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莉有风险,大叔需谨慎。
肖恩贝克最近的三部长片,一个比一个成熟,他那种平视的视角非常难得,不同情、不讽刺、不怜悯。
对电影节奏和角色的掌控犹如一位老道的猎人,清楚的知道何时开那一枪才是最精准的猎杀。
他总是把故事置于美帝最光鲜的标志之下,《橘色》是好莱坞,《佛罗里达乐园》是迪斯尼,这次成了德州某石油巨头,下次是不是可以去维加斯郊外了?
巨大光环一墙之隔之外的破败,本身就是一个完美的陈述,把那里的人们惶惶又不堪的日子,说得清清楚楚。
大叔总是念念不忘自己的光辉岁月,时刻想着翻盘。
他那个技能虽不足与人道,但好歹也算业界翘楚,然而时过境迁,却只能靠偷摸吃药硬撑了。
虽然觉得自己经验丰富,实际上与萝莉的勾搭较量中从没占上风,反而渐渐入魔,要放弃刚刚稳定的生活。
自以为是要骗萝莉去挣钱,其实心里想的只是离开这个地方而已。
钱先生说的一点儿没错:老房子着了火,烧起来没救的。
2017年,戛纳电影节上出现了两部令人瞩目的美国独立电影——《好时光》和《佛罗里达乐园》,两者都以高度风格化的镜头描绘当代美国鲜亮外表下边缘人的生活状态,而这两部影片的导演不约而同地遵循着现实主义的创作轨迹出道,逐步在影坛上大放光彩。
萨弗迪兄弟算是一直备受戛纳青睐的宠儿,从《被抢劫的乐趣》到《天知道》,再到《好时光》正式入选戛纳竞赛单元,让影迷领略到兄弟导演的独特魅力。
而肖恩·贝克也毫不逊色,在一鸣惊人的《橘色》打响名堂后,凭《佛罗里达乐园》入选“导演双周”,五年后,他秘密拍摄的最新作品《红色火箭》终于空降戛纳竞赛单元,再次给观众带来五味杂陈的冲击力。
肖恩·贝克的作品始终把镜头瞄准美国社会的边缘人物,从亚裔外卖送餐员到卖假包的黑人青年,再到好莱坞的跨性别妓女,以及生活在佛罗里达汽车旅馆里的失业单亲妈妈。
他锐利的眼光总能在这些小人物身上找到趣味无穷的故事,这次的主角是一位过气的成人电影男星。
虽说这不是贝克第一次拍摄成人影星的题材,但相比起温情脉脉的《待绽蔷薇》,这部《红色火箭》的尺度简直让人瞠目结舌。
首先,古怪的片名其实是用来暗示公狗勃起的性器官的俚语,其次,半红不黑的男主角西蒙·雷克斯有着不亚于剧中角色的从影经历,他出道早期居然也曾拍摄过色情小电影。
百无禁忌的幽默段子与香艳无边的裸体和床戏镜头充斥全片,给这部性喜剧灌注了生猛躁动的表现力,在长达120多分钟的篇幅里带来此起彼伏的视觉和情感冲击力,意外地还有不少影射美国政治环境的弦外之音。
▲一贫如洗的过气色情电影明星故事讲述色情片男优Mikey Saber成天过着吃女人软饭的风流日子,此后他事业完蛋,于是从洛杉矶回到了德州老家,那个小镇住着他关系疏远的妻子和岳母,没有人真心欢迎他回来。
好容易跟两个女人改善了关系,这一家人似乎慢慢好起来了,但这时Micky在当地一家甜甜圈店遇上了担任收银员的年轻女Strawberry,他的老毛病又犯了……贝克延续了《佛罗里达乐园》的梦幻色彩美学:花花绿绿的衬衫、玫瑰色的天际晚霞、甜甜圈商店,以及最后一幕极致幻想的场景,给这个现实意味浓郁的故事持续地增添了喜出望外的虚幻色彩。
这次还有不少新尝试,利用快速变焦的镜头制造幽默感,极其琐碎的剪辑堆砌出这座小镇上荒诞不经的生活,最惊艳的莫过于多次引用“Bye bye bye”这首流行曲,剖析出人物渴望逃离这种生活的心态。
▲导演的梦幻色彩美学影片的主人公足可与《橘色》里的跨性妓女媲美,他凭借一张巧舌如簧的嘴巴讲得天花乱坠,轻易把身边人骗得团团转,统统成为他的生财工具。
