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电视又看了一遍《永不妥协》,到现在为止,我还认为这是朱丽娅罗伯茨最好的电影。
电影里没有硬邦邦的法庭戏,可贵的他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女性成长的经历,自强,坚持,尊重对一个人有多重要。
而且大概是一个法学学生的缘故,把视角也更多的放到了法律本身。
一个律师成功与否也许在某些情况下和他有过什么样子的科班教育没有关系,每个人能不能在所在的行业成功,靠的更多的是一个完善的人格,人格魅力有时候更重要。
当然什么时候中国的赔偿机制可以好象美国一样呢......朱丽娅罗伯茨在奥斯卡给了她小金人之后的致辞非常感谢!
我太高兴了!
谢谢!
我有一台电视,所以我准备在这里花一些时间告诉大家一些事情。
我很乐意在这里告诉你们我的奇妙体验,关于我和琼-艾伦(Joan Allen)、朱莉叶-比诺什(Juliette Binoche)、爱琳-伯斯汀(Ellen Burstyn)、劳拉-林尼(Laura Linney)的姐妹情谊。
上周当我的名字和她们的名字一起列在提名名单上时,我觉得我已经取得了胜利。
我的名字因为以“R”开头总是排在名单的最后,但是我仍然喜欢这份名单。
我相信这是一个最完美的名单。
我要答谢《永不妥协》剧组成员。
(但是请让我先展示我可爱的裙子。
)所有的人,坐在每个角落的所有人,Kevin Misher、Stacey Snider、Stacey Sher和我不记得的人。
那些在我生命中出现的每个人。
这部电影在制作时非常有趣,艾伯特-芬尼(Albert Finney)是我的朋友,我和他配戏很愉快。
还有Aaron Eckhart和Scotty、Gemmenne、Brittany、Ashley那几个扮演我的孩子的演员,他们很棒。
还有打卡上下班让我非常紧张。
在我们的群体中格雷格-雅各布(Greg Jacobs)很优秀。
好了还有其他人。
当然最重要最伟大的人就是理查德罗-格威文斯(Richard La Gravenese)和苏珊娜-格兰特(Susannah Grant)创造了这么好的剧本。
史蒂芬-索德伯格(Steven Soderbergh),嗨!
他在那里!
正是你让我成为最好的演员,我做梦也没有想到我会有今天的成绩。
我喜欢站在这里!
我还要感谢男友Benjamin Bratt、妹妹丽莎(Lisa)、妹夫托尼(Tony)、代理人Elaine Goldsmith Thomas、Jeff Berg、我的妈妈、Frances、Marcus、Mike和所有在家观看直播的人。
我爱这世界!
我太幸福了!
谢谢其他相关好莱坞影片《永不妥协》中的律师原型爱德华·马斯里于2005年12月5日去世,终年73岁。
马斯里所在的律师事务所6日发布了他逝世的消息。
据称,他死于糖尿病并发症。
他在洛杉矶从事律师业40年,处理的案件涉及刑事和环保等众多内容。
《永不妥协》讲述的在美国加州欣克利发生的水污染民事诉讼案是马斯里办理过最轰动的案件。
由于马斯里和助手埃琳·布洛科维奇的不懈努力,太平洋天然气和电气公司因提供含有致癌物饮用水最终不得不向600位当地居民赔偿3.33亿美元。
For the first time in my life, I got people respecting me. Please, don't ask me to give it up.[From memory, to a group of lawyers who don't think she adds anything to the case] Annabelle Daniels: 74-454-9346. 10 years old, 11 in May. Lived on the plume since birth. Wanted to be a synchronized swimmer so she spent every minute she could in the PG&E pool. She had a tumor in her brain stem detected last November, an operation on Thanksgiving, shrunk it with radiation after that. Her parents are Ted & Rita. Ted's got Crohn's disease, Rita has chronic headaches, and nausea, and underwent a hysterectomy last fall. Ted grew up in Hinkley. His brother Robbie, and his wife May and their five children: Robbie Jr, Martha, Ed, Rose & Peter also lived on the plume. Their number is 454-9554, you want their diseases?Ed Masry: In a law firm you may want to re-think your wardrobe a little.Erin Brockovich: Well Ed, I think I look nice. And as long as I have one ass instead of two I'll wear what I like if that's all right with you? You might want to re-think those ties.[At the meeting with the PG & E lawyers]Ms. Sanchez: Let's be honest here. $20 million dollars is more money then these people have ever dreamed of.Erin Brockovich: Oh see, now that pisses me off(惹sb生气). First of all, since the demur(抗辩,异议) we have more than 400 plaintiffs(原告) and... let's be honest, we all know there are more out there. They may not be the most sophisticated people but they do know how to divide and $20 million isn't shit when you split it between them. Second of all, these people don't dream about being rich. They dream about being able to watch their kids swim in a pool without worrying that they'll have to have a hysterectomy(子宫切除) at the age of twenty. Like Rosa Diaz, a client of ours. Or have their spine deteriorate(退化,恶化), like Stan Blume, another client of ours. So before you come back here with another lame ass offer, I want you to think real hard about what your spine is worth, Mr. Walker. Or what you might expect someone to pay you for your uterus, Ms. Sanchez. Then you take out your calculator and you multiply that number by a hundred. Anything less than that is a waste of our time.(这段真是说得好!
