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友事先订的票子,问我想看不……好吧,电视版的邋遢大王一直想不起来结局,就趁这个机会补上。
小的时候我最喜欢的是邋遢大王帮老鼠公主置办嫁妆和婚礼用品的那一段:牛奶盒穿2根筷子就变成了花轿,觉得邋遢小子真是超级有才……好吧,最后要说的是,气球真是个好东西,关键时刻还能用来自救……
首先感谢豆瓣观影Club和广州飞扬影城天河店提供的免费观影体验。
城市化的许多东西不喜欢,大鸡笼的房子,挤当当的交通,大片大片温热的水泥地板,扑扑而来的地下商场或是空调的热风。
但是,再一次在豆瓣上抢到票,找寻着电影院,在为房子的事情闹心许久之后,又闻见爆米花的味道,踩过软又绵绵的星星月亮蓝色夜空般的厚毯子,终于又在标准化大墙幕前软椅子上架起蹄子,看着刷刷的广告(乱入:杨丽萍孔雀舞的联想广告好漂亮!
)等待影片开场的时候,差点儿就热泪盈眶了。
无论哪个时候哪个地方走进放映厅,像是所有的人生经验洗白,所有空间和时间的感受清零一样,剩下的就是各种奇遇生活的呈现。
似乎还记得那只尖嘴的老鼠,还记得那些样奇形怪状各般武艺的老鼠兵,尤其是那只妖冶漂亮的小白鼠。
但是现在再看邋遢大王已经全然变样了。
看到了许多邋遢身上有的机巧和有心思,看到了许多庸俗脑子的机械和阵仗,甚至看到了许多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英雄般的愤慨和激烈,领导人物的号召利用和兄弟帮衬,还有终于都还来不及有几帧为小白鼠掉眼泪的画面,就匆匆而来的死亡战斗。
殊不知最美的,是邋遢刚缩小时徜徉于大花大草的植物之中,是小白鼠枕着收音机说她最喜欢的是人类的音乐,是那些聪明的小鼠仔们不辨是非的好奇和求知。
没有马达加斯加的鲜艳和梦想,没有大闹天宫的音乐和精致,邋遢实实在在地教了我们一种中国的大经验:遇到坏人,要勇于斗争,最后一定会胜利的。
但是多少父母在热热闹闹之后,会如此告诉孩子呢。
兴许会说,看吧,邋遢喝了脏了的桔子水,就被坏人带走了。
以后不干净了,就要去老鼠窝当细菌实验品了。
影片没变,观影人的心思变了。
影片重温,是告诉我长大了。
所有对人和事的感受再也不像从前了。
但是我还是很心疼影院后头被吓到的孩子哇哇的哭声,很美好旁边小朋友忙不迭地看大屏幕,脑袋从左扫到右,从右扫到左。
生活如果称得上“奇遇”的话,也许就是这样。
一个月前从重庆出发,走着走着,就远了。
然后又抢到票,走着走着,就到了一家广州的电影院了。
十几年后重温这部《邋遢大王》,觉得放在现在来看也算是一部经典的CULT片。
想当年这部动画真是风靡80后这个群体。
小时候真的好喜欢邋遢大王,觉得他的爆炸头以及玩世不恭的态度真的好帅好帅作为一个5,6岁的什么也不懂的小女孩,这种放荡不羁的男生真的好吸引人;现在回头再看,小邋遢的魅力真是在心中当然无存,看的时候我还跟旁边的友人说:切这不就是一个小痞子嘛!
而且现在看来,小邋遢就是小滑头一个,无知无畏的男青年一枚。
小时候,对充满神秘色彩的老鼠王国充满着好奇,诡异的地下王国里不仅有老鼠和偷来的东西,还有骷髅,财宝,棺材,完全是一部探险片的感觉;现在回头来看,觉得导演把故事场景设定在一个这么诡异的古墓里面完全没有为小孩子幼小的心灵考虑。
小时候,觉得邋遢大王智斗老鼠的场景很过瘾,还有他们四个好朋友染上霉菌病毒的变成彩色的情节好好笑;现在看来,小邋遢被群鼠围攻的场景那叫一个恶心,染上病毒变色那场那叫一个恐怖。
从电影院出来,不禁思考为什么十几年过去以后,同样一部动画片会有着不懂的感受。
在买电影票的时候,旁边一小孩子吵着要看《喜洋洋灰太郎》,而孩子妈妈让他看《邋遢大王》,我想现在的00后们都不知道邋遢大王是何许人也吧,于是劝孩子妈妈带孩子看喜洋洋。
其实心里也是觉得这部动画片有些恐怖,可能不太适合小孩子看吧。
现在想想,也许是是因为小时候的自己也是一无知少年,对各种未知的神秘的东西充满着好奇。
而这样一部动画片也满足着我们年少时的猎奇心理。
十几年长大后的我,已经被教育成了一个安分守己听话懂事的乖孩子,再看这种CULT动画其实已经带上了有色眼镜。
为什么小时候这么喜欢的东西现在再来看就有些恶心恐怖的感觉了呢?
