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兰姨的案子觉得终于精彩起来,本来还觉得为什么在兰姨母子身上放这么多戏,虽然挺感人也挺有现实意义,没想到平平无奇的兰姨身上引发一宗悬案。
不过还是觉得有漏洞啊,两个儿子怎么也有年龄差的吧,在验DNA对比时没有发现这种问题吗。
而且刚好两个儿子都有智商缺陷,我都差点要怀疑是浩仔杀了麟仔来个换子疑云了……king和高sir都有点童年阴影的感觉,因为自己害了亲人,同一部剧里出现两个人而且都是主角这种际遇是不是太密集了点。
其实谭生演的不错啊,回忆自己害死姐夫时的表现还是挺到位的。
至于对犯人凶,警察也没必要对犯人温情脉脉吧,我觉得他的表演没问题。
论文还没写完,这部剧倒是先看完了,罪过罪过。
没看剧之前,我的b站首页就全是各种吐槽法证4的视频,各种批评都有,什么剧情拖沓,什么太高科技用iPad破案等等。
很多人都对法证系列有一种情怀,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吧。
抛开情怀不说,我觉得这部剧算是比较中规中矩的,不是特别出彩,也不算烂到没眼看。
三星给整部剧,多出的一星给我喜欢的演员。
其实这部剧要是改名叫《高安寻妹记》,可能没这么多人骂,或许还会被赞主线鲜明。
先谈演员吧。
黄浩然我不算陌生,至少看过他两三部剧,对他那一身肌肉印象深刻,我觉得他演警察比较合适啊,谭俊彦跟他比起来简直是文弱书生。
他真的有一米八吗?
他的脸总让我觉得他不高,百科上说郑希怡一米七一,但是在戏里经常跟黄浩然差不多高,难道她的高跟鞋七厘米以上?
高安这个角色,小时候是比较温和体贴可爱的,但是因为那时候忍不住哭破坏了脸上歹徒留下的指纹,所以他就决定再也不哭了。
确实,长大后的高安,跟处了五年还是出轨的女友分手了,心里再难过也没有流泪,只是默默把前女友睡过的枕头收起来,一个人睡着曾经的双人床。
高安这个角色写得还是可以的,性格的形成原因交代得还算清楚,长大后的高安,冷静,专业,通情达理,擅长安慰他人,但是自己有心事却不会向他人诉说,也不能流泪,只能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自己躺在床上消化。
这种人设,演好了就非常有魅力,演不好就容易面瘫。
高安不是没有情绪,只是压抑了自己的情绪,他压抑的情绪不能用太夸张的表情表达出来,但是可以靠眼神和一些小动作表现。
黄浩然在眼神和微表情方面的演技不太行,内心戏的时候显得很僵硬。
我对郑希怡的印象还停留在08年的《秀才爱上兵》的陈细妹,后来就一直没再看过她的戏,我查了下,她后来都是在内地拍戏,我很少看内地剧了,不查都不知道她演过那些剧。
她出场的时候我还蛮惊喜的,虽然她一开始跟黄浩然很恩爱的样子,但是交往五年还没有结婚的打算,再加上我深知TVB“开局情侣结局必分定律”,所以我看他们秀恩爱的时候真的很难受,再怎么恩爱也撑不到结局的。
果不其然,莫妮出轨了,还是出轨患了绝症、时日无多的初恋情人,即使有心理准备,我还是想痛骂编剧一顿。
至于陈炜跟路易斯那对,我也早就猜到肯定会分,只是没想到过程这么惨烈。
我真的觉得陈炜的角色看似女强人实际上心思好单纯啊,防火防盗防闺蜜都不懂,还老是给机会让闺蜜和自己男友单独相处,居然还让闺蜜代替自己做男友的女伴,我真的服了,这种送羊入虎口的事也能做得出来,也太相信人性了吧??
