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树》热播的时候,我还是一个苦逼的高中青年。
那时候和我姨夫一起生活,晚上自习后回来,在屋子里看书,偶尔会听到客厅里传来的声音。
但是那时候完全没有任何感觉。
多年以后,我读了大学,做过编辑,干过销售,后来又学了一下料理。
就像一个训练场上的靶子一样,生活的枪不停朝我射击。
因为吴秀波,我有一天看了这个剧,仿佛是一杯茶,让我安静和清晰。
在今天看这个剧,实在是太纯情了。
我豆瓣上的短评写道:“那是一个美好的年代,上海的房价七八万能付首付,人通过努力便可以获得尊严,然后那时候的女主角还是以傻为标准的。
”而这一切,在今天,变成了无比奢侈和珍贵的东西。
这部剧里的人,除了萧晓牧她弟以外的人,几乎都不可能在现实里出现。
特别是康凯,那种对待生活的宽容和上进,在带来正能量的同时,也会让我们觉得,这样的人真是钻石构成的吧。
但是今天,我之所以要写下这一篇影评,不仅是因为我要用文字梳理自己喜欢的所有影视作品,更重要的是,在我最艰难的时刻,我重新找出这个电视来看,给了我重生的力量。
我明白了,怎样的困难都无法与你自己内心所寻获的力量相抗衡。
这世界上的绝大部分人都在追求美好的生活,然后更大部分人都以为财富是一个精美的标准。
我不反驳这个,我只是更加关注内心的感觉。
我以前一直以为自己的理想是成为一个职业的写作者。
直到有一天,我在一间很大的厨房里,四下无人,抽风机的声音在耳边轰鸣,我拿起菜刀来去切各种食材,菜刀和菜板的碰撞发出干净而温柔的声音,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真是爱死了这种感觉。
四周的孤独声音为你伴奏,而菜刀在手,你便好像是拥有了整个世界。
《相思树》的结尾,康凯和晓牧一起经营了一个本帮菜的小馆子,真是一件让我羡慕的事情。
受制于各种现实,我今天只能在办公室里做着许多没有价值的事情,偶尔望一望窗外,便会想象自己的双手将会变成一双翅膀,“嗖”的一声,窜向天空。
《相思树》很烂。
《相思树》很好。
这样奇怪的观感,在观看同一部剧时出现,真是绝无仅有。
但却在我看《相思树》的过程中不断闪回。
烂在一百个不可能的剧情。
从打工妹发迹可能性的微乎极微,到成熟成功男人一厢情愿爱上小保姆,到脑科主任抛弃糟糠之妻却始终深情地单身着,再到跨国公司多年以来孜孜以求想聘请一个没有工作经验的大学毕业生,如此种种,不可枚举。
可这剧又极好。
好在其感情的自然绵长。
不仅片名的英文是致橡树,不仅片中反反复复多次出现这首诗的吟诵,还因为片中如诗般隽永温暖的感情,仿佛是向那个时代那些人们致敬,更象是向着我们自己心中的理想和爱情致敬。
或者说,导演给了这剧最好的情感,却置于一堆不可能的剧情中。
如果这样的感情是在金庸古龙那样的情节中,十六年都是弹指一瞬,便没有那么多置疑没有那么多不可能,有的只是为这样的情感深深感动。
相思树中的康凯不是世俗观念上的那种好。
他大学毕业不去大公司谋职,不寻求去美国的机会,却辞职开了餐馆。
他算不上那种满足望子成龙的父母的好儿子。
他的爱情平淡在做一道菜和接送爱人的琐事中,对于尚洁算不上能够给予她足够激情的好情人(试想如果尚洁曾经体会过火样的激情,又怎么会轻易就被东方凌霄所诱惑)。
他为尚洁去教训了东方凌霄,其结果却是卖了餐馆让父母抚养了豆豆四年,而且他父母一直都不知道其实这不是他们的亲孙子。
他为了躲开晓牧去工地,让晓牧死心的目的没达到,却让豆豆被同学嘲笑有一个民工爸爸。
所以其实,康凯是一个另类。
他虽然不是焦阳那样的秋虫,却也不是勤奋的蚂蚁。
他表面看上去近乎平庸,可其实,只是因为他过于透彻。
因为透彻,他不想贩卖自己的时间给所谓的大公司,更不想因此背井离乡。
他说,成功之后呢?
