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音乐剧里,《西贡小姐》国内知名度最低,却给我最大感触。
讲述美国越战军官与越南西贡妓女相遇相爱以及生离死别的故事。
相遇相爱的故事老实说并不特别,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特定的境遇相遇,相互扶持慰藉,互生情愫甚至情定终生。
西贡小姐因为战争家破人亡,流落妓院的第一天就遇见了美国军官,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
美国军官厌战且找不到战争甚至人生的意义,在离开越南前遇到了让他怜爱想要保护的西贡小姐。
这样迅速热烈,并未建立在相互了解理解基础上的爱情,注定不能长久。
如果军官是一个负心人,故事的悲剧性似乎还没有那么强。
军官不负心,他做了最大的努力想要把西贡小姐带回美国,只可惜天不遂人愿。
只是重重阻隔,尽管思念成疾一年有余,午夜梦回常常想起生死未卜的西贡小姐,或许也是由于想要摆脱越战的经历,军官终于开始move on了,在美国结婚安定下来。
西贡小姐呢,她生下了和军官的孩子,并日夜盼望军官回来接走母子二人脱离苦海。
这只是千千万万越战受害者,尤其是妇女孩童(“贝度”,专指越战期间美国士兵与越南女子所生的孩子)的一员。
让人触动的,已从西贡小姐的爱而不得,变成了她的母爱与牺牲精神。
为了孩子的安危,软弱无力的她可以枪杀往日订婚的男子以保全母子二人;为了孩子的存活,她继续留在妓院卖身糊口;为了孩子的未来,她选择了用军官送给她的枪来自尽,以求得孩子能留在父亲身边过上安定的生活。
无力感悲凉感就在于军官最终选择了美国的妻子,但他没有错,他曾经真心爱过西贡小姐,只是时过境迁与西贡小姐再无可能;西贡小姐颠沛流离,我心疼她,却没能为她想到一个更好的结局。
所爱之人不可得,挚爱之子不可养,于她而言,确是“生无可恋”,我已猜到她会了结自己的生命。
只是在她举枪的一刻,眼泪止不住地流下,试图去体会她的绝望与悲凉。
如果要追究造成这个悲剧的源头,大概就是战争吧。
弱者受害,受尽屈辱;强者施暴,放纵自己的欲望,放纵人性的作恶与不负责,其后伴随一生的愧疚与救赎,从另一个角度看何尝不也是受害者呢?
整部音乐剧,节奏该紧凑的时候紧凑,该抒情缓慢的时候也很好地抒发来情感,氛围渲染地很恰当,甚至一些插叙也不突兀。
词和曲也很棒,尤其是《sun and moon》。
舞美也很棒,群演也真的很棒,都很用心。
虽然对于有着“被侵略”记忆的人来说,整部剧的三观有些扭曲,甚至有些令人作呕。
但我只能说战争是摧毁一切美好的罪魁祸首。
战争之下尽是无可奈何的人。
金前半生为了活下去,后半生为了孩子。
金当妓女时遇上克里斯也不知是她的福还是祸。
是克里斯给了她美好生活的幻想,但克里斯最后抛弃了她,让梦想破灭。
但克里斯又给了她孩子,让她有动力继续活下去,生活又有了奔头。
为了让孩子能不像她一样无可奈何,为了让孩子过上她想象中的好日子,金用自杀来换取克里斯以及艾伦的同情。
金的一生就是彻头彻尾的悲剧。
前半段,我真的很讨厌工程师,他靠奴役女人赚钱,毫无国家概念。
虽然后面他的独白解释了原因,但也只能说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
以及,工程师这个角色真的太完整立体了。
本来我很喜欢委员,觉得他很痴情,但越到后面我越意识到,他不是痴情,只是占有欲。
他认为金就应该是他的,他甚至不把金当做一个人而是一个可以丢弃然后等有空去找回的物件。
至于克里斯,我不想判断谁对谁错、谁渣,错的只有战争和发动战争的人。
我相信他当时是真心爱着金,后面也是真心爱着艾伦。
