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就是说,一整个大无语。
开场五分钟就感觉有些不妙,荣梓杉的演技在黄渤的对比下真的是一言难尽,父子俩人吵架台词吐字不清感情生硬也就算了,随时要笑场的表情也是可以在电影院播的吗…这剧情,上学时候写出来估计都会被编剧老师当成足球一样踢出教室。
某些部分真的是又像长江七号又像美人鱼…要不咱就叫它四不像吧。
天文理论扯了一大堆,那个阿尔法18星球距离地球多远?
过来使用哪种能量和载体?
他们咋就能实时监测地球?
既然能做书桥为啥不直接坐着书飞??
不是抹掉记忆了吗为什么姚晨演的那个公主最后还能记得???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大家掏书包的时候耗子带了快板,家里还有德艺双馨的扇子,原本以为后面有能用上的地方,结果爬完长城莫扎特没能量了,手机没电了全员歇菜…为啥不来段相声快板???
相声快板不算艺术吗???????
从德胜门走到广电大厦,乐高飞船傍晚起飞时速撑死50迈天黑就到八达岭…唯一经验的地方也就是星空特效了不过 七大奇迹可能是外星人盖的这事,好像在小学时候看的未解之谜里吧…?
看到现在50分钟,怎么可以烂成这样。
没剧情,没故事,不知道想表达啥。
整个影院20人左右,鸦雀无声……大家应该都无语凝噎了吧。
所有演员都在硬演,黄渤和范伟,你俩不尴尬吗?
他怎么可以这么烂,赔我电影票。
以下凑字数,因为没得写了。
赔我电影票。
赔我电影票。
赔我电影票。
赔我电影票。
赔我电影票。
赔我电影票。
看到前几分钟 我就知道是个烂片了 演的太tm尬了 特别是那个师兄 看得我想打他 黄渤真没片拍了 接这种片子 毁荣誉啊 很多桥段都是直接翻拍长江七号 关键是还拍的人不人鬼不鬼 不知道陈思成咋想的 要不知道他呢 还以为是某学生的毕设呢 看这个还不如长江七号重新上映 全程尬演 居然凑了两个小时 片尾居然还在想拍续集 我估计够呛
疫情之下,各演员也是饥不择食,黄渤姚晨范伟梅婷也是不挑食,给钱就上,完全不在乎什么剧本。
陈思诚是怎么把一部电影拍的让人昏昏欲睡还贴上喜剧标签的,百思不得其姐。
节奏太慢,几个小屁孩演技太浮夸,看一半委实看不下去离场先走了,唯一记住的是身边坐一个小姐姐蛮漂亮的,没戴口罩,喝着奶茶,不时低头看手机和旁边闺蜜低语窃笑,坐标合肥庐江方圆荟大地影院,下午五点十分六号厅七排。
首先,我是奔着演员阵容去看的。
但是看完之后有以下几点感受:1.不要抱有太高预期;2.这种片没什么可分析的,台词、剧情有点低智,但图一乐放松一下去看看还是可以的;3.和黄渤、范伟老师等关系不大,不明白黄渤老师为什么会接这种片,可能是国内电影市场确实惨淡,无戏可拍;4.女主这个小孩的部分更拉低了整部片,本身的出现对于剧情推动没有太大作用,像是导演硬塞进去的,但是念在年龄不大,剧情拉胯,也情有可原;5.这部片要是能爆,那国内民众审美水平还有待提高,爆不了也实属意料之中,陈导圈钱的意图太明显,或者说他只会拍这种片,说他有才华对不起我实在没看出来;6.看完其实你不太清楚导演真正想表达什么,家庭教育?
亲子关系?
夫妻关系?