不就是买个餐馆可以过自己的日子。
那么现在就可以开餐馆过这样的日子。
如果不是为了豆豆,他后来还不会去大公司;如果不是为了还人情债,他后来也不会背井离乡去美国。
别人趋之若骛的,他视若粪土;别人视为平庸的(晓朴曾饥笑他开餐馆),他甘之若饴。
当所有人都在苟苟营营地挤同样的独木桥的时候,他已以真诚的姿态,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了。
也因为透彻,他原谅了尚洁的伤害。
大抵,这是一个男人不应该能够忍受的事情。
新婚当天被逃婚,然后归来的新娘不仅颓丧靡烂,还最后发现怀了别人的孩子。
是个男人就不该忍,可他忍了。
因为他太过于明白。
八年的相处让他了解尚洁,他知道这不是尚洁的错,而是东方凌霄的错。
在几乎所有男人都会捍卫自己自尊的时候,他却选择了原谅和接纳尚洁。
更有,他一句话都不问地接纳了那个孩子。
与其说这是隐忍,不如说这是透彻。
他知道八年的感情比短暂的出轨更真实,他知道一个温暖的家庭比男人的自尊更可贵。
所以,康凯不是一个一般的甘于平庸的男人,他有自己想要的生活,他知道孰重孰轻。
他没有因为东方凌霄抛弃了尚洁而打他;但是他为了东方凌霄毁了尚洁毁了他一手建起来并之后又努力修复的幸福爱情和婚姻而痛打他。
(悄悄嘀咕一句:这五年的量刑好象太重了点)而同时,康凯又是一个站在道德至高点上的男人。
有时候我甚至觉得,这样的高度,让身边的人会有一点压力。
哪怕他自己不自知。
晓牧感激康凯不光是当年的助学,还有她多年未上学的谎言被戳穿之后,康凯的体谅不计较。
这样的大度,真的是会让人死心塌地毫无防备地交出自己的心去,何况是晓牧这样的傻孩子。
尚洁临死前哭着拍打着康凯问他:“你为什么不问为什么不问我?
你有权利知道!
”虽然康凯太透彻,有些事情他不想知道他不想问,他可以一句不问地就原谅;可是对于受者,这是无形地心灵煎熬。
彼时的尚洁可能宁愿被骂一回甚至打一回,也好过被这样全盘地原谅。
这样的原谅,让她彻底地无地自容:她嫁的这个男人太好太好,而她所做的一切太坏太坏,以至于她无法背负着这样强烈的良心谴责去过完余生。
以至于丛原。
丛原从任何角度来说,都是比康凯更好的选择。
事业,家境,到未婚无子的婚姻状态。
可康凯根本就没有直接面对过他的竞争。
这是电视剧中极少见的一幕:明明是一个女子在两个男人之间的选择,而这两个男人却一点都没有竞争。
康凯完全躲避,把晓牧让给那个可以给她更好生活的男人。
代入丛原那样的男人的角度来思考,他会有些尴尬。
明明没有任何一丝的竞争,康凯的影子却在他和晓牧之间永远存在,无法抹去。
所以,当好多人为丛原报不平时,其实他知道他已经输了。
对手尚未出招,自己已经招数用尽。
对手从来不为自己着想,只为晓牧考虑,而他自己也要想一想,晓牧心底真正想嫁的人是谁了。
他真的累了。
康凯就是这样一个男人。
无欲则刚,甚至,无招胜有招。
他不要太多东西,老天最终还是厚待了他。
无论是他进了监狱当了民工,或是他去了美国中了头彩,他的道德操守都没有变,他的理想生活都没有变。
那些大起大落的不真实桥段,也许只是为了说明那句古训:富贵而不淫,贫贱而不移。
所以,这样的一个人,当然也配得起最坚贞的等待和最绵长的爱情。
让康凯和晓牧,还有那个温厚的月老丛原,就这样美丽如诗地如橡树般留在我们的记忆之中。
是为观《相思树》作评。
(完)2011年12月29日
