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ck是个内向的人,他的话很少表情也很少,可是有那样几个眼神,我从中看到他的感情1、教胖子射击,女朋友说:“为了我”“我做事从不为任何人的”但那一刻他的眼神是温柔的,起身就叫胖子跟上了2、比赛场上的意外发生时,他开始并没有拔枪,眼神是犹豫的,但是当那个人的枪口对上了女友时,枪声响过,他放下枪时眼睛里只有不容置疑的坚决3、女友还在被拘押,他在等着12小时放人期限,是女友的生日,他蜷在黑暗的角落喃喃:“生日快乐”那一刻,眼神里依旧是温情的4、胖子的枪也对上了女友,他把胖子打成了蜂窝。。。
那一刻的眼神,我描述不出来了。。。
吃惊?
失望?
痛恨?
之前他杀人,还把对方当成人的,可是那一刻,不是了。。。
片子讲述的似乎是一个变态杀人狂和一堆英勇警员对崩的故事,当然变态杀人狂是主流话语权掌握者的,而英勇也是属于主流话语者的。
一切其实可以不用避免,只要那个警员大哥不在张国荣比赛的时候站在他后面,或者那个警察boss在看到自己的兄弟要开枪到处乱蹦之前给他手上两枪,世界就不同了。
无数个小康家庭就会延续下去,阿力会结婚,会改装抢一辈子,安安静静的一辈子。
但是一切都发生了。
张国荣是一名枪手,而那个警察大哥也是个枪手,当一个枪手带着杀气的看着另一个枪手的时候,是有感应的。
结尾处那个胖子警察被张国荣反身打死就是这个道理。
OK,那么我觉得导演是想告诉我们这一点的。
于是电影就奇妙了。
一个杀气腾腾的大叔带着枪站在你的身后,花一秒钟判断下这没错吧。。
但是这一秒中放在分秒必争的比赛中就悲剧了。
但是这里有的去说吗?
没有。。
输了怎么办?
只能自己认倒霉。
凭什么?
因为他们是警察,因为他们代表着政府,因为他们有着主流的价值观,因为他们是特权阶级。
特权这个词好不和谐,但是现在特权比18年前只是更夸张了而已。
公平?
什么是公平。。。
用自己抢,在同一片蓝天下,同一个场地里。
OK 公平了。。。
但是真的公平吗?
就好像如今人们家里有点钱了买了个本田什么的,于是特权阶级们就可以去买法拉利 奥迪A6了。
就好像如此人们不为吃肉发愁了,于是特权阶级就可以去美国 去加拿大吃绿色蔬菜了。
就好像。。。
比比皆是。
反抗的人 对于特权阶级的存在是个隐患 于是他们成为了罪人,嫌疑犯。
而对于那些不敢反抗的人,反抗者也是他们的隐患,因为他们都幻想着成为特权的一部分。
通过自己的努力。
就好比现在的公务员。
最后的结尾当然是反抗者一无所有,特权的维护者成功脱险。
但是在矛盾在不断被揭露的今天,明天谁有是反抗者 又有谁知呢?
