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岁月

Indigènes,荣耀日,بلديون,Days of Glory

主演:贾梅尔·杜布兹,萨米·纳塞利,罗什迪·泽姆,塞米·鲍亚吉拉,伯纳德·布兰卡恩,马修·西莫內,阿萨德·包伯,贝诺提·吉欧斯,梅拉尼·罗兰,安托万·夏佩,奥雷

类型:电影地区:阿尔及利亚,法国,摩洛哥,比利时语言:法语,阿拉伯语年份:2006

《光荣岁月》剧照

光荣岁月 剧照 NO.1光荣岁月 剧照 NO.2光荣岁月 剧照 NO.3光荣岁月 剧照 NO.4光荣岁月 剧照 NO.5光荣岁月 剧照 NO.6光荣岁月 剧照 NO.13光荣岁月 剧照 NO.14光荣岁月 剧照 NO.15光荣岁月 剧照 NO.16光荣岁月 剧照 NO.17光荣岁月 剧照 NO.18光荣岁月 剧照 NO.19光荣岁月 剧照 NO.20

《光荣岁月》剧情介绍

光荣岁月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44年至1945二战期间,一群阿尔及利亚的伊斯兰教小伙子应召入伍,被编入法国军队,参加对德国的反击战。阿布戴卡德( 罗舍迪·泽姆 Roschdy Zem饰)因通过军事理论考试而被授予下士军衔,在上级命令下带领同乡的弟兄们编进严厉的马丁尼兹中士(伯纳德·布兰肯 Bernard Blancan 饰)的队伍中。在首次训练中,矮小伙萨义德(贾梅尔·杜布兹 Jamel Debbouze 饰)在应对中士投手雷的考察时险些酿成大祸,幸好中士出手敏捷,反应神速,才让这批新兵幸免于难。在战斗中,这些新兵表现神勇,特别是下士,中士对他另眼相看。午餐时,出于对非洲士兵的歧视,食品分配极为不公,为了各种族士兵权益,下士不惜以下犯上,贸然顶撞了中士,两人是否就此结下私人恩怨?非洲士兵们的命运又何去何从?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之1964100分恋爱鬼噤声巡演转学生不能说的秘密逐爱银魂:最终篇东柱军人使命寂寞空庭春欲晚婚礼季第一季美国行动今夜一起为爱鼓掌一丝的纯情单反相机莫斯科绅士如果被关注那就完了孤芳不自赏死亡之域摩玉玄奇命运之夜——天之杯Ⅱ:迷失之蝶警部补大魔神校花朵朵宠上瘾卧底使命·火线追凶间谍过家家第一季萝球社明天也想见到你亲爱的第二季何塞孤独的美食家2022除夕特别篇

《光荣岁月》长篇影评

 1 ) 哪里是你的祖国?

故事一开始的时候,我几乎以为我走错了影院。

片头看起来不象一部法国战争片,而是一部关于40年代北非的记录片,还有那悠远苍凉的阿拉伯语歌声,虽然不明歌词,却会让人怀念起遥远的家乡。

那些包着头巾、穿着长泡、皮肤黝黑的阿拉伯裔青年热血沸腾地喊着:我们要去解放法国,我们要去保护我们的祖国。

我们要将她从德国人的手里夺回。

他们说着法语,唱着法国的军歌,发誓要用自己的生命和骄傲参加这场战斗。

我心里很伤感,也觉得寒意逼人。

这些青年人的父辈有多少是死在抵抗法国人的反殖民战争中的呢?

他们有多少得到了在北非的家乡中受教育、自由平等的权利呢?

他们当中有多少还记得自己的祖先原不是高卢来的雄鸡呢?

