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名就很儿童,这个片子的定位就是儿童吧?
但貌似导演既不想儿童,又不想合家欢,反而要拍爱情喜剧。
但说是爱情,里面的爱情显得虚浮(像偶像剧,胡编乱造),毫不感人;说是喜剧,却一点都不好笑。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电影中一直在争议动物表演是虐待动物,可是导演却又硬想说动物和人相处很好,男主们是在依靠(利用)动物圆梦——说得那么好听,还不是压榨动物来赚钱吗?
女主在公共场合使用枪支(虽然是假的)制造混乱,引起恐慌,尤其现场那么多小朋友,这绝对是寻衅滋事,甚至是妨碍公共安全的大罪。
打着保护动物的旗号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吗?
怎么也得判刑。
这个电影真是误导公众。
那下次谁都可以打着保护动物爱护自然的旗号制造事端了。
凤凰花是真的美。
在镇中心小学读过两年,校园里那棵凤凰树是最大的记忆,可惜早几年回去看时已经不在了。
动物表演在世界各地都越来越受到舆论压力,或许10到20年内就基本消失。
虽然动物表演能带给人乐趣,但这种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物)痛苦身上的行为真不值得提倡。
以后用VR满足大家欣赏马戏团的需要就好。
孔维怎么长得跟葛天一样啊,话说,嘴巴那么大,还有必要涂得那么红艳吗?
实在有点惊吓。
好几年前,有个老板请我去香江动物世界玩了一遍,然后让我编个动物与真人的戏。
想法很好,但项目死于大纲阶段。
尤靖茹的电影处女作是《沙漠之心》,影响有限,所以她更看重的显然是这一部跟刘青云主演的“中等成本制作”。
但本片的水准与大部分国产爱情片相差无几,要说有多烂,还不至于不能看,但看完又觉得浪费时间,就是鸡肋。
潘粤明是来打酱油的。
这个片子拍摄的时候,他还没有因《白夜追凶》翻红。
编剧之一王力扶,未成名前是天涯的常客。
导演邵晓黎我老记得他和一香港导演名字很像,原来也是获得过夏衍杯的人,但这个剧本写得真很一般。
摘要:《我的宠物是大象》拷问你是一个合格的主人吗?
文/芳菲小猪网络上,恶犬伤人的新闻屡见报端,有被咬得了狂犬病的,也有孕妇被吓到流产的……尤其是上下班的路上,看着小区里一坨坨的狗粑粑,特别是那些踩了狗粑粑的人,不知道心里有多恶心。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治理流浪犬的“行动”。
然而,每次有这样的行动,很多宠物主人们就不理解,甚至很抵触。
但凭心而论,又有几个养宠物的主人,真正做到了十全十美的关爱自己的宠物,百分百做到了文明养宠呢?
恐怕这个答案只能是“0”!
不管是小区路上的狗便便也好,还是那些伤人的宠物,其实归根结底,都是主人的问题。
这个世界上不会有不负责任的宠物,但多得是不负责任的主人。
因为我自己身边就有很多衣着光鲜的小情侣小夫妻,一腔热血的买了宠物,结果没过两年怀孕了,就把宠物抛弃了……这样的例子,真的是太多太多了。
不然你以为,满大街的流浪狗都是哪儿来的?
动物保护者们只会和打狗队较劲,却从来不想想为什么流浪狗滋生,归根究底,问题不在打狗队,而在那些所谓“有爱心”的渣主人。
特别是看过了电影《我的宠物是大象》之后,更加让我明白了一点,如果你不能像电影里的刘青云那样热爱宠物的话,就真的不要养宠物!
那是对宠物的不负责,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
只可惜,这样的人渣,往往都还人模狗样的觉得自己特理直气壮,理所当然,也是够了!
电影里的刘青云,是一个马戏团的老板,在这个呼吁动物保护,抵制动物表演的时代,马戏团的迟暮是迟早的事。
这一点,《我的宠物是大象》其实和火爆春节档的那部《疯狂的外星人》完全异曲同工。
耍猴的黄渤,一天赚的钱还不如公园里的水池带来的效益大。
何尝不就是马戏的现状?
