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青春的青春

Youth Without Youth,第三朵玫瑰(台),迷失青春,逆转年华,衰老的青春,L'homme sans âge

主演:蒂姆·罗斯,亚历山德拉·玛丽亚·拉娜,布鲁诺·冈茨,安德烈·赫尼克,马塞尔·尤勒斯,阿德里安·平泰亚,小弗洛林·皮尔斯齐,米尔恰·阿尔布列斯库,德拉戈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德国,意大利,法国语言:英语,梵语,德语,法语,意大利语,俄语年份:2007

《没有青春的青春》剧照

没有青春的青春 剧照 NO.1没有青春的青春 剧照 NO.2没有青春的青春 剧照 NO.3没有青春的青春 剧照 NO.4没有青春的青春 剧照 NO.5没有青春的青春 剧照 NO.6没有青春的青春 剧照 NO.13没有青春的青春 剧照 NO.14没有青春的青春 剧照 NO.15没有青春的青春 剧照 NO.16没有青春的青春 剧照 NO.17没有青春的青春 剧照 NO.18没有青春的青春 剧照 NO.19没有青春的青春 剧照 NO.20

《没有青春的青春》剧情介绍

没有青春的青春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本片改编自罗马尼亚神学家伊利亚德的同名小说。1938年,年逾七十的哲学教授多米尼克•马泰(蒂姆•罗斯 Tim Roth 饰)本打算自杀,却被闪电突然击中。严重烧伤的多米尼克得到了罗马尼亚医生斯坦库里斯库教授(布鲁诺•岗茨 Bruno Ganz 饰)的救治,痊愈后,多米尼克竟发现自己返老还童,并分裂出另外人格。不仅如此,多米尼克还具有梦中学习、透视、意念移物等特异功能。为了躲避纳粹医生鲁道夫(安德烈•汉尼克André Hennicke 饰)的追踪,多米尼克化名辗转于瑞士、罗马尼亚、马耳他、印度等地,直到二战结束。六十年代,某次登山时多米尼克遇见一名叫做维拉尼卡的女子(亚历山德拉•玛利亚•拉拉 Alexandra Maria Lara 饰),与他年轻时的未婚妻劳拉一模一样。维拉尼卡及朋友山中遇险,被多米尼克救治后便拥有了梦中追溯语言起始的能力,却因此加速...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军火贩荒村怪兽石榴坡的复仇奇迹俱乐部303日本生活的艺术第一季寻路五日战争幸福城市炸脖龙新安家族不二女县令武神四海重明交换谎言日记真爱号码秋丰满月时功夫四侠命运石之门:聪明睿智的认知计算荒唐周五夜抬头有星光我的萌宠恋人丧尸足球地面师密告之歌2偶像失格美丽的叛逆遥远的街区代号玛利亚少主且慢行第一季

《没有青春的青春》长篇影评

 1 ) 没有青春的青春

虽然被雷劈这个戏码无论是小说还是各种电视剧都用到雷的不行的剧情。

但是呢,这个转折的很好,只能说,太棒了这部电影,是周末早上9点多开始观看,然后连续2小时看完的结局嘛,我觉得很可惜,但,更多的是感动吧,男主有跟自己有关的生命的孩子延续下去了而劳拉,恢复了自己的青春。

恩恩,对了,青春,为什么这部影片的名称是叫做 没有青春的 青春。

现在写着写着就想到,原来,男主都那么大年纪了,就算是恢复了年轻的身体外貌,但,他的心理年龄依旧是那么大的年纪,并且,他一辈子的执着因为这年轻的身体和外貌,发挥的更加极致,两个人格,也依旧是第一个他创造出来的,所以我自己觉得,他在录劳拉讲越来越古老的语言的时候,其实一个人格在兴奋,一个人格在犹豫的,虽然那个犹豫,都比不上两个人格的执着和其中一个的诱惑。

哈哈影片中的信息含量超多的,轮回、前世、返老还童、基因、骨骼、量子、人格.....好咩,我还想说,女主演的也超赞好咩!!!!!!

