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旧爱综合征

Le Syndrome des amours passées,The (Ex)perience of Love

主演:露西·德拜,Lazare Gousseau,文森特·埃屈耶,安德里亚·罗曼诺,Tarek Halaby,诺拉·哈姆扎维,Ninon Borsei,Frank Onana,弗洛伦斯·卢瓦雷·卡耶,Youri Dirkx,Ana Rodriguez,Annette

类型:电影地区:比利时,法国语言:法语,英语年份:2023

《旧爱综合征》剧照

旧爱综合征 剧照 NO.1旧爱综合征 剧照 NO.2旧爱综合征 剧照 NO.3旧爱综合征 剧照 NO.4旧爱综合征 剧照 NO.5旧爱综合征 剧照 NO.6旧爱综合征 剧照 NO.13旧爱综合征 剧照 NO.14旧爱综合征 剧照 NO.15旧爱综合征 剧照 NO.16旧爱综合征 剧照 NO.17旧爱综合征 剧照 NO.18旧爱综合征 剧照 NO.19旧爱综合征 剧照 NO.20

《旧爱综合征》长篇影评

 1 ) 欧阳娜娜真的辣么?

昨天看到一个影评人的影评,标题是“成龙已经打了五十年了,欧阳辣辣你就放过他吧”,让我虎躯一震?

这是把这电影的锅都丢给了欧阳娜娜,我想说你们这群中年老男人在看完整部电影,得出这个结论,良心不会痛么?

机器之血当然不算什么上佳的作品,只能说故事完成度还是不错的。

成龙打的很辛苦,小猪负责所有的搞笑部分,毕竟成龙的大哥的电影的量大元素,功夫和搞笑。

感觉小猪在喜剧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了。

娜娜是故事的引子,角色不算很难。

饰演的就是一个青春少女,不是那种风靡万千少男的校花,也不是那种社会坏小孩,就是一个普通的有脾气的普通女孩。

基本上娜娜还是hold住了。

其实片子的题材还是不错的,科幻元素,就是导演和编剧的眼光比较局限,拍的lowlow的,没有美国大片那种宏达的世界观感。

感觉就是小市民的小打小闹,一点生化人的威胁地球的紧张感都没有,这个毛病是王晶的通病,王晶的科幻片都没有科幻感。

如果导演能详细一下生化人一开始的暴动反击,军火商灭门惨案,会给观众这个生化人很强大的感觉。

而不会拍得感觉很缺钱的感觉。

所以我的这个片子不好的原因真的不在欧阳娜娜身上。

也许欧阳娜娜不够优秀,不够专业,但是看到一个个影评人拿欧阳娜娜说事的,我真的质疑他们的专业性了。

凭良心说,娜娜的表演还是比女二号好的。

不能因为女二号放标题就没有人点击,就强行骂欧阳娜娜吧

 2 ) 《机器之血》影评

看这部影片已经是2018年下半年了!

《机器之血》是由成龙大哥监制并领衔主演的一部动作科幻类电影。

影片主要讲述了国际特工林东(成龙饰)在一次保护证人过程中卷入了与自己无关的阴谋里。

多年之后,一本畅销科幻小说《机器之血》的出版,使得当年卷入这场斗争的各方浮出水面。

该影片由成龙,罗志祥,欧阳娜娜,夏侯云姗等主演,豆瓣评分4.7分。

整部作品结构紧凑,故事完整;动作场面干脆利落,爆破场面精彩;节奏明快。

成龙大哥依旧很拼,罗志祥发挥了角色在整部影片中的笑果担当。

看了这部影片,整体感觉依旧延续了“成龙式”的动作电影特色,打斗场面镜头感强,极具观赏性,给人酣畅淋漓,热血沸腾的享受。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也是这部影片的一大看点是成龙大哥跟生化人的对打,而且还要在悉尼歌剧院顶上打斗。

根据后期采访导演的资料显示,之前有很多好莱坞一线演员也希望能上去打,歌剧院都没有同意,对于澳洲人民来说,悉尼歌剧院就是我们的长城,他们不愿让人上去踩踏。

可是听到成龙的名字,悉尼歌剧院就同意了,足以见成龙在国际上的地位。

回过头来,我们不管从纵向比较“成龙电影”,还是从横向对照影片本身质量/影片市场效果。

这部影片槽点太多!