而刘青云就更可怜,因为黄渤耍猴,猴子的成本比较小,有你吃的就有他吃的,也就是一口饭的事儿。
但刘青云的马戏团里,却是四只大象……光吃草一天就要1000斤。
开销之大,成本之高,是养猫养狗所不能想象的。
更何况,马戏团的效益不好,收入很低,再加上还有动物保护组织“捣乱”阻止演出,刘青云已经濒临绝境,被逼上了绝路。
可即便如此,他舍不得他的大象,像《疯狂的外星人》中黄渤舍不得他的猴子一样。
他们把这份对猴子和大象的爱,变成了一种习惯,甚至在他们的眼中,那不是宠物,而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
所以,刘青云只有周旋在债主,捣乱的动物保护者与觊觎他大象的坏人之间,夹缝求存。
目的就是让自己这几只心爱的大象,能有口饭吃,能活下去。
为了四只大象,刘青云自己活的人不人鬼不鬼,在很多人看来,相信刘青云是滑稽可笑的,甚至是蠢到家。
但对于一个把全身心都投入到“宠物”身上的主人来说,何尝不就是需要这样一份执着的傻气?
因为我们太聪明,太精明,所以我们做不了好主人。
猪姐曾经想要养狗好多次的冲动,结果都被理智压了下去。
因为我懂得:如果你连自己都照顾不好的时候,就不要养宠物,做不了一个合格的主人而养宠物,那都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人!
要知道,这个看似魔幻的故事,其实是有原形的。
没错,电影《我的宠物是大象》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刘青云的原形,就是一个为了养大象而散尽了亿万家财的人,他的事迹,其实很好搜得到。
所以,看到这里,我只希望有些人可以明白,养宠物,是一个需要投入大量金钱和精力的事情,如果没有做好准备,请务必不要入坑。
那是对宠物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
饲养宠物,早已成为现代人生活的组成部分,从常见的汪星人或喵星人,到升级版的蜥蜴、蜘蛛等,陪伴、倾听、守护……宠物已然成为人们生命中重要的灵魂伴侣。
而正在全国影院热映的《我的宠物是大象》,则更显脑洞大开和独树一帜,将动物园里最霸气的大象当做宠物,并巧妙地将中年人执着的理想与现实的抗争融入其中,简单的题材附以暖心的故事,形成独到的风格,呈现给观众一个五彩斑斓的美丽新世界。
《我的宠物是大象》,顾名思义,是部与大象息息相关的作品。
人到中年的齐伟,苦苦经营着一家马戏团,而马戏团里的明星就是几头大象,齐伟一直有个梦想,到更大的舞台上演出,并为之不断努力奋斗,但追逐成功的道路上总是遍布荆棘坎坷,以杰西卡为代表的环保人士,不断从中作梗,五次三番破坏马戏团的演出,齐伟不得不与杰西卡斗智斗勇,冤家路窄的对决开始了……
试想一下,把大象当宠物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恐怕没有一定的物力和财力绝对办不到,因为大象一天最少也要吃250斤干草。
出门也好,喂食也罢,绝对是件相当拉风的事。
饲养大象的想法颇有些异想天开,但影片中的情节却是那么的真挚自然、真实感人,尤其是人与大象和谐相处的温馨场景,以及照料大象时的点点滴滴,都极具观赏性。
说起来,影片的故事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成,这也令整部影片充满生活气息和现实意味。
片中,面对着来自生活的种种磨难,齐伟并没有退缩,反而是迎难而上,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自始至终坚守着自己的梦想。
