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部很奇怪的片子,基本打破了国产片不是黄金甲就是颐和园的窘境,走出了一条鲜明的不知所谓道路。
一开始,你以为是部悬疑片,一个女出租司机,不,是一个全中国也可能全世界最小资的女出租司机,以安妮宝贝口吻看似漫不经心实则纠结万分地叙述开头,不停地向乘客重复那些数字,“281,287,302……”,啥意思?
这部悬疑片没有结局,导演最终也没给出答案,这堆数字,只是为了装B用的。
第一次智力挑战结束。
后来,变成一部很炫的公路片,女司机路遇两劫匪,机智报警捡回一命。
不不,这还是不合逻辑啊,老鹰同学看完之后,死活不得其解,他说:怎么可能呢,怎么可能现在的毒贩交易会这么弱智,干嘛要选天桥这个地方?
怎么可能又会认错人?
再说机票不能自己去买吗?
总归是自己进去安检的嘛,干嘛还让别人给?
我只能一遍遍地劝服他:剧情需要,完全是剧情需要,这不是为了故事能顺利进行么?
能顺利来段刺激的公路片么?
的确很刺激啊,刺激得我都忘记了开始的悬疑片设置,但是可恶的导演,又没给答案,你说一个死了,另一个怎么了呢?
您倒是给个交待啊,不给交待瞎排那么多前戏干嘛?
但是公路片已经结束了,所以导演也没给答案,这段的主要安排,估计就是插进来一个妻子婚外恋的男警察,恩,他是能够理解李米的执著的。
最后,片子急转直下,成了部悲情片,神秘的男主角死了,死在李米面前,伤心啊,欲绝啊,许多人都说,看到最后,哭了。
这个导演很狡猾,他知道一种人会哭的条件反射,就设计了这么一个套路,一直不理李米的男人,原来是深深爱她的,拍了好多照片呢!
这种出乎意料外的设置,拿来狂赚眼泪很有用。
可是到底是为啥啊?
你去贩毒用得着这样么?
再说想开个小超市,两个人一起开出租车也可以吧,您非得废了老半天的劲,还折条命上去,就为了最后能深情地说拜拜么?
剧中还有一个特别莫名其妙的女人,李米男人的同伴,给了李米八万块钱,这下又搞笑了,这种靠打掩护的服装批发就能轻轻松松赚来的干净钱,让人分外莫名其妙,专心致志搞服装批发,开超市的钱不就出来了么,您二位是想开个沃尔玛啊?
我朋友去看了两次,她都哭了,她说她就是李米一样的女人,我能理解她,毕竟这个角色设定还是挺不容易的,四年没做一次爱等一个男人,容易引来一些轴女共鸣。
但是看完电影,我不禁深深深怀疑,这位导演和这个编剧,脑子里面有一种叫逻辑的东西么?
零五年的春天,他和一个远在重庆的人网恋的风生水起,那个人跟他说,我爱你,但我永远不会见你。
活该当时的他,觉得真是浪漫无比,还是被感情冲昏了大脑,也就是如此奋不顾身轰轰烈烈,他的青春被他握紧在手,狠狠的一把火燃烧了起来。
时机未对,对象未对,那又怎么样?
终归是赎了自己的心甘情愿,爱意是自己的,回忆也是。
他后来经历过一些在他生命中最坏的事情,从未和任何人提起,他也知道,原来一切都是捱的过的,所有的苦难。
包括,离开这个人,忘记这个人。
只要告诉自己,我要做到这件事。
因为爱的这么多,所以断裂的,必然够决然。
可是他还是给自己留了一个梦,留了那么久,留到快要忘记了真假,他这样过了很多个夏天,很多个冬天,有些人有些事,在季节反复中消失痕迹,或者,他从未在意,有时候他会厌倦自己的执拗,他对自己说,算了吧。
所爱的,不过是镜子里,数年前不顾一切的自己。
你舍不得,不能放,直到它死掉。
而零八年的秋天,你在遥远的北方的城市,与另一个人坐在一起,看到荧幕里周迅那张倔强而固执的脸。
她不能停止的找寻他,做他做的事,我们是不是都在这样的途中慢慢偏离了初衷。
她在坚持;你选择放手。
她找到了他,坐在他的对面;你坐在他对面,找到了丢失的这些年。
她对他说,如果我真的认错了,对不起;你对他说,你好,再见。
她看到他在录影带里羞涩的笑容,她笑着低头,抬头已是泪满面,她看到他住在她的对面,存在在她的身边,一直在。
你握住旁边的手,温暖安实,你觉得被什么击中,湿了眼眶,你听到他的呼吸声在耳边,你想说,我爱你。
而我们都是这个大大城市里,平凡的人们。
原本以为自己在影院里就会哭出来,结果只是眼眶湿润,流了几行眼泪而已。
在空旷的公车上,内心酸涩到了极点,只觉五脏六腑都在翻江倒海,居然还是没有哭出来。
牵一发而动全身,果然是真理呢。
瘦小的周迅,对着她想念得刻骨铭心的爱人歇斯底里地大喊的镜头一遍遍浮现,瘦弱女果然更具爆发力,她那小怪兽般的呼喊,撕心裂肺,却让我瞬间爱上了她。
其实,这是一个特别纯情的爱情故事。
两个早恋的不肯好好学习终于没有考上大学的孩子,男孩开出租车,女孩的家长嫌弃男孩没钱,男孩为了娶心爱的女孩,沦为毒贩,消失在女孩的世界里。
为了寻找男孩,女孩也开出租车,用了四年的时间寻找男孩,她在车里挂着男孩的照片,她把男孩的照片放在厚厚的杂志里,是若珍宝,她问每一个乘客是否见过男孩。
待见到她的爱人时,却是物是人非。
他已经不是方文,他手里挽着别的女人,他对着她面无表情,他说自己是马冰。
他对着当街痛哭的她冷笑。
呵呵,要有怎样的忍耐力,才可以在这般爱着的人面前装得这般冷酷?
