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一片苍茫

北方一片苍茫,小寡妇成仙记,Mirrors and Feathers,The Widowed Witch,Shaman

主演:田天,韩建玲,赵树林,李桂苓,郭丰赫,温新宇,王富有,付柄丽,冯淑燕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7

《北方一片苍茫》剧照

北方一片苍茫 剧照 NO.1北方一片苍茫 剧照 NO.2北方一片苍茫 剧照 NO.3北方一片苍茫 剧照 NO.4北方一片苍茫 剧照 NO.5北方一片苍茫 剧照 NO.6北方一片苍茫 剧照 NO.13北方一片苍茫 剧照 NO.14北方一片苍茫 剧照 NO.15北方一片苍茫 剧照 NO.16北方一片苍茫 剧照 NO.17北方一片苍茫 剧照 NO.18北方一片苍茫 剧照 NO.19北方一片苍茫 剧照 NO.20

《北方一片苍茫》长篇影评

 1 ) 农村,有你想象不到的魔幻和荒诞

一个在道德崩塌的环境中,无依无靠的女人。

前一阵子,蔡成杰的处女作[北方一片苍茫],在经过一年的等待后终于公映了。

电影从问世之初就备受关注,去年在FIRST影展获得了最佳剧情长片和最佳导演奖,今年2月又在鹿特丹电影节拿下了金虎奖,评委点评如下:影片呈现了史诗的维度,超越了任何一个个体与瞬间。

故事聚焦在女性视角,一位虽然身处困境却不断反抗着受害者身份的女性,她挣扎的旅途凝聚了纠结复杂的情感和精巧的幽默感。

而摄影上所呈现的探索视野也让这部影片更为出众。

蔡成杰喜提鹿特丹电影节最高奖——金虎奖[北方一年苍茫]的故事发生在农村,别看地方简单朴素,但内核却相当魔幻,甚至邪典。

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村妇王二好,在第三任丈夫去世后无家可归,还被村民定义成“克夫”。