啪、啪、啪、啪击发、啪啪,击发、啪啪,击发、啪啪。
枪声在电影结束时依旧弥漫在我的四周,也许是男人特有的性格,那剧中声声脆厉的枪声总是令我亢奋莫名,这是否便是男人的血性使然,是否男人天生便与枪、与武器、与杀戮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剧中张国荣饰演的彭奕行Rick便是这么一种人,Rick是一个热爱轮械和射击的人,他不但是IPSC(实战射击)的比赛高手,也是改枪的能手。
而方中信扮演的重案组警官苗志舜同样也是IPSC的高手,两人在比赛中是重要的竞争对手,两人彼此竞争,彼此敬重,彼此了解。
在一次比赛中,在二人决胜的时刻,一名精神失常者闯入赛场向人群射击,苗志舜举枪相向,却犹豫不决,迟迟没有开枪,而彭奕行却果断出枪将精神失常者当场击毙,彭奕行由此第一次尝到用枪杀人的快感。
三年后,一件走私案件中,四名特工和污点证人在酒店被杀,杀手手法利落,5秒内连发10枪,枪枪致命,这让警方大伤脑筋。
苗志舜由现场推断凶手便是彭奕行。
而确为杀手彭奕行却与警方从容周旋,警方无证据,奈何他不得,最后警方使尽招数逼彭就范并拘捕其女友。
最终,本就有些心理异常的彭崩溃,为救女友,单枪挑战警方,射杀警员,苗志舜最终也走出心中阴影,以生命为注,面对彭奕行的挑战,进行了那场三年前未完的比赛。
孤独、孤独、孤独,剧中张国荣饰演的彭奕行始终孤独,总是游离于现实之外,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现出一种透骨的孤独。
虽然他有一个深爱他的女友,也有一个深知他的对手,但他依旧孤独。
只有枪,似乎只有枪能帮他摆脱孤独。
他打枪、改枪,却孤独依旧迷茫依旧。
他射击寻求慰藉,他改枪寻求解脱,却似乎都办不到,他将生命都注入了枪,他似乎把枪看成了他自己,别人不相信他改的枪,他就认为别人也不信他。
枪响时,他短暂满足,枪响后又是无限的落寞。
他就像个孤独的舞者,用枪去舞的舞者,舞时风光无限,曲终人散后又是一片寂寥。
他用枪去寻求,却一直找不到答案,终于在他第一次用枪杀人后,他找到了答案,他寻到了解脱,就像剧中方中信所饰演的苗志舜形容他的那句话:“杀人可以令我感到自己的存在。
”(有点像我爱罗,或者说我爱罗像他)。
彭奕行便用枪去杀人去摆脱那就纠缠的孤独,用枪去杀人也许真与射击那些纸靶的感觉不一样。
张国荣将剧中人的孤独与落寞演绎得淋漓尽致,张力十足,那一举手一投足已完全融入角色,这也是我看过的不多的几部张国荣主演的电影中,他演技最精湛的一部,他与角色已难解难分,他便是彭奕行、彭奕行便是他,也许这便是表演的最高境界吧!
方中信,他的电影我看得不多,甚至能记起名字的只有这一部,在这一部中他表现得很好,将一个深沉而又干练的警官演绎得很到位,方中信,一个演技派的实力明星。
还有剧中彭奕行的女友,那么爱他,真是无条件的爱,明知彭奕行作奸犯科,明知彭心理变态,还是那么爱他,为什么啊?
爱一个人总得因为他或她有值得爱的地方吧?
彭奕行有吗?
也许我的问题太现实了,她就爱他,没有理由,爱有时真不需要理由。
这也许就是爱情主题经久不衰的原因,怎么拍,怎么写都是爱。
你说不清,空间就无限大了。
片中的其他配角也都很有意思,这是一部很耐看的影片。
影片中也有些地方令我皱眉,在众多警员追踪彭奕行到枪会时,彭奕行举枪相向,结果这群警员面对彭一个人不但没有任何招架之功,还被打得屁滚尿流、抱头鼠窜,甚至还被吓得哭叫连天的,再换子弹时还走火打了自己的脚。
天啊!
就算彭奕行是个高手你们打不过,但你们也应该是受过训练的警员啊,不是平民老百姓,抵挡一下也成啊。
就算抵挡不了,也不至于如此狼狈吧?
何况你们人数也多啊!
天啊!
打不过也不至于哭鼻子吧,还“自残”?
如果遇上事,警察都这么脆弱、不堪一击,到时候谁来保护老百姓啊?
也许这是为了突出彭奕行的神勇,导演的夸张之举,但我觉得这也太夸张了吧!
如果警察都这样,那我可要担心一下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了。
所以,我觉得这一幕不合理。
再有影片中似乎出现了为了给嫌疑犯定罪警方制造伪证的情节,但愿这是编导为了增加戏剧冲突而设置的情节,但愿这不是现实的写照,这已是我看过的第二部有类似情节的电影了(另一部是《杀破狼》),无论出发点与目的是多么正义、多么美好,手段与过程的错误会令整件事情变味、变质,我们追求法治,就要尊重法治的规则,就要拥有法律的精神。
我不想再在这里讨论什么无罪推论的尴尬与现实的矛盾,我只想说一点,如果我们错放了一个人,我们还有机会再抓回他,再给他治罪,错误还有机会弥补;但如果我们错杀了一人,之后无论我们作何补偿,错误都已无法再弥补了。
(《少数派报告》就有法律上有罪推定与无罪推定利弊的讨论。
)
霸王别姬,倩女幽魂,胭脂泪。
我觉得哥哥的演技已经到达了顶峰,就照着这个戏路下去也是绝对没有人可以超越的。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至少200年。
但是枪王2000让我颠覆了这个看法,哥哥超越的人,是他自己。
在这之前我是在电影频道看的《枪王之王》,古天乐和吴彦祖,题材演员和演技都让我觉得是这么多年来烂片中的一朵艳花。
卓越美丽,与众不同。
难得的坐在电视机前完整的看完了。
结果在片尾的时候看到,是为了纪念张国荣的《枪王2000》。
我就知道,哥哥的版本肯定会比这好。
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好!!