【相思树】片尾曲 简爱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总算是是把片尾曲传到bilibili了,有个喜欢“陈数”的爱po主非要说这首歌是“吴秀波”唱的,真不是......演唱这首歌的是:张恒、王珺电视剧里,《致橡树》这首诗一共朗诵了三次,其中两次是“吴秀波”(但他人设崩塌,现在好狼藉,追星什么的还是谨慎的好,娱乐圈乱的很....好嫌弃.jpg)另一次是“孙淳”和“浦蒲”朗诵的致橡树 相思树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看弹幕,有细心的网友抓到了“孙淳”念错的字.........电视剧《相思树》的片尾曲 作词:樊孝斌 作曲:王钢 演唱:张恒 王珺 若情不摇摆风雨要来手握一片云彩漫漫岁月中看花落花开拿真心温暖爱的胸怀一起来支撑未来一百年感慨到一百岁还是一个小孩活着要愉快天天都期待当夜色已成海梦又回来幸福就在口袋如果爱就简单爱别让生命为爱悲哀有伤心有伤害统统都放开关怀随身携带给与你的将来你的爱
每一个人,活着的死了的,得到了的失去了的,他们都为了自己的爱情拼尽了全力,他们付出着,回报着,纠缠着,放手着,他们孤注一掷,他们含泪转身。
到底为了什么,他们让自己活得这么不痛快呢?
其实答案早在我们每个人心中,康凯说,我们需要的其实并不多,但是这不多的东西里,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关键,就是爱,偏偏这又是最难得到,超过金钱,超过权力,难到我们拼尽全力也无法得到,所以,我们开始自欺欺人,开始蔑视他。
看着的时候,好多次忍不住流泪。
并不完全是为了剧情,而是你觉得,这个世界上有人跟你一样,相信爱情,相信善良,相信无私,相信纯真,相信一切美好的东西都会被珍惜,这样的人还不止是一个。
相信有时不是一种态度,而是一种能力。
这话真不错。
因为他的谦谦君子,成熟大度,从容的工作气魄,简约精致的生活方式……我开始被他如此炫目的吸引。
丛原,在他身上几乎凝聚了传统价值观念上的所有美德,一个堪称完美的钻石男人,完美得让人怀疑其真实性的男人——但我还是忍不住爱上了他。
丛原他施恩不图报的品德带给人的是无以复加的温暖,而他的隐忍与克制却又让人深感一万分心疼!
镜头永远定格在他在最后接到萧晓牧电话后流泪的那幕,那是对心中挚爱失之交臂的遗憾、还是对自己成人之美终有善果的欣慰?
我只能说,太遗憾了,为什么故事不定格在他和萧晓牧的相偎相依,然后,康凯远走天涯从新开始。
康凯和晓牧之间的爱情虽然风雨兼程,可坚贞依旧不变,确实让人动容。
可丛原对晓牧那份用心和尊重以及一路走来的鼓励和默默支持,就不应该给他一份坚贞的爱情了么,他不应该承受这样一个结局。
他才是《致橡树》里的那株真正的木棉啊,“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
”《致橡树》带给我们是彼此间相互同情、理解、信任,同时又以平等的地位各自独立的新两性关系!
而丛原带给我们的则是愿意去相信爱情中还会有情意之人所在,结局和物质、经历无关,唯有爱和尊重带其前行!
内容很感人,但也仅仅是感人了,过于脱离实际了,给人感觉应该定位成琼瑶剧而不是什么都市情感剧。
我是女的,但我个人认为没有哪个男的能全心全意去抚养一个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人。
康凯这个人有些烂好人了,搁现在就是一个标准的中央空调,太圣母了…老久让他去美国公司上班他推脱说怕自己干不好给老久打脸,这点实在让我不能理解,太窝囊了。
而且我自始至终没有感觉到他对小木的爱,只有亲情而已。
我觉得最后一集挺多余的,明明从原就是良配,非要树立小木专一的人设硬生生把剧情拉回去。
而且小木放在今天就是真正的锦鲤吧,好事都让她遇见了?
那么多贵人抢着来帮她?
一堆男人疯狂围着她转?
