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刚看到《哀乐女子天团》这个名字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拒绝的,甚至还把电影的名字读成了哀le女子天团,并且将其认为是一群小女生哭哭笑笑的那种老套的青春剧,可是当我接触剧情,才发现,原来他和我认识的青春剧并不一样,没有堕胎、出国、车祸、失忆等老套的剧情,相反,电影的每一帧都恰到好处,完美地展示了女孩儿们的逐梦过程。
电影主要讲述的是五个女孩通过在葬礼上为逝者做告别仪式,不仅赢得了别人的尊重,还让人们重新认识、了解了殡葬行业,甚至从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实现了人生价值。
“你们几个天生是属于舞台的,而我,将给你们提供这个舞台。
”“这就是你说的舞台啊?
”“这就是舞台啊!
”“可你没说是殡葬舞台啊!
”就这样三个海归学院派女孩误打误撞来到殡葬现场,被迫和刘翠、春花同台唱丧。
在她们搞砸的葬礼上,女孩们开始发现梦想并不只有一条道路可以走,正如老何所说的,“你们连给死人唱,都唱不好,还怎么给活人唱?
”生死的重量、告别的意义,让女孩们开始认真对待唱丧这件事,五个女孩也从陌生敌意相处成惺惺相惜的好姐妹。
打破青春 追逐梦想如果要将这部电影与其他青春片相比较,两者完全不同,他不仅仅讲的是青春,更讲的是一帮年轻人追逐梦想的故事,打破了以往受众对青春片的认知,这也正是这部影片的精妙之处,没有过多的渲染、没有华丽的制作、他就像是一个平凡的人讲述着不平凡的事情,娓娓道来、不骄不躁,也希望有人可以引起共鸣。
这部影片,说是青春,却也不青春。
说他青春,是因为整部影片的主色调很清新,且追逐梦想这个主题也是青春的一次尝试;说他不青春,是因为整部影片甚至没有讲述几位主角的家庭、身世,看完电影我们甚至不知道几位主角的具体信息,也只字未提爱情,这打破了以往人们对国产青春偶像剧的认知。
以悲为喜 成就梦想哀乐,给人的主观印象就是低沉的、压抑的,整部电影以哀乐为主线,却突破了压抑的氛围,在追悼会上大唱摇滚歌曲、为女孩儿们搭建梦想舞台。
其实,整部影片最吸引我的并不是三位女主角,而是老何,老何虽然作为生意人,但却有着自己的职业操守,也一直在坚持着自己的操守,这是很难得的。
三位女孩儿从最开始的排斥哀乐,到后来的“决定大干一场”,也是在为她们的成功做铺垫,“在人生的舞台上,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影片中有许多这样的话,虽然有些狗血的正能量,但却真真正正地反映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整部影片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就是,当三位女孩儿终于要开始发光发亮的时候,造星公司告诉他们不可以承认自己曾经担任过殡葬的主唱,而在最后三位女孩儿却在自己的演唱会上勇敢的承认了事情的真相,她们不是不知道如果勇敢的后果是什么,有可能这么久付出的努力全部付之东流,但却毅然决然的做了。
勇敢,不是傻,这恰恰是我们许多人做不到的地方,我想,三个女孩儿最后收获成功,和她们的勇敢和坚持密不可分吧。
谁的青春不迷茫 有梦就要勇敢闯整部电影围绕梦想展开,其实这里讲述了两对人的梦想,其一自然是三位女孩儿的音乐梦,三位女孩儿因为哀乐成就了自己的梦想,而另一个梦想就是老何的,梦想不论高低贵贱,虽然老何的梦想很小,但是他在电影中承担的作用却不可忽视,他坚持着自己的职业操守,更触动我的是,他对殡葬事业的看法,不仅限于利益关系,更多的是为人的品德。
其实近年来,国内关于梦想题材的电影并不少,音乐电影也不占少数,比如前段时间的《百鸟朝凤》,整部电影围绕民间艺术唢呐展开,也希望的是现在的年轻人切掉浮躁、回归本质。
《哀乐女子天团》的创意源于生活,说的是身边的故事,人生正如电影,每一天发生的故事都是在为我们日后的生活做准备,所以,年轻人们,在面对自己的梦想遥不可及的时候,千万不可放弃,毕竟人生的路还长着呢,谁的青春不迷茫,有梦就要勇敢闯!
