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说吧,赵青悲剧就悲剧在她性子太直太刚强。
要说做人纪晓岚应该算是比较接近海瑞那种刚正不阿的了,但是纪晓岚毕竟是几十年宦海沉浮,直接骂皇帝昏君是干不出来的,赵青她能,也真是张铁林涵养好,历史上乾隆涵养可没那么好。
后期她要是只听纪晓岚的,不替兄考试,安心回家,或者干脆给纪晓岚收房,自然圆满无事。
要是只听和珅的,再怎样也实实在在一个功名,是她哥哥的其实也是她的,虽然她哥哥和她都没办法再做官了,但是一个进士的功名光是在古代就能免粮赋数亩免徭役多人了,足够让他们兄妹俩过上大财主的生活。
(其实她哥哥举人的功名并没有被剥夺,光是靠举人的免赋就能让她们过上小富即安的生活了)。
赵青偏不,偏偏要按照自己的性子,做一个用胸膛刺破荆棘的荆棘鸟,最后发配新疆怪谁呢。
一个人,如果人品差情商低,那是有救的,很可能他自己也知道自己不对,别人说几句他就会改了。
一个人太自以为是,那也是有救的,典型如李狗嗨第二部里的沙特小王子羽生君,最后一集给古美萌骂醒了,应该也算是认识到自己喜欢将自己认为幸福的标准强加给别人了。
怕就怕赵青这种,灵魂清高,孤芳自赏,觉得自己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那是彻彻底底没救了。
她情商低,刚开始追求纪晓岚,直接跟杜小月说你能打能跳主外,我文采比较好可以侍候先生笔墨,杜小月听了自然心里老大不高兴,你自己倒是安排的挺好,这不是间接说她没文化嘛。
后期无数次不该插嘴的时候插嘴,表面上为纪晓岚说话其实意识不到是在给纪晓岚挖坑,也亏的乾隆直性子直接说破了,你觉得你的纪先生代表正气,那难道他什么都是对了吗,如果我什么都听你纪晓岚的,天底下就只知道纪晓岚不知道我这个乾隆皇帝了。
最后竟然直接骂乾隆昏君,如此欺君,乾隆居然忍了。
关键是赵青无论刚开始的时候自作主张安排主外主内丝毫没考虑过杜小月是否高兴,骂乾隆昏君,到后期替兄赶考,她从未觉得自己是错的,哪怕纪晓岚劝她不要监考她也说没想到纪先生你跟他们沆瀣一气,你哥哥被人走后门搞得落榜的时候你知道要遵守规则,轮到你就不需要遵守规则了,双标的如此理所当然。
赵青一直这样自以为是,直到最后拆和珅的台,让纪晓岚,和珅,乾隆,统统都难堪之后,乾隆没办法必须得做出点处理了,最后只是落个发配新疆,并且发配居然还能坐马车。
这种人宫斗剧里,连一集都活不过,也绝不对下场这样美好只是发配了事。
(事实上只要她听和珅的,实实在在的榜眼功名,哪怕不能当官,光是吃功名带来的免税免徭役特权都能让其当上真正的赵家人了)。
你说说这种人,是不是真的一点没救,一般清高的人,读书也多,你跟她讲,她能引经据典的反驳,并且她讲的道理统统都没错。
对啊,君子是应该洁身自好品行高洁啊。
这些君子哪怕给自己给他人带来再大的麻烦甚至灾难,他们都不会认为自己错了,只会怪在外部原因上。
就算他们想要反省就他们的情商和非黑即白的脑袋,也没办法反省出个什么,他们会反其道而行之的想我这样做不对难道与世同流合污那就对了,所以我还是对的,世界的错而已。
事实上情商高还是很重要的,纪晓岚同流合污的吗,没有,但是他还是能跟和珅跟乾隆谈笑风生,他处理科场案刚正不阿,但是他知道自己搬不到和珅,靠一个千年王八的坑根本搬不倒和珅,还主动提醒和珅卖个人情,被和珅偷了金烟杆没有直接去要,而是设了个计,用两只八哥让和珅乖乖把金烟杆交出来了。
看到有评论说纪晓岚教你做人,和珅教你处事,其实纪晓岚也是相当会做人的。
至于杜小月更是人精中的人精了,她要是没情商,还能在没什么文化的情况下,还能跟纪晓岚,和珅,乾隆皇帝谈笑风生,被每个人都喜爱,甚至给太后认作干女儿吗!