)[Ms. Sanchez picks up a glass of water]Erin Brockovich: By the way, we had that water brought in special for you folks. Came from well in Hinkley.Ms. Sanchez: [Eyes the water warily(警惕地) and sets the glass back down] I think this meeting is over.Ed Masry: Damn right it is.Kurt Potter: Wha... how did you do this?Erin Brockovich: Well, um, seeing as how I have no brains or legal expertise, and Ed here was losing all faith in the system, am I right?Ed Masry: Oh, yeah, completely. No faith, no faith...Erin Brockovich: I just went out there and performed sexual favors. Six hundred and thirty-four blow jobs in five days... I'm really quite tired.(其实我都不太明白她为什么要说这段。。。
但确实很劲爆)
影片取材于发生在美国的一个真实事件,影片充满激情、动人心弦。
在当今这样一个缺乏英雄的拜金社会里,本片讲述了一个弱小女子如何在帮助他人的同时改变自己命运的动人故事,展现了人类捍卫正义的可贵精神。
经历了两次离婚并拖着三个孩子的单身母亲埃琳,在一次十分无奈的交通事故之后,一贫如洗,既无工作,也无前途,几乎到了走投无路的绝境。
但是她用执著坚韧的毅力矢志不移地坚守理想,敢于挑战权贵,勇于保卫弱者,不但悍卫了正义,帮助了他人,也重新认识了自己的价值。
有些人并不强大,但是信仰赋予了他们超人的力量。
无论你相信宗教还是相信自己,无论你相信爱还是相信权力,你一定不能没有信仰!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并不强大,但是信仰赋予了他们超人的力量。
正如影片中的弱女子埃琳,正是因为坚守信仰才能够百折不挠,才焕发出超乎常人的能力。
我们自己也是一样,假如能够成就一番事业,首先要相信这事业值得我们不惜一切去付出;还要相信自己,完全有能力成就这番事业。
“为什么你就认定自己可以大摇大摆走进去,为所欲为?
”“因为我有大咪咪啊。
”—上司问到艾琳为何能轻易进入水利郡查看资料,我们的大嘴美女耸耸肩,崩出这样的话,那个可爱的老男人语塞。
“fuck you”“fuck you back”。
听到这句彪悍无比的fuck back,老律师先是一愣,之后笑了。
看这个低胸装+超短裙+高跟鞋+长卷发的长腿大嘴美女,恶狠狠地四处出口成脏,无论男女看不顺眼一律fuck,男人bastard,女人bitch,实在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她如此生猛,面对生活中出现的林林种种永不妥协,实在是我这样的待业女青的生活标杆。
是啊,做人就该这么勇敢,就算骂脏话,也是底气十足,骂得有模有样。
有三个孩子的单亲妈妈,结过两次婚,又都离了,看来她之前看男人的眼光可真不怎样,银行的存款只剩下16美圆,孩子们嗷嗷待哺,四处求职通通碰壁,这些都还不够,开着那辆老破车上路时,居然被撞到脖子脊椎受伤。
谁还能比她更背呢?
她找律师,法庭陈词时,当被告方律师别有用心问起她的婚姻问题时,她登时控制不住自己,fucking不止,毫无意外,她输了这场官司。
哈哈,接下来的剧情更加好看。
这位单亲妈妈直接到了律师事务所,声明律师亏欠于她,必须给她这份工作作为补偿。
老律师慑于她的野蛮,或许还有些许恻隐之心吧,只能认同,从此这位美女妈妈踏上了一条她不曾想过自己会走的路。
当她好容易哄孩子入睡时,听到门口巨大马达声,她怒气冲冲一顿指责,结果却让机车主人爱上了鲜活的她,他问她的号码。
那段回答实在太精彩了,10?
小女儿的年龄,10个月;8、6?
分别是儿子和女儿的年龄;16,银行存款;2?
