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看这部电影前就听说了这个电影有多糟糕,所以我刚开始看电影时也不抱任何希望。
我主要是为了我爱的演员来看的。
这部电影纯粹是用来打发时间看的,结果看完后感觉好不一样!
男主没和女主在一起,却和好朋友们有了一次疯狂的road trip!
这样美好又冒险的行径也是我青春期时一直期待的,和好朋友们说走就走,边开车边疯玩~可惜现实里这样的美好太难实现了,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会喜欢这部电影吧,我也希望度过一个快活的road trip假期,翘课冒险,和好朋友们到处耍,参加好玩的派对,最后还能一起在舞会上和喜欢的男孩跳舞,多么美好的青春啊!
还有就是着迷于一个不值得的人而忽视了自己的好朋友,这也是青春期的一大遗憾之一。
但是看到朋友们都在支持男主的行为,不管他们心里的结局如何,我都真的感动(也可能年纪大了交不到这么淳朴的友谊了)这片实现了我脑海里的一个小小梦想~毕竟我们现在都长大啦,都有了自己的生活。
希望有朝一日还能实现!
但是人数会缩减很多啦,这也是real life里不可避免的事情吧…well,用此电影感慨我逝去的青春生活!
故事的高潮在结局。
当昆丁找到玛戈的时候一般人都会以为是女主高呼感动女主喜极而泣两人拥抱在一起,但现实却不是如此。
玛戈很不理解昆丁为何千里迢迢来到纸镇,因为从未有人在她留下线索后如此寻找她,或许她曾期待过,所以在和昆丁吻别的时候有过想让昆丁和自己一起,但昆丁却说“这次我真的要走了”。
昆丁没有抱怨玛戈,也没有后悔驾车1200公里来寻找他,还是在毕业前夕。
他知道自己在这段寻找的旅程中看清了玛戈也看清了自己,在计划的生活中出现了有意义的变化,就像玛戈说的,这期间的事情值得昆丁回味一生。
确实,有些人希望过一些不同寻常的生活但就算在精彩生活总归会恢复平静,所以昆丁坚定的回到了学校,赶上了毕业舞会,因为那有他的生活,他的挚友。
影片的一开头就告诉我们他喜欢的女生有多特别,有多独一无二但是最后昆丁明白了,玛戈只是一个女孩,而自己除了看清楚了别人也看清了自己。
生活中我们都不曾真的了解别人,通常只是通过某些事件。
行为而表面的评定对方,或喜欢或讨厌,昆丁也如此他喜欢玛戈的神秘勇敢,但不曾知道在他看到背后玛戈的真实意图和想法,如今他也勇敢了一次并且真正的和玛戈有了接触和探讨看清了事情也了解了自己,在知道这一切并没有逃避和厌恶而是理智的学会了接受。
这是这部影片对我而言最值得学习的地方
更多影评,更多原创视频,摄影作品,小说短文,请订阅公共号:亭五味子小众女孩,亭子,为你们持续更新。
亭五味子忠 于 心,实 于 笔
多久没有那样肆无忌惮地疯狂过了?
Orlando 到 New York ,1200英里的距离,一路上只能停车四次,每次停车不超过6分钟…… 穿过平原,穿过江河,迎着晨曦,迎着晚霞,五个年轻的高中生,一边赶路,一边笑闹。
海市蜃楼也好,纸上城镇也罢,总要抵达后,才知道什么是追寻的意义。
而追寻的意义,或许就是漫漫旅途中的未抵达吧。
因为未能抵达,才会看清眼前珍惜当下。
才会明白旅行之于人类的意义,不是到达目的地,而是旅途中的种种乐趣。
全片唯一值得称赞的片段,大概就是Q一行五人的纸镇之旅吧。
不管初衷为何,也着实能算上一场别开生面的毕业旅行了。
在毕业季这个微妙的时期,谈及毕业旅行这个微妙的话题,总是有些措手不及的慌张感的。
这一步还没能踏实落下,下一步就要向前迈开了。
几年的时间弹指就过,还没来得及伤感,就已经被紧张和茫然淹没。
黄金屋没找着,颜如玉也没见到,万卷书是未完成的日程表,万里路是空落落的手账本。
虽说没有虚度光阴,也实在未能好好珍惜。
我现在的状态,倒是和Q有些相似。
不过他的茫然来自Margo,我的茫然来自于已知的未知。
我俩还有一点相似,就是那三五损友。
我很庆幸,从初中开始,就结识了足以一生相伴的朋友。
兜兜转转已经十年,期间有过争执吵闹,有过和好决裂。
一起三年模拟五年高考,一起教室厕所食堂操场。
你有了喜欢的男同学,我就做那诸葛亮,凭着自己小学时期几朵桃花的底气为你出谋划策;我遇到生活上的困扰,你一秒变成老妈子,用自家那本难念的经絮絮叨叨地开解起我来。