从多年不见的妻子和岳母那里骗来栖身之所,从邻居小伙子骗来免费顺风车,还使对方心甘情愿为一桩交通事故背锅,再从当地毒贩女王骗来大麻生意……尽管他炫耀的资本无非是获得过几项成人电影奖,但是他深信凭自己过往在加州的这段光辉经历,足以在这个了无生气的小镇上呼风唤雨。
他觉得镇上的人都很好骗,比如他赚到一点钱后带着妻子和岳母去甜甜圈店吃东西的一幕尤为如此。
他还凭自身的魅力俘获甜甜圈店服务员女孩的欢心,一举将甜品店变成他兜售大麻给附近炼油厂工人的交易场所。
▲大叔诱骗小女生考虑到影片背景设在 2016 年,当时特朗普外热火朝天地竞选美国总统,“让美国再次伟大”的竞选口号在片中时而闪现,这个设在德州工业小镇的背景显然存在着意味深长的用意。
主人公凭花言巧语、自恋意识和大男子主义对小镇人民产生了狂热的吸引力,他身上有不少特朗普的影子,譬如特朗普选前对选民许下的承诺,在上台后有多少获得兑现显然有目共睹。
主人公的油腔滑调掩盖着自私自利的本性,事实上他只是一个好吃懒做、成日剥削亲朋好友的过气角色。
他和家人过着平淡的日子则相安无事,一旦他的野心浮现,企图东山再起之时,失败的命运便随之而来。
与以往作品一样,导演采取不偏不倚的平视角度去刻画人物角色,既不刻意贬低,也不增添光环,完全把评判准则交给了观众。
因此,在面对这个自恋、自私而剥削成性的主人公,我们有时感到厌烦和作呕,有时又对他的行为有所共情。
他对眼下的生活并不满足,只为逃离,而大胆放肆的行为既有不道德的一面,却又能在现实里找到注脚。
无疑是他身处的社会阶层以及困顿的经济环境令他难以上升突破,唯有依靠欺骗和剥削他人才能实现飞黄腾达的梦想。
▲依靠欺骗和剥削的男主角这就是小人物的复杂性所在。
不仅仅是主人公,甚至是对其他角色的古怪性格和行为,导演都在不置可否的刻画里饱含着怜悯之情,而讽刺的矛头并非直接指向角色,而指向了这种看不到希望的生活,以及他们所处的社会以及政治大环境。
主人公身上隐藏着导演对所谓美国梦的反思,具有病态意味的过度自恋思想往往暗示着一味沉浸在昔日的辉煌里,对现实里自身的缺点视而不见,缺乏自我更正的勇气,自然也难以获得进步。
最后,即使主人公逃离了这个小镇回到加州,他真的能再次辉煌吗?
导演没有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开放式的结局再次将这种悲情的反讽推向极致。
这种手法和《佛罗里达乐园》的结局如出一辙,让观众沉浸在一个无比梦幻的场景里,和影片的反思主题配合得天衣无缝。
影片是描写美国底层的生活状态,刚开始观看时,被落魄男主角喋喋不休的话语所厌烦,慢慢理解了这就是他的生存状态和武器,依靠这个本事,开始在生活底层线上奋斗,也可以叫挣扎。
我想起一部国产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也是描写一位生活在生活救济线上下的底层男士,怎么来面对麻烦?
不断地满身伤痕地生活,以及他内心追求幸福生活的冲动和愿望。
西蒙.雷克斯的表演非常生动而到位,略显夸张的表演腔也可是男主的性格。
周边配角的表演也生动刻画了底层人群边缘化状态,影片的地点在德克萨斯小镇,多次出现炼油厂的背景,摄影色调显得复古怀旧的铁锈色,工业化进程放缓后,受到冲击的首先是底层人群。
红色火箭 (2021)7.12021 / 美国 / 剧情 喜剧 / 肖恩·贝克 / 西蒙·雷克斯 苏赞娜·桑这是一部剧情片、喜剧片,说实话,我真没看出来喜剧片,倒是感觉像是在看纪录片!