他们为了一腔热血,来到“遥远的祖国”。

他们就要为法兰西献出年轻宝贵的生命,虽然他们在此之前从未见过法国的土地。

这里的神和他们的安拉不一样,这里的女孩和故乡的少女不一样,这里的土壤散发着不同的气味,这里没有人愿意说阿拉伯语,甚至这里的西红柿也不是为他们这些非洲的“法国人”准备的。

当法国本土的战士坐上卡车准备开赴已经获得和平的巴黎的时候,他们却被送往意大利,更残酷的前线。

最后的那一战,我们不停地听到那神秘的歌声随着每一张面孔的消失而响起。

我想我大概明白他在唱什么。

不需要翻译,我也能够明白。

应该是这样的歌词:遥远的故乡啊,我什么时候才能返回你的怀抱。

那些青年啊,昨天还盛开的生命,现在已经凋零。

远方的妈妈啊,我什么时候才能返回你的怀抱。

我们啊,看那灵魂返回家乡。

 2 ) 光荣岁月――自由与尊严的伟大作品

这是一部不同寻常的影片,如果本着血腥与战争的话,那么也许此片会令许多人失望的,而且此片的背景已经注定这并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反战影片,虽然它讲述的的确是二战时期的事情,虽然它也表现出了战争的残酷性,但本片中对自由对尊严的宣扬是显而易见的,而且作为一个时代的揭示,此片也许更能表达出某种我们极力高呼的东西,那就是自由。

不可否认,《自由宣言》是法国带给全世界的一个财富,公平,自由与尊严,这应该是每一个人都享有的基本权力,但在法国这样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里,也许它也并不能极大程度上的实现,这是一种悲哀,尤其是对于这群为了法国解放,为了抗击纳粹而英勇作战的士兵们,这种感觉是无奈的,甚至是一种戏讽的背弃。

虽然影片中的五个重要角色各有性格各有追求,但他们同时获得了戛纳电影节的最佳男演员奖,很明显,这是一部团结的影片,这个阿拉伯裔子民的团结为此部影片的重中之重。

故事发生在二战末期,即1944年与1945年两年的时间内,作为法国殖民地的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等北非国家的阿拉伯人参与到了战争,抗击法西斯的侵略,却解放他们心目中的祖国――法国。

这是一个看起来很令人难以置信的决定,殖民地的人竟然将法国当成了自己的祖国,但他们永远不是法国人,这一点贯穿了影片的始终。

首先,这群北非士兵总被派往战争的最前沿,他的勇敢虽然为战争取得了胜利,但付出的却是惨痛的代价,更客观地说,他们实际上是被赋与了敢死队的任务。

从古至今,这种敢死队的角色大抵只有两种,一种是死囚的交易,免除死刑却必须在战场上以性命相搏,这是一种赌搏,而另一种则是一种誓言,大多是为震军威而表现出来的英雄气概。

但这些北非士兵却两者皆不是,而是一种歧视的做法。

于是,他们便在这种歧视下成为了战争的最早牺牲品。

但这种歧视远不如此,例如西红柿的分派,例如永远不能踏上法国土地等等,这所有的一切都表明,这群北非士兵注定不被法国人认同,注定是一群被抛弃的军队。

为了法国的自由,却得不到尊严,这令这群北非士兵无法理解,而这种矛盾对根植在每一个士兵的心中。

下士是一个充满了理想主义的战士,他很天真地认为只要通过学习便可以得到法国人的认可,于是他一面英勇地作战,一面抓紧时间学习。

但现实永远是残酷的,当他目睹了升职者只能是那些法国人的时候,他多少有些绝望,他知道自己永远不可能成为法国人,在法国人的眼中,自己永远是一个异族者。

虽然他为此打了中士,但事实上他并没有放弃过这种幻想,于是当影片最后时刻,面对危险的时候,不仅仅是勇气为他做出了抉择,更重要的是一种尊严与信念,他知道自己必须做出些事情来,这已经无关自己是否能融入进法国的社会中,无关自己是不是能够得到升迁,而仅仅是一个象征,一个能够让人们记住的任务。

但当战争结束的时候,当他所有的弟兄都死去的时候,法国军队的进驻却没有对这群阿拉伯人提出任何赞许,记者的镜头下是法国军人,他的尊严并没有如他所愿的那样得到满足,于是他只能落泊的生活在法国,孑然一身,享受着战争所带来的伤痛。

