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镇事件簿
Répertoire des villes disparues,人间鬼镇(港),鬼镇疑云(台),鬼城事件簿,鬼镇故事簿,鬼城选集,Ghost Town Anthology
导演:德尼·科泰
主演:让-米歇尔·安蒂尔,诺曼德·卡瑞尔,拉里萨·科里韦,乔西·德斯克内斯,雷米·古莱,雷切尔·格拉顿,黛安·拉瓦雷,罗伯特·内勒,若瑟琳·祖科
类型:电影地区:加拿大语言:法语年份:2019
简介:在一个仅有215名居民的封闭小镇Irénée-les-Neiges里,其中一位居民Simon Dubé死于意外车祸,这起悲剧也使得Dubé、镇长与其他镇民生活蒙上阴影。在这个充满哀悼与沉重的时候,迷雾中开始有陌生人出现在小镇,他们究竟是谁?详细 >
#6100. #69th Berlinale# 主竞赛。片名翻成[鬼镇事件簿]更好一些。柏林常客德尼·科泰新作。影片气质更像圣丹斯系的作品,影片一直保持一个有点抽风的诡异气氛,对大雪中凋敝的小镇居民的群像有着不错的刻画。而通过灵异事件和人们的不同反应以及选择,带出了颇富政治含义的潜文本。小镇周围的矿场近乎关闭,人们不是年老就是失业,青年人看不到希望,片中“仅存”四个孩子,而他们实际上是……而小镇的气氛却十分保守,拒绝外来的帮助力量——不能不让人联系到魁北克的政治经济背景。影片亮点是摄影,手持+胶片质感。虽然片子不错不过不太有得奖相。
与其说将其定位成电影,不如将其定位成一部影像化散文。故事张力可以忽略不计,但是他粗砺的影像质感却深得我心。外来者的入侵使得小镇的荒凉闭塞愈发惊奇。后来上天的片段真的像个行为艺术。喜欢这种风格的影像
人们困在自我慰藉的迷宫里被死去的魂灵套进现实的棺材。唯一代表生机的孩童是幽灵,魁北克年轻人的出路是死?
死人无法开口,亡人从未离开,白雪皑皑,荒原小镇,亡魂超现实主义的乡愿。
开阔空间构成时间交汇场 科泰的迷雾还盖不上未填补的空洞 再无任何其他惊喜
超级无聊,非常多琐碎无关的场景和对话,之所以坚持下来是想看看结尾怎么解释,然后果然没解释……我不管什么象征,什么影射,俗人一枚,神烦这种“老子逼格高,剧情要回味,看不懂跪安”的,浪费时间。
社恐的小镇,社恐的活人和社恐的鬼
无可辨识的神格;到底是被内生的亡魂追赶还是被外来的规则胁迫
文艺片
前面以为故事走向会是那种未曾露脸过的死亡角色如何继续影响着在世之人,直到过去的鬼魂倏然纷纷不期而至,顿时有了一层恐怖片的观感,落脚点则是如何面对失去与走出伤痛。大雪永远覆盖着这座冷清的小镇,人们也总是悲恸与失落,着墨不多的有关角色间的亲密情感像是一种慰藉。胶片质感赋予影像风格更多触手可及的荒凉凋敝感。
看到最后大概明白电影是喻指死气沉沉自我封闭的环境吧,一边抑郁一边愈加封闭,然后死循环,死气更重。想到这里觉得这片子其实拍得很切题,鬼片哦~~~但闷得相当了得~~~看睡着了好几次~~~~加拿大魁北克农村哦~~~扶额~~~~
7,诡异氛围的小镇,还有寒冷季节的映衬,飞上天的阿黛尔是最美丽的,最自我的。所以这个是讲希望的,最后才有了父子俩的眼神交流
78/100 #FIRST2019# 这部也可以叫《我们是小僵尸》,放在西宁值得拿来借鉴,对比《吾神》,简直是一个超低成本雪域小镇惊悚片的上佳范本。提出“非理性恐惧”,几乎不靠jump scale、不靠特效、不靠化妆、不靠配乐(鲜有的配乐因而具有极强的提示性),仅仅靠着突出人物身体、面部的僵硬感,拍摄人的反映重于拍摄人看到了什么。年轻人迁移老年人留守,失业大军才是亡灵大军,外来领救济的底层漂浮在空中,政治经济背景也一定有城乡发展不均,不是It follows而是it watches,他们就是us,陌生、冷漠、排挤,闯入者永远被抗拒,人鬼共生即是当下人与人之共生。16mm胶片颗粒感、划痕痕迹和像素极低的段落很加分,更加阴冷诡异,以及具有粗粝的B级片质感。
我咋没看懂。2020-5-23 14:49:50
地域症结具象化为一个不做任何运动的类型符号基本等于无用功,这甚至起不到“填充”影像表层丰富性的基本作用,特殊人文环境提供了无限可能的现实主义,然而创作者偏偏选择了就个人能力而言最木讷和最贬值的一个,算了,别的扯多了都没用,说到底,看不下去就是看不下去,责任在我自己。
对这部电影的名字很感兴趣,充满了好奇,观看后发现影片有一种老电影的感觉,小噪点喯儿吧乱蹦,镜头朦胧略微模糊,很吸引人。整日大雪铺街的小镇子,总人口二百有余,一片安静中充满了诡异,奇怪的磁场,荒凉的社区,因为这种沉寂和安逸,亡灵与活人出现在一起,俗话叫“活没活气儿,死没死样儿”。逝者徘徊于此,静待轮回,生者终踏出故土,另觅新生。
加拿大唯一说法语的魁北克下属小镇,人们能看见死去的人,在街上徘徊,后来已经见怪不怪,和平相处了,但拍的很无聊又无趣,也不恐惧。
额...
文艺系恐怖片?看着既诡异又沉闷…寒冷的天气和音乐的色调使电影自带沉郁感。不带情绪起伏的疏离感表演和单色系静态感的视觉效果,让我全程有点云里雾里。弱化故事和人物,强调氛围营造和隐喻意义,故去的鬼魂和活着的驻守居民,既对立又共生,在小镇里故步自封守护着属于自己的天地。活着的人在死寂而无生气的小镇里百无聊赖地活着,死去的人沉默靠近执着于故土。在那里,生无异于死,活着的居民又与死去的鬼魂有何区别呢?而离开的人到底是无法面对逝去的亲人还是无法接受在鬼镇里一成不变的窒息生活?P.S.莫名喜欢漂浮的焦虑症女孩,仿佛能感同身受那种不再焦虑的安定感。
16mm粗微粒,灰暗冰冷的邊陲地點,枯燥乏味封閉排外,加上工作短缺不景氣和突然而來的死亡事件,加深了村民的恐懼和不安,孤獨鬱結鬼影幢幢,很多關於小鄉鎮村民的心態及對社會前景暗淡的描述,超脫現實的景象底下是緩慢平實描寫,可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