这部电影的观影过程按道理应该像鸡肋一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但是我却一气呵成的看完了,不至于全程无尿点,起码也是津津有味!
看的过程我就觉得像国内的一部电影,看完之后想起来了,这部电影有点像贾樟柯的处女作《小武》!
因为两部电影都是描述的社会最底层的人们的生活轨迹!
从本片我们看到了米国人民社会底层的生活状态和人际关系,让我的感受就是真实!
这和《小武》看过以后的感受是一样一样的!
小武是个小偷,无法顺应时代,被疏远被社会所抛弃,最终渐行渐远…而本片的男主是个过气色情男星,因为穷困潦倒最终选择回到家乡寄宿到曾经被自己抛弃过的妻子家里,虽然通过重操旧业贩卖da 麻,将生活略有好转,又开始乱搞关系并妄想东山再起。
最终被身边所有人唾弃又身无分文的踏上了去外地的谋生之路!
片中涉及到一些金钱的数额,我换算成人民币,感觉他们×6倍的美刀也不如中国一个5线小城市的我这样一个中产阶级的收入和开销!
这才是真实USA,这才是剥开光鲜外表的阿麦瑞肯!
这也是让我感觉像纪录片的原因!
理论上,这样的电影在米国应该不受待见,应该会在我们国家得个金鸡奖、百花奖和华表奖!
就像《小武》在国外能拿奖一样!
至于演员,我觉得也应该给他们一个高分评价,因为他们的真实,给我们看到一个真实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底层的生活状态,记住,国外的月亮和我们是一样的!
电影就不推荐你们看了,这种剧情片,你们看不下去⭐️⭐️⭐️🌟
原文链接:https://www.hollywoodreporter.com/movies/movie-features/sean-baker-interview-red-rocket-1235081290/在A24出品的《红色火箭》中西蒙·雷克斯(Simon Rex)饰演一名运气不佳的过气色情明星,试图通过返回他的家乡德克萨斯州重整旗鼓,或者至少找到重返洛杉矶的方法。
他出现在自己分居妻子的家门前,期望通过一个关于全新开始的承诺重新努力回到她的生活当中。
由于简历上的一片空白,他无法找到工作。
最终只好转向在甜甜圈店周围闲逛并贩卖大麻,在那里他与未成年的出纳员小草莓(新人苏珊娜·桑饰演)调情,并希望成为她进入色情行业的经纪人。
雷克斯(Rex)饰演的米奇(Mikey)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反英雄人物:一个魅力超凡的骗子,只关心自己,无法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如何影响周围的人。
他是由导演肖恩·贝克(Sean Baker)和他的长期合作伙伴克里斯·贝尔戈奇(Chris Bergoch)(贝克之前电影《佛罗里达乐园》、《橘色》和《待绽蔷薇》的联合编剧)共同打造的系列主角中最新的一个,他们都生活在社会的边缘。
贝克在接受《好莱坞报道》采访时谈到了观众对这部电影的看法,明智的选角与定位带来的力量,以及他为什么对那些无法抗拒诱惑的角色如此感兴趣。
H:你是如何想出《红色火箭》的?它与你之前的电影有什么契合之处?S:我是在回看我之前的一部电影《待绽蔷薇》时想到的。
我们当时在一些模特房和成人电影布景中拍摄了那部电影。
我们见到了一些米奇·萨博斯式的人物,并发现在色情行业中有一个(甚至)用于称呼他们的行话:皮条客。
在《弗罗里达乐园》拍摄结束后,我们试图想明白接下来做什么,于是我们想到了《红色火箭》。
2017年我们切入了这个项目,这意味着我们几乎立刻就弄清楚了开头、中间和结尾。
我们原本计划冒险前往加拿大拍摄另一部电影,但因为COVID-19被叫停。
于是我们回到《红色火箭》里,因为这是一部(只有极少工作人员的)电影,在大流感期间可以安全拍摄。