在讲那些语言的时候,肢体动作超赞,拍他们两个站在海岸的大石头边的时候,那一刻,觉得,他们会一直走下去,当然,这是我的期待,不过,或许他们在另一个平行世界幸福的在一起呢 o(* ̄▽ ̄*)o。

假如可以,我也愿意过一次,当然,其实我现在正在过从老年的状态,越活越年轻,越活会越回到小时候的初始状态,然后,再慢慢的成长,变年轻,变年老.....

 2 ) 《没有青春的青春》:留待岁月回味

(芷宁写于2008年7月9日)倘若一个博学多才的人在饱经沧桑、年过古稀后,重又恢复年轻而强健的身体,同时还获得了一份刻骨铭心的爱情,是不是一件超完美的奇遇?

除却梦幻唯美派的作品,这个答案都是理性而否定的,经验和突变、爱情和选择、相守和衰老在这个过程中变得纠结而矛盾,且不可调和,更无法挽回,事实上,这个答案不仅是否定的,它更是残酷的。

想要获取穷其一生都想知道的学识秘密和历史坐标,却要以爱人的生命极限为代价,影片《没有青春的青春》用超现实的故事和娴熟的光影技法,以迷梦般的境界阐述了主人公语言学家多米尼克·马泰的意识体系和没有青春的高龄体验。

影片是电影大师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近10年来的首次光影回归,有网友在看了该片后认为这位《教父》三部曲的导演“不过如此”,这话令人感到有点悲哀,就像感叹一些小孩无法理解《无名的裘德》中裘德的命运一般,说“不过如此”的那位貌似没能留意影片所具有的悲怆感和纵深度,也没能觉察一位老人对生命、对青春的感佩和拆析,更没理会老人家这些年来在哲学体系上所取得的成就和慎思,如时间与人类意识。

在片中,科波拉对时间的各种可能性的推断进行了迷梦般的追寻,通过对多米尼克获得神奇能力及其跌宕人生的架构,为人们拉开了一个认知体系,关乎历史变迁、关乎人种学、关乎人本性,更关乎语言学的渊源,片中多次引用了《奥义》和《庄子》中的经典,特别是对“庄生晓梦迷蝴蝶”的一再借述,令这出繁复迷离却始终在探究真相的梦境更富有了一丝迷惑且魅惑的气息。

影片的风格十分个人化,当然,个人化的东西本就不可能被所有人欣赏,因为它看上去有一种清寂辽远的疏离感,没有浅层的互动,还执着于自我阐述和剖析,更是在真挚而平静地解说着科波拉个人的“影像思考”。

对此《电影沙龙》如此评价——“如果影片不需要太过浓重的文艺气息的话,科波拉实在是没必要如此沉浸在自我的世界里。

”不过,个人却很激赏科波拉此次的“自恋”,蛰伏10年的他不想重复以往拍摄过的类型,内心也因不能将寄托厚望的《Megalopolis》完成而充满了挫败感,此时他看到了小说家米尔恰·伊利亚德的短篇原著,对男主人公的人生感同身受,并籍此感受到重获年轻的喜悦,更享受着历练成熟所带来的智慧和欣然。

再者,人家的拍摄资金源于自家在加州经营得非常成功的葡萄园,就算人自费抒发一下累积10年的头脑风暴也不为过,更何况这个风暴很可观,经得起思辨和推敲。

科波拉曾表示:“……你可以把这部影片当成是一个浮士德式的故事:一个老人重新获得青春,拥有一个完成他穷其一生追求的伟大作品的机会,然后再次坠入爱河,不过最终他还是死去了……”与歌德、托马斯·曼笔下浮士德不同的是,多米尼克没和魔鬼签约,他的超能力源于自然的力量,74岁的他被雷劈后,获得了年轻的身体和解开更多知识之谜的本钱,而故事背景设置在欧洲的动荡期(主要情节发生在1938-1956年间的罗马尼亚和瑞士),故而不论哲学诉求还是知识溯源,都变得颠沛流离而扑朔迷离。

多米尼克和同样因雷电击中而被另一个古老灵魂附体继而获得超凡能力的女人维罗妮卡的相遇相知相守、仿佛预示着迷题解密的可能性,似要揭开人类历史和语言的真相,堪比人类语言刻录机的维罗妮卡给了上下苦苦求索的多米尼克一次契机,然而,知识和容颜都被时间所捆绑被羁绊,一切就像迷梦蝴蝶一样,必须避开美好的婚恋,借来的青春也终将结束,片尾,衰老的多米尼克终于死在了布加勒斯特积雪的街头,时年1968年,欧洲的又一个特殊年份。