这个片子题材非常新颖,讲述了殡葬行业的一些规矩,包括好的坏的,优点和诟病。
当中那些杀马特的表演还真是大开眼界,做丧事时候一边看表演一边嗑瓜子,大概也是喜丧的一种吧。
剧中三个妹纸走投无路,电费都交不起才误打误撞进了唱丧这行,好在她们就唱唱歌不用哭爹喊娘,唱的也挺好听,关键颜值在线。
他们老板这人其实是个很牛的男人,是相当有想法而且能坚持己见的一男人。
总体来说,这片子拍了有点意义了,比现在一般的国内题材要深刻的多。
但这片就是又要讲梦想又要讲现实,有点忙不过来,有些特别正面的点也就隔靴搔痒了,还不够更加深刻。
比如有一场丧礼,貌似是同性恋不被接受而选择了自杀。
这个其实很隐晦,但把这说好了就会是个很吸引人的点,我就感觉隐约是那样,就结束了没然后了,该稍微再透一点再深一点,现在接受度没那么闭塞的,角度也会更宽广。
然后男主自己常说做这行晦气,女孩子做别的更好,别掺和进来。
我倒是觉得这行女孩子也干的挺好,因为看到过现在最新的家属观看遗体的清洁告别仪式,那个小姐姐做的很到位,他们殡仪馆的工作人员穿的很正式,正装出席给老人最后一次敷面膜清洁身体穿衣梳妆。
这样的告别,是件很认真很严肃的事,即使是告别仪式现场只有儿子一个人和三个朋友。
然后今年过年期间又逢亲戚家99岁的奶奶去世,参加了那几代同堂、宾客满堂的本地人的喜丧,吃了顿特别欢乐的豆腐饭,白事酒水还不亚于婚礼排场,全程三天的丧礼流程下来,全家连同近亲都疲惫不堪。
一年一场的两场葬礼下来,我也对死亡和葬礼产生了点特别的想法。
死亡,不可避免,就如同我无法选择出生一样,自然而然。
但做给活人看,其实意义不大,大多活人也就是求个心安,图个理得而已。
死者已矣,他们究竟是不是泉下有知我们并不可知,他们还是否会看到感知到一切我们也不会晓得。
我们为死者安排的后事只是我们力所能及所能给到死者的最后的一份体面,其实说到底,是给活人看也是给自己看的,做到问心无愧就好。
但其实我身边看多了生前人情单薄,死后哭天抢地的做派。
包括我爷爷奶奶去世的时候,我还真不知道死亡到底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十几岁的年纪还不会想到在未来的日子里,自己唯一会伤感的一件事是"子欲养而亲不待"。
所以在当时丧礼上的时候,我就只是脑子一片空白和麻木,无边的麻木,麻木到眼泪都无力掉下来,最终仰头把盈眶的眼泪给憋了回去。
但当时开追悼会的现场,那些他们健在的时候,也没来看过他们几次的亲戚们简直哭的死去活来,还说哭越大声越好。
我到现在也做不来这件事,最多只能默默掉掉眼泪,真没办法那样去表现。
所以我自己一直认为,在亲人还健在的时候多多做些自己能做的事吧,比如孝顺父母、怜惜伴侣、珍惜挚友等,毕竟谁死了就是永远诀别了,或许还能活在活人心里,但活着的那个只能在漫长的年月中独自怀念了。
后来,终于懂了如何去爱,但想去爱去珍惜的那个人不在了,人生也不可重来,那岂非憾事?还有,最重要的是自己,现在到底是虽死尤生,还是向死而生呢?
怎么算活着?我以前也没想太明白,现在也还是没完全明白,但觉得我活着一天就多享受了一天,多看了一眼世界。
世界很大我很渺小,只要做我自己,享受活着的过程,好好对我爱的和爱我的人更好一些,尽力活的更好一点,这样就有余力再去做点对我来说有意义的事,那就行了。
其实死亡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的人还活着,但已经死了。
但寻死不是勇气,而是懦弱,真正的英雄主义确实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还能热爱生活。
活着受苦比一死了之更加需要勇气和爱,勇气是去直面惨淡的人生,爱是为值得的人去保重自己。
所以,比死更需要勇气的是好好去活。
如果你是个喜欢摇滚乐且十分叛逆的人,现在生活把你推向一个每天死气沉沉异常乏味的工作中你该怎么办?