于我而言,分析自己的东西总是很难。
但我想说明的是:我认为有些人对这部电影感到惊讶,在他们看来,这和我的其他电影不一样,但我不明白为什么——这只是另一个角色研究罢了。
也许他们不想让一个反英雄人物引导故事,尤其在我的电影中。
事实上,我喜欢更有挑战性、更震撼人心的电影,而不是那些仅仅让你感觉良好的电影。
我连续拍了几部电影,关注的是未被充分表现的社区,人们会不由自主地认为,“这就是肖恩做的事。
”但这并不是我真正做的事情,这只是源于我在电影和电视上看到这样的故事不够多的一种反应——我想听到的故事没有被讲述出来。
H:你是出了名的善于和素人演员合作。
当你为一部电影选角时,你想从受过训练的和没有受过训练的演员身上寻找什么?S:我只是看着一个人的时候想:“我想在大屏幕上看到那个人两个小时吗?”这是关于氛围的因素。
发现他们上的氛围,以尊重他们艺术才能的方式吸引他们。
我一直在处理不允许我和大明星合作的预算问题。
当然我也不太愿意那么做,因为我有一种完全不相信大明星的感觉。
当我在导演一个场景时,我想让自己很快地沉浸在那个场景中。
而如果这是一张可辨认的大明星的脸,那我得花更长的时间才能(沉浸其中)。
这就是为什么我非常喜欢大屏幕上的新鲜面孔。
H:氛围在故事的建制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这让我想起了《红色火箭》的背景。
故事的地点对你的创作有什么影响?S:有时这对故事来说是必要的。
其他时候,比如在《红色火箭》中,它只是对故事的补充。
在这种时候,我知道它将被设置在三种情况下。
如果你问“成人电影演员是从哪里来的?”,排名前三的是俄亥俄州、德克萨斯州和佛罗里达州。
我认识几个来自德克萨斯海湾的成人电影演员。
这把我带到了那里,然后我开始探索。
我知道我可能会把它设置在一个精炼厂城镇,所以我必须找到合适的城市。
我和我的制作人从科珠斯克里斯蒂驱车前往海湾,向北行驶,我们爱上了遇到的每一个城镇。
但直到我们开车进入德州城,我们才明确感受到应该选择哪里。
那里有一个巨大的水塔,上面写着“全美之城”。
从视觉上看,这是该国最大的炼油城市之一。
你可以向任何方向旋转相机,得到这些令人难以置信的远景和风景。
我喜欢当一个地点变成一个角色的时刻——它让观众更加坚定,并让他们感受到现实主义。
H:你所有的主角在某种程度上都是骗子——尤其是米奇·萨博斯,他总是努力想要活到第二天。
是什么吸引着你讲述着这些角色们投身在忙碌的工作中?S:这个过程非常具有戏剧性。
身为一名创作者,我觉得这很有趣,(因为)这是不常规的。
在过去的25年里,我(在电影领域)一直是个骗子,对吧?(笑)。
这是一个著名的资本主义社会,我们庆祝你在这里积累的财富,以及在这个国家被允许获得的成功。
然而,与此同时,我们不允许一些人在主流经济中工作,无论出于什么原因。
无论他们只是因为(缺乏)进入的关系而无法进入,或者也许他们是非法移民,或者因为某种原因而受到歧视。
在这个国家有很多人为了追求成功投身地下经济,那可是十亿级别的大生意。
性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地下经济的一部分,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是非法的。
我想进一步探讨这个问题,原因有很多。
其中一个原因是帮助消除污名,另一个原因是简单地了解它,并照亮它。
H:你提到了这部电影收到的反应。
我很好奇当你拍这样一部电影的时候是不是特别希望刺激和挑战你的观众。
S:不幸的是,我非常没有安全感。
艺术家是没有安全感的人。
我真的很在乎别人的想法,虽然我不该在乎。
但与此同时,因为观众对影片的反应,我开始对这个问题做一些分析。
我不是把故事放回2017年了吗?