可以说,影片的呈现手法相当丰富细腻,演员也将角色演绎到了一定的精神层面,特别是出演多米尼克的蒂姆·罗斯,他对人物的精彩拿捏和收放,使得这个难拿而缥缈的形象丰满立体而真实。

同时,影片于光影流转之间,流露出的探究而优雅的气息十分迷人,不断氤氲变换着的画面不时地形成一种时光流逝、心脑复苏、感悟丰饶的态势,特别是画面倒置与回溯的手法,配合适时响起的配乐,令那种精神层面的探寻仿佛是在生命中或匆忙穿梭或短暂停留,又仿佛在反刍生命铸成的历程,并将最终的真相浮出雾霭——人类所追寻的东西常常显露出触手可及的假象,实际上却永远不可控,拥有的东西虽伴在左右却总在飞速流失,就像人们无法超越摆脱皮囊的束缚一般。

或许该片那庄肃而寂寥的哲学氛围使得很多人无福消受,也或许正如《新闻日报》所言——“影片还是非常伟大的,只是它的优秀之处太过分散了,让你没办法一下子就产生共鸣。

”影片在意大利首映时也令观众产生了“不知所措及不确定”的观感。

然而,这部承载了很多象征意味的影片却是值得思索和回味的,它以语言的探寻作为人类历史和权利的佐证,这样的光影探索显然具有很深远的意义和价值,而且,科波拉大师显然也已步入了人生的另一个阶段,或许很多年后再看这部影片时,会获得更多新的领悟,那么,就将它留待光阴检验吧。

http://nicolew.blog.hexun.com/20806950_d.html

 3 ) 没有青春的青春?

(准备看)等待了9个月 终于在p2p上下到这个电影 关于一个70多岁的语言学家被雷劈后还童的经历 他研究语言起源和人类认知(和圣经中提到的有关)该片重视对东方文化宗教语言的研究 显然对轮回很感兴趣 但是最终可能还是回归到西方宗教体系中去 和《这个男人来自地球》的信仰没什么差别 8过老美在这方面还是很值得学习的 (现在看到一半)感受到一个学者首先要有足够的寿命和状态 能活90多应该差不多 男主人公多米尼克被电击后就从70岁还童到35岁 其次 要有过人的阅读能力 多米尼克因电击获得了超人的阅读力晋升为智人 再次 要有第一手的资料 多米尼克研究语言起源遇到了另一个被电击的人维多妮卡 她不仅有多米尼克年轻时情人的面庞还因电击轮回了古老的佛教徒鲁皮尼的灵魂 时不时给托米尼克还魂些埃及语、梵语、巴比伦语的第一手资料(1:45:33一半多一点)维多妮卡在不断的还魂中为多米尼克提供了大量的语言资料 但是她在越来越接近人类“母语”的过程中飞速老去 而研究者多米尼克仍旧保持着灵魂的兴奋(我觉得用这个来鼓励研究人员很好) 逐渐两个主人公靠近了“Youth Without Youth”的主题 Youth已经不是能够看得见的东西(ending) 学者总归是孤独的 所以编剧自然加载了双重人格的部分来填补孤独时的空白 表现为无穷尽的自我对话内省 这种情结在美国十分畅销 当人格中的某一个获得绝对胜利的时候学者就获得了解脱 死掉了这个结尾让我很无语 太高深的东西难收场是可以理解的