在爱人面前听话体贴周道备至直到犯贱都很正常,明明爱得要死却能在外表波澜不惊,才是本事。
我突然觉得不止戏精周迅,其实邓超同学的演技也蛮好。
至少我这么眼拙,没有看出破绽。
电影里发生的一切都是机缘巧合。
比如自杀的诗人刚好掉在了方文的车上,比如进城的携毒农民工拿走的杂志就掉在了方文手里,比如最后自杀的方文掉在了李米的车上,比如李米和方文在街上擦身而过。
好吧,会认识的人总是会认识的,会相遇的人总是会相遇的。
这样的老生常谈,用来解释这些,天衣无缝。
其实我也希望真的可以这样呢,人生苦短啊,能认识注定要认识的人,能遇到注定要相遇的人,多么美好。
就像用圆规画圆,最后总能功德圆满,那也就少了许多遗憾吧?
待到警局里看录像带时,已经心酸到不行了。
呵呵,这个编剧还真能憋,一直到最后的最后,才揭晓了谜题。
待看到偷拍的周迅的镜头时,她倾泻着长发,坐在沙发上;高速公路上,她对着车胎,手足无措;她和一个胖男人吵架,摔了那个男人耳光;拉肚子的她一次次往公厕狂奔......终于和屏幕里的周迅,一起掉泪了。
原本因为王宝强的出场而笑声不断的电影院,那时刻安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
一定很多人都被感动了吧?
一定很多人都想起了自己曾经有过的,渴望拥有的,不曾有过的,只是幻想中存在的,刻骨铭心的爱情吧?
这辈子,这么短,能有一个忘不掉的人,就是地久天长了呢。
这辈子,这么苦,能有这样的一段爱情,就是没有白活了呢。
只要我还爱着你,每时每刻都是永远。
PS:我就是一枚习惯性大剧透呢,已经尽量减少关于剧情和具体故事的描述了,啊,原谅我吧。
爱一个人,你会等多久?
关于等待,不是等与不等的问题,而是,你会等多久。
眼神深深如时间之海洋的李米纠缠的是这样的一个问题。
周迅演绎的女子很适合纠缠,她身上有那么一种纠缠不开的神经兮兮的气质。
这样的气质让人觉得她真的会一直等,一直等。
就像《苏州河》里那个女子的喃喃自语:如果有一天我走了,你会像马达一样找我吗?
会一直找吗?
会一直找到死吗?
这样的女子,纠缠不只是爱情,还有时间,因为她要求的是,一直,一直。
如果方文一直没有出现,我毫不怀疑她还会一直开着出租车拿着他的照片做一次次自己没有任何把握但又徒劳坚持的寻找。
有的等待是一个圆圈,总有一个时刻等待的人和被等待的人会在圆圈的某一点相遇,但是对于李米,等待一条直线,没有任何转弯的余地,是单向的无限延伸。
让人心疼的也不光是李米以及她的等待和寻找。
莫名其妙去贩毒的裘水天,对着方文絮絮叨叨说些前尘往事的菲菲,每个人都有要等待的人。
这样的等待一定也让原本不相关但同样在等待的人心疼了。
“只有咒语可以解除咒语,只有秘密可以交换秘密,只有一个谜可以到达另一个谜”,这种心疼成了这起意外车祸中的另一种意外,卷入车祸的每个人在等待中生出了共鸣,或羞涩甜蜜或歇斯底里的交换了自己的等待。
如果没有她,我会爱上你。
临死前方文对那个被他叫做菲菲的女人这样说。
对她说这话的时候,他对于她来说不再是她从前认识的马冰,而是她刚刚认识的方文。
在他说这句话之前,这个女人问她,那样伤害那个女孩子,你不会心疼吗?