不论是科幻元素还是悉尼歌剧院上的打斗,终究还是功夫喜剧,套路还是这些套路(开头悲剧,然后反击,再加上能施展功夫的冲突,最终开心结局)。

甚至于成龙在戏里也没有发挥出他的特点,所有演员的打斗彰显着国际范,纯属为了打而打。

非常突兀的飙车戏,非常突兀的摘下眼镜被喷漆,非常非常突兀的娜娜的胸替!

当然,影片本身还是加入了喜剧元素的。

但完全毁了成龙凭(英伦对决)刚刚积攒下来的好口碑。

 3 ) 《机器之血》好不好看?成龙还能打吗?我来告诉你!

成龙对于所有80后来说,已经成为一个符号。

所以每当有成龙的新片上映,至少对于我来说,我都会去看。

几十年拼命换来一声“大哥”,所谓大哥老矣,尚能打否?

这本身就有一种英雄迟暮的悲壮感。

有很多小伙伴可能还不清楚成龙、房祖名的姓氏问题。

这里给大家简单介绍下。

成龙父亲原名房道龙,入港后改名陈志平。

成龙原名陈港生,艺名元楼,按族谱应叫房仕龙。

2005年成龙公开其祖上为唐代名相房玄龄。

那么让他儿子姓房也表明成龙认祖归宗的态度。

好了,回归正题。

《机器之血》是一部由成龙主演并担纲监制的动作片,由成龙、罗志祥、欧阳娜娜、夏侯云姗联袂出演。

值得注意的是,房祖名是以联合出品人的身份出现在片头。

应该是成龙有意让儿子转幕后。

风流如成龙也开始为儿子谋后路,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成龙在本片中依旧饰演一位警察,不过早已不是当年那个热血澎湃的“陈家驹”了。

从《警察故事2013》开始,成龙有意减少动作戏份,增加亲情戏。

从《英伦对决》到这部《机器之血》,成龙瞬间飙泪的演技确实让人动容。

让人动容的原因,除了成龙对女儿那种爱的流露至真至诚,还有就是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成龙老了。

尤其是影片中有一个成龙站在悉尼歌剧院屋顶的环拍镜头,让我想起了《我是谁》中,夕阳之下成龙站在山头呐喊的一幕。

但时间已跨过了20年。

《我是谁》片段成龙老了,我们也不再年轻。

欧阳娜娜出演过《北京爱情故事》和《王牌逗王牌》。

但恰逢本片上映之前,由袁立手撕浙江卫视引出欧阳娜娜和刘烨的隔空对戏,让其突然有了很高的话题热度。

这么巧合的事情不能想,细思极恐。

在电影中,欧阳娜娜饰演成龙的女儿,是一个核心角色。

怎么说呢,没什么亮点,中规中矩吧。

不过我们也不能对一个17岁的孩子有太多要求。

夏侯云姗在影片中饰演成龙的搭档,也是本片的编剧之一。

我觉得她和毛俊杰(《芈月传》孟嬴)有几分相似。

但本片中的表现嘛,不敢恭维,有些尴尬。

罗志祥属于本色出演,至于他的本色是什么,请参考《极限挑战》。

总的来说,成龙在片中动作戏不少,感情戏也很真诚。

虽然故事情节较简单,但节奏尚可。

要说缺点的话,就是没什么高潮。

我打6.8分。

说几个幕后的故事吧:1.在悉尼歌剧院屋顶拍戏时,从地面到屋顶至少需要半个小时,成龙在拍摄时不敢多喝水,因为怕小便耽误时间影响拍摄。

2.罗志祥第一次在片场见到成龙时由于紧张一直躲在树后不敢出来。

3.片尾曲英雄故事是《警察故事》系列的片尾曲。

再次听着成龙的歌,看着电影花絮。

这种久违的感觉让人很怀念。

4.片头你会看到出品方之一58同城影业的logo。

让人感觉怪怪的,至少我是。

 4 ) 你喜欢吃爆米花,还是喜欢吃豆腐渣?

