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通过俄罗斯外景、列车局限空间营造整个氛围很不错:整体的异域风情,前半段的悬疑,后半段的紧张。
演员的表演也可圈可点,特别是艾米莉·莫迪默 Emily Mortimer将一个经历复杂又身处各种“险境”的角色塑造得很成功。
整个故事还是比较好看(估计老毛子会不喜欢),可能编导为了让观众容易理解,影片桥段上的转承都说不上特别新鲜,所有悬念基本都能猜到结果,没有了惊喜,也就显得不能出类拔萃。
2008-10-24
杰西骨子里绝对的是魔鬼至上看完片子我很遗憾的结论难道说实话就这么难吗当然卡洛斯和艾比也都不是什么好鸟还有警官Grinko但是所有的人都没有杰西那样灵魂里透着的黑暗而她的丈夫罗伊又太天真太善良了太一个传教士了所以两个夫妻罗伊和杰西看上去都那么不能让人理解对于人性这个东西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就像面对镜子里面的这个人到底是谁
1、特意交代了一笔Abby在小镇上买了一个人的车票是什么意思?伏笔吗?好象前后没有任何关联啊!没明白!
2、Jessie拍的照片都很好3、Roy没赶上火车是凑巧还是Carlos做的手脚?
如果是凑巧,那么Carlos他们假装好心陪Jessie下车一起等是将计就计了?
4、Carlos把娃娃放Jessie的箱子里也是将计就计吗?
他带着娃娃去洗澡的时候也没有料到Jessie会下楼接电话啊5、温哥华的湖边别墅,美是美,可真在那儿住一阵子会不会得抑郁症?
两组情侣,亦真亦假,对白还是很精彩的,,,,,,,,,,,,,,谎言可以让你走的足够远,但是却永远不能让你回头;与其在阳光下等死,还不如在黑暗中生活;赶走我身上的魔鬼,我的天使也会一并离去.......
从孔老夫子在《三字经》里“人之初,性本善”开始,人性善恶这个命题就没有停止过争论,谁能说自己心里没有一点小小的邪念,没有做一次坏事的冲动,没有放纵自我的贪欲呢;不是人臆想出了天使和魔鬼,而是人本来就是天使和魔鬼的私生子!
Jessy貌似温婉善良、贤良淑德,可内心中仍驱赶不走原生的恶念,她不敢喝酒是怕酒后放纵回归本我,所以才会说:Kill all my demons and my angels might die too。
本来黑白对立的两面成了唇齿相依,Jessy看似出格而不合常理的心理举动,印证了我们潜意识里善恶模糊不清的矛盾挣扎,善多一点上天堂,恶多一些下地狱,所以时刻提醒自己:Follow Angels,Control Demons。
BTW:演Abby的Kate Mara剧中挺有艾薇儿的腔调,搜了下居然出演过24的第一季,实在是想不起来了,估计还是个死跑龙套的吧
本片又称成为《新东方列车谋杀案》。
谋杀或许有些牵强,但东方列车却是名至实归。
故事就发生在北京至莫斯科的西伯利亚铁路线上。
不过经验表明,英美导演(特别是英国人)在执导一部以俄罗斯为背景的现代惊悚影片时,常常会变得非常情绪化和立场鲜明。
所以当在本片结尾处看到与《东方的承诺》极其相似的血腥暴力镜头时,一点也不感到奇怪。
老实说,这种民族情绪和政治元素的介入很大程度上破坏了此类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内容上,本片可以看做是希区柯克式的火车惊悚电影的集合体。
里面有《火车怪客》式的神秘的陌生人,有《贵妇失踪》式的某人的消失又回归,有《三十九级台阶》式的逃避警察。
当然,还有《西北偏北》式的浪漫而危险的性吸引。
写实主义和电影表现尺度开放,使得本片导演无需再去制造火车进入隧道式的性隐喻,而是更为直接利用火车的与他人分享幽闭空间的特点去表现这一主题。
陌生人卡洛斯的艺术家的俊朗外形、浪漫气质以及极具挑逗性的目光与乔伊的矜持木纳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并马上吸引了女主人公杰茜。
而夜里辗转反侧时无意发现卡洛斯与女友在对面的上铺欢好,则进一步激发了女人内心深处的原始欲望。
这些都为她最终接受一个陌生男人的邀约去游历东正教堂埋下了伏笔。
与希式电影中的类型角色有所不同的是,本片中的女主人公并不是一个“错误的人”,因为她的确实施了犯罪。
可观众又始终对其产生移情。
这一方面是因为女主人公自身的亲和力,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影片持续不断地引导观众往“恶”的方向去对卡洛斯的神秘背景进行揣测。
发展到最高潮就是,乔伊在与卡洛斯在火车站单独会面后的“失踪”。
不过对于这场戏本人有些困惑。
照理它是导演有意制造的借以强化观众对于女主人公处境的担心的悬疑效果。
但是为什么要编排为杰茜离开旅馆之前就知道了他丈夫并没有死而是只是误车呢?
这样做不等于把东正教堂一段的紧张度大大降低了吗?