而路易斯对自己的下半身也是过于自信,再熟识的异性也要注意避嫌啊,尼玛的你女友不懂事让闺蜜代她做女伴,你自己也见色起意没有拒绝,睡完才知道后悔,立马就想当什么事都没发生跟QUEEN求婚,害。
还有什么“419必中定律”、闺蜜抢男人的狗血戏码,真是看了想快进。
唯一可以看的就是陈炜的演技了。
谭俊彦我是第一次见,觉得他没有男主的气势,存在感比不过黄浩然,虽然可能他的戏份比黄浩然少,但是群戏的时候,他的存在感真的好弱啊,好颓废啊,让我觉得他呆头呆脑的。
《金宵大厦》让我喜欢上了李施嬅,没想到我看她的第二部剧就是她的离巢作。
李施嬅的演技在这部剧里算不错的,亲手解剖秋姐的时候忍不住流下的泪太令人心疼了。
因为重拍的关系,整部剧看下来,感觉闻家希的戏份比徐意还多一点。
讲真,我觉得李施嬅跟黄浩然比徐意配啊,徐意喜欢高安还是看得出来,但是高安什么时候喜欢上徐意我真的搞不清楚,结局都快求婚了,我真是摸不着头脑。
待续。
夏日消暑剧 法证先锋IV 之 潇洒背后 重案组郭辉煌(King 国王)与高靖的坚毅神勇 ,法证组高安(go on?)与水慧明(Queen)的严谨缜密,法医组闻家希与湛庭(暂停?
)的细致专业,为观众展开的是一个又一个快节奏的侦破故事。
因被不少观众视作警匪片一类,因而观感与口碑麻麻。
而我的睇法不尽相同。
我看见的,是在警匪较量的背后,是每个人在专业工作态度,和潇洒身姿的背后,不同的人生际遇,不同的心路历程。
有失落、有遗憾、有内疚、有苦痛、有愤懑、有无奈…… 高安,既有因妹妹被拐而造成的自责、有寻妹过程的艰辛,又有因蒙受爱侣的背叛,而产生的内心滴血的痛苦;是go on还是暂停,他给出了积极的人生答案。
《法证先锋IV》
假期前后把法证系列全部补完了,系列里最早看的一部其实是第三部,差不多是出的时候同步看的,系列是3124这样的顺序。
以下吐槽:首先是大家骂得比较多的案件剧情:法证系列我觉得也不算TVB刑侦剧里特别经典的吧,案件硬伤蛮多的,主要是科学考证的元素比较吸引人。
所以法证4难看最主要的原因感觉不能怪案件不够精彩。
其实法证4单看每个案件,不说多精妙绝伦,案件本身和前几部水准没有差太多,也不乏抑郁自杀-医闹报复-贩毒骗保这种多个案件一环套一环,也有现实社会意义的案件,但是叙事方式太差太差。
跟其他吐槽一样,破案靠凶手自爆,证据靠巧合。
在第四部里法证人员感觉就是测测这个成分,刷iPad,报一大堆的化学成分名,自己给一大堆推理(你是法证又不是警察你瞎推理个啥?
)。
“法证”这个核心元素,根本给不到推进剧情、甚至案情的作用。
好的将“法证”元素融入案情的,参考第一部第一案,多具尸体凌乱的现场,在警察还没有头绪发生什么事情的时候,靠法证来对现场的各种血迹和痕迹做鉴别梳理,初步还原现场发生的事件。
然后这部大家身份定位也很模糊。
系列里三个核心的部门,法证、执法(警察)、法医。
1-3这些人员观众都可以很轻松的辨别各自是拿个部门的。
就算 就算 演员演技差,演的不像,从妆发造型也可以努努力吧...陈炜李施嬅朱晨丽甚至主线外的演员各个都穿着差不多的衣服、化着差不多的妆容。
我肯定不是唯一一个看到第五集还看不清楚谁到底是干嘛的。
妆容造型再分不出来,从地理环境设置也可以吧...1-3,三个部门的工作环境分别很明显,而且很有标志性,即使人不出现在场景里也可以辨别出是哪个部门的。
4里每个办公室都泛着星球大战般奇怪的蓝光,还动不动大家一起开大会,或者串门各说各的。
前面三部其实都有很明显的前辈、后辈的设定,尤其1和3。
戏外的现实层面来说,需要老带新提拔新人。
戏里新人的部分1)轻松一些的剧情环节缓和本身紧张的气氛;2)最简单的character arc,职场成长。
第四部完全没有,一出来每个人都是精英,也没有生活化的台词,各个都是在背台词说完拉倒。
然后到人设部分。
天呐这个剧这些角色,真的有人设吗?