村民拿土枪指着王二好在王二好带着小叔子一路颠沛流离的过程中,一系列离奇的巧合又让她被村民奉为神仙下凡,纷纷求她治病、指路。

于是,随着小寡妇王二好走街串巷当神仙的同时,一幅农村众生相,就在茫茫的雪地中徐徐展开。

①从小寡妇到神仙,再从神仙到人[北方一片苍茫]在结构上有点像[燃烧]。

[燃烧]在前半段上让人以为是个爱情电影,一个转折后成了惊悚片。

[燃烧]在这段情节后,迎来了断崖式转折 这样的转折在[北方一年苍茫]中有两次。

第一次,是王二好从“寡妇”到“神仙”的转折。

在和小叔子四处漂泊的过程中,二好最开始也是饱受各种欺凌,“克夫”、“淫荡”这样的标签贴满她全身。

直到那些“神迹”发生。

先是帮瘫痪多年的聋四爷洗澡,把人忘在冰天雪地里冻了一夜后,“治”好了他多年的瘫痪。

说是洗澡,其实像是把人扔锅里煮 随后又一巴掌“治”好了欠债老赖的落枕,查明了村中自杀女初中生的“闹鬼”事件。

接连的巧合,让二好“神仙”的传言迅速盖过了“克夫”,村民也从对她人人喊打,变成了像菩萨一样供奉她。

背后的彩色玻璃,有点像教堂的感觉,坐主位的王二好也因此成了“仙”当然,二好“成仙”靠的不是神力,但也并非都是偶然。

她所凭借的只是最纯朴简单的善意而已。

比如她来到前任丈夫的妹妹家,发现妹妹连生了两个女儿,并且肚子里怀的还是一个女儿。

妹夫因此对她拳打脚踢,二好看在眼里,恨在心上。

二好告诉妹夫,可以把肚子里的孩子换成男孩,但要妹夫不再家暴,而要对妹妹百般呵护。

二好装模作样地做法事,表面是施展“神力”,其实只想给妹妹换来短暂的安宁,哪怕到时候仍然生下女儿,妹夫也不会怪罪到妹妹身上。

表面的“心机”之下,是纯粹、敏感、又细腻的善心。

王二好给女孩的“鬼魂”跳萨满舞电影演到这里,成了一出荒诞喜剧,然而转折继续——从“神”再到“人”。

二好施展神力帮助过的那些人,都没落到好下场。

如聋四爷,腿脚好了以后家人不再照顾他,他彻底成了孤独一人,甚至他失足从屋顶摔下后,死了许多天都没人发现。

妹夫如愿生出了儿子,他感谢二好大恩大德的同时,也为了抚养儿子,卖了自己两个女儿。

第二个转折褪去了影片魔幻的外衣,现实的狰狞面孔浮出水面。

哪怕挂着各种“神物”,王二好对许多事情还是无能为力 对于村民来说,二好或者所有的神仙,都是他们用来寻求方便的工具。

每当他们做了亏心事或者想做白日梦时,就求助“神”,然而当“神”站在他们的对立面,他们就亵渎“神”。

结尾,村长以为村里的后山中有金矿,要带人炸山,二好拼死阻止,说山上那么多生灵,炸了山,山神爷会怒。

村长的回答是这样,“山神爷不答应,你应该做山神爷的思想工作,不该拦着我们”。

随后,村长用“百家尿”泼在二好身上,这叫“送神”。

王二好被村民们压制 讽刺的是,炸山后山体崩塌,村长一行都被埋在山里,村长夫人又带人请二好再度施展神力救他们出来。

给二好封神的是他们,送神的也是他们,再次封神的还是他们。

事实是,二好和所有人一样无能为力,那些机缘巧合下的“神迹”过去以后,现实还是把她还原成一个人。

甚至还原成一个在道德崩塌的环境中,无依无靠的女人。

[北方一片苍茫]还跟[大佛普拉斯]很像,除了对色彩的运用和聚焦底层生活外,最像的是结局。

[北方一片苍茫]的结局,象征着信仰的告解亭在大雪中起火。

立在雪地中的黑色高解亭 正如[大佛普拉斯]的结局——大佛发出天雷般厚重的轰鸣。

内藏“玄机”的大佛②一半是魔幻,一半是现实[北仓一片苍茫]的导演蔡成杰,在拍电影之前,是央视普法节目拍摄栏目剧的编导。

拿着不算充裕的预算,他光速运作,40天写完剧本,30天前期筹备,9天拍完整部电影。

拍摄幕后照 在电影的导演阐述里,蔡成杰是这么写的:“通过一个农村妇女装神弄鬼的故事,展示了北方农村的众生相,考察农民群体生存情况,精神、道德、以及信仰的现状。

以荒诞的表现手法,来揭示农村的诸多问题,诸如信仰缺失,重男轻女,家庭暴力,空巢儿童遭遇性侵等问题。

王二好和小叔子问候女孩 《北方一片苍茫》的故事来源于蔡成杰老家的真实事件。

过年过节回老家时,蔡成杰最喜欢听父母和亲戚朋友讲他们身边发生的那些奇闻逸事,这些大多成了他的灵感来源。

王二好和她身边的故事都有原型蔡成杰说,“还有更为极端的故事,并没有在片子里体现”,选取的故事是他认为最合适的。

40天的剧本创作说来简单,蔡成杰把此前听过的王二好人物故事,提炼丰满加入戏剧化创作,并把现实中荒诞的故事串联起来。

当这些故事以王二好的视角展现出来时,就成了真实的中国乡村生活。

到了具体创作上,蔡成杰特别想找到一种独特的拍摄方式,来配合这个独特的题材。

“我作为创作者,就想找一个好视角,一个好人物,一个好的讲述方式把它给拍出来。

摄影、出品人焦峰(左),导演蔡成杰思考到最后的结果是,用4:3的画幅、固定镜头、以及黑白穿插彩色的影像风格来完成。

选用4:3这种已经不大常见的画幅,是因为“大家会产生时间感和距离感,并传达出一种冷静、克制的观察”。

黑白中穿插彩色的用意则是“一个是区分现实和非现实,一个是塑造人物的内心世界。

二好在讲述往事时,身旁亮起来的彩灯值得一提的是,[北方一片苍茫]的剧组只有两位专业演员,其余的或是蔡成杰老家的亲戚朋友,或是亲戚拉来的熟人。

比如片中王二好的小叔子,就是蔡成杰在特殊学校当老师的亲戚找来的孩子,看到这个孩子后,蔡成杰也临时把台词改成了手语。

王二好和小叔子 因此,电影中经常出现人物说错台词后改口,或者重复的现象,但很奇怪,这种硬伤在故事的衬托下,竟然毫无违和。

演员们看剧本的现场 可见,[北方一片苍茫]的台前幕后,都透露着一股质朴和真实。

从民间传统风俗出发,结合魔幻与现实搭配的手法,再配上原生态的演技。

让人以为是现实,接着以为是魔幻,最终才恍然大悟,原来这魔幻就是现实。

顺带说一句,我特别喜欢电影里干净、大片的雪。

电影中这样漂亮的雪景有很多 这里上演了那么多或温暖或残酷的事情,但雪依然平静,不分青红皂白地把一切掩盖,好像一切从未发生。

让我想起来《红楼梦》的那句: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文: 涵葛格文章源自微信公众号:电影解毒

 2 ) 《小寡妇成仙记》:成了仙儿也逃不过人性的黑洞

文 / 提壶山人1去年,有位资深文艺姐姐推荐一部电影,说贼好。

我看了,确实贼好,少见的好。

姐果真是挑瓜高手,经手没有不熟的。

这部电影名叫《小寡妇成仙记》。

片子有些怪力乱神,荒诞又沉重,诡异又接地气,所谓魔幻现实主义。

这样的题材,是不能过审的。

为了争取能够在内地合法上映,片名改成了《北方一片苍茫》,突然和谐了不少。

并且从原先的140分钟删至105分钟,估计是不让成仙了。

这种割肉的痛苦,只有主创人员才能深刻体会。

我看的是140分钟版,嘿嘿。

片子的制作成本很低,拍摄只用了9天时间。

这让手握大量资源的导演们,多脸红啊?