那一刻我忽然感觉到这是一个女人对另一个女人的心疼。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因为心疼自己忍不住也心疼同样在等待的你了。
记得从前抄过纪伯伦的句子:爱情没有其他意义,只在于自己成全自己。
看着李米的兜兜转转,忽然觉得等待也是这样,是爱情的一种方式,或者,是成全自己爱情的一种代价。
就像莫文蔚声音沙沙的唱:努力爱一个人和幸福并无关联。
“要有多坚强,才能念念不忘。
”执着于等待的李米一定从内心深处最明白等待的种种心酸苦痛以及不能回避的寂寞,才唱的如此神情婉转忧郁。
情人间短暂的等待也许能让爱情于曲折中显露甜蜜,但过于长久的等待即使不能湮灭爱意也必然无限滋长出爱意背后的忧郁,滋生出一个女人日益显现的脆弱,以及逝去的年华。
等待是不会说谎的,因为等待是以时间来计算的,而时间,是不会说谎的。
等待到了最后,是赌来一份大悲大喜大团圆的俗世幸福,还是变成一份风干了旧日伤感,最会都会实实在在的摆在眼前。
等待的真相,无法回避,不能回避。
另一种等待的真相就是忘记,于等待之中慢慢,慢慢将谁忘记。
这不是背叛,只是爱情上的另一种转弯。
我不是没有等过。
这样的话听起来像变了心的人的一句辩白的借口。
然而不爱如同爱一样,是让人无法违背。
而违背了心灵的等待才是对爱的背叛。
你所谓的对你的背叛,恰恰是我对爱的某种坚贞。
继续等待,等到你回来,或者等到把你忘记。
在我想来,这是关于等待最好的两种结局。
而李米,她还在爱方文,所以,她最好的结局是等待,等,等,等,一直,一直,一直。
现在看周迅演戏总有一种过关的感觉。
别误会,不是对她的怀疑,而是对她太不怀疑了。
这种深信不疑甚至常常把自己都搅和进去。
用她的导演肯定都在偷乐,目的达到了。
这片子的确像严肃版的《疯狂的石头》。
李米也的确像是《苏州河》里的马达转世,要真是那样的话,自己找自己岂不是很痛苦……我看她哭觉得怨我,看她笑觉得冲我,看她扯着脖子吆喝感觉脸红心跳,我从来都没为她着迷过,我只是信了她拿着捏着甩着夸张着的一切表演。
这一点在看马景涛叔叔的大戏时我从来都做不到,因为同样是脖子上的筋,有的能让人肝肠寸断,有的却让人肝啊脑啊的吐一地……周迅啊,你让我怎么说。
快十年了,你让我觉得一出没什么意思的戏也是有指望的,你让我觉得女人就该抽烟,就该瘦瘦小小,就该有一双水汪汪的美人鱼眼。
我喜欢你。
她最终歇斯底里地喊,四年有多久,你知道吗!
死撑着坚持,死撑着等待,死撑着走完一段又一段没有你的路。
出租车在路上一圈一圈地行进着,幻想着你明天就回来,再过一天就回来,马上就会回来。
把你的照片给每一个人看,幻想着哪怕发现蛛丝马迹。
用眼角的余光认出他之后,对着一直拉住她的警察大喊,你老婆你不认识啊!
四年有多久,你知道吗!