每个人出来都是我好冷静,我是精英,感觉都是说台词的机器,完全没有自己的性格。
说到前几部的主角和配角们都很有个人特色的,小柔的飒和正义感,有时有些小冲动;madam ma在飒之外的缜密的审讯手段和私下的敏感;汀汀就不说了,很突出的天真烂漫但能看到工作上的认真和成长;第三部的主角们(尤其两个主要警察角色)有点工具人了,但萧正楠陈茵媺这组从性格人设到感情发展都很有自己的性格特点。
法4的几个人,真的说不出来有什么性格特点...陈炜、李施嬅、黄浩然除了工作冷静以外有任何别的性格特征吗?
几个女主,包括郑希怡各个都是业界精英女性,追求事业,他们几个之前真的没有任何性格的区别。
朱晨丽、谭就是办案工具人,尤其小妹,真的完全想不到她任何的性格特色。
甚至单说李施嬅、郑俊弘两个人,在1、2里各自饰演其他的角色,刚仔不说了大家很熟悉,性格说出来特点也很明显,连李施嬅在第2部的单元里的李荞是个性格人设、角色复杂程度都比闻家希高出不知道多少倍的角色。
从人设就牵扯到CP、感情线的部分了。
因为人设的简陋,显得感情线的内容虽然很多,但都非常空洞,两两配对的毫无必要和联系,看不出任何一对CP之间有什么化学或火花,都是纯属硬塞。
弹幕有个“分猪肉式感情线“,说太对了。
所有的人都像是一锅大杂汇里,随便挑出来的两棵菜配一起,反正大家都认识,都是“好朋友”。
CP线高安和莫妮克奇奇怪怪,说实话30集的体量,monique这个角色毫无存在的必要,和剧情也几乎没关系,她的那单个案一不是很重要,二换随便一个女角色做这个单元受害者都能说通。
和徐意更奇怪,当然是有补拍的原因...(这个补拍,汤换黄心颖这件事从现在现实中的事情看来也是挺好笑的)但他俩完全不搭。
而且一开始为啥会设计徐意一个记者做第一女主....?
不是法证先锋吗。
king和queen,前半段毫无铺垫,两人完成任务式的突然开始互有好感。
Queen前男友这种style怎么会喜欢king这种......最后不想在一起的理由也硬扯,非要拖剧情时长。
家希和Stan,算是发展感情线比较多的一组了,但他俩也互相看不出CP感,闻家希一副被身边人赶鸭子上架硬答应在一起的。
最后一组小妹和湛霆,纯纯快到结尾的地方硬凑。
如果我来分猪肉,高安搭闻家希明显好很多,Stan这个姐姐前男友的身份按在高安身上也完全ok。
徐意一开始住进king家里,我真的觉得这俩是一组....King和徐意、和小妹,都比和Queen一起cp感强吧。
Monique和Stan,完全可有可无的角色。
连着感情线和每个演员表现一起说吧:黄浩然:我觉得他颜巅甚至演戏的感觉巅峰都留在2000年代初混电影圈那阵了,《新扎师妹》《猪扒大联盟》至少感觉是个挺活泼的帅哥吧...来TVB之后我真的没有觉得他任何一个角色特别好的。
他来演法4是挑大梁的,其实他在法4的年纪是跟欧阳在1-2、黎耀祥在3出演的时候年纪差不多的,但他真的...完全没有一个很有社会经验的部门头的感觉...只是像一个面部衰老的但还没有社会经验的不成熟的人。
脸部也真的很僵硬,感觉一点表情都做不出,一些和妹妹相关需要情绪爆发的情节我都不理解他表情怎么能这么淡定,一点表情都没有。
郑希怡:不适合演戏,算了吧李施嬅:算是第一女主了吧,矮子里拔将军,属于相对还可以的了......这角色也没啥好发挥的,表演的空间远远不如第2部里的单元配角。