艺术就是艺术,其它因素替代不了。

这是一部非常有野心的电影。

它提供的是一个视界,不是观点。

所叙述的内容,本来很适合发表意见,但是创作者忍住了发表意见的欲望,以冷静的白描手法讲故事,至于如何解读,那是观众的事。

这样的叙述方式,让人觉得很平等,觉得就算是导演本人,也没有比观众更具备解释权。

2故事的主角叫王二好,嫁过三次,前面两个男人都死了,她的第三任丈夫叫大勇,在下以巴村。

那天他们家的炮仗厂爆炸,大勇被炸死了,二好被炸昏死过去。

医院说没治了,让拉回去。

亲戚们请了大仙,说是魂吓飞了,没回来。

请神招魂,活过来了。

影片的画面是黑白的,偶尔有几处彩色。

开篇是彩色,是王二好在濒死状态中的视界,在讲述她弟弟的死。

然后画面转为黑白,是从她的主观视角看到的画面。

她此时看得见,听得见,就是不能动弹,不能说话,只有内心独白。

她躺在亲戚家的炕上,通过旁人的讲述,她知道大勇死了。

她又成了寡妇。

很快,影片就展现了人性的黑洞,亲戚老豆腐趁她不能动弹的时候,侵犯了她。

给这个片子打下第一个黑色的烙印。

让人马上感觉到,这样的片子,什么令人发指的事情都可能发生。

你就知道,这个下以巴村,绝不是《乡村爱情》的象牙村。

她醒了之后,离开了老豆腐的家。

看她遭了灾,死了丈夫,村里人便欺负她。

第一就是老豆腐,然后是村长。

她没有地方住,首先就想到组织,去找村长帮忙。

但是,村长一手按着她的胸口,一边讲一些道貌岸然的话。

王二好就冷静地说,有人说她是给阎王爷刻影子的人,来一个克一个。

村长一听就怕,赶紧把手收回来,开始假正经。

整体台词是黑色幽默的风格,加上东北话的表达,效果非常棒。

到这里,黑色幽默才让人稍微放松。

第三个欺负她的是秃脑袋。

王二好见到他,让他还那2000块钱。

秃脑袋知道大勇死了,借条也随着炮仗炸掉了,开始赖账。

他还借了王二好家的车,欺负她不会开,也不打算还了。

但是,本不会开车的王二好把车开走了。

3大勇有个十三岁的弟弟,叫石头,是个哑巴。

她就带着石头在面包车里生活。

影片进行到这里,还是看不出王二好是什么样的人。

通过开篇的叙述知道,她在8岁的时候,为了抢电视看,意外的将5岁的弟弟害死了。

她的讲述很冷静,让人误以为她是个冷漠的人。

而亲戚老豆腐一开始就展现了人性的黑洞,加上这个片子的黑白画风,荒谬格调,让人捉摸不透。

不知道王二好是否也在黑洞之内。

她跟小叔子石头在车里一起生活,打闹,让人提心吊胆。

随后,她可怜又聋又瘫的聋四爷,给他烧水洗澡,这才慢慢的体现出她的善良。

跟别的电影不同,王二好的善良是一点一点的往外放,往外展现,就如片中冰天雪地的冬天,冷静收敛,没有春天的张扬。

她本来就是善良的人,并不是通过片中的经历学来的。

聋四爷说她:普渡众生苦,仙女下凡尘。

她的成仙经历很荒诞。

她被村里一个妇女用火药枪打了,没有受伤。

她可怜聋四爷,把他放到油桶里,烧水洗澡,回去拿洗衣粉的时候,忘了这事,第二天才想起,以为他被冻死了,结果他腿好了,耳朵也不聋了。

秃脑袋落枕了,让王二好扇一耳光,好了。

就这样,她被封神了。

在聋四爷家,一群人围坐在炕上,王二好坐在正中间,背后的彩色窗户,就像教堂的玻璃。

这个场景故意弄得像《最后的晚餐》。

聋四爷的奶奶是个萨满仙,留下一箱子的装备,聋四爷给了王二好。

封神又送法器,这下想不做神仙都难了。

4这个片子很巧妙,关于王二好的各种超能力,片中展示的,是真的,但是又故意安排一些巧合,表现得半真半假,让二好觉得自己没有超能力,主观上是为了糊弄人,但是又有灵验。

王二好有句台词说:信则有,不信则无。

这也是给观众听的。

她能看见死去的人,能看见一些精灵,比如狐仙。

狐、黄、白、柳,四种大仙儿,简直是东北的特产。

很多人都请进家里当保家仙。

有人说这是批判迷信,但是本片明显不是这个意思,而是比这还要高明。

野心更大。

看到后面就知道,在利益面前,这些人一点都不迷信。

连神仙都敢灭。

他们相信王二好是仙儿,比如秃脑袋,明明是亲自体验过二好的法力,是信的,但是为了金矿,也敢拿百家尿泼她。

有病有灾了,他们会着急求仙,没事的时候,尤其是有利益在眼前,他们根本不信那一套,成不了约束。

鬼神都怕这种人。

连他们所供奉的神鬼,都没有办法约束他们。

很有意思的是,片中还安排了忏悔室,一间小黑屋,就设置在田间地头,不知道是什么教派投放的。

有的时候进忏悔室人多,还得排队,跟上公厕似的。

村长说这个好,有什么事一忏悔就好了,不折腾。

那个卖掉招弟、背弟的人贩子,就是被王二好从忏悔室里揪出来的。

可见这个人贩,是忏悔室的常客。

王二好有俗称的阴阳眼。

但是跟那些鬼片不同,她的阴阳眼不是因为心术不正、做了亏心事,而是由于心地善良。

她超乎常人的视角是悲悯的,看到了受害者,看到了苦难,看到了无助的灵魂。

而其他人,完全看不到这些。

她有柔软悲悯的心,所以能够敏感的发现苦难。

到底哪边是阴?

哪边是阳?

