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韩国、泰国、香港三地顶尖惊悚高手联合拍摄的两部《三更》风靡一时,无疑是亚洲恐怖电影在创作上密切合作的里程碑,开启了三地惊悚片在元素上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趋势。
而这部《魔镜3D》则是香港导演彭发、韩国导演金成浩和泰国导演Pakphum Wongjinda这三大鬼王组团出击。
如同当年的《三更》一样,《魔镜3D》也是由三个独立单元的惊悚故事组合而成。
看似毫无关联的三个故事,却用镜子这个道具作为天然的连接,使之形成有机的结合。
这三个故事都短小精悍,均侧重心理恐怖的呈现,都用东方传统神秘主义来营造诡异氛围,但在表现形式和精神内涵却大不相同,却显现韩国、泰国、香港三地惊悚片各自鲜明的特点与味道,那就是:韩式惊悚阴魂不散、泰式惊悚玄秘弥漫、港式惊悚癫狂怪诞。
第一个故事“电话”,展现的是致命复仇,明显的韩式悬疑。
腿脚受伤的少女独自蜗居高楼,百无聊赖地与神秘人进行微信交流,危险一步步向她袭来。
房屋恰似诡异的幽闭空间,黑夜里不时响起的微信提示宛若阵阵催魂铃,秒表上的时间行进犹如索命倒计时,制造出步步紧逼的恐慌氛围,让孤独、无助、绝望的少女承受着无路可逃的恐惧折磨。
那不停闪回车祸后的情景,显示这一切与醉驾引发的悲剧有着莫名关联,加重着故事悬疑重重。
那车祸后伸出的带血手抓,剪刀扎在女孩腿上流出的殷虹血迹,还有她坠楼后满脸玻璃碴的面孔,这重口味的血腥画面,让视觉恐怖刺激感官。
这段故事的恐怖不在喷薄而出的一刹那,却像黑夜暗流,慢慢渗透,直入骨髓。
第二个故事“奶奶”,阐述亲情关照的重要,典型的泰式玄秘。
小幼童迟迟不会说话言语,工作忙碌的父母忽略其成长,奶奶对他关怀备至,总是把孙子带回居住的老宅,让他去与神秘人交流。
而在奶奶身亡后,小男孩总是拿着废弃的旧货来购买零食。
这旧钞票从何而来的疑问,以及奶奶居住的老宅里隐藏着什么谜秘,令父母心生狐疑,进而一个惊人的秘密被揭开。
在缓慢的叙事节奏下,有着锋芒内敛的精髓,用一种沉稳、冷静的笔调,不紧不慢地营造气氛、铺垫情节,孩子怪异的举动、老妇的奇怪言行,阴气森森中显现隐秘的诱惑。
这段故事胜在追求意境的表达,呈现出闲静、玄秘的风格,而吓人的表象背后是一个感人的温暖故事,感性又不血腥。
第三个故事“电影”,叙述的是恐怖游戏的趣味,深得港式恐怖喜剧之妙。
拍摄民国题材惊悚片剧组,演女鬼的临时演员,居然真的鬼上身,居然把整个剧组吓得失魂落魄。
这段故事采用的戏中戏的结构,情节紧凑,戏中有戏、戏外有戏,将喜剧与惊悚巧妙融合在一起,惊险中加入笑料,可以把人吓得惊声惊叫、瞬间又能够叫人惊声尖笑,让观者的神经情感快速往返于恐怖与欢愉两个审美极端,边笑边害怕,可谓用青春喜剧的方式演绎了一段惊心动魄的骇人故事。
而导演刻意为了拍戏刻意制造的谎言,却潜伏着真正离奇的恐怖事件,想来真是叫人毛骨悚然、心惊肉跳。
综合来看,《魔镜3D》里的三个惊悚故事各个惊悚精致。
三个导演,三种风格,三种寓意,分别在悬疑、玄秘、荒诞各抒己见。
看似个为一体,实则相互关联,很有意思。
