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者》不是反转越多影片就越好看!
好像从《无间道》开始,卧底警匪片就成为香港电影的一种独立类型,而这种类型片最吸引观众眼球的莫过于那真假难辨的人物关系。
这部《使徒行者》就是这种类型片,从谁是失联的卧底入手,构建一个人物关系复杂的故事。
如果单说反转次数,这部绝对是此种类型片中的佼佼者,但反转多并不能体现影片的精彩程度,而片子的主要问题也恰恰出在这多次的发转上。
其实从头至尾人物就那么几个,在一部109分钟的电影中,要呈现如此繁杂的人物关系和角色性格的两面性就势必要牺牲在其他方面投入的精力,而人物一旦丰满不起来就会很直接的影响剧情反转的内在张力,让整部影片看下来感觉炫技的比重更大,缺乏根基。
国配的效果更是听的分分钟跳戏,5分。
ps:港片真是没人了,每年演来演去就是那几个老面孔,特别容易把片子搞混!
—“啊?
边个整噶?
”—“妳忙嘛。
”—“一小碗啫,快点食啦。
”浮云犹蔽日,同袍渐已沦。
当年蓝爵子,十载委荆榛。
危池结义士,携手越嶙峋。
睥睨生死境,游戏不良人。
霈泽奇英女,相护意恂恂。
联袂对鬼蜮,共饮慰风尘。
小妹耽其劳,兄弟致馐珍。
虾蔬积如山,欣欣难具陈。
岂谓世道难,此间寸心安。
染血胜牡丹,报君一倚栏。
除恶未及尽,何堪损手足。
弃身埋车腹,玉碎破残局。
兄妹俱零落,始至云散时。
孤禽发悲鸣,念兹长在兹。
怀着激动的心情去看了凌晨场点映的使徒行者电影版,毕竟身为一个tvb粉,当年也是追过剧版的使徒行者的。
看完之后,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受,好像是部好片,又想不出哪点能让我为之惊叹的,好像是部差片,又没有什么特别想要吐槽的。
按照阿丁对欢喜哥的记忆推算,影版发生的时间应该是在剧版结束3年以后,此时Q sir是CIB的长官,阿丁的男朋友,根据剧版,也就是说Q sir很有可能就是爆Seed,然而吴镇宇的表演和林峰可以说完全是两个风格的,所以剧迷们就不用期待爆seed了,而故事发展和剧版剧情也完全没有关联,影版可以说就是剧版的一个番外篇。
下面影评带有严重剧透,严重剧透,不想被剧透的请不要看,看了别骂我。
<图片1>故事的开头,阿丁收到一个陌生号码发来的一串乱码,认真阅读后,发现这串乱码是曾经的卧底联络人康道行独有的康式密码,根据密码内容,康道行手下除了剧版里的5个卧底外,还一个blackjack没有被找到,而警局it部也从电脑里找到了blackjack的损坏档案(这里想吐槽下,康死了3年了,黑警案也破了,就没整理过卧底档案么)。
于是,应blackjack的要求,阿丁在晚上7点到了东友集团晚会去见blackjack,然而男主阿蓝(张家辉)的乱入打乱了这次碰面,虽然这个情节体现了一下阿蓝的谋士属性和少爷(古天乐)的猛将属相,然而对于主线而言,这些情节完全不重要,所以笔者有点怀疑这段情节完全是为了糗百,红牛的广告。
事后,公司开会,阿蓝进入会议室开会,少爷却被拦在门外,而阿蓝在会议中被老板郭铭怀疑,为后文埋下伏笔。
见面失败,blackjack又要求阿丁去澳门见面,佘诗曼在这段澳门戏里将污演绎到了极致,也真正开始了正片的感觉,在澳门阿丁发现联系她的blackjack正是少爷,然而来自于少爷老板郭铭派来的杀手的刺杀,再次破坏了这一次碰面。