其实就其他演员的选择和演技还有整个故事情节,导演的镜头表达来说,都是非常的专业,把片场的气氛整个的带起来了。
人物的心情描写也很到位。
但是和哥哥的演技相比,其他的任何东西在我眼里都是浮云啊!!!!!
电影看到一半的时候,我心里除了哥哥已经什么都装不下了!!
什么破案啊!
镜头感啊!
美貌啊!
音乐啊!
统统都从脑袋里剔除出去了!!
我眼里心里满满的都是哥哥!
他阴郁的眼神,他茫然的表情,他诡异的举止,他变态的行动,他苍白的面孔,他说生日快来的时候的柔情!
嗷嗷嗷嗷嗷嗷嗷嗷嗷嗷!!!!
简直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变态杀人狂!
意识不到自己残暴的天真淡定,颓废的神态,挑衅时候的傲气!!
哥哥你不是一个人!
你身体里到底装了多少个不同的人?
枪王之王里面古天乐和你相比就是一坨shi好吗!
什么吴彦祖啊阿sa啊李冰冰啊。
全部统统都是废材。
就连枪王里和哥哥搭档的方中信也远远落后了一大截!
我现在觉得枪王之王已经不能算花了,连草都不如,顶多算一点泥土。
以后再也不要跟我说XXX演技很好,XX是实力派演员。
在我心里,比不上哥哥的演技的人,都是花瓶。
不要跟我说人家长的不好看不算花瓶,花瓶也中给繁多样式复杂好吗亲。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我已经淡定不能了!!!
哥哥我爱你!!!
打分这件事,很纠结。
从张哥哥的演技来说,五星没问题,但是从片子整体的角度来说,只能给三星半。
总体来说,还是给四星吧。
看完整个片子,我不由得在想,如果苗sir不是方中信,如果是梁家辉(或是另一个演技和张哥哥平分秋色的演员)的话,会是怎样呢?
可惜没有如果,更可惜因为苗sir的人物形象被很大地弱化,整部片子好像变成了一个简单的官打捉贼的游戏,不同的是这个贼是一个极其会打枪的变态。
可是,这部片子仅仅想传达出这些么?
或者说这部片子有没有可能在厚重一些呢?
我觉得完全是可以的。
影片开头,张哥哥干净利落地勾画出了一个内敛冷淡,却内心偏执狂傲,极度自信的彭奕行。
他寡言少语,没什么朋友,也不需要爱,只有一个小姑凉歌莲痴心跟着他,但是他看着她,一字一句冷冷地说“我做事从来不为任何人”。
如果说这样的彭奕行远离人群,代表了魔性的话。
那么苗sir就是正好截然相反的一个人,他有大把朋友,有一个温柔知性的妻子,对人温雅和善,则代表了人性。
但是人性和魔性从来都没有一条清晰的界限。
彭奕行代表了魔性,虽然他对歌莲总是冷冷淡淡,但怎么都不愿意她受伤害。
这便是魔性夹杂着人性。
越是在影片的后半段,张哥哥的长镜头,淋漓尽致地演出了彭奕行魔性与人性的挣扎和转变。
记得一个镜头,前一秒彭奕行痛苦绝望,妄图自杀了结,下一秒戛然而止,立即又变成了一副固执偏执,冷血毫不在意的模样。
将魔性与人性的挣扎刻画的入木三分。
作为呼应,苗sir与彭奕行棋逢对手,本质上应是有着共同之处的。
影片开头苗sir和老余在讨论连环杀人凶手的心理,苗sir突然像是变了一个人。
你可以说这段描写是为了突出苗sir在揣摩人心方面极具天赋,也可以说影片就是为了铺陈苗sir其实是人性中夹杂着魔性的。
同理,当苗sir知道阿祖被杀,气极之下,拿着枪要去以暴制暴,这何尝不是一场魔性的挣脱呢?