而各个短片的功力也相当惊人,质量上乘,剧情也恰到好处,无懈可击,而在峰回路转之后,每个故事的结局出人意料,使得这部短篇集达到看起来别有一番恐怖诱惑力。
更为重要的片子不注重描摹恐怖的事物,而是通过意境的营造、情绪气氛的渲染来不断调动观众的想象,达到心理恐怖的效果。
比起那些爱用恐怖画面或者恶心的造型直接吓唬人,引起的只是简单的生理反应的视觉恐怖片,要更有营养更有价值。
而片中隐含的对人性的思考和伦理道德的诉求,更为叫人感叹,证明好的恐怖片不仅要吓人一跳,还要具备震撼心灵的内涵。
文 / 赤叶青枫在很多惊悚恐怖片里,镜子都是常用的通灵道具之一,常常以镜内镜外所显示的景象不同或者主人公通过镜子看到的某些恐怖场景来营造氛围,推动剧情发展。
而将于9月25日上映的新片《魔镜3D》则通过三个独立成篇的小故事,来讲述分别发生在韩、泰、中三国的三个截然不同的人间怪谈。
第一个故事《电话》是由韩国导演金成浩执导,讲述的是一独自在家养伤的年轻女孩通过手机微信交友,结果却被冤魂索命的恐怖经历;第二个故事《奶奶》是由泰国导演Pakphum Wongjinda执导,讲述奶奶去世后,四岁的孙子的诡异举止所引发的种种谜团;第三个故事《电影》是由香港导演彭发执导,讲述某剧组拍戏所遭遇的一系列闹鬼事件。
金成浩、Pakphum Wongjinda、彭发三位导演俱是拍摄恐怖惊悚片的资深导演,分别有“韩国鬼王”、“泰国鬼王”、“香港鬼王”之称。
如今三大鬼王首次聚首,并以短片合集的方式合作,可算是继《三更》之后亚洲电影圈以拍摄恐怖惊悚片为名的又一次强强联手。
三个故事相比,论主创在内地的知名度,自然是曾与哥哥彭顺联合执导过《见鬼》系列的彭发以及《电影》的男主角孙坚等人最高,不过若论故事本身,三个故事则各有千秋,精彩程度不分伯仲。
第一个故事《电话》扣题最紧,挂镜在片中出现的次数非常之多,是决定冤魂索命行动是否能够成功的重要道具之一,而孤独年轻单身女性、陆续熄灭的楼梯间灯光、直线掉落的剪刀、高空坠楼后扎入脸颊的玻璃碎片等尤显镜头张力;第二个故事《奶奶》最有味道,在氛围上营造的极佳,片中没有动作戏,甚至没有半点血腥残暴的画面,但非常善于镜头留白,再配以演员的生动表演和精心剪辑,将一个原本略显平淡的小故事变得悬念重重;第三个故事《电影》是华语片,因此最接地气儿,而恐怖与喜剧相结合的戏中戏方式也令其既显得妙趣横生,令人不时捧腹之余又细思极恐。
较为难得的是,三个故事并非为了恐怖而恐怖,其各自想要表达的主题也发人深省。
《电话》看似冤魂索命,实则是精心布局的复仇计划,揭露了人性的自私与黑暗,提醒观众善恶终有报;《奶奶》明里在讲述祖孙情深,暗里想要表达的则是年轻一辈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奶奶与爷爷这样老一辈人对待情感的忠贞,尤其是后者历久弥新,如此情比金坚,在当下愈发现实的物质社会里是多么的难能可贵;《电影》在有限的篇幅里,融拍戏过程、花絮趣闻、娱乐圈潜规则以及片场闹鬼等多种元素于一体,于时笑时恐、一惊一乍之间,揭露片场宫心计。
总而言之,《魔镜3D》作为韩、泰、中三国三位风格迥异的导演合力打造的人间怪谈合集,非一般国产小成本的同类型影片可比,质量较为上乘,是今年中秋国庆档最值得一看的恐怖惊悚片。
“魔镜,魔镜,告诉我这世上最美的是谁?