枪手同样是一个浪漫主义者,在他的家乡,他不能与法国女人结合,通过战争,通过为了法国解放而英雄地战争,他认为自己能够享受到与法国人同等的代遇,包括与法国女人的正常的爱情。

爱情虽然依然存在,但由来以久的观念令军部的人将信件阻隔了,于是,这段爱情也随着他躺倒在火箭炮而灰飞烟灭。

这是一个浪漫的悲剧,但更是现实的反映,爱情被歌颂了,但爱情更多地在枪手这个角色身上成为一种符号,与下士的学识一样,这是一个象征,但这种象征在歧视的法国人眼中依旧苍白无力。

小偷是一个典型的现实主义者,他并没有大的理想,只是希望随着军队改善自己的生活,但当他们走到法国人所信奉的基督面前的时候,他看到了耶苏的受难,这是无关信仰的受难,是有关自由的战争。

在这个人物身上,导演以一种很现实的笔触表明了任何宗教中的平等与自由。

于是,小偷尊重法国人所信奉的宗教,这与影片中对阿拉伯人的歧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小偷在下士的鼓动下也参加了最后的一仗,在他死的时候,也许没有任何对那种歧视的反抗了,所拥有的只是英勇,只是对自由的渴望。

Jamel的表演依然出彩,看过《天使爱美丽》与《女王的任务》的人肯定不会忘记这个矮子的。

在这部影片中,他的想法似乎更加简单,那就是解放法国,这是唯一的标准,并不想通过这个战争证明什么,也不想得到什么。

于是,他那种傻傻的样子得到了中士的认可,但正因为如此,他却被阿拉伯人排斥在外,成为一个貌似小人的角色。

但当他发现了中士的秘密之后,他这才发觉自己太过幼稚了。

被欺骗的感觉令他开始反思作为一个阿拉伯人为什么要为殖民主作战。

但这种反思的力量是极其微弱的,最后他还是同意了下士的决定,并且最后在营救中士的过程中献出了生命。

他是一个善良的人,但他的善良与无欲无求则恰恰是法国人所需要的,换句话说,法国人在这场战争中要的只是战士,只是武器,而不是一个人,不是一个可能成为法国人的人。

Jamel的角色极具象征意义,同时也表明了当时法国人心目中的殖民地阿拉伯人的地位。

中士是一个悲剧型的人物,影片中他是与这些阿拉伯士兵直接对立产生冲突的一个人物。

但当每一次冲突之后,他面对上司而为自己的士兵说好话的时候,我们似乎只是认为这个是一个好的长官。

但Janel的无意发现令这个人物的身份得到了充分的暴光,他的法国人身份得到了质疑,于是,他变得与那个下士一样,为了尊严,他隐藏了自己的身份,这种表现的悲剧力量是极其可怕的,说明当时似乎只有一种可能能够认法国人承认。

这种承认是一种欺骗,就象《人性污点》中的那个教授一样,可怕的社会观念。

影片的拍摄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似乎在告诉法国人不要忘记了这段历史,这是一群被历史遗忘了的英雄们,他们的功绩应该得到赞扬,因为他们同样为自由付出了很多,但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

一部关于阿拉伯人自由与尊严的伟大史诗性作品就这样诞生了!

韩兮2007-3-15于通州

 3 ) 士兵的荣誉

《光荣岁月》《光荣岁月》一片是一部难得的战争片,2007年获得了戛纳电影节的最佳男演员奖等多个奖项。

这样一部好电影,这些外在的奖项对于它而言只是锦上添花罢了。

电影的法文片名为Indigenes,意为土著,指殖民地中相对于外来殖民者而言的土著,不包括土生白人。

英文译作Days of glory,中文根据英文译为“光荣岁月”,亦算是贴切之翻译。

电影的情节并不复杂,讲的是二战期间,北非法属殖民地的北非人在二战期间应征入伍,为母国法国的完整、独立、自由而战,于是相继赴意大利和法国本土,参加与德国军队的作战,并相继取得了多个胜利。