可惜的是,方中信的演绎张力远远不够,将一场人性与魔性的挣扎,变成了生气就想找人打个架,消消气。。
不得不说,因为苗sir的形象被扁平化处理,使得整部片子的层次感都弱了。
最后,这部片子不只是苗sir和彭奕行,还有其他的警员,都贯穿着人性和魔性。
警员抓彭奕行一方面是为了所谓的正义,另一方面又何尝不是为了私仇呢?
这便是人的善与恶。
结尾,彭奕行被杀,苗sir被救,恰恰表明了在人性和魔性的挣扎中,爱是拯救人性最好的方法。
莎翁说,玫瑰即使换了个名字也不会改变她的芬芳,看过此片我想说,张国荣哪怕演一个疯子、杀手,演一个人人得而诛之的神经病,也改变不了他的迷人。
事实上,张国荣在这个片子中,用罗志良、方中信、陈法蓉,或者说整个剧组的场子完美地唱了一次自家的堂会。
以至于此片在香港公映期间,市面上的剧中张国荣用的那把枪频频脱销——这把火也烧到了内地,只不过我们小时候在把玩仿真枪时,都没人知道张国荣这个名字。
本片一开始便是张国荣扮演的彭亦行(rick)在改枪、装子弹,此处没有任何配乐,配上Rick熟练的组枪手法,顿时凛然生威。
组装完成,镜头随着张国荣的手转移到他的脸——他看枪的眼神仿佛在欣赏一件艺术品,又带上几分不屑,人物性格初显端倪。
随后便是对彭亦行这个人物的营造,情节寥寥,稍显做作,不过勾勒得倒也算到位——彭亦行对女友带来的朋友出手帮忙却毫不热情,对在训练场枪杀动物的杨正祥,他明显受了刺激却不露声色,直到收回枪时淡淡说了句“我的枪不见血”;在与方中信扮演的苗志舜比赛过程中,在Joe的步步紧逼下落后于苗志舜,他失望得很,却仍然面无表情,一言不发——而这种冷峻绝不是因为他内心的宠辱不惊或者看淡得失,而只是由于他的偏执——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他的激发点造势。
张国荣在表现这种偏执冷酷时,完全不见耍帅的痕迹,他面部的几次抽搐和眼神中闪过的愤怒(影片第10分50秒)撑起了饱满的人物性格,这也是彭于晏黄晓明阮经天那些渣永远达不到的高度。
而方中信虽然也是个好演员,但真的被张国荣的气场压的完全没有喘息机会——在《英雄本色》中,张国荣在周润发和狄龙两个影帝的包抄下还是个稚嫩的小伙子,但《枪王》时的张国荣,不经意流露出的气场和信手拈来却堪称完美的情绪表达已经不输给任何话语男演员了。
方中信表现中规中矩,却也将苗志舜敦厚踏实的特点表现了出来。
而真正精彩的部分是两大男主角的对决——可能是对港片中两大男主决战的情结习以为常,从《喋血双雄》《暗战》《暗花》《无间道》到近几年吴彦祖古天乐他们演的港片都是男主对战,所以我在《枪王》这一情节开始时并没什么兴奋之感。
但随着剧情的展开,张国荣演技也开始发散开来——真的很令人咋舌和惊喜——这是程蝶衣吗?!
这是阿飞吗?!
这是宁采臣吗?!
这是家有喜事那个娘娘腔吗?!
这是在几万人的红磡体育场依然气定神闲深情款款地唱着《月亮代表我的心》的那个巨星吗?!