陈炜:美女虽然老了,保养的还可以,还是好看的,普普通通。
自己相关单元几场戏情绪还可以吧。
谭:其他的剧不说了,这部其实还行。
虽然审讯的戏很多人觉得装B,但其实如果这部分再夸张一点,或者他表面性格在吊儿郎当一些,甚至都还能给这个剧人设增加点多样性和丰富程度。
朱晨丽:一般般,工具人角色,打戏虽然挺拼(不知道是不是本人),但看着就真不太像警察madam。
汤:ummm....演法类似一些tvb硬捧的小花早年间演法(杏儿嘉欣.....)还需努力吧当然演的最好的还是单元剧里那些配角,尤其大家熟面孔们。
大部分都是无聊的感情线,真的可以宅家一边办工一边看,不紧凑的案件发展真的拉不走我的注意力,谢谢这部剧让我更认真工作。
虽说是主讲法证的职业剧,但前面三部都非常突出法证、法医和警署之间的完美关联及配合。
就算是支线,还记得第三部中布Sir的原配妻子律师线,至今想起那场法庭对弈都能使我感到畅快淋漓。
而这一部的任何感情线目前看来都可有可无,好吧,就连主线队伍大部分人物都可有可无,就更别说支线人物、和狗血的感情发展了。
法4真的案件、剧情拖沓,而且太过巧合凶手都是主线人物身边的人,找起来真方便呀!
后面有几个案件破案快到令人咋舌,但快的原因居然是因为:没!
有!
难!
度!
——很明显能感受到编剧在努力的编写反转剧情,但好的反转一定会让人有拍案惊奇、恍然大悟的感受,但这部剧的反转简直让人跌破眼镜,不知道反转的意义到底在哪里。
溺死小姑娘的死因查一下肺中积水就立刻破案,效率真高!
但这种案情真的适合放进《法证先锋》这个大IP里吗?
让人无语。
所以并不是怎么拍我们都不满意,并不是慢也不行、快也不行。
我们想看的破案慢也好,快也好,都是想看其过程中对蛛丝马迹的取证、剖析,一次次在案发现场、或在新发现的现场、或在怀疑人身上,发现曾经忽略的细节,从中不但加深了案件的神秘感也使真相越或迷离或越或明显。
没错前面三部都做到了,所以看完的感受就是大快人心,次次破案后都会对法证这个职业佩服的五体投地。
法4看到现在,当主线人物们甩出各种各样的繁琐名词,并且无论多长、多浪费时间、多没有必要……都一定要说完,不但感受不到这些法证有多专业,而且只会让人感到啰嗦冗长磨磨叽叽烦的要死。
真的是为了这个IP再加上这个特殊时期实在无聊才追的,好了我去继续好好工作,啊不,好好“追剧”了。
时隔九年,《法证先锋4》终于开播了,从学生时代期待这部剧的我,在追完最新剧集后,实在忍不住吐槽了。
此剧给我的第一感觉便是,一群中老年一边谈狗血你出轨他出轨的恋爱,一边你一句我一句他一句结案的故事。
《法证先锋4》前几集故事还是很紧凑的,一上来便是米雪、谢贤等老戏骨演绎粤剧团接二连三的命案,剧团丑生靓少宝吐血身亡、艺术总监龙耀中遇刺身亡、剧团掌板黄立强遇害......案件关注点切入了xq、家暴等社会热议话题,整个案件总结来说便是一个女人因为另一个女人,诱导第三人杀人再嫁祸给受害人的故事。
其中,老戏骨们配角戏演的很是精彩,主演们的表现让很是糟糕。
撇开剧中的感情戏不谈,这部剧的破案过程,就是一个大笑话,让人忍不住发弹幕吐槽。
