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伯格

Greenberg,谂多咗先生(港),爱上草食男(台)

主演:本·斯蒂勒,格蕾塔·葛韦格,瑞斯·伊凡斯,詹妮弗·杰森·李,朱诺·坦普尔,布丽·拉尔森,马克·杜普拉斯,克里斯·梅西纳,戴夫·弗兰科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0

《格林伯格》剧照

格林伯格 剧照 NO.1格林伯格 剧照 NO.2格林伯格 剧照 NO.3格林伯格 剧照 NO.4格林伯格 剧照 NO.5格林伯格 剧照 NO.6格林伯格 剧照 NO.13格林伯格 剧照 NO.14格林伯格 剧照 NO.15格林伯格 剧照 NO.16格林伯格 剧照 NO.17格林伯格 剧照 NO.18格林伯格 剧照 NO.19格林伯格 剧照 NO.20

《格林伯格》剧情介绍

格林伯格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弗洛伦斯·马尔(格蕾塔·葛韦格 Greta Gerwig饰),一位低调的格林伯格家族私人女助理。罗杰·格林伯格(本·斯蒂勒 Ben Stiller饰),一位生活混乱又尖酸刻薄的格林伯格家族成员。本该四十而不惑的罗杰,正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于是来到弟弟洛杉矶的居所度假放松。完全身处不同世界,性格也迥然各异的两人,就这样开始了一段看上去并不搭调的爱情生活。 由著名独立电影导演诺亚·鲍姆巴赫执导的喜剧影片《格林伯格》,入围2010年第6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鬼城杀黄金斩无人出名性梦爱三部曲:爱哈林教父第四季死亡之屋龙的新娘:龙之岛过春天圣乔治落花洞新娘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靠废柴技能【状态异常】成为最强的我将蹂躏一切仙女潭藍寶石指環打了300年的史莱姆,不知不觉就练到了满级第二季娚的一生诛烬枭亡我来自北京之玛尼堆的秋天内在美漂白穿越情欲海勇敢的心2南风潜行吧!奈亚子OVA柏拉图酒店凛冬王第一季克莱尔的秘密第9节课宇航员如果爱,重来

《格林伯格》长篇影评

 1 ) 你走不进我封闭的世界

大雨哗哗下,北京来电话,要我去当兵,我还没长大。

——民谣7.5分。

某些题材似乎很小众,甚至难以理解。

比如《女魔头》及《断背山》两部影片,虽然在奥斯卡斩获多项大奖,在国人眼中却不算佳作,因为同性恋问题在国内难以引发共鸣。

对于一种社会现象,大众没有接受前,是很难共鸣的;同样好比先生在电视节目中所讲的收藏问题:每一类收藏的趋势都是轮回的,当一类收藏不被当时社会所接受的时候,不证明这类藏品不好。

《格林伯格》不受欢迎的原因之一,我想在于:在大众眼中这是一个平凡的故事——年近不惑的老男人的混乱生活,和需要爱情的女人之间的混乱爱情。

但是我想,混乱生活中的不惑男人,在芳龄妙女面前,怎么会一次次拒绝呢?

怎么解释他说“怕伤害她”呢?

又怎么解释片中对他年轻时乐队事件的大幅描写呢?

如果是一个描述正常人的片子,这些很难说的通。

开篇,罗格来到他弟弟家,帮助照看房子。

因为他是亲戚,受到信任(可是后来给他弟弟打电话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事实上并不是这样),更因为他无所事事。

当所有熟人问他工作所在,他只能回答“试着休息一段时间,什么都不做”, 别人在夸赞他的“勇敢”的同时,他看到了更多的隔膜,在他邀请十年前的女友被拒绝的时候,这个隔膜被最大化了。

我们终于明白这片子要讲述的是一个一无是处的老男人。

等等,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想想罗格的成就——曾经可以签约的乐队成员、如今非常专业的木匠,这可不是一个普通人能做到的,至少说明罗格很厉害,而且至今,他仍旧深深的吸引着花季少女们。

那为什么?

