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佛是一个收发室的小职员,感觉自己卑微到尘埃里的那种,一次意外之旅把他带到了小人国,在这里他是一个巨人,不小心营救了公主和国王,因而变成了这里的英雄人物,而这段经历也让他明白了人的内心强大与否与外表无关,当然最后也收获了爱情。
影片里的几个点实在是有劲,你知道怎么为小人国救火吗?
尿尿,而且是很大量的那种,看的公主目瞪口呆[捂脸]你知道怎么迎战海上军队吗?
脱光下水用肥肉收纳火药,反弹炸毁军舰[机智]你知道话剧版泰坦尼克号沉没了Jack活下来了吗?
当然啊,因为是格列弗本人😂在小人国的世界里,它就像一个神,他带着自己的知识与幻想为小人国带来不一样的生活感受,而他也从中学会了勇敢,面对敌人无所畏惧,面对爱人无可匹敌。
这部片子比较老了,当时却已经开始使用动作捕捉技术了,虽然用不到很大场面的很大特效,但是看上去也很真实,感官相当不错。
片子名听过的看过的人也许不多,但是格列弗游记这个名著大家也许知道一二,我觉得应该再多拍几部,让我们的童心继续未泯下去。
《格列佛游记》每个人都有一颗英雄的心,每个人一个英雄的梦。
只不过,这个世界不需要太多的英雄。
所以,有的时候,我们就会夜郎自大。
用谎言去欺骗他人,用自吹虚高自己,利用别人的崇拜来满足自己的私欲。
但是,谎言终究是谎言。
时间会一点一点的撕开,那厚颜无耻的面纱。
真相最终会告诉你,谎言是要付出什么样代价的。
不要辜负信任你的人,不要欺骗爱你的人。
《格列佛游记》本是200多年前的英国小说,原著我没看过,但是久闻其名。
在电影领域,这个故事也被多次影像化。
因为看了《地心历险记》所以才有了看这一部的契机,同样是神秘之地的冒险故事,《格列佛游记》显得无趣很多,就是小人、小人、小人,一堆小人罢了。
角色我也不喜欢,男主角不帅(这不可否认)也不觉得他很憨趣,就是个讨厌鬼,一事无成、胆小怕事、满嘴胡言,只是为了励志,他最后反转了人生;公主扮演者艾米莉,拜托,虽然不是每个公主都能长得好看,但既然是荧幕中,就请满足我这个愿望吧,公主不美怎么能叫公主呢,艾米莉看起来又老又凶。
讽刺小说变成了纯粹的恶搞喜剧,而且一点都不好笑。
不推荐咯。
小人国、大人国里光怪离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然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1710年格列佛泛舟北美,巧访了荒岛上的慧因国,结识了具有仁慈、诚实和友谊美德的慧因。
在慧因国的语言中没有“撒谎”和“欺骗”这样的字眼,人们更不理解它的含义。
他们不懂什么叫“怀疑”、什么是“不信任”,在他们的国度里一切都是真实的、透明的。
格列佛在慧因国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他完全融入这个社会,以致于与暗喻人类的耶胡交往时形成强烈的反差,因为他们总是以怀疑的眼光看待他的诚实,使他感到失落,对人类产生了极度的厌恶。
我很羡慕文中的主人公有幸能到慧因国,慧因国是我们所追求和向往的理想境地,在这里你不需顾虑别人说话的真假,而在现实的世界,有着太多我们不愿看到的事情常常发生。
理想终归是理想,现实才是现实,我们都只能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尽管现实中有太多的不美好但我们还是无法逃避,而是应该学会更坚强地去面对,让自己活出一片精彩。
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习格列佛那种无畏的探索精神和顽强的生命力。
同时,我也期盼着我们的社会也会像游记中所谈到的慧因国那样,孩子们的眼中不再有疑虑,教育与现实是统一的。
真心的希望这个社会可以多一点真诚、少一点虚伪。