我不知道该怎么解释那份孤独。
那种深入骨髓的无助。
那种在被两个毒贩子抢劫时的紧张和无奈。
用伤痕累累的身体,站在爱人身后一直说一直说,然后快速地跑开只留下格子衬衣的剪影。
那种站在熹微的光线中,仰望天空的孤单。
所以他们觉得这电影欠缺逻辑和大脑,也都无所谓。
我那阵推荐给所有已知的同学去看这场电影。
我以为他们都能懂得其中决绝的天真。
可是我发现我错了。
最后他们告诉我,我觉得很一般啊。
画皮还看哭了呢。
画皮不错。
——好吧。
我知道了。
我知道了。
我永远解释不出电影中的生命力是怎么回事。
就像我永远无法告诉你我从李米身上感受到的接近于喷薄的生命力。
所有能解释的东西都太苍白了。
本来我也不是个资深的影迷。
何必要在一个门外汉眼前装出一副行家里手的德行。
就像我一直在坚持的,都是你们所唾弃的;就像我一直看重的,都是你们当成累赘的;就像我一直等待的,都是你们眼里无所谓的。
只是我想哭。
只是我不明白为什么的想哭而已。
我一直都觉得坚持和等待都是劳心费力的事。
带着一种近乎残忍的决绝,放弃掉其他的可能,专心地坚守着自己的天涯。
周迅格子衬衣里都仿佛填满了等待的疲惫。
不够天真的人,不够坚定的人,不能把那种坚持当作信仰的人,永远无法体会到那种站得太久,酸涩充满了双腿却浑然不知的痛苦。
像是漫溢了的等待,只能以歇斯底里般的疯狂作为爆发的契机。
不知道该怎么办,不知道能怎么办。
只剩下天真的信仰,充实着四年的时光,连呼吸里都是黯然的阴影。
坚持的表情应该是怎样的,是不是像周迅所表现的出的那种不知道怎么是好的无辜。
总是觉得每一个等待与坚持的人都灰头土脸。
根本没有办法向别人解释那份天真。
那份无奈,只能成为别人眼中的笑柄。
稍微碰一下就会受伤的压力,稍微碰一下就会掉眼泪的悲伤,统统被整合成坚持和等待。
不知道蚕蛹里的生物到底能不能化成美丽的蝴蝶。
因为等待的时间太漫长了,大家都更愿意去做一些有意思的,被别人高看的,或者是更切合实际的事。
可是为什么把坚持的人放在如此尴尬的位置。
他们能怎么做,相信自己的纯真还是怨恨自己的存在?
他们是不是也应该像大多数人一样,把坚持当成一份无奈,狠狠地抛在身后,向着未来一路飞奔。
全然不用去管眼角滑落的泪水。
是不是没问题。
是不是没关系。
是不是一切都会变的好起来。
也会变得好起来。
是不是应该那样。
是不是必须那样。
是不是只能那样。
我总是梦到这样一个场景。
守着一个华美的城堡。
外边看上去是那种落满了灰的银色。
阳光很暗淡,沙尘很多。
我带着一把不长不短的宝剑,抚摸着剑的护手,忍着眼眶中的泪水。
醒来的时候才晓得悲伤在哪里。
那个城堡是空的。
明明是空的。
就是空的。
如果只是像周迅在影片中守一段纯真的爱情,如果只是像《天堂电影院》的多多一样守一段少年的爱恋,如果只是像《成为简•奥斯丁》中守一段成熟的恋曲,如果只是像那艘沉没的巨船上的贵族小姐一样守一个活着的承诺,如果只是像《寻找梦幻岛》中守着窗外的碧海蓝天,如果只是像《伟大辩手》中守下终身的信念。
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抹掉自己的眼泪,告诉自己,这个世界还值得活下去。
这个世界上聪明人不是太少,而是太多。
我们把世界看得太过清楚,觉得自己应该成为的,应该成就的有那么多,我们没有时间可以浪费在坚持上,更没有必要浪费在这些信念,爱情,勇气上。
它们根本就对于现在的成功没有什么作用。
有那些大把的时间,不如发奋去多背几个商业概念,多打几个电话。
只是,为什么当我们看到坚持的孩子们还是忍不住流下眼泪。
我们内心在羡慕着他们的同时,在现实中唾弃着他们。
人类真是一种难以理解的动物。
我们总想把太多东西抓在手里。
但其实,我们手里只有那么少的东西,再多的话,就守不住了。
最后,当周迅终于看到那盘磁带的时候,是不是把四年来所有的怨恨所有的记得都用眼泪倒了出来。
她微笑着,带这眼泪诉说这段恋情,就仿佛那四年的等待没有发生过。
她是那么得看重这段爱情,那么轻易地把这些看成理所当然,没有怨天尤人。
就像她饰演的每一个对爱情坚定的少女。
“你会一直找我么?
一直一直找我吗?