 4 ) understanding without understanding

看的时候,知道这是一部奇幻片,所以努力跟上影片的节奏,试图抓住导演的思路。

但是看完的时候,还是感到一片困惑。

感慨类似的片子总是大量消耗我的脑细胞,以前看《穆赫兰道》也是这种情况。

看了一篇影评,sigh,愈加困惑——总有人能让我在本已困惑的基础上再添困惑。

但还是理了理思路,两个多小时的电影不能白看啊。

不知道我的理解能不能和导演的本意搭上边。

1938年,年迈的Dominic悲叹自己事业未竟、老无所依,决定去一个陌生之地结束自己的生命。

他来到Bucharest,被雷劈中,但没有死,反而返回到三十几岁的年纪,而且使Dominic有了双重人格,超现实的能力,并且保留了之前所有的记忆。

这样的事引起了研究者的兴趣,想知道这种神奇的能力从何而来,其中包括了德国纳粹。

从这里开始我看到导演引入的价值观——天才的价值在于把能力用于为善。

Dominic隐瞒身份,用他得到的超能力一边继续搞研究,一边躲避德国纳粹的搜捕。

终于,二战以纳粹的失败结束了。

影片在此时安排重生的Dominic遇见了和Laura长得一摸一样的Veronica。

(Dominic年轻时,未婚妻Laura因为他长期沉浸在学术研究中,不堪忍受寂寞而与其解除婚约,Dominic选择了接受。

但他一直不能忘记她。

)Veronica在一起旅途中也遭遇雷劈,从此便被古印度的湿神婆的灵魂附身,在夜晚可以讲出远古的语言,这正为Dominic带去难得的研究资料。

依靠Veronica“变身”时的语言资料,Dominic一步一步实现着完成关于语言起源的著作的愿望。

然而,就在眼看着愿望要成真的时候,Dominic发现,由于灵魂附身消耗了Veronica大量的精力,她迅速衰老,如果继续下去,她必死无疑。

在这个时候,导演的价值观又出现了。

Dominic选择放弃研究,让Veronica返老还青春,而他则回到了自己的故乡。

当他收到Veronica抱着小孩的照片时,他“杀”死了那个自从雷劈后出现的另一个自我(就是双重人格之一),因为这个Dominic认为探索真理比人类的幸福更重要,而这是Dominic不能接受的。

影片最后插了一段Dominic关于庄子晓梦蝴蝶的叙述。

运用庄子哲学来考验观众的逻辑,使我们感到之前所看的一切不过是年迈的Dominic的一个梦而已,而年迈的Dominic也不过存在于另一个梦里而已。

也许片子还涉及到性欲诱惑和精神之爱、灵魂轮回之类的问题。

另外关于那三支玫瑰,不知寓意为何?

总之,感到片子想讲的太多,以至于只能点到为止,使人感到有些杂乱。

P.S 在看《海上钢琴师》的时候没感觉Tim Roth好看,在这部里面倒觉得他是越看越能看出味道来的类型。

 5 ) 老不死的时间玫瑰

还记得那个,THIS MAN FROM THE EARTH。

一群知识人物,愣是说服不了,他是个“老不死的”上帝。

他从公元前活到了现在,他的生活只是离开,离开,不停地重新开始,最后,他记不住他有多少个儿子,经历过多少人了,他唯一学会的是,遗忘。

做一个“一直活着的”人是非常累的。

所以,时间作为一条向前发展的线,因为无能为力而显得非常合理和科学。

这也要求我们去明白,而且不得不明白:从这个点到那个点,重来一次的机会是没有的。

你可以去想象,想象醒来,你需要的是一个适合希望的青春态度。

这是宗教给我们的诠释和力量。

轮回和转世,不用去明白是谁安排的,只是在遇见你前世的姑娘的时候,一定要有个打招呼的态度。

这就够了。

科波拉这么大年纪的人了。

玩起剧本来,还真时髦。

不动声色,绝对地不动声色,想获得超能力,得被雷劈。

被劈之后,不张扬。

超能力用来,做研究。

这太历史观了。

时间上来说,这是积淀过来的治理地球的态度。

我希望被劈一下,那样我就可以变个模样,去把以前的女朋友再重新追一遍。

明天醒来,那些过去的女朋友不会打来电话。

 6 ) 这是一部我的电影

不论是从看电影的机遇,还是电影里的任何SIGN。

这部片子都是讲的我。

首先,我也是1月8日;其次,影片多米尼克的第一个年龄出现在26岁,而我25岁,26岁时我将正在读研;然后,影片中的几个重要的哲学思想也我的一模一样;并且,在多米尼克与女人在海边时,我当时的预感是“这个女人是他梦境创造的一个整理与学习的工具”,而当女人衰老时,我的进一步感知"当女人死去,男人即完成他的过程,他也会死"PS:我是不可知论者;最后,阐述几点:1、多重人格的统一的使得人走向完美的过程;2、当人看透时对未来有可预见性;3、人的尽头即是完成生命的意义

 7 ) 最后一朵玫瑰

如果说让我印象最深刻场景是什么,我只能说是影片结尾在死去的多米尼克手里的那最后一朵玫瑰,那朵玫瑰是真的很漂亮,就和多米尼克一生或是再生一样。

但是再漂亮又能怎么样,也只是被人摘下不久将会死去的一朵花。

过得精彩又怎么样,死的时候还不能瞑目。

最后一朵玫瑰出现的时候,是一个女人的声音,是劳拉还是维罗妮卡?