也就是放在#MeToo运动跟Time’s Up运动之前。
当然我选择放在那个特定的时间并不是为了挑衅谁,又或许我其实就是这么想的。
(当我们开始制作《红色火箭》时),我为那部我花了近三年时间专注于制作的电影停工而感到悲痛;COVID已经来临;即将到来的美国大选令人感到压力巨大;夏天的弗洛伊德之死与BLM正在发生,(这一切汇聚的)所有能量,我不确定,也许它们真的击中了我。
我当时就想,“我要做这个东西,不管我得到什么反应。
”我可能有一种叛逆的态度。
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完全意识到了这一点,因为我现在读到一些文章说,“我想知道这部电影有多少是来自创作者的潜意识。
”也许这是我对那段时间的整体反应。
H:根据社交媒体对有问题角色的反应,电影观众不仅想要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他们还想看到可以成为他们朋友的角色。
我觉得没人想和麦奇·萨博斯做朋友。
也许这就是他们的反应。
S:我读过很多这样的评论,人们说,“但是他从来没有吸取教训!”老实说,这在我们的文化中是新鲜事物,对吧?也许观众已经习惯了看到他们的主角受到教训,那不是我从小听的。
在我看来,有很多这样的反英雄人物用他们从未改变的事实给我们上了一课。
电影制作人永远应该探索道德的灰色地带,比如《五支歌》中的杰克·尼克尔森、《赤裸裸》里的大卫·休里斯,《水牛城66》的文森特·加洛。
今天,如果你把这些电影推销给一个小工作室,它们可能根本拍不出来。
在电影院观看了电影《红色火箭》。
釜山电影节期间,共看了二十五部电影,第一部:《走向幸福的国家》,第二部:《那些得不到保护的人》,第三部:《蜂箱》,第四部:《旋涡》,第五部:《椒麻堂会》,第六部:《复仇后酬劳入账》,第七部:《河畔须臾》,第八部:《偶然与想像》,第九部:《上帝之手》,第十部:《圣母》,第十一部:《钛》,第十二部:《三层楼上》,第十三部:《春江水暖》,第十四部:《东京复仇者》,第十五部:《犬王》,第十六部:《失踪》,第十七部:《红色火箭》,第十八部:《soho区惊魂夜》,第十九部:《六号车厢》,第二十部:《记忆》,第二十一部:《柳川》,第二十二部:《内特拉姆》,第二十三部:《将军拳斗》,第二十四部:《永安镇故事集》,第二十五部:《倒霉性爱,发狂黄片》。
在这二十五部电影当中,我的五星好评只有一部,那就是肖恩贝克导演的《红色火箭》。
这部电影简直就是恶趣味的集大成之作,通篇充满了自嘲以及令人啼笑皆非的黑色幽默。
最为难能可贵的是,它以一贯之,不在结尾处强行升华,这种拍摄技法十分高级。
中国导演的恶趣味基本都被打压没了,因此,他们拍出来的电影便显得毫无灵气、异常死板。
当然,你完全可以一言以蔽之,说这是体制的问题。
无论怎样,久而久之,当一种行为形成了习惯,再想改,就很难了。
我记得彭浩翔在一档访谈节目中讲过他小时候经历的一件趣事——有一次,在机场,他看到一个送儿子出国的妈妈哭得一塌糊涂,便对那个妈妈说,你这是白发人送黑发人啊——彭浩翔的电影里充满了诸如此类的恶趣味,这也是他的电影具有魅力的原因之一。
想想看,假如他的恶趣味在他小时候被打压没了,他的电影将会多么的枯燥乏味?