张国荣最传神之处就是眼神和表情的应用,在受审时轻松而蔑视警察的样子,在女友被俘时狠毒而委屈——是的,委屈,黄卓玲扮演的他的女友被警察称作私藏枪械、他大喊“你们怎么乱改我的枪”时慌乱的表情明明就是委屈,在被警察追逃时头发蓬乱、眼睛肿了起来而布满血丝,直到最后他的疯狂被警察完全激发了出来,反而又恢复了之前的不露声色——只不过,这次的不露声色时,他的枪口对准了警察,对准了曾经的队友Joe,已由从前的压抑变成了对生命的漠视。
最为精彩的是影片CD3(我看的版本分成了三个CD)三分二十秒时与方中信的对戏。
同样是恶狠狠的威胁,张国荣的显然更加平淡却更加骇人。
方中信的怒发冲冠的传统表现手法与张国荣相比顿时黯然无光。
而这种偏执所带来的悲剧命运,似乎是开始就被注定了的——然而张国荣倒下的那一刻,恐怕谁都没有长舒一口气的轻松——哥哥演绎的杀手,真的让人恨不起来。
张国荣是一个愿意开拓新的可能的艺人,他的电影,从稚嫩的小警察到与妖女发生爱情的弱书生,从不成魔不成活程蝶衣到被逼疯的心理医生,每次的角色都是崭新的;他的音乐,从刚开始的英文歌到翻唱脍炙人口的经典粤语曲目再到自己作词作曲,每一首都是耳朵的奢侈品;他的舞台表现,从活力四射的巨星到穿着高跟鞋的魅惑,再到热情演唱会的前卫,每一场都彰显着他的巨星风范。
也正是因为愿意开拓新的可能,张国荣出演了《枪王》,很可惜依然没有得到金像奖影帝的提名。
可讽刺的是那年的金像奖张国荣却作为最佳男主角的颁奖嘉宾。
当他上台时,仿佛得奖者般滔滔不绝地说了很多话,感谢了很多人。
是否他已经知道,自己再无机会讲出这些。
多年后,《枪王之王》上映了,片子的最后屏幕上出现“谨以此片纪念张国荣先生”。
这时会不会有人想到那个在金像奖颁奖时满脸笑容,举止优雅,却孤独落寞的人?
《枪王》是张国荣最容易被忽视的一部作品,在这部电影里,张国荣少有地演起了反派,片中他热爱枪械和射击,与方中信同为互相较量的好枪手,在一次意外中张国荣首次尝到用枪杀人的快感,因此变成有暴力倾向的变态杀手。
我们做一个大胆的假设:将张国荣从电影中抽离出来,然后把十年之后在《枪王之王》饰演相似角色的古天乐放入剧中,那会是怎样的一种结果呢?
结果是,在经历十年的岁月之后,《枪王》被淹没在一大堆的香港音像制品之中。
说张国荣的表演撑起了整部电影,是一点儿也不夸张。
毕竟罗家良的导演功力有限,整部电影的风格不明显,偏向商业化,在情节叙事上甚至要略输《枪王之王》几成;而方中信更是被张国荣生生地力压一头,这与《枪王之王》中的双雄势均力敌相比明显戏剧张力上要薄弱不少。
但张国荣“不疯魔不成活”的表演方式紧紧地抓住了观众的眼球,使人看完产生欲罢不能的感受。
特别是张国荣发狂哭泣的那场戏,他成功地利用自己的表演准确为观众注明人物的内心变化起伏。
那张哭泣的脸也是我见过的,张国荣最扭曲的脸。
因为张国荣的存在,《枪王》至今仍被影迷拿出来重温,而不是遭到时间的淘汰。
而在三年之后,张国荣果真与剧中人一样,在心中迷失了自我。
我看了不少《枪王》的评论,其中有不少认为苗打死RICK以後会和RICK一样失控。
为什么那么多人认为苗会变坏呢? 在想苗会不会变坏之前,不如先想想RICK为何会失控。
开枪杀过人的人那么多,为什么只有RICK控制不了开枪的欲望? 套一句RICK自己的话:“你控制不了不表示别人控制不了。
” 我不认为RICK是邪恶的,但他有心魔。
他对射击有强烈的狂热,他在享受自己完美的操纵下打中目标的满足感,与高手较量可以带给他更大的自我肯定。
原来他只是打IPSC的纸靶,但是打死真人(老余)的感觉,令他嚐到了另一种更高的境界,打中一个会动、会思考的活靶,比打中只会机械式移动的纸靶能带给他更大的自我肯定。
他也渴望与高手较量,可惜能与他匹敌的高手少之又少。
这就是他潜藏在心里的欲望,其实和善恶无关。
一般人对枪沒有他那么强的狂热,所以即使开枪打死人也不会有他这种反应。
其实他要的不是杀人,他要的只是高手对决,当他发觉打真人比打纸靶更好玩,便开始渴望真人真枪的竞技,IPSC的纸靶人再也不能满足他。
可是他找不到战场,当杀手只是一个管道。
苗都说他把这当成一个GAME,不是杀人。