法证先锋,从剧名上看,案件肯定是以法证为主,重案组为辅,这在前三季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但在第四季中,每次命案,法证所占比重并不高,可以说是寥寥几笔。
第四季中,法证的鉴定较为前三季更加先进更加有科技感,这在剧中也有了很好的体现,宽敞明亮的办公室、化验室,先进的仪器设备等,就连开会,也人手一部pad。
作为观众,很是期待,高科技下法证的鉴定,然而剧中除了几个画面带过,并没有特别体现,没有像前三季那般一点点物证层层剥离。
剧中,命案发生后,法证过程大多都是几个画面带过,然后便是法证、法医、重案组开会,会议期间,一人一手拿着一部pad,然后一人一句推理,于是便推算到了凶手是谁,如何杀人,随后便是逮捕凶手,凶手归案后,这群人又聚在一起,一人一句发表下感慨。
这种破案方式,适用于《法证先锋4》中所有命案。
没有烧脑的案情排查、没有对一个个犯罪嫌疑人慢慢排出的悬念感、没有逻辑缜密的推理过程。
他们就开了个会,会上一人一句话,然后凶手便出来了。
其实,《法证先锋4》中所发生的几起命案,如粤剧团命案、小丑案、水泥童骨案、胶袋封头女尸案等,还是很有看头的。
但一定要对那尴尬的查案过程免疫。
当然,这部剧的重头戏已经不是案件了,而是错综复杂的狗血感情戏。
几乎每一集一半以上的篇幅在感情戏上,剩余时长便是案件时间,这也是为什么案件破的如此之快,是因为剩余的时间不多了,所以各位主演们恋爱之余抽空开个会,一碰头,凶手便出来了。
此次,黄浩然首挑大梁演法证部高级化验师高安,不管从气场还是演技上,都比欧阳震华、黎耀祥差了几个档次。
因为男主身份加持,剧中的他有三条线,一条是恋爱线,一条是寻亲线,一条是法证查案线,而其他主演们,只有两条线,爱情线+查案线,可以说,剧中大大小小的角色在工作查案之余,都在寻找自己的情感归宿。
为啥说剧中的感情戏突兀又狗血?
首先,男主和其女友各种恩爱十来集后,女友出轨,然后被绿了的男主化身圣母白莲花,约前女友聊聊他和她现男友的恩爱故事,此外,他与女三的感情戏在他还未分手前,便大幅度增加,被绿了之后,两人几乎都形影不离的对手戏,因为他的第二条线,寻亲线就是和女三一起的。
其次,剧中女二也被绿了,其男友和她闺蜜419后有了孩子,本来女二打算分手,但是在男友的各种深情祈求下,居然还同意和男的在一起,好在那男的最后死了。
但女二这条感情戏并没有结束,根据目前的剧情,她会和男二在一起。
一个queen,一个king,很搭。
作为女主的李施嬅,剧中她饰演法医,但存在感极少,感情戏目前才显端倪,是她已去世姐姐的男朋友。
其实剧中的感情戏虽狗血,但如果篇幅不长,这在剧中可以起到很好调节过度,但奈何这些感情戏篇幅太长且太水,破案几个画面就结束,但谈情却可以用几集去展现,实在让人无法接受。
在前三季中,主角们也有感情戏,但他们的感情戏穿插于剧情中,不显突兀,因为他们懂得适可而止,可《法证4》显然弄错了剧情初衷了,本想加点情感剂给该剧调调色彩,没想到料加过头了,不仅没保证破案和谈情并驾齐驱,结果一不小心,感情戏破案戏都翻车了。
此外,这部剧除了主演们的感情戏败坏观众口碑,他们的演技也十分影响观看感,尤其是饰演重案组高级督察的谭俊彦,他面无表情说台词的样子,比只会瞪眼的baby表现还要差,毕竟后者还有面部表情。