常年看死板、没有灵气的电影,观众的脑子也渐渐变得不灵光了,他们总是希望正义战胜邪恶,一旦违背了他们的意愿,他们便十分气恼。
我十分庆幸我的恶趣味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随风飘逝,它寄生在我的潜意识里,至今依然坚挺。
恶趣味的养成就像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样,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你们不能理解电影里恶趣味的快感,我也不能理解电影里毫无动机自首的犯人、和谐的大团圆结局以及“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之类空洞无物的口号,那么,就让我们井水不犯河水,永隔一江水吧。
成龙自传的书名叫《还没长大就老了》,这部电影里的主人公也像三岁小孩一样没长大,虽然他的皮囊是一副中年男人的模样,但他却过着极为不着调的生活。
得克萨斯州工厂的烟囱冒着烟,无所事事的他整日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东游西荡,他的妻子是他的性伴侣,他的朋友是他背信弃义的棋子,他的相好是他的唯一寄托。
故事从他回到德州开始,在他即将离开德州之际结束。
他说不上多爱自己的故乡,他回到这里,仅仅是为了避风头,一旦好的机会出现,他必定会离开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
他的三观纵然很烂,亲情、友情、爱情在他眼里也一文不值,但我觉得他比那些衣冠楚楚的斯文败类强多了,至少,他还有勇气在深夜裸奔。
贰零贰壹/壹零/壹壹
影片一开始的镜头像广袤的宇宙,随着镜头拉开,发现只是大巴车残破的靠背,一个油腻男睡在那里,说明影片就是讲一个不着调的人,一个不着调的故事。
主题曲超级男孩的BYE BYE BYE 也提示了故事就是讲如何逃离。
随着影片的进行,这个故事逐渐完整起来,一个过气的成人片男演员,惹上了麻烦,回到家乡德州避风头。
他讨厌这里,这里有他曾经的搭档兼妻子,但是他觉得他失败的根源就是因为她。
他不在乎家庭。
这里还有他的一个迷弟,很羡慕他看似光鲜不羁的生活。
他有了一个可以获得崇拜的和倾诉自己种种不满的对象,看起来他有了一个朋友。
但是在一次开车外出时,由于他的错误指令,朋友开车造成了重大交通事故,他立马要求朋友抗下了所有事,然后一个人逃之夭夭,他不在乎友情。
在甜甜圈店,他勾搭上一个女高中生,他收获了爱情。
利用未成年人对于未来过于理想化的期待,为她(主要是他自己)规划了一幅看似美好的图画。
只不过,这幅图画是要拉她下海,而他自己则坐收渔利。
他也不在乎爱情。
和斯文败类相比,本片的男主渣的更纯粹,更直接。
虽然从电视里能看到2016年美国大选的消息,以及身处德州这个地方,也许有那么一些影射川普的意思,但更多还是把镜头聚焦在了白色人种边缘人上。
哪怕有一点利益,他们也会毫不犹豫的背叛和抛弃,奔向自己向往的大都市和美好生活,哪怕,是在深夜裸奔。
PS 影片中Strawberry的演员是真的会自弹自唱,片中她弹唱了改编版的 “bye bye bye”,也算是最“好看“的一个版本了
人物:落魄P星的男主设定就足够吸引观众看一眼电影,也是由于这个设定,所以观众对于他去追求小草莓的行为完全认同,虽然他是别人的男友。
影片花了前35分钟来刻画男主和其他配角的关系,也是为他“出轨”的合理性找理由。
男主基本就是一动物,拒绝承担任何社会责任,两场戏表现:1. 女主和女友讨论孩子监护权 2.车祸逃逸 所有的人物都是直给的,一言不合就开干,没有任何城府和思考,这是导演对底层人群的精确描摹。
人物关系:小妖精少女与大叔的搭配算是经典人物关系了,与洛丽塔不同的是,戏里男女主的关系不是占有,而是志趣相投,算是一种喜剧的写法吧。
情节:主角在影片1小时处正式开干,之后和两人有关的戏有:男主和女主的炮友家人茬架,带女主去脱衣舞俱乐部,去游乐园DATING,去女主家里搞并正式提出推荐女主拍P片的想法。
BTW:往脸上吐烟的戏太性感了总而言之,这是一部有意思且完成度中规中矩的电影,总分我给3星半,不能说拍的多好,但是性喜剧能让观众坐住,2个小时保持高度注意力,性、暴力、喜剧果然是商业片创作妙招啊。
电影还不错,这是一群坏人的故事,里面根本就没有好人,除了潘老板。
你能说男的不爱草莓么?
在当下毫无疑问男主一切都是草莓,你可以说这是恋爱吗,可以这么定义,但这里掺杂了多少利己自私动物本能,谁能说在他妻子年轻时他们不是这样?