因为观众知道卡洛斯并不是那么“坏”。
但无论如何,导演布莱德·安德森还是多少抓住了希区柯克电影中的一处精髓。
即“无辜的人一定要被警察和坏蛋同时去追”。
这不仅使故事更生动,也使逻辑也更为合理——无法借助警方的保护,同时也耻于向丈夫吐露实情。
所以只能靠自己!
不过安德森仅仅是在大方向把握的还算不错,很多细节处理上的功力依然与前辈大师相去甚远。
首先,虽然本片号称火车惊悚电影,高潮段落却并未发生在火车之上而是人迹罕至的荒凉破败的教堂。
那一堆玩具娃娃的偷梁换柱也是发生在旅馆之内(其中男人在女人浴室洗澡的情节是否也是向《西北偏北》致敬?
虽然门是开着的,衣服是脱了的)。
更主要的是,即使对于真正“火车惊悚时刻”,导演也并没有充分利用其幽闭空间和陌生人等等火车特征去制造戏剧冲突。
《三十九级台阶》中,男主人公汉纳在火车通道的警方两面围堵之下仓皇闯入了他人包厢并强吻了第一次出场的女主人公。
观众期待这一突发的浪漫可能成为汉纳的护身符,可女人却出人意料地选择站在警察的一边。
而本片中的女主人公被本金斯利严厉盘问后也仓皇逃走,并且也一度面临两头被警察围堵。
可正当大家满怀期待地会发生什么的时候,她却令人失望地走进了自己的包厢。
而另一些脱离环境而存在的紧张时刻营造也同样不够精彩。
女人的数码相机记录了卡洛斯最后的行踪,而本金斯利的查验翻看一度使当事人和观众的情绪都非常紧张。
但遗憾的是,导演之后即没有设计出女人危机之下的急中生智(类似于《西北偏北》中桑希尔突发奇想乱叫价引来警察脱险),也没有其他新奇枝节的横生插入。
金斯利就是那么简单地,莫名其妙地把相机还了回去!
紧张倒是得到了释放,但观众却没得到满足。
而且在这一段落中,女人脑海里的闪回镜头也纯属画蛇添足。
导演太过低估了观众们的记忆力与联系推断能力。
影片最大的问题是虎头蛇尾。
虽然有灵机一动打死同伙语言障碍所造成的元凶脱逃等个别亮点,但被脱鞋拘押后两人片刻间就成功逃出并再上列车确实比较扯淡。
特别是从未开火车的人发动了引擎,简直让人难以容忍。
演员表演相对比较出色。
其中女主人公的扮演者艾米莉·莫迪默有着欧美女演员少有的温柔婉约的气质,很符合片中的角色要求。
而让天生杀人狂伍迪·哈里森去扮演一个被追杀的善良平和甚至有些愚钝的丈夫一角,则是这部英国电影所能提供的仅有的一点黑色幽默。
BTW:应该不到“推荐”,三星半。
评5星是综合考虑,推理难度是绝对5星。
一、影片开头老警察出场,感觉是神探级别,旁边两人一个是黑道小头目,一个是年轻探长,看得出老警察对黑道头目十分厌恶,只和探长说话,象老师一样严厉。
刀上有血,凶手的手应该因用力过猛受伤,凶手应该是艾比,影片后面在火车上你注意看她右手吸烟是不是很经典。
丢失的有钱和毒品,根据影片后面谈话内容,毒品数量在20公斤以上。
老警察偷拿走了桌上的手机是不想让破案信息被黑道知道。
二、卡洛斯显然不知道自己身上有钱(要知道就不会带套娃贩毒苦钱了),这个凶案是艾比一个人做的,卡洛斯根本不知情,钱是艾比偷偷放到衣服里的,所以不用找就拿到。
最后去找钱的时候艾比连卡洛斯的脸都不看,直接翻钱走人,两人根本没感情(其实过程中也能看出)。
艾比关注的只是钱,为了她的小木屋,杰西也是为此才告诉她卡洛斯的地点的,不是为了内疚,而是为了共同的理想。
三、艾比、卡洛斯和杰西一同下车是因为艾比还偷带了凶案所得的毒品,下车前听到要严查后面的火车,知道在后面火车上查不到就会查前面的火车,所以下火车躲避检查,然后第二天她一个人出远门去藏毒品了。
四、罗伊没赶上火车是凑巧还是卡洛斯做的手脚?
卡洛斯又是戴手套又是拿铁棍的,罗伊眼看来者不善思前想后只好假装看旧火车头故意没赶上火车,罗伊才是大神,一切尽在掌握中。
(是卡洛斯够嫩,还是怕我们看不明白?
)恩,也许是我想多了,只是为了让杰西不再说罗伊太小心,让杰西也去猎奇一下,罗伊故意不小心一回吧。
五、老警察是影片中最善良正直的人。
有人说他是黑白通吃,有人说他想独吞那笔钱,其实都不是。
和黑道合作是被迫的,他根本不想帮黑道找到这笔钱,但他的敬业精神从未丢失,他一直在破案,直到结案才离开。
老警察查看杰西相机的时候翻到卡洛斯照片那页之前已经知道是什么地方了(知道站名乌里扬,知道是教堂还不够吗?