以及艾伦,她真的好伟大,好爱克里斯。
她真的是个很好很好的人,只可惜造化弄人。
短评超字数了。
看到好多人喷剧情,其实音乐剧/歌剧这个题材就是把几个音乐场景串联起来,剧情有跳跃和突兀是很常见的,音乐剧有更多对白,起承转合会更加自然,但是也难免发生为了拼凑某情景导致剧情不合理的情况。
比如我现在写完了一段热烈的爱情诗篇,作为对比我要再写一段凄美的心灰意冷撒手人寰,这个时候很可能就要设置一些渣男情节来快速转折,因为我没法像电视剧一样慢慢描写感情的变化、人生的际遇。
这一部的剧情连贯故事完整已经不错了,毕竟不是每部作品都能达到《指环》的故事水平。
当然作为《蝴蝶夫人》(1904年)的现代改编版(1989年),大量包含对亚洲人的贬低描述,而且也没有设置与这些描述形成对比的亚洲角色,还是有些过分了。
另外很多的夜总会场景、踢腿舞段落根本不是剧情需要,完全是迎合通俗趣味。
音乐方面,大量重复的旋律,重复的情景,创造性不足,略显单调(其实适当的重复是悦耳的,关键是重复太多和多样性太少),最后自杀的场景没有独白也没有唱段(?!
),音乐性其实一般,可能也是为了剧情合理牺牲了音乐性。
越共胜利那段群舞,全景和特写的切换太频繁了,根本看不清舞蹈动作,而且看得头晕眼花。
但整体而言,制作还是精良的,剧情紧凑,故事完整,情感合理,录音清晰丰满,布景摄影剪辑不功不过,有对美国(和美国梦)的反思和自黑。
虽然黑了越南,但是估计看完以后大部分美国人会有一种对越南的愧疚感吧。
能够大获成功,可能一方面是包含了很多通俗元素,另一方面结局也迎合了人类共同的梦,别人的自我牺牲换来自己的宁静,多么梦幻而又充满感动。
当然在回味这个结局的时候我把自己带入了美国大兵的角色,毕竟女主已经死了,带入妻子、孩子、工程师的另类选择这里就不讨论了。
P.S. 梦这个词在对白里真的贯穿全剧。
Kim作为true beliver也是很有教育意义。
故事的开始发生在越南南北大战末期,北越对南越发起猛烈进攻,尽管有美军支持,南越还是节节败退,傀儡政权朝不保夕。
女主Kim失去双亲之后沦为妓女,第一次接客时就和美国大兵Chris一见钟情。
Chris问天问大地还是劝自己接受了宿命的爱情,在战争环境下原本迷失自我的大兵不合时宜地陷入热恋。
美军随时准备着撤退,Chris也下定决心带Kim一起回国,无奈造化弄人,撤退前夕被困在使馆的Chris无论如何都无法与Kim取得联系,直升机起飞之际仍然在探出身张望,却连离别的话也无处诉说。
三年过去,Chris早已遇到了包容他治愈他的女生,但在午夜梦回时分还会想起Kim,甚至脑补过他和Kim的孩子。
他不知道的是,Kim真的生下了他的孩子,带着孩子在贫民窟躲躲藏藏,依靠曾经的美好回忆、对他的思念、对他会来接自己的期望以及对孩子的母爱,支撑着活下去。
最后等来Chris早已另娶的消息,Kim彻底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在将孩子托付给Chris夫妇、即将与Chris久别重逢的时候,她选择用三年前Chris留给她的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用自己的命为孩子打开美利坚的大门,永远留在Chris的心里。
这部剧被吐槽最多的是痴情亚女为爱苦等负心白男的三观。
我倒是认为,这个故事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产物,非常真实,并且BE得合情合理。
娃娃亲表哥看似有情有义,实则是个偏执狂,得不到的就要毁掉,Kim不接受他的追求,他就编排Kim 利用职权指挥士兵殴打恐吓Kim,还想要消灭Kim的孩子,因为这个孩子的存在是对他的侮辱。
令我比较失望的是,Kim为了保护孩子杀死表哥以后偷渡泰国,又继续重操旧业出卖肉体。