但我们能说他爱草莓吗,当然可以。
电影中唯一牢不可破的关系一是血缘,原配母子和傻子友情,一般友情是双向的,但电影中这种我称之为1.5向的友情。
这段部分的友情源于不平等的关系,作为瘦弱男子他一直是一个被动的地位是一个接收者,相当于仰望着男主的崇拜关系。
往远了扯,人类的动物本能,性欲和宗教崇拜。
其他的社会关系强度和本能相比脆弱的像纸一样,人类社会的一切都是自娱自乐毫无意义。
但是如果电影是这种立意,电影的走向应该是穿着衣服跑到草莓家,发现草莓早不见了,他所期望的一切都是梦一般,他甚至得回去住。
但是没有,草莓一如既往地迎接她。
这就很扯,这就让我怀疑草莓代表的是人在社会驯化过程中的一直潜藏的本我,不合理漂亮的像梦一样的纯粉红色房子,两个人在柜台里面荒诞的调情而老板根本不管,还放了两台收银机,男的疯狂的想让女孩拍片念念不忘,这个女孩代表了一些男的心里真正在乎的东西,在去掉生物本能作为一个人多出来的部分,所谓的人生的意义。
整个电影我觉得就在论述,一旦人吃饱喝足,就不可避免的去追寻一些虚无缥缈的意义,但会导致吃不饱喝不足又跌回求生本能的痛苦循环。
之所以4星就是我怀疑我过度解读
《红色火箭》,每一人心中的梦想,正常或是不正常。
曾经一句“I have a dream”把漂亮国的梦想化成了一代人穷尽一生的追求,如今这样的梦想却变成了为了一己私欲的幌子,追求的到底是造福一方的愿望还是中饱私囊的欲望呢。
麦基作为一个五夺avn(请自行百度什么是avn)的演员却落魄回到德州,德州是著名的种族歧视十分严重的地区,而麦基不得已要为黑人老板卖力工作以换取东山再起,可见其落魄的程度。
前妻和前妻母亲的嘲讽、穷困潦倒的生活环境,这一切直到他遇到小草莓,是他在黑暗中挣扎前行时能看到的最后一束光,可悲的是小草莓也是麦基东山再起的一个棋子而已。
影片在色彩上十分亮眼,明媚的阳光、耀眼的霓虹,小草莓的每一套衣裳。
正是这样鲜亮的色彩,也把一个又一个生活在底层普通人的梦想讽刺的淋漓尽致。
其实我们不应该去嘲笑每一个为生计而努力奔波的人,但为了追求不切实际的梦想而脱离初心是无法肯定的。
故事从他回到德州开始,在他即将离开德州之际结束。他说不上多爱自己的故乡,他回到这里,仅仅是为了避风头,一旦好的机会出现,他必定会离开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他的三观纵然很烂,亲情、友情、爱情在他眼里也一文不值,但我觉得他比那些衣冠楚楚的斯文败类强多了,至少,他还有勇气在深夜裸奔。
喜剧吗?别把荒诞当幽默。啥玩意!全部是负能量的废物,有啥可看,唯一可以借鉴的就是反面教材吧。闻着臭的觉着香,这个逻辑也许就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什么东西
最好看还是小草莓出现的场景,自甘堕落和自毁颓靡,让人觉得害怕又迷醉,对比男主就跟个工具人似的,甩着他的牛子完成嘲讽,最终什么也没有留下。
又是American trashㄉ故事⋯
自然是關於德克薩斯的。煉廠無處不在的鼻吸,小鎮被川普大選的影子籠罩,美國國旗圖案的大麻捲煙,奔向好萊塢的美國夢,政治性格外鮮明。Mikey實際上只是一個極度自戀自利、在偽裝下捕食著女人身上的價值又背友棄義的man child,而電影幾乎完成了這樣一個角色的危險自洽:從他的視角來體驗,似乎一切都是如此自然而然、幾乎值得同情的事情。