现实中她肯定不可能达到电视剧里的高度,这有点太玛丽苏了。
大家都吐槽小普,但他的做法其实没有大错,他错就错在坑的是自己的恩人,其实如果换一个对象,不是康凯,不是从原,他折腾的是别人,没触犯法律其实也没有问题,毕竟原始积累大多数是黑色的,他这笔也不算太黑,现实和电视剧是有差距的,想赚钱就要放下点面子什么理想这些高级的东西。
还有从原,放着三十七亿不赚主动让利,这是资本家的做法吗?
这是对公司负责吗?
不可能的。
而且像从原这么好的老板,现实中几乎可以肯定的说就是不存在的。
还有这种钻石王老五身边没有女朋友这有人信吗?
只能说这电视剧是挺真善美的,但和生活实际不符合。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吹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就像一部长长的电影……每一个画面、每一处镜头、每一束光线、每一段音乐、每一份情感,都在静静的流淌、细细的讲述,如同温暖的拥抱,却又嵌入肌体;如同轻柔的抚摩,却又透彻心扉;我在一个个细腻唯美的画面中流转,陷入在这些美好画面的美好人心之中。
我相信这一切的真实,即使它是来自一个虚拟的世界,我相信这些虚拟一定都是生活中真实的体验与经历,因为只有经历了,才能真正懂得。
康凯康凯是个温情的男子,他看似平淡的爱却是那么的绵久恒长。
他一直深爱着一个女人,他们一起八年的时间,即使在她无情的背叛之后,他依然深爱。
对他而言,有些感情是永远都无法割舍的,这是他对待感情的纯粹,而更多的,则是他对待这个世界的宽阔与包容、隐忍与纯善。
人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呢,也许,非常的简单,也许,正因为简单才容易获得快乐。
他内心的坚守,从不为外界所改变,总是听从自己的心,于是便也获得了无限的自由。
结婚那天,他带她去了一个小餐馆,并向老板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请求——亲自下厨做一个菜,呵呵,这是多么特别的愿望,多么简单却又温情的举动哦,虽然坐在他对面的新婚妻子仍然对于因为房子而仓促决定的婚姻充满失落与不甘,而他依旧满盈着喜悦与幸福,弥漫全身全心。
离婚那天,在电话里面他说“我同意离婚”,而放下电话离开后,他又转身走回来,再次拿起电话,没有言语,他又把电话放下了。
在这拿起与放下之间,是他对这份八年感情的难舍,拿起是因为他心里其实放不下,而放下是因为他已挽回不了,这个小小的动作,细腻感人,耐人寻味。
康凯是整个片子的灵魂与核心,他在对自己说“真正需要的其实并不多”的同时,我们每个人都会去问自己我们究竟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什么才是我们身处在这个繁华的人世真正能让我们为之追寻,获得内心快乐、平安的源泉。
而他则是在不断的对他人的付出中获得,至始至终,从未改变。
尚洁尚洁就是康凯最初深爱的那个女子,他们一起走过大学的恋爱时光,再一起走过毕业后四年的相守。
她,善良、聪敏、感性、理想主义,始终对生活有太多的期待,她期待狂热的恋爱、她期待浓烈的激情,还有更为丰富、神秘、让人充满好奇的世界,正因为这种期待,让她模糊了幻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她拒绝与不相信现实生活的琐碎与平淡,内心从未真正的平静与安定,所以,她可以感受到康凯对她的好却不会满足,所以,她可以与康凯一同走过那么长的时间,却又在那么短的时间里毅然的离开,去追求她原本以为她真正渴望得到的。
“为什么你不懂我呢”,“让我走吧”她对他说,“你就让我走吧”她不断的对他说。
离开了,才发现激情的虚妄,才知道最初他坚守的不易,而可怜的自尊与只想逃避的现实让她只能选择在灯红酒绿的世界里流连与放纵,迷失了自己。
是那个当初她弃去的男子康凯再又寻回了她,给她温暖的爱、温暖的家,她开始懂得这个始终在她身边的男子是多么的宝贵,可是她的孩子出生了,不是他的,她在挣扎了很久以后,问他“如果这个小孩不是你的,你也会一样疼爱他吗?