可是,当他们自命为法国人时,与本土的法国人并肩作战时,却受到了法国军官带有歧视性的不公平待遇。

好比说,法国人比非洲人吃得好;法国人有更多的休假机会、升职机会。

具有典型性的事件之一,就是一大队法国士兵在运兵船上,准备开往法国南部。

但是在船上,却差点发生兵变。

在排队打饭时,一位非洲黑人士兵看到在他前面的白人士兵有番茄,于是他也要求吃番茄,但是厨师不给,说只有法国人才有。

于是,北非人,黑人,全都因此而愤怒了,差点就骚动起来。

好在他们的上级军官,下令厨师一视同仁,所有人都可以吃番茄,事件才得以平息。

就在事件刚刚平息,船上的播音员传来消息,已经看到了法国本土,大家马上就可以登上法国的土地,并带头唱起《马赛曲》,一时之间,所有人,都满怀着激动与深情,开始唱起了《马赛曲》。

无论是白人,还是黑人,还是肤色介于二者之间的北非人,全都通过《马赛曲》而团结成为一个整体。

到了法国本土之后,北非军团继续英勇作战,这时他们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了他们受到的不公平待遇,于是,有些人因为思乡心切,开始想要回家了。

而就在这时,一个任务交给了他们,即去坚守法国东北部山区一个偏僻但却极具战略意义的小村子。

于是,虽然心中有所不满,作为士兵的他们仍然接受了任务。

由于路上误中地雷,最终到达任务地点的只有四个人和一个伤兵。

但他们仍然出色的完成了任务,抵挡了德国士兵的进攻,并坚持到法国军队大部队的到来。

当然,他们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只有一个人生还……在法国的正史上,以及二战的历史上,一直都很少提到北非军团在二战中的贡献。

这部电影可谓为人们揭示了历史的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并没有曲折的情节,也没有宏大的场面,但从头到尾看下来,仍然心情澎湃,久久难以平静。

这部电影是多主角的,并没有特别突出某一个人,而是集中刻画了好几个人的形象。

这几个人都只是一些普通人,因为特殊的机缘而成为战士,成为战斗英雄,成为法国的解放者。

他们有着许多缺陷,不是完人,例如,某一位北非士兵,在战斗取胜进入某个城市之后,就曾想进入教堂行窃。

因为他们原本不过只是一些山民,是阿拉伯人,是穆斯林,是殖民地被奴役的人。

可是,他们今天却为了殖民者的祖国而战,他们满以为,法国也是他们的法国,他们忠心地、勇敢地为法国的独立自由而浴血奋战。

可是,法国人却不认为他们是法国人,不认为这也是他们的法国。

于是,非洲人领略到了,什么是不平等:升迁机会,休假机会、待遇等,总之好事总是首先眷顾法国人。

可是,他们是战士,即使遭受到了不公平待遇,他们仍然坚定不移地执行战斗任务,直至战死沙场。

荣誉属于他们,可是却被历史的尘沙所掩埋了。

若不是导演的独具慧眼,是否无人再将他们记起,是否他们将会被后人遗忘?

然而,荣誉是什么?

如果历史遗忘了他们,他们就失去了荣誉吗?

他们就白白牺牲了吗?

也就是说,荣誉是否果真在于他人的承认?

或者是国家、历史、子孙后代的承认与肯定,或者是与自己同时代的人的赞扬与羡慕?

但问题在于,如果他人不承认怎么办?

如果他人不承认,这时谈荣誉似乎就变得十分尴尬。

这部电影的深刻之处正在于此,它展示了这样的一个悖论:当士兵认为他们在为祖国而作战时,祖国(法国,法国人)却并没有真正地承认、接受他们,这将怎么办?

他们并不真的是法兰西母亲中的一员。

他们仍然要为这样一个祖国而作战吗?