齐伟这样的角色看似简单,却很是具有代表性,他的身上并没有主角光环,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普通人。
他也会焦虑,对未来感到彷徨和迷惘;他也会逃避,为躲债想方设法兼出谋划策;他也会执着,为登上舞台殚精竭虑、使出浑身解数……对他而言,大象就是希望和将来,就是自己人生拼图中最重要的一块。
整部影片的核心,就是中年男人坚持梦想的全过程。
说来,齐海的形象不仅代表他自己,更代表当下千千万万个中年人。
这样的角色很是具有吸引力和共通性,大银幕上齐伟不着痕迹的演出,对于大银幕下的观众而言,具有强烈的代入感,不光能从齐伟的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也能对照出生活的现状与理想的坚持之间的差距,更能带领观众进入到主人公鲜为人知的内心世界。
这样一部题材新颖、意味深长的作品,是由著名导演邵晓黎操刀,演出阵容上,汇集了尤靖茹、孔维、潘粤明、周知等实力派演员,而刘青云和林雪这两位老戏骨的卖力演出,更是可圈可点。
尤其是刘青云出演的齐伟与林雪饰演的老金,如同是一对“黄金搭档”,两人之间既有演技层面的碰撞,又有体力与智力方面的对决,不光承担了片中的不少笑料,更是成为影片里不可或缺的加分项。
《我的宠物是大象》,是一部看似荒诞不羁,实则意义深刻、值得深思的作品。
影片影现实的故事,巧妙地表达出中年男人的心声,既有对理想的憧憬,又有对未来的追求,一幕幕感人肺腑的情节加上一个个精心打造的场景,对当下的观众而言,尤其是中年观众来说,很是契合,这样一部题材鲜见的诚意作品,无疑更值得观众期许。
马戏团和动物园一直是我儿时的最爱,可以看到到动物,但是真实的动物,而不是关在笼子里的,真正的动物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所以应该让更多人去认识更现实的现状。
人不容易,动物不容易,谁都不容易,难的是选择坚持信念还是做出选择,在如此物质的社会里努力活出真我。
童年时光里天真纯洁的想法会映射到余生一辈子中的时光里,所以,关爱孩子的心灵比给孩子物质上的关怀更加重要。
大象终于还是飞了起来。
邵晓黎导演,李都出品,金哥策划,从周伟大哥的真实事件,到大荧幕上飞着的大象,五六年的时间,一个戏的背后,有多少人的艰苦付出,又有多少比电影里还精彩的幕后故事,观众不会知道。
但观众却可以感知到主创人员的用心,即使是一大拔非职业云南演员的跨界演出,也是充满“看点”。
终于在影院里安安静静地看完全片,百川兄说我都看得差点感动了。
小朋友的感觉总是很纯粹,虽然之前在北京晓黎的工作室看过两遍,但今晚却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触。
人生最难的事,是留住眼前人。
我们牵绊于眼前的事,忘却了眼前的人,曾经的梦想。
感谢晓黎的坚持,像老齐一样,坚持把梦做完,给所有云南的江湖兄弟姐妹们一起做了一个神奇马戏团,把大象当宠物养的梦。
平时大家说到宠物,最自然想到是狗和猫,最几年还兴起了养小鸭、小鸡甚至小猪当宠物的风潮,但总体的感觉宠物都应该是娇小呆萌可爱,谁也没想过也不现实把庞然大物的大象当宠物养,但电影《我的宠物是大象》中的男主角齐伟就玩了一把与众不同的爱好,过了个特殊梦想的瘾。
但齐伟养大象当宠物的经历和过程却很坎坷曲折,开始是无奈后来是享受再后来是痛苦纠结最后是不舍和放手。
与其他马戏团老板养大象是为了赚钱不同,本来经营着歌舞厅日子过得滋润的齐伟并不差钱,只是在机缘巧合下,帮忙一个贩卖大象的朋友解决债务危机,热心讲义气的他最终把自己套进去,背了一身债务,还剩下几头大象和一群人要养,无奈之下才走上了驯化大象表演挣钱维持开销生计的道路。