有人说这是一部豆腐渣的电影,我却觉得这是一部爆米花电影。

剧情紧凑,打戏精彩,还有浓浓的科幻风,值得一看。

但如果你从逻辑学和电影的艺术性来看待这部电影的话,你可能要失望了。

电影的最后结尾不太好,没有一个有力有想象力的结尾,有点遗憾。

成龙大哥以60岁高龄还在卖力的打打打,罗志祥的炸裂级演技,大家看此二人面子不要吐槽了好不好?

 5 ) 成龙的剧基本都好看

发布会当天正值唐山大地震40周年纪念日,《机器之血》的导演张立嘉作为唐山人,一上台首先对唐山大地震表示自己的悼思。

张立嘉作为一名新人导演,在第二部导演作品中就请到成龙担任主演,自然有着不少硬干货,他在发布会上表示,从《机器之血》前期的剧本创作到和成龙等沟通再到现正式开机,自己已经为了这部电影花了3年7个月的时间,希望能将故事打磨到最佳状态再呈现出来

 6 ) 机器之血

看完了这部电影,成龙的打斗戏依然精彩,但是总感觉不复当年的神勇,看来成龙也老了,再加上欧阳娜娜和罗志祥与这部戏格格不入的演技,纵使有成龙保驾护航,也难逃烂片命运,剧情也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怎么说呢,除了打戏其他的很难评价。

但是,成龙已经六十多岁了,依然在敬业的拍摄打戏,放在普通人里,六十多岁的人已经退休了。

这三颗星全给成龙,毕竟年纪这么大了还这么拼命。

 7 ) 原本准备吐槽来着,结果被憋回去一多半

比想象中的要好看完这部电影有个想法,如果本片不叫《机器之血》的话,叫《警察故事2017》是完全可行的,成龙饰演的这个角色,完全就是老年版的陈家驹。

说句实在的,我是个成龙粉丝,熟悉我的朋友也常见我为成龙之前的作品撰文打call,是个连《绝地逃亡》这样相对平庸的成龙作品都觉得不错的脑残粉。

但即便这样,最早对《机器之血》是完全不期待的,甚至还有点纳闷:成龙大哥是怎么回事?

怎么拍了一部看上去山寨气质浓厚的电影。

这不是大哥的风格啊?

不看好这部电影有二:其一为新导演,其二为“科幻片”。

国产科幻电影那本烂账也就不想提了,而且电影发了预告片又来个实锤(预告片真不怎么样)。

这导致《机器之血》让我想起了之前两部电影,《未来警察》和《机器侠》,基本上可以囊括为“山寨”二字。

在此基础上,我未看片之前,对《机器之血》的观点就是这样。

甚至还准备了不少吐槽词,我就想说说成龙为什么拍这样一部电影,是怒刷存在感还是什么的?

我真不想看到自己的偶像如今走下搏命的神坛。

不过看完电影之后,这些吐槽词被憋回去一多半。

有道是“期望越大,失望也越大”,说得就是《奇门遁甲》。

反而之前非常不看好的电影,预告片又那么山寨,最终电影的效果,甚至说是有点惊喜了。

《机器之血》至少要比《功夫瑜伽》强吧!

“警察故事2017”《机器之血》当然算不上佳作,但还是一部标准的爆米花电影。

打斗、枪战、爆炸什么都有,最关键的是,故事完成度是很高的,这是之前没有料到的。

电影的故事基本都是《新警察故事》+《我是谁》,尤其是前者,罗志祥这个角色基本就是《新警察故事》中的谢霆锋,并且结尾处同样来了一次身份大反转的设定。

而欧阳娜娜这个角色,等同于《我是谁》里的山本未来或者《新警察故事》中的杨采妮,是角色的牵制力。

成龙与两位角色的关系,再加上故事的整合,就变成了这部《机器之血》。

有人说,这部电影不像成龙的风格,但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首先这个角色设定,至少有一多半的风格,还是“很成龙”的。