养活自己的方式过于局限了,即便是在那个年代。
没看出Chris渣,每一个选择都能理解,真的爱过也真的有了新的生活,愿意负责但不能抛弃现在的爱人。
工程师,全剧唯一专注搞事业,可恨之人也有可怜之处。
开场的妓院也是很丰富的群像,从初见的不友好到遭遇冲突时的保护再到婚礼时的羡慕祝福,人物塑造我很喜欢,the movie in my mind很好听。
黑人朋友John的唱段也好听,但后知后觉对贝度群体的善心人设有点割裂,美利坚就是这么虚伪吧,挺讽刺的。
《西贡小姐》负面的评价很多,但是能成为音乐剧四个名剧,不是浪得虚名。
经久不衰的巡演,25周年的华丽巨献。
这是一部反战反美国梦的音乐剧,明面上叙述越战期间的跨国爱情,实际反应战火残酷,钱权欲滋生罪恶,战后遗孤贝恩的归属,非理性战争的反思。
克里斯是在越战的浑浑噩噩中的一个人,他疑惑战争的合理,疑惑纸醉金迷的行为。
爱上金是个人英雄主义的体现,也是对美好纯洁的向往,那刻是真心也是对自我的救赎。
对我来说他的思想逻辑和行为逻辑是成立的,美国的战争行为是罪恶的,但战争对士兵内心的摧毁,从而产生厌倦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这个人物的塑造是具有合理性和符号性,包括他的逃避软弱,也是人性。
真实反应了一些态度。
金是个传统柔美的女性,但随着剧情推进会发现她外柔内刚,她不是随波逐流,她有自己的想法。
做应召女郎是生存;绝不原谅抛下村庄的未婚夫是对原则的坚守;对克里斯即是真爱也是当做唯一的救命稻草。
战后痴心是苦难生活中的信念源泉,金需要一个念想为自己为儿子。
她是个务实的人,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她的决绝拷问了克里斯和艾伦的良心,逼他们带潭离开泥沼,成为了克里斯的白月光。
我看到最后并不觉得她弱势,她清醒,顺势而为,把握每一次机会。
工程师是黑暗的底层人民,不择手段实现美国梦的野心家,他是不会改变的,就像世界一样无情。
他是个丑角,也是钱权欲的集合体。
丰满的人物形象让我们窥探到,底层的互相践踏,畸形混乱的邪恶人性,受害者向施暴者的转变,出卖母亲出卖女性甚至可以出卖自己。
完整的叙事,复杂有层次的人物形象,露骨的演绎,《西贡小姐》具有时代印记,具有诸多意义。
它有美化但没有粉饰太平,观众需要更多的思考。
西贡小姐的故事不是爱情悲剧,是每个人都执念太深的悲剧。
克里斯执着于在荒诞战争里的寻找存在的意义,金执着于她理想中的爱情,工程师执着于他的美国梦,艾伦执着于她的婚姻,岁执着于过往时光留下的承诺,到头来只有约翰一个人有勇气面对现实。
一帮美国大兵在夜总会里醉生梦死。
在国内的时候,他们无力抵抗国家机器的碾压,征召入伍,远赴重洋,打一场无意义的战争;在越南,他们也感受不到自己的牺牲和奋斗有什么切实的意义,人人都知道西贡要陷落了,此时此刻也只是在做最后的无畏挣扎。
你的世界毫无意义的时候,你也很难得再掀起什么水花活出什么人样了。
克里斯的境遇和本质上和其他的大兵也没什么不同,只是大家惯用的买醉方式他已经厌烦了而已,就突然之间觉得自己是“不一样的烟火”了,非要用与众不同的方式来证明自己是这场荒诞战争里有意义的存在。
他的证明方式就是自己可以从欢场上拯救一个少不更事,受人欺凌的女孩子。
要说克里斯对金爱得有多深,恐怕没有多深吧,他爱的是自己在战争中的理想。
无依无靠,身陷欢场的金在夜总会里用凄凉的歌声坚定地唱到,“我不止你们眼前所见,我怀揣着无数梦想”。
是啊,疯狂堕落、战火弥漫的西贡,一个少不更事的乡下姑娘,在这个堕落疯狂的风月场,却相信自己有更大的能量,相信自己还有梦想,怎么能不触动同样为环境所困,想找寻出路的克里斯呢?