”虽然那魔镜生的像是《巴黎圣母院》中的卡西莫多,但没有到恐怖、惊悚的程度。
由韩国导演金成浩、泰国导演Pakphum Wongjinda、香港导演彭发联合执导的电影《魔镜3D》与白雪公主没有一点关系,倒是有点巫婆毒苹果的味道。
电影不是迪士尼的经典重现,而是香港东方电影集团1999年出品的《怪谈之魔镜》的续集。
这三位导演都有“鬼王”之称,中韩泰三种恐怖风格、一面惊悚魔镜,它照不出谁最美,但一定知道谁最胆小。
这面镜子(《怪谈之魔镜》)从明朝到1922年的大上海,再到1988年的新加坡、1999年的香港和2000年的台湾,现在以3D的面貌直逼眼球和心底。
来到韩国、泰国和中国,彼此串联,阴魂不散。
《魔镜3D》有《恐怖故事》的结构,分别由韩国金成浩导演的《电话》、泰国导演Pakphum Wongjinda的《奶奶》和香港导演彭发的《电影》三个故事组成,一面镜子贯穿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电话》就发生在每个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一次酒后驾驶出现了车祸,Cici(李彩英饰)右腿打了石膏,在家休养的时候跟不知道是摇来的还是附近的陌生男子热聊起来,然而那个电话越来越诡异。
导演金成浩2001年首次执导电影《照出冤灵》即获得了釜山国际电影大奖,之后拍摄的《鬼镜》在韩国也颇具影响力,这一次“鬼镜”变“魔镜”,也要“照出冤灵”。
商场里的鬼镜里发生了连环凶杀案,那个鬼影晃晃悠悠来到了Cici的房间,其实要照出她内心隐藏的秘密,那个秘密才是事情的真相。
当她被跳楼致死的时候,真相大白。
至于障眼法的秘密,正如魔术师的门道不应该随便戳破。
《奶奶》是第二个故事,由泰国导演Pakphum Wongjinda执导。
导演也曾拍过《骇人手机》,像是上一个故事中的电话一样,是导演继《13骇人游戏》后另一起手机谋杀事件,结合泰国当地时事物,考验人性偷窥慾的克制力,呈现人性对刺激快感的追求。
而《奶奶》则聚焦“爸妈不在家”的社会家庭教育现状,4岁的孙子楠楠只会“呀呀”,说不了别的话,像是韩少功笔下的“爸爸爸”,奶奶照顾他。
妈妈是学校老师,这和导演的身世很像,他的妈妈也是教师,父亲很多职业,主要是做园艺。
这是一部纪念自己奶奶的电影,奶奶去世了,然而孙子还在爷爷、奶奶的关怀之中。
昏暗的灯光和布满尘土的镜头下,那份深深的爱依旧动人。
彭发导演的《电影》试图让我们混淆电影和现实了,导演彭发以诸多优秀恐怖片作品为观众所熟知,如《见鬼》系列、《无声火》、《凶兆》等,孙坚和周泓贡献了扎实的演技。
《冥国1932》的剧组在拍摄民国鬼片题材新进组的一位临时年轻女演员被分配扮演女鬼,可拍摄过程中却随之发生了一系列诡异事件,剧组上下被吓得魂飞魄散。
不过,这一次导演倒是有些要揭秘恐怖片拍摄现场的感觉,拍出了“惊声尖笑”的效果。
尤其是孙坚和一个蓝幕对洞房花烛夜的深情戏时,笑声不断,然而也总让人捏一把汗。
一惊一笑之间,导演的功力可见一斑。
恐怖片对“镜子”情有独钟,镜子也算是人类最大胆的发明了。
它能照出另一个与我们所在世界左右相反的世界,也能照出另一面和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同的人性。
《魔镜3D》让镜子更立体,也更大胆,也让我们知道自己多“小胆”。
一年四季看近百部电影,其中惊悚、恐怖片看得最多,国产的恐怖片尤其多。
虽然有审查制度限,鬼片几乎真的变了鬼,消失的无影无踪,但电影人们的不断努力,还是能让我们对国产恐怖片充满了希望。
特别是2014年文隽跟叶伟民联手打造的《京城81号》,刷新了华语恐怖片票房记录,不仅让恐怖惊悚片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也让我们知道原来恐怖惊悚片也可以拍3D,今年年年初由文隽跟叶伟民两位老搭档打造的怖惊悚电影《怪谈》上映,这部影片由三段故事组成,不仅再一次在电影院里把我吓得浑身直起鸡皮疙瘩,也让我感觉到很新鲜,原来恐怖片还可以这样拍,9月25日全国上映的恐怖惊悚3D电影《魔镜3D》则融合了以上两部影片的优势,甚至更加强势。
《魔镜3D》是近年来恐怖惊悚片中,少有的大投资,并且仍然算是罕见的3D拍摄制作的影片。
影片和《怪谈》一样由三段故事组成,但这并不是重点,重点的是这部影片三段故事分别由香港导演彭发、韩国导演金成浩和泰国导演Pakphum Wongjinda三大“鬼王”执导,虽然三位导演来自不同的国度,有着不同的语言,也有着不同的信仰,但他们却完美将这三段风格完全不同的故事融合在一起,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是一部东方恐怖惊悚巨制。
首先就片名《魔镜3D》来讲,真的非常讨巧,其实影片中除了第一段故事与镜子有关,其他两段故事几乎完全没有太多的关联,但是用《魔镜3D》这个片名,IP感超强的有木有?