大多数人会说,当然要反抗,我要做喜欢的工作。
可是真当面对现实时,大家最后的选择是做行动的矮子屈于现实无聊的工作。
但我觉得看似无聊的工作,如果你换个角度看的话,或许是收获满满的开始。
而今天给大家推荐的电影就能很好的说明这个情况。
《哀乐女子天团》
剧情很简单,三个女孩子为了自己的音乐梦想离家出走,出来闯荡江湖组乐队,但现实是残酷的,因为她们长得不好看音乐也不特别出色,没有公司收留她们。
而就在她们山穷水尽时,他们遇到了哀乐老板何傲。
何傲是我在里面最喜欢的角色,虽然开丧葬公司,可他在街上看到有人跳楼,还是一定会劝对方别跳的人。
每个人身边总会有这样的人,可能因为他的毒舌现实的话,会导致你和他们不会走太近,但他的话仔细想想似乎有那么几分道理。
他们像是罗曼罗兰笔下的英雄主义“看清生活的真相后,却依然热爱它。
”大概可以看做是极端热爱生活后,对生活说的反话。
他给了三个姑娘一个机会:在他人葬礼上唱哀乐。
这对于拥有热血摇滚精神她们是根本无法接受的。
对于她们音乐是热血叛逆撞南墙也不死心的梦想啊,就算现在她们没有观众,可也不能想不开去给死人唱歌啊。
但现实的种种压力向她们压来,她们只好妥协了。
她们三个唱叛逆音乐的姑娘跟公司里另外两位歌手一起登台唱流行歌,但根本合作不来,因为一开始就对对方看不上眼。
然后因为忘词而直接在台上打起来
导致老板被客户打
最后闹剧以乐队成员拿着客户家人的骨灰盒威胁才作罢
怎么样,这剧情够不够辣?
我以为接下来的剧情她们会继续叛逆撂挑子不干,但她们仍然坚持下去了。
虽然一开始的坚持大部分是由于迫于现实,但后面他人葬礼后的反思台词,让我觉得他们是真的在成长。
这让我想起了《非诚勿扰2》中,葛优扮演的秦奋就是在参加罹患重症老友李香山的人生告别会中,在一连串朋友们的悼词与睿智嬉皮的自嘲中,重新审视了与舒淇扮演的笑笑之前的感情到底该何去何从。
而通过这场人生告别会后,他领悟到底什么才是人生中最值得珍惜的,才是让他们爱情开花结果真正原因。
看起来,葬礼真的是一个会让人反省的地方。
葬礼的意义还在于给认为其有意义的人去吊唁与怀缅。
在一定程度上,葬礼的主角与其说是死者,还不如说是后面的那些生者。
作为生者的我们,通过看逝者一生回顾,会反思到自己。
因为它代表着人这一生的一切。
你可以把以上电影中浮夸的葬礼当笑话看,但笑过之后又会深深为了这种戏剧性的“真实”而反思。
我们是不是太轻看人生了?
最后,想说说这部的电影名字。
电影的英译名是The Farewell Girls。
比起《哀乐女子天团》这名字,我更喜欢把它翻译成《再见,女孩们》。
因为在电影中,她们从不靠谱的小打小闹,到在跟随丧葬班主演奏一场场哀乐中懂得尊重,面对成长才变得成熟有担当的。
用葬礼来讲述成长,我想这是我想推荐给你这部电影的原因。
晚上八点。
我和我妈百无聊赖,点开一个又一个爱奇艺里头的电影,看了不到五分钟,又一个又一个关掉。
看到“哀乐女子天团”时我没做停留,也没抱期望。
我先入为主,仅凭着片名和海报,便将它定义成烂片。
但是我妈很兴奋,觉着这名字念来很有感觉,应该不错。
我就在这样的情况下,点开了电影。
面生的演员,生涩的演技,奇怪的强调,还没展开的剧情。
影片刚开始的时候可以说有些尴尬,没法让人提起劲头来,我靠在罗汉床上,依旧是百无聊赖,想着,不如睡觉。
但,紧接着剧情展开,一个个人物性格逐渐鲜明,一个个支线逐渐饱满。
我坐起身来,眼睛睁得大大的,不知不觉入了神。
追求梦想的三人在出入平安唱哀乐,这将近一小时的戏,拍的很好。
不落俗套,感情真挚。
我时不时鼻头发酸,眼眶发红。