在电影中,剧中角色是选择了服从于士兵的天职,仍然坚持地为国作战。

由此,再次显示出了士兵,这一任何一个政治共同体中的重要成员所具有的崇高品质,他们牺牲了个人的自由与生命,以维护共同体的完整与安全,牺牲小我以成就大我,真是可歌可泣。

每个人是自由的,都有自己的家庭,可是士兵却放弃了自由,选择了服从,他们背井离乡,离开温暖的家庭而进入到规矩齐整、等级森严的军队,为什么他们要这样做?

虽然有些人是出于个人理由而入伍,但一旦成为军队之一员,作为一个士兵,他就取得了超越个人小我的价值,而士兵的荣誉就在于作为共同体的保卫者而具有的荣誉。

因此,对于一个真正的士兵而言,英勇作战就是他的德性,就是他的荣誉,至于是否被他人认同,能否被历史记住,却都已经不是最重要的问题了。

行文至此,禁不止找80年代相当流行的老歌《血染的风采》,热泪满眶地听了好几回。

 4 ) 在追逐信仰中迷失

影片并不是我想象中的法国版《兄弟连》,几个零星的战争场面一点也不耀眼。

看到后来才被一种被人们称作信仰的东西深深吸引住了,故事情节上面有,就不做重复讲述。

我们称之信仰的东西,我们为之信仰的东西,不能笼统的都直指宗教。

影片里几个人的信仰各有不同,只是他们参加战争的初衷而已,有人为了金钱卖命,有人为了祖国讴歌,有人为了晋升奔波,有人为着爱情坚持。

他们在硝烟弥漫的信仰追逐里痛苦,挣扎,希望,失望,又重试希望,最后被信仰抛弃,这是战争带来的悲剧,也是人类命运的悲剧,明亮与晦涩之间,我们关注的是哪一方面?

为自由而站,为祖国而站,可是,善良的,你告诉我,祖国在哪里?

自由是什么?

 5 ) 那段音乐

还好吧电影院里看的,看完这个去看色戒,多慢的一个下午,可想而知嘻嘻,电影开篇,音乐,听到某一处某一男说印度的啊?

于是我笑了,可爱的人啊,不看任何介绍就进来看了也好!

最后亮灯了,某男又说了“演得什么啊?

”嘻嘻,电影不必共识的。

你就随便那么一看吧高呼质问“fight for freedom”的人活了下来谁肯定历史与个人呢?

人民人民只给了他掌声

 6 ) 阿尔及利亚籍法国导演的另类战争文化片。

昨天看中央台的佳片有约中介绍了这部片子,之后完整的看了遍。

虽然是国语配音对声音细节上做不是很好,但这个故事的情节确实是很值得深思。

帮的是一个从未去过的祖国打仗,待遇却和本土战士不同,根生地步的文化差异又令他们之间产生种种摩擦,而这个所谓的祖国在这沦陷时打着法兰西万岁的口号号召着殖民地“同胞”的冲锋陷阵,为自己还是为祖国,他们其实也不清楚,当然还有个默罕默德来保佑他们。

 7 ) 战争与人性

好的战争片是反映战争片之外的东西的。

一如战争的背后是更为深广的社会和政治问题。

《光荣岁月》的视野独特,集中在一群法国殖民地阿拉伯裔而代表法国参加二战的军人。

以往二战的片子往往将集中于批判纳粹的恶,但似乎很少提及反法西斯国家自身存在的问题。

电影中则深度地揭示了西方民主国家的恶,一种有限的仅仅及于法国白人社会的民主,一种无法超越肤色和信仰的博爱,和潜在的未尝承认但又无时无刻始终存在的虚构的平等。

这大概是对于政治口号本身的反思。

人的社会中诸多问题,除去了要在思想世界进行讨论,也许最鲜活的实践本身才可以告诉人们,什么是什么?

什么应当是什么?

人们离开应然的世界还有多远?

让我牢记的是其中一位下士的话,“我们和法国军人面临一样的敌人?

为什么他们能吃西红柿,而我们不能?