她结婚又离婚的次数;最后才是她的号码。
多么强烈的幽默感,我敢打赌,百分之九十的男人都无法抗拒这样的生猛美女。
就这样,艾琳得到了她人生中最真挚的爱情,那个营造工程师,心甘情愿沦为她三个孩子的保姆,每天以弄儿为乐,而她则每天都像打了鸡血的小母鸡般,和公司那些看不顺眼的老女人胖女人作战,和她看不明白的文件作战,和那个其实很好很可爱的老律师作战,和她的生活作战。
太完美的剧情了,对于我这般无比热爱脏话,言毕“他妈的”、“他奶奶的”等的未婚女来说,简直是莫大的鼓励。
去他的淑女风范,去他的扭捏作态,去他的优雅知性,会喜欢的总是会喜欢的,至于其他,通通不过借口而已。
不过呢,出口成脏大抵不是光荣的事,说脏话也能魅力四射毕竟是大美女才能办到的事,我,其实不过愤愤不平地YY一下了。
我真是让人羞愤的大剧透。
写这样的评论完全等于剧情重述,天,我决定改正这个不太可爱的习惯,长话短说,以免让自己越发不可爱。
接下去就是美女为了维护一票受害于pe&g电力公司的民众的贴身权益,而进行的一系列堪称艰苦的工作。
因为忙于取证,她差点被老板解雇;因为忙着工作,她忽视了孩子,儿子生她的气;她一个人在有毒的水里掏出青蛙尸体,一个人深入危险地带攫取各类证据;她探访每一家受害者,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这些都还算正常,她甚至接到威胁电话,让她放手,否则就会怎样怎样,难得的是,她不以为意,居然真的没事。
不过剧情就是剧情,真实生活中,知情人遇害倒是特别正常的事,再次佐证,电影是高于生活的艺术哈。
最后的最后,自然皆大欢喜,官司打赢,受害民众拿到了他们想要的赔偿,电力公司不再使用有毒金属,出走的男友也回来,爱情圆满到了极点。
事务所搬到更高级的地方,她拥有自己独立的办公室。
戏剧的一幕正是老律师拿着她的工资单,对她说了一通他觉得她要求的数字不甚妥当,我们的暴脾气美女当场爆发,blabla说了一大通,好脾气的老板都被吓到了,连忙递上条子,看清那2,000,000时,大美女瞪圆了眼睛。
哈哈,其实我早就猜到数字只有多,没有少的,这一幕似乎有点多余,不过却是让女主角更加乐意吧?
总之,这是一部无比强大的励志片,无论何时,只要尽力争取,遇到多么背的情形,都能勇敢面对,总会柳暗花明的。
当生活fuck you时,最好的回击方式,就是狠狠地fuck it back。
最近重看了这部片子,因为需要.工作与生活的不快让我无处发泄我的压抑,这个时候,我想到了<永不妥协>.记得第一次看的时候就很激动,很认同,但,那个时候的自己跟现在,完全不是一个阶段,呵呵,那个时候,未婚,工作压力也一般般.现在呢,现在已婚,成了母亲,开始理解婚姻的不易和育子的辛苦,而这个时候来看艾琳,认同的境界,又深了不止一层,而更多的,还激起我对于自己生命中更美丽的未来追求的欲望!谈谈对于婚姻的看法,艾琳对于男友的倾诉,让我们看到所有女人在于婚姻中的矛盾困惑和痛苦,也许有个别,但毕竟只是个别,在男人统治的这个世界里,女人依然活的很累.再提及孩子,我是个很爱孩子的女人,甚至非常希望可以在孩子小的时候可以全身心照顾他,但,生活岂能尽如人意?于是作为职业妈妈,我经常对儿子心存愧疚,在工作上自然也是前顾后盼,无法很好的平衡,艾琳给我一个很好的解释,她的儿子在最初的不理解抵触反抗到后来的理解,虽然只是一个鸡蛋,呵呵,却太好的诠释了母子间的融洽,也可以消除我很多的顾虑:只要你真心对孩子,你在努力做事,终究会得到理解和支持的.再看对于工作,我看到我所欠缺太多的,艾琳的执着,努力,以及她的聪慧,都是可以让我学习的,最关键的是,艾琳让我知道,首先,要去努力,努力到可以把600多户人家的电话背在心里,对他们的情况了如指掌,对他们的痛苦感同身受,这样去做,工作不可能不好.这是一部很好的片子,建议所有女性都去看看,相信会让我们在工作上,生活上,更有未来会更好的信心.另,对于大嘴在片中的满口粗语,我很能理解,一个女人,一个处于生命中如此低谷的女人,如果连这个发泄渠道都不可以有的话,她的痛苦如何处理?如果都如黛玉般的哀怨的葬花,又如何不可预见会有更多的抑郁症或是更多的香销玉损,如果是这样,那不如让我们都来骂些粗口,NND,脏口不脏心,一如艾琳,有何不妥?