”他坚定的说“会的”,其实他早就知道了这个事实,而这个冰冷而残酷的现实,是她无法面对的,在精神的世界里她是如此崇尚高洁的女子,她的完美主义让她永远都无法接受这一生的污点与耻辱,还有对这个男子的愧疚,她只有选择离开,彻底的离开这个人世,获得解脱与救赎。
留下了她原来也是如此深爱的她的宝贝——最大的宝贝。
从来都没有任何的标准,唯有每个人给自己内心树立的界限。
我断断续续看完了相思树。
之所以不一气呵成,因为这事儿对我挺难。
连这篇观后感,也是犹豫良久才敢下笔。
这部剧的剧情不算复杂,难说的是里面的人。
复杂的总是人。
人作出的选择汇成命运之河。
不要问为什么会拥有现在的生活,而是回首时光中的某一刻度,你如何选择自己的路。
我认为,我们的选择,被我们的性格和我们对生活的信念决定。
在这部剧中,每个人都有他们对生活应该是什么的理解。
他们循着这个理解,完成自己的命运。
这是部很精致的剧。
音乐舒缓优美,画面温暖又沉重,演员用心,功夫用在细节上,精心雕琢。
导演是从还懂审美的年代出来的人,这部剧有一种学院式端庄典雅的美。
那时候没有凤姐和小月月,只有舒婷,北岛,娜塔莎和安德烈。
当在到处梳着鸡毛头,穿着外星装乱哄哄的电视剧中换台时,肯定会被它独特的韵味吸引。
这部剧的最大的主题是什么呢?
是成长?
不太像。
是爱情?
也不见得。
我沉吟良久,终于得到一个词:真善美。
创作者费尽大部份笔墨都在赞美和絮说人性中的纯粹与善良。
这部戏当之无疑的主角是萧晓牧。
这个故事的主干是一个女孩的成长成才和此过程中绕不开的人。
但这部戏的灵魂人物是慷慨和尚洁。
如果把其他枝叶剥除,没有晓牧的励志故事,没有晓朴的人性堕落,没有晓牧妈妈和严明的狗血负心汉故事,没有钻石王老五丛原的完美深情,只是把慷慨和尚洁的故事拿出来,这部戏可能会更深刻。
因为慷慨和尚洁富有人的深度和美丽。
老吴在戏里收掩起他的张力和霸气,就像哈利波特披上了隐形衣,从最灼目的明星到消失于人群之中。
从这部戏中,可以看出老吴演技的强大,他隐藏了强烈的自我,把温文而内闭的慷慨奉献给观众。
好人慷慨,老实人慷慨,这是角色慷慨的标签。
他确实是个好人,宽厚、善良还隐忍。
他打工资助失学孩子;给素不相识的准骗子帮助,甚至以为这骗子真骗了自己才好。
他以善良的心意揣度每一个人。
这个人是个绝不会嘲笑别人的人,他有一种对别人的痛苦都感同身受的本领。
他最神奇的本领是一味的付出,对回报不怎么放在心上。
这是个胸怀像海一般的男人,几乎能承受所有生活的玩笑。
但不像大部份苦逼哈哈的中国式小人物,被生活越磨越没有形状,越磨越猥琐。
在慷慨的身上,虽然背负着沉重的考验,但他从来没有丢失过自我。
因此,生活的减法带给他的是人格的加法。
越多的考验加之于他,他的善良、宽厚和坚持自我的姿态就愈发持久而恒定。
他不停的完善自我,因此就像一杯酒,愈发醇香。
一个站得直,站得稳的普通人,在中国国土上很是稀有。
更多的人是在生活面前弯曲了膝盖和脊梁,活得市侩而庸俗。
所以在戏中,慷慨在工地干活,老久去看他,慷慨说:我现在已经不一样了。
但老久却说慷慨是不会变的。
我仔细看过老吴为相思树做宣传时的访谈,老吴曾这样评价慷慨:“慷慨身上有一种行吟诗人的浪漫气质,他一定是个理想主义者,他相信我绝不会被世界所改变,给他一个舞台,我可以改变整个世界。
”、“我不管他最后成功了没有,这不重要,我不管这世界上是否有这样的人,这也不重要,我就感觉自己像被重新洗了一遍。
”一个理想主义者,是对慷慨最精准的评价。
慷慨就像是相思树这部戏,虽然世道已以丑为美,哗众取宠之人辈出,但他仍独守一份馨芳。
老吴提到慷慨是个懦弱善良的人,我不赞同。
慷慨其实善良而强大。
他的不含恨意的隐忍真的是一种了不起的胸怀。
我对照了一下自己,只能占便宜绝不能吃亏,要是吃个小亏心里别扭的要死去。
如此可知,慷慨难做。
那么慷慨对尚洁的爱呢?