我觉得是劳拉,可能一开始就错了,在“梦里”一直守护多米尼克的根本就不是第二人格,而是死去的劳拉。

劳拉送给多米尼克玫瑰是什么意思呢,是爱情么。

当然了这是我自己的“粉色想象”。

 8 ) 字幕很出色

这部电影剧情很好,美中不足是主人公的多重人格有点画蛇添足。

由于经济原因,大多数涉及宗教题材的电影都是以基督教为背景,其实佛教和其它东方宗教可发掘的东西远比基督教要多。

本作女主角维罗妮卡意识错位,得到了宝生空行母的记忆和思想(或者说被附体),片中又提到了月称菩萨和湿婆,杂合印度教与佛教的元素,赚足了人们的好奇心。

可惜维罗妮卡逃脱不掉成为主人公写书素材的命运,又神奇地进入更原始的语言状态。

如果在女主人公身上找出男主角被雷击之后神起变化的更深层原因和意义就更好了。

我很想看到有深入东方宗教的带有神秘色彩的电影作品,可惜亚洲国家不是经济实力不济,就是电影基础不好,难以完成这样深邃的作品。

顺便夸一下本作的字幕,相当有水平,一些佛教的语言翻译得很准确。

 9 ) Youth Without Youth

So it's come back to my old passion again: Philosophy of religion.科波拉借多米尼克的口道出自己的心声。

科波拉老了,老得开始神神叨叨,探讨起这种古老的,深奥的,让人摸不着头脑的问题。

The concept of tetralemma logic, the four possibilities. What you say is so, or it is not so. It's also so and not so combined. Or it's neither so nor not so combined.整部电影就像上面那句E文一样复杂,虽然只有一个词不认识。

究竟是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

曾经迷恋老庄很久,不是因为什么哲学思想,而是因为蔡志忠的漫画。

漫画上没有庄周梦蝶的故事,变个大鹏什么的倒是印象深刻。

庄周能想到这些,所以他才能成为哲学家。

多米尼克能想到这些,估计是因为那个梦境无比真实,而且又有前人的提点,虽然他把那位前人错当成了国王。

做梦的故事让我想起了大卫.林奇的《穆荷兰大道》,那么真实的梦境,真实到可以让人反过来怀疑现实。

可是谁又能说梦境中的事物不是真实存在,不是可触可感的呢?

那样一来,梦境里的自我就是第二个可以感知的自我,两个自我,无论性格如何迥异,都深深地交织在一起,互相影响,互相感知,互相梦见对方。

影片的重点还不在这里,相对的那个梦境只不过是老多米尼克一个自我救赎的过程。

他年轻时一心向学,忘记了身边的人。

老的时候,学问没有做成,反倒是要孤独终老。

梦境中的返老还童是再给他一次选择的机会。

如果再给一次机会,多米尼克到底会把那第三多玫瑰放在哪里?

是家庭,还是事业?

影片中的语言学家多米尼克由Tim Roth出演,这也是Tim向往已久的想要出演的科波拉的电影,他也没有辜负科波拉的希望。

片中Tim的表现近乎完美,只不过那两个中国字实在听着不像。

最喜欢多米尼克刚刚返老还童,护士给他穿上衣服,然后让人送他去某地疗养那段。

多米尼克还没适应年轻的身子,佝偻着背,脚步却轻盈。

让我想起了Al演《教父III》时的样子。

刚返老还童的多米尼克经历了一个换牙的过程,预示了一个奇迹般的新生命的开始。

影片末尾,多米尼克捂着嘴走出咖啡馆,然后吐出那两排新牙,预示着这个生命的殒落。

当多米尼克摆着走路的姿势,躺倒在雪地里,人们翻出他随身携带的护照时,上面写着的却是梦中伪造的身份,Martin Audricourt的名字,而出生日期则是April 26, 1938。

这个结局,到底说明梦境的确如此真实,还是,这个只不过是梦中人Audricourt死去时的场景?