“很成龙”不是在说电影中那些利用环境因素的诙谐打斗,而是人设。

成龙在电影中的人设,很特殊,作为一名警察,跟《警察故事》系列是完全一致的。

成龙生涯中演过不少警察,就连《绝地逃亡》里这位也是警察的身份,但要论特殊性,他在1985年自导自演的《警察故事》实则开创了“成龙式警察”的独特风格。

不再是一味的诙谐打斗,也不再是一味的搞笑故事,成龙在“警察故事”体系下的陈家驹,是那种极具正义感且草根警察身份。

搞笑和诙谐打斗不能丢,动作喜剧依旧是定位,但成龙在这套电影中,也开始拿枪战斗了,也开始杀人了。

也有悲情的时刻,也有义无反顾的执念,也不见了理想化故事主题(世界和平、敌人也可以成为朋友),反而更加反映现实,这是成龙从功夫小子喜剧过渡到现代警察定位的代表。

以后只要片名中带有“警察故事”这个四个字的电影,其人设都是这样。

成龙不再无所不能,而是受限于警察身份的体系之下,却又时刻追求超越的草根身份。

能力有限、敌我力量悬殊、孤注一掷等情节和角色设定,都是《警察故事》系列里常见的。

比如《警察故事》中拿枪抵着上司头的孤注一掷,《警察故事2》中被敌人揍得体无完肤,还有《新警察故事》中成龙跪地痛哭,就连那部小格局的《警察故事2013》,成龙也是在警察身份之下,为了女儿被迫与柳云龙展开一场实力悬殊的打斗。

《机器之血》也是一样,电影中他饰演的林东也是一名小角色,开场就在警察与父亲的身份之中做出了抉择,虽然名字变了,但这是典型的“警察故事风格”。

在随后的故事中,他舍弃了警察的身份,完成了中段故事的过度,到了最后,父亲与警察的身份完成了合体,算是一种警察身份复仇与父亲身份的救赎。

所以说本片很像“警察故事”,是角色定位所带来的,成龙在这部影片中的表现,除了近年来根据年龄和身份而来的变化(比如父亲的形象,成龙这几年总演父亲),整体还是能找到以往的影子,而不是《英伦对决》那种完全悲情形象。

不应该算科幻片要说《机器之血》与成龙以往作品最不一样的地方,大概就是题材了。

科幻片?

在我看来,电影只是打了个科幻的擦边球而已。

机器心脏,生化战士,电影让人想起了尚格云顿那部经典《再造战士》,实际上电影对于反派的设定,其实就是来源于上世纪90年代西方电影常见的科幻B级动作片,这些作品跟传统科幻电影最大的区别,在于对于科幻理论的运用。

无论是硬科幻还是软科幻,任何科幻作品,是建立在科幻理论的基础上,比如《星际穿越》,故事就是寻找人类新的家园,虫洞、五维空间等等科幻概念元素都是融入故事情节之中的。

但是诸如《机器之血》甚至《再造战士》这样的作品,科幻味道不是很浓,只是用到了概念而已,本质上还是警匪动作片。

如果将电影中科幻元素删去,电影其实成立的哦。

科幻元素的引入,对于本片来说,实则是为了增强戏剧冲突,加强正反双方的实力对比,突出科幻的符号化,所以才会出现很多打着科幻片旗号的动作片电影,就是一个噱头而已,骨子里面还是能够剥离科幻元素的。

比如结尾之处的飞船打斗,就是一个符号化的载体,这段内容可以放置在任何场景之下,飞船的符号只是为了让结尾坠机场面的视觉效果而设定。

又比如打扮的跟黑武士一样的反派,路人还能惊呼“外星人”,对电影的剧情并没有太大帮助。

所以电影的核心卖点,还是“警察故事”的内核以及成龙式的打斗,当然少不了罗礼贤的飞车特技,还有结尾群战的长镜头戏份,动作是核心,科幻只是“助攻”而已。

但对于成龙而言,这就新鲜了,这大概是成龙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片”。

虽然科幻元素是点缀,但比起《飞龙再生》、《燕尾服》这样带有奇幻色彩的作品,本片的“科幻”味道,倒是显得很突出了。

因为在动作电影的模式之下,科幻元素在不影响电影风格的基础上,对角色和情节发展,还是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这在成龙电影中是前所未见的。