尚洁是慷慨的第一个女人,我认为也是他灵魂中唯一的女人。
他对她的爱是男人对女人的爱,他爱她,于是希望拥有她。
她背叛了他,他不能说没有恨,没有嫉妒。
他养着她和别人的孩子,最初也是不能接受的,但他爱她,于是包容她所有的错误。
在慷慨这里,每一件事都被他做到极致,爱就是爱,我爱她,这份爱除了情爱,还包含了承诺,责任,呵护,包容,反正你能想到的所有事情。
尚洁的死给他的打击巨大,但没有把他击垮。
生活中有些人,伴侣死去的时候,自己的心也随之而去。
慷慨没有,难道是他的爱不够浓烈?
不是,是他的爱情观念拯救了他: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在爱之前,我首先是一个完整人格的人。
即使有一天彼此分离,我也会怀着对你浓烈的爱,坚强的承担寒潮风雷和霹雳。
慷慨有着自己对世界,对自我,对爱情的理解。
他坚持着自己姿态,一步步走出独特而真实的人生。
一个人死了,但最爱他的人知道,他永远都没有离去,他紧紧地、每时每刻地出现在我们的心里。
我们带着思念、爱和承诺,勇敢面对未来的生活。
在所有和老吴搭配的女性角色里,我觉得能配得上老吴剧中角色的真的很难找出来。
基本上大部分女人既蠢又矫情,每次看到很多没长脑子的女人转来转去,老吴因为编剧的脑残剧本不得不喜欢这些女人,我都很抓狂。
陈数绝对不在她们之内。
陈数扮演的尙洁难得的可以搭配慷慨此人。
陈数的表演也非常出色,和老吴不分伯仲。
尙洁是个有争议的女人。
但在我这里,她得到了我的绝对赞美和同情。
大家有没有在生活中迷茫过:我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呢?
我的短暂的一生应该怎么度过?
很多人只是想想,然后把这个问题扔在脑后,开始踏踏实实的过日子。
但尙洁却把这个问题一直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
因此,她和康凯一样,对于诚实面对心灵、完成自我观念里的人生有一份坚定地信念。
尙洁应该是双鱼座的人,她对于浪漫的生活有天生的追求。
整日活在自我所编织的梦的世界。
就像在其遗书里面说的:我完全混淆了梦和现实。
这是她对生活的要求。
对自我的期许。
有的人不理解尙洁的逃婚。
当我看到尙洁婚前苦苦挣扎的时候,我知道她的逃婚是必然的。
因为我自身有这样的经验。
我大学时光无聊而空虚,追问生命的意义而不得。
但愈见生活的虚妄和无聊。
毕业后,我去了新疆支教。
一年后,当我再面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时,生活的虚无感完全没有消退。
我不在乎我的努力能带来什么回报,我不在乎这个,什么好工作啊,好对象啊,我完全无感。
我就是希望寻找生命的意义。
我渴望一个漂泊流荡而刺激的人生。
我渴望我回首岁月时,生命是丰满和属于自我的。
我可怕的坚持着这个信念,罔顾我我妈的恳求、斥骂,全体亲戚的围攻。
这些都没使我改变心意。
但我内心的压力和痛苦却无时不蚕食着我的感受。
就像尙洁那样,无望的独自走着,知道对亲人的必然伤害,但仍是不可避免的走下去。
不管我以后如何落魄,如何失败,我都可以接受。