但大象表演挣钱这条路不好走,一方面没有固定场所稳定的客源,想进驻梦幻乐园却障碍重重,另一方面又面对保护动物主义者富家女杰西卡的各种阻挠,引发了一系列相爱相杀的插曲,最终大家终于达成共识,大象又被解救回泰国。
虽然爱好和事业破产,大家心有不舍,却又为大象回归家园感到踏实开心。
虽然这部电影有环保和爱护动物的人与动物感情线索贯穿始终,而且也是这部电影的表达主旨,但是故事设计充满了温情柔和,并没有像其他同类电影那样用很多虐待动物的血腥场面和各种武力冲突来凸显矛盾刺激观众的神经和思想。
齐伟和杰西卡看似开始立场对立,但大家本意都是爱护大象的,所以最终各种误会摩擦之后才能达成共识,嬉笑怒骂中默默传递出动物的呼声:“我们不需要人类的鲜花和掌声,我们只想回归拥抱大自然”,以一种相对温柔动人的方式传达保护环境珍爱动物的理念。
当然,围绕保护大象的几个男女主角之间的情感线索,对于丰满电影的故事元素也是很有必要的,但并《我的宠物是大象》没有刻意渲染他们之间的感情,更没有蓄意添加一些狗血的爱情故事桥段来吸引眼球。
警察前女友对齐伟的爱的表达是放手和维护,梦露对齐伟的爱是不离不弃无条件跟随和适时离开,而杰西卡对齐伟的爱是相爱相杀潜移默化的共鸣默契,不只是霸道夸张的小萝莉追中年大叔的老套桥段。
而齐伟这个角色之所以能赢得三个女的放心,不是因为这个中年多有钱多有魅力多能折腾,而是他在勇敢追梦想,这反而更能打动女人的柔软内心。
《我的宠物是大象》中演员的表现也是恰到好处。
有多年的演戏经验的影帝刘青云,驾驭齐伟这个角色,既有这个人设应有的特点,也有自己港式轻幽默的风格,虽然这个角色不像之前他演的港片中哪些角色那样需要多少爆发力,但他云淡风轻的表演也处处彰显了自己对角色恰如其分的表达和拿捏。
虽然偶尔也有调皮桥段,但电影首尾呼应的那两个画面,刘青云站在那,只是默默地注视大象,又黯然掉下几滴眼泪,不动声色却满满是戏。
演过《择天记》那个仙气飘飘七间的尤靖茹,诠释另类富家女杰西卡,充分挖掘了角色的内涵并尊重她,表达出了这个角色的执着和纯真,并无多少夸张的造作,让人觉得很真实自然,也能打动内心。
而孔维饰演的梦露,更是这部电影的一大亮点,她在剧中各种艳丽性感的装扮,时而是舞台上的主角,时而是齐伟背后默默支持的小女人,要么透露着性感的魅力,要么蕴含中年女人的温情,与横冲直闯的年轻女孩杰西卡是截然不同的中年韵味,靠着身体和眼神散发的魅力演戏,也能深入人心。
一提到大象,脑海中习惯性浮现出这样的形象:温顺的眼睛,扇动的耳朵,洁白的象牙,结实的四只腿……当然,最不容忽视的还是那庞大到让人有些畏惧的身躯。
养一只小猫或者大狗当宠物都是很寻常的事,但是谁又敢养一只大象作为宠物呢,换句话说,有谁能驾驭一只象呢?
电影《我的宠物是大象》这个名字挺特别,还以为真的存在这么一个成天没事溜着大象出去遛弯儿的等闲人,看了电影才恍然明白,此处的@宠物”二字或许应当意有他解:宠物,就是被无条件宠爱的动物,诚然,你不能把大象像一只猫咪一样捧在怀里把玩,但却能够付出相同的呵护与宠爱,电影中刘青云饰演的马戏团老板老齐,正是这样一个把自己的四只象视为孩子来宠爱的人,也正是因此,这个人物形象瞬间变得可爱而亲切起来。
和养猫猫狗狗一样,只有很多很多的爱是不成的,至少还要有面包使其免于挨饿,如果说有什么差别的话,那就是大象需要更多更多的“面包”,和其他小宠物显然不是一个量级的。
《我的宠物是大象》中矛盾冲突的最终来源,就是让大象吃到足够的象草。
一只大象一天能吃二百五十斤,四只象恰好就是一千斤,马戏团的生意远不如过去如日中天的时候,四只活生生的大象该如何供养?