到底为什么他成了如今这个样子。

数数他的罪过吧:因为固执己见使得乐队没有得到签约而解散,让其中一个兄弟——哦,还有自己——人生低落;莫名离开女友一去不回、杳无音讯;专业木匠却放弃赚钱;一次次的伤害我们温柔、性感、可爱、可怜的女主人公弗洛伦斯。

可是,罗格却:自以为世界很糟,一切都值得投诉,因为自己的一切要求都是“公正合理”的;自以为很“经典”,却与生活完全脱节:自以为很厉害,也确实如此,却一无是处;自以为人品上佳,却被朋友们背地里说的“体无完肤”;自以为行为正常,却一次次伤害弗洛伦斯。

罗格一次次涂抹唇膏,一次次用标准格式写投诉信(甚至手写签名),一次次误解他人的时候,他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患上了强迫症,也不知道这中常见的精神疾患是来源于年少时的自我挫败。

年少时的他愤世嫉俗,天赋过人、努力过人却“避免”成功。

于是不愿签约导致了乐队解散,离开女友因为害怕结婚,放弃做木匠因为害怕”远离自我“;伤害弗洛伦斯因为害怕他们相爱、害怕会伤害她。

他的强迫症让他做事情“必须”有条理,这样他的生活看上去才是有条不紊的,并且在某些方面是正常的,甚至是过人的。

他已经完全与世隔绝了,弗洛伦斯却用无私的爱感动了他。

在片尾,我们看到他终于直面人生了。

最初,为什么他害怕“成功”呢?

因为害怕时光流逝。

我们如何确认我们计划中事即是我们最终想要的?

如果不是,当前的努力不是浪费时间吗?

如果成功了,只能说明人生的方向错了。

如果没有成功,至少还可以选择,不是吗?

而你,你的梦又是什么呢?

你确定你正在向它迈进吗?

我还不确定,我还在一直思考,我还没开始行动呢。

该死,生活真是一团糟。

Fadeoc KhaosNov.1st,2011后记:1 强迫症——焦虑症的一种。

患者在生活中反复出现强迫观念,感到不安、恐慌或担心,而进行某种重复行为,舒缓压迫感。

患者自知这样是没有必要的,甚至很痛苦,却无法摆脱。

强迫症是现时世上最常见精神问题中的第四位,其病发率跟哮喘或糖尿病同样普遍。

(来源wikipedia)2 功亏一篑者——自我挫败行为的一种。

这些人怀抱理想,但他们避免“完全”达成目标。

他们害怕完成人生的某个阶段、扮演某些角色,或承担某些责任。

他们逃避,想要“不成功”,来减缓内心恐惧或压力。

(来源《这辈子只能这样吗》,肯尼斯·克莉丝汀)

 2 ) 好事一小件

我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看的这个片,因为找到它的时候已经忘记了自己下载它的原因。

也因此在没有期待的情况下我很幸运地完整的感受了这片。

     故事情节其实无关紧要,因为让我觉得很特别的,是它很像雷蒙德卡佛的小说改编成了电影,在平淡得显得有些冗长的开局之后,它带给我的是非常饱满的情绪和,应该说是惊喜。

     卡佛的主人公通常会陷入某种生活的胶着,即使做出某种细小的改变也需要付出全身的力气,即使这样结尾时也只能迈出微小的一步,例如“保鲜”,“恶心”; 主人公也往往偏执狂一样地坚持在旁人看来完全没有必要的恶劣态度,对生活拒绝融入,即使偶尔有艳遇或者美梦成真的机会也会因为偏执失败(“维他命”,“瑟夫的房子”)。

     但偶尔,也许某一件无关的小事最终能够让那种倦怠无力的压力,那些疲惫和消磨人心的事物瞬间偏移了一寸,主人公从中获得喘息和某种类似自由的感觉,无形的重压也瞬间化成了羽毛。

就像“好事一小件”里的蛋糕,“发烧”里病好了出的冷汗,“软座车厢”里丢失的车厢。

     这种微小而艰难的一步是我非常喜欢的特质,是普通人的生活; 它既不冷漠也不会伤害你,只是熟悉得冗长,简洁得乏味和普通得让人麻木失望。

它才是构成我们世界完整而又顽固不化的材质,而不是某种幻想中闪闪发光的廉价泡沫塑料营造出来的梦幻布景。

     但某种时刻,哪怕只是错开一寸,也就是“在当下放下”之后,这些胶着和压力都会超现实般地消失,从缝隙中流进来的是微弱自由和珍贵的暖意。

     这片拥有所有这些卡佛的优点。

它拥有我喜欢的某一类里全部的元素。

     Ben Stiller在这片里演技和Jim Carry在“暖暖内涵光”里不相上下,不过吃了题材沉闷的亏,这片大概喜欢的人不多。

我觉得Ben Stiller生活里和Jim Carry可能都是固执和坚持的人,是非常严肃和出色的演员,但被曲解成了一个Comedian.            题外话,我觉得导演的名字很眼熟,查了一下发现他是“鱿鱼和鲸”的导演和“了不起的狐狸爸爸”的编剧,都是我特别喜欢的片, 也是意外的好事一小件:)