本文有剧透印象深刻的场景有以下:1、老板温馨提示办公室的女孩不喜欢她露骨的穿着打扮,示意她改变以下风格,她却认为穿衣自由是她的权力,身材好为什么不能穿得好看点呢?
换做是我的话,估计就是听从老板的意见了(T T..)。
2、女主拜访麦克夫妇,他们的女儿患了病,不能穿漂亮的裙子,不能和小朋友一起玩耍,没法上学。
镜头落在小女孩的眼睛上,她望着埃琳,觉得像是来拯救她的天使,而埃琳的眼里,百般滋味,心疼,难过,愤怒,在回去的路上,我想,对于这场官司,她心中愈发坚定了。
3、“fuck you!" "fuck you back!!"。
试问有几个人敢对自己的老板这么说话?
又试问,在面对老板时,这句话在心里默默的说了多少次?
大声说出来的感觉实在是,太!
爽!
了!
4、电力公司的律师到事务所会议室洽谈,提出赔偿2500万美元时,埃琳愤怒的一番炮轰实在太解气了!
你的脊柱多少钱?
你的子宫开价多少?
况且,就算得到了赔偿金,这钱能弥补疾病带来的身心的创伤吗?
最后那杯从"污染厂"运回来的水,对方律师都喝不敢,嘲讽到了极致。
女主真的好酷,她受教育程度不高,讲话粗鲁穿的露骨,但身材好的没得说,话每次说的糙可是理不糙。
她的生活也曾跌到过谷底,虽说每个人所受的苦难都不一样,但她能明白,深陷其中的滋味都不好受,对待每一个受害者,都诚心相待。
对这个案件的坚持,一部分出自工作的责任,而更多的是对受害者的打抱不平呀。
她有一股韧劲,一定要为他们争取到应得的补偿。
喜欢她对自我的坚持,对待孩子的温柔,性格的直率,生活跌到谷底也不曾堕落与放弃,还有她那无所畏惧的韧劲儿。
我成为不了埃琳这样的人,但是我却希望,自己的身边多一点埃琳这样的人
很难说,再次看这部老片子时,我会怎么看待茱莉亚.罗伯茨。
真的,她好像在告诉我一个人为了生存,为了自己的良心,为了去要伸张正义而应该去付出什么,就算是自己什么都不懂也要一往无前。
她告诉我,要想成功的话,需要付出什么样的努力,而这个过程中有着无法想象的艰难险阻,而自己没有任何的保障。
也许这恰恰是片名所说明的,这个故事是需要怎么样的努力才能成功。
她那样的平易近人,虽然世俗,又落落大方,假小子的那种。
我知道我以前看过她演的片子,嗯,她一直就是这种形象。
应该这样讲,她真的很辣,真的,我不想费心琢磨这个案子本身的社会问题,那不是我这种庸人所能解释和分析的。
我只是想说,作为一个很平常的人,在工作后,休闲时,需要一部片子来消磨我的时间,而这部片子刚好就做到了这点,而且是很圆满的做到了,并且在此基础上还提升了我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工作以及生活的士气。
也许人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自己最落寞的时候,也就是最倒霉的时候,也是要非常认真的对待自己的。
同样对待工作,就算是什么也不懂,她还是这样去做,结果被她抓住一个旁人毫不在意的机会,后来的问题大家也就清楚了。
她成功了。
我必须相信,这类片子不管过去多少年,都永远是励志片的典范,真的是这样的。
我承认我在看时,心情会随着案件的层层深入而起伏,虽然我知道她会赢,但是过程却是那般饱满,着实令人钦佩。
因为换作是我,我肯定做不到这样的表现,而她就是我的榜样。
因为在她看来每个人都应该都可以这样去做,只是大部分时候,他们会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而妥协,她却没有。
如果是这样的话,这部片子我会刻盘收藏。
我们在生活中,总会遇到这种人,衣着与众不同,做事泼赖,但是认真投入,也许技术和手段并不是很好,但是让人信赖。
当然,也许这种人是工作狂,但是,那又怎么样呢?
也许真的有那么种人,可以在工作中生活,工作就是她的一切不是吗?