经过这两次不成功的碰面,郭铭开始怀疑少爷,于是阿丁被抓,少爷被搜,万幸少爷有两只手机,只被搜出一个追踪器,阿丁危险之际,欢喜哥再度出现一枪假装杀了阿丁。
至此,阿丁和主线剧情的关联彻底结束,大家热烈鼓掌,是的,到此为止,之后的主线和剧版有关联的只有欢喜哥了,还是个打酱油的。
挂着使徒行者这个名字,真的不代表什么。
之后进入被大量宣传的巴西剧情部分,这段可能真的是制作方花费最大的一段,也是渴望突破的高潮部分,阿蓝为了防止少爷被老板杀害,带少爷来巴西和毒贩交易,并暗中联络反派大boss董先生,算计反杀正计划杀了他俩独吞毒品的老板郭铭。
狙击炸弹,机枪乱扫,小车就是打不穿,答主对枪械不熟,但这种拉子弹链的机枪真的打不穿一辆轿车么,这个枪战戏里的终极bug是不是永远改不过来了。
反正一段激烈的枪战戏后,两个主角莫名其妙来到一个运动场。
一段“做兄弟,在心中”的煽情对话后,阿蓝用枪声通过监听器发摩斯密码给郭sir,告诉警方他才是真正的blackjack。
郭铭被杀,阿蓝正式上位,和欢喜哥董先生合作毒品生意,阿丁现身原来假死欢喜哥讲述卧底真情,警方通过记录发现少爷是个黑客,blackjack是他黑警方电脑知道的,一切进入高速节奏。
然而这里出现了答主最不能忍的一件事,电影跳过了最关键的一段剧情,董先生的毒品是怎么被扣的,董先生的犯罪证据是怎么找到的,这是警匪片吧,这是卧底篇吧,反派该死,你起码告诉我他是怎么死的吧,什么都没有,董先生暴露了。
跳过这段迷之片段后,董先生暴怒,下令杀所有人,藏在警方层层保护下安全屋里的阿丁,被神一般的发现了,歹徒轻而易举的攻进安全屋,杀光所有人,包括Q sir(爆seed?
),然后在最后一刻手枪卡壳,被阿丁反杀,阿丁杀青。
我一个顶别人一队·我不用枪·杀手,独自找到了刚逃脱追杀,没有带一个保镖,也没有一件武器的阿蓝和少爷,展开了一场肉搏。
最终阿蓝杀手同归于尽。
然后反派boss董先生直接被欢喜哥抓了,是的,直接抓了,没有任何反抗。
这部影版,我看到了两位影帝那纠葛的兄弟情,我看到了Qsir阿丁嘴硬心软的爱情,但是这不是警匪剧么,这不是使徒使者么,导演你告诉我,卧底最后做出的成绩去哪了,等了1个多小时的高潮戏去哪了,被你吃了么,用那么多镜头展现的高科技警队哪里去了,被你吃了么,阿蓝那一堆视死如归刚刚从追杀中救出他的保镖哪去了,被你吃了么。
可怜整部片里最爱的暴力萝莉小英,死的真不值。
作为港片里最出彩的警匪片,近年来却陷入了稳定有余,进取不足的境地,本片虽然有强大的演员阵容,完善的故事背景,但最后仍然没有走出这个困境,而过多的支线与广告,又让原来十分丰满的主线剧情被剁手砍脚,让没看懂的人大喊烂片,看懂的人暗叫可惜。
为煽情而煽情的戏份完全靠主演的演技支撑,却把这类题材片里最重要的逻辑合理性不知道抛到哪里去了。
综上所述,笔者觉得使徒行者这部影片远没有达到答主心中的期待,导演用了丰富的镜头语音,却没有强大的统筹能力。
Ps:张家辉演技越来越好,黑古也算在线,但是他们真的老了,看到他们和张慧雯同屏,真的有父女的感觉,皮肤上的皱纹在电影院的高清大屏上藏也藏不住,略感心酸。
第一次觉得有些电影,或许电脑上看会比在电影院看更好。
使徒行者,电视剧明显要出续集,电影貌似也要出续集,电影也算是电视剧的平行续集,当然和林峰无关,电视剧第二部也未必有林峰。
并且,电影和电视剧最后都有未解决的疑问。
张家辉死前可能想让古天乐彻底充当BJ这个角色,警局高层应该还有黑警,比如谁告诉董先生丁的藏身之处的?
