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神作”的[20世纪少年]终于电影化了。
虽然是拍成了3部曲,但对20多话的漫画来说,情节进行了大量的删减,突兀的剧情是无法避免的。
其实,这部电影只是铁托漫画迷的怀旧节目而已,没必要太较真。
一句话评价:“这部作品,100%会被封禁”。
初五那天下午,我到厂外一家快餐店叫了份炒粉,吃完之后,喝着热气腾腾的白开水,看着店外的一切。
天还是一片阴沉,据说这是S城最冷的一个春节,地上的纸屑以及各种杂物在阵阵冷风的吹动下贴着地面飘动或翻滚着。
店里就我一个顾客,如果我算是顾客的话。
地上显然刚经过打扫,地板砖还是潮潮的,凳子都叠起来倒着垛在了桌子上。
我看了看水杯中袅袅摇曳的白气,突然想起了前几天看的一部电影《20世纪少年》(日本拍的,我现在是几乎不看国产片了)来,里面有这么一段,远藤贤知在与“朋友”(一种新兴宗教组织的头目)做决战前有这么一番话,他说有人曾对他讲过,玩摇滚乐的人都活不过27岁,比如布莱安·琼斯(BrianJones)、强尼斯·乔普林(Janis Joplin)、吉姆·莫利斯(JimMorrison)、吉米·罕醉克斯(Jimi Hendrix)(很惭愧我一个也没听过),我当时就一震,我今年不也正是27了吗?
虽然我不玩摇滚,而且看起来我也不会这么短命,但这句话于我却有其蛊惑之处。
27岁的我今年将会有怎样的际遇呢?
在2011年到来之前,谁也说不好。
或许也不过如前26年一样,平平庸庸无聊的过吧。
人生就是这样吧!
于大混沌中给人以微茫的希冀。
他后面又说自己最终还是过了28岁,很失望,又说看到现在还有很多年纪一大把的高手还在玩摇滚,才放弃了死很屌的念头。
这同时又让我想起了刚看不久的NHK纪录片《影像的世纪》中在“朦胧的不安”中自杀的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来,日本这种对自杀的迷恋,好像是由来已久的,对日本文化稍稍有所了解的人,应该不会感到陌生吧。
别的不说就单说作家比较出名的就还有三岛和川端康成。
这自然有其文化方面的影响吧,具体我也没有研究过。
个人觉得鲁迅先生的《铸剑》的创作应该有受这种情绪或文化的影响。
再回到贤知的这段话,结合整部电影,仔细想想,让人觉得这根本就不是什么反抗邪恶的战争,所谓的这些只不过是伪装的外壳而已,真正的内核其实是摇滚对这个社会的抗争而已。
勉强,,分成两次,终于看完了,想来,日本一直不擅长制作大场面的,电影,从日本沉没可见一斑,如此想来,样的大制作,这个水平就算是有所长进了。
关于其他也没有可以评论的地方,想看的话还是看动画吧。
以上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看了第一部想看第二部,然后同时去找漫画看,漫画之好完全出乎想象,反之,回想一下电影,选角都很不错,阵容强大,神似漫画人物,起了一个好头......,接下来我要去恶骂第二部了,想知道故事的原意还是看漫画吧。
因原作强大之故,以下观点为抛开漫画后结果故事在黑暗的特殊牢房里开始,年轻而充满疑惑的漫画家,仅仅因为质疑统治者的面目而被投入深牢,他在向对面囚室的大叔发牢骚,两人的对话展开了这部大作的时空画卷。
不断的时空跳跃,在69年大阪世博会召开前夕到新世纪的曙光来临之前,9个孩子曾经的英雄梦想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成真。
所有的人开始相信所谓的“党”,所谓的 “拯救”,就像所有人类都热衷的盲从和好奇感。
大多数人看不到狂热背后的愚昧和无知,只是被一种可悲的“人云亦云”式的“服从”驱使;而对于那些脱离于这种“服从”的人,被冠以恐怖分子。
与其说生化细菌和毁灭机器是毁灭人类的可怕武器,不如说这种全心全意的精神死亡和互相残杀才是祸首…佩服健儿,可以为了心里有过的梦想,在只剩下不到9人的时候依旧可以振作去为了“拯救”人类的信念而奋斗。
放到渺小如我,真的没有这种信心,特别是满目疮痍的镜像和人人自残心灵的惨像给我这种不自信又增添上沉重的21克:人们会不会改变,抑或会继续为了苟且,残存着一种“会有人带领我们改变”的心理,又可能彻底的投入邪说的怀抱,在“党”的徽章周围手舞足蹈?