敌人射向我们的子弹却没有分别。

 8 ) 为法语精读课写的影评

Un bon film de guerre reflète toujours quelque chose de plus que la guerre. La guerre est derrière un problème social et politique plus profond. a une vision unique qui concerne un groupe d’Arabes coloniaux français représentant la France pendant la Seconde Guerre mondiale. Dans le passé, les films de la Seconde Guerre mondiale ont souvent pour objectif de critiquer les maux des nazis, mais mentionnent rarement les problèmes des pays antifascistes eux-mêmes. Le film révèle profondément les maux de la démocratie occidentale, une démocratie limitée qui n’est que dans la société blanche française. C'est une fraternité qui ne peut pas transcender la couleur de la peau et la foi.Ce qui me garde à l’esprit, ce sont les paroles de l’un des caporaux.

 9 ) 永远追求自由的国度

法国版《拯救大兵瑞恩》,但我觉得这部片除了战场效果外比 《大兵》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身为非洲亚裔,导演大胆的对法国人高傲的建国口号“自由、平等、博爱”提出强烈质疑与拷问,黑人和阿拉伯人就不是纯种血统?

殖民地的人就该为解放“祖国”而无偿牺牲?

非洲籍法国人就不是法国人?

其实,诸如阶级矛盾、种族歧视、宗教仇恨这些东西都是人类出于私欲和政治需要自己所创造出来的,根本谈不上正义与否,优劣与否,片中这一群被国家和历史遗忘的男人带给上层建筑里的人们只有反思、反思、再反思!

 10 ) 原来这不是我的祖国

得奖与否是我们衡量一部影片值不值得观看的重要指标,我选择观看阿尔及利亚电影《光荣岁月》的原因正是它获得了戛纳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

令人震撼的是,影片的五位主要演员竟然共同分享了这一殊荣。

在我的记忆中,这样的情景十分罕见,似乎只有法国影片《八美图》中的八位女主角共同获得过法国恺撒奖最佳女主角奖,不过恺撒奖还无法同金棕榈奖相提并论。

看过电影我们发现,这奖杯,与其说是颁发给这些演员,毋宁说是颁发给影片中的那群士兵,这更像是法国人迟到了60余年的道歉与认同。

  这是一部关于勇气与牺牲、危险与团结、英雄与无奈的史诗之作(《纽约时报》对此句有莫大贡献)。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群来自法属殖民地阿尔及利亚的青年投身到法国军队中,希望解放“祖国”——法国,赢得属于他们的荣誉与尊严。

然而事实告诉他们,除了他们自己,几乎没有法国人认同他们,他们同样付出了生命,收获的却只有苍白的精神鼓舞和空头的许诺。

自由、平等、博爱的法国精神与他们无关,美丽的法国姑娘不属于他们,看书识字的权利不属于他们,探亲假不属于他们,甚至连新鲜的西红柿也没他们的份。

如果一定要找一个能够对他们一视同仁的事物的话,那恐怕只有德国人的子弹了。

  他们终于发现,这个“祖国”与他们格格不入,信仰不同、肤色不同、地位不同,他们无法从“祖国”身上获得荣耀和归属感。

他们终于明白,这不是他们的祖国,他们一生也无法抹去殖民地的烙印。

用我们中国人的话来讲,他们就是亡国奴。

也许是被殖民的年代太久远的缘故,他们竟然忘记了这一点。

  一个为之流血牺牲的国家,却不属于自己,这个认知是极端痛苦的,失望与无力感油然而生。

也许孙基桢能够体会他们此时的痛苦。

(孙基桢是朝鲜人,1936年作为日本殖民地人,代表日本参加柏林奥运会,并获得马拉松冠军,在领奖台上,他低下了头,用鲜花挡住了胸前的日本国旗……)  终于,这些士兵决定为自己而战,他们渴望世界记住他们的光荣岁月,他们希望让世界知道,有一群来自北非的阿尔及利亚青年,成为第一批踏上阿尔萨斯这座历史名城的“法国人”。

