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得来说,情节和大部分的美试电影,没有多大的区别。
剧情简单,通俗风趣。
主人公开始的失败生活。
对手总是那么完美,拥有一切。
最后主人公总能战胜对手。
这个情节,不知道出现过多少次。
但是,这个不是重点。
重点是,电影讲述的是小人物的生活,经常遇到困难,有时候会一团糟糕。
即使如此,我们依然要做到。
相信自己,相信朋友,相信生活。
剧情很传统,内容很单一,但是总能给人很温暖的感觉。
这样温暖的小电影,还是非常值得一看。
还有,里面的插曲真的非常好听。
都是比较流行的,出现的环境也非常的合适,对于爱听歌的人,也是一种享受。
有点污的美国式鸡汤喜剧并不是我的菜,可能因为身边几个朋友都做了妈妈,所以推荐给她们看,结果却引起了一场集体倒苦水。
和美国妈妈一样,中国的妈妈们也面对着各种各样的挑战……我的女朋友以前也是个潇洒爱美的人,出门必须把自己收拾得很妥帖,但是现在出门不用说收拾打扮了,连画眉毛这件事都放弃了(无眉星人都懂的)。
曾经我们的话题总离不开化妆品护肤品衣服鞋子,但是现在话题都是孩子孩子孩子。
为了孩子,她每天辛苦工作,因为一切的生活都离不开钱;她学习海淘奶粉和各种营养品,因为更省钱更安全;我们从每天联系聊天变成偶尔小孩睡着之后抽空谈两句......在我看来,她真的已经做到了最好,换我,我可能无法为了小孩全心全意付出,然而,她告诉我,她会收到来自她妈妈和老公的指责,指责她是个坏妈妈,因为她偶尔玩手机,甚至指责她太会花钱,哪怕她买的东西都是给她女儿用的。
她的老公,因为准时上下班、大部分钱用到小孩身上、上下班空隙偶尔抱几分钟小孩、偶尔换换尿布冲下奶粉,被称为一个“好爸爸”;而她,准时上下班、大部分钱用到小孩身上、上下班空闲时间几乎都在照顾小孩,就因为偶尔玩一玩手机或者给自己买个护肤品衣服就成了“坏妈妈”。
而她自己,甚至会因为偶尔的偷懒而感到愧疚,似乎不为小孩奉献一切竟是种罪过。
也许可笑也许可悲,整个社会都对“妈妈”这个角色特别苛刻,更可悲的是,“妈妈”所受到的苛责大多数来自于女性甚至自己😔
《坏妈妈》:套路时髦用语,影片污力不小。
如果以男人来做主角,叫做屎尿屁,那么用女人来演绎,那便是污骚萌。
影片中,以米拉.库妮丝为首的三个女人迫于糟糕的家庭生活,大开黄腔,很大程度上让处于这种情境的女人得到压力释放,而男人们相信也会看得前仰后合。
当然,影片不会输出错误的价值观,越到最后越显得诚恳,这世上根本没有一位好妈妈,只不过是没有更糟糕而已,谁都是在学习中,就算再不济,孩子们也都能健健康康长大。
另外,环球公司不愧有多家唱片公司,美国公告牌单曲排行榜的热门流行单曲,随便摘着用!
说实话豆瓣评分这么低还有一点点失望,我觉得影片评分是在于它有没有很好表达它所处的类型,比如科幻片就应该是酷炫的场面,光影交织什么的;古装片就得有宏大的场景,宏伟悠扬的纯音乐BGM什么的。
说实话,我觉得这个挺好的,看过之后让人有过几次捧腹大笑,电影也不遗留一些失望沮丧遗憾的负能量,看完之后我不一定会过段时间多看几遍,但是我看完这一次时心情真的是很舒畅我觉得看一部电影有获得就行了,就已经可以让人满意了。
况且主题也还好啊,看简介好像就是个爆米花,但其实情节还是一点都不俗套的。
看书看的脑壳疼就想着吃饭的时候看个喜剧片放松一下,直接在网站喜剧电影分类找,一下就在主页看到了这部《坏妈妈》,看完之后真是觉得,这种片子用来放松神经再合适不过了。
电影开头可以说是看的让人无比恐婚,然而这种风格只持续了不到三分之的时间,整部片子就开始在各种搭配着神级配乐的疯狂场景中颠覆着观众的三观。
虽然片中有不少低俗的黄色笑话,有些台词也让人觉得很三观不正,但整体来说确实做到了在兼具搞笑的同时增加故事的内涵。
个人非常喜欢卡拉这个人物,虽然她整个人放荡不羁的让人觉得疯狂,但是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她的人物形象开始显得愈发真实,甚至在一些片段完全盖过了主角的光环。
片子里最触动人心的一段台词也出自这个看似疯癫却饱含真情的“坏妈妈”之口:“Amy,这个竞选无关,你给我坐起来。
这是要跟伤害你宝贝女儿的婊子对峙。
现在你就想坐在这放任格温多琳(也就是前句里那个伤害了女主女儿的婊子)轻松当选?
去他妈的!