男主的表演真的太拽了,甚至让我欧美的A片明星会不会都自带黑色喜剧体质啊,而且我太想给片中的自行车颁个最佳表演奖,而不是最佳道具,或最佳剧作(人物设计)技巧...场景选择真的又好又合适,色彩几乎变成一种反讽,感觉上肖恩·贝克就不会拍太大预算的片子,特意查了一下片子的成本是110万美刀,或许是德州那个小镇本身太有特色了,加分。而像PTA这样的导演,拍一部《甘草披萨》的预算大概是4000万,或许后者本身是部年代戏,但阳光和色彩有时候未必就是昂贵的
(补)
和导演2012年描写女优的《待绽蔷薇》简直是对仗关系。电影一开场就开唱的千禧金曲byebyebye预示着男主角永远就留在那个年代无法翻身了。他是渣男但可爱得让人心疼。甜甜圈,草莓女孩和她粉红色的房子都是一种意向,是他廉颇老矣,平庸双商梦想杀回好莱坞的无法实现的甜蜜虚幻的泡沫。和车祸进局子的伙伴一样他们都在自欺欺人,能挂在嘴上逞能的只有自己曾经身为“明星”的战绩。从侧面也描写了某行业在流媒体年代遭到的冲击。底色悲凉,但是我希望他能好,男主Simon本人感觉也是有故事的。
pimp
拍的到是挺流畅,看到男主和甜甜圈女的那里就感觉很尴尬,尤其要骗一个少女有点受不了。
挺好个纽约导演,套路越来越好莱坞。
生活在遍地男性垃圾(包括我)的世界久了,真的不想看、也毫无兴趣,这样一个不断堆砌垃圾,而没有生成更多一种“人物性”的电影....
2021戛纳主竞赛入围。7分。AV男星回乡记,还是比不上《弗罗里达乐园》,真找了个AV男星来演,居然演技还可以;剧作上面倒是玩了一两个叙事诡计(包括反高潮的写法),还有意思的。当然这部片子最大亮点可能就是德州工业小镇的环境(《弗罗里达乐园》也是那个汽车旅馆太有特色了)及其“人格化”。不过,作为“被加州白左洗过脑的红脖子”,男主及与家乡的冲突其实写得还不够立体(也没匹配上导演明里暗里黑川普嘛)。体现“导演意志”的几处zoom镜头有意思。
对佛罗里达乐园印象最深的,是片头几个小孩子兴致勃勃地比赛吐痰,是女主角把她带血的卫生巾扯下来一把贴在玻璃墙上。其实我反而觉得本片的思路和佛罗里达乐园是完全一致的,用野蛮、粗暴、污秽来撞穿文明的表象,让观众看到主流叙事试图掩埋的那些“不堪”的小人物形象。区别在于,佛罗里达乐园中的人物是多维的,她们时刻在自我怀疑。而本片中的男主从未质疑过自己的性能力和与之匹配的男性尊严,也因而扁平。可这不就是男人嘛?片中的推拉真的很像pornhub上的广告。用拍porn的方式拍av演员,这难道不是最好的自反嘛?
肖恩·贝克在电影语调上的拿捏真的很到位,很久没看到过这么有喜感的摇镜和变焦了,对街区生态的描摹也很准确,演员奉献出自然生动的表演,但是咱就是说,花俩小时讲这么点破事儿的意义何在呢。《佛罗里达乐园》主动去刺破生活最残酷的真相,到《红色火箭》这儿却又给失意的中年男人疯狂打掩护,他还是没有做好准备去承担人生之重,更乐意把自己放逐到享乐的逻辑里沾沾自喜。
#VIFF2021 略失望,原本以为《佛罗里达乐园》之后总算走上正轨,这部又倒退回把《橘色》抻长重拍了一遍。男主suitcase pimp的角色塑造确实不错,但还是流于猎奇式的惊鸿一瞥,整个故事没头没尾,政治隐喻也是很浅一层且换汤不换药的鞭尸川普,至于烂尾是多年来的基操了。如果肖恩贝克不把这几个老毛病好好改改,很可能以后都只能局限在主流边缘。
wtf bro
“底层”投机者在“向右急转弯”后试图全身而退却失败的故事,剪辑、运镜和情节凝聚力依然很强,但隐喻用力过猛导致群像全面沦为刻板纸片。
无耻之徒。有些镜头和主人公一样爱耍滑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