她生活的所在,倒像是阴面。

5王二好有了超能力之后,到处去接活儿,石头就像她的经纪人。

她一边挣钱谋生,找落脚处,一边帮助一些人。

但是最后发现,做的这些善事,完全抵不过人心的恶。

她到第一任丈夫的家,野猪村。

看到前夫的妹妹,挺着大肚子,因为做过了B超,已经知道是个女孩,所以挨了男人的打。

二好怕她去堕胎,就帮她把肚子里的女孩变成了男孩。

但是也改变不了他们重男轻女的恶习。

在那个男孩出生的时候,二好发现,他们夫妇已经把另外两个亲生闺女——招弟和背弟,卖掉了。

她到第二任丈夫家,正好她的老公公有事找她。

说是因为小裁缝家的闺女自杀之后,村子里闹鬼。

请二好看一看。

后来发现,其实是她的老公公跟另一个亲戚,这两个老畜牲污辱了小裁缝的闺女。

小裁缝长期在广东打工,几年都不回家。

小闺女跳井自杀了,才上初中,有三个月身孕。

她治好聋四爷的腿之后,聋四爷的儿子、儿媳反而不来看他了,出去外地打工了。

过年的时候,聋四爷一个人上房顶,不小心摔下来,尸体都干了,都没人知道。

二好落泪了,跟聋四爷的魂说,后悔把你治好了,让你遭了更多的罪。

这一段尤其凄凉。

6这里涉及到重男轻女、性侵、拐卖儿童、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

王二好虽然成了仙,但是一件都解决不了,甚至是越帮忙越糟糕,这是挺令人绝望的状况。

最后还被她要救的群众泼了百家尿。

就像片中那些狐仙,虽然有灵性,有一些异能,但还是逃不过猎人的罗网和炸药。

这个绝望最后还砸在石头的身上。

片尾处,石头看到雪地上有一盆猎人塞了炸药的苹果,善良的他,想把这些苹果炸弹扔到冰窟里,结果被炸死了。

在这里,一切善的努力,都会被黑洞所吞噬。

石头的死,也使得二好彻底心死。

她多次帮助过的老同学徐伟,把她赖以栖身的车子开走了,她也没有任何反应。

她走进一间黑色的忏悔室,在这个小黑屋里自焚了。

意味着,她最终还是被黑洞吞噬了。

后来,村民给她塑像为白狐,当狐仙供奉起来。

片中留下很多疑点,这里只挑一个点,做延伸思考。

她自焚后的遗体会不会就是白狐?

在炮仗厂爆炸的时候,或者张仙家帮她请仙治病的时候,她就被狐仙附了身?

她会不会本就是狐仙?

影片的信息量特别大,而且这种冷静的不发表观点的叙事方式,让你觉得怎么解读都是偏颇,都显得很无力。

欢迎关注:提壶山人(微信公众号)

 3 ) 一部发生在冻土地带的魔幻现实主义黑色公路片

一部发生在冻土地带的魔幻现实主义黑色公路片。

影像的文学化表达让人印象深刻。

一个藉由萨满神秘主义色彩讲因果报应是片子显性的部分,隐性的是导演对社会问题的自觉(留守儿童、妇女问题、生育迷信等)。

相对抽象的背景处理,以及东北方言特有的幽默感一定程度上化解了一连串社会新闻堆叠的沉重感。

通篇的闭环叙事,让人看罢觉得开篇强奸的铺垫十分多余。

前后影像语言的运用一直不统一,开篇固定机位,公路航拍,片尾这三个部分甚至都不像是同一部电影。

看不出特殊画幅与内容的必然性,导演在视觉上的尝试也让人困惑,原本以为黑白-彩色是现实-虚构之间的切换,而局部彩色的处理有时候也会显得多余。

私以为如果全片能对故事做简化,对视觉更朴素的处理,都会让电影呈现出更好的结果。

 4 ) 中国农村完全不是这样的

虽然电影能显示部分的人性,但感觉太夸张了,放在几十年前也很少有人因为养不起儿子把女儿卖了吧。

现在更别提了,中国农村人的思想没那么封建,虽然也信一部分迷信,没那么夸张,在社会唯物主义的熏陶下,哪有那么落后,现在的农村很多都二层小楼,哪有那么破。

感觉电影故作高深,不是很喜欢。

而且电影有责任引领人们的思维导向,给人们传递一些能量,积极的思想,这个电影把人们的恶放大,把其他的人都丑化,用夸张的手法只突出女主角一个人的善良。

对人都是有有恶的一面,人性都有嫉妒,怀恨,贪婪,谎言等不光彩的一面,但我感觉让人发光的是善意的一面,这个导演把除了主角之外的每个人的人物塑造只是突出来恶的一面,善的一面完全没展示出来,感觉人物塑造不完美。

而且作者的败笔就是让很多人觉得中国农村就这样了,但其实完全不是,还是多看看李子柒吧,这种抹黑中国农村、引导还没建立完整思想体系的年轻人这么想的电影实在是不推荐看。

 5 ) 立意先行

首先,这是一部有价值的电影。

和《24城记》、《天注定》、《钢的琴》一样,是一部记录“真实”的电影。

其次,前半段非常好,小寡妇从被嫌弃、被占便宜到“成仙”,人物众多、交代的很清楚、叙事也流畅。

后半段比较生硬,为了彰显主题而生硬“反转”,一定程度上破环了电影的“真实感“。

有种意义先行"命题作文"的感觉。

最后,非常同意一些评论的说法,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导演给人一种放大了乡村愚昧,让观影者有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

作为观众,要警醒这种优越感。

作为导演,也是因为首次作品,想表达充分,用力过猛导致的。

 6 ) 雪地仍有苹果,山间再无白狐

放假后便回到了北方小城,差点错过了这部片子。

北方一片苍茫 (2017)6.72017 / 中国大陆 / 剧情 / 蔡成杰 / 田天 韩建玲

电影海报像《北方一片苍茫》这样的独立电影在大城市也只能是“在夹缝中求生存”,更不要说像我家乡那样的小城市了——上映首日仅有一家影院为这部电影安排了场次,一天两场,一场在午饭时间,一场在夜宵时间。

这样的景象与每隔半个多小时便有一场的好莱坞大片《摩天营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市场之残酷令人唏嘘不已。

起初我和朋友相约去看这部片子时,朋友脱口而出:“这是个抗战片吧!