你要像小阿波罗克里德一样重燃斗志,你看着格温多琳的眼睛对她说,你可以对我为所欲为,我不在乎尽管冲我来,但如果你他妈敢招惹我女儿,我一定不会放过你。
我会在操场上追着你打,在食堂追着你打,甚至超市停车场追着你打,但是我绝对会为我女儿讨回公道,因为我他妈是个会永远保护自己孩子的母亲。
(这句原句为because I am a fucking mom,and we protect our young)”个人还非常喜欢的是片尾几位主演和自己的母亲一同亮相拍摄的那段深情告白,真的是看着看着就被感动的一塌糊涂,只想冲回家扑到自己妈妈怀里。
总而言之,这部片子虽然在立意以及一些关键情节的过度上处理的不够好,作为一部主打搞笑的喜剧片可以说是做得不错了。
不过因为里面很多情节实在是过于少儿不宜,还是不推荐未成年人看这部电影。
尽管这只是一部爆米花片,但我愿意把它当做小小的女权主义电影,这世界有多少女人从小被这样洗脑,你是一个女人,你就应该做家务带孩子,你应该把全部都贡献给家庭,你只有工作劳动的义务,你没有享受的权力。
你又要工作养家又要带孩子做家务,你忙得连口饭都吃不上,而你的丈夫却要抱怨你没能让他“性福”,你偶尔一次没做早饭都要被孩子说是“玩忽职守”,拜托什么时候做家务就是女人天经地义的工作?
你偶尔去外面吃个饭、泡个吧、看个电影都被认为不是好女人、好妈妈,凭什么女人就只能付出,不能享受生活?
EngageRing音乐:DJOKAWARI;EmilyStyler-Restore全片我一直怀着一个问题在看。
难道这些就是女性自诩的女权主义么?
凭什么让女性在家带孩子,而男人在外摘花惹草?
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人口,那么,这批人需要吃饱、穿暖。
有欲求,经济发展,环境污染,社会压力增加,人类社会阶层割裂,经济倒退,地缘不稳定,紧随而后的不可知未来世界需要悲观主义者跳楼的情况已经酝酿而成,那么是什么让这些女性在有了丈夫和孩子之后还想着追求那些理想中的自由呢?
要自由,为何结婚?
主题完全不知道凸显在哪,最后在家长会的选举中的一番演讲也是让人反感,很不喜欢这样的调调。
虽然我不反对女权主义,可是我极为反对假借女权主义反而自我分裂各种双标的女权主义者,这样的人正在混淆大家的视线,拿性别对立为引线,转移大家的矛盾点与注意力,用心大大滴坏。
反正看到了就要注意,不能被带着节奏走,需要冷静思考一下。
我们到底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不需要的又是什么。
处在纷扰的外界中,也要拥有独立思考的立场。
鲁保罗有句名言:如果你不爱自己的话,你怎么能够去爱别人?
(If you can't love yourself, how the hell you gonna love somebody else)本片女主角Amy之前的生活就属于完全贡献自己去爱别人这种类型,幸而随着剧情的推移,她学会了爱自己。
全篇大概分为三个阶段。
1 全方位贡献型妈妈早上送孩子们去上学,白天上班,下班接孩子,晚上还要辅导孩子功课,顺便做一家人的早饭、午饭和晚饭。
不仅很累,而且家人也并不感激她的付出,丈夫还出轨了。
2 享乐型妈妈一个人安静地边看报边吃早餐的时候把老板骂了一顿,给孩子们买现成的食物做午餐,和闺蜜们喝香槟下午茶,带女儿做SPA。
虽然很爽,但是丢了工作,也和家长理事会主席结仇,女儿被足球队除名。
3 自爱型妈妈和已经毫无感情的丈夫离婚,竞选家长理事会主席,让儿子学会独立自主,帮女儿重返足球队,老板跪求她回来上班,不仅工资涨了一倍,还与更棒的人展开了新的恋情。
整部电影都很轻松欢乐,笑点不断,虽然主题是稍微有些老套的“没有人是完美的”,但是这部电影从向来就被强调需要对家庭“无私奉献”的母亲的角度,来阐述“没有母亲是完美的,母亲也会犯错,也会觉得累,也会有脆弱的时刻”很多人喜欢把女性定义为妻子和母亲的角色,却完全不会想到无论什么性别,首先这是一个“人”,有喜怒哀乐,而且并不完美整部电影可以总结出两个非常重要的观点1:一个人,首先要爱TA自己,然后才能够爱TA的家人2:如果一段婚姻不再合适你,不要试图挽救已经死亡的感情,离婚将会是最好的选择
整部电影无功无过吧,前面还挺真实的。
说几个点:1、孩子的功课又要工作又要管孩子。
都不省心。
尤其是男孩子,测验不及格,老妈都快哭了,对着儿子讲:“可是咱们复习很用功啊” 意思是我觉得都复习到位了,你咋还不及格?
还要我怎样啊?