”她说一直。
她的一直,坚持到我都快哭了。
一. 那天.我在电视上看见昆明了.突然想起了你.我哭了. 当思念这东西蔓延成一种情绪的时候.你拿出他给你的信.一遍一遍的念.一遍一遍的泪流满面.你说.你相信他是爱你的.你说.他会回来.开一家超市.幸幸福福的过一辈子.你有一本杂志.杂志上都是他的照片.你逢人就问.你见过这个人么.四年究竟有多久.彻头彻尾的走一遍.你才知道.那种情绪.不是伤心.不是难过.是一种不敢绝望的绝望.貌似一株等待雨水的植物.只能生生的撑着.撑着.只能相信明天就会有一片云.就这样.穿过大街小巷.好像.你就在那里.二.你不要我了.你跟我说一声.你告诉我.好不好. "他走之后.你的生命只剩下寻找.不仅仅是秋菊一般.要个说法.因为爱.因为被爱.支撑着你.不敢绝望.也有那么一瞬间.你以为一切都是幻觉.他没离开.他还拉着你的手.或许也有那么一瞬间.你明白.自己还有幻觉.他不会回来.你看见他身边的女人.你发现自己这四年像个傻瓜一样.生活在他编织的世界里.你知道眼前的这个人就是他.但当他说出那句狠话.你却哭着说.如果是我认错人.那我更对不起.你此刻宁愿相信眼前铁一样的证据.不是事实.你飞快的跑了.你的格子衬衫扬起又落下.所及之处.全是悲伤.三. 今天.我买了回昆明的机票.思念就像在草地上爬行的蛇.我过了安检.捡了票.又出来了.我不能就这样回去.我成不了他们想要的人. "你以为他远在天涯.其实他近在咫尺.他在你的生活里.像一粒微尘.陪伴着你.在他的镜头里.有你的喜怒哀乐.有你捂着肚子去厕所.有你洗完头发后对着镜子抽烟.每一天.每一天.他都不曾远离你的生活.他给了你生活的保障.给了你关于大超市的梦想.他用他的生命给你一个貌似幸福的结局.有一家大超市.得到父母的祝福.过平淡而简单的生活.许多人都在过这样的生活.而你.真的感到幸福了么?四. 高考之后.他买了一张五块钱的游泳票.在水里呆了一下午.对着阳光.第一次哭了.我们都是太平凡的人.没有人注意我们. "这样平凡的生活.却酿造了那样一个执拗的你.你歇斯底里的哭喊.你说.你老婆你不认识啊.你说.你去给我找回来.你去把杂志给我找回来.你说.关你什么事.你说.方文.我知道是你.我知道是你.你说...你望着天空的时候.我哭了.我记得那是我想念的时候.最爱的动作.那天空.空空的.空空的.那颗心.也空空的.空空的.你说.他走之后.你一直一个人.有时候宁愿一个人.宁愿叫嚣自己一个人.也不愿承认.他走之后.再没有爱的能力.我的卑微.我的喜怒哀乐.从此烟消云散.装了一副宠辱不惊的皮囊.五.我听着窦唯的音乐.哭了一遍又一遍.哭到最后.没了力气.然后我蹲下来.用力的抱了抱自己.走出了影厅.[而后来的我,已经学会了保护自己,不再把伤心的事情讲给别人听,也越来越少再为谁掉眼泪,在失望时沉默,兴奋时吵闹。
我感觉自己越来越远离爱情,只是在望向天空的时候,会觉得寂寞伤感,我想,曾经那个执着爱着一个人的女孩子,她到哪里去了呢?
]"83天。
我打算回去了,李米,我成不了他们看上的那种人,看来只能这么普普通通了。
我真的没用。
是不是你也觉得我很没用啊?
""221天。
我快回去了,李米,多多少少,我可以算是一个有用的人了。
我已经能够看到我们未来超市的样子,你会原谅我吗?
""430天。
我和以前不一样了,李米,也许我已经成了你父母能看得上的人,谁知道呢。
昨天我从电视上看到了昆明,我突然一下哭了。
你还在等我吗,李米?
""708天。
告诉你一件事儿,李米,几乎就变成了事实。
今天早上我去了机场,我站在大厅里,那一刻思念像一条在草上爬行的蛇。
我突然决定回去。
我买了机票,过了安检,一直走到登机口!
最后我还是出来了,机票钱退了一半。
我多想回去啊,你知道吗?