但如果我现在不遵从自己的内心,则会一辈子都难以平息。
做了,后悔也不怕。
不做,一定会不甘心和痛苦,我会变成一个埋怨一切的可恶而讨厌的人,这才是最难以接受的可怕后果。
我觉得尙洁的难题就像是我自己的。
尙洁很清楚自己的心,自己想要的生活。
所以当东方凌霄对她说,自己并不能给她承诺,一定会伤害她时,尙洁依然选择跟东方凌霄走。
尙洁不过是试图躲避掉一个可能被平庸无聊消磨的人生。
她渴望浪漫和激情。
虽然事后证明她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她并不足以坚强到承受这种生活。
而且,这种看似跳脱奔放的人生其实是个陷阱,里面的冷漠和伤害多的不可想象。
但谁又是没有做过傻事的人呢,不可理喻的执迷于某件可笑的事情可能不是个聪明的选择,但恰好是生命力的一种表现。
尙洁在最后的遗嘱中说:“我曾经执着的追求完美的人生,注定是一个不可实现的梦。
我明白,我懂得。
我知道。
但是我仍然沉湎,不能自拔,慷慨,这就是我,曾经是你的大傻瓜。
”她仍然沉湎,不可自拔。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恰是飞蛾扑火的姿势。
这个追求完美的女人一生都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最后知道自己永远无法战胜自己的愧疚,走掉了。
她是个脆弱的女人,但也非常勇敢。
这个女人值得慷慨付出他全部的爱。
当观众用伦理道德的标尺衡量她时,将她放置在和他人的关系中。
她是:一个女儿,一个女友,一个母亲。
但是,忽视了她本人。
她对自我承担了责任。
这就像是一个信徒,放弃很多,只为某个信念。
当我们苛责她的软弱时,要记住她的勇敢。
我认为,陈数在这部戏中的表现超过让她走红的《倾城之恋》,她精准的捕捉到这个女人的本质。
除了尙洁和慷慨,我觉得康慧是个独具特色的角色。
演员没话说。
虽然比不了前面俩人,因为他们表演的细腻性和难度不在一个层次上。
康慧的真实是本剧中其他的角色缺少的。
其他人都是现实中人的某个侧面。
康慧就是生活中的风风火火的一大妞,往哪儿搁,都不突兀。
至于剧中的其他,我没有八的欲望。
晓牧这人不是我的菜,因为我总受不了她楚楚可怜的叫“慷慨哥”,再用这个武器蛮横的进入他哥的生活。
我欣赏的做法是:晓牧应该直接告诉慷慨,我喜欢你。
然后再开始蛮横的插手他的生活。
这样就是在尊重当事人知情权的前提下干涉其生活,这才公平。
此时被干涉也是出于慷慨的自愿了。
里面给我最震撼的有三场戏。
一是慷慨和尙洁在病房里和解的那场。
导演给了他们长长的脸部特写,倆人的表情填满屏幕。
他们的整个儿身体都在述说着尴尬,痛苦,难言和无言的默契。
演员的表演提炼出了人感受的精华,你只觉得一切都恰到好处。
都直击心灵。
我的确有一种触电的麻麻的感觉击中大脑。
太精彩了,我想这就是属于对艺术美的感受。
我发自内心的欣赏和赞叹。
再有一个就是慷慨在同学聚会上朗诵《致橡树》。
然后,我说,奥,这就是美啊。
看,它多么具体的呈现在我面前。
这个演员,这首诗,这段抒情的乐曲,就构成了能直达你感受的东西。
这时候,人不是机体,诗歌不是字词的集合,乐曲不是音符。
他们是什么呢?