只能说那时候初生牛犊,勇气无限;成年的自己,小心翼翼的活着,活的心态都变了。
好怀念小时候的自己,年龄越成长,丢掉的属于自身的东西也越来越多……
天马行空的剧情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在我印象里,这是一部我很早看过的动画片的。
这部拍成电影我看了以后感觉还是很好看的,说明了中国的动画片已经上了一个台阶。
不管是在人物的处理上,还是客观上我觉得都非常的生动,这就可以吸引很多观众的眼球。
动画片的还是孩子看的多一些,而且这部动画片他的剧情也很简单,但是简单。
就可以吸引小孩儿的关注。
其实简单的事情拍出来也就是不简单的事情了,说明他们这个还是非常用心的一部动画片。
所以还是多多支持中国本土的动画片。
这是他们一步一步成长的动力。
我是个不太讲求吃喝的人,饶是这样,心上还是留着些略显久远的味觉记忆。
偶尔回想起来,感觉美滋滋的。
那是小时候坐着外婆踩的三轮车,买来的一个烧饼,那是用农村的大灶烧饭后贴在锅底的一层饭巴。
虽然有时难免产生一种冲动,想再吃一回那样的烧饼,那样的饭巴。
但也知道,这样做的结果,更有可能是把那份记忆中的美好给毁了。
这次重温《邋遢大王奇遇记》的经历,恰恰是没有止住怀旧的冲动,得到了个反面的教训。
由于这次的影院版只有八十六分钟,而电视版的《邋遢大王奇遇记》分13集,每集十分钟左右,共约一百三十分钟。
在去影院观看首映前,我先在线重温了一遍电视版。
看完之后,都有点怀疑自己真的看过这部动画么?
自己对这部动画,一直以来,留有深刻印象的是如下两点:一、邋遢大王拼命想逃出老鼠洞但死活都逃不出去,以至于被逼地喊出自己再也不邋遢了。
而现在看电视版,感觉在邋遢大王设法逃跑的情节中,他其实是一直处于优势的。
或许是自己长大了,才有这种感觉。
如果小孩子看,则会觉得邋遢大王直到婚礼放鞭炮前,一直处于劣势。
当然,也可能是我记忆有误。
二、就是临近结尾时的婚礼放鞭炮。
这点倒是和记忆没有出入。
今天看的影院版,是在电视版的基础上做了删节处理。
也许这样做是考虑到放映的效果。
因为,人双眼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一般是九十分钟。
不过,我感觉还是处理的不够好。
删节处理的结果,是有些剧情明显不够连贯了。
再有,就是处理掉的几段内容,恰好是我自己非常喜欢的。
虽然只做减法的处理方式,明显比《大闹天宫》的3D化处理要好多了。
下面把我记得的若干删节的主要情节列一下:1、邋遢大王在鼠王密探的指引下,第一次见到老鼠王国,他帮想玩摩天轮的小老鼠们装好了电池。
电影版里删去了这段。
2、邋遢大王遇到乞丐鼠时,见到绿毛鼠部队,躲进了罐头里。
乞丐鼠藏有邋遢大王的罐头献给了绿毛鼠司令。
电影版在这一后直接跳到了邋遢大王假扮洋娃娃靶子。
删掉了电视版里,绿毛鼠司令打开罐头看时,发现罐头里没有邋遢大王这段情节。
3、短尾巴小白鼠带着邋遢大王找出口时,有一段过水沟的戏,在邋遢大王过树枝做的独木桥时,故意使坏把树枝独木桥给踢掉了。
电影版里没了这段。