曾经的你一脸向往地要做金融女强人职场白骨精,我挽着你夸张大喊富婆求包养;以前我图样图森破地想在新闻界闯出一片天,你握着我的手说好啊好啊以后替你打杂…… 转眼间,我们就要各自东西,很多承诺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嘿,是时候来一场旅行了。
人往往倾向于通过表面去评价他人,却不愿甚至觉得没有必要去深入了解他人内心,这是人的本能。
就像所有人都称赞Margo的朋友美丽的面容,却忽视了她聪明的头脑,然而她最希望的是别人能够透过外表发现她内心不一样的有趣的思想。
Margo也是如此,所有人眼中她都是无法替代的miracle,俗气点来说,就是女神般的存在。
可从未有人发现她内心的脆弱和迷惘。
She is just a girl.影片中一个小细节很触动我,在大厦顶楼,俯瞰整个城市,Margo说一切事物近距离接触都变得不美好,昆汀反驳,你不是。
多么浪漫含蓄的告白。
如果多一点点理解,你会发现最迷人之处绝不会是完美的外表,而是真实,尽管有瑕疵的灵魂。
整场电影中 有关Margo 这是我最爱的镜头…那是Margo大半夜拉着Q胡闹了一通之后两人开车在路上的场景M把头伸出车窗外风就那样吹开她棕色的头发黑夜更是衬出了她眼底那一抹幽蓝之后她回头看去像是告别那时我我就知道她铁了心要走旁边开车的Q还傻傻地沉浸在Margo拉着他玩的喜悦,他们冒险的刺激,以及明天说不定可以和Margo坐在一起吃午饭的幻想里而M,她的心事仅在这一幕里暴露无遗其实电影里Margo的人物设定我不是很喜欢她总是逞强,还逞强到了最后但她即使逞强到最后还是一脸拽,并且拽的很帅气——这非常重要。
当她被问到接下来的打算时,我爱极了她一脸拽一脸自信的说:I have absolutely no idea, but I am excited to find out.而现在我相信她一定会找到。
书中的M我很喜欢可能是因为她全部的脆弱都能被看到当他们俯视整座城市时电影里的她说的是:paper town,paper people,everything is paper...而书里她的说法是:我向下看的时候,心里想的其实并不是一切都是纸做的,我想的是我自己才是纸做的。
我才是那个脆弱的、可以折叠的人,并不是别人。
这就是区别于是电影里的那个有些孤单和落寞的镜头成了我的最爱因为只有那一幕才最接近真实的不设防的Margo记得书里最好笑的部分就是M超坏的安慰Q说:“我们有可能会被抓住,要是被抓了,就让我一个人说话。
你只需要看起来很可爱,就是那种无辜和自信奇异混合的感觉。
这样我们就会没事的。
”哈哈哈。
对于这一部分,我真是没有抵抗力。
和电影中的呆呆傻傻的男孩子联想起来还是会笑的想晃腿,我真是爱极了John Green书里那些呆得都冒着些傻气的男孩。
还有,我想M同样告诉了我们一个事实——我们都需要为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负责,因为在某些程度上我们是这种看法的制造者。
Q 在星运里要比这里帅得多。
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 John Green 书里的男主角都有一些呆呆的傻气在,却可爱极了。
其实影视作品中女生之间的友谊十分常见,也是比较好把握和描写的一种关系,而相对来说,要描写男生间的友谊就有些难度了,但《纸镇》里三个男生的友谊真是被刻画地近乎完美。
——没有什么比三个有些呆呆冒傻气的男孩子更可爱的了。
Q是属于比较乖的那种孩子的,好好学习,认真上课,从不逃课,没参加过party,和固定的好友一起聊天玩耍,对未来有着清晰而明确的规划,他从小就是这样,不想惹上任何麻烦。
Q的生活平淡如水,M的世界波澜壮阔,所以他会被Margo那种狂放不羁的个性吸引也没什么意外,不过在他迷恋Margo的这些年里,他确实将她神化了,"把一个人看的过于完美始终是一件危险的事" “She's not a miracle,she was a girl. ”——他最后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Margo说 a paper town for a paper girl。
Q 的眼里有泪,但他说,but I have to go.其实这就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