真人真枪的打法,是会打伤人甚至打死人的。
除非是打仗,开枪打真人的机会即使当警察也不常有,一般人是根本没机会。
RICK无法满足他的欲望,三年来他不断的天人交战,在理智道德与欲望之间拔河,三年来一直非常痛苦,痛苦到想让歌莲杀了自己,他渴望开枪竞技,甚至想和镜子里的自己打一场IPSC。
终於欲望超越了理智,他答应了帮杨正祥杀人。
其实他要的不是钱、不是杀人,只是竞技而已。
那一场竞技里,他的对手是四个G4,他在五秒钟之内打完十枪,完胜。
接下来苗接手这个案子,我相信他重见苗其实有点兴奋,因为苗是少数可以与他匹敌的高手,他一直渴望与他较量。
在警局里他对其他人都爱理不理,问一句答一句,唯有对苗话比较多,还会主动问问题、发表一些言论。
阿祖拷走歌莲时,RICK不向阿祖抗议,却对苗说你不要冤枉她。
理智上他要替自己脱罪,但内心却有一股欲望,想制造与苗对决的机会,苗的步步进逼给了他顺从自己欲望的理由,终於他在师出有名的情况下,开枪打警察,又在逼苗释放女友的理由下,打死了阿祖。
大家认为苗也有邪恶的因子,恐怕是因为开头的犯罪模拟,以及RICK说“我怕你也会爱上开枪的感觉”的话。
其实我认为开头的犯罪模拟,不过表示苗精研犯罪心理学,所以他能掌握RICK心态,基本上他对RICK行为的判断一直相当准确。
至於RICK的话,只是他一厢情愿,他希望拖苗下水,希望苗变得和他一样,这样他会好过一些,所以他一直在给苗施加心理压力,逼着他走向非理性的选择(当然RICK这样做另一个原因是在制造与苗对决的机会)。
实际上苗对枪不像RICK那么狂热,他有很多管道可以肯定自己,比如破案,不像RICK除了枪之外一无所有,只能由开枪得到满足。
即使苗被RICK逼得开枪杀了人,也只会是一时疯狂,过了就没事了。
不会像RICK一样,不断产生开枪的欲望。
我认为编剧本来就没有暗示苗杀死RICK会像RICK一样失控,所以结局才会是那样的。
如果硬是加了什么苗变恶的暗示,反而是不合理的蛇足。
我觉得单纯从表演上来说,这是张国荣最出色的一部电影。
在比赛场一枪将精神失常的人当场杀死后,离开精神咨询所的Rick,冷冷地对着Colleen说:“刚刚我没有对医生说:其实开枪的时候我觉得很快乐”神经质+歇斯底里,却依然保持高度的冷静,Rick就是这样一个极度自我矛盾的人。
他曾试图拔枪自戮,目光里充满着痛苦和悲哀。
(这一段,是我眼中的电影高潮;中国人里,恐怕除了张国荣,很少有人可以这样表现出来)
说到《枪王》(2000),就不能不顺便提一下《异度空间》,哥哥称《异度》是与《枪王》同类的“dark drama”,因为《枪王》中的心魔,人心中欲望的扭曲、暴力、死亡的冲动,在《异度》中被延续了下来。
剧情将哥哥的角色彭奕行(Rick)设定为一个自闭的有心理疾患的人,却又是一个高智商、有才华、意志超人的枪手,最终成为一个疯狂杀人的“屠夫”。
片中对话很少,他的表演简练到了极点,常是表情冷漠,不动声色,但他的眼神与体态却制造了一个精准的情绪氛围。
出色的肢体语言是哥哥赋予该片的一个重要看点。
他演这个极有“天分”的枪手,嗜枪入魔,视暴力为游戏,视杀人为艺术。
他在片中持枪的动作利落、优雅且性感,用直观的诱人的动作细节将暴力、艺术、人性诸种元素融于一身,无声地诉说着角色的灵魂。
另一个表演的着力点是“挑战癫狂的极限”。
片中几组镜头递进地表现了他濒于崩溃的状态:用枪对准镜中的自己,用枪抵头,窒息和抽搐,或野兽般地嘶吼,他的表演挟着真情与血泪,摄人心魄。
尤其是他还能演绎出人物在宣泄之后重归冷漠的感觉,演绎出在女友绝望的枪口之下,眼中的一丝嘲讽,嘴边的一抹微笑。
这样一个杀人狂魔在哥哥的塑造下竟然让人同情和怜惜,“有的人可以给人惊喜却承受不起别人的时间的回味。
张国荣则需要时间不断的回味才能发现他的细致与精巧。
为什么同情Rick,因为张国荣如一面镜子般将他的痛苦挣扎与快乐如实地折射了出来。
那光芒就如月亮折射太阳的光芒,凄清的平静。
”这样的话不知道是在哪里看到的了,只是觉得异常贴切我在看这部戏时的感受。
这剧情太弱了吧,也可以称得上是烂片。
烂片啊我艹,情感动机一塌糊涂,动作场面自以为是,有张国荣又如何,依然烂!