2、孩子的一日三餐:每天都要准备,看似简单,但是长年累月没那么容易的。
有一次妈妈直接就说你们自己想办法吧。
还挺真实的,现实里这么做的应该很少,但是看到这个剧情还是深有体会。
3、瘫痪的老公看似糟心、可没有之后生活更难了。
老公不挣钱,也不帮忙带孩子,做家务,可是真的离婚,妈妈又多了好多任务,以前勉强维持,现在彻底不行了。
老公这东西就是看着没用,实则还挺有用,很糟心,可是为了家庭为了自己忍着吧。
4、闹心的家委会家委会一堆工作,没事就被拎出来磕碜,中国现实里应该对应的是孩子的老师、班主任一类的。
没有也不行,人家管着孩子呢,不然你会管?
你管了孩子谁给你挣钱??
中间跟家委会斗争那段儿属实没必要了,剧情也不合理,现实里也不怎么发生,可是作为爆米花大电影,剧情必须要有冲突、人物之间也必须有很深的外在纠葛,不然不就成《82年的金智英》了吗?
很多观众、尤其是没当妈和男同胞们根本看不懂,不明白这些事有啥难的?
有啥好抱怨的?
能理解,最后几个妈妈们让男同胞们承担了一部分家务,这个看点还挺爽。
编剧们用心了。
爆米花电影很难把这么深刻、无趣的社会问题拍出来,在韩国拍出来被骂了,所有人对此应该习以为常,并且不能说也不能闹、还要引以为荣。
有些改编也能容忍。
这种电影现在越来越多了,以后会越来越好吧。
艾咪外表看起来光鲜亮丽,有美好的婚姻家庭、品学兼优的孩子,还有稳定的工作,生活看似完美无瑕。
她总是把家庭放在第一位,但要维持美好的家庭生活令她备感压力,幼稚的丈夫和挑剔的孩子,她早已受够每天不断为家庭操劳付出;还有工作的主管更让她耗尽精力,元气大伤;还得被其他妈妈们欺压,精神濒临崩溃。
忍无可忍的她决定断开家庭、抛夫弃子,揪她两名人妻闺蜜一起摆脱家庭,展开一场“醉后”之旅,狂欢整夜,不醉不归,享受睽违已久的放荡生活。
放纵快活、狂欢畅饮享受婚后丧失的自由,但这场冒险之旅却极度失控。
看过之后反思:我们是不是也像影片中女主角的孩子一样,对妈妈的付出太过于习惯,以至于认为她为我们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而不懂体会妈妈的难处,也不会体谅她。
竟然是华谊兄弟的xswl 挺好笑的233前一天还在看Veronica Mars结果这里面的Kristen Bell恍恍惚惚
绝望的主妇电影版么笑死我了😊
好坏蠢妈大联合,踢跑坏老公,教训小屁孩,疯癫浪荡放轻松。Kristen Bell的连衣帽人类penis演示应该能入选年度最佳段子。最后的母女访谈太加分。人人都爱真性情坏妈妈讨厌假惺惺完美妈妈,又一部预测了2016年美国大选的片子……
两星半,不够深刻,情节处理太过草率,一切都是顺理成章地在发展。整部电影都不如最后部分的采访有趣。
米拉库尼斯真是美!撩汉指南,嗯可以借鉴
好看是挺好看的 但是剧本太单薄了
起起伏伏太简单了 人设非常Stereotype 一种爽剧写法
女孩子呢,不管是在高中念书还是为人妻母,都喜欢撕X
传说中的R级,其实镜头还好,就是某些对话的台词有些over。尤其是那个特别彪悍的妈妈,倒是喜欢她的简单粗暴,尤其有一段劝女主时特燃。Kiki很漂亮啊,结尾采访时发现她跟她妈长得一样美。教育这个事,我想也是永无止境的,没错。另外,女性经济独立很重要啊。
好久没看到女性角色数量远远超男性角色的电影了,不过,作为亲情电影,在《坏妈妈》的观影后没有激起我想要自己孩子的欲望+想念远在家乡的母亲,可见电影在这方面的描述还是挺浅显;作为R级喜剧,也只有前半段的部分情节狠狠戳中我的笑点;然后,《玩命直播》和《坏妈妈》的插曲没一首听过;整体还行。
浪里个浪···
Girl film but it's okay.
香港的译名更吸引人
好垃圾的片子啊,竟然看完了。
两星半,有点陈词滥调的说辞喜剧,全世界女权,看不惯..
Kunis接片的品味有待提高啊
不算好看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家庭职场两不误的妈妈们真是全能超人! 母爱怎么看都是温暖和伟大的 和孩子们的冲突摩擦看得无比揪心 然而又有epic party scene带活气氛 苦闷妇女和海量酒精的组合要上天哈哈! Mila Kunis真心美!
典型轻女权爆米花电影。有爆笑,有污力,也有辛酸。每个老妈都有累的时候,但老爸不也是吗?[赞]米拉脸已经有点垮了,稍浮夸的演技倒也配合剧情;美眉校探也从校花升级演妈了;透明家庭的知性拉比突演满口粗话的男人婆,吓一跳,制造大部分污点;黑客帝国里超级酷的史皇嫂已枯瘦得认不粗了。最后采访赞
鸡汤式辣妈很酷,但依然不想生娃,因为鸡汤毕竟不现实,社会对妈妈的标准真是太过苛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