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族时代
Le temps du loup,暴狼时刻(港),狼的时代,恶狼年代,Time of the Wolf
导演:迈克尔·哈内克
主演:伊莎贝尔·于佩尔,阿娜伊斯·德穆斯蒂埃,卢卡·比斯孔贝,Hakim Taleb,碧翠斯·黛尔,帕特里斯·夏侯,布里吉特·罗安,奥利维埃·古尔梅,丹尼尔·杜瓦尔,布兰科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奥地利,德国语言:法语,罗马尼亚语年份:2003
简介:伊莎贝尔·于佩斯饰演的安娜,一家四口从城市逃难到乡下,发觉自己的村屋给人占去。争执中丈夫被杀,安娜带着子女流离失所,途中儿子还给一流浪少年扣留。后来到了一个火车站,很多人在苦候,望火车把他们带到安乐郷。安娜听说有一班宗教义士,奉献自己以拯救人类,连她儿子也甘愿受祭。人在极端环境里不见得只剩下狼性。汉尼卡的风格有份..详细 >
暴狼时刻
Haneke最宝贵的realism真的不能丢啊!架空的世界观,迷惑的人物动机,过于表现主义的摄影风格(浓雾的郊外,极黑的黑夜和燃烧的仓库)。这些糟糕的选择让本片的现实感直线下降,也就直接导致了Haneke缓慢隐忍的影片节奏变得拖泥带水。现实主义下这种缓慢带来的是恐惧感和折磨,架空世界下是莫名其妙。主题的角度也是老生常谈的自私,比起Haneke最擅长的悲伤和欲望的主题差点儿意思。另外就是对“缺水”这个核心矛盾点的描述也太太太太流于表面了吧,真的完全就是靠台词说:渴了渴了。角色一个个声音洪亮,场景是悠悠草原,真没看出来是缺水的样子。有好的剪辑和场景,但是他们不足以成为一部好的电影。
法国电影一贯的闷片
犹如人造的世界末日一般
5.0
覺得這是個寓言故事,喜歡整體的調性,但非常非常不喜歡大量動物死去的鏡頭,非常非常不喜歡。(但雨蓓好美)
电影中有两处镜头令我为之一颤,一处是屠马,刀插入脖颈后鲜血迸涌而出,人类之残忍程度与狼并驾齐驱;一处是影片最后火车载着人类开向他方,沿途风景秀美,充满希望。
非常无聊的后城市社群图景展示,唯一有哈内克标识的是开篇那个突如其来的暴力射击。
电影从头到尾保持着灰暗的色调的压抑的气氛,末世下资源耗尽,活下去成为压倒一切的目标,对弱势群体的鄙夷,对异类的排斥,对暴力的崇尚压倒了昔日的尊严和美德。车站聚集的人也越来越多,看似抱团取暖共同求生,实则是重构/复制一个人类社会。本片应该是哈内克想要表达主题最复杂的电影,但是在对人物关系的挖掘上与其他影片相比稍欠,于佩尔可以发挥的空间也不大//看了一下其他人的影评,竟然是难民?!这不合逻辑呀!
开头是棒的,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架空寓言电影不好拍的呢。
老爷子批判起现成的城市中产来,是鞭辟入里的,但设计末世的格局还是不行啊;被圈养了几千年的人类的重新野化过程,有点天真了……
蛮荒和现代的交叠。衰落由现代工业物质的残破开始,工具和生活的连接被破坏,人便进入无从顺畅行驶身体的异态之间,这是使得人物大多时候处于木讷和冷漠(无从和物与人产生连接)的物理因果所限,也是哈内克最为“着迷”的人类状态。本片中为了更全面捕捉人类被残酷冷漠侵占的异样,哈内克总喜欢抽离掉那些感染性的时刻,贯彻一种反情感主义到极致,不给予镜头叙事以任何的道德唤醒功能,以至观众无法和任何角色肩并肩地承担苦难。相反几乎不留反应的余地,前后因果急促地到来(甚至女儿的死亡提前到来-倒叙),没有给角色和观众准备和拒绝的空间。这样的叙事完全打碎了情动的呼唤机制,角色像被欺辱的奴隶,几乎被持续地灌满痛苦只进不出。但回过头来发现,这一切又在所谓的人性的演变下顺理成章。未成人的孩童忍不住选择舍弃肉身,放弃成人
22.11.13 1号厅
6/10一刷,2021.5.15,起了个大早看电影结果睡着了,梦中把电影接着编了个情节看完了,醒了发现真正的电影才演到17分钟。这部太架空了,甚至有点无法接受。
看哈内克总是提着心不知道下个分钟会发生什么,虽然不及以往作品,但还是足够吸引我了
比较失望的一部哈内克
7.5 The train will arrive, the train will come to the end. 哈内克这部在浓雾的冷意里竟给予了一丝希望 虽然这希望只是部分人信奉的火光 虽然火苗会烧毁屋子与生命诱来末日 于佩尔阿姨演冷静里的绝望再合适不过 尽管或许这是部没有主角的电影
电影是不错……就是不对胃口,睡着了两次……
没有希望没有秩序的荒蛮时代
11/4/2004 9:00pm Cultural Cent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