”我哑口无言,最终只得一个人去看。

北方的伏暑本就让人不想出门,唯一上映的电影院又离家很远,考虑良久,还是顶着39度的高温去了——当然整场也只有我一个观众。

无人的影院《北方一片苍茫》原名为《小寡妇成仙记》,力压群雄获得了第11届FIRST青年电影展的最佳影片,现如今第12届FIRST青年电影展开幕在即,这部作品才终于得以在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专线放映。

虽然改了片名也删了片段,但依然是一部值得大家去电影院观看的独立电影。

目录|什么是魔幻现实主义?

|烟与雾、雪与镜|色彩与梦境|善良的二好与死去的狐狸|删减的段落|什么是魔幻现实主义?

《北方一片苍茫》是一部扎根于本土文化的魔幻现实主义电影,而中国上一部同类型电影已经要追溯到两年前上映的《长江图》了,姜文(《邪不压正》、《阳光灿烂的日子》)那部被观众热议的《太阳照常升起》也已经是十一年前的电影了,有此可见魔幻现实主义电影与中国魔幻电影一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长江图 (2016)6.92016 / 中国大陆 / 剧情 爱情 / 杨超 / 秦昊 辛芷蕾

太阳照常升起 (2007)8.42007 / 中国大陆 / 剧情 奇幻 / 姜文 / 房祖名 周韵那么,到底什么是魔幻现实主义呢?

魔幻现实主义是一种兴起于拉丁美洲的文学流派,是一种文化现象,通俗来讲即是用魔幻的手法来揭露社会弊端、黑暗现实。

该流派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迅速流传至中国的文学领域,在以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为代表的一批拉美作家的影响与启示下,中国也诞生了一批举足轻重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家,最出名的有莫言、余华、贾平凹、陈忠实等民族作家。

特别要说的是,魔幻现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有根本上的不同。

超现实主义起源于绘画领域,在文学领域存在的时间并不长,超现实派画家(阿尔普、达利等)倡导通过脱离现实来达到原始的状态,虽然与魔幻现实主义同有“魔幻色彩”,但超现实主义是通过魔幻来探寻人的内心而非社会现实。

超现实主义画作《带胡须的蒙娜丽莎》而魔幻现实主义电影起步较晚,且相对于文学并没有那么明显的民族印记。

本片导演蔡成杰在聊到中国的魔幻现实主义电影时,就多次提到“民族性”与“独立性”,就像泰国魔幻现实主义导演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幻梦墓园》)一样将魔幻现实主义本土化,使之与民族的文化融合在一起,真正做到批判现实。

《北方一片苍茫》也正是一部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的电影,无论有多魔幻、多怪诞,电影中所揭露的问题始终是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存在的。

|烟与雾、雪与镜一电影中用大量的烟与雾营造出了一种魔幻的氛围,让人不由得想到阿彼察邦的短片《蒸汽》。

据导演蔡成杰说“农村恰恰就是有这种烟雾缭绕的可能性”,所以在拍每个构图前,他们都会在远处扔好多烟柄什么的。

焚烧秸秆产生的烟、村民做饭产生的烟、远远飘来的烟,这些烟与雾与剧情的推进并无太大的联系,但仿佛能让观众置身于魔幻而荒诞的下以巴村中。

蒸汽 (2015)7.02015 / 泰国 韩国 中国大陆 / 短片 / 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 / 克利萨孔·辛祖太

《蒸汽》剧照二

雪中的村庄雪是一个贯穿全片的意象,而《北方一片苍茫》中的雪并没有银装素裹的美丽,“雪虐风饕”更能体现王二好的悲凉处境,导演所惯用的固定镜头也为电影平添了几分冷漠。

雪一直没有消失,但电影中并没有出现过很多次的镜子:第一次王二好抱着镜子回到自己的面包车旁时,看到同乡人闹事便丢下了镜子;第二次则被自己“老同学”的债主摔到了地上。

如果说镜子代表了希望与念想(镜中的世界),那么碎掉的镜子则代表了希望的破灭。

王二好一次次的抱起镜子,镜子又一次次的摔碎。

电影的后半段,王二好带着一面摔不碎的铜镜,可依然没能看见她想要的未来。

破碎的镜子映出王二好的脸庞|色彩与梦境电影大部分片段都是黑白的,4:3的比例也带给了观众不一样的观影体验。

荒诞、诡谲、魔幻——黑与白的影像恰到好处的将这些奇妙的感觉传达给观众,也非常有效的掩盖了拍摄环境的杂乱。

抱着镜子的王二好与黑白影像不同的是,几段王二好梦境都是彩色的,只有梦中才有的彩色世界与现实的黑暗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但极为讽刺的是,王二好并未在梦境中见到任何她想见到的人、做她想做的事情,她谈论着弟弟的死却无法见到弟弟,而她见到鬼魂的时候却是在现实生活中,梦境就像镜子一样转瞬之间就被打碎。