不管是童话里白雪公主的魔镜,还是好莱坞大片《魔镜》,都让我们有超强的IP感,因为一开始听到这片名必然会以为这是好莱坞大片来着。
看完《魔镜3D》之后,我们会发现原来我们东方也可以拍出这样大气,并不是只是用片名来搏噱头的东方恐怖惊悚巨制。
影片中的三段故事都属于短小精悍型的,用中国一句俗语来形容就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第一段故事是韩国金成浩导演执导的《电话》,这算是一道前菜啦,平稳的叙事,缓慢的节奏, 恐怖气氛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我看完之后会更加期待接下来的部份,这道开胃菜很不错哦。
第二段故事是泰国Pakphum Wongjinda导演执导的《奶奶》,这段是我个人最为喜欢的,算是正餐啦,完全就是泰国恐怖惊悚片的feel,这段故事讲述的是阴阳相隔的祖孙两人的灵异故事, 是三段故事中最为大胆的,看完之后第一感觉就是这段是怎么样过审的,因为是真正的灵异故事,这道正餐真的很正点,让人对上世纪九十年代的鬼片十分怀念,是真的会让人不寒而栗哦!
那么最后一段故事,便是香港彭发导演执导的《剧组》,这段自然而然就是一道甜点喽,很有中国特色玩转戏中戏,并且还有融入喜剧元素,让人从正餐的“惊悚”中稍稍缓过点神来,虽然只是一道甜品,但还是能让人意犹未尽。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魔镜3D》不仅汇集了三国导演,也融合了各国恐怖片所有的经典元素,灯光闪烁的楼道、恐惧的单身女性、神秘的老宅旧院、孤独的小孩、阴郁的老人、真假难辨的戏中戏,干尸、幽灵、女鬼纷纷冲破“魔镜”扑面而来,不管是前菜不是正餐,或是甜点,都能让人在这恐怖气氛中无法自拔。
《魔镜3D》保持了自己的独特性的同时,也展现了3D电影艺术的魔力,整部电影因为用3D手法来呈现,徒增了一份恐怖之感。
在《魔镜3D》之前,中国似乎缺少一部自主的视觉感知的空间距离所造成的立体真实感的3D电影,而这样的缺失被《魔镜3D》所打破。
观众能够通过这样可触的具有高度分辨率的画面,感受那份具有时空感的恐惧、惊悚与紧张刺激,保持与那种视听状态的,又可以连续性的,逼真的,更具有时空的自由性来完成自己精神状态的紧张与愉乐。
这样具有传递影响、感染观众心理的电影艺术将成为电影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3D电影到来的时代,这些综合因素的技术整合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京城81号》的亿元投资,扭转了不少人对惊悚片只是小成本制作的小家子气印象,而《魔镜3D》是继其之后制作最大,也很有品相的良心之作。
从《魔镜3D》的精良制作,也不难看出组创人员们的创新意识和勇于革新、追求经典的魄力与精神,必须要为这些努力突破自我的电影人点赞。
《魔镜》,这部惊悚片由三段不同故事结构模式组成,而且三个故事中都有一个神秘的镜子,正是这镜子让故事变得诡异。