还是劝大家在心情低落或是工作不顺利的时候看这样的一部片子,真的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也不一定啊。
Erin是女性中很少见的一类人,少见在其张扬、不妥协、进攻性和高度自我肯定,是很让人向往和惊叹的。
她的着装因凸显自己身材曲线,招致女同事们意见,她don't care 因为老娘就喜欢漂漂亮亮;她在外面东奔西跑、做调查收集资料、采访可能受害人,回来发现自己被开除了,直接对着老板破口大骂摔门走人;她收集到了可靠证据,老板发现之后想找她合作,她立马讨价还价为自己争取更好的酬劳;她在会谈中察觉对方作为专业人士对自己半道出家的工作成果的质疑轻慢,将烂熟于心的人物信息案件背景脱口而出作出精彩回击;她看到合伙人和老板单独开会甩开自己,当面质问老板,争取与自己的付出相匹配的地位……诸如此类,她的张扬、不断向外拓展、乃至愤而反击,建立在一个信念之上:我值得。
扩展来说,我这么优秀,当然要好好尊重我,以酬劳,以重视,以公平对待。
你们做不到,那是你们不对,我有权也有责任提醒你们注意。
当然,她还有很多(所谓的)女性常见优秀品质,细心敏锐、善于倾听、共情力强、坚韧不拔、理想主义、姿态亲和易于获得信任从而让人打开心扉与其合作。
(我认为这是全人类,不分性别,都应该努力培养的品质,不强求做到全部,但两三个总要有。
)如此种种,也直接促成了最后的有利判决。
这些品质的共同点是,人要付出大量情感,忍受各种搓磨,消耗自身、压抑自我表达以缓和他人的压力紧张,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最后,荣耀属于你(口头上的,可能除了自己无人知晓),the end。
这要是放在职业招聘里,就是只有岗位职责和义务,没有工资福利,除了虚衔什么都没有,甚至虚衔都得不到,是诈骗!
放在任何一个宗教故事里,都是被献祭的那个,只是故事里会成神成圣,现实中只有漫长的忍耐至死方休。
此类品质违背趋利避害之本性,尽管长期而言对维持秩序、发展文明必不可少,但没有多少人自愿如此。
除了少数高尚的人,或习得或天生,毕生追求达到这类品质。
这些品质又怎么跟女性绑定了呢?
至少,近现代社会普遍认为相较于男性,女性似乎更容易具有这类品质,也更多地塑造并宣扬这类female role model。
简单,柿子挑软的捏。
占据大部分财富、占据统治地位、自封持有文明最终解释权的男人们,惩罚不听话的女人们,诓骗无法独立的女人们。
化成泡沫的美人鱼们,沉迷于自我牺牲的感动中;在家务育儿中枯萎的妻子们母亲们,自欺于本质如此的谎言;在职场中被边缘化、当陪聊、装点门面的女员工,认命或离开。
不由得想到波伏娃的名言,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
社会结构体系如此压迫,不应责备个体。
但作为个体,我们还有些事情可做。
意识到压迫存在,别认命更别当帮凶。
扔下谦虚自矜、沉默是美德那一套,那是对于强者的要求。
弱者更要发声,理直气壮为自己争取相应的回报。
回想电影开局的那段近似于独白的对话,我们得知以前Erin不得不因为配偶不履行养育义务、要自己照顾孩子而辞职回家。
她的实际工作经验几近于零,面试几近尴尬,注定失败。
一个单身女性,带着三个孩子,存款两位数,无数账单要付,还不知道有没有车贷房贷。
尽管她很优秀,但实在很难想象会有什么公司会给她提供可以养活一家四口的工作机会,毕竟空空如许的履历没有丝毫说服力。
她也许能从一些临时工短工做起,挣扎在温饱线上。
渐渐有些积累之后去创业,以她的性格,应该能奔小康。
现实中理想一些的人生路线大致如此,毕竟三十年过去,从一场失败的车祸诉讼到一场赚了两百万的奇迹也只有这么一回。
更多的是性格弱势之人,一蹶不振。
选择进入婚姻并生育的女性,总会遇到家庭和事业的冲突。
婚后坚持工作,与社会保持联结,获得少许价值感,保持安全感,但要承受内外两重劳动压力,全天候无缝衔接;婚后不工作,安全感基本靠丈夫品德,孩子良心,人心易变,风险太大。
女性到底怎么办呢?