 3 ) 行尸走肉的人生也会有惊喜

男女主角的生活烦闷无聊真实到让人心痛今天晚饭后躺在沙发上性格如此孤僻的人也能有人爱真好 (-:

 4 ) blahblah

1.这好像是好久以来看到的最"豆瓣"的电影,可是它在豆瓣的得分好低.2.10年前我会很鄙视greenberg,现在我没这底气,我们好多共同点.3.Noah Baumbach一直在刻薄他的电影主角,但又总是很同情他们,他是在一直自嘲?我觉得这家伙也是一纠结的主.4.ben stiller上世纪拍reality bites(上世纪末的很"豆瓣"的电影)的时候自己演中产西装男,在他成了一线谐星赚了大把钞票以后,又回头亲自演ethan hawk的角色(山羊胡子男40岁以后会不会就是greenberg?),有的台词应该都不需要剧本里写吧.5.这个老梗拍成日剧的话,理所当然是阿部宽吧,那样一定分高的多,大家喜欢帅哥不得志,当然,主要是喜欢帅哥.

 5 ) [2010]格林伯格

这片最初自然是冲着本·斯蒂勒去的,不想让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却是女主,名不见经传的格蕾塔·葛韦格。

因为有着这位荧幕经典衰男的存在,骆驼以为这又是一部恶劣的喜剧。

没想到女主独自带着狗儿出场。

远离喧哗,风情大好,片片阳光,虫飞草长,又是一派文艺的情调了。

格雷塔·葛韦格虽说不是荧屏常客,却给人一种奇异的熟悉感。

虽有金发碧眼,仍不若凯特·温丝莱特般精致动人;虽有柔情似水,仍不若斯嘉丽·约翰逊般性情鲜明;虽有巧笑倩兮,仍不若梅格·瑞恩般知性甜美;明明身材高大,略显丰腴,而且鼻音连连,缺乏才情。

但她给人的感觉竟是那样的真实与性感,浑然天成的善良与纯真,直接击中了观众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相反,本·斯蒂勒在本片中,试图调整自己以往的角色定位。

从“悲情搞笑”走向“固执敏感”,不能妄定成功或者失败,但至少在本片中给人感觉并不突出。

总体来说,在“处理事情”上,基本把握了这样一个纤细而脆弱的性格;但在“对待人物”上则显得过于焦躁与粗暴。

看来本·斯蒂勒想跟随金· 凯瑞的步伐,转型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故事本身倒没有太多可说的,基本上是较为平淡的生活日记。

虽说从标题到主角都是本·斯蒂勒,却被女主格雷塔·葛韦格彻底盖过了风头。

 6 ) 《格林伯格》

与诺亚·鲍姆巴赫 Noah Baumbach前两部影片《鱿鱼和鲸》《婚礼上的玛戈特》可谓一脉相承。

只是尖锐度呈下行趋势。

仍旧是探讨关于成人的自我中心主义、反常态精神状态,这是这次家庭退居其次,个人被凸现。

本·斯蒂勒 Ben Stiller其实是个严肃有才华的喜剧演员,但对我,和如今美国大银幕上的几乎所有笑匠一样不喜欢。

这可能是他的最不讨喜的角色,反而有点可爱。

 7 ) 没有野心的正确的电影

电影里充满了日常细节,几乎没有戏剧性,只有人物面对日常世界的情绪,这些人物没有被赋予任何必须的职责和所谓的使命,只是在使用时间,寻找一种在自身看来正确的生活状态,其实,这也就是所有人的常态,从这里到那里,遇见这人和那人,然后不断地努力修正自己和世界的正确位置,却总是不得其法,充满了不足以表达的哀怨和无法表达的不满。

当伯格被指责无所事事不务正业的时候,他激动地反击:“我大老远飞过来,给我弟弟修狗棚啊!