第二部最喜欢的一个故事就是纪晓岚故意装傻这个单元,这个单元是从换元宝开始的,为了查明真相纪晓岚只有让自己故意被抓住,才能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而和大人即要拖住皇上不让他知道纪晓岚不见了,又要让纪晓岚变傻真是两头忙,而纪晓岚除了装傻就是等着皇上和小月来救他,这个单元里还认识了关键性人物一对姐弟,这对姐弟身上有重要物证,纪晓岚也是大有所获,纪晓岚装傻时对的那些对子也是很经典的
第二季的纪晓岚也在努力地和贪官作斗争。
他一片忠心,向皇上建议开科考,为组织科场舞弊付出了许多。
他的初心也许是为了读书人努力不白费,为了朝廷多一些可用的踏实能干的官员,所以在他心中,科考的公平公正是非常重要的。
可后来皇上告诉他,科考选拔人才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其实是给学子们这个盼头,让读书人不会把精力放在其他地方,其他不利于江山稳定的地方。
纪晓岚在不断地与贪官污吏作斗争,也在每次斗争的结局中逐渐明白,皇上和他的初心不是百分之百重合的,他的目的和皇上的需要有时是不同的。
臣子和皇帝看事情的角度往往不同,而他要做的,就是在皇上接受的范围内,尽可能地惩治无能官员,虽然一直在成长,但初心未改。
《科场奇案》为了招贤纳士,乾隆要开恩科考试。
想到既能聚敛钱财,又能广招门徒,和珅热烈响应。
而纪晓岚大加反对,招致处分。
由于科场舞弊成风,考生刘进薪大闹科场,乾隆得知后大怒,命和珅查办此事。
和珅舍卒保车,严厉查办众考官,而科考作弊的真正操纵者--总督敏德并未被涉及。
赵新进因为揭露了考场丑闻而被敏德迫害,接状的纪晓岚决计查清真相。
经过与和珅的一番较量,纪晓岚怒揭科场弊病,敏德伏法,而和珅却因为自己的受贿罪证被毁而更加肆无忌惮,表示要借科考培植自己的势力,与纪晓岚对抗到底。
《书魂》乾隆准备修《四库全书》,纪晓岚力排群雄,成为总纂官。
和珅自然很不服气,于是将与纪晓岚有私仇的颜如玉安插在纪晓岚身边,伺机报复。
为了顺利编纂《四库全书》,纪晓岚巧妙设计,使众大臣推举的人选在乾隆面前露出了外强中干的原形,从而招揽了真正的有学之士。
颜如玉的才学得到了纪晓岚的赞赏,就在纪晓岚认为万事俱备之时,颜如玉在和珅的指示下,开始进行暗中破坏,并嫁祸纪晓岚,纪晓岚陷入了一次次的风波。
该剧通过纪晓岚刚真守正、秉公执法的无私品性,乾隆的君主政治家形象,以及和珅惟命是从、贪赃枉法的嘴脸。
围绕着这三人之间,产生了一幕幕令人长吁短叹的悲喜剧。
第一部拍的很古朴,算是起,把一个古老的故事娓娓道来,人物渐次登场,人物关系慢慢清晰。
在第一部里和珅还尊敬的称纪晓岚为纪先生,在大牢里纪晓岚还对和珅这样的军机首辅抱有希望,杜小月很出彩,太后很关键。
第二部到达了一个巅峰,尤其是在故事情节上和人物的表演上。
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个故事林永健演的卢卓。
四部剧里面除和珅外那么多的地方贪官,林永健无疑是演的最好的:不是一味的贪,也不是出了事之后一味的怕,更不是要事发时一味的拖和珅下水,在这三方面的把握上林永健做到了平衡。
但是故事不够圆润,感觉有些粗糙,有的地方显得生硬。