这时候的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人物个性,我能感受到他们的心跳。
我尤其喜欢刘翠,这姑娘侠肝义胆,爱恨分明,嗯,是条好汉。
最喜欢的片段是第二场葬礼上,刘翠和山山明着斗歌,你高,我更高,互不相让。
这场戏演员们表现得相当出色,我在她们的眼睛里看到了倔强,看到了年轻的一冲动就不会考虑后果的自己。
第二场葬礼上,伴随着鞋跟与地板相碰的清脆声,男主唱登台,扫视台下,说:“兄弟,还记得吗。
”几个人默默站起身来,摘掉胸前的白花,走上舞台。
看到这一幕,我抽了抽鼻子。
第三场葬礼,那个被死者妈妈推搡的男人,没有进礼堂,他默默地笔直地站在门口。
死者父亲在读死者的遗书时,默默跳过了一段。
我没暂停,只看到那张纸上写了:我想念你,我不后悔,祝君好。
爱乐女子天团临时改了曲子,“朋友,别哭”,随着歌声四溢,那个男人终于佝偻了腰背,泣不成声。
看着这些幕,我都抽了抽鼻子。
我很好奇那张纸上写的东西,但是我没有暂停。
原来潜意识里,我已经接受并尊敬了影片中的人设,真相一定很痛,我不愿意强行揭开他们的伤疤。
我参与了他们的感情,对于事实本身,朦朦胧胧的也很好。
扣了一星,因为过于美好了的结局。
结尾的潦草了。
正能量是要有的,可这样生硬的美好,我接受不了。
总的来说,影片是很不错的。
或许演员们的演技并不算专业,可是我喜欢,我喜欢这份认真。
看吧,青春剧也并不是非得有爱情非得要爆点的,还有友情还有亲情还有梦想,这不就挺好。
片子投资应该很少,演员演技也不足,专业程度也不够,细节之处也是略显粗糙,但却是一部诚意满满的网大,没有无病呻吟的毒鸡汤,也没有狗血淋头的三角恋,三观很正却一点儿也不浮夸造作假大空。
导演编剧应该也是借鉴了几部日本佳片,但却有自己的创造性内容,总体来说还是很不错的,给三星,再加一星给音乐,几个歌真好听,其中一个特别催泪
拥有摇滚梦想的三个女生 机缘巧合进入殡葬行业为逝者唱哀乐 从最初的抗拒到后面真正为逝者“发声”--- 实现自己的舞台梦想 期间一幕幕的小事件反映出女孩们的心态变化、成长历程 更自然地表达出影片主旨-成年人并不是只做自己喜欢的 那些平凡的普通的但特别有意义的事情更有“魅力”这部影片是很棒的网络电影,每位演员都很有代入感、演技在线用心 期间的每一场葬礼每一首歌深入人心 虽然剧情不那么复杂,表现方式等都恰到好处 强烈推荐看这部片子的朋友们用1.25倍观看 效果最佳💗
在三俗当道、狗血横飞的网大圈,能出现这样一股清流真的实属难得。
虽然从恶趣味的片名到闹剧式的剧情还是保留了网大的一贯特色,但这也是为了保证一定的收视率而做出的妥协,除此之外,带给人的更多是情怀和感动。
看过本片,让我想起了韩国的《阳光姐妹淘》和《和声》。
身为音乐片,选歌自然是至关重要的,片中出现的歌曲都非常好听,而且大部分是原创,真是难能可贵。
另外,秦勇的客串,以及男主角居然是《和校花同居的日子》的作者,都蛮让人感到意外的,算是彩蛋吧。
三伏天在家躺尸,本想看个凉快的电影,结果却看的又热又湿。
热,是热血沸腾。
湿,是泪流满面。
《哀乐女子天团》,一部讲述5个热爱音乐的少女,如何在殡葬行业找到自我的电影。
看名字感觉是悲剧,点进去以为是喜剧,看到一半哭成狗,看到结尾又莫名高兴。
本是拿来打发时光,却一帧不落的看完了。
整部电影的制作水准明明已经是院线电影级别,却成了有龙标的网络大电影。
是的,《哀乐女子天团》就是这样一部处处充满了极致对比的电影。
尤其是故事的立意。
如花般娇嫩的姑娘们VS黑暗沉重的殡葬业,会撞出什么样的强火花?