这三个故事中,我觉得韩国的电话拍的算合我口味,泰国的奶奶看完我整个人都呀呀了,中国的电影算是一般但有点看头和吸引力,算是一众烂大街的惊悚片中还可以看的一部。
总之,爱看不看。
《魔镜3D》真正的前身不是当年那部阿甘导演的不及格恐怖片《魔镜》,而是陈可辛导演首创的恐怖片精英跨地合作短片合集——《三更》。
本片的 金成浩、Pakphum Wongjinda、彭发三位导演分别有“韩国鬼王”、“泰国鬼王”、“香港鬼王”之称。
如今三大鬼王在片中聚首,围绕 “魔镜”这个元素,就在本国拍摄,讲述了发生在中、韩、泰三个国家的三则人间怪谈,合作中无形也有了PK的意味。
三部短片主题不同:电话;奶奶;电影;风格各异:传统恐怖、温情恐怖、恐怖喜剧。
看上去三位高手使用的不同剑招,似乎无从比较,但同场竞技间终究流露出三地恐怖片不同的创作力与活力。
三地鬼王谁最“见鬼”,或许也昭示了三地恐怖片未来的不同的现状与未来。
无心插柳之间,一部良心恐怖片《魔镜3D》,竟具有了审视三地恐怖片命运的意味。
《手机》:老去的韩式恐怖 韩国恐怖片,真的老了。
故事讲述李彩英扮演的女主角,在遭遇车祸腿部受伤之后在家静养。
百无聊赖之中,用手机结识了一个谈得来的陌生网友。
但故事越来越诡异,有如鬼怪索命一般,终究难逃。
作为拍摄过《鬼镜》的韩国导演金成浩,为本片带来的是经典的韩国恐怖片范儿:美丽柔弱的妹纸,稀少的台词,现代气息的都市氛围、逐渐收紧的心理惊悚、一惊一乍的音效、血腥重口的场景,以及吓死人不偿命的音效。
影片主题是韩国恐怖片的标配:看似冤魂索命,实则是精心布局,人心比鬼更恐怖,终究善恶有报,各有善终。
甚至影片元素也似曾相识:忽闪忽灭的楼梯灯光、掉落的剪刀、扎入脸颊的玻璃碎片等。
以上所有的一切都曾成就韩国恐怖片的一段盛世风光,但一再的重复也最终令韩国恐怖片陷入停滞,当一个恐怖片类型再找不到新花样吓唬观众的时候,离见鬼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奶奶》:泰式恐怖背后的东方伦理 三个故事中最有味道的,还是《奶奶》。
祖孙之间的生活原本平静,慈祥的奶奶总是对孙子百般呵护,但平静的生活中却总有些奇怪的地方。
有一天,奶奶去世了,孙子再次失踪,真相才就此揭开…… 泰国导演Pakphum Wongjinda拍摄的本片,令人无法不联想起《三更》中陈可辛导演的段落——《回家》。
长镜头、慢节奏和留白,再配以演员的安静表演和后期音效,一个原本平淡的故事逐渐揪心,惊悚气氛和不安感如水般渗入观众心里,直到恐怖达到最高峰,故事突然急转直下,道出老一辈的情比金坚与物质社会的子欲养而亲不在,万般恐怖,终究深情。
《奶奶》中当然有泰国恐怖片常见的那套东西,比如祖孙戏,可是却在过往沉珂中另见乾坤。
泰国恐怖片,果然还有板斧没有用完。
《电影》:恐怖+喜剧的非传统华语恐怖片 最有惊喜的,是《电影》。
原来彭发还可以拍出这么好玩的恐怖片。
在拍摄一部民国题材惊悚片的片场中,男主角上厕所的时候碰到鬼,随后女二突然鬼上身,男女主角吓到飙泪,还要跟女二对戏,结果影片成片的惊悚效果出奇地好,还拿到了国际电影节的奖项。