像给颜如玉平反的经过,看完后让人觉得这段故事的说服力不强,有的故事与第一部有点雷同,还有就是场景方面看上去感觉有些单调。
《铁齿铜牙纪晓岚》续集总体上挺好看的,尤其是铁三角三个人的表演很出彩,剧中的主要人物,除了杜小月还是那副风风火火个性鲜明外,其他三个人物都不同程度起了变化。
乾隆的刻画上稍有问题,皇上的精明之处体现不足,却过于玩弄权术,在和珅的问题上总做糊涂状。
而对于纪晓岚的描写,官场上的圆滑比第一部多了。
在第一部当中,和珅可以算作十恶不赦的坏人。
在续集中,这个人物性格变得丰满,也更符合一个得宠大臣的面目,时时表现出可爱的一面。
有观众感慨,和珅和纪晓岚在皇上面前斗嘴时,常常处于劣势,让人看着既可怜又可爱,也难怪皇上宠爱他。
王刚的表演比第一部好得多,当之无愧是续集亮点。
从续集创作的风格上来看,依然注重了原来的亦庄亦谐、庄谐得当的风格。
它将突出幽默喜剧的形式,在创作上加入了一些忧伤、反讽的东西。
续集故事的编排也很有意思,穿插了不少纪晓岚的情感戏。
比如和珅几次把青年美女安插在纪晓岚身边,为纪晓岚制造一次次的情感风波。
那么纪晓岚如何应对呢,这就要看他的真本事了。
🤓 觉得续集总体上挺好看的,尤其是他们三个人的表演比较出彩,但是故事不够圆润,感觉有些粗糙,有的地方显得生硬。
续集中马伊俐等人的加入,是亮点,但同时她们的表演也有很多可挑剔之处。
续集里,皇帝、纪晓岚、和珅三个人的戏分过于多了,为了表现戏剧性而表演,皇帝张铁林的个性色彩不突出了,只是周旋于两位大臣之间,三个人捧戏的成分很明显。
尽管如此,可视性还是很强的,看第二部我就为看三个人的表演,他们太默契了。
🤓
争论利益问题人们喜欢用屁股和脑子来谈。
我认为一个人能搞清楚自己的屁股在哪,已经比大多数人要有脑子了。
知道自己屁股在哪里,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很难,尤其是在这个人们普遍缺乏判断能力的时代,多数人是通过别人告诉来判断自己屁股在哪里的。
说得高大上一点就是多数人属于被舆论裹挟的,他们本身并未思考过,顶多也就是按照某些舆论设计的在假装思考。
这些舆论本质上就是各个利益集团为了种种理由释放出来的烟雾弹,在这团烟雾中能明白自己的屁股到底在哪里,永远都不简单。
——这是大部分人愚蠢的体现😄😄😄😄😄😄😄😄😄😄😄我们这一经过文明教化的世界,只是一个巨大的假面舞会。
我们见到的骑士、牧师、医生、律师、神父、哲学家以及其他各色人等,都不是他们所显示的那样子,他们只是戴着面具而已。
女人则只有为数不多的面具选择。
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供她们挑选的面具只有腼腆、贤淑、端庄、娴静。
社会上还有许多泛泛且缺乏特色的面具,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划一、雷同。
因此,我们举目所见都是千篇一律的货色。
这些面具不外乎就是忠厚、老实、谦让、发自内心的关切和脸带笑容的友谊。
在大多数情况下,所有这些面具的后面都是些商人、小贩、投机分子。
在这方面,做生意买卖的人构成了惟一诚实的阶层,因为只有他们才不带面具、以自身的样子示人。