王二好成仙一刻除了梦境,现实世界中也出现过几次彩色,现实生活中的彩色更多的代表了一种希望——或者说是温暖。

第一次出现色彩是在王二好“成仙”的那一刻,她与村里的男人们同坐一个炕头,众人诉说着她的“神迹”,而她坐在众人的中央第一次得到了优待;第二次出现色彩是在王二好住在第二任亡夫的家里时,火炉的红光艳的发亮,背后的小彩灯也闪耀非凡,这些色彩映照在王二好的脸上,仿佛她真的迎来了好日子。

每一次色彩的出现都像是一个警告,警告着王二好(同时也提醒着观众)不要以为迎来了希望,每一次温暖的过后都是更加深入骨髓的冰冷。

黑白的脸庞与五光十色的彩灯|善良的二好与死去的狐狸王二好是一个被世俗所不容的人,哪怕是现实中,我们也会对像她这样“给阎王爷刻影人子”的女人议论纷纷,但她是那个魔幻世界里难得的好人,她的好是一种超越世俗观念的好,一种纯粹的好。

她的善良让她得以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鬼怪。

那些鬼魂并不吓人,而是像普通人一样看着她,将发生过的事情娓娓道来,王二好与鬼魂谈话、聊天,为他们跳舞,送他们远去(消失)。

还有一处王二好跟随着白衣小孩儿解救困在网中他的妈妈时,简直是现实版的《聊斋志异》。

这样的魔幻段落让“阴间”显得并没有那么可怕,而“阳间”的黑暗似乎更加深不见底。

给跌入深井的女孩跳舞在电影刚开始时,再次成为寡妇的她为了给亡夫的弟弟、也为了自己找个地方住,她去了“满屋子屎味儿”的聋四爷家,就是这样一个又聋有瘸、还给自己算错卦的老头儿,王二好还是给他洗了个热水澡。

而那个在上一刻还试图侵犯她的同学徐伟,她也帮助徐伟躲过了两次债主的追讨。

由这两件事都可以看出王二好的心性,她的人生并不顺利,但她对待他人(哪怕是仇人)始终是善良的。

给聋四爷洗澡王二好对待恶人尚能如此,更不要说是与她无冤无仇的老亲戚了,当她去第一任丈夫家里时,她的小姑子又一次怀孕了,生不出儿子的小姑子被丈夫整日打骂,于是王二好用大仙的威势逼迫那个男人不再打骂妻子,还在他们心想事成后提出要领养那两个可怜的女娃。

两个可怜的女娃这样的段落在电影中比比皆是,但好人却没得好报,苹果做成的炸药炸死了狐狸,利益做成的炸药也炸死了王二好,从开头被老豆腐糟践到被道貌岸然的村长按着胸口,王二好始终没有感受到温暖,她像一个飘零的浮草——开着面包车在路上走走停停却找不到一个家,唯一在意她的只有又聋又哑的小舅子。

如她所说的,她是“不好的时候,遭人啐;好的时候,遭人恨”,哪怕是被村民尊成了大仙,也没过多久便被“打回原形”。

|删减的段落公映的版本并非电影节放映的版本,总片长从140分钟删减至113分钟。

为此我特意和去年参加西宁FIRST电影节的朋友聊了一下两个版本的异同,由于我并没有看过140分钟的版本,多有疏漏还望各位见谅。

电影片长的差别电影节版本中的片尾也有黑色的忏悔室燃烧的镜头,但公映版将王二好走进忏悔室的镜头删除了。

这一点(可能只是几秒的镜头)非常影响观众理解剧情,本身“忏悔室无人——忏悔室排队——忏悔室自焚”是一条非常合理且流畅的故事线,但删除之后“燃烧的忏悔室”便显得不伦不类,也很容易让观众摸不着头脑。

电影节版本的结尾并非是小女孩在破旧的小盒子中数着一只又一只羽毛,而是利欲熏心的村民发现并非金矿后为王二好塑像为白狐,当做狐仙供奉起来。

电影节版的结尾相当荒诞,将善良的二好与死去的狐狸联系在了一起,使得故事的魔幻色彩更浓郁了,但公映版结尾也并非毫无特色,片尾数羽毛的孩子是从未谋面的聋四爷的孙女吗(有一只猫在旁边)?

王二好又去了哪里呢?

这样的问题也值得观众在看后进行回味。

公映版结尾

电影节版结尾朋友也有提到故事的拖沓,但公映版本并没有这方面问题,故事很紧凑,戏剧冲突也足够,也许片方为了迎合市场删减掉了不少多余的镜头。

总之,公映版和电影节版本各有各的亮点与遗憾,删除的那27分钟也并没有非常影响观众的观影感受。

看之前总有一种莫名的恐惧,前些年看《太阳照常升起》时的回忆也涌了上来:深奥、晦涩,但刚开始看便安下了心。

《北方一片苍茫》是一部很通俗的魔幻现实主义电影,电影的结构也非常清楚,前半段的黑色幽默、后半段的怪力乱神、结尾又被“打回原形”——电影很清晰的分为三段,故事也是有小环、有大环,每一环都能找到明确的答案,同时电影的现实批判也十分清楚明了,可以说是非常友好了。