),如果他想取钱结局就会是另一个样了。
其实他根本不想为黑道找到这笔钱,所以突然不看,转移注意力,当然他也注意到了杰西的紧张,也知道她紧张什么。
“科扎克要把你们的脚绑上,我觉得没有必要,你们又不是罪犯。
”这话说得真够明白的,不跑死路一条,罗伊非常果断跑路,逃跑很在行啊,是不是有什么故事?
老警察在外面照应,准备再帮一下忙。
老警察职务级别很高,想当初出差都是头等仓,这么高级别都只能和黑道合作,没办法啊。
年龄58岁,正是平均死亡年龄,对生死已经看淡,在黑道头目的死亡威胁下,再加上为了帮助罗伊和杰西,最终也走上了反抗道路,好人总是被误解的。
六、杰西为什么杀卡洛斯?
卡洛斯勾起了杰西的惨痛回忆,仿佛又回到当初杀父的状态(不敢多想,算我推理错了,或者是演员演技不足,本条感谢sleepw的影评提示)。
七、第二张火车上的那个乘务员告密了,有没有人记住她的笑容?
八、最难的是让火车只有四节车箱的合理操作方法了,也许需要安排查毒品(就查第二次吧,黑帮的力量足以控制警察),都习惯了就不会有大动静,杰西在侯车室时就操作好了,他们两上车时车箱就是空的,四节之后的车箱也没有出站。
九、卡洛斯说再走两分钟就到了,是因为他走过多次,这算是他的犯罪套路吧,死得其所。
还有什么疑问?
欢迎提出讨论。
田纳西的原句,If I got rid of my demons, I'd lose my angels 见于《Conversations with Tennessee Williams》一书在本片中被改成了Kill off my demons and my angels might die, too。
气氛很好,音乐也很好。
故事发生在这列火车上本身就有吸引人的魅力。
但是后半段偏了,来了不少惊险动作成分,可惜。
要是能像天才雷普力一样始终对人物和心理进行刻画就好了。
摄影爱好者杰西使用的是佳能400D单反(老美和俺用的一个型号哈哈),在片中反复出现,杰西平时使用18-55套头,还带着个爱死小小白牛头,偷拍老警察交货就是用它,只是有个疑问400D是九点对焦模式,片子中是老胶片机出现的两个半圆对焦,还有拍老鹰套头的焦段似乎达不到片子的效果啊。
豆瓣可以贴图吗还有杰西拍死卡时有只狼在伺机饱餐,结尾卡的尸体还是完整的。
妈妈说过,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呵呵,无奈啊。
比希区柯克三十年代拍的贵妇失踪记差太远了。。
= =...这就是新东方快车谋杀案啊
如果换个结局也许会打四星,我就是想看那个不见棺材不落泪的傻逼女人死
出乎意料的结局,喜欢这种调调的电影。原来女主角竟然是赛末点的那个可怜的女二号,怪不得这么眼熟。伍迪 哈里森难得演次正常人啊,不错
最后,一个裸男冲在雪地里,估计半疯了...
还行 只是水性杨花的女猪最后竟然是好下场 太让人失望了
其实这部影片真的不错,没有人们说的那么烂...故事很棒的...当然,所谓的“剧情简介”,呃,文案的工作不到位吧...另外,在结尾的中方人员名单中,赫然见到了“周黎明”这个名字...
虽然推荐,但只要看了不窝火。。。。
“美国夫妇罗伊(伍迪·哈里森 Woody Harrelson 饰)和杰西(艾米莉·莫迪默 Emily Mortimer 饰)坐火车从北京到莫斯科度假。”唉上周末打电话去北京订票,票卖光了...只能借电影望梅止渴了
何等老套的剧情啊
好丰满的剧情哦……
凑活看还行,其实我觉得还是应该让女主把钱拿走才算完美。
毒贩子的这条线索暴露得太快,使整个电影的悬疑推理性大大降低,变成了纯粹的看明星看风景,本以为电影就会以一种平淡的方式结束了,最后的三十分钟是一点小惊喜
最后的结局处理不给三星都对不起这么残破的结局。女主就这么在谋杀的指控中平安回了米国。烂结尾毁了一个好片。
MD,女主角就是个bitch,那么老又丑,你凭什么打死我们的小爱。小爱还是那么漂亮,用的酒壶和小天使一样呢,哭...l可怜的卡洛斯,女朋友也只是为了钱。(Z)愚蠢的美国人,被糟蹋的西班牙帅哥,组成了这部不三不四的惊悚片,更别提恶心到死的女主角,估计我这辈子看到她都要心理阴影
看不下去,那个叫爱德华多.诺列加的男主的那张自以为是的脸,总爱乱勾女人而且还总能勾搭上的德性我真看不下去。他演的电影都这样,不知道导演找他的还是他强行加戏的,轻浮无耻
3.5星,有些没必要的冗笔。
新东方。。。列车谋杀案,请问俞敏洪在哪儿
帅哥硬上反挂掉,警察黑帮交易,杀人后的心理描述不错,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