哥哥张国荣,压抑的躁狂,杀戮的快感,剧情比较简单,龙杰推荐的
虽然哥哥演变态杀手 但是讨厌不起来😫那个叫阿祖的警察贱兮兮的从头到尾就很针对Rick 有毛病呀
原来贵公子也可以这么病态阴狠 rick在小屋里对镜痛哭又瞬间平静的样子很impressive
叙事色调剪切均为上品,几场枪战的设计极富质感,但如果主演不是那个不羁的冷笑中还似乎带有一丝温暖的张国荣,影片不会有现在这般迷人的气质。
jc也是很疯 一直在激化…一开始扣下女朋友也是 后面人群里还刺激他,他都杀疯了,人群不是命吗小胖为了女的要打死阿力,结果苗一说他对着女的就开枪….神tm
谁不想杀人?如果想法可以杀死一个人,估计世界人口增长不再是一个问题。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杀人魔。
边健身边看央六播放。说实话好演员需要好剧本和好导演,这部就是反面教材,可惜了哥哥的演技!剧情牵强,用力过度,“杀红了眼”就真的把哥哥眼睛弄红,导演是傻逼吧?!!!!方中信的张力相比之下简直就是小儿科,呵呵呵呵
哥哥很赞,但片子很烂……方中信真是香港电影男演员中少有的鸡肋
可能我太注重故事性了,觉得叙述太简单了
3.3 猪:没什么剧情点。我因为没有完整看,对剧情没什么太大感觉,后面的枪王之王是翻拍?但张国荣后面的表演略过了,鱼眼镜头十分不适,感觉镜头、构图加上张国荣的表演,使劲塞给我「张国荣疯啦」「枪给人的感觉很不好」blabla,观感一度不适。不过张国荣前面那种man,还是很帅滴。
不一样的哥哥,太会演了!!除了哥哥牛逼的演技,别的都一塌糊涂
粤语版。每次决定重看某片前都想会不会遇到一部开始很喜欢,现在不钟意的,结果,完全没有。没有不喜欢,只有更喜欢。为什么现在的自己要怀疑以前的自己呢?:)
这部电影完全是靠演员的演技,还有刺激的枪战构成的,张国荣的演技完全没话说,这是我见过张国荣最冷酷无情最让人心惊胆战的角色,哥哥不死的话 肯定还会塑造出更多的经典。
片子剧情太弱,感情戏也缺少深入,感觉很表面。看点仅仅集中在哥哥身上,Rick性格里的纠结和无助感,被那群人逼到走投无路时爆发出来的小宇宙。和某短评观点不同,我觉得《枪王之王》导演和编剧显然好于这部,只是哥哥这样的好演员已不复求!(黄卓玲好SB,导演为啥选她跟哥哥配戏?监制尔冬升
哥哥,始终好中意哥哥噶戏~~!今年个部枪王之王风格完全唔同了
除了张国荣,没啥看头
我错了,我曾以为《枪王之王》是狗尾续貂,其实《枪王》也是条狗尾巴,作为一部名字有“枪”的电影,把枪战拍得像枪击比赛一样呆板,却又没有比赛的悬念,够不要脸。香港导演能玩得转“枪”的,吴宇森,杜琪峰,就这两个
我最先看的是古天乐版的枪王之王,感觉拍的挺棒的,后来才知道这是仿照张国荣版的,但是由于先入为主,我对这部片子并不太感冒,感觉就那样,总是觉着剧情不怎么连续,虽然张国荣在里面冷峻的表演是我深深的折服,但是对于这样轻描淡写的过长剧情实在是没什么兴趣,也许在那个年代就是这样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