看完电影,你就会知道。
冲突是故事的精华,是叙事的灵魂。
一部从立意开始就充满了冲突的故事,赢在了起点。
不仅如此,它的人设也充满了荒诞的极致。
3个极富才华喜爱摇滚的乐队姑娘,留学回来却找不到工作,在坟头为逝去的人唱赞歌。
1个教会徒弟却饿死了自己的师傅,带着5个骗来的姑娘为逝去的人唱赞歌。
1个时下最流行的网红女主播,其实平时的工作是为逝去的人唱赞歌。
1个出生在别人葬礼上的姑娘,最后阴差阳错的为逝去的人唱赞歌。
5个女孩,1个男人,串起了整部电影。
他们顶着主角的光环,却都活的像配角:穷且倒霉,不是被骗就是被嫌弃,苦苦挣扎在梦想和现实之间。
刚刚留学归来的乐队3姐妹,她们有才华,有梦想,却穷困潦倒交不起房租,三个人每天在录音室打地铺吃泡面。
本来以为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结果却被骗去唱丧,签了合约的她们,10万的违约费根本赔不起。
决定了唱丧,却遇到了处处跟她们对着干的哭丧姐妹花,处处碰壁,时时心累。
和乐队三姐妹在黑社会大佬葬礼上撕X的哭丧姐妹花也好不到哪去,虽然年纪轻轻,却整天和伤痛为伍,沉闷压抑,跟着被徒弟背叛的何老板,连饭都吃不上,公司也差点被整倒闭。
可是那又怎样呢?
至少她们还活着。
也许稚嫩,也许过于理想,可是不管前路如何坎坷,初生牛犊不怕虎,热血青春永不负,她们依然活的像个英雄。
乐队三姐妹能接受为死人唱赞歌,却不能接受放弃自我迎合大众,穿上兔女郎的服装跳honey honey。
她们能接受住在简陋的录音室里追求梦想,却不能接受为了名利与自己的朋友划清界限。
哭丧姐妹花,环境再恶劣也不算什么,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根本不用在乎别人的眼光。
而何老板,即使已经穷困潦倒,却依然坚守自己心中的阵地和良心。
这个世上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如果你想看靓男靓女的青春歌舞剧,对不起,这里没有。
如果你想看主角开挂走上人生巅峰,对不起,这里没有。
这里有的,只有没钱没背景,却依然在坚持梦想一点点努力的少女们。
有坚定认为工作并没有贵贱之分,看着她们搞砸葬礼骂人的何老板:死者为大,给死人唱歌都唱不明白,你们的路还很长!
这个社会很现实,没有那么多童话。
可是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你会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到那时,你就是自己的英雄。
看着别人努力追梦,会让人热血沸腾。
可是这部电影也不乏戳人泪点之处,乐队少女们串起的那一个个葬礼,是妥妥的催泪弹,打的你措手不及,导演的处理手法前卫而对比强烈。
有去世的黑社会大哥,一世英名,最后骨灰盒却差点被一个小丫头片子摔碎的片段。
有属于两个男人之间的爱恋,却因为父母的不认同,死了都不能进灵堂看他最后一眼,只能一个人默默的站在灵堂外流眼泪。
有至亲之人去世,却因为不近人情的老板阻拦,连前去吊唁都成了奢侈的无奈。
一边是热血上进,一边是生离死别,热与湿,仿佛冰火两重天,烤的我在床上躺不下去,不得不坐起来擦鼻涕。
写到最后不得不感叹导演的厉害。
敢于在坟头蹦迪,唱千年等一回的杀马特,能拍出这样立意新颖没有堕胎的青春电影,又何尝不是一种英雄主义呢?
4星半,一星半给巧妙的故事立意,一星给敢于创新用心拍戏的导演,一星给豁的出去的年轻演员们,一星给敲好听的音乐。
扣掉半星,是因为她们本可以做的更好。
却让原本应该上院线感动更多人的电影,成了爱奇艺独播的网大。
我们这行业跟别的不一样。
我们总不能每天盼着多死点人。
其实我们的目的。
就是想最大限度让死者的家属感到宽慰。
就像你们唱歌一样。
完成一个小小的梦想。
通过歌声,可以让人们专注于逝者的一生,带着他们的美好记忆回想往事,纪念他们所经历的一切。
和彼此,认同的一切。
胡莱。
咱能不能别在这闹。
至少给行业留点脸。
这电影同样讽刺了一些不明真相就乱报导的媒体。
你儿子是我送走的。
你老伴也是我送走的。
我当时还笑说。
我做这么多年了。
你是我第一个回头客。。
这是一部有情怀的电影,也正是因为这些,才让我们感动。
这也让我对网络电影有了新的看法,但演技一般,容易让人出戏,故事还是挺不错的。
看到最后都不知道这个电影到底想讲什么?