我觉得使徒行者电影版的最大突破是……2D,良心的2D电影……想想都醉了,现在的电影院为了圈钱,连爱情片都尼玛3D……3D你妹啊!!!
现在的电影院3D电影,至少一半是伪3D,效果奇差,有些甚至就是字幕3D……在我看来,不是真正的大制作科幻片,没那效果就不要3D了……所以,现在2D电影才是良心电影,带两幅眼镜不舒服,而且那些3D眼镜奇脏无比……
故事脱胎于tvb颇受欢迎的剧集《使徒行者》,然而除了钉姐和欢喜哥,其他的人物都是新经营足浴店的钉姐还是那么浮夸,却依然透着爽朗可爱,吴镇宇和她的一唱一和默契十足,结局处也颇让人唏嘘感慨。
巴西的外景航拍感觉还算是不错,颇有异域的旖旎风情,临交易前的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氛营造得亦是不错。
这些算是电影里本人较为喜欢的出彩之处。
然而除了以上几点,其他看起来就实在索然无味,充满着老式tvb港剧的匠气,避重就轻,刻意而行。
古天乐和张家辉的基情满满,贯穿全剧,反转似乎是全剧最大的梗,却显得突兀而生硬。
也许有人说张家辉演得不错,沉着的挑衅的愤怒的压抑的,该有的分寸似乎都有,然而终究没能让自己真正进入角色的情境。
还是情节本身带给人物的说服力不够吧。
很难让人去细细梳理两人的友情和嫉妒之间的来龙去脉,很难想象为何有人会为了上位处于嫉妒而自己扮演卧底——聪明到足以黑入警察内部系统的电脑高手,明明有一百种更加高明的办法让自己脱颖而出。
所以只能说这一切都无法深究。
包括欢喜哥为何能突然出现hold住全场处理好钉姐,为何安全屋会突然被攻破而张家辉也遭到重火力强攻,而这时警察却终于部署掌握到隐藏至深的董先生的重要证据,情节只能说语焉不详,让人大概看个热闹,只能说该轮到主角陷入危境的时候就要极力渲染枪战,而该事情有个了结的时候,便骤然得以解决。
最后是华晨宇的片尾曲,倒是又甚为好听。
here we are, here we are, here we are.轻吟浅唱,布满忧伤。
为一部略有点潦草的电影又再渲染开一种淡淡的忧伤情绪。
我很努力地写一篇影评是因为看过的都太烂使徒行者就是和电视剧没半毛钱关系我也不想整理我的思绪了对于特别好看的电影我的思绪都是飘忽的已经准备再去看第三遍那些觉得不好看的人我才不在乎你们怎么看不好看就别看咯家辉哥留给我在你看之前请先接受这个预定说实话看的时候我并没有想这个问题因为在之前选定张家辉和古天乐一起演的时候,就已经忽略掉了这个问题林峰和张家辉古天乐没有可比性的张家辉是个自带痞气、蔫坏的男人,内在力量又常常爆棚,虽然南方小男人的小身板,爱穿白色西装扮白马王子,仍挡不住很man的一面。
怎么界定一个人man呢,剧中的大反派给了我们很好的对比,李光洁就是一个长相算是粗犷,但是即使是留胡子也没办法让他变得爷们的一个演员。
戏虽极力向港产演员靠拢,无奈这种黑社会的理解力是要靠风吹雨打的一部部的戏堆积的,紧靠画形贴皮还是差了很多。
还可以对比下曾经在黑社会电影里出现的大陆演员陈道明、胡军,全都一概地水土不服。
喜欢穿白色西装带草帽的张家辉带着一种喜剧的无奈。
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好多次他在电影中颁奖礼上穿的都是白色西装,脸上总是写着无奈。
即便是演变态,你也能猜到他有苦衷,即便是使徒行者这么弯弯绕的剧情,你也不用想就知道他肯定是正面角色。
一个男人的担当不是写在脸上,也不写在身板上,多数时间是积淀在眼神中,还辅助一些肢体动作。
比如抽烟,比如一个带着鱼尾纹和褶子的微小,比如一个向上抛遥控器的动作,在这部戏里,张家辉一个人撑起了所有,有人说古天乐的演技真是里见高下。
但说实在,他角色的定位到了这里其实也就只能到这里了,毕竟,只是个配角,比较负责的是兄弟情的部分。
而且谁能说最后兄弟并肩作战的一场戏不好看呢?