一则脑洞大开的片场宫心计,拿国产惊悚片常见的山寨大开玩笑,顺便自黑一把片场苦逼史,30分钟讲尽片场花絮、电影圈潜规则以及片场闹鬼等多种元素,拿惊悚当笑料奇招尽出,恐怖与喜剧相结合的戏中戏尽显妙趣横生,令人笑到飙泪又细思极恐。
这一次的彭发实在令人惊喜,过往的恐怖片板斧弃之不用,拍出一部喜剧版的“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变幻之状,如在目前”,实在是为华语恐怖片争一口气。
谁最恐怖不重要,恐怖片的未来才重要 若要笔者排出心中的1、2、3,固然是《奶奶》赢过《电影》,《手机》较弱。
但观众自有心中选择。
总体而言,三部短片可谓各擅其场,素质远胜近年来在中国大银幕上出现的恐怖片。
亚洲恐怖片的黄金时代早已过去,日式恐怖片式微之下,韩国恐怖片崛起又衰落,泰国恐怖片一度凭借泰式风味后来居上,却也渐渐堙没,华语恐怖片在上世纪90年代之后,已经许久未见佳作,今日的同台较量,与其说是王者争锋,不如说更多是伤感。
实际上,谁赢谁输不重要,三部短片的较量更不能代表三国恐怖片的水准与未来,但以窥见豹,终究能够看出三国恐怖片的气运。
近几年恐怖片类型有势微迹象,新片层出,影片质量本身并无突飞猛进。
尤其是在吓人技巧方面可谓停滞不前,但《魔镜3D》三方竞技之下,竟有带出些许新意,或许,这种跨地合拍片真如武林高手的切磋较量一样,能够带出武功新境也未可知。
无论如何,尽管人人说怕见鬼,但能让观众吓到见鬼的恐怖片才有看头。
《魔镜3D》的诚意在于够吓人,这种能够在电影院把观众吓住的恐怖片如果再多一些,恐怖片的未来自然也就不会“见鬼”了。
对于《魔镜3D》这样一个电影片名而言,第一眼看到的时候多数人可能会和我一样想到的是那个熟悉而又久远的经典童话故事,事实上,这部电影和童话没有半毛钱关系,而是一部由中、韩、泰三国的彭发、金成浩、Pakphum Wongjinda等三位亚洲顶级惊悚片导演联手打造的“让人惊喜又惊魂”电影作品。
《魔镜3D》由三个部分组成,三个段落通过一面“镜子”关联起来。
段落间既是独立的故事,也有通过对于人性考量审视的共同内核形成相互的呼应,三位导演的风格特征明显,组合在一起却毫无违和感,近年来惊悚片一词几乎成为烂片别称的时候,本片精致的剧情设计、流畅的视觉语言无疑在为行业重新树立起了一个标杆和表率。
作为生活必备用品之外的镜子自身就是有隐喻的,无论是在童话故事里,还是历史典故里,抑或是在惊悚片里。
人和事物在镜子面前所折射出来的这一影像和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幻象的诞生过程,镜像是如此的真实。
金成浩的《电话》是第一个段落。
我们所处的当下,手机几乎是人们工作生活必不可少的物品,无论办公室,餐厅,地铁公交,还是走在路上,总有数不尽的人在低头看手机,或用手机拍照刷屏各种。
手机带给了人类沟通交流的便利,却也拉远了人们内心的距离,甚至它将很大一部分人绑架到了另外一种绝望的生活,直到死亡来临,你可能紧攥在手心里的还是这个名叫手机的东西。
爱真可以超越一切界限吗?