高中生活快结束的故事,所有你痛恨过的都不会重来的故事,一个很乖的男孩子有了第一次的逃课,第一次的公路旅行的故事,一个不乖的女孩子逃离了自己设下的圈套,she gotta get lost and then find herself 的故事。
记得那个午后我迷迷糊糊的梦到过Q和他的伙伴开着车而我竟一下子重温到了“Margo”全部的心情我曾说过也许或多或少我们都曾是那个MargoAnd my favorite line——She was a girl.📌
起初看这部电影是因为来看Cara Delevingne 的,但是看完发现真的很有感触。
可能是因为本身就是上学的年纪而且电影中的对于男主的爱情的描绘真的是很真实。
另外结尾也很赞,想不到男主会拒绝Cara的邀请呆在Paper Towns。
可能这部电影有许多不足的地方,但是就我一个学生的角度来看还是很不错的。
这部电影我刚开始并没有太高期望,但是男主选纳特 沃尔夫真的是个明智的选择,把一个单相思的少年演的非常到位。
作为一部青春题材的电影,它融入了美国公路文化,配有非常棒的音乐,在讲述了友情与爱情的青春期时,运用了很多引子,这也给了观众看下去的兴趣,电影风格就像是做了一个梦,男主抛弃一切去追这个梦,梦醒了,也就长大了。
电影中导演深刻的描述出了“把一个人想的过于完美是件可悲的事”这句台词,所以这部电影对于那些深陷单相思的少年少女们很有意义哦。
总之,电影的结局是非常棒的,是我看过青春题材的电影中为数不多令我感到漂亮的之一。
偶然在不知名的网站看到了这部片子,还是在恐怖区发现的,原认为是部惊悚恐怖片,看了过后,发觉一直平淡无味。
可越往后,越能看到年轻读书时的影子。
读书那会,认为自己所相所做都是满意的,都是能给对方惊喜的。
可每次看到对方不冷不淡的表情时,又觉得懊恼,这女的不懂自己。
这片子诠释得好,两个青梅竹马的男女孩,却因为性格不同,走向不同的人生轨迹,男的心里却一直有结,那就是喜欢这女孩,可现实却是因为不同的性格使得两人愈发遥远的关系,毕业前夕,女孩半夜找到男孩要去恶作剧一番,对于一个从未有过这种疯狂经历的男孩来说,无疑,这次恶作剧是让他刻骨铭心的,却对于女孩来说,这不过就是人生经历的一部分值得去做的事而已(让我震撼的是在,办公大楼俯视城市,两人跳舞那片段)可能对于男孩来说,这是她对他的暗示。
然后第二天,女孩消失了,第三天,第四天........在懵懂无知的年纪,谁不想谈份轰轰烈烈的恋爱,男孩也是如此,在毕业舞会前夕,通过女孩留下的“线索”,邀上了自己的朋友,一起出发,前往地图上未知的“纸镇”(就是没人居住,却在网络地图上留下过痕迹的城镇)寻找女孩,在经历了超市速购,汽车抛锚,终于到达了“纸镇”途中,朋友都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份懵懂的爱情。
更加迫使男孩寻找到女孩,可到了那里过后,经历了等待,其中,金发女孩说的那句,“她有知道你那么在乎她吗?
”触动了我,很多人,做事时,只顾自己付出了多少,却没有在乎对方理解了自己感受的情况下,发狂,大怒,或者是落寞。
可结果没有,男孩还沉浸在自己编制的美好幻想里,把车钥匙给了朋友,让他们先走。
自己留下来继续等待。
没有等到,却在小镇上无意碰见了女孩,没有惊喜,没有眼泪,平淡中,两两各自晗嘘一番,男孩会认为女孩觉得这么找她,一定会感动得一塌糊涂,可是没有,女孩只是平淡的告诉男孩,每次离家出走,都会留下线索。
而离开,也仅仅只是追寻自己的生活方法,仅此而已。
没有绑架,没有奇幻,没有冒险,就是这么简单。
有的只是惊讶,男孩此时才觉得对于他来说,什么才是重要,什么才是值得珍惜,而不仅仅是因为凭着自己的感觉而活,而女孩试图挽留男孩留下陪她。
可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的人,就如同两条平行的线,怎么可能有交叉点?
男孩没有后悔高中生涯的最后日子,没有后悔赶不上的毕业派对。
他感谢女孩,因为在寻找的过程,让这个懵懂无知的男孩认清的自己的幻想,虽然碎裂了,却何尝不是发现,还有在乎自己的朋友,家人。
感谢这部片子,让我在平淡的电影里找到了惊喜。
人生,谁没有错过的恋人,或者感情。
为什么又不能说,错过的就不是真正的一份美好?