所以这里就需要过度到故事层面上来细细分析了。

(如下内容有着强烈剧透)故事线索的挖掘虽然之前为《机器之血》准备的很多吐槽都用不上了,但电影还是有着一定的问题存在。

并不是故事出了问题,相反电影故事乃是成龙近几年最复杂的没有之一,不要差诧异,对比下《功夫瑜伽》和《绝命逃亡》就知道了。

至于问题出在哪里,就是故事节奏太快了。

有的时候,故事节奏慢,会让人昏昏欲睡,很多商业电影为了追求娱乐化,加快故事节奏,让电影显得流畅,《机器之血》就是这样的。

但本片的故事其实挺复杂的,这就导致电影在快节奏的故事和枪战动作戏中,很多关键信息被掩盖了。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本片中的三位主要角色,成龙、罗志祥、欧阳娜娜,笔墨很多,且都留有一定的空间。

尤其是罗志祥,表面上是一个甘草角色,实际上却深藏不露,这就需要结合剧情来研究了。

1、机器之血到底是什么?

“机器”和“血”是一对完全冲突的概念,电影中却整合在一起。

实际上本片有点类似夺宝题材,他们一直所要寻找的,就是“可以让人变得跟机器一样的生化试剂”。

电影开场那位博士研发的生化试剂,最根本的效果就是“自愈能力”,将人类的心脏替换为机器,实际上相当于试剂的容器,让实验体变成了“可以无限自愈”的超级战士,这就是“机器之血”。

结果机器之血1.0版本是有瑕疵的,自愈试剂与血液产生了变异效果,让实验体暴走,而且自愈效果一般,且呼吸系统有着严重的问题,这一点更是被成龙等人利用,把女反派给撂倒了。

所以博士又开发了机器之血2.0版本,“自愈能力”得到了修复,几乎是完美无缺的,这个就是电影中所有人一直在寻找的。

至此,电影的主题就明确了,欧阳娜娜身上的机器之血2.0,又成为正邪双方都在追求的目标,大反派需要欧阳娜娜身上的血液,让自己的身体拥有自愈功能,同时还需要欧阳娜娜记忆中的实验录像,从而开发出2.0版本的生化军队,二者要一个就够了。

正因为“需要欧阳娜娜血液”这点私心,最终让他满盘皆输。

所以,本片描述的是“冲动是魔鬼”的故事,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没搞清楚,不但让成龙利用实验录像打入敌人内部,还成全了父女相认。

2、罗志祥是怎样的角色?

这个角色我很喜欢,有点像《冒险王》中的金城武,真是太像了,本事一般,打斗中还装死,完全为了衬托成龙的形象,并且还要把看上去很紧张的气氛变得活跃起来。

别看表面上是一个搞笑甘草的角色,实际上很有城府。

他在成龙的地下室是怎么逃出来的呢?

最后飞船爆炸他又是怎么活下来的?

电影并没有直接表述,但结尾之处,这位偷了实验录像,去找人交易,从这一点上来看,罗志祥是该片正邪对立之外的第三方势力。

他的有背景的!

他的真实身份就是被反派杀掉的军火商的儿子,跟欧阳娜娜在同一个孤儿院长大,这里绝非巧合,而是有幕后势力将他安插在欧阳娜娜身边,为的就是要接近这个“行走的机器之血”。

至此,之所以他每次都能第一时间出现在事件发生的现场,而且要比成龙还要早,这是有原因的。

要知道成龙可是一直在暗中保护自己女儿的,但每次还能被罗志祥抢先一步,说明他背后有势力在支持他。

所以他的主题就是“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PS,我觉得罗志祥被周星驰挖掘出来了喜剧天赋,且完全没有偶像明星的身段,以后可以朝着谐星的方向发展,只可惜太帅了。

结语至此可见,《机器之血》的故事还是很复杂的,电影节奏很快且动作戏多,掩盖了一些关键信息点,这是电影的问题所在。

但终究本片还是那种一直打算追求商业大片质感,同时还巴望着故事上能够出点新花样的混合体,实际上还是被香港电影一直追求的感官体验掩盖了故事信息的释放。

但终究而言,《机器之血》比想象的要好,而且不山寨。

成龙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电影,还是有点想法的。

最后再多说一句,电影宣传一直主打的“世界首个在悉尼歌剧院上的打斗”的噱头,是否是真实的呢?