""李米,我做到了,去开家超市吧,也许我很快会回到你的身边,也许我可能回不去了,不知道。
嗯,万一我要是回不去的话,这些就算我留给你的吧。
嗯,其实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你真的不用为我担心,真的。
凡事都是要付出代价的嘛,也没有什么后悔不后悔的。
万一我要真的回不去的话,你要是哪天想我了,就看我给你写的信,一共是五十四封。
就说这么多吧。
""我们上中学的时候相爱。
后来。
一直在一起。
我们学习成绩都不好。
都没考上大学。
他。
爱看武侠。
还有。
就是。
跟我谈恋爱。
我们都不起眼。
没有人在乎我们。
高考结束那天。
我们都很沮丧。
那天我们也没见面。
他从考场出来。
花了五块钱。
买了一张游泳票。
在游泳池里呆了一个下午。
明晃晃的太阳下。
他第一次哭了。
后来他就开始了出租车司机的生涯。
后来。
他跟我说。
遇上我。
是他那么大最开心的一件事儿。
"有些人注定与你邂逅,有些场景注定要与你的眼睛相遇,有些情感注定要被勾引出来。
《李米的猜想》,这部让周迅等影星表演出来的彻头彻尾的云南电影,从车牌上就拉近了与昆明的距离。
片中绝大部分的昆明城市展现,更让游走在昆明的人们情感颠沛流离。
我们都在猜想,我们都在寻找,就如片中李米的苦苦寻觅。
为了那个男人,他甘愿成为一个出租车司机,每天的任务就是穿梭于大街小巷,寻找他的那个男人。
然而,寻找是刻苦铭心的,就像那种噬心的等待,就像那个男人在心里的影子。
男人一直存在,并且就在身边,然而,老天的安排是罪过,这场罪过就是不断的错过。
李米与他的男人不断错过,我们也在不断的错过,错过童年,错过青春,错过机会,错过爱人,错过我们本想抓住的一切。
也许,爱情就是不断的错过。
因为错过,才让你找到了那只白头偕老的手。
当李米终于与他的男人相遇,结果却让人心碎得无声无息。
在这一刻,那个男人不断的遮掩,看似狠心,实则正在心里翻江倒海。
如果没有走上那条路,此时的男人应该正是情感泄洪,紧拥李米的时候。
这世界真的让我们感慨,有很多时候,当我们相遇了,结果却让人心碎得无声无息。
有时候我们太想抓住的人,有时候我们太想抓住的青春,回头只不过是一声叹息,只不过是无声无息的心碎。
可是,我们有多少人,又去体会和感受心碎的声音呢?
李米不断的寻找,不断的错过,不断的心碎,不断的等待,结果终于来了。
当男人翻身一跃,重重而又轻飘的跌落在李米面前,重创的是李米的心,轻飘的是李米的脚。
如果结果令人悲怆,何不如继续寻找,继续错过,继续心碎,继续等待?
至少继续就还有希望。
男人终于回到了李米的面前,那个对李米牵肠挂肚的男人带着他的牵肠挂肚消失了。
而这牵肠挂肚也变成了李米的终身遗憾。
不过,当我们停下来,回收我们的情感时,也许又会发现有许多人找了一辈子,找不到想要的结果。
如果这样对比起来,李米倒是幸运的了。
至少他找到了那个男人,至少他知道了答案,至少他还有一个宁愿为他去付出一切,宁愿到死也要给他保留一个好印象的男人。
故事结束了,李米引发的情感流放还在许多人心头继续。
爱是什么?
甜蜜?
痛苦?
悲伤?
欢乐?
《李米的猜想》告诉我们,爱是孤独。
当王宝强饰演的裘水天连即将因过量带毒可能会判死刑而不顾,执着于追问周迅饰演的李米是否找到他心中的女神小香时,他是孤独的,李米不可能找到小香,他也不会传心术,即使到死,他的爱小香也永远不会知晓了。
当邓超用DV记录下一段段周迅近在咫尺的影像,却只能靠54封书信表达自己的思念与爱恋,不能靠近哪怕说一个字时,他的爱永远是孤独的,为了不危及恋人,就连死时,他也不能露出哪怕一个微笑。
当周迅疯狂的给每个坐她出租的人讲述关于那54封信的每一个字时,在四年的等待后却只能突然而无助看着恋人从天桥坠落到自己面前的车头上时,她知道自己心会像四年顽强的等待一样继续孤独下去。
这是一部讲述孤独的电影,如同看着一朵冰原中执着绽放的鲜花。
所以,当你和你的他(她)一起看这部再适合不过恋人一起看的电影时,当你看到,最后周迅看着那段DV脸上笑容如春花般灿烂同时晶莹的泪珠如雨滚落时,请抓紧他(她)的手。
因为对于恋人而言,这世上最幸福的事,就是时刻能感到对方手心的温度。
李米和方文中学时开始恋爱,两人都没考上大学,开上出租,前途渺茫。
方文承诺赚一笔钱给李米开个超市。
李米的父母不赞成两人交往,方文为了成为李米父母认可的那种人,决定出去闯荡,四年间一去不返,只是时不时给李米寄来一封信。
四年间李米疯狂地寻找方文,她把方文的照片带在车上给每一个客人看,只到遇到两名携带毒品的绑匪上了她的车,她终于找到了方文,等待她的却是比男友失踪更可怕的现实。
影片最后,毒犯方文自知来日无多,给李米留下一箱子钱和一个DV。
DV中他给李米留下了遗言,说“我做到了,你去开个超市吧,如果我再也回不来了,你想我的时候,就看看我写给你的信,一共54封……”这时我的眼泪再次和周迅一起流下来,一发不可收……遗言后面,是方文四年来在李米身后偷拍的片段——李米晾衣服、李米出车内急找厕所、李米和客人吵架……这些让李米又哭又笑的镜头,是方文四年来的注视,牵挂,和渴望。
这一片段也是编剧的神来之笔,周迅的表演让其锦上添花。。
字幕打出来的时候,周迅略带沙哑的歌声也轻轻缓缓地响起,全场在歌声中沉默,在黑暗中沉默。
这个以绑架、毒品、悬疑、警匪这些元素串起来的爱情故事,冰冷残酷中透出的那一丝温暖,击中了每个人。
在如今这个浮躁的充满欲望和诱惑的年代,有多少像李米和方文这样面对现实力不从心的小人物,面对一份无望的爱情,有人会彷徨,有人会怀疑,有人会轻视,有人会抛弃,有人会背叛,有多少人能像李米和方文那样,在无望中等待,在等待中坚守,在坚守中忍受煎熬。
什么样的电影算好电影?