抱歉,每一项都浮于表面,看不到任何有深度的内容;7.可能对于从小学乐器的小孩来说或许有些许共鸣,我也是从小学乐器,而且特别不喜欢,父母也是逼着我学,但是现在25岁的我却特别感谢父母当初的做法,这部片从头到尾就是批判父亲这种做法令我厌恶,导演编剧可能真的从小没有这种经历,然后意淫出来的剧情;8.特效不错,带小孩去看看感受这个世界的“真善美”也是挺好的一种引导。
补充一下:由于此片实在难看,本人在放映1个小时的时候写完了这篇回答,在还剩半个多小时的时候离开了影院,以上内容我写的很收敛,纯粹是因为黄渤和范伟两位我尊敬的老师。
这种烂片赶紧下映吧,今天如果还有票房,那就是中国电影的悲哀。
上映前找了那么多明星站台,给我们呈现的就是这坨屎?之前唐探抄袭融梗缝合赚的盆满钵满,这次抄的不及格,终于暴露自己的能力看了不到半小时就走了,后排小孩都觉得剧情弱智。
猫👀开画9.1分,花了不少钱吧。
豆瓣这里开画如果超过5分,就是大家所有人的责任
评《外太空的莫扎特》136分钟的电影,误了开头十几分钟,本来还有些可惜,看了会儿之后发现完全没必要😅如果说影片有标出电影仅适合儿童观看,那我少说两句。
但如此露骨地恰烂钱,那就不客气了。
说这部电影弱智,原因有三。
一是它接下来要发生的每一段剧情观众都能自行想到。
因此电影也没什么波澜,就是陪着电影里装傻的大人小孩演戏,总之是如坐针毡。
二是它不伦不类。
如果说是奇幻片,什么阿尔法十八星球的外星人描述实在是过于弱智简陋,我也没看出有任何科技含量。
如果说是喜剧片,完全不懂它的笑点。
坐我前排的几个几岁小孩笑的声音盖过了电影,大致可见受众年龄。
电影里那个叫莫扎特的玩偶,如果说作为一个逗乐的配角我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但一群大人小孩围着一个所谓外星人的玩偶大呼小叫去探索所谓梦想和奇妙世界,我搞不懂黄渤姚晨为什么要去演这种戏。
三是太过明显地恰烂钱。
如果主题是梦想和现实的斗争,拜托陈思诚先把故事背景和人物丰富一下。
爸爸逼迫孩子学钢琴,孩子不愿意说有自己的梦想,这些内容可以在争吵中体现。
但大呼小叫的内容还包括自己成为天文学家的梦想,把“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这种话喊出来的时候,我真的是脚趾抠地。
体现对梦想的追求应该是由浅入深,观众应该能感受到一个孩子在窘迫处境下挣扎和默默努力的决心,最终才可能有打动观众的可能,才有共情的可能,才能听进去电影里所谓父爱所谓梦想的煽情。
但这电影失败之处就在于此。
你能很明显感到,追求梦想这个词像是挂在头顶的牌匾。
导演恨不得站出来大声告诉你追求梦想是多么伟大感人的事情,但电影毕竟要够时长,又扯一些毫不相干的人物和情节凑数,内容非常零散和劣质。
尤其是任小天在吃了那外星人给的橘子之后突飞猛进夺得冠军,简直是对真正追求梦想的人的侮辱。
还有谈什么莫扎特,将莫扎特的曲子作为一群小孩探险路上的背景音乐,音乐是宏大优美,但实在是和电影情节毫不相配,从不吃强行艺术这套🤗荣zs为什么要来演这种电影呢,两个多小时里输出全靠吼,台词功底真的不行。
还有一句,黄觉还是那么帅。
思诚啊,以后缺钱跟哥说,哥把钱给你转过去就是了。
你说何必还要硬憋着自己拍个电影再跟我要钱呢。
太见外了。
说句实话,电影拍的还不错,希望你再接再厉,下次不拍最好。
哥再跟你多唠几句。
咱都是自家兄弟。
以后要钱你直接说话,但别再拍片让哥看了。
哥肝不太好,电影开场5分钟就开始生气,还总想骂人。
但你哥我也是个有头有脸的,想想在公共场所影响他人上刑实在不礼貌,我就提前离场了。
还有就是小渤啊,哥也得劝你几句。
人情还的差不多就行了,没必要把命搭上。
我找先生给你算过,你和思诚八字不合。
他太克你演技,以后最好少照面。
行了,哥在省医院眼科挂号呢,就先不跟你俩聊了。
有事给我打电话吧,拜拜。
外太空的莫扎特 (2022)4.32022 / 中国大陆 / 喜剧 科幻 儿童 / 陈思诚 / 黄渤 荣梓杉
首先,看文章之前别给我说什么“爆米花电影就图个开心,要求那么高干嘛“这种鬼话,你对电影质量没要求,你乐意看这种没有任何营养含量的东西是你的事,但是在我看来中国电影市场着实不需要这种东西。
我发誓我本来就对陈导没有很大信心,但是这电影海报风格做的都实在太让我喜欢了,于是我还是花了80块钱来看。
但是吧,陈导,能退钱吗?