我打个比方,就像太阳不是光线和热量,而是——温暖。
这是只有灵魂明白的感受。
最后是尙洁跳楼,这出戏的亮点是它的戏剧性。
这是一个极度刺激人的神经的场景。
你上一眼——她在笑。
下一眼——她沒了。
这凸显了现实的荒诞和难以理解。
现实中她死了,情感上你绝不能理解和接受。
外在和内在产生了绝对距离。
现实制造的落差对感受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这就是戏剧性吧。
编剧在这点上绝了。
我直接泪奔。
写下这些东西,耗死我很多脑细胞。
中国的有些电视剧,在看完后,会生出一种人生如斯的感觉。
窝在黑屋里熬着看完,出来看满大街车水马龙,喧嚣鲜活,就是说恍如隔世也不为过。
以前的时候也就恍如隔世下也就过去了。
现在至爱老吴,总觉得再这么随便太不虔诚,于是就开动我生锈的大脑和记忆力。
把我的感受写下来。
不论好坏,总是一种决心。
他俩不只是报恩,他俩也是同一类人,都向往平凡温馨的小日子。
区别于尚洁前期不满意康凯,因为本质不是同一类人,尚洁向往的是浪漫而刺激的爱情和生活。
记得有一幕,餐馆打烊后,康凯和晓牧在灯下盘算账目。
康凯说其实生活不需要那么人,和家人在一起,再有晓牧这个傻丫头帮他,他就知足了。
两个人当下笑的温馨又傻呵☺。
最后大结局也是在呼应这一幕,平平淡淡,没有很多人,他俩相视一笑,相拥着走向厨房,洗手做羹汤,又过上平凡又温馨的小日子。
他俩之间不只是报恩,也是真的是同一类人,才能过到一块去啊☺
我也明白了,现实和梦想确实有差距,到今天我也没有做成诗里那棵树,但这首诗,我还是喜欢。康凯哥,我还是喜欢。
演技不错,宋宁峰的颜值巅峰,后期剧情和人物关系狗血,尚洁妈真能欺负老实人,尚洁跳楼,把跟别人生的孩子,让康凯抚养,喜欢孙淳,喜欢丛原&萧晓牧的感情线,可惜结局好像两人没走到一起。(5,13,26)
宋宁!
内容很感人,过于脱离实际了。我个人认为没有哪个男的能全心全意去抚养一个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康凯这个人有些烂好人了,搁现在就是一个标准的中央空调而且我自始至终没有感觉到他对小木的爱情。最后一集挺多余的,明明从原就是良配,非要树立小木专一的人设硬生生把剧情拉回去。大家都吐槽小普,但他的做法其实没有大错,他错在坑的是自己的恩人,如果换一个对象,不是康凯,不是从原,他折腾的是别人,没触犯法律也没有问题,毕竟原始积累大多数是黑色的,他这笔也不算太黑,现实和电视剧是有差距的,想赚钱就要放下点面子什么理想这些高级的东西。还有从原,放着三十七亿不赚主动让利,这是资本家的做法吗?这是对公司负责吗?不可能的。而且像从原这么好的老板,现实中可以肯定的说就是不存在的。还有这种钻石王老五身边没有女朋友这有人信吗?
1,女主太丑了。 2,太丢人了,0型妈妈和AB型爸爸是生不出AB型宝宝的。。。 看完了,看到后面觉得这确实是一部很优秀的剧。
我看过一集就不想看了,一个上海女孩居然会把一个外地男生误认为是上海人那么久,兄弟,编天方夜谭呢?
前半部挺接地气的,后半部怎么画风突然就变了
从此 致橡树成了我的爱情座右铭
遇到丛原这样的男人真该嫁了
孙周的作品有种说不出的fu 北方人欣赏不了
两个绝世好男人,一个绝世好女人,堪称五星级的演员编剧导演,谱写了一出诠释真善美的童话故事。上海很美!摄影很棒!
狗血言情剧,但有了大叔们的魅力,居然挺好看
很好看
其实我觉得真的就是还可以
这个故事很像下雨天突然就雨过天晴!人生就是这样。
到现在还是没办法理解晓牧这个人物,一切发展和变化在她身上都很突兀,没有出彩之处,相比较而言,其他几个主演就出彩的多
平凡的小人物故事。
因为吴秀波才看的,没想到一发不可收拾的喜欢,好久没看到这么感人的剧了!
找到在2008年时央视一套播出的剧看了下,当时懵懂无知,爱和恨的情绪都被编剧轻松地掌控。好在主体把控还是积极向上的,也帮助建立了自己古典爱情观。印象至深的就是片中点题的朗诵舒婷的《致橡树》——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时隔多年,真的没想到男主角居然是吴秀波。当时这部片子的情节就深深地牵挂的还是少年的我的心。如今过了13年再重新看那些熟悉的情节,不免泪目。不得不说整个社会的进步还是非常迅速的。当年全国尖端的城市上海现在看来,连寻常的内地农村也能达到当初的生活标准。只不过到大结局的时,编剧彻底的放飞了自我,出现了很多狗血的桥段。比如说让康凯中了彩票。非常令人揪心的还是从原和萧晓牧两个人在民政局门口来回徘徊错过,最终也没能碰面的戏份真是太揪心了。拍于08年,但故事是90年代
只是个童话...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