4、老鼠大王向邋遢大王介绍自己手下的特种鼠:背上发箭的绿毛鼠能向人类投掷标枪,嘴长锯齿的黄毛鼠能锯毁人类的坦克,尾似弹簧的红毛鼠能像导弹般摧毁人类的飞机。
电影版里没这段。
5、老鼠大王抱着地球,幻想自己成为地球球长,向群星发号施令。
电影版里没这段。
6、邋遢大王第一次逃出老鼠洞,红毛鼠不紧不慢地追捕邋遢大王。
电影版里删掉了红毛鼠向鼠王的密探夸耀自己本领的段落。
以上这些被删掉的段落,我觉得1和6可有可无。
3、4、5被删掉,就非常可惜了。
3中的情节相当于是个铺垫,让人对之后的情节有个准备,即短尾巴小白鼠假冒长尾巴小白鼠把邋遢大王骗到鼠王的王宫里。
删掉3中的情节,感觉节奏就紧了。
4、5的想象不算特别新鲜——让人想起《大独裁者》和《小王子》,但是也算有趣了。
2中的情节删减,就有些叙事层面的不通顺了。
其实,叙事上的不通顺,感觉电视版中也有。
比如莫名其妙地就蹦出一只小花猫和一条大灰狗,而且它们似乎是邋遢大王的宠物。
不过,看了导演阐述,知道电视版《邋遢大王奇遇记》改编自同名童话,作者的最初构想是三部曲,最后要在第三部点出这一切都是邋遢大王在公园里的一个梦。
只可惜,因为种种原因,最后童话版和电视版都只推出了第一部。
这样的话,叙事上某些地方的不通顺倒是有意的了。
然而,就这点来看电影版的话,只做减法的改编方式似乎是太偷懒了。
或者导演打算先把电视版的搬上屏幕,如果反响好的话,再推出第二部,第三部。
首映式中,上美厂的厂长也说正在计划推出《大闹天宫》和《黑猫警长》的第二部。
这次看大屏幕,更明显的感觉到国产动画普遍的呆板及不注意细节。
看背景公园里的花草画得毫无生气。
至于细节,邋遢大王用衣袖抹脸上的食物残渣时,残渣一开始没变化。
小白鼠挤橙汁给邋遢大王喝时,橙汁溅到邋遢大王脸上时,没有留下痕迹。
想想小时候,更喜欢看日本动画,现在看来,就是因为日本动画更注重细节,注重想象的真实性,因而即使里面的打斗纯粹是幻想,也让人看得心情紧张。
说到细节,这部动画,有一点很让我喜欢,就是古墓里的场景设定,诸如陶俑、壁画等,色彩感很不错。
说了这么多不好的话,也主要是从大人的角度考虑。
就小孩子来说,这部动画还是非常不错的。
邋遢大王的形象也算是对中国传统动画中的好孩子形象的颠覆。
只是有些孩子似乎觉得这部动画有点恐怖。
在观影途中,我耳边不时响起一个小女孩的声音:妈妈,我怕。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一部剪辑版的《邋遢大王》再度将我们拉回了正在遗忘的现实——整个老鼠王国便是我们生活的环境,其背后的含义固然发人深思,但却暴露了更多美影厂的缺陷。
所谓的“剪辑版”从表面上看是“去粗取精”,但同时也去掉了一些让我们曾经拍手称快的精彩场面。
不仅如此,但从画面和制作水平上来看,美影厂一直在止步不前,仅仅想凭借曾经的“辉煌”重挽人气必然成为一大败笔。
个人并不赞成纯粹的剪辑,如果没有技术上的提高与更新,这无非是在向世人宣布“看,这就是我们的最高水平”然后换得一场喧笑。
在这个国产动画“没有最脑残,只有更脑残”的当下,如果美影厂只能靠着曾经的存粮来维持而不能有所创新,那只能说美影厂的寿命只会越来越短,这和所谓的“啃老族”又有何分别?