成了仙的小寡妇也没法普度众生,打成人的王二好更拦不住贪婪与欲望。

那苹果做成的炸药依然散落在白雪之上,山间却再也见不到一只狐狸。

 7 ) 苍凉的人心

★★★★☆北方大雪纷飞苍茫一片,村里的人们奔向金钱,纵使小寡妇成仙,也拯救不了人心的贪婪和欲念,纵使法术日渐精湛,也无法把封建的观念改变,乡村的现实越来越魔幻,现实比电影小说更加荒诞,虽然阴差阳错能拯救病患,却无法改变命运残酷的脸。

女主角演的真实自然,不会说话的男孩让人怀念。

不是最真实的乡村,但却是丑恶人性的真实呈现。

 8 ) 东北幽默加冷寂的写实影片

东北幽默+写实很接农村地气的电影,像纪录片。

我有一个疑问,聋子四爷在水缸里泡了一夜,没冻过去,倒把病给治好了,这个说二好神灵附身,他走了大运能说过去,那二好是怎样一个人把聋子四爷搬下床再放到水缸里去的?我百思不得其解被大家认可后的二好,愈发神灵附体灵验了,一句就能戳中别人的境遇,但也是说的越灵,大家越是保持距离,一个热火炕始终是她对生活的基本追求,一次次的没着落,让她一次次的栖身于自然中用身体接收天地灵气,再用这股气来惩恶,扶善。

 9 ) 北方一片苍茫:忽然想起灭霸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是毛泽东写的。

《沁园春 长沙》,全文,如下: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问,小寡妇咋就成了仙了?

答,人欲爆发,神仙都不够用了。

村里人,视野狭窄,就知道,多一个神仙多一条路。

亲眼得见一个屡屡遭难还不死的奇迹,宁愿信其神,不信怕吃亏。

北方一片苍茫,南方好过点儿不?

南方和北方,顶多隔着1个朋友圈,1条热搜就穿透了,怎么可能有差别呢?

求神拜佛的,不都是这一套:我是新来的,从没钱的地方来,到有钱的地方去,求指条近道呗。

你想想,小寡妇一路成仙都干了啥?

1. 四爷的养老问题,她用恢复健康给解决了。

后果,四爷死于健康。

2. 妹夫的重男轻女问题,她用保生儿子给解决了。

后果,两个闺女被爹卖了。

(细思极恐的是,如果B超没问题,新生的儿子,也是买的!

那就是3女换1男。

)3. 留守花季少女的自杀悬案,她用狗怀孕的误会,破了。

后果,自己前夫自杀的真相,也破了。

再也没法自我欺骗了,就是自己贪嘴,害了2条人命,自己的孩子,自己的丈夫。

4. 当街救了被绑架追债的初中同学一命,她用了神仙的招牌,忽悠。

后果,假狗头金忽悠了全村,导致矿难,十几条人命,没了。

5. 保护动物,举手之劳。

后果,相依为命的哑巴小叔子,学会了爱心,丢掉了性命。

事与愿违,小寡妇,肯定是明白了。

没有谁的死,重于泰山;更没有谁的死,轻于鸿毛。

灭霸做的对。

响指一打,一半团灭。

负担轻了,神仙就能满足,正常人的正常欲望了。

【备注】电影,值得二刷,台词都值。

举例三:1.对着可乐瓶子,哭不出来。

2.二叔有两条,谦虚的眉毛。

3.鬼魂都通情达理。

【花絮】我看的是113分钟公映版。

老豆腐没有受到任何惩罚,我很不满意。

 10 ) 苍茫的角落 在北方吗?

叙事缓缓展开,村里的小寡妇从结婚到三任丈夫去世,“形形色色”的男人想“拥有”她,却不敢娶,迫不得已下依靠算命“获取”生存的空间,想获得封建迷信其他人的尊重,碰到了想要挖金矿的男人和村民。

最终,那些日常听取她“算命”结果的村民们绑了她,用极其侮辱的“百家尿”熄灭了她选择的“跳大神”方式下的善良之火,讽刺的是,那些想获取金矿的人生死未卜的情况下,当初没有阻拦她被侮辱的人又回来了,想让小寡妇算上一卦... ...影片中4:3的构图,大量黑色调和蓝色调,航拍,固定长镜头,镜子反射,少量的群戏,原创的音乐的前提下让我萌生一种出于善意的猜测,《北方一片苍茫》也许不在北方,就在每个人的生活中,仅是片中展示在农村,体现得更加赤裸,更加理所当然。

如若这是一个预算极有限的命题作文,创作者已经想好了自己想讲的农村题材,现实写照的故事后,进行拍摄做题,于是出现了如上构思,已经是预算内尽可能节约成本,叙事清晰的选择题。

若如此,这部电影,极其有限的预算内彰显了导演满满的诚意,能让我们看到一种荒诞的人性,在影院感受一次现实,不是很好吗?

