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学考试
The Exam,指考风暴(台),Zkouška,Ezmûn
导演:肖卡特·阿明·科尔基
主演:阿万·贾马尔,瓦尼亚·萨拉尔,侯赛因·哈桑,施万·阿托夫,胡希亚尔·内尔瓦伊,尼格尔·奥斯曼,卡瓦·卡迪尔,阿迪尔·阿卜杜拉赫曼,哈马·拉希德·哈拉斯,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伊拉克,卡塔尔语言:库尔德语年份:2021
简介:年轻女子洛瑾在未婚夫失踪后患上了抑郁症,心碎的她还要准备大学入学考试。如果没考上,父亲就会逼她结婚。如果考上了,她也许就能过上更自由的生活,不必再步姐姐希兰的后尘。希兰的婚姻很不幸福,她的丈夫思想保守,要求她只能做一名本分的家庭主妇。看到妹妹在追求梦想的路上举步维艰,希兰决定不计一切代价帮妹妹通过考试,这一决定使..详细 >
这像什么,世界上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苦难,我们同情别人的苦难,但也会从别人想到自己的苦难,说着乐观很简单但又真的怎么向前看呢?八分给这部电影,两分给这个世界上正在经历苦难的人们。
北影节day2|3.5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因为宗教、政治因素而变得复杂特殊。电影把女性困境不加掩饰展现给观众,姐姐面对不幸的婚姻无能为力,在妹妹面前充当起母亲的角色,誓要让她进入人生正轨。“入”了考试的门槛,才能有机会活出一个像模像样的人生。学习知识是人生唯一的“出”路,只有逃出束缚、冲破枷锁才能实现。影片还是很现实的,结尾海边意味深长的背影暗示了姐姐的决定,躲不掉的只能逃离,而她也只是万千女性的小小缩影而已。
剪辑节奏很紧,戏一场接一场,时长不长但是包裹了很多东西,看得人比较压抑,情绪也能够紧紧跟着。整体完成度还行,但是对于人物道德困境的展现还缺了点东西。
解说/伊拉克高考全国断网,一个无法保证考试公正的国家多么悲哀。姐姐为了不让妹妹步入自己悲惨的主妇命运,帮助她作弊,但因为各种原因被发现,妹妹跳河自尽。其实没那么悲观,啥都要爱情至上,和不爱的人结婚就得死,这种娇妻观念太奇葩了吧,好好学习要了你的命吗?无法感同身受
#55thKVIFF所有人都陷在真正的现实中备受心理折磨,因此呈现出难以界定的摇摆的弧光。但是当一切都建立在那栋换了名牌的水泥建筑骨架上的时候,所有的视角切换都有迹可循起来。没有对死亡的静照,但却是对死亡的如实捕捉。
姐们儿,就你这个脑子就别想拥有什么都自由意志了。一张卷子50道选择都写不明白就啥也别说了。姐姐倒是有点意思。可惜最后自杀倾向,让两星再减一星
【伊拉克】从社会议题出发的《天才枪手》,“考试”不仅改变出路,更关乎扭转这苦痛人生。在更精简紧凑的时长里试着完成许多的回响,对被压制之下的自我选择,对饱受重创的时局触摸,还有让人感受的道德困境;美中不足的是演员的情绪和演绎常常过浓,破坏了本身些微紧张也等待抛出更多结论的微妙氛围。仍然是个不错的故事。
额,没有更新的内容,女性在宗教国家的地位,从来没觉得多高,所以…电影技法上合格吧。
哪里的社会都一样 都是人情世故 但是题材并不新颖
不得不考的考试,不得不作弊的考试。以不得不考的考试作为切入点,剖析了伊拉克的社会问题。有点儿法哈蒂了。
看完太難受了 庫爾德地區女性無法自主的境遇和社會的不公 作弊時替她們緊張 雖然覺得最後不會成功 維護公平的老師 對於有權有勢的人的孩子作弊也無能為力 在當地的大環境下 她其實就算上了大學大多也只會是延遲被嫁出去的命運而已
3🌟少了些 4🌟又虚高了一些
毁了女人的是男人#BJIFF
导演心眼有点坏了,看似在关注女性困境,但影片中却充满了对男性角色的怜惜,丈夫每一次施暴的过程都恰到好处的打断,让女性的痛苦显得像是无病呻吟。而女性为了逃离父亲安排的强制婚姻从而决定考大学,这本可以讲出一个《垫底辣妹》这样的故事,女性从最开始利用学习完成某种目地,到最后感受到知识的价值,从而更加坚定选择用知识改变命运。但导演(也是编剧)却让女主角选择用作弊来达成目的,只能说导演或许并不相信女性可以通过一种非捷径的方式获得成功。看似在说女性困境,但一来对女性困境缺乏体认和刻画的能力,二来男性视角让他下意识跟男性角色站到了同一立场,最后呈现出的就是一个愚蠢女性自戕的故事。
正直的路有时候和对自由的追求相悖,很难选。每个角色都似乎很有道理,内鬼考官话里有话,结合极端组织背景新闻和女性命运,很有味道!
太窒息了
考卷上是作弊追逐战中的踉跄狼狈,而考卷外无法体现的则是来自夫权父权的步步紧逼。在伊斯兰文化体系下的女性生存夹缝中,哪怕是用最不堪的手段,也要撕开出路,逃离婚姻与生育的宿命。
对女性的不公平的控诉,对女性的教育、婚姻各方面的压制和剥削。
这么好的电影仅仅是入围北京国际电影节?真不明白这BJ电影节的调性是什么样的。剧本非常有层次感,值得二刷。
“弑杀父权”之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