然而与金一夜欢愉之后,克里斯的第一反应也不过是质问上帝,“这里本来没什么好留恋的,为什么让我度过一个这样的夜晚……为什么是我……我帮不了她……西贡在堕落……但如今我走的时候却会记得她”。
克里斯内心深处清楚得很,他碰到的金其实只是压抑西贡服役生活中的一首插曲。
只是金讲述了自己的悲惨遭遇时,克里斯觉得自己可以证明,那个曾经觉得“我麻木不仁”、“电视里的(越战)新闻和我没有任何关系”的迷茫美国士兵能找到一点真切的存在感。
通过与金建立起的爱情和婚姻,通过给一个在战争中毫无庇护的女孩一个避风港,来证明这场残酷无意义的战争里,自己还是能做点什么的。
不幸的是,“做点什么”只能在战争这个特殊的场景下存在。
战争结束,回国之后的克里斯常常在梦中呼唤金,他呼唤的是真爱吗?
恐怕不是吧。
他执着的是自己在战争中未完成的理想,是那个在战争中试图拯救一个女孩,来证明自己的所作所为有意义的理想。
不幸的是撤退时他错过了带着金一起走的机会,克里斯的梦和他梦中的金,投射的就是这个破灭的理想。
和平年代的克里斯,甚至一时无法接受,金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他不知道如何安置这个孩子,他更不知道如何安置金的爱。
他的反应和选择一点也不出人意料,因为他所执着的理想,是在战争中拯救一个受伤害的人,在与现任妻子谈话的过程中,他说“从她的眼睛里,我感受到了痛苦……所以我想拯救她,保护她”,所以说到底,克里斯追求的是一个在战争中证明自己有存在意义的执念,爱情只不过是他的具体实施措施罢了。
在得知金于战争中存活下来,他的理想就实现了。
虽然金是靠自己的坚韧活下来的,克里斯却并不能认识到这一点,克里斯理想之外的事情——金的爱情,金给他生下的儿子,本质上都并非他的追求,他自然不知道如何应对。
片尾,金的死又唤起了克里斯的无限悲伤,因为克里斯所执着的那个理想——拯救金这个在战争里饱受磨难的灵魂——最终还是破灭了。
说得更悲哀一点,克里斯从头到尾追逐的都是自己的理想,金是他战争时代的理想。
妻子艾伦是他和平年代的理想,他对艾伦说“很多人回来之后没办法过上正常的生活,而我有了你”,这也是他为什么战后决定不再接受金的原因。
可悲的是克里斯只能播种理想,却无力去实现理想,或者去承担因此可能带来的种种后果。
和克里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的战友约翰。
开篇在夜总会疯狂花天酒地的约翰,比其他人都更有勇气面对现实。
和所有人一样,约翰知道战争是一滩泥淖,这样混乱的境遇里,没什么比在夜总会夜夜笙歌更能打发难熬的日子。
和克里斯不一样,他没有执念,有的只是对现实清醒的认识,约翰“曾经以为,等自己回家,便会毫不在乎”,当他意识到”那段日子会成为生命里永恒记忆“的时候,他决定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在战争年月里出生的孩子,他们中的大部分,是参战士兵和当地妇女生育的孩子。