在这部戏里,是达到了化学反应和一加一大于二的。
这个故事最扯的部分反而是佘诗曼的戏,硬要和电视剧扯上关系,非常多余。
吴镇宇这几年开始不演变态了,可能是觉得没突破。
还是对他的变态比较怀念。
但如果让他演李光洁的角色,可能确实有些意料之中,不够惊喜吧。
反观,这一次铁三角没有聚齐。
没有刘青云的古天乐和张家辉,似乎缺了点什么。
就像一个桌子缺了一条腿,变得稍微有些单薄。
很想看到谢天华和张家辉演一部电影。
这两个不说话,往那一坐就自带港片feel的男人,风格丝毫没有被大陆电影影响。
是仍旧纯粹的港影人。
就像奥运会一样,他们年纪都不小了,应该珍惜他们保存完好的风骨,而不是让大陆电影制作、导演掺和,事实证明,真正的影迷还是希望看最纯粹的港片,听最纯粹的粤语原音。
看这部电影骂娘的观众我不怪你们,国语配音确实听起来很智障,严重影响了演员的演技。
他们从心理上没有理解港片的感觉,如此地矫揉造作让人肉麻。
我想张家辉应该演一回真正的坏人干脆利落那种在戏里把好人虐待得一塌糊涂他在魔警里戏份不多是有点坏吧但还是让人出戏可能这只能是个妄想了我倒是期待他演一回真的坏人那才是最大的反转还有就是从杜琪峰开始一堆人一起作死好人没好报这种剧情设定最终一定要肝脑涂地实在有点对不起公义虽然悲剧才有力量对于演员来说去翻翻张家辉好好演戏以来所有的电影有哪一次不是不得好死可惜电脑不带感不然真的想手动剪辑一部片叫做张家辉的10种死法配上一段惨烈的音乐就华晨宇的片尾曲吧也算是对辉哥电影人生的祭奠
2014年TVB剧《使徒行者》,五位隶属CIB的卧底失联,警署内部怀疑有“黒警”在高层潜伏,CIB警司康Sir被害,临死前将五位卧底的安全托付给好兄弟卓Sir,卓在暗中寻找保护失联UC的同时,带队智斗警队内鬼,最终成功肃清警队,击破政商勾结谋利的阴谋。
如果延续电视剧的主旨和案件编排,电影版《使徒行者》会是《寒战》般又一部颂扬香港法治之作。
可是导演文伟鸿,显然不满足“从木桶里拿苹果”,他要直接“在树上摘”。
电影版《使徒行者》无论故事还是人物角色都有了大变动,电视剧中五名卧底只有佘诗曼饰演的“钉姐”留存,再加上原剧反派“欢喜哥”起死回生加入电影版。
电影主角阿蓝(张家辉)和少爷(古天乐)这对德贸公司的“头马”,均为全新设置。
整个故事的重点已经从“法治精神”转变为“兄弟情”。
不管是那句疑似致敬《无间道》的“去桑拿”,还是在巴西球场和妹记茶餐厅的两次“做兄弟,在心中”的口号式宣言,都让人回想《扫毒》(2013)三兄弟高唱的“势要入刀山”——强调得有些刻意。
只是这种“双雄”结构的电影,要不能像早年《喋血双雄》般,在“猫鼠游戏”模式下做出巧,从强势敌对慢慢转变为惺惺相惜;又或者如早前的《无间道》系列、杜琪峰的《毒战》,双雄从一开始就都是互不信任和猜忌残杀。
电影《使徒行者》这种“老夫老妻闹别扭”并最终和好,让结尾收得生硬而没有信服力。
放是在《无间道》里,也就是陈永仁和“傻强”之间的一条友情线(同样都有人牺牲)。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中那些明显有用心的细节。