”这就是一个木匠该有的正常逻辑,可是在常人关于成功的定义里,木匠本身就是个失败。

还好佛罗伦斯也有和伯格一样的逻辑:她看上了伯格对成功没有任何渴望的样子。

这个爱情故事到这里真是美不胜收,因为它没有铺垫任何关于爱情的主题在里面,只是两个快要老无所依的人,在几次不得要领而莫名其妙无极而终的性爱之后,表达了对彼此的爱慕之情。

 8 ) 显而易见的结果易得,难以忘怀的过程难寻

在看到Ben Stiller的时候我才知道当初下载《Greenberg》的原因,从《拜见岳父大人》到《博物馆奇妙夜》一直都很喜欢他最近集中看了两部和神经性官能症有关的片子,从《Mary & Max》到《Greenberg》,自卑、焦虑、完美主义倾向其实在每个人的身上都会有或多或少的体现,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学着放慢脚步,试着让自己不必太顾及周围环境的影响或许会好一点小队长的《慢灵魂》,慢慢飞放慢节奏是为了更好地前行因为往往追逐得久了,在过程中会忘记最初的心情显而易见的结果易得,难以忘怀的过程难寻。

 9 ) 好像在照镜子

看似平淡和无聊的对白,却透露着对角色性格极其细腻的分析。

胆小,自我,偏执,害羞,神经质…但同时又自负着,认真着,隐藏着一股热情。

总是很孤独,也很讨厌这种总是存在的孤独。

面对人群,会很急切地想参与进去,却总好像找不到准确的切入点,反而造成奇怪的尴尬。

而尴尬又是他最最难以忍受的东西。

以至于朋友好心送上的生日惊喜——餐馆里的乐队表演,却给他造成了意外的尴尬,让他几乎失控地离去。

交际上很无奈地不擅长,所幸会有个最好最铁的朋友陪伴着。

也许是和其他都无法太近,所以这个能稍微理解自己的人才显得更值得去好好对待,因为会缓释那些像泥浆一样孤独。

总是叫朋友来自己家里小酌,回忆,唱歌……也不管朋友是不是出于应付。

对于所有事都要求公平,足够公平的规则才能平衡他的极度自我。

所以他要不停的给各种机构写信来表达不满,所以他总是在大学乐队解散的问题上面强调自己付出了多少,考虑了多少,也许并不会得到多少所以他会很介意女孩有过几个男朋友又装作不介意,因为自尊突然又占了上风。

在脱离对他有着既定认识的那个同学同事圈子,出现在一群新鲜感十足的80后聚会上时,他竟然也是可以那样放开地喝酒玩药,幽默十足,那样自如的挥洒自己真正的激情。

好像找到一个新的舞台,以前那些不愉快的感觉并不会在这群新观众的判断意识里存在,自己也就能更好的发挥自己,没有任何压力。

其实这些导致表达不畅的压力,都是自己给的吧。

为什么女孩会看上这个挫男?

厌倦了无爱的两性生活后,也许她看到了他隐藏的那部分,激发了一股涓涓细流却源源不绝的爱怜…可能吧,哈哈我有点恍惚,似乎是在照镜子,对于他的所有怪异,我都能立马从脑中迸出合理的解释。