约翰在战争时期的挥霍、癫狂与空洞是真的,约翰在战后担负起的责任也是真的。
和他形成鲜明对比的克里斯,无法面对战争的残酷,所以执着于在无谓的战争中证明自己存在的意义;而他的执念却只是执念,是自己为自己编织的梦想,在现实生活中,不堪一击。
金和她的表哥岁执着的都是爱情,当他们发现物是人非的时候,也就是理想破灭的时候;艾伦的执念就是她的婚姻,她相信有一天,自己可以“拥有完整的克里斯“,也有那么一瞬间她觉得自己“可以找到力量让克里斯自由”,最终她还是让克里斯在金和自己之间做出选择;工程师的执念就是美国梦,这可literally是一场梦,美国白日梦,所有的期盼都是工程师脑中的臆想,既然是臆想,没有实现途径才是正常的。
除了勇敢面对现实而获得救赎的约翰。
每个人都为自己的执念付出了代价,这出悲剧不是西贡小姐苦侯爱情却不得的悲剧,是每个人身陷执念却无法自拔的悲剧。
无疑这是一出惊人的戏剧。
比起悲惨世界,西贡小姐更能让亚洲人民共鸣吧,我猜。
战争被蹂躏中的亚洲国家就像剧中的女性。
无论是本土的反抗力量还是外来力量,所谓的守护和拯救,对这样一个国家都是摧残。
就像剧中无论是本国男人还是外国男人,都给剧中女性以损害。
没有人能拯救金,工程师给了金“工作”,约翰给了金“机会”,克里斯给了金爱情和希望,表哥给了金婚约承诺,谁都没有给她梦想,梦想是她一出场就唱出来的。
梦想,被琪琪也在其主题里唱出,“脑海中的电影”。
琪琪主题的唱词可以看作是的对这场男性的虚伪的讽刺,真“男人至死是孩童”。
西贡在克里斯的唱词中是一个如果没有追求没有下限就可以过上国王生活废墟。
而位于西贡的叫做梦想之地的妓院,是一个不断用现实践踏姑娘们梦想的地方。
当故土被战争烧灭,她们都希望离开妓院,离开越南,希望以姓换取去美国的机会。
但是美国梦,在工程师的唱段中被呈现为一个纸醉金迷物欲横流的世界,一个唯利是图的人可以大展宏图的地方。
当人民在苦难中,更苦的一定是女人。
男人不顺心可以去妓院消遣,然后带着破碎的心去寻找新的安慰,而心灵破碎的女人却不得不坚强,独立面对生活,因为她有了他的孩子,母性的本能啊。
为了保护孩子,一个年轻的母亲可以对得胜后的委员开枪,可以乘船通过满是鲨鱼的河流偷渡,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
表哥的戏份简直会让这哈男性带入吧,对自己国家的女性思想上有超出常识的占有欲,认为跟外国人交好的女孩就是被外国人玷污了。
可能会有不少人认为执着婚约的表哥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可是,这种“责任感”把金当人看了么?
而那要清理美奸,杀掉向美国人出卖身体的女人的戏码,在(),在比利时,在英国,在许许多多的国家不是都发生过么?