泛泛来说,故事性强算好电影,叙事技巧高超算好电影,视效震撼算好电影,想像力奇崛算好电影……但归根结底,好电影的终极标准其实是打动人心。
像《李米的猜想》、《万箭穿心》这样的华语片,不是高成本的制作,没有恢弘的场面,却关注现实生活,刻画身边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主人公以过硬的演技感染观众,其直击人心的情感力量构成的观影体验,比哈哈一乐的喜剧片、只有感观震撼没有心理震撼的商业大片,更让人觉得过瘾。
在这里不能不说说周迅,在片中表现出的演技,比《如果•爱》中更抓人,更出色。
从演员角度说,这是她一个人的电影,她没有把故事浓缩为爱情就万事大吉,她表现出来的内容更多,比爱情要多,那些内容如果再一次用概念来概括,将会很无聊。
好的表演,说到底是用来欣赏而不是归档的。
有些遗憾的是,李米之后至今,周公子好像还没有出现比李米更为出色的作品。
开始敲这些字之前,我抱着一盆衣服去阳台上晾,然后,对面的寝室楼里突然传来一声极大极哀的哭嚎。
于是阳台门纷纷启开,一个一个女生跑出来,笑着闹着说几句话,又跑回去,接着哭声便停了。
高三,做题到深夜,一个人站在阳台上直愣愣对着暮色苍茫灯光斑驳,就忽然觉得,每扇窗后都有一个巨大的秘密,而别人不能触碰。
那么你就应该明白,下午看李米的时候,我是为什么忽然泪意汹涌。
李米,出租车司机;裘火贵,罪犯;裘水天,乡下人;叶倾城,警察。
然而。
李米,神经质地抽烟,瘦,满脸雀斑,动作幅度大语言亦粗鲁,她拿着失踪男友的照片问你你你和你认识他么,她这样过了四年;裘火贵,他抢劫出租车,然而突然在后座捂着脸大哭,他说谁愿意做这个,是他们找我要三万块,没有三万块我连家都回不去!
裘水天,他将小村里唯一一个懂得说两句蹩脚港台腔的女孩当作天使,为了小香他几乎想要上天入地。
叶倾城,他一边工作一边电话,对对,是啊,我看见她跟一小白脸她还不承认呢。
这些人天天从我们身边走来走去,擦掉眼泪换上面容他们不过是世间最平凡最庸碌的人,你不会想要知道某个身材臃肿的中年妇女是否有过烟火绚烂的爱情,你也不会想到某个表情委顿的男人是否有过恢宏极盛的往事。
李米说,我们都是很平凡的人,没有人会在意的。
那么,可以龟缩在一个小小的角落,比如,一辆出租车,一张办公桌,随便什么。
然后,等一个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现的人,一天两天,一年两年,没有人需要你去拯救地球普度众生,你只属于自己和等待。
偶尔说说故事,如果有人听懂是有幸,不懂也没有什么关系,你也不懂他们的故事,为什么要别人懂你。
这就是生活。
大部分你我,都已经,或者必将,走上这条路。
然而,这样平凡亦是好的,如同无知常常是幸福一样。
没有人会来刺探往事窥视秘密,所有的痛苦欢愉都属于自己,好像在喧嚣之外独立根植出一个世界,里面,是繁盛的秘密。
我们曾经希望拥有以后的时间,可是没有,那也没有关系。
你变成我的秘密,住在我的心里。
于是,我们永远在一起。