这是一部对经典的重拍,影片多了很多原来没有过的恶搞风格,情节相当紧凑,比较时长只有一个小时多一点,台词也挺有趣,演员们的表演也都自然,杰克·布莱克诸多搞笑手法还是有些意思的,特效场景虽然并不宏大,但是做得精致,视觉效果感觉相当好,基本上是一部让人快乐的电影。。。
《格列佛游记》是一本出版于200多年前的英国小说,故事以虚构的游记展现了主人公的奇妙经历,借以嬉笑怒骂的姿态来讽刺当时的英国社会,几百年来,这个故事被翻译成各种语言,畅销世界。
而在电影层面上,本书也被多次影像化,其中尤以有着卓别林之女参演的特德·丹森版最为出色。。。
剧情方面比较平淡但又有时出乎意料 一开始男主是一个注定一辈子待在收发室 并且目睹了刚刚入职的一个男同事以及他的下属高升 成为他的上司 被他的一席话感动 决定做点什么 于是去找了Darcy 为了在Darcy面前大显身手 展现自己自身魅力 答应Darcy写旅游报导 但是他所写的报导都是在网上复制粘贴来的 但结果还是让Darcy眼前一亮 最后在Darcy的求助下 接下了 百慕大三角洲 的报导 他前往百慕大三角洲 犹豫导航失效 手机失效 自己在船上睡着了 被卷入了水龙卷中 醒来时 自己被五花大绑在一个小人国 这时出现了本剧的最大反派 Edwardian 他把男主抓了起来 抓到了国王面前 最后关进了小人国的牢里 在牢中 认识了一个爱慕小人国公主的男人 叫Horatio 然后被Edwardian抓去当苦力 正好碰到了坏人绑架公主与纵火 他便救下了公主 然后用独特的方式扑灭了火 救下了国王 从此得到了国王等人的认可 他为小人国抵御外敌 传播文化 同时也吹嘘自己 带来许多有趣的失误 教Horatio追求公主 公主也被感动到了 于是 大反派Edwardian决定投靠敌人 又依靠图纸造出来一个比男主巨大的钢铁机器人 把男主打败 将他送往远的要死岛 男主醒来就出现在了一个女巨婴的岛上 并被女巨婴抓去当玩偶 与此同时 Darcy到达了小人国 被抓到了曾经关男主的地方 经过Horatio的告知 男主一鼓作气 逃出来女巨婴的家中 再次回到小人国 决定与Edwardian决战 在男主与Horatio的共同努力下 打败了钢铁机器人 并向小人国道歉为他曾经的吹嘘与欺骗 最后 公主与Hortaio在一起了 男主与Darcy在一起了在人物方面 男主从原来的较为虚荣 不敢实践变成了一个有担当 独当一面 的英雄 本影片以男主的变化为线索 以圆满的结局为果完结 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
——虚伪的真诚,比魔鬼更可怕。
乘着虚伪的翅膀,我与格列佛一同起航。
序幕:“下次再见到她,我就约她。
”话音刚落坦西便来了,我立刻被拆穿。
正式登场:明明打算去约坦西,可……“对我很擅长写作,喜欢旅行”。
格列佛莫名其妙地给自己揽了活儿,为了不让坦西失望,我登场了——格列佛把抄袭来的高文笔报道拿给坦西交差。
第二次登场:“在我们国家我是至尊酷炫总统”。
再次登场:“坦西是我的女朋友”。
又多次登场:“我参加过秘密救援活动”“在泰坦尼克号上我死了,然后又复活了”。
我叫谎言,影片中我的戏份虽比不上男主,但也算得上半个男二了。
影片中我有很多功劳。
让坦西摩拜于格列佛的文笔,让格列佛体会当大人物的愉悦,让小人们以为坦西就是格列佛的女朋友……我让一切都变得美好,让格列佛的生活变得舒心。
我好像唯有一点做得不好,那就是在被拆穿后,会让他人的信任离我的使用者远去。
对此我感到抱歉,但我不会改变,毕竟我只是个给人带来短暂轻松的谎言,这便是我。
固然我希望受欢迎,可同样发自内心的,我对我的使用者们嗤之以鼻。
他们都是惺惺作态地表示出对我的唾弃,又假装真诚的使用我并自我欺骗地给我冠以善意之名,在人们对他们不再信任,受到比魔鬼更可怕的后果时,他们又不断给自己降低信任的底线,变本加厉地用一个更大的我来弥补上一个我的过失。
他们总想当然地以为自己也能像格列佛般轻松拥有改过自新的机会。
实则不然,一步错,步步错,没有主角光环的加持,就算有再不渺小的工作,他们也注定只能成为其中渺小的人。
望天下无我。
我愿牺牲小我,成就大你。