于是,老齐就和刁蛮任性的千金大小姐杰西卡之间发生了一段看似荒诞不经,又令人忍俊不禁的奇妙故事。
“不怕少年多荒唐,就怕中年追梦想。
”海报上的这句台词像是献给广大中年人的一句警世恒言:别以为自己是能够虚掷时光的年轻人啦,别自己自己还输得起啦,别以为自己一个鲤鱼打挺就能从头再来过啦,人到中年,不管有多大的野心和梦想都应该收敛起来,看清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
但马戏团老板老齐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偏不信这个邪,他对于马戏团和自己的四只象都有着发自内心的热忱,怎么可能因为一点小小的经济问题就将跟随自己奋斗半生的好朋友们狠心抛下?
别以为马戏团老板就一定是毫无人性只赚黑心钱的坏家伙,老齐的发心和用意恰恰是源自对大象当作宠物的无条件宠爱。
当然,电影《我的宠物是大象》还是给了观众一个满意的结局。
也会有不舍的分别,也会有一些东西要放弃,但这对于彼此都是更好的选择。
就像电影中的大象长出了蝴蝶一样的美丽翅膀轻轻飞上了天,四只象和老齐都获得了属于自己最珍贵的自由,老齐的梦想也获得了成全,他可以放心地向自己的马戏团轻轻挥手告别了。
话又说回来,有谁能驾驭一只象呢,谁也别想驾驭一只象!
大象的未来,大象的自由,只能也只应该属于它们自己。
其实吧,我是一个和大象没啥缘分的人,去过那么两三次动物园,每次都完美错过大象表演,也没什么钱出国去泰国啊骑个大象什么的,记忆里自己唯一和大象发生关系,应该就是小学课本里的那篇叫做《曼谷小象》的课文了。
后来,接触过与大象有关的段子,恐怕就是听德云社岳云鹏的相声,调侃他的搭档孙越孙胖子以前曾经在动物园养大象——大象是越来越瘦,孙老师就越来越胖。
所以,听到有个电影名字叫《我的宠物是大象》的时候,还是很诧异的!
看了这部电影之后,也是百感交集,因为养大象这个事儿,还真不是一个能让人心广体胖的事儿。
甚至是一个让人家破人亡的事。
电影改编自真人真事,看了这部电影之后,我还特意去查了一下,原来还真有人喜欢大象,出于保护的目的来养,结果就是,几年之间,散尽上亿身家。
究其原因,就是养大象首先没有啥收入,其次是成本太高——就好像电影里刘青云养了四只大象,你是不知道,他们四个一天光吃草就得一千斤,这要换了我养,估计一天就破产了!
当然,《我的宠物是大象》这部电影可不是为了讲大象有多难养或者大象的产后护理这些动物学的冷知识,而是为了表达一个道理,那就是:不怕少年多荒唐,就怕中年追梦想!
就好像刘青云,他从事着一个夕阳产业,那就是马戏团,在很多人看来,马戏团应该是“狼叔”休杰克曼《马戏之王》里那样高大上的行业,其实不然。
由于大马戏需要动物表演,但现如今动物保护主义兴盛,对动物表演极度抵制,很多人喜欢跟风,结果马戏团基本都濒临破产。
很不幸的是,刘青云的马戏团面对着同样的命运,但他不光有一团的人要养活要吃饭,还有四头每天嗷嗷待哺的大象,你说这不是活该破产吗?
没办法,刘青云为了养活大象只能不断地借钱,最后债台高筑,中年人的崩溃,是从借钱开始的。
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却没有了经济能力,谁能不崩溃呢?