不过。
纵然如此。
它依然把回忆从光影的角落带回了给了我们。
就这一点而言,无话可说。
看到名字的时候什么都想不起看电影的时候却能随着调哼唱起那首歌若要说里面影射了多少的现状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对我来说 爱跳舞又勇敢的小白鼠是可惜的地球球长的笑点还是不错的然后想了一下地球好像还真是没有一个球长呢好像里面老鼠们变成了人而邋遢大王变成了环保卫士而猫狗则是无条件的跟随者其实对于这部电影我倒是没有什么特别的回忆小时候看的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葫芦娃了就这样保留着原汁原味的重新看一遍可能要比用高科技的3D效果翻拍让人更加感动于心在离职和下一份工作的间隙第一次可以体验豆瓣观影也是十几年来第一次看国产电影感知到除了网络游戏和重复矛盾的工作之外那么单纯简单的、清新的存在之前一直都是习惯性的玩豆瓣现在才真切的体会到它存在,真的是一种幸运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一个小男孩儿非常不注意卫生,所以大家都叫他邋遢大王。
就是因为他不讲卫生,才误喝了被老鼠放了缩小丸的橘子水而导致自己缩小到老鼠大小,被老鼠骗进地下城后,邋遢大王就时时被追杀,因为国王想拿他做实验。
后来老鼠国的公主想按照人类的方法结婚,因为经不住公主的苦苦哀求,国王只好让邋遢大王来准备婚礼。
邋遢大王抓住了这个机会,让爆竹充当礼花,把老鼠王国炸得一片狼藉。
邋遢大王趁老鼠们慌乱的时候骑着新郎的摩托车逃出了老鼠王国,就在他站在地面上的那一刻,邋遢大王也恢复了原形。
邋遢因为吸取了这次教训,也变得讲究卫生了
再看这部儿时的经典动画,可以发现,中国的卡通业并非没有人才,而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愈加畸形的评审方式和口味,国家对内容愈加低龄化的引导,使之不断退步和退化。
现如今的国产动画连应对低幼儿童的需求都无法满足,还扔掉了最重要的消费群体——已经成年并有经济基础、有消费倾向的70后、80后及90后。
正所谓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怎么说呢,方向上的根本错误,使得中国动漫的竞争力越来越差,卡通业偏离大力发展的道路越走越远。
卡通的基础在于剧情,就和电影的编剧一样。
恐怕某些广电的老顽固们还固执地认为,动画就是糊弄小孩子玩的。
那么,老美的皮克斯和梦工厂远了咱们不说,近邻日本的动漫产业有多大,这么多年广电不会看不到吧?
现今中国动漫的制作人、作者和导演们,炮制出的那些所谓动漫,剧情连基本的合理性都没办法做到,更不要说精彩;再加上粗制滥造的画面和音乐,扪心自问一下,如果你们漫步影院,会自掏腰包去看自己制作的片子吗?
看着曾经的经典,你们就不脸红?
有老本可吃,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幸福。
动画片改的电影,剧情有删减,颜色很奇怪。
据说原来这部动画片的导演当时还打算拍续集的,特意还在故事里面做了铺垫,结果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拍成。
若干年后,不知道什么原因,美影厂就搞了个电影版,吃老本咯准备?
120925晚1306
新锅盛老汤
不知道小时候的我干嘛去了,竟然没看过。这动画在今时今日放映,真的只能给2星。
毫无诚意!!!!回忆是好,拿来卖就是做贱
一般
@mega
童年经典不容猥亵~
不好看,有点低龄
3669
巨幕重溫 座無虛席 雖然當時的制作還是粗劣了些 放大看細節畫工完全不行 口型都對不上 但角色和場景的設定 以及編劇 仍然值得稱道 86分鐘毫無尿點 黑死病的段落是一生的陰影 = =@影博
emm 还行吧
80年代的动画都可以达到这水平,如今30多年过去了,中国动画是越来越倒退了,8090后的童年还是挺精彩的,如今的孩子是看不到这种恶趣味动画片了
喜欢喜欢 小时候最爱之一
其实我还想看舒克和贝塔
重口味。。并无童年记忆,旁边的小孩说恐怖,她妈说不恐怖,不让他走
童年回忆
主题曲耳熟能详
一毁童年的新招。
"小邋遢,真呀么真邋遢……”还记得二傻唱这歌的样子,哈哈哈
小邋遢,真呀真邋遢,邋遢大王就是他,没人喜欢他。突然有一天,小邋遢变啦,邋遢大王不邋遢,我们大家喜欢他~~~
回不去的不只是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