是真的,因为悉尼歌剧院根本不会让人爬到顶上去的,成龙是第一次,也是所有电影中的第一次,可能悉尼歌剧院院长是成龙的粉丝。

 8 ) 你别不信,本片唯一的看点只有成龙

我对这部电影只能打出6分的及格分。

原因有二,其一,个人英雄主义的内容老套,虽然模仿了不少好莱坞式的包袱,但是线索发展得太生硬,讨好观众的目的太过明显,仿佛是经过市场调研后,刻意挑选观众最买账的桥段编辑加工,对于生化、枪战、汽车追逐等情节没有创新,主线发展生硬而无聊,略显尴尬;其二,成龙固然拼命,但是欧阳娜娜的演技太差劲,实在败笔,明星阵容可看,但是反派造型实在太雷人,尤其是几个全副武装的“未来战士”招摇过市的镜头一点也不切实际。

本片上映两天,成败与否暂时难下定论,如果成功,只能肯定它在票房上的吸金能力和成龙个人经典形象的加持力,毕竟在影院里一反常态的增多了很多中老年观众,可见成龙的影响力不凡,但这部电影的成功也只能是商业上的成功,无法给成龙个人的电影生涯带来太多的艺术褒奖。

总之低于期待值,持续着成龙作品这几年来低迷的状态。

 9 ) 当我吃泡面的时候我在想些什么

说实话不怎么玩豆瓣,但是今天一出电影院就点开了豆瓣,因为我完全忘记了刚刚那两个小时我看了啥。

这部电影的画风让我想起了几年前的一部电影。

刘德华演的未来警察。

同样的科幻画风,同样的单身老父亲,同样的警察,同样的救女儿情节。

而且还有一点让我头都疼的设定,这两部片里的女儿都不是正常人。

一个是机器人,一个有一部分是机器人。

突然就想这类近乎玄幻的科幻片是对儿子有什么歧视吗?

或者也可以说,是对机器人女儿这个设定有什么偏执吗?

这个故事其实还是讲完整了的。

是说一个博士发明的生化人失控了,想要杀博士,结果被龙叔救了,因此龙叔与这个生化人结下了梁子,导致龙叔只能把女儿送到福利院,十三年不能与女儿相认只能默默守护在他身边。

十三年后风波又起,生化人又冒头蠢蠢欲动,龙叔女儿也就是蚂蚁竞走被头脑里混乱的记忆困扰,同时无厘头的小猪莫名其妙出场,一群人搅在一起一顿乱闹乱打之后,反派大boss生化人阴谋失败炸没了,龙叔和女儿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小猪原来不是莫名其妙出场的,原来他爸是被生化人杀害的军火商,最后莫名其妙地从爆炸里活下来了独自过上了酷炫的生活。

结局一切都让人心满意足。

是那种吃了一桶你觉得一桶吃不饱又多加了一袋的泡面,你吃完了连汤都喝了的那种心满意足。

吃完了之后撑得有点想吐的心满意足。

只是,不得不说,龙叔在剧中的打戏,还是很有诚意的。

他六十三岁了。

动作远不如年轻时迅捷。

歌剧院顶上与生化女的打斗看得我很紧张,一直为老龙担忧。

不知道这部电影拍完他身上有没有添了新伤。

看着激烈打斗中的龙叔苍老的面容,不再矫健的身手,心里突然涌起一股伤感,觉得早晚有一天他会永远离我们远去。

虽然对他的作品没有了什么太高的期待了,但是,对我个人而言,龙叔就像我小学门口卖东西的老爷爷,从小到大我好多年一直都在他的摊位上买零食。

我心里也清楚他卖的东西里不全是好吃的东西,而且吃过了很多更好吃的东西的我渐渐觉得他摊位上现在其实没什么特别好吃的东西了,可是,多年以后,看到他还在那里摆摊,就会让我觉得,真好啊,这么多年过去了,你还在这里。