虽然结尾并没有什么大团员式的结局,可这样的结局,又何尝不是触动我们这些平凡老百姓真正的内心呢?
一部讲成长的电影,迷茫的少年追寻着心中一个崇高的目标,孤注一掷的展开一场圆梦之旅。
到了旅途尽头才发现是一场空,但不知不觉中也在途中收获到了更真实可贵的启发和感动。
有时候,生活对于你自己的意义不一定和别人相似,不管是追寻,还是迷失,都是生活,有的人想方设法的去做一些事,争夺一些东西,也有的人,一辈子都在羡慕他人,却也始终没有勇气去做自己一直想做的事,但这,也是生活。
成长了,成熟了,回过头看看,会发现,以前的自己,也只是个孩子。
这部电影的主题其实很简单,就是用Paper Town的字面意思,在对某地正式命名之前的“空白”称呼;针对个人,年轻就是如此纸张般的空白和迷茫。
经小说改编,所以感觉文艺气息颇为浓郁,只是模式上,前半部的惊悚片加上后半部的公路片,不伦不类。
人物刻画,情节发展,往往通过旁白来铺垫,没什么难以理解,也缺乏技巧和匠心。
在我看来,很是平淡。
电影看到一半多的时候,尤其是关于毕业舞会的情节,我竟然想到了那部《美国派》,看来美国电影一旦太正经了,还是有点令人不适的。
另,女主角扮演者的名模身份,对于大多追求时尚的女性而言,是个绝佳的商业卖点,毕竟女人的钱就是好赚。
然而,T型台上的气质和演员完全没有契合之处,后者更有内涵和深度,换个有演技的年轻人,从影片角度可能更合适。
只是,这部电影,无论是艺术性还是娱乐性,都乏善可陈。
记得大学是第一次看,现在第四次重温。进去情景之后,真的是一部很有深度的电影。看似是一段青春旅程,关于友谊关于爱情,实际上是一场自我发现之旅,发现人生的意义,而这个过程最难的,就在于开始,你自己的觉醒。发掘绝大多数人都是paper town里的paper girl,paper boy,never care about the things really matters.一旦意识到你所有对自己的的画地为牢,那就开始明白了Freedom。Getting lost makes you see things clearer.Getting lost helps you find yourself.而在这不断的左右摇摆中,最终你会找到平衡。
不是悬疑么?没看出来。就当个青春片看吧,不要又太多的期待。
迷茫时期看到的青春剧。
我就喜欢看
Cara Delevingne像是本色出演。
冲着五百万看的结果戏里戏外都在放人鸽子我晕 虽然papertown这概念本身还挺有趣
评价一般,不过我还真心喜欢这个片,没错,片子确实又中二又愚蠢,不过青春不也是如此吗?年轻的时候做做梦,疯一疯,也没什么不好。
我为你翻山越岭,却无心看风景。
剧情太傻白甜 为我卡拉打4星 我就是脑残粉!
关于探讨青春的电影对我来说已经没有太大的感触。就电影本身,将追求异性过程拔高成对青春迷茫的破解已经是常见的手法,演员互动也相对低龄。但结尾处男主拒绝谬斯邀请以自己新的感悟回归生活却也比一味强调翻天覆地改变的青春片实在一些。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花点时间看看也不错,简单直白、男帅女美。
屌丝带着两个有妹子的好基友追女神失败的故事,比较另类的毕业旅行,由于少了给年轻演员体现演技的空间,比去年原著作者相同的《星运里的错》票房口碑都差之千里
怎么好好的一个青春片出现了非现实元素
cara比男主帅多了
用一次公路旅程來結束一段名為初戀的單思...是說Margo居然會選那種筋肉型himbo,其實就是嫌棄Q悶和老套啦。這樣說起來,真的Lacey還比較是一個好的朋友和女孩(但高中生有STD 是甚麼玩法...)
难得一部低龄化的影片确又没有那么狗血,成长的忧伤不那么过头。OK的
奇迹看似遥不可及,奇迹一直在身边。
配角们各方面完爆男女主角
额女主应该更漂亮些 很出人意料的片子 5星推荐
看完doris就选了这部_(:з」∠)_渐渐觉得不像了,嗯,不那么像了,眉眼还是有一些,但不那么像了。这种“原先我以为我很特殊,但其实你根本不爱我”的剧情真是……
男主要是留下了就是一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