大卫·波德威尔曾在《香港电影的秘密》中阐述道:“港片像大部分亚洲流行文化一样,都会有幼稚得无聊的时候。
”比如《重庆森林》里的警察家里放满猫咪毛公仔,比如《全职杀手》中反町隆史为心爱的女孩集齐世界各地史努比公仔;比如《热血最强》中拖着充气沙发到处跑的杨采妮。
“港片纵然不像日本娱乐文化,要么是极致暴力要么是看腻人的趣致物事,但两者通常就会认为长大就是要具有侵略性,而温柔的惟一方式,便是倒退回童稚状态”,这在日韩暴力电影名家北野武、金基德作品中亦常有见。
电影《使徒行者》中这种“童稚状态”尤其凸显。
阿蓝(张家辉)和少爷(古天乐)双雄刚出场,就撒开手大玩“整蛊”——逼对头东友集团Boss跳伞,随后嚣张飙车、滑板打鼓,魔方弹球,办公桌后的柜台摆满咸蛋超人公仔收藏,威胁炸弹实为八音盒,都透着股浓烈的老顽童气息。
但在《使徒行者》里,这些玩具的用途还不仅限于雕琢人物。
当QSir在面对阿蓝和少爷这双真假卧底,头大理不清头绪时,咸蛋超人公仔身上暗藏监视器,魔方的旋转位置都恰到其份地推动了情节进展。
而且,玩具角色中也有互文隐喻。
在少爷(古天乐)与Q Sir通完电话后,将手中公仔丢进了垃圾桶。
而这只公仔,正好是日本的漫画形象“电脑奇侠”,身体左蓝右红的机器人,它其实是一位徘徊在正邪之间的悲剧战士。
“电脑奇侠”被丢弃的细节,呼应了阿蓝(张家辉)的卧底身份被知晓,同时也暗示其悲剧结局。
电影和电视剧的相同之处,是女人。
电影《使徒行者》虽然是“双雄”模式的男人戏,但女性角色亦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延续了电视剧的人设,佘诗曼饰演的钉姐,古怪机灵又擅于斡旋,是男性社群得以连结紧扣的关键“粘合剂”,她这条线不但串起了Q Sir、邵志朗和蓝博文,还有剧集里笑面虎“反派”欢喜哥,凑足一盘棋。
这个角色功能类似《无间道2》中刘嘉玲饰演的大嫂Mary,《窃听风云3》中的叶璇。
不同的是,以上两者在男性情谊里,最后都变成搞破坏的“搅局者”,而钉姐则单纯是起维系作用,而且还一人之力抗下了全片笑点。
张慧雯饰演的保镖小英,可以对比电视剧中卓Sir的外甥女,是被归入男性社群的“义气”领域,模糊性别的存在,类似《PTU》系列中的警官邵美琪。
很多观点认为,香港电影的跨文化力量主要来自其暴力元素。
无论李小龙、成龙,吴宇森到杜琪峰,都是以暴力这种官能感受打造了香港电影的招牌。
电影《使徒行者》里也有几场激烈的枪战,场面火爆,子弹横飞,构建了暴力快感的源泉。
其中一场枪战设计在巴西,进行毒品交易和枪战。
巴西里约热内卢,《上帝之城》、《菁英部队》、《人类之城》等影像作品里,都有其暴力泛滥的虎狼面目,动荡不安的底层世界贫民窟画面。
《使徒行者》中阿蓝和少爷刚开始跟毒枭交易的时候,镜头扫过几个当地“毒枭”,搭配这种荒唐粗砾的张狂环境,确实增强危机感。
再加上开始几个航拍镜头吊高期待,如果出现类似《飓风营救2》在伊斯坦比尔那样,大街小巷的追逐戏份,巷战险隘的空间容易调动氛围。
结果冲突爆发后枪战的场景切换却单薄,而且相对开阔,人物变成了视觉的附庸——两个白衣服人夹在红蓝车中间,搭配后面的花样涂鸦,引得人注意力全在颜色上。
再加上个汽车炸弹(跳戏到狂人皮埃罗?