20世纪如期而至,可是没有什么像在改变,我们幼时的对抗暴君,做地球保卫者的理想仿佛一场梦,似近又远;又或者,你真的相信救世主?
还是那本来只是幻觉。
不会有什么希望在明天的说法,因为它根本其实就在今天,我们的手边,溜走,如果不把握,你甚至看不到它的巨像;真的“朋友”渐渐出现在你的后面和身边,他们跟你一样相信“希望”和“改变”,他们也有对自己的深刻反省和追求梦的勇气。
即使是少女用品店小老板,即使是落魄摇滚歌手,即使是社会底层的黑道人物,即使只是一个普通的复印机推销员:因为“所谓人类,即使是鲁莽,也有不得不干的时候”。
相对于还在用汤勺挖出路的落仔大叔,我们是真正的20世纪少年。
我们等待了几个世纪,非常长的时间,但是只要勇敢的相信自己对不公和盲从的疑问,并不断努力去求解,坚持自己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实现他的梦想,并用自己的人生去实践,真正的曙光迟早会降临到世界。
毫无遗憾的活着和离开,一个人的生命才是这千百个世纪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凌晨,躺在床上看完了这部电影,再看右下角的时间显示,已经四点多了。
在准备评论之前,看了其他人的一些评论。
发现很多人都对电影的拍摄手法还有在电脑设计方面显得非常失望。
然而我觉得并不是所有的这种连续性的电影都需要拍得像《哈利波特》《指环王》那样精致的,你不觉得如果那样精致的,否则不也是落了俗套吗?
本来,这部系列电影的第一部就是大多围绕着童年的回忆为线索,带引那些从未看过原作漫画的观众来逐一介绍主要出场人物,这也是系列电影一贯的表现方式。
而快剪、碎剪也是堤幸彦一贯的拍摄手法。
本来导演就是整个电影的灵魂人物,如果你熟悉导演的一贯作风话就应该事先有心理准备,看还是不看取决于你自己。
如果从来没看过该导演的作品,那就更没有什么资格去指责他什么,老老实实地去墙角看你的漫画去,而不是真把自己当成专业影评人了。
在这个习惯运用各种科技特效来拍摄电影的时代,我们仿佛往往只注重了那些绚烂的却并非真实的东西,而忽略了隐藏在其背后最真诚朴实的,这或许是因为我们的眼睛已经被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给“污染”了。
优点是忠于原著,问题也是忠于原著。
几乎是漫画史上结构最庞大、复杂的故事,怎么可能用电影讲得清楚呢?
至于选角,淫者见淫吧,我觉得贤知不够挫,阿区不够刚毅,雪次没啥英气,神乃就不想说了,找一中年大妈扮loli,不过也没办法,上哪找那么多合适的演员虽然拍得不怎么样,但看得出来还是比较用心的,浦泽的漫画根本就不适合拍电影,但是作为这部漫画的粉丝,有得看总好过没有,聊胜于无吧
妈的,一部片子放下来就在找有哪些熟脸大牌们和比较大牌们就不说了内个NIGHTMARE也太搞了xd还有及川光博,娃哈哈。
看了演员表之后才知道内主唱是他,感情当时就拼命在盯着瞅内摄像师什么时候给yomi个正脸。
然后还有taka and toshi, oriental radio。
娃哈哈哈。
有意思有意思。
a chan 居然就这么死了xddps。
我一直以为2000年就是21世纪了。。。。
就是冲着阵容强大去看的,看完之后还是只剩下“阵容强大”几个字。
故事有点扯,竟然是还原小朋友时编的故事,还真的是按照时间、地点严格实行。
猴子脸反反复复的“ken ji gun, a so bi ma shi yo”,又把组织取名为“to mo da ti”,是不是说明其实他从小到大,渴望的都只是跟贤治他们一起玩而已?