这根本不是此类女性自己要去解决的问题,是全社会要一起面对的问题。
生育保障,集体育儿,再就业政策倾斜……有两种基本上只有女性才会在工作中遇到的事情。
一种是“我胸傲人,所以他让我查看所有资料”(尽管这些资料是公开资源,本身就可以查阅,但是地方职员拿着鸡毛当令箭的太多了)。
另一种是,明明在工作,可沟通对象目光萎缩举止可疑,这一秒是令人不适的意淫,不知道下一秒会不会性骚扰,只想赶快结束工作离开现场(当然电影里是玩的小把戏,剪辑给人这样印象,其实是为了反转)。
两种情况结果可以说截然相反,前者带来“便利”,后者阻碍工作,但内核一样,都是将女性物化,看不到对个体的尊重。
同在工作情境中,明明都是赚钱劳动创造价值,为什么有些男性看女性,就像带了一层自动触发滤镜,屏蔽其身份地位职业,只把她们当性资源来看待?
想到上野千鹤子的话,大意是男人也不是生来如此,他们定义自己,是将女性作为他者,通过物化女性、将女性各部位简化为性冲动激发体,来确认自己作为男性的身份。
一场25万普通地权纠葛演化为3.3亿天价赔偿案的端倪,是Erin作为外行人发现并坚持追查的一个违背常识的细节,医疗帐单和房产文件混在一起。
而这点在有经验的事务所同事看来,无关紧要,甚至是Erin文书工作经验不足问出的蠢问题。
还有,通过对照法学院正统出身特蕾莎的程式化,凸显野路子Erin在调查取证、与人沟通获取信任上的优势和魅力。
原型里有没有特蕾莎我们不知道,但是联系这么多人、收集如此多的资料、拿到牵扯到电力公司总部从而大幅提升赔偿的关键性文书,都是事实。
别人工作靠前期专业训练和理性计较,她靠的是直觉沟通联结和心。
经验是可以培养的,但是共情能力亲和力、让人信服的魅力是一种气质,更别提一颗坚持正义良知的心的可贵,及其信念所带来的强大力量。
不禁要问,各行业要求的专业训练、理论储备,有时候是不是白白提高了行业的门槛,将真正适合的人挡在门外?
从事某工作的专业人士们,在日复一日形成的套路中,是否思维固化自带墙壁,没有发现自己走习惯的捷径变成了弯路?
当代的精细分工是否局限了人的视野?
离奇故事都有一个特质,机缘巧合。
这场传奇案子一样,有太多what if可说,少掉一个,都不见得能有现在这么好的结局。
奇怪的是,大公司竟然只是买通那个乔治给Erin打了一通威胁电话,佯攻了事。
我以为他们还会威胁艾德(事务所头,Erin上司),反诉讼事务所来个围魏救赵,或者干脆对原告家庭各个击破,先收买一些意志薄弱的、一传十十传百,原告们自然瓦解。
2000年,由真人事迹改编的电影《永不妥协》上映。
这部大女主逆袭的爽剧,刻画了美国单亲妈妈艾琳・布罗克维奇的传奇经历。
次年这部电影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女主扮演者茱莉亚·罗伯茨获得最佳女主角。
这个励志故事推荐给正处于低谷期的人。
/01/直面困难,确定目标后不要轻易撼动女主艾琳开场就是人生低谷:两次失败的婚姻,独自抚养三个年幼的孩子,失业如影随形。
她曾有过梦想,因为年少无知,阴差阳错成为了三个孩子的妈妈。
现在的她四处寻找工作养家糊口,都因学历和履历不佳被拒绝。
雪上加霜的是一场意外交通事故,让她欠下了巨额债务。
已然退无可退,那就放下面子,直面一切困境。
因为打官司,她认识了律所的板,在走投无路之际,她厚着脸皮争取到了一份律所的打杂工作。
此时的她,并没有意识到,这根最后的救命稻草重塑了她的人生。
人面对困难,会恐慌,会本能地想要回避,从而一蹶不振。
本质上是害怕即使自己努力挣扎,也无法摆脱困境,从而导致自己对自己的失望。
人们能接受躺平带来的平庸,却无法承受努力过后还会失败可能。
躺平可以营造自己只是不够努力,而不是能力不行的假象,给自己保留“只要努力”就会一鸣惊人的幻想。
所以他们宁愿在泥潭里挣扎,也不会去赌那成功的概率。
然而直面困难、勇敢面对失败本就是成功的要素之一。
但人生也不是说崛起就能崛起的,是一步步踏踏实实走出来的。
为了寻找案子的线索,经常外出的艾琳,被老板误以为偷懒摸鱼而开除。
刚刚燃起的生活希望,又重新坠入深渊。