关于克里斯到底是不是渣男可能是一个很多人会争论的问题,我一直觉得这个角色眼熟,突然想到了,他就像许仙吧,看啊,这样的形象,没有国家的限制呢。
可是,那时刻的爱,却是真的吧,他们不停的拥抱接吻互诉衷肠,就像任何时候任何地点爱情会是的样子,他愿意给承诺,她愿意轻信。
可是兵荒马乱之后,他只身回到了美国,他生活里有了无尽的噩梦,她过上了无尽噩梦的生活。
她因为有了儿子,有了寻找克里斯的信念,最后为了实现自己对儿子的承诺选择了死亡,却虽死犹生。
而他拒绝了她进入他的生活,躲进了他安适充裕的美国梦里,此生噩梦恐怕不会停止。
西贡小姐和西贡,从来没有人可以真正拯救,她活,她死,都作为自己。
她是个女人,她没有权势,她没有金钱,越南甚至都支离破碎百废待兴,她却能信守给儿子的承诺,把他送进一开始她就拥有的梦里,而一个被伟大的国家庇佑的克里斯,一个成年男人,却没有做到他说出的话。
拥有那么多的男性,始终却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
而女性多么可怜又多么强大。
“种族主义和白人沙文主义登峰造极的例子。
跟我一同看戏的第二代韩裔姐们说,她们上高中时,所有电视节目百老汇音乐剧主角都是白人,突然有一个不摧眉折腰敢爱敢恨的亚洲女性做主角,那一代亚裔移民高中生都疯了,每个青春期少女幻想自己是西贡小姐,现在人到中年看这个戏会想扇自己耳光,玛雅,瞎了眼了吗?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要讲的故事,每一代创作人都有每一代创作人要克服的心魔。
到家后,我要好的越南设计师打电话来问我感想如何。
我同她说:“我不爽到一个程度反而鸡血爆棚,发誓要杀回百老汇,讲一个真正有价值的故事。
” 前几代亚裔艺术家拼了命挣来的脊梁,不要到了自己这一代为了点蝇头小利,就轻易地弄丢了。
《西贡小姐》首演于1989年,《蝴蝶夫人》首演于1904年,《苏丝黄的世界》首演于1954年,跨越近百年,故事逻辑都没改变,我们有时候是不是太会替原创人找借口打圆场。
”--drama queen
这种东西怕是只有美国白人男性才喜欢看吧,除了男主的颜值还有皮条客那首American Dream, 都让我每个细胞深感不适。
女主也太恋爱脑了,男主花了一年就move on了,女主干嘛三年了还为他要死要活的。
即使是表哥这种强迫恋爱的也比男主好一点啊,至少人家手握重权还守身如玉。
黑人小哥的转变也很突兀。
这玩意就算它形式再好,都不能给超过两星的评价,太傻逼了。
除了拥有令人极其脑溢血的恋爱脑情节以外,还完美诠释了“文化挪用”这个词所指行为的恶劣之处(与文化交融的区分点在于是否充满了白楠老登的侵凌性和对借用文化对应群体的污名化)而且甚至不仅文化挪用,还有文化误用:于是我们就可以看见一个韩国男性在中国陕北的擦乐声下强迫一位穿着奥黛(越南民族服饰)的菲律宾女性与他完婚,而这位女性在诡异的使用日本筝作配器的小调音乐下反抗他的演出段落......然而,这些被“误用”的乐器,反而还成了这部音乐剧音乐的一大亮点......天杀的,到底是哪个美军养的把这部剧和其他三部剧一起,并称为四大音乐剧的?
Totally overrated,Totally trash!
骂完了,亮点还是要讲一下的。
如果不考虑服化道上的文化误用,那么他整个舞台到,视觉呈现效果还是不错的。
于我而言,最好的段落在与军人对峙/回忆大使馆悲剧/工程师幻想这三段,其中最喜欢工程师幻想,其他拉皮条的部分一点都不喜欢。
本片塑造的最好的人物其实就是拉皮条的工程师了:他有梦想,有口才,有情商,善于把握时机,对于自己的未来有规划,如果他不拉皮条的话,可能是全片道德品质最高的一位(黑人?
黑皮白左罢了,如果他不在他那个位置上他不见得会做的比工程师好)这也是我全片看着唯一乐的地方但这个音乐我真的只能说很普通了,同样是基于越南民族音乐(?
)香清huong thanh做得东西甩这玩意100条街。
都是法国制作人,迪士尼公主音乐骡子做的东西怎么好意思代表越南音乐的?
也配叫勋伯格这名?