一众大牌,都没有空间很好地发挥,可惜了。
倒是演神乃婴儿期、幼年期的小朋友都好可爱,这是唯一亮点了。
虽然不怎么好看,但因为看了一,所以就想看完二和三。
更何况希望看到传说中后面会出现的神木隆之介。
1,看《20世纪少年》之前听说,喜欢原作漫画的人很喜欢这电影,没看过原作的人觉得这电影看不懂。
而我很喜欢这部漫画,特别是前面的部分,也就是这部电影cover的部分。
我认为那部漫画是这个时代的传世之作。
2,电影非常忠实于漫画,几乎是没有修改。
而漫画中的有些部分,例如在时间线上的大幅跳跃,用电影来表现是很难的(所以《21克》是了不起的杰作)。
《20世纪少年》电影版虽然在时间线跳转方面做了些消减,但我想对于没有看过原作的人来说,还是会觉得有些难懂。
3,对于喜欢原作的人来说,这电影是非常忠实的。
包括电影一开始的标题上的那行小字,“本格科学冒险映画”,当年那些紧紧跟随漫画更新的宅男们,会为了这个和漫画一致的标题而激动吧。
4,我看了看当初我为这部漫画写的帖子,http://likeyesterday.spaces.live.com/blog/cns!A80F5D17DD9D10BF!781.entry?&_c02_owner=1%3F%3Fpage%3D3&sa=482785789,那部漫画真让人感动啊,而可惜的是,这部电影只是让人回忆起当初看那漫画的感动,而并没有能够自己去实现这份感动。
5,《20世纪少年》开篇的结构很巧妙。
一个青春不再的小老板,发现自己幼年和朋友们想象的世界大灾难正在被一一实现,而自己却已经记不起当年的细节了,所以只有努力回忆来寻找灾难的真相。
一方面,几乎每个人都对自己的童年有记忆深刻的部分,也有完全失忆的部分,所以这段铺陈很成功地让读者感受到了恐怖气氛;而更重要的是在另一方面,贤知在回忆中,也记起了自己少年时代的理想主义,摇滚的叛逆,对内心的坚持,这些让人热血沸腾的东西在他的生命中已经被消磨殆尽,在每一个曾经少年的心中,也未剩下多少。
而当贤知握起吉他,他少年时代的理想主义在他的心中复活了。
摇滚乐在这部作品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而他在一个犬儒主义社会中其实更像是一个暗语,明白的人会清楚,那代表了什么。
不久前,我们的外交部发言人说,“据我了解,很多人不喜欢这类音乐,因为它太嘈杂,噪音太大。
我想你应该是一个成熟的成年人了吧?
”http://ruoxinande.spaces.live.com/blog/cns!4BE8EF0207A31D34!187.entry
这么阵容豪华的烂片,我要坚持把三集都看完。
光有强大阵容是不够的
知道真人版就是失败,抱着这样的心情不知不觉看完了。我在想那些打三星打两星的人怎么想的,这样的真人版可以说是我至今看过为数不多中的最好最好的改编了。其实也算不上改,基本是没有动大刀子修改。真的可以看出他们是非常努力认真地把这个称为神作的作品真人化。人物像但感觉少了点,但都这样不是吗
可能是我没有看过漫画原作吧,所以倒没什么失望。期待看第二部哦。
原作才是神作。/。。。虽然偶对堤辛YAN一直灰有爱,但这次真的有爱不起来
电视剧和电影制作是两码事啦两码事。堤大叔。
开场《20th Century Boy》的音乐响起就已经让我激动,如果不对日式kuso风格不适,谁是“朋友”的悬念应该会吸引你的注意力。
那特效我哭了,但是那个面具男我还是被吓到了@L@
雖然電影真的不怎麼樣,但是讓我想再把漫畫拿出來重看一遍了
漫畫改編電影中textbook-example的casting!
好看得吃驚
看完原作感觉"小学馆"真是名副其实啊....小学生和初中生的水平,不知道叫好的是在小学和初中阶段看的漫画么?
没看过漫画的看这电影还算不错了。。。。
小日向文世 堤幸彦 浦泽直树 奇幻 7.8/10
不明白
凹凸曼你为神马不出现救地球?
心中的那些感动 多少还是有一些被拍了出来 但还是觉得仓促 虽然演技不错 可惜压缩成电影 如果是电视剧应该会好些
经典故事
说实话···我都没有搞懂他们一帮人在乱些什么···— —llllll看来要看原版啊···
太有诚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