然而最后的结果依然是,光荣属于法兰西,不属于他们。

那些战死的人也许才是幸运的,而活下来的只会感到一片空虚和困惑,以及无尽的伤痛。

历史就这样开了人类一个玩笑。

但只要还有国家,只要还有人类,这样的玩笑就会周而复始地开下去。

  在影片中,每当这些来自阿尔及利亚的战士牺牲的时候,就会响起那悠远苍凉的北非民歌,这歌声仿佛是在接引这些逝去的人们魂归故里。

与这歌声相比,雄壮的马赛曲在影片里显得暗淡无光。

《光荣岁月》短评

也就那样吧

4分钟前
  • 静天
  • 还行

你为“国家”流尽鲜血,“国家”对你嗤之以鼻。本质还是殖民地编制的遗留问题,连士兵都不知道自己是在为谁流血,两边都不被承认,报国之心被无情利用,看着自己所坚定的信念被践踏,该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可能是不幸中的万幸,在几十年后的今天,两个国家终于有了一起讲述这些故事的胸怀。

9分钟前
  • tangerine
  • 还行

叫我难受

11分钟前
  • 冰冷的十一月
  • 推荐

自由和尊严,讲亲妈才是妈的故事。

12分钟前
  • juliana
  • 推荐

节奏缓慢

13分钟前
  • 不如的我的
  • 还行

普通法国人的算术水平真心差到爆

18分钟前
  • 卡拉马佐大兄弟
  • 推荐

兄弟连里有它的影子,法国,这个充满伤痛与不平等的国家,然而在这里仍旧共存着饱受不平等对待的人们

20分钟前
  • BIGD
  • 还行

来自北非的战士们

24分钟前
  • 幸福超市总经理
  • 推荐

无言的沉重。人生,这个世界,我们自己,都充满了无奈,阴暗,痛苦,充满了傲慢,歧视,不公,但这不是全部。尽管有这一切,我们还是会努力的活着,因为还有美好,以及趋于美好的力量。

25分钟前
  • L不用了的账号
  • 力荐

(星期二电影院)

30分钟前
  • XX
  • 推荐

2010.02.10

32分钟前
  • 浩瀚左左
  • 还行

剪的很烂 想承载的东西太重

36分钟前
  • 子安
  • 较差

年度最烂电影之一

37分钟前
  • tuna
  • 很差

没有惊喜的电影。不如直接来一部解放非洲殖民地的战争片。

40分钟前
  • 离谱的琉璃
  • 还行

♥作为殖民地的北非阿拉伯人把法国当作祖国为之战斗,最后却被三色旗后宣扬自由、平等、博爱的母亲所拋弃,毕竟不是一胎所生,最后字幕表明至今法国也没给那些人应有的补偿,导演旨在让世人正视这段历史。★★★★★D88(dts收藏版/D9/DNA-777/法2+6区+拍摄花絮)。H

41分钟前
  • 明少
  • 力荐

其实这个电影的内核比《光荣》要复杂和有趣,但是最终处理的很一般

42分钟前
  • 何生生
  • 还行

Arabi lives matter!

45分钟前
  • 冬雪雪冬小大寒
  • 力荐

糟践好题材 借战争片形式批判种族主义 这边厢高沙义勇军可是正宗日化的台湾土著 可那帮除了会说殖民国语言和其文化宗教八竿子达不到的北非雇佣兵解放法国动机是什么呀? 脑残主角结尾还学Ryan里Tom Hanks...

46分钟前
  • robnick
  • 较差

我在电影院看的居然是85分钟的,什么情况?

48分钟前
  • 波伦亚人
  • 推荐

第一幕战争场面算是宏大,那想到这居然已经是巅峰了。之后照例拍拍士兵的日常琐事,结果拍起来没完没了,第二幕战争场面匆匆带过,这本该一张一弛的节奏感就彻底松弛下来了。最后更是拉了一坨大的又拍出了抗德神剧,本来已经够无语了结果突然六十年后就迅速杀青了,让我深刻怀疑导演是非科班的野路子出道……

53分钟前
  • 黄晚桯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