后来老板看到她收集到的证据的重要作用,又重新把她找了回来。
在后续工作中她也并没有一帆风顺,吃了无数的闭门羹、被人威胁家人安全、和男朋友闹翻……面对这些困难,她都没有退缩,因为她有明确自己目标,不为别人而改变。
认认真真做成这件事,再下一件,再下一件,人生就会不一样。
时刻保持敏锐,不要沉沦于现实的苦难中自怨自艾,当机会来到的时候,你才能看见它,抓住它。
/02/保持好奇,成功的机会藏在平常里人生机会往往就藏在平常的日子里。
在一次偶然中,艾琳觉察到了几起房地产和医疗保险档案中的医药单据存在疑点,在其他人不以为然的时候,她却相信自己的直觉,深入调查,发现了新科力小镇的水源被重金属污染的事实。
为了收集证据,艾琳挨家挨户走访受害居民。
刚开始居民们并不信任她,将她拒之门外。
她锲而不舍,耐心地一遍又一遍地与他们沟通,最终用真诚打动了他们,将证据收集完善。
在案件获得初步突破的时候,她遭遇了工作的瓶颈——因为她不是专业人士,所以被合作大律所边缘化,由主办变成了协助。
她心有不甘,但也无可奈何地配合,因为她也清楚地知道,六百多人的最终利益比她个人的利益得失更重要。
但是最后证明,专业律师也有她这个非专业人士无法企及的能力,证明了她无可取代的价值。
权威有权威的局限性,普通人也有自己独特的价值。
随着工作的推进,艾琳也随时更新自己的认知。
比如随着她工作能力的提升,她的穿着尽管还保持着性感的偏好,但也更偏向职业。
穿衣是自由的,但你的穿着,有可能让别人对你的专业能力做出错误的判断,增加人与人建立沟通的成。
聪明的人懂得在自己的个性和社会的需求中寻求平衡。
生命的节点从来不是以当下而论,人生百年拉开巨幕,有的人可能闪耀于年轻时光,有的人中年触底反弹,有的人晚年迎来高光时刻。
生命永远比你想象中的坚韧,有弹性,永远持续的努力,保持对生活的好奇,持续更新自己的认知,那么比起那些自作聪明,自怨自艾的人,你将拥有更有丰富多彩的人生。
不经过努力,你永远不知道,生命到底给你安排了什么样的彩蛋。
艾琳为六百多人讨回了应有的利益,但她不是圣女。
最初她的目的是为了赚钱养家,她也会根据自己能力的提升和工作量的增加,直接勇敢地向老板索要更高的待遇。
但她对工作绝不含糊,她的负责任、善良、真诚、努力,最后让她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抓住每一个微不足道的机会,保持努力,保持坚韧,你闪光点会为你铺就属于你的成功之路。
/03/利用优势,去获得想要的结果相信你出生于此,从来都不是一无所是。
你有你自己天赋所在。
细心体会你的天赋,让它从你体内喷薄而出,让美好在你身上显现。
你有自己的魅力,你的亲和力,你的沟通能力,甚至你暴躁的脾气,把它们用在合适的时机,缺点也能变成优点。
在调查的过程中,艾琳运用自己的魅力,从资料管理员找到了关键证据。
在谈判赔偿金额的时候,艾琳直接强势反对对方敷衍的赔偿方案。
当对方律师拿起杯子准备喝水缓解尴尬,她直接说,杯里的水是从受污染的小镇拿回来的。
打了一场漂亮的心理战,对方落荒而逃。
因为艾琳的努力,最终太平洋瓦斯公司做出高达3.33亿美元巨额赔偿,创造了阿美莉卡史上同类民事案件赔偿金额之最。
她用自己的努力帮助了别人,自己也获得了金钱和地位的提升。
这里有努力的成分,也有幸运的成分。
她幸运地遇到了好老板,幸运地遇到了帮她分担养育压力的男朋友,幸运遇到了关键证人——刚好关键证人保留了一份数十年的关键证据。
有句老话说,时来天地皆同力。
你只管努力,上天必然也来助你。
也许你现在的人生正处于低位,但并不代表你未来会一直如此。
《刻意练习》里说,如果你想要学会什么,都是可以通过刻意练习习得。
很多看起来很牛逼的事情,或许只是纸老虎,你勇敢冲到它面前,发现原来不过尔尔。
人生就像起起伏伏的函数,有高峰期也有低谷期,当跌入到低谷的时候,也意味着攀升的开始,有熬过谷底的坚韧,顶峰荣光才显得如此灿烂。
相与秋原创文章欢迎阅读、转发。
转发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禁止转载,盗用,洗稿,剽窃!