所以即使说卖情怀什么的也好,圈钱什么的也罢,我想,还能经常再看到一个陪着我多少年从小长大,带给我多少快乐多少幻想的人,他还能好好地活动身体,能跑能跳,能哭也能笑,就觉得挺好啊。

这样的龙叔,让我再多看几年也没关系。

虽然看完了会和朋友们狠狠吐槽,看了个什么啊这是,但是,心里也会觉得,哎呀龙叔,看起来还能再打两年啊。

看这种电影也有点像是跟我借了三十块钱的朋友,虽然我不喜欢借钱,但是跟钱比起来,我宁愿你这个朋友一直在啊。

因为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不知道你是把我当什么,但我已经把你当作我的朋友了啊。

老朋友还未离开,就会让我觉得,我还没完全长大,青春还没彻底散去,大家一如曾经那般开心快乐。

虽然一路走来也流过眼泪,但幸好时光还没有太老。

 10 ) 几次泪目

这部影片的片名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一部科幻类的电影,里面肯定有超现代的机器元素出现,而且这个元素应该是这部电影的核心元素之一,但看完这部电影,机器这个元素只能算是故事情节,影片围绕这个情节,让我感受到了一种亲人之间生离死别时的那种感动,让我热泪盈眶。

 影片一开始讲林长官的女儿西西已经身患绝症,生命垂危,医生打电话给林长官,叫他务必以最快速度赶过去见见他女儿,这也是西西的愿望,当林长官以各种让人眼花缭乱的驾驶场面赶去医院的时候,突然接到总部打来的电话,大致说是恐怖的生化人要袭击博士的消息,让他赶快过去转移博士去安全的地方,否则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危险,这时我看到电影给到的镜头是林长官抬头看医院的招牌,他已经在医院门口了,而医院里他的女儿西西正在做心脏复苏的抢救,这时候,一边是自己唯一的女儿可能快死了,而且年纪还那么小,一边是关系社会安全的大事,在私事与公事之间如何选择的时候,这时候电影镜头给了林长官一个眼睛的特写,从他痛苦流泪的神情我已经知道,林长官选择了后者,他为了不让更多的人失去亲人,只能不顾女儿的生死,直奔保护博士的地方而去。

我能感受到他此时的痛苦之情。

《旧爱综合征》短评

这个档期最烂,真的,买了0元的电影票都想退票。哎,成龙总是刚拍部不错的片子不到俩月就要毁掉自己。

5分钟前
  • 二月鸟语
  • 很差

还不错的电影,娱乐性较好。悉尼歌剧院和飞机上打斗挺精彩。

7分钟前
  • 身体大师
  • 推荐

成龙大哥这么大岁数了还是这么强悍,如果有一天成龙也像李一样离开,中国的电影也会受到相当大的打击吧!就本片而言,成龙大哥又拖起来好多年轻一辈,带领成长,成龙大哥也宝刀未老,悉尼歌剧院的楼顶跳楼,还得是龙叔。

10分钟前
  • 推荐

老式成龙动作片/老成龙式动作片?导演哪来的?我看着他成不了第二个丁晟。所谓科幻部分,就不提了,基本弱爆了。动作部分和成龙近期相比也不太行。现在经常贩卖亲情。悉尼歌剧院上边的部分应该是真景,略微有点惊喜。

15分钟前
  • Chris 一切由无聊开始
  • 还行

罗志祥和欧阳娜娜是怎样在外国孤儿院长出一口台湾腔的?苏珊的整容脸实在是太网红了,看的我和伙伴吐槽了一整个电影。不过欧阳娜娜的确是青春靓丽啊,发丝飞扬的时候后排一个阿姨感慨:发质真好!