)问题还倒不是说明亮的画风不行,而是一种整体不协调的观感。
据说服装方面还特意请奚仲文来打造。
可惜虽然精雕细琢,但人物矛盾冲突生硬,兄弟情感空洞,服装造景再好也无能锦上添花。
匠气过重盖过了兄弟情谊,以致最后阿蓝被车轧过,少爷跪地叩头,场面亦突兀,因着前头没有铺垫足够的悲情力道。
故事与剧集关联不多,没看过剧集也无碍。
只不过在场景服饰上“用力太猛”但没能支撑故事的警匪片,显得重心失衡。
只见创新意识聪明,不见义气雄心。
使徒行者没看完的我来看这部剧其实还挺有意思,主要是剧情知道得不多,还留点悬念。
张家辉全身都是戏啊,太有味道了,看着张家辉演的相当出神入化。
古天乐相比之下逊色了点,而吴镇宇略带精神分裂的感觉还是挺好看的。
欢喜哥一贯的喜剧悲情人物,那场跟bose的对戏实在有深度。
另外,角色的细节处理其实不错,包括张家辉的不动声色和古天乐的深藏笑意等,可以深掘挺多东西的。
剧情的反转有点出乎意料,脑洞大开了一下(多亏没看完使徒行者啊……)。
结尾有点烂,因为细节处理不好,一下子把结尾赶完了,没有高潮点。
这是本片的缺点。
仍记港片没落前引起大陆全民追剧的两部TVB片,一部是《潜行狙击》,一部就是电视剧版《使徒行者》而使徒行者的电影化,似乎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当然,如果每个人都有看完影版《冲上云霄》的觉悟后去看这部电影的,相信看完一定是十分惊喜的。
中规中矩,其实倒退十年的港片都有这个水平,然而却是整个低迷的暑期国产片中唯一清流。
让我们先回到电视剧版最后的剧情:爆seed和阿钉成功找出5名卧底,过上了虐狗生活;欢喜哥英勇献身,最后的电脑资料显示,欢喜哥很有可能是第6个卧底。
在电影版中,剧版角色被大洗牌:剧版男主演一个不留,新增豪华卡司——黑的不要不要的-古天乐一人抵过万千小鲜肉-张家辉神经病专业户-吴镇宇似乎就是这几个人就有着让你整部片子被吸引的魔力。
演员的细节处理很到位(果然是老戏骨!
)比如张家辉和古天乐的对峙啦,比如吴镇宇一边假装不满意的皱眉头一边眼泪滑下啦……而且我要说最后30分钟高能!!
全程高能!!!
不要说什么为了反转而反转!!
好看!!
在影院看的时候真心燃了!
具体的我就不剧透了!
总之不得不说,如果今年暑假,你还在为没有看到好电影而苦恼的时候,这部片绝对是不错的选择!
有点回到小时候一起追TVB剧的日子,一边感叹现在编剧越来越无脑,一边却还是停不下来!
最后,再次表白张家辉!
太帅!
AND私心觉得这片如果有刘青云的话估计还能多一星!
看到前面点赞十分多的评论但全是说使徒行者不好的影评,所以决定说说自己的想法。
我想说的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体系,有不同的想法很正常,所以不要太过偏激。
毕竟 汝之蜜糖,彼之砒霜。
我很喜欢这部电影,也许是我看的警匪片比较少,所以并不觉得套路满满。
有很多人说全是套路,都是什么卧底,枪战,兄弟情。
我想说不然呢?
不然你要人家怎么拍?
如同人人心中有,却个个笔下无。
都是相同的题材,却更容易显示水平。
串起这部电影是辨别忠奸以及浓浓的兄弟情。
我说几个让我感动的细节。
第一是Q sir 中枪的时候,他说是时候分手了,可以钉切一直说不分手,突然华晨宇的歌想起来,空灵的歌声,让人不禁流下眼泪。
第二是古天乐和张家辉最后对抗杀手的时候,张家辉最后和杀手同归于尽一起葬身车底,古天乐握住张家辉的手,深深地磕了几个头,此时音乐又响起来,也许是我特别感性,爱哭,我哭得一塌糊涂,脑海中回响起了他们对彼此说的话“做兄弟,在心中”。
还有一个感动的小点在,张家辉和古天乐讨论为什么要做卧底的时候,张家辉饰演蓝博文说了一句话,“我只想做博仔。
”我感受到了无可奈何的悲凉。
我喜欢这部电影,也许它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但我认为我们不能拿它和电视剧比,电影只有短短的一个多小时,而电视剧却有很多集。
这和电影的插曲截取的部分也很让人感动。
我喜欢它!!!