《奶奶》可能是在中国大陆上映的电影中真正去讲述亡魂存在的部分,这可能与主创国际合作而在审查上得以放松的缘故。
祖孙、父母、这样的关系成为现代人生活的常态,这其中的隔离、忽视、以及观念的冲突是家庭矛盾中的重点,这些都只是这个影像故事里的爱情铺垫,剧中爷爷和奶奶阴阳相隔10几年,活人与尸体的相伴生活看似重口味其实感人至深。
彭发段落的《电影》设计是三段中最为用心的,尽管戏中戏这样的设计并不新鲜,新鲜的是在故事讲完之后你仍然意犹未尽却跟随片中角色一起揣测某人是否会泰语,而最终你没有肯定的答案。
三段故事组成了一部完整的电影《魔镜》,在让你恐惧的同时,还让你悲伤并欢乐着,更重要的是影片还提供了一个让你慎思生活的机会:人与物,人与人,人与家人,如何权衡主次轻重,以及因何追求。
无意中翻到了《魔镜》这部电影,一部由韩国导演金成浩、泰国导演Pakphum Wongjinda、香港导演彭发联合执导的惊悚电影。
分段式的结构,电影由三个不同的恐怖小故事组成,很符合我的口味。
电影总体质量不错,都是比较有名的导演,演员演技都挺好,就是剧情没有新意,大部分是翻拍照抄以前的一些泰国电影,由于看过原版,先入为主,对于翻拍的实在怀疑值不值得一看。
第一个故事:《电话》,故事情节和《鬼4虐》里的《寂寞》大致相同,一个在车祸中受伤的女人独自在家中,用手机与陌生男人发信息聊天,结果发现这个男人正是那天在车祸里丧生的人,阴魂索命,吓得女人在惊恐之中跳楼惨死。
《电话》只是在结尾做了改编,将一个恐怖故事强行扭转成悬疑故事,原来是男人的女友装神弄鬼,前来报复。
这样的尬之烂尾倒是有些像国产恐怖片的套路,相比之下,我还是更喜欢《寂寞》里的结尾,女人坠楼后,男人的灵车正好从她身边路过。
第二个故事:《奶奶》,比较典型的泰式恐怖片,四岁的孙子在爷爷奶奶的看护下长大,老人相继过世,但在迟迟还没有学会说话的孙子眼里他们并没有离去,他们依然陪伴在孙子左右。
惊悚之于也有温情,细节也处理得很好,比如那只“见鬼”的狗,简直是实力演技担当,这真的是一部不靠音效而靠剧情撑起的恐怖片。
不过,这个故事倒使我想起了泰国电影《送死》里面的《尸变阿公》,去世老人的心中依然有不朽的爱情。
香港电影《Good Take》,同样也是讲述一段跨越生死的恋爱,老伴去世了,他仍把她的遗体留在身边,与她共同生活,哪怕是腐烂了。
第三个故事,《剧组》,翻拍泰国电影《鬼5虐》里的《片场惊魂》,电影片场遇见女鬼,既恐怖又搞笑,香港导演彭发擅长拍恐怖片,曾执导过《见鬼》系列、《童眼》等经典电影,他的电影风格,便是把港式恐怖和泰式恐怖结合在一起,有别于传统的香港恐怖片。
三个故事虽然是由三个国家合作拍摄完成,但是精髓仍在于泰国,除了第二个泰国故事外,另外两个故事都是改编自泰国电影里的经典桥段。
虽创意不多,但是中规中矩,比起如今市场上一些故弄玄虚的国产惊悚片来说的话,这部电影算是比较优秀的了。
作为一种有着较为长远的历史的类型片,惊悚片一度被认为是香港电影的“救市之道”,尽管这种救市的愿望在现实的面前显得很柔弱无力,但香港电影人努力的将这种类型片的优点保持下来,并试图融合其它国家或地区类型片的元素而发扬光大,即使是在北上神州之后。
如彭发、彭顺兄弟俩,就为国产惊悚片带来了不少的新鲜元素,而彭发等执导的新作《魔镜3D》,则是强强联手而做到扬长避短的又一部典型影片。
三段式故事的叙事方式是不少惊悚片选择的方式,如香港的《阴阳路》系列、《三更》系列等,其中后者《三更》系列又是在香港电影步入低谷后,陈可辛试图集合、混杂泛亚电影的优点的集大成者,赢得了不俗的口碑,尽管陈可辛的走出去策略未能持续下去很久,但影响到了后来者。
而《魔镜3D》明显借鉴了《三更》系列的制作方式:由香港、泰国及韩国三地导演分别创作一部短片,并以镜子作为线索串联起来,以求打破单独一个故事的限制,并发挥出各地电影文化之长。
第一段故事是韩国导演金成浩的新作《电话》。