全篇有特色的唱段全在工程师身上,工程师是真男主也(分开打个分吧剧情:10-20-10=-20服化道:80-20-10=50音乐:50-10=40总:-20*0.3+50*0.2+40*0.5=24
the legend of the engineer 【这版的Kim竟然是上次看西区现场悲惨世界的小E】
一星给女主的演唱水平,一星给歌,一星给舞台布景。剧情倒扣一星,歌和女主的演唱水平非常棒,然而剧情太令人作呕了。全剧不断的鼓吹美国梦,把美国吹成人间天堂。女主跟男主分开后,生在贫民窟,也要给大兵养小孩,就算真爱吧。工程师把美国人的小孩当成签证,一股生而高贵的吹嘘感。女主为了小孩,把去闹革命当干部的表哥杀了。回头为了把小孩没有顾虑的送去美国,还自杀了。蝴蝶夫人改编的剧啊,从头到尾一股西方人的自我YY,对于生活环境的自傲和吹嘘。以及对于东方环境和人的误解和歧视。
纯洋人意淫中的东方,不快进真是看不下去。主题充满偏见,无力吐槽。女主演长相比Lea Salonga差太多
明明是一个可以很有深度的故事但讲得超烂,还以为女主爱着男主的原因是因为她在男主身上寄托了她对幸福和自由的渴望,结果好像也没从这个方面讲,男主那边倒是勉强能讲通,他跟艾伦崩溃的那段还挺好的。但男主的爱恶心在他之前也找过其他hooker,也没见他因为别的女孩的痛苦爱上她们,到头来爱上女主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女主是一个天真纯洁的virgin?女主不想嫁给表哥明明可以从反父权的角度去讲,结果也浪费掉了。战争的残酷也没拍出来,歌词也很拉,我到底看了个什么。工程师最后的American dream还挺有意思,但也就这个了
世上的爱都是以相聚为目的的,唯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以分离为目的的…
一股大美国味道
音乐剧「惨」的了得,贝隆夫人、悲惨世界无不如此。
拍的还行
第一次看音乐剧。人物很脸谱化,情绪由歌声表现,显得单薄。
怎么说呢…我觉得其实也没有那么美化美国吧,毕竟American dream那首歌就是一直在讽刺(那一段舞台布景真的神了),还有男主自称自己是美国人应该做好事,也是一种hyprocracy?男女主的故事可能在那时战争的大背景下也还是典型的吧,只是真的不太喜欢音乐剧里这种痴情女主人设了…制作得太好了,电影的拍摄方式、插叙、穿插的纪录片都很棒,灯光和场景也很有创意。Engineer全场最佳
不忿多于感动。
满足了直男癌白人男性对东方女性忠贞执着的美好意淫,白男的价值观永远是那样政治正确且忠于内心真实自我。
采用电影的剪辑方式,但是切换得过于频繁,反而看着很不舒服。这算是个尝试,但应该算是失败了。不太喜欢这个音乐剧。
之前一直觉得racist&stereotype,男主渣男,但是后来也觉得谁也都不是错了,要怪也只能怪时代怪战争…然后stereotype也难免吧,毕竟是八十年代的剧,且也不是讲今天的故事
记不住里面任何一首歌,就觉得胖女孩的胳膊记忆犹新
在美军越战失败溃逃的历史背景下,还是挺有一定厚重感的。剧情冲突感很强,很丰满,很感人。但过于丰满的剧情,显得有些虚幻,迷幻,让人放弃思考。也不知道导演们是还活在溃败的阴影中,还是故意妖魔化越共。越共出场整的和罗马正统在越南似的。歌曲音乐很一般,但演员唱的好,感染力很强。单纯从作品角度上来讲,是个好作品。从意识形态和历史背景来看,很有美式虚伪。
白皮猪意淫出来的种族主义商业作,歧视亚裔、白人至上论昭然若揭,还能再恶心点吗?还爱情,白皮猪我爱你M卖麻花情
以搞对象为名义的优秀反战片儿
爱死两代kim和chris对唱那里了 so sweet
难以接受这一切是因为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