关于插曲音乐响起的镜头有俩个,一个是Q sir 和钉的离别,Q Sir 逝世,留下钉,音乐响起,开始只是纯音乐,慢慢循序渐进 渲染悲伤 一种溢出屏幕的离别的忧伤。
第二个是蓝博文即张家辉牺牲,古天乐在一旁跪拜,一种悲壮之美。
因为这首歌在电影中的插曲并不是和全部镜头相符合,而是单单和这俩个镜头相匹配。
整首歌就和电影匹配了,尤其是MV就是电影的剪辑,“我越无所适从,越会事与愿违 ”一种浓浓的无奈感,中间的Rap又像是对现实的不屈服。
就算到了现在,我还能记起当时听到歌热泪盈眶的样子。
天呐邵氏~~~给张家辉加鸡腿~~~
1主角团 最后几乎被团灭?有点强行悲剧了。2人物其实还行 不过人多了 我们希望一些人能发挥的好一些 可是他们 表现平平了。3故事 怎么牛逼的主角团折腾最后 女主内伤 邵志朗算是活着 覃欢喜被抓,,,。
亮点1:吴镇宇通过声音破解张家辉的摩斯密码。亮点2:谋女郎张慧雯武力保护张家辉。亮点3:陈豪和梁峥的客串。
“钉姐”这个角色,在前作里就已经很立体,续作里其实没什么突破,但就是喜欢就是喜欢就是喜欢,与死而复生的“欢喜哥”重逢一幕很动人。惊喜的是一帮老男神们,张家辉吴镇宇古天乐每个都帅到爆!!!
后面的高潮部分好不高潮啊
去了巴西,也还是套路。
在港片越拍越糟心的年代,能有一部这样还算良心的警匪片,应该鼓励。
整个戏只有家辉哥的鱼尾纹和佘小姐的双下巴看上去是真实可信的。
镜头内节奏和台词风格,组合起来的剧情叙述都不是我喜欢的。
吴镇宇演技还在,古天乐接戏太多,张家辉装腔作势。电视剧衍生品。
论为何张家辉是影帝而黑古不是…两人的兄弟情一秒穿越到&lt;扫毒&gt;
全程尴尬…………
张家辉是梅林,古天乐是莫甘娜,吴镇宇是派西维尔,董先生是莫德雷德,刺客释延能真的就是刺客。。。
是真的太难看了 也许张和古的基情是唯一的看点 我每次都很害怕古仔同张家辉漏出微妙的中年男子的微笑 偏偏他们总是在我最害怕的时候露出来 古仔你也拍点别的吧 腻不腻啊 应该也不差钱啊
2016年第48部,20161009,嗯,动动脑子就知道估计是要有2的。如何坚守自己最初的原则,是最难的一件事情,所有情感都是真情,很难不动摇。人性最难判断,规则或许真的不重要。
演员阵容很强大,不过情节发展都在意料之中,没有太大惊喜;另外临近尾声的配乐实在太突兀了~~
难看
烧投资人的钱不心疼。体育场对峙戏那轨道转得、华晨宇天娱这快钱赚得.......细节证明:有钱任性!任性烧!
真的,电影院我就看了5遍吧……张家辉帅得我呼吸不畅啊!!!!!每一个没有放到他身上的镜头都是浪费!每一个细微的表情都值得反复回味,扫毒之后,我以为他只有蓄胡子才帅,不是啊!气场一开帅到炸啊!而且扫毒,赤道,使徒行者虽然演得都是高富帅,可完全气质完全不一样!!!!!
三星全给张家辉,型炸,演技碾压古天乐。梁家辉之外,这个时代、这个年纪唯一能与各种角色都无缝对接的了。大牛、镇宇都要逊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