我想到了这个片烂,但我没想到它可以烂的这么彻底。
到电影中间部分的时候,我基本已经被尬得抠出了三层地下室了,正好可以用那三个词,“如坐针毡”,“如芒刺背”,“如鲠在喉”,然后就在不停的跟朋友发微信吐槽。
同时一不小心点开豆瓣,又看到了,《外太空的肖邦》,《外太空的莫奈》。
陈导,求您了,放过中国电影吧好吗?
演员来说黄渤真的真的很好,范伟老师也很好,别的老师们也都好,甚至客串的郎朗老师虽然被迫自黑一波,但也起码本色出演了。
反观各位小演员,陈导,你要是不会指导,就别耽误人家小孩儿了行吗?
演的一个比一个尬,演自己年龄段的东西生生看不出任何小孩儿的天真活泼。
还有,是不是每一部被打上陈思诚导演作品必须要有一次男扮丑女装的低级“笑料”,唐探几乎每一部都有,现在这一部按理来说是给孩子们看的电影也有,抖音有那么多好看的正能量的Cos,为什么要用这种梗污人眼球呢?
同时,作为学习电影的人,如果我对一部好电影理解没有错误,在很多主题的取舍上,一部好电影可以做好一到两个主题,比如《肖申克的救赎》,追求自由,比如《辛德勒的名单》,救人水火的英雄大义(我知道这个片跟他们没有可比性,只是个例子)。
但在《外太空的莫扎特》里,父子情,母子情,友情,模糊的爱情,外星人,音乐,喜剧,狗血煽情,正儿八经说四川话的看起来贼聪明实际上二了吧唧的搞传销和诈骗的反派设定(仅吐槽角色设定,无关演员),再加上尬死人的特效和一只二傻子一样的熊猫。
整个故事线,又乱,又没逻辑,又尬,把人都特效抠掉以后,当2008年奥运会《北京欢迎你》的MV都可以。
为什么要这样呢?
好好的讲好一个故事,不好吗?
还有我今年在电影院看过的最尬的梗,“你们是哪个星系的?
”“物理系,化学系,表演系,没关系。
”好家伙,电影院空调已经很冷了,听完这几句话我更冷了。
最后故事要结束了,要么非得安排一段初二小孩儿和成人打斗的动作戏。。。
不能跑吗!!!
不能躲吗!!!
不着急救熊猫吗!!!
要么就是必定出现的狗血和解,熊猫不救了,同伴不见了,当着反派的面来一段父子情深煽情一波。
不由给编剧点个赞,也为导演能拍出来这么把观众当二傻子一样的故事点个赞。
最后的最后,熊猫玩具扔进火里没烧着,着实像个浴火重生的熊猫。
给下一部铺垫还要融入一些恐怖片元素,陈导着实是将各种风格玩的融会贯通啊。
希望后面两部可以被扼杀在摇篮里,谢谢。
人总是很少往天上看,人也总是遗忘了童年的快乐。
看这部电影大多数人怀有的期待太多,可殊不知它就是一部给儿童的电影,没有那么多的功利,可能想的就是让人开心一笑就好,中国人擅长看历史讲历史再翻拍历史,真正能突破当下向未来思考的又有多少呢。
特效,不拖泥带水节奏,几位成熟演员的表演,都是可以给蛮高分数的作品,甚至我想讲,如果里面的演员换成外国人的脸,那些无脑自视文化人的评价会不会就觉得高级,好厉害的构图、置景、蒙太奇?