老板和朋友 都很推荐这个电影 很多人看着哭了 在国内 几次都想去看结果 大连时候 没赶上 服务台小姐说 下周日 还有一场 后来去了上海 想和小狗去看 结果那个影院也没有 我俩看了wanted后来 回了 猫本 就赶快驴了下来可能我是抱着 让我哭泣吧 或者 纠结我吧这样的 非正常心态看的这个电影 所以 并没有让我哭 也没让我纠结我只是 看着 李米一次次流泪满面 面容憔悴 或者声嘶力竭 奔跑着 安静着 叫喊着 哭泣着 当时就 发自内心的感慨 --- 别他妈的让我 猜想爱我一定要 让我知道 我不会一定要你在我身边不爱我 你就可以走 不要弄得不清不白 不明不了 让我等你四年然后 就和 李安同学说 这电影一般 后来 小野同学回来了 我俩去吃了 泰国菜 回来以后 我就说 我有个电影 你要不要一起看然后 我俩又看了一边 (可能 没被这电影 别扭到 我就不爽)这次看到 王宝强 说小香那里 我突然想到了小狗他说 小香和镇上别的女生不同 不像她们土得很他说 小香说 我也有想过啊他说 他有次不高兴 可是 小香回来很激动的 说 那个东西超好玩 艾的时候 我就觉得 这小香和小狗也太像了而我 就是个 都市版 王宝强啊我也觉得小狗与众不同 我也喜欢小狗说话的语气 我也会因为小狗天真的样子 忘记了之前不不满可是 毕竟 我不是李米 小狗也不是方文 我俩没到那程度我也许 可以为小狗奋不顾身 或者变得智商低的破表 或者 办出来再傻的事 甚至 流血流汗可是我做不到 等你四年 做不到四年不喜欢别的人 不和别人上床 我想也许因为这个 小狗才和我分手吧 ....跑题了其实 我挺羡慕 李米 和 方文的 爱到那个样子 觉得很好很地道 一点都不 很傻很天真 嗯 好好爱一个 不投机取巧 不三心二意 什么什么的 后来 方文死了 李米在 KTV里唱“谁能告诉我 要有多坚强 才能念念不忘...."
周迅的演技啊!爆!
不记得结局了...
一群被假想亲密关系困住的假想亲密者们。
录像带那里剧终多好,为什么还要安排李米出来说一段男默女泪的知音体独白……
周迅真的好美啊 时至今日我才明白
是爱,不是爱情。
安静地等待,安静地忍耐,只是想你,非常想你。
李米就是方文的阿香啊
我个人特别想给五星的电影。周迅的表现绝了,想跟着她哭。人物塑造上,基本每一个出场的角色都有一定深度,而这些通过寥寥几句台词就被勾勒了出来。
做恶梦啊!
虽然导演很认真地在创作,但是剧情多处有硬伤,李米这个人物做得过于偏执理想化,倘若将她寻找方文的主动力作为隐线,而非一味让周迅从头到尾跟怨妇似的叨叨,也许这情感会挖得更深一些,很不喜欢周迅追着邓超念信的内容以及最后看录像被偷拍段落,也太矫情老套了,煽情得过头,周迅的表演虽是灵性投入的,但微微有些失控,声嘶力竭得吼叫略显苍白干涩。
结尾很美,迅儿很到位
周迅很疲惫,或者说是李米很疲惫,很带入
这个剧情看得我火大
【C-】曹保平黑屏白屏转场都整的那么干巴,就别一天到晚鼓捣你那跳切了。音效设计倒也能代表当时国产片的普遍水准,粗劣、低级,还有明显的配音痕迹(对表演是毁灭性的)。结构当然是贬义的狗血,搭配审核环境一起使用更是拧巴,后期《烈日灼心》也是如此,观众反而还吃这套毫无节制的噱头拼贴。当然周迅的表演是没得黑的,凭实力把一个堆满无趣巧合的故事演成个人职业生涯代表作,哪怕评价她表演过火也没啥,她再不过火一点这片就真没啥能看的了....
想和你一块看的可惜下学期那小影院垮了
有点无聊
诡异。。。
一个一流的剧本和幼稚的拍摄方式结合在一起的蹩脚的二流电影,有些人只能当编剧,不能当导演,本片就是最好的证明。不可否认周迅的表演相当精彩,相当有爆发力,但是这一切都在导演差劲的执行力之下渐渐黯淡无光。而且影片中还充斥着一种做作的人文情怀以及对于底层人民的生硬同情。
这算不算剥削周迅在《苏州河》里的人设和模仿《地球之夜》啊?每个人物的扁平缺少细节,结构非常割裂,曹保平算拍犯罪的好手,所以戏全被王砚辉和王宝强抢了,拍爱情就是硬塞人设直男思维,看不到什么动人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