我们在早年就必须了解到生活是一场假面舞会——这非常重要。
否则,我们就无法明白许多事情,我们就会完全茫然失措。
——😷😷😷😷😷😷😷😷😷😷😷这是成人人际关系中永远都有的功利计算和空手套白狼的投资,活在这种人际关系中的人必然会患上众生无法治愈的心身疾病。
一个演员所扮演的角色越接近这个演员的自身个性,那他就越能出色刻画这一角色。
在众多角色当中,他扮演得最好的就是与他自己的个性相吻合的那一角色。
所以,甚至最蹩脚的演员也有某一个他能表演得入木三分的角色,因为在那时候,他就犹如在众多面具当中的一副活生生的面孔。
要成为一个好的演员,他必须:①具有把自己的内在形之于外在的天赋才能;②拥有足够的想象力,生动地想象出虚拟的场景和事件,以便把自己的内在本性刺激、召唤出来;③具备足够的理解力、经验和修养,以恰当理解人的性格和人与人之间的关联。
————王刚老师明显是这么一个和老梁似得洞察世道人心的人精,所以他能把顶级贪官如何在利益关系和满是雷区行走自如的诀窍玩得炉火纯青😄😄😄😄😄😄😄😄😄😄😄
由“铁三角”张铁林、张国立、王刚主演的系列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当时也是必追国剧。
一部轻松搞笑的小说类史剧。
乾隆皇帝(张铁林)非常聪明,同时提拔两个大臣。
一忠一奸。
纪晓岚(张国立)为国为民,民意所向。
和坤(王刚)虽然是奸臣,但对皇帝却非常忠心。
人在高位或者太寂寞了,身边有两个整天吵吵的人,像一对闹矛盾的小夫妻,看着他们,皇帝的日子也就没那么寂寞了大概。
纪晓岚,和坤冤家对头,总想办掉一方,然而在大事上,皇帝还是力挺纪晓岚的,和坤虽然贪,但为了制衡,皇帝也是睁一眼闭一眼。
此剧最精彩的就是一忠一奸高智商对决。
第二部与第一部很不同!
乾隆准备修《四库全书》,纪晓岚力排群雄,成为总篆官。
和珅自然很不服气,于是将与纪晓岚有私仇的颜如玉安插在纪晓岚身边,伺机报复。
为了招贤纳士,乾隆要开恩科考试。
想到既能聚敛钱财,又能广招门徒,和珅热烈响应。
而纪晓岚大加反对,招致处分。
由于科场舞弊成风,考生刘进薪大闹科场,乾隆得知后大怒,命和珅查办此事。
和珅舍卒保车,严厉查办众考官,而科考作弊的真正操纵者——总督敏德并未被涉及。
刘进薪因为揭露了考场丑闻而被敏德迫害,接状的纪晓岚决计查清真相。
经过与和珅的一番较量,纪晓岚怒揭科场弊病,敏德伏法,而和珅却因为自己的受贿罪证被毁而更加肆无忌惮,表示要借科考培植自己的势力,与纪晓岚对抗到底。
3星半。
没第一部好 就酱~
还是同一帮人,真的很没劲
其实我忘了有没有看过第二部的
只要能赚钱
补
袁立
明显比第一部把和珅写的傻多了,搞笑
果然后宫深似海,莫愁姑娘自此消失。
笑一笑嘛。
剧情差点崩了
洗白剧,编剧和导演是某少数民族吧?
我是追着看全的人
经典。
长大之后重温,发现好多群口相声对口相声的段落
虽然bug不少有些地方也是非常好吐槽,但这个系列的电视剧剧本还是很有意思的,虚实黑白真假冲突频现又不漏痕迹仿佛从未发生。为这个多一星。最近找来好多古早电视剧当下饭剧看。
童年记忆
辫子戏三人组张国立张铁林王刚
有趣。
欢乐的铁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