《法证先锋4》播放至今,口碑评分较于前三部差距颇大,网友们对这部剧大失所望也能理解,毕竟剧情不给力,主演们更不给力。
如果非要说出这部剧的几个优点,大概就是配角演技在线,部分案件的切入点很精彩,前三部中饰演梁小刚的郑俊弘依旧在。
从学生时代追《法证先锋》,如今再看《法证先锋4》,不得不说,港剧越来越不如从前了。
真的一点演技都没有,瞪起三白眼以为是凌厉的眼神,没有表情就是酷。
谢贤粤语显时也算有演技吗?好像一直也没有。
现在老到讲嘢都讲不清楚。
米雪最好看,但是周围的人都在尬,连他也觉得很尴尬。
剧情也是毫不吸引。
我宁愿重刷美剧也不想看。
我觉得七分也不值。
不喜欢不喜欢真的不喜欢。
不喜欢不喜欢不喜欢你。
第一个故事看完了,尬到不行了。
第四集最后一堆人聚在一起说风凉话实在看不下去了。
简直有病,一堆人说风凉话,巴掌不是打在自己脸上永远不知道疼。
卿姐独女被强奸犯强奸,法律不能给人公证,导致独女自杀,报仇不是很正常的吗?
这是固执,偏激吗?
难道卿姐女儿就该白死吗?
那个男孩杀死自己爸爸,可是还能有更好的解决方式吗?
报警,男孩妈妈就会说是跌倒的,然后再次遭遇家暴。
还有那个淑敏,完全没觉得她在教唆杀人啊!
只是说出事实而已,这样就会终生监禁了?
监狱编剧家开的吗?
法律编剧家编的? 看的气死了~~
从1看起到现在的4,说实在话还是喜欢欧阳振华老师主演的1-2部!
我欧阳胖胖的剧,非常经典了,帅气又有才华,演这类人才对我们欧阳胖胖来说简直手到擒来,我记得看陀枪师姐的时候,我就超级喜欢他了,有一种莫名让人信任的感觉,演戏说台词很好听,我是说粤语原因,好听,尤其在破案的时候听他的讲解,太舒服了,以前看他的陈小生觉得他一个胖子还当警察也不怕累死,可是他的确演的很多警察,而且都能演的不同,每一个角色让人都特别喜欢,演专业人才就会让人信任,演穷小子就真的很落魄的感觉,反正就是棒,已经没有更多的词可以总结他的
【法证先锋4】真想说一句:总算播完了。
这是一部万众期待的剧,但是这一次,让很多人失望了!
1.我觉得滤镜是一个很致命的问题,TVB剧带给我们的港味完全被滤镜搞掉,滤镜是一个很恐怖的东西,所以我觉得滤镜应当排在第一位。
2.冷冰冰的人物性格,冷冰冰的推理过程,冷冰冰的案后总结,冷冰冰的朋友聚会,甚至屋子的装修都是冷冰冰的。
欧阳震华、林文龙甚至郑嘉颖和第三部的黎耀祥和蒋志光,同样是推理案情和解读案情背后的故事,都会很自然的脱口而出对白,尤其欧阳震华和黎耀祥的设定是百科全书,但是他们完全不像在秀,而黄浩然就不一样了,他们就像是念台词的机器,咔咔一堆台词扔给观众去消化。
等到研究案情的时候就看到摄像机眼花缭乱的换这个换那个人,给你累的啊。
案件本身也存在问题,每次的案后总结,第一二三部几位主角聚在一起聊天直抒胸臆,有些案件的当事人你极可能去同情他,而这部的案件完全没有代入感,你发生了就发生了,和我毛关系没有,牵动不了观众的心。
朋友聚会更别说了,看到第10集你都看不出来谁对谁有意思,谁会和谁在一起,这是编剧隐藏的太深么呵呵。
郑希怡和黄浩然完全没有恋人的感觉,汤洛雯的女记者角色还稍微好一点点,陈炜气场强大自不必提,但是回想第一二三部,配角你都记得吧,法证部有哪些人,警局有哪些人你都一清二楚,这一部你能记住吗?