18分钟前
  • Skushno
  • 很差

预告片五颜六色本有种不好的预感,看完有点意外,片子完成度还是很高,故事逻辑还是比较封闭完满。另外立意积极、武打设计、特技、养眼女主、能打女配、搞笑男配等等一系列的成龙电影元素一样不少,成龙大哥还是再接再厉吧,不过还是少点科幻片比较好~

22分钟前
  • 夜神月的猫
  • 还行

成龙今年很高产,这一部算是今年比较好的一部了

23分钟前
  • 50455210petter
  • 推荐

80年代山寨港片既视感,依旧是槽点居多。动作平淡,歌剧院那段概念不错,但执行很一般。小猪虽为搞笑担当,但和整体所要的悲壮感分裂严重。欧阳娜娜除了被骂几次“碧池”外,最让我吃惊的就是女巫给她剥衣刺胸时,出现一对剪痕超明显、一看就知道不是当事人的胸,也不知谁给出的主意,讽刺意境相当高啊

27分钟前
  • 回忆与否之
  • 较差

个人觉得还可以,开头那个枪战好看,主要就是看成龙,蚂蚁竞走十年哭戏真是磕碜,我们那场看完花絮才走。三星半,喜欢动作和成龙的一定要看

30分钟前
  • 酱牛肉
  • 推荐

国际龙这回带上了欧阳娜娜和罗志祥,然鹅…这两只实在是太出戏,欧阳娜娜还是那个夏小葵,哪儿哪儿都能哭红整张脸,小猪还是继续去鸡条就好,完全不是电影的感觉。故事一般,老爸为女儿,这个主题真心拍烂啦!!!反派女好像尚雯婕,脸盲…

31分钟前
  • 我不是童男几
  • 还行

想放进来的的元素太多了,混搭出了个丑八怪。而且最后要爆炸了你们跑了就不管人家罗志祥了?!WTF(2020年5月:大哥你们做的是对的!)

34分钟前
  • 🎄🎄🎄=.=
  • 还行

再一次证明,成龙风格的电影还是得成龙自己来导演,虽然导演已经很努力了,开场的枪战可谓相当有水准,其它的动作戏也颇有看点,喜欢成龙的观众还是推荐观看的。不过科幻题材与成龙风格实在不来电,上次两次的惨痛记忆犹新啊!罗志祥为全片搞笑担当,另外,娜娜的胸怎么回事!

38分钟前
  • 残花
  • 还行

成龙的电影这几年都是不温不火,除了前阵子的英伦对决,其他也不过尔尔!成龙老矣,尚能打否?其实,真的老了,拍片的口味也确实老调!一直觉得,成龙的电影上映属于会去看,看完也就那样的感觉!

43分钟前
  • 每天充实一点点
  • 还行

成龙的片子真的不错

45分钟前
  • 放飞自我
  • 推荐

感人的地方我笑了。年龄越大越能看出破绽 演员可以选点不是那么花瓶的 就还好

46分钟前
  • 甜甜奶酪块
  • 推荐

竟然觉得还挺好看的。毕竟那么老的人了还这么卖命。不过片尾的花絮少了受伤搏命镜头多了搞笑NG镜头能看出来确实打不动了。不过整体加了战舞的动作设计,而且每个人的风格都不同还挺有意思的。本以为神棍剧情,但实际还不算太糟,很多经典梗。罗志祥搞笑担当妥妥的!!欧阳娜娜还是让人出戏。

50分钟前
  • 飞风
  • 力荐

以后再也不会去电影院看成龙片了

52分钟前
  • 三秋远
  • 很差

反正我是不爱看。适合喜欢音效惊险打斗追逐场面的宝宝去看。不过大哥的片子,还是用心的。5.8元支付宝的活动,加上眯了一觉,基本还算值了。

56分钟前
  • 永远热泪盈眶
  • 还行

成龙今年拍了两部非成龙电影。一部近年最佳,一部,唔…用假洋气来形容可能更贴切,朱碧石和欧阳娜娜二位都有毒。建议以后远离演艺圈,不匹配。

1小时前
  • 宅拾叁
  • 很差

你终于不开日系车啦

1小时前
  • 八部半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