谢谢合作。
看的时候,总是想起 天气预报员 或者 当幸福来敲门 都是关于失业就业,不放弃不妥协的情况,只是主角是女性,而事件是真实事件而已。
整体是很温情的片子,也同时看到了成长。
记得很久以前看到的一个理论:成长是和爸爸下棋能赢过爸爸,成熟是和爸爸下棋明明能赢过爸爸却还是偶尔让爸爸赢。
在没有法律背景的情况下在法律这个领域不断成长起来的她,很让人敬佩,带着三个孩子,性格泼辣,脾气暴躁,却有着很强的责任感和上进心。
因为她关心的是真正那个634个家庭的情况,希望为他们争取到补助与赔偿,因为她的真心,所以总是能够融入每一个家庭,也因为她的真诚,每个家庭也都愿意依靠着她。
她可以轻易说出任何一个家庭的电话,每一个成员的人名,每一个人身上发生的事情。
她可以说服每一个家庭都愿意那样的方式获取赔偿。
634个家庭,每一个家庭,绝对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其中很多的挫折,很多的幸苦,但是,就是如片名那样的永不妥协,让他一直坚持着,不断努力着。
茱莉亚.罗伯茨把她这个角色扮演的很到位,最后,其中一个家庭给她的拥抱,感动了一直陪在她身边的他,也感动了对这电脑的我。
一个拥抱,是对于这么多年努力的最好的回报。
剧情还是可以的,挺励志
挺传奇的故事,茱莉亚罗伯茨封后之作 - 实至名归。值得一提的是aaron eckhart在里面的扮相实在很帅气。
女主很强,但讨厌非要把她设置成这种milf的形象,♂觉得是女人再强也必须f*ckable,太恶心了
一星给大嘴的身材,一星给那个律师老头
诸事不顺 非常需要HE的老式温情戏排毒 最近越来越爱哭了 btw Aaron Eckhart with long hair is so hot, been rooting for him&amp;erin more than anything else...
2008.11.2 非常有个性的女人,里面还有bellick
喜欢拍这种女性题材的,独立,永不妥协
塘鹅暗杀令跟阿莲比起来简直就是小儿科,因前者缺少永不妥协的痴狂。脾气和身材一样火爆的师奶好正!
为什么分数那么高?处处不合理啊。什么都不会的职场新手可以左右老板?一心铺在工作上的职场女性穿衣刻意强调某部位?原以为萝卜多厉害,看了这种电影后改观了,半遮半掩的靠某部位博取吸引力,反感至极❗❗❗
跟黑水事件类似 比《黑水》电影早很多年 都是无良商家造的孽女主是2000年的欧美单亲妈妈 很强 今天三八 六公主放的《热辣滚烫》和《珍∙古道尔的传奇一生》 今天的声音似乎都在说 女性 你要强起来 哎嗨(电影群)
索德伯格凭借这部和《毒品网络》当年一起提名导演两感觉挺牛的,当年索德伯格的两部作品在颁奖季的成绩都挺好的。一个底层女人的反抗史,很不错的女性电影,故事有点像《黑水》,都讲的是以小博大,但是女主角的家庭线感情戏写的更加详细,这也使得主角人格更加完整,包括女主角与老律师的组合也很不错。
有力量的 很励志的 好像离我很近但其实离我很远。
尽管有点以正义之名的主旋律格调,但大嘴在这片真的无敌了,塑造出一个自强自尊又霸道的女人,却又是个不失温柔的母亲,还是个带着死脑筋认真的尤物,片里那些很自然又不做作的煽情瞬间就更不说了
三星半。赏心悦目但也就high下系列。
看这个片名一直以为是非常煽情的励志故事,没想到还有些有趣的喜剧元素在。题材很好,出色的女性形象,可惜除了朱莉娅·罗伯茨的个人魅力外,没有看到更多事件社会层面的延伸,打官司显得好简单?虽是真实事件改编,但看起来真的很“金手指”。
挺不错的影片
埃琳赢了官司,罗伯茨赢了奥斯卡。当她说出调侃的“我没有高学历,所以只有出卖肉体”时,我真是爱极了她。
最后一个场景~很赞~很喜欢这种精神~遇到不合理的事情总会据理力争~good!
没觉得多励志。。。长得好看加运气好。。这样子一根筋 要不是这样的老板 这样的男人估计就完蛋了吧
4.5 茱莉亞羅伯茨在裏面帥斃了! 火爆的身材加火爆的性格, 等於剽悍的人生, 噗~ 有翻譯作&lt;伊人當自強&gt;, 不錯. 很勵志, 很溫情, 人人都該學會那句 F U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