主题是什么?
—是为殡葬行业正名、号召更多理解还是讲友情?
整个影片逻辑漏洞太多,所以很假,让人觉得不可理喻。
首先,三个女孩乐队为什么会被殡葬行业的一个公司看到,而且就使劲抓住这三个人不放?
是世界上歌手就这三个了吗?
使用霸王条约把人家留下来。
然后三个女孩呢,还傻了吧唧的,人家都控制你了,合同什么都没有,不让你走,不能报警啊,强迫留下来。
还有第一次在葬礼上唱歌,三个人和其他两个人合唱,没有任何培训排练和协调,最后砸了那能不砸吗,就故意要创造一种开始的排斥性呗?
再到后来五个人为什么和解三个人愿意留下来—就因为那两个人认定了友情三个人需要舞台,那为什么一开始不答应。
三个人被签约了这下老板又洒脱放人走,为什么?
一开始不是死缠烂打不让走吗?
方叔走了三个人很难受为什么—没有任何前面的情感基础啊?
影片展现不明显。
三个人为什么理解他们在葬礼上唱歌了—就因为影片中的一个例子,为了一位同性恋表达他的难言隐情?
这个例子也太薄弱了吧。
还有三个人最终还是留在唱片公司,然后在首演的时为方叔唱葬歌,What? 荒谬吗?
那就别留唱片公司了呗,首演这样以后也是黄了啊。
现在一边在唱片公司一边唱葬歌,不拧巴吗?
太扯淡了吧。
情节太刻意了,而且太假了,就是不会让人相信的程度,烂片一部。
朋友说去年这个在网大里已经是中上水平网大,嗯,听说慈文要把他推上院线,真是太有信心了,上院线还是差太多,前面六分钟还行,后面太亢长,还是网大感十足 @2018-01-02 14:10:11
不错。音乐好听。很自然,不尴尬。
每年不知道有多少的年轻乐手、女团闯荡娱乐圈,但是坚持下来的寥寥无几,哪怕是如杨超越也时刻面临着过气的忧虑。咱们平头老百姓是活不下去也不敢死,活着还房贷,死了还要掏墓地钱。而主要的演员们至今也都是在演艺圈苦苦挣扎的小人物,所以可以说他们也是自己在演自己,尽管他们都没什么名气,可是也都很好地完成了任务。
不能期望太高,题材和风格有点不符
画面太白了,其他还可以。
很惊喜的电影 日式的感觉很浓厚 平凡人的平凡故事 殡葬故事感觉还少了几场 人物刻画也少了 不过真的看到导演想要好好用心讲故事的欲望 赢了 秒杀一众院线片
剧情感觉有点仓促;片尾曲不错。【更新】18/10/7 片尾曲已循环半个月,有点被激励到诶……
怪谁呢,是我瞎了眼浪费时间。
原谅我不懂音乐,更不懂音乐电影
有股国产雷人片的味道,演技像闹着玩,歌不错,有种在看某些电影学院学生作业的感觉
豆瓣竟然能猜出我还看过这片!
想法好
之所以不low,是因为演员虽然长得一般,但演技都在线,还有一个原因是BGM给的对……
作为国产大电影,质量是超出一般水准的。刘翠的演员是表演最好的,秦勇的客串是惊喜,FTgirls,哈哈,是对应TFboys 吗?
题材新颖,主题曲好听,几首插曲选得也很到位。以轻松的氛围谈论生命的厚度,有日系治愈风格。许多地方灯光反而破坏了镜头的美感。
明明是坟头蹦迪的摇滚少女,我却看到了英雄主义~
一般般
做的挺好
正经的不像个网大,故事三观也都还不错,但总是感觉好像在哪里看过。当然,海街日记里的多处场景,导演也坦诚说是借鉴了,但这个故事本身还是太俗套了,肯定之前有看到过,或者有类似的结构和人设。勉强三星。但即使这样,也是可以秒杀一众院线烂片。
女子创业指南,从理想主义女文青转变为现实主义女文青,途中经历造星,歪打正着过渡、成长。唱红白喜事也是个好职业啊~翠儿是个好演员,有爆发力,全员演技青涩在所难免,黑豹旧部登台有点让人泪目,声音设计有点问题,不够真唱,遗憾。海边风光写真质感太接近日本电影,显得不自信,没必要。傻哭略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