被大小人战争场面对比产生的噱头吸引过来,看完整个故事就感觉很奇怪,一个不求上进,甘为人下的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怎么会灵光一现的变成了一个所谓的英雄,这成长历程完全让人摸不到头脑,从一个小人物到一个英雄的转变,我没有发现关于奋斗和感动的任何蛛丝马迹,完完全全彻彻底底的是一个生硬又尴尬的转折,最后莫名其妙的凭借一段尬舞,就把两个国家的深仇大恨化干戈为玉帛,简直是尬上加尬,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既没有一见钟情(除非女主是个瞎子),也没有刻苦的追求,就尴尬的结出了我见过最尬的恋情,岂有此理。
总而言之,男主从小人物成长为英雄并且抱得美人归的事业爱情双丰收,归结于莫须有的灵光一现。
和《格列佛游记》这本书相比,电影的改动很大。
首先电影的时代背景和书不一样,电影的时代背景选在了现代,这给电影增加了很多笑料,让电影更有趣味性。
其次是人物,在电影中,格列佛成了一个爱说大话的一个收发室小职员,和原著中那个坚强勇敢的格列佛比起来,逊色很多。
改动最大的应该就是主题。
我认为《格列佛游记》最伟大的地方在于主题,《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游记体讽刺小说。
小说以第一人称方式,通过主人公英国外科医生格列佛周游“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骃国”的奇遇,对18世纪前半期的英国进行了全面的讽刺和批判,抨击了当时的议会,司法等方面的黑暗,揭露了一个统治者的殖民政策。
若是没有这样的主题,《格列佛游记》就只是一部很一般的奇幻小说。
但在电影却是记述了叫格列佛的一个收发员的成长历程。
电影中加了很多笑料,使这部电影成了一部没有什么意义的搞笑电影。
如果这部电影不叫《格列佛游记》的话,这应该是一部还算可以的爆米花电影,的它偏偏是《格列佛游记》这样一部巨著的改编,就让人比较失望了。
从电影本身来讲,并没有什么让人大呼过瘾的地方,时长一小时二十四分钟,在近二十年的电影作品里应该也算不上什么大制作。
看改编电影总会将电影和原著做对比,这是改编电影的命运,谁也改变不了,绝大多数无法超越原著,只能无限接近原著,偶尔出现的超越原著的作品,大多有这么几个原因:第一,绝大多数人还没看过原著,因为先入为主看了电影或电视剧而被影视作品带了节奏,无法再接受原著,个人认为西游记是最为典型的代表。
第二,编剧进行了二次创作,且二次创作融入了时代因素,符合新时代人们审美及心理需求,这种超越往往是在第一个原因的基础上,如果改编者有真功夫,即使将来人们看了原著也是认可改编者的改编,便产生了新的经典;如果改编者功力欠佳,只是借了人们“文盲”的风,即使一时上了青云,大概也经典不了多久。
此类作品的经典仍然是西游记,看过西游记原著的都懂。
格列佛游记 (2010)6.12010 / 美国 / 喜剧 冒险 / 罗伯·莱特曼 / 杰克·布莱克 艾米莉·布朗特
好玩的。温馨浪漫的结尾什么的,最喜欢了。
还是挺逗的~
娱乐娱乐,小人国真的好可爱~。~
这片子基本上可以归纳为小人国大战变形金刚。
笑点还是挺多的。
炒冷饭有意思么。。。。烂片
看看
gavatar和包小强一起度过了24小时,各种囧!Gulex,Gu did it...各种雷!星球大战,铁达尼号,kiss,各种恶搞!钢铁侠,各种烂!
Jack Black似乎拿不出什么新的东西了
冲BLUNT看的
笑点很低的二趣味片。
我前段时间看的时候就在想这群演员为什么要演这个。。。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
这种小人国题材其实还挺好玩的~
片子实在是令人寒心啊。不过还是好喜欢布朗特。
星战、泰坦尼克、好莱坞式的无聊、英式的做作,哦,还有音乐剧的影子,无聊的大杂烩
好像上映那周还是北美冠军来着,可惜也就是一童话+喜剧元素
有点搞笑。。。
借助高科技重新解释一遍名著,挺逗
看过最烂的外国魔幻片!
二逼的让人费解