中国不能只拍历史剧,科幻未来任重道远
没想到这么儿童片,用父爱包裹着一个老套的外星人穿越的故事。变声期的荣梓杉台词和演技看上去没有小卷毛自然。除去片尾彩蛋,是谁给弟弟玩偶的,也都是没解决的问题点。从MOMA的公寓出发去长城,是怎么经过大裤衩的,走错方向了喂……
嗯,个人觉得儿童剧属性略大于合家欢,定位得很明白,13岁。分这么低大概因为打分的更多是见多识广的文青吧。儿童文学的一些创作特点没有变,小团队的配置跟长江七号也有像的。这边的丑滚滚比隔壁《独行月球》的金刚袋鼠的周边产品化应该要更有效益些吧。姚晨在捉妖记里是东北口音,这里说川普,而且看样子还预备连戏到第二部,明明野心信心十足。女生很可爱。燕姐说片子没红,莫扎特可惜了。
有种奇幻冒险的感觉,莫扎特帮助任小天逃离“我爸”魔爪的故事,因为有过相似的经历所以更感同身受。
和同期《独行月球》一样,是仿作,好在演员演技十分硬气,剧本也算工整,社会问题也涉及到特长班现象,所以在院线上来说算中上等吧。
当个儿童电影电影看看,就还可以
看这部片没有人不会想到长江7号。两部片子非常清晰地告诉了我们,没有童心的人和有童心的人拍出来的儿童电影分别是什么样的。黄渤真的超级卖力,也万万没有想到,荣梓杉在变声期台词可以含糊成这个样子。
割裂感好强,前段的校园生活,怎么看都像是在为后边的“没关系”铺垫。
我终于可以用上这几个成语了,如鲠在喉……如芒在背……如坐针毡……
可怕的电影,给一分是内容真的不能这样做。明明是儿童片还用黄渤骗钱,说下沉也不是这样下沉的。
又臭又长,刚出电影院,人裂开了。男朋友觉得黄渤的电影不会差到哪去,我一看陈思诚导演我就觉得要完蛋。看电影中途我俩对这个电影是烂片达成了共识。
荣梓杉总算不是阴郁小孩了!真是没想到他还挺有喜剧天赋的,演一个和现阶段年龄相符的初中生,而且还是处在变声期,真挺可爱的哈哈,以及穿一身白衣服弹钢琴是真的白马王子了!
马元和他爸俩演员确定不是真父子吗…长得就像一个模子里导出来的,除了型号大小不同哈哈哈
乘着一艘船在北京的夜空里飞行,多么奇妙又浪漫的一件事啊,再次感受到了电影造梦的意义
艺术就是从你心底流淌出来的情感!——
太幼稚了,怎么能拍这样的片,把观众当傻子。。。祝自己生日快乐。
陈思诚在阿尔法十八星球算残疾吗?我接受智商受到侮辱,但是莫扎特招谁惹谁了啊……什么乱七八糟的大杂烩,能好好讲个故事吗,用这么多特效真他妈浪费
京城city boy大战乡音外星邪教公主,艺术是科学的本源但科学大于艺术,丑丑黑白猫熊:hi你们人类的七大文明通通都是受我们启发建造的啦哈哈……其实也没什么罪过,只是有些无聊,浸淫在这个新新世界中的小朋友真的会相信这个人物动机细节无从考究的故事吗?而我也只愿意相信一些诸如“哎呀部分场景人物设定肯定是为了接下来认真做的商业项目实验!”,而不愿相信“这就是目前的疫情暑期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顶梁柱!”……反正就算是合格商业片基准啦,3。
从女装刘昊然到女装荣梓衫,恶趣味大概就是陈思诚能守住的唯一初心(现在大概理解他为什么曾为自己取名“朵朵”且把这个名字另给了自己的儿子)。女性要么是势利眼另嫁他人,要么成为婆婆妈妈的典型,或者干脆缺位,单身爸爸层出不穷。拍烂片这事先放在一边,我现在合理怀疑陈思诚对自己的性别认知肯定是有问题的。
和我妈、我舅、还有一个比我小20岁的表弟一起看的,我和表弟看得时而哈哈大笑时而抹眼泪,直呼好看、感人,看得出导演思路还是想做一些实事的,最后一群小孩儿大战反派的场面热血沸腾,虽然看上去很多台词显得低幼,但扪心自问,有些大人对这些道理的领悟程度还不如小孩来得透彻呢。 来豆瓣打分的很少有10岁以下的孩子吧,所谓的好与坏标准是啥?还不都是成人定的?可谁又能证明孩子的观点就不重要呢?他们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的感受不能忽略不计。正所谓“童言无忌”,很多孩子能看到的天真烂漫的内容,成人未必能get到,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样的评分明显不够严谨。再做一点延伸——受众不同的作品,根本不能用同一个标准来比较。
就这还出第二部???冲着黄渤来的,我以为是古早电影呢?结果22年的片子....实在是不敢苟同啊。怎么说呢。说它尴尬吧,确实有点尴尬,但外星人特效还挺自然,就是那些孩子演得不咋滴。说它幼稚吧,确实也幼稚,但是我还坚持看完了....总的来说,拍得很好,下次别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