好像影像里的一切其实只是另一个平行世界里的我的存在。

当然,人际交往缺陷还没他这么严重,不过确实很能理解。

但我还是认为他未必是处女座的。

 10 ) 受过伤的人易伤人

看这部片子时,想起了Adam Sandler。

Ben Stiller和Adam Sandler都是喜剧演员,但是都在向严肃题材发展,Stiller的Funny People就很不错。

Greenberg和Reign Over Me很有些相似。

1、男主角都受过伤。

Roger住过精神病院,脑子里成天想七想八。

Charlie因为911恐怖袭击失去了亲人。

两个人都脆弱敏感不合群。

2、因为友谊,两个人逐渐走出了阴影。

3、开放式结局,片子并没有道明男主角和女演员间如何深入发展,只是给了我们对未来的希望。

事情总是朝着好的方向在发展。

自从看了City Island后,发现纵然西方人表现得开放热情,其实内心一样隐藏有许多秘密,难以言说的秘密。

像Roger,只有在借助大麻的力量后,才向朋友坦白自己对过往的后悔和对现实的不满。

Hurt people hurt people. 受过伤的人易伤人。

这也许是他们寻求自我防御的一种方式吧。

《格林伯格》短评

題材我喜歡,但松散得我暫時沒什么精神看。

2分钟前
  • L I M O
  • 还行

对于格林伯格这样的人和他的人生,我已经丝毫不感兴趣了

5分钟前
  • luobo0904
  • 较差

- -混乱。

7分钟前
  • 井戒
  • 还行

应该不是很多人都喜欢的片子。有过相似的经历才会感兴趣,让我想起了以前的很多事。很能理解ben在片中的心情,但是结尾并不是终点,两个世界的人,未必可以在一起。。

8分钟前
  • 赵赵
  • 推荐

这部电影上映的日期是我生日。不过看的我昏昏欲睡!我本以为这会是一部解困的电影。

10分钟前
  • 阿呆
  • 还行

感觉跟上一部犯了一样的错误,甚至重复,所以再减一分....所以对话推动的电影应当怎样设置情节高潮呢,婚姻故事的成功是否因为它事实上遵循了某种改良过的三幕戏结构完成了一次成功的煽情?如果是这样,那么《爱在》三部曲呢?这部和上部共同的问题在于,主角麻烦缠身到了难以理解的地步,剪辑也显得混乱,有个鸟瞰镜头很像韦斯的风格,其他没了

11分钟前
  • 琐声
  • 较差

Greta Gerwig和导演的个人风格都太鲜明了 一个是不论什么角色感觉都是同一个人 一个是导什么都很闷的感觉 当然只要有Gerwig在这么奇怪的中年危机片也变得很可爱啊

16分钟前
  • juicebox🧃
  • 还行

鲍姆巴赫是中产阶级的痒痒挠。如果你对《鱿鱼和鲸》里的那只猫印象深刻,那么你或许也会注意到,一只患了病的狗和两个负责照料它的人才是这部喜剧小品里的主人公。中产阶级在巴姆巴赫的电影里永远那么感伤和令人心疼,他们不是在爬梯上就是在去往爬梯的路上。正如男主角切身体会到的那样,中年危机就是存在主义危机。他看似是《格林伯格》家族中的一员,实则不过是附着在这个群体的边缘——随时都可能被更努力的人代替。和男主角一样,女主角也是一个城市流浪无产者,未老先衰的他们因各种焦虑而显得不够努力:不是对过去的事耿耿于怀,就是对《将来的事》无法作出预判,这种迷失在时间当中的状态有如那只患上自身免疫失调的狗,而同病相怜的人也自然是相互吸引。区别于伍迪艾伦式的冷嘲热讽,鲍姆巴赫对于文青这一群体总是流露出一种感同身受式的温情。

18分钟前
  • Muto
  • 还行

本斯蒂勒这部电影太闷了!而且性格那么招人厌!

23分钟前
  • 七十三
  • 还行

喜欢Noah Baumbach一贯关注人生的小主题系列,松松散散甚至歇斯底里的填满人生的洗衣筐,那所有的论及,无非是人生历史与现时岔路的种种纠集。。。 喜欢结尾,和BEFORE SUNSET的ending神似,平静有韵。

27分钟前
  • k-pax
  • 推荐

hurt people hurt people

29分钟前
  • 帅到宇宙尽头
  • 推荐

很怕長大後會變成了男主角的這一類人,"Hurt People hurt people."

34分钟前
  • 豆友27199413
  • 推荐

细腻、无力感、充满惊喜!喜欢女主

35分钟前
  • 路可可
  • 推荐

完全不晓得电影想表达啥。。

37分钟前
  • 絶望ビリー
  • 较差

里面的英国男跟学校的flemming哥长的真像

39分钟前
  • 帖拉索伊朵
  • 还行

boring, depressing,exhausting...the worst thing is that the man looks so predatory and ferocious...i don't like him...

44分钟前
  • Norehearsal
  • 较差

Hurt people,hurt people.

47分钟前
  • 林劈叉
  • 推荐

豆友说的“松散”形容得很准确~

52分钟前
  • shanglin117
  • 较差

我只是想在吃宵夜的时候看一部商业喜剧片而已…平等地恨每一个往文艺片上打喜剧标签的人。

56分钟前
  • 景夷
  • 较差

6分。这些年Ben Stiller好像有些想转型了,原来的贱男喜剧拍得少了,开始走一些文艺路线了。这部格林伯格讲述了一个典型的食草男的经历,或者我觉得更好的说法,就是屌丝而已。不过么,这种男女之间衣食不愁却自己和自己闹变扭的片子基本都不是我的菜,随便看看没什么能记住的了。

58分钟前
  • Riobluemoon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