不过刘青云扮演的老齐还好,还有四只悉心照料陪伴他的大象。
也算是不会太寂寞,只可惜大象又不能吃,还特别能吃,刘青云只能闪躲腾挪,为的就是活下去。
其实,刘青云的处境,像极了现如今我们80后的这一批中年人。
上有四老要照顾,下有小的嗷嗷待哺,夹在中间忍受着夹板气和老板的责难,因为很多老板都知道,训斥一个年轻的毛头小子你很可能挨揍,但你骂一个上有老下有小一家人要养的80后,他绝对不会还口。
他们曾经是天之骄子,是光荣的独生子女,是股市里的韭菜,是被牺牲的这一代人。
电影里的刘青云有了一个HE,但生活中的80后并没有。
生活,比电影难多了!
我们能够理解,电影是在传达一种积极的价值观,告诉我们要想成功必须找对方向,努力奋斗,什么时候都为时不晚,哪怕你已经人到中年。
就好像养大象的孙越,其实他后来才改说相声,进了德云社,跟了郭德纲,才有了如今的人气。
中年人的崩溃,是从借钱开始的,但中年人的底气,也是从有钱而来的。
所以,努力吧,我的中年朋友们
本来《我的宠物是大象》是一部春日轻喜剧电影,当我看到两个女人的对话:“不怕少年荒唐,就怕中年有梦想”时,生了点感触,决定把它记下来!
在本周五上映的《我的宠物是大象》讲述了破产土豪老齐带领马戏团维持生计时,遇到动物保持志愿者杰西卡,两人从互斗到成为欢喜冤家的故事。
电影以鬼马幽默的风格表现出了马戏团生计的艰辛,以贴近生活的视角,以反虐待动物与保护动物为线索,轻松的展现了杂技演员和动物的生活情感,给我们再现了一幅充满别样风情的画面。
以往很多关于动物题材的电影中,大部以动物为主角,将动物虚拟化,要么讲述它们的忠诚与温驯,如《一条狗的命运》;要么突出动物灾难性,如《食人鱼》、《大白鲨》。
无论是弱化,还是强化,电影的故事与现实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相比之下,《我的宠物是大象》更贴近生活,符合现实生活的习惯。
归根到底,关于动物的题材一般来说更倾向于展现人与环境的关系。
《我的宠物是大象》里人物最大的特点是:每个人的命运和性格,你在现实中都很难找到些许影子,但是他们又是鲜活熟悉的存在。
这部电影的故事其实不简单,因为要阐述大象的来源、大象的生活、以及围绕大象现状的方方面面,仅是主角就需要一个丰富的系统的逻辑。
而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电影又铺开了关于马戏团的一系列话题,它没有过分倚重动物的因素去创造剧本,而是关照了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平衡着点。
随着情节的不断展开,又出现了多方视角,马戏团、民间动物保护组织、豪华游乐场梦乐园以及警察等人物的登场,让观众对大象成本、保养等问题生出共忧。
《我的宠物是大象》虽然讲的是普通人的世俗情感,但却是一个特殊团队,让我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马戏团生活,他们的活力与迷茫。
它没有用抽象或是理想主义去说教,也没有居高临下用道德去约束话语。
相反,它通过杰西卡和老齐的对比,让观众在故事进展中隐隐明白“什么是对动物真正的好”。
电影提炼了小人物的烦恼,但又有着脉脉的温情和原生态的对话。
比如,阿金痛斥杰西卡口头答应替老齐还钱,却迟迟不肯还,扯到老齐的行为,顺便又怼了一句:我们还没结婚呢。
言外之意,债主没结婚,债务人已经结束单人狗的生活了,上天是多么的不公平。
这样的对白,一方面起到了宣泄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达到了喜剧的效果,让聪明的观众发出智慧的一笑。
而集性感于一身的梦露,因为杰西卡和老齐陷入爱河,也流露出了感伤的情节,准备要离去。
她悄悄离开前,被一直暗恋的人发现,追到了河边,原来这些年的内衣小偷竟然是他!