韩国电影人很擅长的是用以很细腻的手法刻画故事,而惊悚片方面也善于结合现实生活的可能性事件铺陈人物的情感、生活等,《电话》延续了这个优点,女主人公因为一场意外的车祸而不得不在家休养身体,她的好闺蜜则前往巴黎度假,孤独无聊的她只好借助于手机与外界接触,但随着她收到一面镜子之后,发生了一连串的非比寻常的事件……交通事故、手机,都是现实生活常见的一部分,编导金成浩借助于女主人公与手机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当代人的孤独寂寞的状态,而谜底揭晓时,又可以看到人物的恐惧心理所带来的后果。
第二个故事《奶奶》而是出自于泰国导演之手,讲述的也是发生在泰国的故事,但题材内容则是常见的亲情、爱情等。
泰国是一个佛教文化十分发达的国家,其电影里也充满着神秘元素,如戛纳电影节的最佳影片《能找回前世的波米叔叔》,就充满着科学难以解释的鬼怪神话等。
而《奶奶》中也夹杂了类似的元素,包括那个原本说话不利索的儿子,突然后来变得伶牙俐齿等,导演将日常生活常见的亲情表现的让人惊悚又感动。
第三个故事《电影》则无疑是导演彭发的拿手好戏,也即采取片中片的方式讲述一段片场惊魂事件:某摄制组正在赶工拍摄一部民国时代的恐怖片,为了让演员有更逼真的表演,编导有意的让女二号装神弄鬼吓唬一下男主角,但意想不到的是片场里还存在着一些神秘的人……电影本身是一种以假乱真的艺术,而以片中片的方式表现神秘的事物,则添加了几许假假真真的惊悚气氛,更何况还有片场折射出来的灯光等的渲染。
在内地市场上映的惊悚片常被观众诟病惊悚度不足,主要靠音响吓唬人,但可以说《魔镜3D》做了一个很好的典范,也即如何精心的通过讲述日常生活可见的事件,而营造出惊悚气氛,同时又符合情理,甚至让人有所共鸣(《奶奶》那一段故事便充满着泪点)。
说实话 其实就第一个电话还不错 逻辑性特别强 奶奶也可以 特别温情 又是说与老人的关系 又在讲类似留守儿童的问题 但无论是哪一种 真的都是爱 满满的爱 然而中国的这个真真是不能看 一直认为国产的惊悚恐怖 结局都不怎么样 谁知道这个竟然连过程都一般般 记得好像还是说几国联合的 国产恐怖真的需再提高啊
第三个故事尤为惊艳,可见编剧的功力不简单
三个小故事都还不错~
镜子附灵的戏码有点看够了,三个不同地点的故事没必要非得用同一块镜子吧……最喜欢第二个故事。
中国那部太烂
比目前所有的大陆的恐怖片都强点!
第二个故事很温情
虽说是翻拍泰国的恐怖片,但是还不错。第3个拍电影和第2个小孩的爷爷奶奶都比较好,第1个稍逊,因为第一个结尾那里没出恐怖效果,很虎头蛇尾。
虽然剧情没啥新意,有山寨嫌疑,但在国产恐怖片中也算是上乘之作了
第一个故事照抄泰国的那个,而且还没有泰国那个拍得好,太没有诚意。第二故事从环境上来说,就非常的完整,有几个全景镜头很有意思,是一个不错的部分。第三个故事,借用这么特殊的戏剧形式,仍旧只是拍成这样,就是玩乐。
有鬼?有鬼!
好久没有被吓到过了,不错,很好看
什么鬼
三段式电影,最后一段中国的最好看,搞笑加恐怖,笑喷了!希望中国类型片越来越好!鼓励一下吧!
还可以吧,至少没说是精神病杀人什么的
三段式,韩国故事cos《鬼4虐》第一个故事“寂寞”,除了结尾几乎一模一样。彭发第三个故事cos《鬼5虐》的“片场惊魂”。只有泰国第二个故事最喜欢!国内不能有鬼,但这个算是进口片,是个真正鬼故事,泰文化展现和亲情悬念最后收尾很赞。总体制作水准不错,没什么新意但比国内同类强多了,加分
都是些什么鬼...之前有张免费票没时间去看,现在真觉得还好当时没时间...
真心被吓到了
凑合。。。
第二个泰国故事最精彩。
国产院线恐怖片正常发挥,没啥好说的。第3单元的“片场闹鬼”明显是本土化改编《鬼乱5》,《了不起的夜晚》从这里“借鉴”的痕迹更加明显(制片人夹带私货、卫生间借纸撞鬼、导演结局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