3.法证先锋实际是法证+先锋的组合,不仅看到法证人员对案情的巨大贡献,还应该看到法证人员尤其领头人充当先锋的角色,欧阳震华和黎耀祥都做到了,但是这部的先锋在哪里,我不反感高科技比比皆是,因为我们国家的法证水平确实非常之高,高科技也是潮流,但是你不能有了高科技就把“人”给忽略了4.还是回归案件本身,比如第一个案件,米雪和谢贤的师徒情,其实可以铺排很多,结果就是点到为止,不痛不痒,搞的两师徒貌合神离,没有机会再一一展示他们的故事,但这本该是这部剧该呈现的情节,如果不是米雪那力挽狂澜的演技,如果不是结尾一群小盆友和米雪的谢师之跪,这个案件扔大道上都没有人捡吧。
5.我很喜欢谭俊彦这个演员,不是白白净净的小鲜肉,很男人,但是其实这种剧很不好发挥,这部剧的魔力就是让每个演员的演技让你看着都觉得水了吧唧。
这部剧刚播几集就遭到了铺天盖地的臭骂,大家期待值特别高,毕竟TVB的刑侦剧没一次让人失望过。
周星驰说过,你给不了观众新鲜的,你就是没有创新,你就是干这个的。
#我的第134个剧评
看起来…没内味儿了…色彩偏蓝?还是画质升级?或是配乐太怪…
真的没那么好看了,感情戏太多而且很拖沓。
没看过这部剧的人恐怕永远无法想象会有多难看。这么说吧,爱的迫降难看到了我懒得标记豆瓣的程度,而这部难看到了我必须标记一下的程度。
剧情好扯,每次听到台词里隔几个短语就夹杂一个英文就一阵作呕。煽情大段大段,事后还来个座谈会来说教一番。唯一有意思的是看演员们玩数码。无聊点开看,后悔手滑啊。
浪费了我不少时间
单独看还是可以的
本来看评论没期待 但其实比法证23好看多了!谭和陈炜真的很配。小丑系列还是没有结束哦。
其实更喜欢的是以前港剧的那种色彩吧
明明案件都还蛮曲折的,取证探案的过程也算比较合理,但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不好看啊不好看!两集弃
这个滤镜不能忍……
还是这种剧适合我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靠情怀支撑……
2020.4.4 TVB迷,有TVB情节。就算猜到结局了也依然喜欢
开始很差,看到后来还不错,里面的女演员每个都挺喜欢,尤其高安的妹妹,超级美,我就只看脸评分,怎样🤷♀️
午饭剧
打着法证的旗号,前半部还挺娱乐,越接近尾声剧情越赶,而且最后几集硬是要将几名主角配给人,感情戏生硬,演员表情也尴尬。不好好查案,这是在干嘛呢?。。另外,结尾大伙还要一字排开Chok着去案发现场,然后又见小丑……制作单位真的不尴尬吗?
不好意思各位我有点儿情怀分稍微高点
最劝退我的不是这个神奇滤镜也不是尴尬演技 而是第四集结案的时候警察法证法医在一起用上帝视角俯视着这起案件的每一个人 高高在上的语气真的无语了 前三季我都找不出这么恶心的人设 办案就只剩下凹造型走台步靠炫技了吗?
滤镜真的太厚了,这剧居然6分。果然有个鄙视链?国内出品应该不足5分才对吧。这个一星是衡量于前3部,为什么?因为一集一半讲案子【空谈】另一半谈感情,我呸
我是要烦死这个郭sir了,不说话就带着有色眼镜看谁都是凶手,一说话就阴阳怪气冷嘲热讽,配上拙劣的演技看着更让人窝火了,他能不能提前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