人的精神力量可以是无限的。
每个故事里,都有草原、牦牛、雄鹰,还有他们身边的这条小河~
借着纪录片看到了三江源的风景,藏族人民的生活、美食、信仰与文化,让我受益匪浅。特别夸下第二集牦牛,它的内容、文案和拍摄手法都是一流的,可以说是全剧最精彩的一集纪录片。整体来看,缺点也很明显:第二集已经是高潮了,后面的越来越没意思,到最后一集石头已经不想看了😅后面四集的配音也很奇怪,不知道为什么要换人。为了前三集给了4星,总体来讲还是值得一看的,能增长见识。
最近刚好在考察三江源,纪录片拍的真棒
太美了,想去玩儿。
以三江为引子,源才是重点。青海玉树的杂多乡的民俗风情,自然风光以及藏族人对这片土地和生灵的热爱与敬重。从蹦迪的舞曲到老东西博物馆,街舞与互联网+,藏族在不断吸收各种汉文化乃至世界文化为己用,比其他藏区纪录片更为难得是聚焦了当下藏族年轻人的出走与回归。
所有保护这边区域的人真伟大
源头在,希望就在。第四集的康巴赛马太帅了,原来格萨尔王曾经在三江源地区因赛马而夺得王的称号。有的故事挺好,可旁白实在有点画蛇添足。
第三集开始配音换人了,仔细听的话,他也有很多关于人生的一些道理,比如梦想。有一个片段是问明年的计划,那些牧民觉得我们很可笑,我觉得有时候能放空自己也很好。我觉得里面有一个人的信仰特别真实,就是做藏纸的狼毒草有毒,但是他自己去碰,他还有个孩子,他既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去碰这个,但是又不希望这门手艺失传。有机会会去玉树,然后至今只在西宁转了两圈。冲!
都挺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