御姐梦露对此事的态度,在嬉笑怒骂间颇有点江湖式的俏皮和诙谐,轻易化解了尴尬,让人感受到了调侃的幽默。
作为一部轻喜剧电影,《我的宠物是大象》注入了时代气息和新的内容,有高兴的,也有失意的,虽然讲的是马戏团的兴衰故事,表现的是周围的生活,但它渗透的是基本的道理,通俗不庸俗。
真正热爱一个事情,爱一个人,爱一个动物,你就要像一个战士一样付出全心去感受,而不是做一名只会喊口号的观众。
至于,老齐的梦想到底是不是养一头大象当宠物,我想显然不是。
他身上更多闪现的是责任心,对孩子们的责任,对动物的责任。
最后想说一句:养一头大象,真特马贵呀!
本片情节较好,故事内容连串有趣,主演表现的都很出众,值得看一看。
我的宠物是大象剧本原型取材自导演在云南昆明的朋友周伟用21年青春养5只大象的坎坷人生故事。
邵晓黎联合另两位编剧好友历时三年,最终创作出剧本。
《我的宠物是大象》讲述了当下我们的中国部分传统行业和现代文明准则之间的复杂关系,相信看完电影后会有更深层的思考与反思。
不怕少年多荒唐,就怕中年追梦想
还有这种惨绝人寰的电影?
你的宠物是大象屎。
我喜欢
片尾写全体人员抵制动物表演,但片子主题就是宣扬大象表演,贬低动保人士,以大象不表演就会饿死为支撑。实际上,马戏团老板、大象拥有者都十分有钱,出租大象到动物园一年赚几十万,只要开放进口他们敢把周边国家的大象都买进来。作为国家一级、CITES附录一的物种(禁止商业性利用),利用来拍商业性电影本就不合法,在片尾可以看到协助单位包括版纳林业局、保护区管理局等单位,这些意味着马戏行业是被国家支持的,只是在为舆论让步。
exm???
冲着刘青云看的,好怀念他演的“真心英雄""暗战"这片子跟 三枪拍案惊奇 有一拼啊!天啦,,这个片子如果不为赚钱 票房全部捐给公益事业就好了!哎,,,,,
『我的宠物是大象』乍一看刘青云领衔的演员阵容还是可以的,不过导演拍出的故事全程零散不知所云,最大的寓意就在于片中不停喊出保护大象保护动物的口号,剩下各种浮夸的桥段、尴尬的笑点、矫揉的台词让人难熬。【4分】
男主角演技没问题。里面所有女的都很做作。
但愿刘青云有拿到天价片酬
大象不会遗忘,但我们善于遗忘
感觉一般吧
刘青云你眨眨眼
精彩费拉不嫌多
我的宠物是大象乍一看很容易跟小飞象搞错,不过一个国产一个进口。标榜的是喜剧,但是却不太适合举家观看,确实有几个包袱,只是这个包袱只有成年人才看的懂。这部片子难得的是请到了影帝刘青云,我非常喜欢的演员,只是剧本的平庸限制了影帝的发挥。但是因为影帝的加盟加上可爱的小象和梦幻的马戏团场景,我还是愿意给这部片子及格分。
哎,刘青云没得演了,太没意思了。朋友很喜欢,他说就喜欢这种简单的电影。。。
很荣幸观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导演在场,分享了创作初衷,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有很多云南的元素,例如大象、西双版纳、罗平油菜花、昆明体育馆顺城大街都是在云南取景的。这部片子导演想要表达的更多是生活与生存之间的选择,但好多人没有看懂可能是因为故事线不够清晰吧。但导演还是有情怀的人,这个故事不是推崇宣传什么保护主义,更多的人生的一种经历的看法吧!支持本土电影支持关于云南相关的电影。
朴质认真的作品,看完后会仍然感动
北京,大银幕,还是要有梦想的,万一哪天就碎了呢。港片脑残粉表示就凭刘青云的港普,值回票价。
为了支持青云大叔必须五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