这部电影票房最终较低,应是意料之中的。

四年后,回忆起当初没有坐满的影院,回想起当时看片子的场景,剧情,感受,还是能娓娓道来,足以见其片魅力,真心希望导演能坚持拍下去,这是一部拍给想看的人想看的电影,期待导演再拍一部人人都想看的电影吧。

《北方一片苍茫》短评

能看。视角太单一。台词表演双差(但是够统一,竟然角色间互搭还增加了戏剧感)故事会加段子感就着实捏把汗了。

4分钟前
  • 蒸桑拿的冰激凌
  • 还行

大仙对付鬼行,对付人可就不行了哦---

6分钟前
  • 石板栽花
  • 推荐

开篇主观镜头还算有点新意,给四爷洗澡等几处有些幽默感,但整体还是比较空洞猎奇做作,几无生活质感可言,各方面制作也粗糙(女主硬拗的方言和表演很别扭,全部后期配音很难入戏,固定长镜+超长画外音絮叨、几处彩色看不出什么意义)。从万人嫌到受捧的大仙,以及女主内心的觉醒,转变比较模糊。我一般都是喜欢小怪片的,但这部not my type

8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较差

段子接二连三应接不暇。

10分钟前
  • 泥巴
  • 还行

技术上的毛病很多,算是仗着现实不管粗糙的那一派。土味有些造作,根源在于讲戏的部分太多,使得场面调度很笨,没有多少灵性。设计感当然是有,比如女主追人贩子那一段,东北大妈的跳舞明显是有设计感,但是不管是女主的追逐,还是跳舞这个桥段,做作了。它可以被解读出含义,然而这点含义是在预设之后,没有轻盈地放进影像里。所以整部电影都显得很是“载道”,就连黑白影调和乍现的彩色画面也相当不自然。相比之下,同题材的《Hello!树先生》要有力的多,王宝强的表演和整部电影的画面都略知分寸感。

15分钟前
  • 鲜有废客
  • 还行

套路题材,天朝鲜见

17分钟前
  • 鸭先知
  • 还行

两星半,农村现状各个个例拼接(有几个我很尬真的太故意生硬了),一半想做的文艺就出现各种台词镜头视角粗糙众群台词演技都不怎么样反而单一。整体故事节凑还行但啰嗦还是得剪!

19分钟前
  • 了花
  • 较差

和朋友时隔一年再聚,看的是去年first名片《小寡妇成仙记》,名不虚传,厉害,一点都不闷,好看,荒诞幽默,有些细节没看明白,以后还会再看。

22分钟前
  • zhang 2nd
  • 力荐

黑白交错,人心不古。魔幻的如同聊斋一样,悲凉的胜过六月飞雪。荒诞,愚昧,冷酷,自私,可笑,势利。。。就像大仙为农村开了一张诊断书,可我们凭什么觉得那只是农村才有的事?

26分钟前
  • 瑞波恩
  • 力荐

今年FIRST看的唯一一部,慢拖乱。电影作为一种应该受到尊敬的艺术形式,说错台词也放进成片里是不能容忍的,无论什么原因,无论什么理由。

31分钟前
  • jiji
  • 较差

棒🍭

36分钟前
  • 希尼莫
  • 推荐

回沪的飞机上竟然看到这样一部电影也很魔幻。时隔快5年,越发对这部电影记忆清晰,在看类似场景或者有相关地域、故事情节的片子时总会想起这部电影。真是一部观影体验、电影本身、甚至到观后记忆都给我无限回味的神奇电影。

38分钟前
  • 憨兔兔
  • 力荐

很多意象,揭示人性的丑陋和无知,但篇幅太短,深度尚浅。有点讽刺的神化。

42分钟前
  • 秋色纯
  • 还行

first的口味算是有一些摸清楚了,题材剧情至上,罔顾视听语言,即故事先行,艺术随后,把特立独行当个性,如果能丰富一下镜头意象,控制一下叙事节奏,变换长镜头的调度,这片会立马提升一个逼格。固定不动的机位与冷静客观的凝视相匹配,像上帝之眼目睹着村民的奸猾和愚昧,狡诈和自私,以及各种对人性的讽刺和批判,从喜剧逐渐滑向悲剧,最后笼罩在悲凉的氛围中,与苍凉的冰天雪地不谋而合,但是现实题材的电影,荒诞和魔幻都早已不是新的玩法,魔幻比不过《树先生》,批判不及《天注定》,摄影不及《塔洛》,视听语言更是成了一个相框,像被冰雪封印了一般,对于艺术片而言,这无可厚非,但是作为一部剧情片,会疏远与观众的距离,造成观感上的扁平和匮乏,毕竟电影不是诗朗诵,不是写作文。

45分钟前
  • 苏黎世的列车
  • 还行

台词听不下去。

49分钟前
  • Answer Lu
  • 较差

拍的是糙了点。反映农村社会的愚昧。

52分钟前
  • 沉默的导航
  • 还行

原名《小寡妇成仙记》更佳,黑色农村故事会,小寡妇从克夫扫把星变成治病消灾大仙姑,冰冷中带点猎奇加魔幻喜剧氛围;虽说拍的生涩,但还是挺喜欢这故事,只是没必要最后非把人物整得那么惨,以至感觉编剧对角色少了份怜悯之心。

53分钟前
  • 王别樹
  • 还行

愚昧比命运更可怕

55分钟前
  • 通叔
  • 还行

少见的有东北民间萨满氛围的片子。可惜台词和表演太拉胯了。

56分钟前
  • 马戏团的鲸鱼
  • 还行

82/100 在理想中,我们都希望自己是化腐朽为神奇的存在,在现实中,女主角二好所代表的女人或者说所有被损害的人们,是任人宰割,毫无反抗能力的植物人。一片白雪之下,是自觉岁月静好的人所看不到的世界。配乐和几次出现的航拍远景令人难忘,但都不如“伟人”招贴画所带来的讽刺那样让我共情。

59分钟前
  • SELVEN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