不过这些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多米尼克,把最后那支玫瑰放在哪里。

http://imapollo.blogbus.com/logs/23693940.html

 10 ) 如果可以重头来过

《没有青春的青春/Youth Without Youth》是一部蛮有意思的电影,也是一部很私人的电影。

在科波拉这个年纪,声望、财富和褒贬什么的应该都不再重要,更何况该有的都已经有过了。

如果我能重新活过……每一个人大概都曾经做过这样的假设。

尤其是当自己背靠墓穴的大门回过头来的时候,对自己整个一生的经历会有绝然不同的审视。

这种特殊的视角,只能被时间给予而无法人为地复制和借鉴。

我向来以为,如今我们对“成功”的理解太片面也太狭隘。

成功不单单是以穿什么牌子的衣服、开什么价位的车、银行里有几位数的存款、跑上大街有多少人围着你要签名这些来界定的。

成功的人生就是在垂垂老矣的时候依然可以说:如果能有重头来过的机会,我还是要这么活。

所以假使到了暮年就变得不值一提,那么我们现在又何必为了博得他人的首肯而费尽心机呢。

但在现实里究竟是没有这种机会的,所以马泰最后还是死在了圣诞节的街头。

手里拿着终于找到了的第三支玫瑰。

科波拉花了124分钟来讲这个故事,我同样花了124分钟来聆听。

我所听到的是:如果没有爱,永生要来何用?

如果没有爱,窥尽世间一切的奥秘又有何益?

换一个人,科波拉的故事就可能换一种含义。

部分取决于讲故事的人,部分也取决于听故事的人。

《没有青春的青春》短评

又是佛教轮回,又是道家思想,搞不懂要表达什么

7分钟前
  • 豆婷
  • 还行

这儿部还真的是一般,看过一遍了,连名儿都没记住,又荡了一遍,看着看着,才慢慢想起来,好像看过,一般一般。看着儿遍,才知是科波拉老爹的作品,失敬失敬...

8分钟前
  • leslieQ
  • 还行

科波拉真是老妖怪。肆意地玩着故事,而极多的镜子映像,倒置斜置映像,让人看到某种影像探索的可能性,非常impressive。逼近八部半的杰作~

10分钟前
  • Lies of Lies
  • 力荐

一部电影。抱歉,我在打喷嚏,叙说不完

14分钟前
  • 糯隐糯现段朕朕
  • 还行

画面依旧精致

15分钟前
  • Froy
  • 力荐

信息量太大的一部电影,总是迷恋这种神秘——感觉领悟了些什么无法用言语体现,似有若无的经典

16分钟前
  • 浓油赤酱
  • 力荐

没懂啊我擦!!

21分钟前
  • gnitiz
  • 力荐

谁看懂了?

24分钟前
  • 果实
  • 还行

……没看明白

27分钟前
  • 虚猫
  • 还行

雷劈二人然则人鬼殊途比李安那印度逼的船还是高级点

30分钟前
  • 虚弱橙
  • 还行

情节简单,哲学意味顶多是炫技,摄影牛逼。

32分钟前
  • 老墨
  • 推荐

看完了,我承认我实在是不懂.就是看不明白。开始像科幻片,后来像爱情片,再后来像惊悚片!

37分钟前
  • 寒武纪
  • 较差

很一般

40分钟前
  • 丢失的两小时
  • 较差

糊里糊涂

44分钟前
  • teng
  • 还行

开头觉得不错,但渐渐地剧情发展不知道是逻辑太过超前,逻辑让人有点受不了

48分钟前
  • 小贝壳
  • 较差

不看影评还真是有点苦涩。蝴蝶梦一场。

50分钟前
  • 粉红色大象
  • 还行

即便返老还童,人生也会有新的遗憾,不圆满才是存活的意义

54分钟前
  • 一杯小啤酒
  • 较差

很漂亮的色彩,但是看不懂

55分钟前
  • 不知所吟
  • 推荐

我看不下去~~~

58分钟前
  • 不减肥我会死
  • 还行

不懂不懂

1小时前
  • 牧蟹青年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